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 4.2.2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绿化模式,森林覆盖率达到62%,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据此回答5、6题。
5.“围山转”模式符合我国山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主要表现
在( B )
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围山转”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
2.读图4-2-8,该地区a、b、c、d适
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分别是( A )
①林业
②种植业
③畜牧业
④水产养殖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图4-2-9), 回答3、4题。 3.该地区位于( A )
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 D.东北平原
山地 长良好
河、湖
河湖较多
优势农业 布局原则 林业 宜林则林
种植业 宜粮则粮
畜牧业 渔业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1.因地制宜布局农业时考虑因素不全面。例如,看 到高原山地就想到畜牧业,不注意看是干旱、半 干旱区还是湿润、半湿润区。看到我国东部就想 到种植业,不看地形是平原还是山地等。
2.光照和热量因素易混为一谈。例如,青藏高原热 量不足,但光照充足;我国南方夏季气温高,热 量丰富,但阴天多,光照不足。
【解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内蒙古高原年降水 量较少,地势较高,适合发展畜牧业;大兴安岭年 降水量较多,地形为山地,适合发展林业;东北平 原年降水量较多,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
Leabharlann Baidu
5.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C ) A.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B.在塔里木河流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基塘生产 D.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开荒种粮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1.因地制宜概念: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 ,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方,以充分利用当 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2.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 (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农业技术 水平、国家政策等。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 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略。(提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 设想。如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站,利用 山区种植蘑菇,利用丘陵发展果园,利 用水库、喀斯特地貌等发展旅游业,改 良湖泊、沼泽地,养鱼种藕,与平原配 套发展生态农业,利用当地出产的农副 产品建造副食品加工厂等)
4.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气温不断升高 B.降水不断减少 C.市场需求变化 D.土壤肥力下降
河北省迁西县位于燕山东麓长城脚下,立足山区优势,坚
持科学发展,在国内首创了“围山转”的模式。该模式是在山
区根据地形环境的特点,依据山体高度布置等高环形种植带,
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腹,山脚瓜果梨桃”的立
3.走科技强农之路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超 过50%。我们还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 大力发展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 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自然条件
山地
地形陡峭,水土容 易流失
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水源丰富
部分高原、 降水较少,牧草生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土地广阔
D.人口稀少
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图4-2-7) ,回答3、4题。 3.甲高原为( C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分别最 适合发展( D ) A.甲地—林业 大兴安岭 —畜牧业 东北平原 —种植业 B.甲地—种植业 大兴安岭—林业 东北平原—畜牧业 C.甲地—畜牧业 大兴安岭—种植业 东北平原—林业 D.甲地—畜牧业 大兴安岭—林业 东北平原—种植业
3.农业大国和农业强国 我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多,农产品出口量大,所以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因此 还不是农业强国。
1.珠江三角洲地区把粮田腾出来改种花卉、蔬菜和
发展渔业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家政策
B.农民喜好
C.自然条件
D.市场需求
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发 散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不论是进行最科学的方案选 择、土地资源的开发,还是远景规划的设计,都应考虑到 以下几方面:①该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②各地 具体的地形不同;③该地人多地少,需更加合理地利用各 类资源;④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注重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6.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C ) A.扩大耕地面积 B.把北方的旱地改为水田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D.种植粮食的地区改种价值高的蔬菜、鲜花
1.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发展农业最不利的条件是( D ) A.水源不充足 B.人口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不足 C.山地多,土地贫瘠 D.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第一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 展旅游业,E办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二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 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 F种油菜、小麦。
第三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 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 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 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7.图4-2-10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图”,其中A为山区 ,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 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的丘陵低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 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 方案最能够科学地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为什么?
A.水土流失减少
B.大气湿度减少
C.地下水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围山转”模式立足山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在山
区根据地形环境特点,依据山体高度因地制宜布置等高环形种
植带,发展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方向。“围山
转”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是水土流失减少,大
气湿度增加,地下水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
第三方案。本题所示区域为亚热带地区,不适宜种植苹果和花生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 出来,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 按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 的原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 如何开发利用G、H两种土地资源? 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 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