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头部PPT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课件
颅部又分为颅顶和 颅底两部分。
颅部 面部
5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眉弓superciliary arch : 为眶上缘上方的弓形隆起, 其内侧份的深处为额窦。 眉弓向后适对大脑额叶下 缘。
2、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 (眶上孔supraorbital foramen) 位于眶上缘的中、内 1/3 交 界处,有眶上神经和血管经 此通过。
垂线。
垂直线向上延伸,与矢状线相交。
12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①脑膜中动脉: 主干相当于前垂直线与下水平线的交点, 前支经过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后支经过后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13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②中央沟:
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交点至后垂直
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的中垂直线和后垂直线之间的一段。
22
(3)帽状腱膜 epicranial aponeurosis 坚韧,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与颞浅筋膜相续。 帽状腱膜的横向裂伤,需仔细缝合。 手术切口应尽可能选择纵行。
23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腱膜下间隙 疏松结缔组织层,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 此间隙内有静脉网,并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 和颅内硬脑膜窦相通。故此如若感染,可继发颅骨 骨髓炎,甚至颅腔内感染。所以,临床上常称此层 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是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借少量疏松结缔组织与颅 骨相连。易分离,但骨缝 处与缝韧带结合紧密。骨 膜下的感染或血肿,仅局 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
10
二、表面解剖 耳屏、下颌角、前囟点、人字点、星点、上项线。
11
(二)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①下水平线:通过眶下缘与外耳

局部解剖学课件:头部

局部解剖学课件:头部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颅部 Cranium 面部 Face
二、表 面 解 剖
体表标志
眉弓、眶上切迹 、眶下孔 颏 孔、翼点、颧弓、乳突 枕外隆突
翼点 硬膜外血肿
体 表 投 影
• 脑膜中动脉的投影 • 中央沟的投影 • 中央前后回的投影 • 外侧沟的投影 • 大脑下缘的投影
第二节 面 部
分支
下牙槽动脉
Inferior alveolar a.
脑膜中动脉
Middle meningeal a.
颊动脉 Buccal a. 上牙槽后动脉
Posterior superior alveolar a.
眶下动脉 Infra-orbital a.
下颌神经
分支:
颊神经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前内面-咬肌、下颌支、翼 内肌后部
后内面- 乳突、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后腹、茎突及茎突诸 肌、颈内动静脉、第Ⅸ~Ⅻ 对脑神经
“腮腺床” Parotid bed- 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 脉、第Ⅸ~Ⅻ 对脑神经
返回
面静脉→眼静脉 →海绵窦
面静脉→面深静 脉→翼静脉丛→ 海绵窦
返回
下颌后静脉 Retromandibular vein
nerve
翼静脉丛
Pteygoid plexus
位置:翼内外肌与颞肌之 间
收集静脉血的范围:上颌 动脉 的分支分布的区域
交通
面部的深静脉→面静脉 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
海绵窦
临床意义:口、鼻、咽感 染→颅内
上颌动脉
Maxillary artery
来源:颈外动脉 分段:
第一段:下颌段 第二段:翼肌段 第三段:翼腭窝段

临床医学五年制局部解剖学头部医学课件

临床医学五年制局部解剖学头部医学课件

检查技术
不同的检查技术对影像学诊断结果有着不同的影 响,需要了解各种检查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
伪影和干扰
伪影和干扰因素是影响影像学诊断结果的重要因 素,需要了解各种伪影和干扰的表现和避免方法 。
病变部位和性质
病变部位和性质的不同也会影响影像学诊断结果 ,需要对各种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有较深入的 了解。
2
颅骨是头部的外层,保护脑和内部器官,由额 骨、枕骨、颞骨等组成。
3
脑是头部的核心器官,控制着人体的行为、思 维和感官。
头部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01
头部是人体感觉器官的集中地,包括眼、耳、鼻、口等,它们 能够接收外部刺激并传递到大脑。
02
头部也是人体思维和学习的中心,大脑控制着人的思考、记忆
和情绪等功能。
脑炎
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脑部炎症,导致脑组织损伤,治疗原则 是抗病毒或抗菌治疗,以及对症治疗。
脑胶质瘤
脑部胶质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肿瘤,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放疗和 化疗等综合治疗。
头部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策略
早期发现
头部肿瘤的早期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治疗策略
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和分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 、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同时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
神经系统定义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 维组成,用于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神经系统分类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神经 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 物神经。
头部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分布
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12对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颈 部
43
颈部


上界: 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 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与头部分界。 下界: 以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 骨上缘、肩峰至第七颈椎棘突 的连线与胸部及上肢分界。
44
颈部
分 区
1、颈前外侧区(固有颈部) 舌骨上区 颈前区 舌骨下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外侧区 枕三角 锁骨上三角 2、颈后区(项部)
26
头部
(2)面静脉 海绵窦 翼静脉丛 眼上静脉 面深静脉 内眦静脉 面静脉
上颌静脉
下颌后静脉 后支 前支 (面总静脉) 颈内静脉
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无瓣膜”、“危险三角”
27
头部
(3)面神经 出茎乳孔→入腮腺浅部 (主干+末支) 上干→ 面 神 经 下干→ 丛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 近甲状腺处相伴行,远离甲状腺 处分开 (下远结扎动脉) 右侧:神经在前,动脉在后 左侧:动脉在前,神经在后
64
颈部
f.甲状腺最下动脉 10%出现率,气管切开时要注意 g.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切除甲状腺
时危险(粗、薄)
甲状腺下静脉—常形成静脉丛
65
颈部
眉弓

翼点
眶上切迹 下颌角 眶下切迹 颧弓 颏孔 乳突
13
头部
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中央沟 中央前后回
外侧沟
脑膜中动脉
14
头部
颅顶软组织
1、额顶枕区
① 境界 前: 后: 眶上缘 上项线
两侧:上颞线
15
头部
②层次 皮肤 ( 厚而致密,为疖肿和皮脂腺囊 肿好发部位) 浅筋膜 (连接帽状腱膜和皮肤;感 染时炎症不易扩散;血管神经呈辐射 状分布) 帽状腱膜(缝合头皮应将这层缝合)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头皮撕脱多自 此层分离,范围大,移动性大,炎症 易扩散。颅顶危险区) 颅骨外膜(骨膜下感染常局限)

临床医学五年制局部解剖学头部医学课件

临床医学五年制局部解剖学头部医学课件

临床医学五年制局部解剖学头部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头部解剖概述•头部骨骼与肌肉系统•头部血管与神经系统•头部器官结构与病变•头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与应用01头部解剖概述头部的定义头部是指人体颈部以上的部分,包括颅骨和面部结构。

头部外部形态头部有多个重要的外部形态,包括面、颅、脑等部分,其中面部分为面部上中下三部分和头部两侧的颞部,颅部分为颅顶和颅底两部分,脑部分为左、右两个脑半球。

头部的定义与外部形态头部各部分的划分头部包括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其中正中矢状面将头部划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各部分的连接头部各部分之间存在多种连接方式,如颅骨之间的骨缝连接、面部骨骼之间的韧带连接、头皮与颅骨之间的膜连接等。

头部各部分的划分与连接头部有许多重要血管,如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等,它们是头部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

头部的重要血管头部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如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等,它们控制着头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头部的神经头部的重要血管与神经02头部骨骼与肌肉系统头骨的组成头骨由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组成,共有29块。

头骨的特征根据骨化程度的不同,头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其中脑颅骨又分为不成对的顶骨、颞骨和枕骨等。

头部的骨骼构成头部的分区头部可分为脑颅、面部、耳部和颈部四个部分,其中脑颅位于头部的后上方,由额骨、枕骨等8块骨头组成,对头部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头骨的功能头部骨骼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大脑和面部器官,同时参与听觉、嗅觉、呼吸和消化等生理功能调节。

头部骨骼的分区与功能头部肌肉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两类,其中表情肌主要分布在面部,用于表达情感和表情;咀嚼肌则主要参与咀嚼运动。

头肌的分类头部肌肉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面部表情、言语、咀嚼和吞咽等运动,同时调节自主神经和内分泌活动,维持机体稳态。

头肌的功能头部的肌肉系统与功能03头部血管与神经系统起源于主动脉弓,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是头部主要供血动脉。

局部解刨学-PPT资料69页

局部解刨学-PPT资料69页

14
局部解剖学
额顶枕区的层次
1. 皮肤 2. 浅筋膜 “头皮” 3. 帽状腱膜 4.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5. 颅骨骨膜
04.11.2019
15
局部解剖学
额顶枕区层次
1. 皮肤
① 厚而致密,血供 丰富,腺体多
② 良好供皮区
04.11.2019
16
局部解剖学
3、帽状腱膜
头皮裂伤且帽状腱膜 横向撕裂时,应将帽 状腱膜单独缝合
3.当此区域感染时,可经 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04.11.2019
面深静脉
翼静脉丛
33
局部解剖学
③面神经
1. 功能:支配面 肌的运动
2. 分支: ① 颞支 ② 颧支 ③ 颊支 ④ 下颌缘支 ⑤ 颈支
04.11.2019
34
局部解剖学
④三叉神经
眶上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眶下神经
颏神经
04.11.2019
3. 颅骨骨折伤及动脉,有 时会形成硬膜外血肿
0E4p.1i1d.2u0r1a9l hemorrhage
12
局部解剖学
体表标志
04.11.2019
13
局部解剖学
1. 皮肤 2. 浅筋膜 “头皮” 3. 帽状腱膜 4.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5. 颅骨骨膜
第二节 颅部
一、颅顶 (一)额顶枕区的层次
04.11.2019
解剖: 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 深部为眼内直肌; 有内眦动、 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 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 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 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04.11.2019
67
局部解剖学
04.11.2019

最新局部解剖学-头颈部课件ppt

最新局部解剖学-头颈部课件ppt
①下牙槽神经 ②舌神经 ③耳颞神经 ④颊神经 ⑤咀嚼肌支
3. 翼静脉丛
位于颞下窝内, 翼内肌、翼外肌和 颞肌之间。 组成: 与上颌动脉分支 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组成翼静脉丛。
交通:
经眼下静脉和面 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 并经卵圆孔及破裂孔 到血管与海绵窦交通, 故口、鼻、咽等部的 感染,可沿上述途径 蔓延到颅内。
的“危险区”
颈部
一、概述 三、颈部深筋膜 五、胸锁乳突肌区 七、颈侧区
二、浅层结构 四、颈前区 六、颈根部
一、概述
境界: 内容:
颈部分区:
项部 固有颈部(颈部)
颈前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颈前区:
舌骨上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
枕三角 锁骨上大窝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
头部
面部
额顶枕区
面部
一、肌肉 二、面部的血管神经 三、面侧区
二、面部的血管神经
1. 血管 面部血供丰富,吻合丰富。 面浅层
动脉主要是面动脉。
2.面部神经分布
面部皮肤: 三叉神经
表情肌: 面神经
咀嚼肌: 三叉神经
三、面侧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一)腮腺parotid gland 咬肌区
(2)颞区浅筋膜
含脂肪组织较 少,上方连颅顶浅 筋膜,下方续面部 浅筋膜,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 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 两组: 耳前组:
颞浅动、静脉 耳颞神经 分布于颞区和额顶区
耳后组: 耳后动、静脉 枕小神经 主要分布于 耳后和枕外侧部。
(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
较致密,上方附于 上颞线,向下分为 浅、深两层,浅层 附于颧弓上缘的外 面,深层附于颧弓 上缘的内面。

局部解剖01绪论头部_PPT幻灯片

局部解剖01绪论头部_PPT幻灯片
第三段:腮腺后段,五组 分支。
⑵下颌后V:
⑶颈外A:
⑷耳颞N:
4.咬肌:属于咀嚼肌,深面有咬肌间隙。
㈡面侧深区
1.翼内、外肌:属于咀嚼肌。
2.翼静脉丛:
与面V、海绵窦交通,故而 口、鼻、咽及面部感染可 经此引起颅内感染。
3.上颌A: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三段。
第一段→下牙槽A、脑膜中A 第二段→颊A 第三段→上牙槽后A、眶下A
㈡颞区
穴位:胆经:听会、上关、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完骨 三焦经:翳风、颅息、角孙、耳门、丝竹空
1.境界:
上:上颞线 下:颧弓上缘 前:额骨及颧骨的结合处 后:上颞线的后下段
2.颞区层次结构
⑴皮肤:移动性较大 ⑵浅筋膜:血管神经
①耳前组:颞浅A、V、 耳颞N;
②耳后组:耳后A、V、 枕小N。
如:针推专业的学生掌握了人体各个部位的局解知识,在针灸时,能做到心 中有数,提高针刺的疗效,探索针刺的部解剖学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就是系统解剖学的理论和局部解剖学理论,前者加强复习,后者认真听
课,加强理解和记忆。 实际就是亲自动手解剖尸体。
头部
⑶颞筋膜:浅、深两层。 ⑷颞肌:属于咀嚼肌,
止于下颌支的冠突。
⑸骨膜外膜:与颞肌
之间有颞肌下间隙。
第三节 面部
面部穴位: 眼周穴位:睛明、攒竹、
丝竹空、瞳子髎、承 泣、四白 鼻周穴位:素髎、迎香、 口周穴位:人中、兑端、 口禾髎、承浆、地仓 耳周穴位:耳门、听宫、 听会、翳风 其他穴位:上关、下关、 颧髎、巨髎、颊车、 大迎
2.翼下颌间隙:
位于下颌支与翼内 肌之间。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局部解剖学? 2、你打算如何学好局部解剖学? 3、体表标志及其意义。 4、额顶枕区软组织有几层及各层特点?何谓“头皮”? 5、试述颅顶浅筋膜中的血管神经分布。 6、试述下颌神经的性质、出颅部位及分支分布。 7、试述面神经在颅外行程中的分段及其分支分布。 8、试述上颌动脉的起始、分段及各段的分支分布。

局部解剖学--头部

局部解剖学--头部
枕 外 隆 凸
颧弓
体表标
眶上孔、眶下孔、颏孔、颧弓 志
层次结构特点
面浅层
皮肤 薄,血供丰富。皮纹。 浅筋膜和表情肌 皮下组织较少、表情肌 血管 面动、静脉 颞浅动、静脉
神经 三叉神经、面神经
浅淋巴结 腮腺浅淋巴结
“危险三角 深筋膜 ” 薄而不发达。
腮腺咬肌筋膜、腮腺囊
层次结构特点
面浅层
皮肤 薄,血供丰富。皮纹。 浅筋膜和表情肌 皮下组织较少、表情肌 血管 面动、静脉 颞浅动、静脉
颅部: 额顶枕区、颞区软组织的层次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的分组、名称和分布
海绵窦的位置、交通及通过的结构 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形式
概念:头皮、帽状腱膜、腱膜下间隙、
颅顶部的危险区、小脑幕、海绵窦
第一节
一、境界和分区 头部与颈部分界 颈部与胸部分界 颅部与面部分界
概述
第二节 面 部 Face
分区: 眶区 鼻区
面部的筋膜间隙
颊间隙buccal space 位于颊部皮肤与颊肌之间 上 界 颧大肌、颧骨
下 界 下颌体下缘
前内界 与通过口角的垂线一致 后 界 内 容 浅 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面血管、面横血管 中 颊脂体、腮腺管、 深 颊动脉、颊动脉颊神经、 浅部为咬肌前缘
深部为翼下颌韧带
面部的筋膜间隙
咬肌下间隙submasseteric space
三叉N节 下颌N 眼N 上颌N
耳颞N
颊N 舌N
下颌下 N节
下牙槽N
颏N
(2)面神经:(面部运动) 分支:
颞支
损伤:面瘫
颌下区手术切 口:下颌骨下 缘1.5-2cm
(2支)
颧支
(2-3支)
面 动 脉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课件

《局部解剖学头颈部》课件
入路和切除范围。
头颈部手术的解剖基础
手术入路
头颈部手术的入路有多种,如经口腔、经颈部、 经耳后等,每种入路都有其适应症和优缺点。
重要结构保护
在手术过程中,保护重要的血管、神经和器官是 至关重要的,以免造成并发症和后遗症。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头颈部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包括伤口护理、引流管的放置和观察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大脑的功能分区
大脑皮质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 叶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功 能特点,如感觉、运动、语言等。
脑神经的解剖
脑神经的分类
脑神经共分为12对,包括 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 经、滑车神经等,每对脑 神经的纤维传导路径包 括感觉传导通路和运动传 导通路,负责传递各种感 觉和运动信息。
脑神经的核团
脑神经核团是脑神经发出 和终止的地方,具有特定 的形态和功能特点。
头部的血管与淋巴系统
头部的血管
头部血液供应丰富,主要血管包括颈内动脉、椎动脉和颈外动脉 等,负责向头部各部位供血。
头部的淋巴系统
头部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淋巴管和淋巴液等,是头部免疫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
血管与淋巴系统的关系
04 头颈部的临床应用
头颈部肿瘤的解剖基础
肿瘤分类
根据肿瘤的性质和来源,头颈部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 瘤,如血管瘤、脂肪瘤、甲状腺
癌等。
肿瘤扩散途径
头颈部肿瘤主要通过直接浸润、 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等方式扩散 ,了解肿瘤扩散途径有助于制定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原则
对于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是常 用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位置 、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手术
头颈部影像学的解剖基础
1 2 3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93页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93页
。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局部解剖学--头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下三角 下颌下腺深面
咬肌止点前缘处绕下颌骨体至面部(下颌缘支在其深面)
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更名为内眦动脉 45
压迫止血: 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汇处。 分支: 颏下动脉 下唇动脉 上唇动脉 鼻外侧动脉
46
(2)面静脉facial vein
47
(2)面静脉facial vein 起点: 行程: 注入: 交通: 特点: ※危险三角区
15
第二节 颅 部
额顶枕区 颅顶 颞区
内面 颅底
外面
颅顶有软组织和 颅盖骨等构成
有重要的孔,是 神经和血管出入 颅的通道。
颅腔及内容物
16
一、颅 顶
(一)额顶枕区 1. 境界 前 眶上缘 后 枕外隆凸和两侧上项线
两侧 上颞线
17
2. 层次 该区软组织分5层: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膜
43
额腹
(二)面肌 表情肌,属皮肌,起于 颅骨或筋膜,止于皮肤, 其功能活动与口裂、眼 裂开大或缩小及面部表 情有关。 受面神经支配。 包括: 枕额肌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帽状腱膜 枕腹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44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1. 血管 (1)面动脉facial artery 起自:颈外动脉 起行: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
前 鞍结节 前外侧 视神经
前上 视交叉 后 鞍背
两侧 海绵窦 顶 鞍膈 下 蝶窦
30
①垂体前叶肿瘤,可 向前上压迫视交叉, 出现双眼颞侧半视野 缺失。 ②向上突入第三脑室 ,可导致脑脊液循环 障碍,颅内压增高。 ③向下发展,可使垂 体窝深度增加。进一 步发展可累及蝶窦。 ④向两侧扩展,可压 迫海绵窦,发生海绵 窦瘀血和脑神经受累 症状。
6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3、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位于眶下缘中点 下方约1cm处,眶下血管和 神经由此孔出入。临床上经 此孔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4、颏孔mental foramen 位 于下颌第二前磨牙根下方, 下颌体上、下缘连线中点处 ,距正中线约2.5cm。有为 颏血管和神经通过。临床上 为颏神经麻醉的部位。
48
(2)面静脉facial vein 起点: 行程: 注入: 交通: 特点: ※危险三角
面静脉
眼静脉
海绵窦
面深静脉
翼静脉丛
49
(2)面静脉facial vein 起点: 行程: 注入: 交通: 特点: 口角以上通常无静脉瓣 ※危险三角
50
2. 淋巴
特点:面浅层淋巴管非常丰富 吻合成网 面部浅层淋巴
颅部又分为颅顶 和颅底两部分。
颅部 面部
5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眉弓superciliary arch : 为眶上缘上方的弓形隆起, 其内侧份的深处为额窦。 眉弓向后适对大脑额叶下 缘。
2、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 (眶上孔supraorbital foramen) 位于眶上缘的中、内 1/3 交 界处,有眶上神经和血管经 此通过。
22
(3)帽状腱膜 epicranial aponeurosis 坚韧,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与颞浅筋膜相续。 帽状腱膜的横向裂伤,需仔细缝合。 手术切口应尽可能选择纵行。
23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腱膜下间隙 疏松结缔组织层,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 此间隙内有静脉网,并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 和颅内硬脑膜窦相通。故此如若感染,可继发颅骨 骨髓炎,甚至颅腔内感染。所以,临床上常称此层 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是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借少量疏松结缔组织与颅 骨相连。易分离,但骨缝 处与缝韧带结合紧密。骨 膜下的感染或血肿,仅局 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
下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颈外侧深淋巴结513. 神经 ①来自三叉神经(一)皮肤与浅筋膜
皮肤:薄而柔软,有弹性, 有较多皮脂腺、汗腺和毛囊, 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的好发 部位。
皮纹:走向不同,应注意临床上面 部手术切口方向应尽量与皮 纹走向一致。
睑部特点:皮肤薄、皮下组织疏松, 易出现水肿。
浅筋层:含脂肪,内有表情肌、神 经、血管和腮腺管等结构。
颊脂体:颊肌与咬肌之间的脂肪团。
24
(二)颞区 1. 境界 上界 上颞线 下界 颧弓上缘 前界 额骨和颧骨的结合部 后界 上颞线的后下段
2. 层次 皮肤 颞浅筋膜 颞筋膜 颞肌 颅骨外膜
25
(1)皮肤 (2)颞浅筋膜 脂肪组织较少, 上方与帽状腱膜相连 下方与深面的颞筋膜浅层结 合,并附着于颧弓上缘外面 此层血管神经分组 耳前组: 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 耳后组: 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
Skin 皮肤
Connective tissue 结缔组织
Aponeurosis
头皮scalp
帽状腱膜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疏松结缔组织
Pericranium 骨膜
18
(1)皮肤 特点 厚 结构 毛囊、汗腺、皮脂腺、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 临床 好发疖肿和皮脂腺囊肿
良好的供皮区 外伤出血多,创口愈合快
(前内侧部)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后外侧部) 颈内静脉
37
内耳门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迷路动、静脉
38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疝 或枕骨大孔疝
39
小脑幕tentorium cerebelli 位于端脑枕叶与小脑上面之间 构成颅后窝的顶 后缘附着于横窦沟和颞骨岩部上缘 前缘游离呈弧形切迹,小脑幕切迹
33
2. 颅中窝外侧部 容纳大脑颞叶 前部有眶上裂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
。 展神经 展神经 眼神经眼上静脉 眼上静脉
眼神经
34
颅中窝底由前向后 圆孔 上颌神经
卵圆孔 下颌神经 棘孔 脑膜中动脉
破裂孔 颈动脉内口 颈内动脉
颈动脉沟 颈内动脉
后部为颞骨岩部前上面 前内份 三叉神经压迹 中份 弓状隆起 鼓室盖 鼓室
35
(三)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 境界: 前 鞍背
前外侧 颞骨岩部上缘 后外侧 横窦沟
容纳:小脑、脑桥、延髓
36
枕骨大孔 延髓与脊髓分界
副神经脊髓根
椎动脉
椎内静脉丛
硬脊膜附着
斜坡 脑桥、延髓
枕内隆凸 窦汇
横窦沟 横窦
乙状窦沟 乙状窦
舌下神经管内口 舌下神经
颈静脉孔 岩下窦
27
二、颅底内面
(一)颅前窝 anterior cranial fossa 境界: 前界 额鳞 后界 蝶骨小翼的后缘 构成: 中部 筛板 参与构成鼻腔顶
筛孔 嗅神经穿过 两侧 眶和额窦的顶 颅前窝骨折伤及筛板时,可伴脑膜和鼻腔顶部 粘膜撕裂及嗅神经受损,引起鼻衄、脑脊液外 漏并可伴嗅觉缺失。 如骨折线经过额骨眶板时,可出现眶内出血。
此线前、后1.5cm范围内的区域分别为中央前、后回的投影。
④外侧沟的投影:
上水平线与中央沟投影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14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⑤大脑下缘的投影: 鼻根中点上方1.25cm处起,经眶 上缘,经颧弓上缘,经外耳门上缘至枕外隆凸的连线。 ⑥运动性语言中枢投影:左侧,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交点稍上方。
31
(2)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硬脑膜窦 位置: 蝶鞍和垂体两侧 前 眶上裂 后 颞骨岩部尖端
32
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 相互交通的小腔隙,故窦内血流缓慢,感染时 易形成栓塞。 各壁:
上壁 向内侧与鞍膈相延续 下壁 与骨膜融合 外侧壁 自上向下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内侧壁 垂体 窦内 颈内动脉 展神经
12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①脑膜中动脉: 主干相当于前垂直线与下水平线的交点, 前支经过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后支经过后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13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②中央沟:
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交点至后垂直
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的中垂直线和后垂直线之间的一段。
③中央前、后回投影:
7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5、翼点pterion
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
额、顶、颞、蝶四骨相接形
二横指
成“H”形的缝。其内面有脑
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是
颅侧面薄弱区,受暴力打击
易发生骨折,可伴有脑膜中
动脉损伤出血,形成硬膜外
血肿。
6、颧弓zygomatic arch
颞骨的颧突与颧骨的颞突结
合形成;其上缘相当于颞叶前部下缘。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之间
头部的神经主要为脑 神经分布。
2
一、境界与分区
boundaries: 以下颌体下缘、 下颌角、 乳突尖部、 上项线、 枕外隆凸的连线 与颈部为界。
颅部 面部
4
一、境界与分区
division: 头部又以眶上
缘、颧弓上缘、外 耳门上缘和乳突的 连线为界,分为后上 部的颅部(颅区)和 前下方的面部(面 区)。
28
(二)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 境界: 前 蝶骨小翼后缘 后 颞骨岩部上缘和鞍背 分部: 中央部(也称蝶鞍区)和外侧部 1. 蝶鞍区 为蝶鞍及其周围区域。 该区主要有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
29
(1)垂体与垂体窝 垂体hypophysis 圆形或椭圆形 借漏斗与灰结节相连 毗邻:
40
小脑幕疝:当颅内压增高时,海马旁回和钩可压入 小脑幕切迹的下方,导致脑干和动眼神经受压出现 同侧瞳孔扩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及对侧肢体轻度 瘫等临床体症。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