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振动的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振动的测试
第六章振动的测试
第一节概述
机械振动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
与信号的分类类似,机械振动根据振动规律可以分成两大类:稳态振动和随机振动振动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是振动的三个基本参数,称为振动三要素。只要测定这三个要素,也就决定了整个振动运动。
机械振动测试的目的可以分为两类:
(1)寻找振源、减少或消除振动,即消除被测量设备和结构所存在的振动 (2)测定结构或部件的动态特性以改进结构设计,提高抗振能力。在振动测量时,应合理选择测量参数。如振动位移是研究强度和变形的重要依据;振动加速度与作用力或载荷成正比,是研究动力强度和疲劳的重要依据;振动速度决定了噪声的高低,人对机械振动的敏感程度在很大频率范围内是由振动速度决定的,振动速度又与能量和功率有关,并决定了力的动量。
第二节惯性式传感器的力学模型
由直接作用在质量上的力所引起的受迫振动如图6-1 所示单自由度系统,
质量m 在外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方程为
d 2z dz
m 2 c kz f ( t )
dt 2dt
式中,统
的输入;
c 为黏性阻尼系数;k 为弹簧刚度系数;?(t) 为系统的激振力,即系z(t)
为系统的输出。
图6-1 单自由度系统在质量块上受力时引起的
受迫振动
1k
2
1 ( )
2 2j ( ) nn
图 6- 2 二阶系统的幅频和相频曲线
由相频图可以看出, 不论系统的阻尼率为多少, 在 n 1时位移始终落后 于激振力
90°,此现象称为相位共振。
相位共振现象可用于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当系统阻尼不为零时, 位移共振 频率 不易测准。但由于系统的相频特性总是滞后 90°,同时,相频曲线变化 陡峭,频率稍有变化,相位就偏离 90°,故用相频特性来确定固有频率比较准 确。同时,要测量较准确的稳态振幅,需要在共振点停留一定的时间,这往往 容易损坏设备。而通过扫频,在共振点处即使振幅没有明显的增长,而相位也 陡峭地越过 90°,因此,利用相频测量更有意义。
即 A( )
1k
1 (
)2
n
(2
)2
n
()
arctan 2
1(
n
n
)2
为系统的固有频率,
n
k m ;ζ为系统的阻尼率,
图 6-2 所示。在幅频曲线上幅值最大处的频率称为位移共振频率, c 2 km
。
它和系统
r n
1 2 2
显然,随着阻尼的增加,共振峰向原点移动;当无阻尼时,位移共振频率 r 即 为固有频率 n ;当系统的阻尼率 ζ很小时,位移共振频率 r 接近系统的固有频 率 n ,可用作 n 的估计值。
的固有频率的关系为
(a) 幅频曲线 (b) 相频曲线
2、基础运动引起的受迫振动 由基础运动所引起的受迫振动在大多数情况下, 振动系统
的受迫振动是由基 础运动所引起的,如道路的不平度引起的车辆垂直振动。
设基础的绝对位移为 Z 1,质量 m 的绝对位移为 Z 0,质量块相对于基础的位 移为
Z 01=Z 0- Z 1,如图 6-3 所示的力学模型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即
图 6- 3 单自由度系统的基础激励
如果考察质量块 m 对基础的相对运动,则 m 的相对位移为
2
( ) arctan
1 (
n
)
绘制的系统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如图 6-4 所示
m 2 dt
2
c dt (z 0 z 1) k(z 0 z 1) 0
上式写为:
d 2
z 01 m 201 dt 2 频率响应函数、 d 2z 1 m 2
dt 2
H( )
1 ( )2
n
c
dz 01
kz 01 dt 01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 n )2
A( )
2j ( )
n
(
n
)2
2
1 ( )
2 (2 )2
nn
z
01 z 0 z
1 。
(a) 幅频曲线 (b)
相频曲线
图 6- 4 基础激振时质量块相对基础位移的幅
频和相频曲线
当输入为速度,
输出为相对位移时: A( )
n
1 (
)2 2
(2 )2 n
当
n
时, A( ) 1 m n
2 n c
。
当输入为加速度, 输出为相对位移时:
A( )
1
2
2
n
1 ( )
2 n
2 (2 )
2
n
1m
当 n 时, A( ) 12 m 。
n k
第三节 振动测量传感器 测振传感器是将被测对象的
机械振动量 (位移、速度或加速度 )转换为与之有 确定关系的电量 (如电流、电压或电荷 )的装置。
一般根据振动测量方法的力学原理分为:
(1) 惯性式(绝对式 )拾振器; (2) 相对式拾振器。
按照测量时拾振器是否和被测件接触分为:
(1) 接触式拾振器,又可分为相对式和绝对式两种,接触式相对拾振器又称 为跟随式
拾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