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规范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规范

一、选址接种门诊应设在由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内。

避免与临床科室共处在同一层楼,严禁与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内科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检验等存在潜在感染风险的科室共用出入口及通道。

接种门诊要相对独立,有条件的可设在独立区域。

二、接种门诊结构布局1.接种门诊应包括预检登记区、候种区、接种区、留观区、应急处置室,以及冷链区和资料管理区。

按照“预检→候种→接种→上卡上证→ 留观”的先后顺序布局,尽可能使受种者单方向行进,避免交叉往返。

各区域间应分隔清晰、导示牌醒目。

2.预检登记区、候种区、留观区合计面积不少于40m²,在留观区应有相对独立的应急处置室。

3.接种区按接种单元配置。

一个接种单元由1 名接种人员和 1 名预检人员组成,单元区域包括接种台、桌面冰箱(或冰箱)、电脑和其他必需设施和设备。

每个接种单元面积推荐 8-10m²。

4.接种单元的数量、接种人员数、预检和留观人员数应根据该接种门诊所承担的预防接种工作量确定,以保证接种安全为前提,能满足最大工作负荷需要。

5.推荐1名接种人员平均接种量每小时不应超过20剂次,每个接种单元每日接种量不超过120剂次。

受种者预检与接种间隔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如工作量超出限定,预检人员数、接种人员数、预检登记区面积、接种单元数均应成比例增加,或延长接种服务时间。

三、预检、接种和留观人员数1.预检、接种和留观人员数要根据辖区服务人口或每日接种疫苗剂次数、接种服务周期来确定。

2.接种门诊服务人口少于1万或每日接种疫苗少于120剂次,接种门诊工作人员须达到一个接种单元人员要求。

接种登记人员专设 1 人,留观人员可由预检人员兼顾。

3.预检人员和留观人员须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质和执业资格,有应急处置急救的能力。

接种人员可为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执业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

需经过预防接种知识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四、硬件配置1.基本设施设备包括登记台、接种台、工作椅、空调、洗手设备、资料柜、紫外线消毒灯等。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

设置要求:①设置候种室(区)标识;②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③宣传资料架(夹);④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⑤饮水机;⑥取号设备;⑦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⑧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

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首先,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各级卫生部门应当
加强对预防接种门诊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预防接种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需要优化接种服务流程。

在预防接种门诊设置
方面,应当合理规划和布局,确保接种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在接种服务流程方面,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为接种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接种服务。

同时,要加强对接种疫苗的储存和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要通过多种渠道和
形式,加大对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要加强对接种者的健康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增强接种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要建立健全的预防
接种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接种情况和疫苗效果,为预防接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要加强对接种者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接种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确保接种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
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卫生部门和预防接种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不断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六安市创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方案-精品完整版

六安市创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方案-精品完整版

六安市创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方案-精品完整版六安市创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方案一、背景免疫预防作为疾病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预防控制疫苗针对性疾病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疫苗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基层接种单位工作量随之加大~接种信息丢失、滞后等各种弊端日益显现~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难以保障~各级对信息数据利用率不高。

为适应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市预防接种门诊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接种流程~提高接种质量~保证接种安全~促进预防接种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二、基本概念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是将传统的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以数字化电子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系统。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系统是一套软件、硬件相结合的系统~包括排队取号、登记、体检、收费、接种和留观等功能~其自动排队功能贯穿整个接种门诊的工作流程~在每个功能点都进行排队控制~使整个接种流程变得更有序、高效。

同时~通过一些硬件设备如LED屏幕、液晶电视、音响设备等~从视觉、听觉、服务质量等方面给群众带来更好的体验~从而给预防接种提供更好的服务。

该套系统应用软件以一台主机上安装《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分别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体检登记模块》、《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接种登记模块》通过宽带网络相互连接~由主机完成数据交换处理。

整个数字化门诊的流程为:1、家长带儿童到预防接种门诊~通过排号机~获取候诊队列号,2、候诊室等候,3、主机将儿童排号结果显示在显示牌上~通过文字显示和语音提示~告知家长去体检室、接种室、进行体检、接种,4、预检,5、疫苗接种,6、接种后留观。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流程示意图三、指导原则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遵循政府投入~统筹规划~统一创建~以点带面~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原则。

四、创建标准,一,基本条件1、申报单位必须通过安徽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验收~并且两年内未发生预防接种事故。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预防接种门诊是指专门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其建设标准对于保障公众健康、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保障接种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并严格执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应符合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门诊的选址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区、垃圾填埋场等地,周围环境应清洁整洁,通风良好。

门诊的建筑结构和装修应符合卫生安全要求,设施设备应齐全,包括接种台、冰箱、注射器等,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接种的安全。

其次,门诊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接种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接种技术和疫苗信息,确保接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接种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做好接种前评估,对接种者进行健康问询和体格检查,确保接种者适合接种。

接种后,要对接种者进行观察,及时处理接种不良反应,做好接种记录和报告,保障接种的效果和安全。

另外,门诊应建立健全的疫苗管理制度和冷链管理制度,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门诊应定期进行冷链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建立疫苗的入库、出库、接种记录等管理制度,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和使用,防止疫苗变质和失效。

此外,门诊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门诊应定期组织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向公众介绍接种的重要性和益处,提醒公众按照规定接种疫苗,加强免疫防控意识。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标准是保障接种人员健康和公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建设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保障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为预防传染病做出更大的贡献。

XX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XX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XX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XX县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规范接种程序和操作流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建立规范化的接种流程,确保接种工作科学、安全、高效、便捷;2. 提高医务人员的接种技能和知识水平,保证接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 加强信息管理和监测,提高预防接种的覆盖率和效果;4. 建立健全的预防接种门诊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1. 接种设备和设施的建设1.1 采购高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接种设备,包括针头、注射器等;1.2 规划采购适量并储备充足的疫苗,并确保其质量安全;1.3 设立符合卫生要求的接种区域,包括病区、接种间等,提供干净、安全的接种环境;1.4 配备适量的接种座椅和等候区域,方便患者和家属等待接种。

2. 医务人员培训2.1 针对接种操作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技巧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接种技术;2.2 推广和普及接种相关知识和科学理念,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2.3 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培养,提高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

3. 规范接种流程与操作3.1 制定严格的接种操作规程和流程,包括患者挂号、登记、检查、接种、给药等环节的规定和操作要求;3.2 引入先进的接种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电子档案建立,提高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3 定期召开接种工作研讨会,总结经验,完善规范,解决存在的问题。

4. 提升信息管理和监测能力4.1 建立完善的电子接种记录系统,记录患者接种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2 与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建立联系,及时上报接种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及时性;4.3 加强对接种后反应的监测和记录,提高对不良反应的处理能力。

5.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5.1 建立并完善接种门诊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责;5.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执行接种工作;5.3 对接种门诊进行规范化的定期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5.4 加强卫生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重视,提高预防接种的覆盖率。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

设置要求:①设置候种室(区)标识;②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③宣传资料架(夹);④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⑤饮水机;⑥取号设备;⑦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⑧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

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设计]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

设置要求:?设置“候种室(区)”标识;?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宣传资料架(夹);?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饮水机;?取号设备;?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

设置要求:?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冷暖空调;?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登记人员至少1名。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推进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推进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推进方案1. 背景预防接种门诊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门诊规范化成为必要的措施。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规范化推进方案,确保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能够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

2. 目标- 提高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质量和效率- 确保接种工作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 提升公众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3. 推进策略3.1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制定一套标准操作流程,包括接种前准备、接种程序、接种后处理等各个环节。

流程应详细、清晰,并能够适应不同疫苗接种情况。

示例:- 接种前准备:- 检查疫苗有效期- 兑换所需疫苗针头、注射器等器械- 打印接种本和相关宣传资料- 接种程序:- 核对接种者身份信息- 询问接种者过敏史- 注射疫苗- 记录接种信息- 接种后处理:- 提醒接种者注意事项- 整理并妥善处理废弃物3.2 培训和教育针对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接种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培训内容包括疫苗知识、接种技巧、卫生防护等方面。

3.3 制定质量监控措施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接种门诊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测。

监控内容包括接种程序是否规范、接种记录是否准确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3.4 加强宣传和沟通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重要性。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达接种门诊规范化的目标和意义。

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4. 实施计划制定一个实施计划,明确推进方案的具体时间表和责任人。

计划应包括培训时间、评估时间、宣传活动时间等。

5. 风险和挑战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例如人员培训难度、机构合作问题等。

需要预先考虑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推进的顺利进行。

6. 结论通过制定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推进方案,我们将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质量监控,增加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和满意度。

该方案的实施将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取得预防接种工作的长期成效。

1-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

1-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

预防接种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 定,接种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 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 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 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 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麻腮风疫苗 甲肝疫苗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人员配置
• 配备疫苗专用普通冰箱1台 以上,其容积足够存放所 需接种疫苗的数量 • 冷藏包不少于6个,应配置 足够数量的冰排。
• 接种器材配备充足,注射 器、汤匙数量按1次预约接 种人数1.1的比例配置。源自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人员配置
• 接种室应备有急救药品和预诊体检用器材。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人员配置
(二)甲级规范接种门诊
甲级规范接种门诊除达到上述乙级规范接种门 诊的全部标准外,还必须达到下列标准:
• 门诊应设置在人口比较集中、交通便利、周围 环境卫生较好的地段,门诊“预防接种指定单 位”标识醒目。工作用房设置在一楼或二楼, 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地面平整, 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等其它医 疗用房分开或保持一定距离,有单独的通道。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人员配置
• 按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配备计算机等儿童预 防接种信息管理设备,并能够宽带上网,实行 接种资料信息化管理。 • 逐步配备平推式或存折打印机等设备。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人员配置
• 具有5名以上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 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 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 者乡村医生。 • 候诊室/区设置有专门的宣传栏,提供预 防接种相关知识宣传书籍和宣传折页等。

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设计规范

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设计规范

数字化门诊设计规范
一.统一全省EPI标志设计
凡是用到该标志的地方,使用统一的芬兰绿、带“贵州预防接种”字样的EPI标志。

二.统一门头设计
门头内容统一用下图所示的规范名称,注意EPI标志同上图所示。

门头样式的设计分为两种。

1.该地方为专门的接种门诊,仅提供免疫规划服务,设计如下图:
2.该地方是整个卫生院或社区,数字化门诊仅为其中的一个区域,设计如下图:
注意须有专门的数字化门诊标识
三.统一背景墙设计
背景墙文字内容如上图所示,使用第一条中提到的芬兰绿、带“贵州预防接种”字样的EPI标志
四.功能区标识设计
候诊区、登记台、候种区、接种台、留观区、冷链室等功能区域的标识可参照以下设计使用
五.墙面宣传标语设计
墙面宣传材料版面设计可以参照以下模板,内容以省卫计委下发的统一文案为准
六.门诊色调
门诊色调统一以浅绿色墙面和蓝色地面的方案进行搭配,设计效果图如下:。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在接种门诊的建设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场地和设施的规范化。

接种门诊应当
选择在卫生条件良好、通风良好、采光充足的场所进行建设,以确保接种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同时,门诊内部的设施应当齐全,包括接种台、待诊区、儿童活动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门诊还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紧急情况和处理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其次,接种门诊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人员的规范化。

接种门诊应当配备专业的
医护人员,他们应当接受过专业的接种培训,了解接种流程、接种疫苗的特点以及应对接种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此外,门诊还应当建立健全的接种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接种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于随时追踪接种情况和进行疫苗追溯。

另外,接种门诊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宣传和教育的规范化。

门诊应当加强对接
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向公众传达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接种的误解和疑虑。

此外,门诊还应当建立健全的预约接种制度,以减少人群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接种效率。

总的来说,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是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公
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场地和设施、人员、宣传和教育等方面都做到规范化,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提高接种率,保障公众健康。

因此,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接种门诊的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试行)一、布局设置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上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设置一个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如服务半径超过5公里,可增设接种门诊或分门诊。

预防接种门诊在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或医疗防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设置.独立设置的要按医疗机构的设置要求报卫生行政部门登记、审批.二、房屋及基本设备要求接种门诊须设置有预诊室、接种室和资料室,总使用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要求环境清洁,光线良好、空气流通,与医疗门诊、病房隔开,有专用通道。

各室挂有明显的标志牌.1、预诊室:用于登记、收费、体检、电化教育、留观;墙面应张贴家长告知书、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收费标准、免疫接种禁忌症等。

2、接种室:要求一苗一台一隔断(室),接种室内有降温和取暖设备(电扇、取暖用油汀或空调等)。

接种操作台的台面上摆设疫苗冷藏包(或冰瓶)、接种盘等接种器材(一次性注射器、汤匙、脱脂干棉球、75%酒精棉球、镊子、砂轮等),以及醒目的疫苗品种标识,并应备有凉开水。

配备的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应包括肾上腺素、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

配备的消毒设备应包括消毒桶、紫外线消毒灯,有条件的可装备一次性注射器的毁型器.3、资料室:配备办公桌、资料柜、冰箱、电话和计算机。

三、人员配备要求接种人员必须是获得卫生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人员,经县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划免疫10天以上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接种人员(不包括登记人员)配备标准:2万人口以下乡镇不少于2人,2万人口以上的乡镇门诊,每增加1万人接种人员相应增加1人,增加的接种人员可以为兼职.四、工作运转1、摸底登记多渠道了解新生儿信息,及时掌握辖区内常住和流动儿童情况,对流出(或不在本单位接种)儿童也要登记在簿并注明,要求每月对辖区内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摸底登记或更新补充。

2、资料管理(1)接种资料:使用《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和《安徽省儿童预防接种记录簿》,记录完整、资料清楚,儿童出生后无论城市或农村1个月内及时建簿(卡)、建证,流动儿童居住3个月以上应及时办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旨在提供规范、安全、高质量的疫苗接种服务,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以下是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描述了该门诊的组织、设施、人员、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要求。

1. 门诊组织和管理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具备独立的接种区域。

门诊应有专门的接种管理人员负责接种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门诊设施要求(1)接种区域:接种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流通。

区域内应设有充足的坐位,方便接种者等候。

接种区域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2)儿童接种区:门诊应设有专门的儿童接种区,提供适合儿童接种的设施和环境。

儿童接种区应设置儿童专用座椅、玩具等,以减轻儿童的紧张情绪。

(3)冷链设备:门诊应配备符合规范的冷链设备,确保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符合要求。

冷链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监测,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3. 门诊人员要求(1)医生和护士:门诊应配备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应接受相关的疫苗接种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医生和护士应熟悉各类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能够正确评估接种者的适宜性和接种风险。

(2)接种管理人员:门诊应有专门的接种管理人员,负责疫苗接种记录的管理和统计工作,确保接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接种管理人员应熟悉相关的接种政策和程序,能够及时更新接种信息。

4. 接种操作流程(1)接种前准备:接种前,医护人员应核对接种者的身份和接种史,并向接种者和家长提供相关的知情告知。

医护人员应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外观,确保疫苗的质量。

(2)接种程序:医护人员应按照接种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包括正确的注射部位、注射方法和注射剂量。

医护人员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3)接种后观察:接种后,医护人员应对接种者进行观察,监测可能浮现的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

设置要求:①设置“候种室(区)”标识;②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③宣传资料架(夹);④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⑤饮水机;⑥取号设备;⑦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⑧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

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示范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

示范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

示范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
在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门诊场所的选择和规划;其次,接种设备和物资的准备;最后,接种流程和管理的规范。

针对门诊场所的选择和规划,我们需要考虑到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和交通情况。

门诊场所最好选择在市区或者人流密集的地方,便于市民前来接种。

同时,门诊场所的规划要合理,包括候诊区、接种区、儿童接种区等,以及配套的卫生间和消毒设施。

在接种设备和物资的准备方面,我们需要确保接种所需的注射器、针头、疫苗等物资充足,并且符合卫生标准。

同时,接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种流程和管理的规范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接种流程,包括预约接种、登记核对、接种操作、观察和记录等环节,确保每一位接种者都能够得到规范的服务。

同时,门诊的管理人员也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接种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门诊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接种的重要性,提高市民的接种意识和参与度,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的来说,示范接种门诊的建设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场所选择、设备物资准备、流程管理规范和宣传教育工作等多个方面,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疫苗接种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设计]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

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

设置要求:?设置“候种室(区)”标识;?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宣传资料架(夹);?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饮水机;?取号设备;?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

设置要求:?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冷暖空调;?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登记人员至少1名。

建立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方案

建立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方案

建立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方案
针对以上方面,我们可以具体做出以下实施方案:首先,门诊的开放时间应该尽量与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相适应,比如在晚间或周末也可以开放,方便上班族和学生前来接种。

其次,门诊应该提供常见疫苗的接种服务,如麻疹、流感、乙肝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和需求,适当增加一些特定疫苗的接种项目。

医护人员的配备也要充足,要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接种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

最后,宣传和推广工作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社交媒体、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大众传递门诊的信息和服务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门诊的存在和重要性。

总的来说,建立预防接种门诊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服务对象、具体实施方案和宣传推广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门诊真正发挥其预防疾病的作用,提高社会的免疫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让社会更加健康、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金寨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程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和人性化的接种服务,根据根据省卫计委《关于印发〈安徽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的通知》(卫疾控秘〔2015〕227号)(见附件,以下简称《建设标准》)要求和市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我委组织制定了《金寨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5年8月30日金寨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县预防接种门诊的管理水平,全面规范接种流程,提高接种质量,保证接种安全,根据省卫计委《关于印发〈安徽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的通知(卫疾控秘〔2015〕227号)》(见附件,以下简称《建设标准》)要求和市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提高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水平,更好的开展免疫接种服务,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顺利完成我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评审。

二、范围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组织实施1.县卫计委成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评审领导小组,负责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领导,组织培训和督导工作,按时完成建设和评审任务。

2.县疾控中心落实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评审具体培训和技术指导,做好建设和评审资料的整理和上报。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建设标准》的要求,落实规范化预防接种建设房屋、设备以及人员资质、接种服务、区域责任等各项标准,规范化接种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严格遵守规范化门诊建设的各项要求。

四、工作进度安排1.2015年8月31日前将遴选出50%的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2015年申报单位报市卫计委。

2、2015年11月20日前,完成50%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初审,并将结果报到市疾控中心。

3.2016年6月20日前,完成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初审,并将评审材料报市疾控中心。

4.2017年6月20日前,全面完成辖区内所有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初审,完成初审并报市疾控中心。

五、工作要求(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重要意义,将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作为当前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结合正在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对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投入,认真做好人财物的调配,统一部署、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二)层层成立组织为保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评审工作如期完成,县疾控中心要成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计划安排、实施、督导、评审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解决建设和评审中的具体问题,落实各项措施,按时完成初审和资料上报。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成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创建和落实工作,并开展自评,做好验收工作。

(三)开展人员培训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新的《建设标准》,县疾控中心负责制定全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组织好辖区预防接种门诊的初审工作,深入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六、其他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标牌发放按省文件要求执行。

自发文之日起,原六安市规范化、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及评审办法同时废止。

联系人:丁俊飞联系电话:7356278附件:1.金寨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评审领导小组2.《安徽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2015版)》金寨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评审领导小组组长:吴杰县卫生局副局长、县人民医院院长副组长:袁伟县疾控中心主任祝尊坤县卫生局疾妇股副股长成员:俞亮县疾控中心副主任谢华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俞亮成员:谢华侯磊丁俊飞县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评审办公室电话:7356278 联系人:丁俊飞。

安徽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2015版)一、布局设置预防接种门诊(简称接种门诊)的设置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上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或社区)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或社区)设置一个接种门诊。

接种门诊设置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内,有明确的接种服务责任区。

二、房屋及设备配备(一)房屋1.选房接种门诊宜选在第一层或第二层,第四层以上应有电梯。

尽可能避免受种者与医院患者走同一通道,避免接种门诊与临床科室在同一楼层。

2.面积建筑面积至少60平方米;管理0-6岁儿童数如在2000-2999名之间,建筑面积至少80平方米;如在3000名以上,建筑面积至少100平方米。

3.接种场地分区接种场所应设有候诊宣传室/区、问诊登记室/区、疫苗接种室/区、反应留观室/区。

应保证候诊宣传室/区和反应留观室/区有足够面积和座椅。

(二)普通设备配备登记台、接种台、转椅、体温表、紫外线消毒灯、资料柜、洗手池、空调、印章、印泥等。

(三)冷链设备应至少配备2台冰箱(至少1台含冷冻室)、2个冷藏箱包。

冰箱的数量和容积应适应存放农村2个月、城区1个月的疫苗接种用量。

(四)信息化设备应至少配置1台电脑、1个条码扫描器、1台打印机。

有宽带网络和固定电话。

(五)宣传设备有条件的门诊可配备平板电视机、光碟播放器等设备。

三、人员配备(一)接种资格接种人员均应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的资格,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安徽省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年组织上岗人员进行培训,每次培训考核合格后应在“安徽省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的培训记录页加盖本次培训单位印章。

每三年对上岗人员验证一次,验证合格后加盖验证单位印章。

(二)配备数量至少配备1名专职接种人员和1名兼职接种人员。

责任区0-6岁儿童数如在2000-2999名之间,接种人员至少3人;0-6岁儿童数每增加1000名,增加接种人员1人。

四、业务管理(一)疫苗和注射器管理1.制定本单位疫苗与注射器储存和出入库管理制度,并张贴在墙上。

2.上报计划每月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报下一个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

3.接收(1)在接收或购进第二类疫苗时,应当进行查验、审核疫苗生产企业或疫苗批发企业的资质,并索取由药品检定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购进进口疫苗的,还应当索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

(2)接收疫苗时,索取送苗单位的“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领取疫苗时,也应填写“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符合规定冷藏运输要求的疫苗,方可接收。

(3)上述证明文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4.入库和使用登记:在入库前,应查看疫苗运输途中的温度记录,应测量并记录疫苗的温度,应核对疫苗和注射器的品种、剂型、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

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入库和使用情况登记,做到冰箱内储存的疫苗数量与信息系统内的疫苗库存的数量相符。

卡介苗放入红色的盒子中单独存放。

5.低温贮存: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第二类疫苗和所有疫苗稀释液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求按照“药典”和使用说明的规定执行。

6.储备量: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至少储备1个月疫苗使用量,且品种齐全,不得短缺。

(二)冷链管理1.制定本单位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并张贴在墙上。

2.把冷链设备有关信息录入“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定期更新。

3.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测量冰箱温度,并填写“冰箱温度记录表”。

应及时为冰箱除霜。

平时制备适量的冷冻冰排,用于临时停电等情况。

在长时间停电、停用和维修时,应及时把疫苗转移至正常运行的冷链设备中,并做相应记录。

(三)接种服务形式和接种时间的确定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合适的接种服务形式。

(1)门诊接种:应实行按日、周或旬开展预防接种。

(2)定期巡回设点接种:农村如服务半径超过5公里,应在村卫生室设立固定的临时接种点,乡镇接种人员每月至少巡回开展一次常规免疫接种。

对于行动困难的家庭,应安排入户接种。

(3)临时设点接种:查漏补种、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时,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立临时接种点,开展临时接种。

2.根据本责任区域服务对象数和接种人员数量,选择开诊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周至少提供2天接种服务,每天接种服务的时间至少3小时。

城市接种门诊应在双休日安排1天开诊,以便上班的父母携带子女接种。

(四)责任区服务对象的掌握1.确定服务对象为居住本责任区0-6岁儿童。

2.掌握服务对象方法(1)家长主动上门登记、接种。

(2)主动搜索适龄儿童,常见方式有:-每月安排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采取查阅健康档案、入户调查等方式,搜索本村或本社区返乡、或流入、或流出的0-6岁儿童。

-每月到当地妇幼机构和计生机构收集本责任区出生儿童名单。

-在开展查漏补种、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活动时,安排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摸底登记工作。

-每年9月底前,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我省相关文件要求,完成本责任区内幼托、学校接种证查验工作,并按时为漏种儿童进行补种,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补证补种工作。

五、预防接种现场服务(一)服务用语在与儿童家长或受种者交谈过程中,应经常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这十个字;并应同时伴有微笑。

(二)接种前服务1.接种场所环境要求(1)安全:门诊内无危险品;受种者活动区域不能接触到插座等电器、注射器和针头、玻璃、尖锐物等;室内人员不得拥挤;废弃的注射器及针头应安全存放和安全处理。

(2)卫生:室内清洁整齐、光线明亮、通风保暖;地面无痰迹、无污物、无垃圾;室内四壁无尘,不乱贴纸张;门窗明亮。

操作台无灰尘、无杂物;注射器等物品摆放整齐;有数量适宜的有盖垃圾桶。

张贴醒目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等提示牌。

(3)便捷:受种者在医院门口能看到醒目的“预防接种门诊”标牌或指示牌;进入接种门诊时,能看到醒目的候诊宣传区、问诊登记区、疫苗接种区、反应留观区等指示牌;候诊和留观时,能看到预防接种常识等内容的宣传材料。

有条件的门诊可增加取号叫号设施或实行数字信息化接种流程。

(4)宣传:张贴预防接种告知书、预防接种流程、安徽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疾病与接种禁忌、安徽省第二类疫苗公示信息、安徽省预防接种门诊基本信息、安徽省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