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纲
心理学概论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
2、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等构成的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它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3、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和指标。
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4、常见的心理现象:➢认知活动: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具体的形式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整体及其关系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却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注意是指人脑对外界刺激信息的选择以及对所选择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人类不仅能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还能对过去曾经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反应,并且能储存和积累过去的各种行为经验。
这就是人类的记忆活动。
➢情意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一方面,情感是个体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情感对人的认知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脾气、秉性)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5、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也成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普通心理学》大纲(入门考)
页眉内容《普通心理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二、个性1.个性心理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第二节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心理学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测验法四、调查法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元一、神经元的构造与机能二、突触第二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第三节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和反射弧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第四节、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与机能一、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二、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三章注意第一节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含义二、注意的特点三、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稳定性二、注意的广度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第五章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二、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第二节知觉概述一、什么是知觉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整体性2.知觉选择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距离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1)真动知觉(2)似动知觉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种类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语义记忆4.情绪记忆5.运动记忆6.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7.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第二节记忆过程一、识记1.无意识记2.有意识记3.意义识记4.机械识记二、保持三、遗忘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2.影响保持的因素3.遗忘的原因(1)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2)复习第三节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第八章表象和想象第一节表象一、表象的概述二、表象的种类三、表象的作用第二节想象一、想象的概述二、想象的种类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第九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二、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4.聚合思维5.分散思维第二节概念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种类和功能1.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2.概念的功能3.概念形成的过程(1)抽象化(2)类化(3)辨别4.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第三节问题解决一、什么是问题解决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情感二、情绪情感的功能三、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二、情感的种类第三节情绪理论一、詹姆斯-兰格的理论二、坎农丘脑说三、阿诺德的认知-评估说四、沙赫特的三因素理论第十一章意志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行动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一、确定决定阶段1.动机斗争(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二、执行决定阶段第三节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果断性三、坚韧性四、自制力第十二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什么是个性二、需要三、动机第二节气质的概述一、什么是气质二、气质的体液说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第三节性格的概述一、什么是性格二、性格和气质的相互关系三、性格的结构第四节性格理论一、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二、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三、霍兰的类型理论四、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第十三章能力第一节能力的概述一、什么是能力二、能力的种类三、能力和知识与技能的关系第二节智力结构理论一、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二、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液体智力三、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四、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五、智力的多元智力理论第四节智力测验一、智力发展的趋势二、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五节能力的个别差异一、能力的类型差异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一、大纲综述二、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查普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心理学研究方法考查心理统计与测量、实验心理学的知识和能力;心理学学科知识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课程知识的了解与运用。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普通心理学[考查目标]1. 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了解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科学性(二)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2. 机能主义心理学3. 格式塔心理学4. 行为主义心理学5. 精神分析6. 人本主义心理学7. 认知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法2. 相关法3. 个案法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1. 神经元的结构2. 神经冲动的传导3. 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脑的结构和功能1. 小脑的主要功能2. 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3. 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4. 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5. 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三、感觉(一)感觉概述1. 感觉的含义2. 感觉阈限3. 感觉适应(二)视觉1. 眼睛的结构2. 色觉与色盲(三)听觉1. 听觉与平衡觉2. 声音的物理属性3. 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1. 嗅觉2. 味觉3. 肤觉四、知觉(一)知觉概述1. 知觉的含义2. 知觉的组织原则3. 知觉恒常性(二)知觉加工1. 特征分析2. 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三)深度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五)错觉五、意识(一)意识概述1. 什么是意识2. 意识的层面(二)睡眠与梦1. 睡眠2. 梦(三)催眠与冥想(四)药物与意识改变六、学习(一)经典条件作用(二)操作性条件作用(三)认知-社会学习七、记忆(一)记忆概述1. 记忆的含义2. 记忆的生物学基础(二)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1. 感觉记忆2. 短时记忆3. 工作记忆(三)长时记忆1. 长时记忆的含义2. 长时记忆模块3. 长时记忆的提取4. 记忆的准确性问题(四)遗忘1. 遗忘的含义2. 遗忘曲线3. 遗忘理论八、认知与语言(一)思维与推理1. 表象2. 概念3. 推理(二)问题解决1. 理解和判断2. 问题解决方案3. 创造力和问题解决(三)语言1. 语言的习得2.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3. 动物与语言九、智力(一)智力概述1. 智力的含义2. 智力的种类3. 智力的测量(二)智力的个体差异1. 智力个体差异的主要表现2.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动机和情绪(一)动机理论(二)动机类型1. 生理性动机2. 心理性动机(三)情绪1. 情绪的种类2. 情绪的功能(四)情绪理论(五)非言语行为和情绪表达十一、人格(一)人格概述1. 人格的含义2. 人格的形成(二)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三)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四)人格的特质理论(五)人格的学习理论(六)人格的生物与进化理论(七)人格测评十二、压力与应对(一)压力概述1. 什么是压力2. 压力源及其种类(二)易致病的行为模式十三、心理障碍与治疗(一)心理障碍的定义(二)心理障碍的成因(三)心理障碍的分类系统(四)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1. 焦虑障碍2. 心境障碍3. 精神分裂症4. 人格障碍(五)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十四、社会心理(一)社会认知1. 社会认知的概念2. 印象形成3. 归因过程4. 归因偏差(二)社会态度1. 态度的形成2. 态度的改变3. 态度与行为4. 偏见与歧视(三)社会影响1. 从众2. 依从3. 服从发展心理学[考查目标]1. 理解和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心理学主要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1.变量与控制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应时法4.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验的信效度3.心理测验的标准化4.人格测验5.智力测验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含义和特性二、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则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4.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选择性注意第六节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3.长时记忆五、遗忘1.遗忘曲线2.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含义及种类二、概念的含义及其形成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启发法和判断2.决策框架3.决策规避第八节智力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验的编制2.常用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绪的含义和功能二、表情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第十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成就需要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精神分析流派二、行为主义流派三、认知流派四、人本主义流派五、特质流派六、生物学流派第三节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二、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三、成年期的生理变化第四节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二婴幼儿的认知发展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四成人期的认知发展五认知老化第五节语言获得一、婴幼儿言语发展二、童年期言语发展第六节社会性发展一、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二、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七节性别发展一、生理的性别与社会的性别二、性别角色的获得第八节道德发展一、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二、道德推理的性别的文化观点第四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第一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概念与历史第二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异同第三节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中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第四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第五节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三、基本的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第一节正常与异常的界定及标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第二节焦虑障碍一、恐怖症二、强迫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境障碍一、单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第四节进食障碍第五节人格障碍第六节物质依赖第七节儿童心理障碍一、孤独症二、多动症第五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社会思维一、自我概念二、自尊三、行为归因四、自我知觉第二节社会影响一、从众二、说服三、群体影响第三节社会关系一、偏见二、攻击三、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四、冲突第六章管理心理学第一节管理哲学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五、文化人假设(Z理论)六、决策人假设七、学习人假设第二节组织激励一、三重需要理论二、ERG理论三、行为矫正理论四、期望理论五、公平理论六、目标设置理论七、工作特征理论八、工作再设计第三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四、领导情景理论第四节组织理论一、组织结构二、组织文化三、组织变革与发展。
2024心理学考研大纲原文
2024心理学考研大纲原文考查目标1. 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
2. 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1.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2. 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3. 自我的发展规律与教育自我发展概述; 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发展; 自我发展的教育启示。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3.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三)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1.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4.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1. 智力差异与教育2. 人格差异与教育3. 性别差异与教育二、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一)学习的一般概述1. 学习的科学含义及其生物与社会意义关于学习的定义;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
2. 学习的分类学习主体分类; 学习水平分类; 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行为矫正技术;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3. 社会 (观察) 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结构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学习的发现与接受之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023年心理学专业基础大纲312
2023年心理学专业基础大纲一、绪论1.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
通过研究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哲学思考,到现代的实验研究,心理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1. 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控制变量,得出准确的结论。
心理学实验涉及到认知、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
2.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对象的行为和表现,来推断其心理活动和特征。
观察法对于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编制问卷,并向特定人群发放,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态度。
三、神经心理学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类的信息传递和处理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心理活动、行为和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 大脑的功能区域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中枢,不同的大脑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
了解大脑的功能区域和对应的心理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情感。
四、认知心理学1.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类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包括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
了解认知过程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非常重要。
2.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研究人类认知能力随着芳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
认知发展研究对于指导教育实践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五、社会心理学1.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
了解社会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2.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
社会影响研究对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群体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六、心理评估与治疗1.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特征和问题进行系统、客观的测量、收集和分析。
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是中国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国家级考试,旨在测试全国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学基础理论:包括心理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人格、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心理测量学:包括心理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如心理测验、心理评估、心理测量工具等。
3. 实验心理学:包括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4. 临床心理学:包括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心理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5. 发展心理学:包括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6. 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知识。
7. 教育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教育评估、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8. 应用心理学:包括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如组织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为了备考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考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加强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提高应试能力和水平。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掌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的概念,重点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理解心理学的任务,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性质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心理的实质1.掌握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掌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了解心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3.理解劳动中人类意识产生中的作用,掌握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第二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动物心理的发展——人的心理第三节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知心理过程1社会错觉的内容;23注意的概念、类型。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第二节思维与想像第三节记忆与注意情感、意志心理过程1绪、情感的作用;23第一节情绪和情感过程第二节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1与发展;2实践意义;3的形成与发展;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重点掌握能力的培养与应用。
第一节个性概述第二节气质第三节性格第四节能力个性倾向性1234567掌握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
第一节需要、需要的作用第二节动机第三节态度与价值观群体心理12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3人际交往的因素、影响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如何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与沟通网络,明确人际交往的作用;4确人际关系基本的倾向分析。
第一节群体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节群体动力第三节人际交往交往的作用第四节人际关系领导心理1x理论与y理论,重点掌握雪恩的四种人性假设;23观点及其代表人物,重点掌握管理方格理论和管理系统理论,重点掌握领导环境论的基本观点、代表人物、费德勒模式。
第一节人性假设X、Y理论雪恩的四种人性的假设第二节领导概述第三节领导理论组织心理与行为12织设计的作用,明确提高组织效率的方法;3组织开发的含义、方法。
第一节组织概述、什么是组织第二节组织结构第三节组织变革与开发激励1明确激励的作用,理解激励的基本模式;2ERG论;34方式;56应,掌握如何预防挫折和正确对待受挫折的人。
2024版《心理学课件》PPT大纲
心理学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提高应对 能力和心理韧性。
法律领域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分析与预防 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包括犯罪心理的分析与预防,通 过对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研究,为打击犯罪 提供科学依据。
司法审判中的心理评估 心理学专家可以参与司法审判过程,对涉案人员的心理状 态进行评估和鉴定,为司法决策提供参考。
03 情感与动机
情感的定义与分类
情感定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 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 现实的主观反映。
情感分类
根据情感的性质和强度,可分为积极情 感和消极情感;根据情感的社会内容, 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情感的理论与实验
情感理论
包括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沙赫特的两因素理论等,这些理论试 图解释情感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注意与意识
注意的定义与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等 类型的划分及特点。
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与大脑皮层的关系,注意的神经 递质与受体。
注意的规律与特性
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等 规律,注意的选择性、集中性、持久 性等特性。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在意识形成中的作用,意识对注 意的调节作用。
记忆与学习
记忆的定义与类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类型的划 分及特点。
记忆的规律与特性
记忆的保持、遗忘、再认、回忆等规律,记 忆的选择性、组织性、联想性等特性。
记忆的生理机制
记忆与大脑皮层的关系,记忆的神经递质与 受体。
学习与记忆的关系
学习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记忆在学习过程 中的应用。
东师心理学347考试大纲
东师心理学347考试大纲
答: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347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普通心理学: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3. 发展心理学:介绍人类从胎儿到老年的心理发展历程,包括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4. 社会心理学:介绍人类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5. 变态心理学:介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的概念、分类、成因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6. 心理测量学:介绍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心理测验的编制、实施和结果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7. 实验心理学: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8. 心理咨询与治疗:介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心理咨询的实践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347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以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新题型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心理学大纲
选择题或判断题或名词解释: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2、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一)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二)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3、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说它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对心理学的研究。
4、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5、注意的特点是什么?指向性、集中性6、注意的品质有哪些?注意的品质包括四个方面:(一)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它是注意在空间上的特性;(二)注意的稳定性,又称注意的持久性,它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同注意的稳定相对立的是注意的分散,又称为分心;(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7、什么是感觉?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8、什么是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的高低用绝对感觉阈限来度量。
9、什么是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因此又称为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成反比关系。
差别感受性: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的高低用差别感觉阈限来度量。
10、什么是感觉适应?适应是由于一个稳定的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1、什么是感觉后象?后象是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在头脑中仍然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
12、什么是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成为对比13、什么是感觉疲劳?疲劳是持久或过度的活动使得有机体产生不舒适及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
14、什么是感觉掩蔽?对一个刺激的感受性因另一个刺激的存在而降低(阈限上升)的现象称之掩蔽。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课程编码:14111D3A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总学分:4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无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育法等课程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用途,同时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的兴趣。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心理学研究对象、具体内容。
理解:能陈述心理学的任务与性质能掌握心理学的原则能阐述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能用自己的话陈述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应用:能结合实际说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重点)2、心理学的任务(了解)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解)第二节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1、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理解掌握)2、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了解)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了解)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4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反射和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神经元理解:能说明为什么脑是心理的器官能陈述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能举例说明各种反射活动能阐明为什么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应用:能用所学的知识论述心理的实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1、神经系统的起源(了解)2、无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了解)第二节神经系统(难点)1、周围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第三节心理是脑的机能(重点)1、脑是心理的器官(理解)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理解)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理解)第四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1、内分泌腺的概念(掌握)2、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掌握)第三章感知觉(8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感觉、知觉、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适应理解:能说出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能说出感觉和知觉包括的具体类别能举例说明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应用:能应用感知规律设计板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自己的讲解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重点)2、感觉的分类(了解)3、感觉的规律(掌握)第二节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重点)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掌握)3、知觉的种类(了解)4、知觉的特性(掌握)第三节错觉1、错觉的定义(识记)2、错觉现象(了解)3、怎样看待错觉(理解)第四章意识和注意(5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注意理解:区别无意识、意识和注意能够说明引起和维持各种注意的因素能够阐述注意的外部表现和功能能够说出注意的分类及注意的品质应用:知道怎样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学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意识的概述1、意识的含义及特征(重点掌握)2、意识的分类(了解)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三节注意的概述1、注意的概念及特征(识记)2、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3、注意的功能(了解)4、注意的分类(了解)5、注意的品质(了解)第四节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第五章记忆(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记忆、记忆表象、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理解:知道记忆过程由哪些环节组成能描述记忆的作用知道影响识记的主要因素掌握什么是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应用:能够将记忆规律应用到教学中;能对某人的记忆品质进行评价(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记忆概述1、什么是记忆(识记)2、记忆的作用(了解)3、记忆的分类(了解)4、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重点、难点)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自学)第三节记忆的分类(1学时难点)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第四节内隐记忆1、内隐记忆的概念(掌握)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理解)第六章思维和想象(8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表象、想象、概念理解:理解思维的特征表象的特征能叙述思维哈感知觉的关系能结合实例分析思维的基本过程能结合实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掌握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能阐述想象的功能能明确概念的分类掌握概念形成的策略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在教学中依据思维规律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思维的概述1、思维的概念及特征(重点掌握)2、思维的过程(掌握)3、思维的种类(了解)第二节表象与想象1、什么是表象及特征(理解掌握)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难点理解)3、什么是想象及功能(理解掌握)第三节概念与推理1、概念的含义及种类(重点掌握)2、概念结构理论(了解)3、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了解)4、推理(掌握)第四节问题解决1、什么是问题解决(掌握)2、问题解决的策略(掌握)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重点掌握)4、创造性及影响因素(重点掌握)第七章语言(3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语言、对话语言、独白语言理解:了解语言的特征和结构能说出语言的分类了解语言的生理机制应用: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概述1、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掌握)2、语言的结构(了解)3、语言的分类(掌握)第二节语言的生理机制学生自学第三节语言理解学生自学第八章情绪情感(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情绪情感、激情、理智感理解:能阐述情感与认识的关系能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能分析情感的外部表现能举例说明三种情绪状态的不同表现应用:能用情感的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学会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与脑(重点掌握)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掌握)3、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了解)4、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了解)第二节情绪与脑(难点)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了解)第四节情绪的理论(难点)1、情绪的早期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第五节情绪的调节(掌握)第九章意志(4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意志、双趋、双避和趋避斗争理解:能说明意志行动的三个特征能陈述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能阐明意志行动过程的各个环节能解释意志的品质及其相反的表现应用:知道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意志概述1、意志概念(重点)2、意志行动及其特征(重点)第二节意志行动过程1、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了解)2、意志行动的过程(重点)3、意志品质(掌握)第三节挫折1、什么是挫折2、怎样看待挫折3、怎样增强挫折的承受力第十章动机和需要(4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需要、动机理解:能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能理解动机与行为的效果能理解需要和动机的关系能理解动机理论能掌握动机的种类应用: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动机概述1、动机含义(重点掌握)2、动机与需要(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重点)3、动机与行为效果(了解)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了解)第十一章能力(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能力、创造能力、才能、天才理解:能陈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分析影响学生能力形成、发展的因素应用:能用所学的方法鉴定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能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有效建议(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能力的概述1、什么是能力(重点难点掌握)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理解)第二节能力的分类1、能力的种类(掌握)2、能力的结构(掌握)第三节能力测验1、什么是能力测验(理解)2、能力测验的种类(了解)第四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了解)2、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重点了解)3、能力形成的原因(重点了解)第十二章气质(6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气质、气质类型理解:气质与高级神经类型的关系掌握气质类型的特征分析气质对人实践活动的影响应用:能用本章学到的方法鉴定学生的气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气质概述1、气质的概念及特征(难点掌握)2、气质学说(了解)第二节气质的一般规律1、气质类型(重点掌握)2、气质与实践(理解)第十三章性格(4学时)(一)基本要求识记:性格理解:陈述性格的结构和特征能分析影响性格的主要因素能陈述不同的性格类型能举例说明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应用:会运用性格方法鉴定学生的性格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学生良好性格的完善提供建议(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性格概述1、性格概念(重点掌握)2、性格结构特征(了解)第二节性格规律1、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理解难点)2、性格类型(了解)3、性格的形成(重点掌握)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便于学生理解,需要采用图表、模型、心理测量工具、演示实验等辅助手段,还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试的有关资料,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4、测验法采用专门的测验工具对被试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认知过程(一)感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不同,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感觉的规律包括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联觉等。
(二)知觉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三)记忆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
4、遗忘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四)思维1、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课程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3、分析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
4、理解心理学在日常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范围和方法。
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介绍神经元、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3、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情感、动机和情绪,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和情感调节等。
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和社会行为,包括人格理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等。
6、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包括胎儿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
7、心理病理学:介绍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8、心理学应用:介绍心理学在教育、工作、咨询等领域的应用。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36学时,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授课部分每周安排两次,每次2学时;实践操作部分每周安排一次,每次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心理学导论(4学时)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4学时)3、认知心理学(6学时)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6学时)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6学时)6、发展心理学(4学时)7、心理病理学(4学时)8、心理学应用(4学时)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阅读论文和完成课后习题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具体考核标准如下:1、平时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表现和阅读论文质量进行评价。
2024 心理学大纲
2024 心理学大纲一、导论 -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二、认知心理学 1. 信息加工理论 - 感知和知觉的基本过程 - 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检索 - 思维和推理的过程2.学习与记忆–古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记忆的类型和特点–遗忘的原因和防范策略3.语言与沟通–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组织和理解–言语和非言语沟通的比较三、发展心理学 1. 儿童发展 - 儿童认知和感知的发展 - 社会和情感发展 - 性别认同和角色形成2.青少年发展–青少年身体和性别发育–青少年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青少年问题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3.成人发展–中年危机和生涯发展–老年人认知和情感变化–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四、社会心理学 1. 人际关系和亲社会行为 - 社会认知和情感的作用 -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 社会支持和人际冲突解决2.领导与影响–领导理论和风格–影响和说服的机制–领导力的发展和培养3.集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群体行为的原因和动力–群体决策和合作–群体行为的影响和后果五、心理健康与应用心理学 1. 精神障碍和心理治疗 - 常见精神障碍和病因分析- 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评估 - 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措施2.应激与适应–应激的类型和反应–应对和适应的方式–应激管理和心理韧性的培养3.工作与组织心理学–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组织文化和领导行为–职业发展和职业倦怠的预防六、实验与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设计 - 实验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 随机分组和双盲实验 - 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和伦理问题2.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样本选择–量表的设计和信效度检验–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和解读3.观察和个案研究–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的特点–个案研究的设计和分析–观察研究的可靠性和效度综上所述,本文档概括介绍了2024年心理学的大纲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导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应用心理学以及实验与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
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政策
文件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选拔合格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二)考试要求
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能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解
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能力和教研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专业理论知识
1.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遗传与环境、连续性和阶段性、主动性和被动性以及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心理发展主要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等
(3)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4)青少年情绪情感、意志发展特点
(5)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
(6)青少年气质与学习
2.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与家庭支持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及管理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伦理与督导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及对危机事件干预的方法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工作
(13)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3.心理咨询与辅导
(1)心理咨询的涵义、类型
(2)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3)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
(4)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
(5)个体、团体心理辅导
(6)心理咨询督导与朋辈指导
(7)学习类、情绪情感类、生活类、人际关系类、生涯类等心理问题辅导
4.心理统计与测量
(1)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
(2)影响信度、效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效度的方法
(3)常见的学生能力测验与人格测验
(4)常见的学生兴趣测验,焦虑及抑郁、躁狂等情绪相关测验
(5)正确的心理测验观
5.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3)《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
(4)《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
(二)教学实践技能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
3.个体、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案设计
4.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案例分析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及学期计划方案设计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 主要题型: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案例分析题、活动课教学设计等。
4.内容比例:专业理论知识约占70﹪,教学实践技能约占30﹪。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与家庭支持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及管理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伦理与督导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及对危机事件干预的方法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工作
(7)学习类、情绪情感类、生活类、人际关系类、生涯类等心理问题辅导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
3.个体、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案设计
4.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案例分析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及学期计划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