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word精品
宏观经济学三个基本模型..共36页文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宏观经济学三个基本模型..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word版

《宏观经济学》word版绪论第⼀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是希腊⽂“Uakpo”的意译,原意是“⼤”。
⼀般认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词最早是挪威著名经法学家,第⼀届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之⼀R·弗瑞希(R Frisch)在1933年提出的。
经济学家们给宏观经济学下了多种⼤同⼩异的定义。
例如,R·多恩布什与S·费希尔说:“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为的——⾼潮与衰退,经济中产品与劳务的总产量和产量的增长,通胀与失业率,国际收⽀以及汇率。
为了研究经济的⼀般状况,宏观经济学集中在影响经济状况的经济⾏为与政策上——消费与投资,⼯资与价格变动的决定因素,货币与财政政策,货币存量,联邦预算,利率、公债。
简⾔之,宏观经济学研究当今的主要经济争论与问题。
”T ·德恩伯格(T ·Dernbwrg)给宏观经济学下的定义是:“‘宏观’⼀词的意思是⼤,⽽宏观经济学的意思是⼤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诸如总产量、总就业与失业,价格的总⽔平与变动率、经济增长率等总体问题。
宏观经济学家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到⼴泛的总量——与单个居民户⽀出决策的决定因素相对的所有消费者⽀出的决定;什么是决定了所有⼚商共同的资本⽀出,⽽不是单个⼚商建⽴⼀个新⼚的决定;与某个⼈为什么失业相对,决定经济中总失业⽔平的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衡量整个经济活动;它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所运⽤的这些活动的决定;它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并且⼒图提出旨在使预测与⽣产、就业与价格的⽬标值相⼀致的政策反应。
”总之,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国民经济的⽔平、均衡、稳定、运⾏、增长与调控的⼀门经济学科。
国民经济是⼀个统⼀的有机整体,其内部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不同的经济学科分别研究其中的⼀个部分、⼀个环节或⼀个⽅⾯,⽽宏观经济学则⾼层建瓴、总揽全局,描绘国民经济的整体图像,并要对达到社会经济最优化提出政策性建议。
宏观经济三大模型-17页精选文档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部分三大模型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部分三大模型的关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学科。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三个重要的模型,分别是凯恩斯总需求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这三个模型在不同的层面上解释了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一、凯恩斯总需求模型凯恩斯总需求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该模型主要关注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是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
他认为,当总需求不足时,会导致产能过剩和失业问题;而当总需求过高时,会引发通货膨胀。
凯恩斯总需求模型主要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组成部分。
其中,消费受到收入水平、利率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受到利率、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出由政府决策确定;净出口受到国际贸易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影响总需求的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影响。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增长理论。
该模型主要关注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主要由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个要素决定。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劳动力供给受到人口增长率、退休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资本积累受到储蓄率、投资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技术进步则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来实现。
通过调整这些要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保持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DSGE模型DSGE模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学模型。
该模型结合了凯恩斯总需求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并加入了更多现实约束条件,以更准确地描述经济运行机制。
DSGE模型主要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等部分,与凯恩斯总需求模型类似。
但是,DSGE模型更注重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同时考虑了价格刚性、资产市场等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在DSGE模型中,消费受到收入、利率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受到利率、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出由政府决策确定;净出口受到国际贸易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 、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5页word资料

第四章IS-LM模型——商品市场与货币(金融)市场的共同均衡放松假定:引入货币(金融)市场,分析M(货币),r(利率)的作用Keynes:货币、利息与就业一般理论(1936’ s)《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IS-LM综合:由汉森-希克斯(凯恩斯主义者)[A.Hansen &John Hicks]综合→把Keynes的AD 决定论+古典的一般均衡方法=宏观上的一般均衡(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I=S 即AS=AD (商品市场)共同作用是宏观经济LM:L=M即M d=M s稳定的条件Keynes的货币与利息理论IS-LM的贡献:(1)把Keynes独立分析的IS和LM联系在一起(2)把Keynes的理论数学化,形成规范的系统的总需求理论(3)Keynes本人重视对财政政策,而IS-LM则重视货币政策,从而形成现代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二战后~1970 ’,IS-LM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一、IS模型(IS Model)(变量;数学公式;模型)1.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IS曲线的含义三部门经济:AS=ADC+S+T=C+I+G S + T = I + G(储蓄投资)要使商品市场保持均衡,则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必须反向变化,即IS曲线为负斜率(-β)2.IS曲线的负斜率(-β):是研究r利率与Y收入的相对关系即: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1)C:边际消费倾向MPC。
当C↑→∣K IS∣↓则IS线变平坦。
→当r一定时,Y↑一般在短期中,C是稳定的。
(2)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当б↑→∣K IS∣↓则IS 线变平坦。
→当r一定时,Y↑一般来说,б是不稳定的,因为投资者信心易变特例:1)当б→0时,I=I0 即r 不影响I,经济衰退。
(IS线垂直线),经济大萧条(Keynes case)。
即无论利率r怎么变,收入不变,利率政策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
多问题存在争论。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
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
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
I>S+(T-G) +(M-X)(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凯恩斯认为I与S不容易改变,所以可以通过改变(T-G),和(M-X)o
使(T-G)<过热的
经济收缩。
凯恩斯用比较静态分析的方式来分析这个模型,而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主要是分析产品市场,
均衡。这时引出货币市场。
货币是指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根据流动性不同分为M1,M2,M3••…这个比较简单就
不多说了。
古典主义时期,货币市场包含在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间,货币流通完全从属于商品流通, 有价证券交易视为投资,与货币流通是没有关系的。凯恩斯革命使得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通 过货币市场联系起来。
我们经济科学出版的书,先是详细介绍了三个基本市场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 张老师当时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同学们先打好基础,再去分析模型,而高鸿业的红皮书是通过
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时再来介绍这三个基本市场,我觉得这样比较有条理。因为这三个市场
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不断添加到模型中的,是有历史顺序的。
首先是凯恩斯时代的两个模型
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 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 会促进社会 福利的发展。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 通过大家逐利行为, 社会的总供 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国民收入是因变数,决定它的是作为自变数的前期消费和投资或可进一步分解为消费倾向、
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等三个因素。以后的大多数宏观经济分析都是以此为基础
C=a+c Y ,I=x- yr
我的学习思路是模型分析。其实宏观经济的各种模型是具有历史性的,即建立一种模型是为
了解释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将模型与建立模型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学习。
第一个模型是有效需求决定就业水平的模型
通过此模型可以看出,通过改变总需求使AD线平移,可达到充分就业
第二个模型是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总供给:Y=C+S+T+M总需求=总供给:C+I+G+X=Y=C+S+T+M均衡条件:l=S+(T-G)+(M-X)
l=S+(T-G) +(M-X)(总需求=总供给)
I<S+(T-G) +(M-X)(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古典主义的理论从
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
死了”。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 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 饿死了。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
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保持不变。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为何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3、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在强调政府调控经济的同时,提出了乘数效应,很多同学觉得各种乘数十分之混乱, 其实还是蛮简单的。这里我推导一下。
三部门经济:定量税为T
注:比例税与定量税的推导思路相同。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货币主义者都是凯恩斯主义者的主要陪衬。凯恩斯主义者 于50年代所使用的消费函数模型(即上面的模型),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也没有考虑价 格或价格水平。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则认为货币在经济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者很快就乐于赞同货币主义者关于货币至关重要的看法,但是他们认为,在相信
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 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
古典主义
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
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
3、市场自动出清
凯恩斯主义:
1、需求为中心
2、工资、价格刚性
唯有货币至关重要这一点上货币主义者与他们不同。借助与IS-LM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
的综合,争论得以解决。然而在IS-LM模型中,货币主义者假定了一条非常缺乏弹性的LM
曲线,而凯恩斯主义者则假定一条非常富有弹性的LM曲线。
首先IS曲线为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产品市场均衡得到的曲线,而LM曲线则是货币市场的
假设不论需求量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
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之所以有此假设的历史背景为,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这是,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是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
3、市场非出清
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
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
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国民收
入等于本期产出的价值,本期投资等于本期产出中未作消费的那部分产出的价值,通过公式
来看:
Y=C+I, S=Y-C可以得出S=I
消费函数C=a+cYd
Yd=Y+Tr-T
C=a+c(Y-T+Tr)
Y=C+l+G=a+c(Y-T+Tr)+l+G
均衡收入:Y=(a+cTr-cT+G+l"(1-c)
这时候那个符号前面的系数是什么,那他的乘数就是什么,
比如,Tr(转移支付)前面的系数是c/(1-c),所以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就是c/(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