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外兴趣实验
高中物理精彩实验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精彩实验教案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解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的行为。
实验设备和材料:1. 平面玻璃板2. 直尺3. 笔4. 纸5. 钢笔或者橡皮6. 光源实验步骤:1. 将平面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桌面上,并在玻璃板上方固定一个光源。
2. 在平面玻璃板上方放置一个笔和一张纸,让纸与玻璃板平行。
3. 用直尺在纸上画一条直线,然后从直线上方向下方偏斜一定角度画一条入射线。
4. 将笔竖直插入玻璃板盲区的一侧,让入射线经过玻璃板进入笔内。
5. 观察入射线经过玻璃板折射后的路径,并用钢笔或者橡皮记录下折射线的方向。
6.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入射角度,观察折射线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入射角度越大,折射角度也越大。
2.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与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相等。
实验结论: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斯涅尔定律一致。
拓展实验:1. 用不同的介质进行折射实验,比较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
2. 利用凸透镜或者凹透镜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观察透镜对光的聚焦效果。
思考问题:1. 为什么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2. 介质的折射率对光的折射有何影响?3. 光在自然界中的折射现象有哪些应用?实验评价: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行为,并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同时,通过思考问题和拓展实验,能够深入了解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趣味物理引课实验教案
高中趣味物理引课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和制作飞行器,让学生深入理解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器的运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绳子、胶水、剪刀、胶带、刻度尺、轻木片等。
实验步骤:
1. 分组: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两到四人。
2. 初步讨论:让学生讨论飞行器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重心、空气动力学原理等。
3. 设计飞行器: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原则,设计并制作自己的飞行器。
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材料或让学生自行准备。
4. 测试飞行器:在飞行器设计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或操场上进行飞行测试,记录各组飞行器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
5. 比赛:最后,让各组飞行器进行比赛,看哪个飞行器飞行距离最远或飞行时间最长。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飞行器设计与比赛的经验,讨论各组飞行器的设计特点及优缺点,加深他们对飞行器原理的理解。
教师建议:教师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实验更具趣味和挑战性。
高中课外物理探究实验教案
高中课外物理探究实验教案
实验内容: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验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与质量、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
1. 小球
2. 辅助工具(尺子、秒表等)
3. 高度测量工具(例如坡度计)
4. 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1. 在实验室或者操场等开阔场地进行实验。
2. 使用辅助工具确定小球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设置不同高度,将小球从同一高度释放,使用秒表记录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
4.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中。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和位置-时间图,分析小球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实验结论:
1. 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符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速度随时间呈线性增加。
2.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小球的加速度,并验证加速度与质量、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拓展思考:
1. 如果改变小球的质量,会对自由落体运动有何影响?
2. 如果改变释放小球的高度,会对自由落体运动有何影响?
3. 如何利用小球自由落体实验验证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小球撞击到人或物体。
2.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并及时处理,避免实验结果的偏差。
3.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场地,归还实验器材。
实用的物理课外活动计划三篇
实用的物理课外活动方案三篇物理课外活动方案篇1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基于课堂教学的根底之上,同时充分发挥人员、设备优势进行有效探索、实践的学生活动的有效方式。
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物理兴趣、掌握物理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活动方案:1、纸锅烧水联系生活,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2、制作水果电池进一步培养物理兴趣。
3、自制温度计培养细致观察进而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4、电冰箱原理了解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知识5、探究多层笼屉蒸包子培养动手能力6、雨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7、自制照相机8、调查用水状况培养学生搜集数据的能力和节约的意识。
9、人工彩虹10、研究保温瓶瓶塞为什么跳出来主要的目的: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乐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教改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不可能在被动接受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探索的乐趣也不可能在此种教学模式中获得。
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中,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在探究中体会追求和探索的乐趣。
充分发挥实验对形成概念让学生做尽可能多的实验,增加学生研究、动手的时机;其次,尽可能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研究的根本方法,在探索性实验、研究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我们应创造条件中体会研究的乐趣;再次,对一些有危险、高难度和条件不允许的实验,采用计算机虚拟实验法。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知识不仅让我们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还能对我们的人生有重大启示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物理课外活动方案篇2初中、高中都可以组织,竞赛集训小组的人数也不宜过多,以15人左右为宜,属于尖子学生的培养以及少年智力开发的性质。
集训的方式有二种:一种是集训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步进行,每个星期安排2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后集训,可根据各级竞赛的要求进行加深和扩充。
高中科普物理实验教案
高中科普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这次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掌握折射定律的基本概念。
实验器材:玻璃棱镜、直尺、小灯泡等
实验原理: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折
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关系。
公式为:n1*sinθ1 = n2*sinθ2。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棱镜固定在平滑的桌面上,保证其稳定。
2. 将小灯泡放在玻璃棱镜的一侧,并打开灯泡。
3. 使用直尺调整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光线射入玻璃棱镜内部。
4. 观察光线在棱镜内的折射现象,并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5. 根据测量结果,应用折射定律计算出折射率。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破坏实验器材。
2. 在测量角度时要保持准确,尽量避免误差。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光线在不同介质间的折射现象。
通过观察和测量,可以验证
折射定律的准确性,加深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扩展实验:
1. 可以尝试改变入射角度和折射率,观察对折射现象的影响。
2.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棱镜或介质进行实验,比较其折射特性。
结语:
通过这次实验,希望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的应用。
同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高中物理课外兴趣活动教案
高中物理课外兴趣活动教案
主题:探索物理世界
目的:
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材料:小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指南、笔记本、笔等
活动内容:
第一周:简单机械实验
1. 讲解简单机械的概念,介绍杠杆、轮轴、斜面等基本原理
2. 小组合作完成一些简单机械实验,如测量不同杠杆长度的力的大小、探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
3. 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二周:光学实验
1. 讲解光的传播原理,介绍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光学实验,如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测量不同材质的反射率等
3.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第三周:电磁学实验
1. 讲解电磁学的基本理论,介绍电荷、电场、磁场等概念
2. 小组合作完成一些电磁学实验,如构建简单电路、观察磁力线等
3.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第四周:力学实验
1. 讲解牛顿三定律的基本原理,介绍力的概念
2. 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力学实验,如探究不同施力情况下物体的运动规律、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3.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总结:
通过这些物理实验活动,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同学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探索物理世界,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
高中物理生活中小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生活中小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利用杠杆原理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加深学生对物理学杠杆原理的理解,并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实验材料:
1. 杠杆
2. 测量尺
3. 不同质量的物体
4. 夹子(用于固定杠杆)
实验步骤:
1. 将杠杆固定在桌子上,确保杠杆可以自由旋转。
2. 在杠杆的一端通过夹子固定一个物体(例如一个千克杠铃)。
3. 在杠杆的另一端用手轻轻推动,直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4. 测量物体距离杠杆支点的距离(记作L1)和推动点距离支点的距离(记作L2)。
5. 根据杠杆原理,利用公式 ML1 = mL2 计算出大物体的质量M。
实验提示:
1.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杠杆平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可以选择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实验,比较结果的差异。
3.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和稳定,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M,与实际的质量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也可以观察不同质量物体的杠杆平衡状态,进一步理解杠杆原理。
拓展实验:
1. 可以尝试改变杠杆的长度和质量,观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可以讨论杠杆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如杠杆原理在天平等仪器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课堂趣味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课堂趣味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力的概念及平衡的条件;
2. 学习如何利用力的平衡原理解决物体平衡问题;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吊钩、弹簧测力计、定标尺、小砝码等;
2. 实验材料:吊钩、弹簧、砝码;
3. 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1. 将吊钩挂在支架上,挂上一个弹簧;
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的弹力;
3. 在弹簧上挂上一个砝码,使其达到力的平衡状态;
4. 测量这个砝码的质量;
5. 继续在弹簧上挂砝码,记录不同质量对应的弹簧弹力和砝码质量;
6.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质量与弹簧弹力的关系曲线。
实验要点:
1. 弹簧的弹力与砝码的质量成正比关系;
2. 在平衡状态下,弹簧的弹力等于挂在上面的物体的重力;
3. 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可以求解物体的质量。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力的平衡条件及利用力的平衡原理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奥秘。
物理实验趣味原理教案高中
物理实验趣味原理教案高中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轨迹,加深学生对力、速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实验器材:斜面、小球、尺子、秒表
实验步骤:
1. 将斜面倾斜放置在实验台上,并用尺子测量斜面的倾角。
2. 将小球放置在斜面的上方,用手指轻轻推动小球使其滑下斜面。
3. 观察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轨迹,并记录下滑行的时间和距离。
4. 分析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速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斜面上的重力分解成分,可以推导出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发现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轨迹不是简单的直线运动,而是一个弧线运动或者抛物线运动,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延伸实验: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倾角的斜面或者不同质量的小球进行实验,观察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轨迹是否有所变化,进一步探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物理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实例谈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实例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现实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活动一:千方百计测重力加速度高一学完力学知识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外活动:请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比较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学生们积极地查资料、想办法、互相交流、讨论,综合运用刚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出了多种方案:方法一:根据G=mg,只要测出给定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便可由g=G/m 求出。
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而由于中学条件下无法十分精确地测量力,导致误差较大,但这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朴素的方法。
方法二:利用高一物理学生实验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仿照实验三《测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测出自由下落的铁锤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ΔS,然后由公式g=ΔS/T2,即可得出g。
这个实验综合运用了两个学生实验,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灵活应用能力,此实验由于摩擦的存在也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活动二:用万用表查电路故障2004 年高考物理第14 题是一道使用万用表查电路中断线位置的多项选择题:在图示电路的三根导线中,有一根是断的,电源、电阻器R1、R2 及另外两根导线都是好的。
为了查出断线,某同学想先将万用表的红表笔连接在电源的正极a,再将黑表笔分别连接在电阻器R1 的b 端和R2 的c端,并观察万用表指针的示数,在下列选档中、符合操作规程的是:(图略)A.直流10V 档B.直流0.5A 档C.直流2.5V 档D.欧姆档该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将物理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有关万用表的原理、使用等知识,而且要能在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
高中物理社团活动
高中物理社团活动
在许多高中中,物理社团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课外活动。
这个社团不仅可以提供更深入的物理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
一些常见的物理社团活动包括:
1.实验室实践:物理社团经常会在实验室里进行实践,让学生亲手做实验。
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2.科学竞赛:物理社团也经常会参加各种科学竞赛。
这些竞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物理游戏:物理社团也会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这些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讲座和研讨会:物理社团也会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讲座和研讨会。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物理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学术兴趣。
通过参加物理社团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更深入的物理知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各种技能。
如果你对物理感兴趣,那么加入物理社团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1 -。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3篇)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3篇)高中物理实验报告(精选3篇)高中物理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①参与实验操作过程,熟悉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探究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中的误差问题,领会实验中的设计思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②深入理解实验原理,与高中物理知识相联系,探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教学方法,提高师范技能。
③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1.5V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条。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油酸—水溶液、注射器、带方格的塑料水盆、痱子粉。
三、实验原理(1)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1.安阻法如图1所示连接好电路,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测出不同阻值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设被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设电流表的内阻RA可忽略,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r)。
处理数据时的方法有两种:①计算法在实验过程中测得一组电流的值Ii和接入的电阻箱的阻值Ri。
设其中两组分别为R1、I1和R2、I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1(R1+r)(1)E=I2(R2+r)(2)联立(1)、(2)可得EI1I2(R1R2)I1R1I2R2r,I2I1I2I1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取平均值。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r),将其转化为1REr(3)I1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作出R曲线,如图2所示,此直线的斜率为电源电动势E,I对应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r。
2.伏阻法如图3所示连接好电路,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测出不同阻值时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实验数据。
设被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电压表U的内阻RV可忽略,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Rr)R处理数据时的方法有两种:①计算法在实验过程中测得一组电压的值Ui和接入的电阻箱的阻值Ri。
设其中两组分别为R1、U1和R2、U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3(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对于物质分子大小的测量,利用现代技术,像离子显微镜或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观察到物质表面的分子。
高中趣味物理演示实验教案
高中趣味物理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原理,探讨为什么会出现类似漂浮的现象。
实验原理: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
表面张力的存在导致液体表面处比内部处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所以表面张力可以把一些比较轻的物体保持在液体表面。
实验材料:
1. 针
2. 一只小容器(如玻璃杯)
3. 水
实验步骤:
1. 将水倒入小容器中,使得容器中水面平静。
2. 将针轻轻放在水面上,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
针会慢慢漂浮在水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在液体表面“悬浮”起来一样。
实验思考:
1. 为什么针会漂浮在水面上?
2. 如果在容器中加入洗洁精或者其他液体,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吗?
3. 如果使用铁针或者其他材质的针进行这个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拓展实验:
1. 可以尝试将另一种液体(如酒精、油等)中进行类似实验,比较不同液体中的表面张力情况。
2. 可以尝试在实验中加入外部因素(比如风力、表面材质等),研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水面的波动影响实验结果。
2. 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用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高中物理制作小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制作小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测量小孔成像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小孔板、光源、白纸、尺子、曲尺。
实验原理:当光线通过小孔板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衍射光斑。
这些光斑经过凸透镜
折射后,会在白纸上形成清晰的像。
实验步骤:
1. 将凸透镜放在桌面上,取一个小孔板,将其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
2. 在凹透镜的一侧放置光源,使光线通过小孔板后经过凸透镜。
3. 将白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并调节白纸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像。
4. 用尺子和曲尺测量小孔板到凸透镜、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像的大小。
实验结果:
1. 观察到的像大小与实际物体大小的关系;
2. 不同距离下观察到的像大小和位置变化。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小孔成像的原理,并探讨衍射和折射对成像的影响。
注意事项:
1. 谨慎操作实验器材,避免损坏;
2. 实验过程中光源需保持稳定,保证观察结果准确;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并归还。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光的传播和成像规律,增强了对光学原理的认识,并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高中物理科普性课外实验活动的实施与思考
高中物理科普性课外实验活动的实施与思考1.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普性实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
科普性实验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处理等实验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有趣的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科普性课外实验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方法:1. 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
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相关的实验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实验的可视化效果。
2. 关注前沿科学和技术。
选取与前沿科学和技术相关的实验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 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手段和工具。
在实验活动中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实验手段和工具,如计算机模拟、实物模型、仪器设备等,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1. 纳入集体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集体参与实验活动,可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实验的效果。
可以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科技馆等地开展实验活动。
2. 建立学生小组。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思辩和创新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实施实验活动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实验设计,提供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实施科普性课外实验活动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1.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实验活动的兴趣、理解和反馈,从而调整和改进实验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2. 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改进。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实验进行个别化的改进和辅导,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3. 加强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说课-电容器和电容
电容器和电容一、使用教材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六节。
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简易电容器、电容器充放电演示装置。
感应起电机、数字式电压表、电容器、电容表、平行板电容器等。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1)用生活中的废塑料杯、锡箔纸,自制电容器。
(2)利用自制电容器的充放电演示装置,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直观清楚。
(3)用相同电容器接触平分电荷的方法,间接测量电容器电荷量的变化。
(4)用电容表直接测量电容的变化,优于教材中的间接测量.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即通过“趣味实验、自制教具、巧设实验、勇于创新”四个关键环节的实验安排。
达到了让学生在趣味中进入课堂,在思考中启迪思想、在参与中成长。
五、实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容器的作用、构造以及常见电容器。
(2)知道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特点。
(3)掌握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和定义式。
(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其定性关系。
(5) 会用平行板电容器进行动态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认识物理实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 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数据收集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有趣实验,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让学生具有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4)关心科技发展,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六、实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静电场之后的一个重要应用,我通过“自制电容器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趣味实验引入新课,并展示电容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在充满怀疑和极大兴趣中走入新课的学习。
通过“自制电容器充放电演示装置”的演示,让学生轻松得到相应的知识。
趣味挑战高中物理实验教案
趣味挑战高中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大气压力,并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和作用。
实验材料:
1. 水银柱气压计
2. 大气压力表
3. 齐玻璃管
4. 水
5.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将齐玻璃管完全浸入水中,确保管内没有空气并将其倒立于水中。
2. 用手指捂住管口,将齐玻璃管抽取到水面以上,保持管口处于水中,然后放开手指。
3. 将水银柱气压计放在与齐玻璃管同样的高度上,并记录下水银柱的高度H1。
4. 将水银柱气压计的底部与大气压力表连接,记录下大气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值P1。
5. 将水银柱气压计的底部封闭,再次记录下水银柱的高度H2及大气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值P2。
实验数据记录:
1. H1=_______,P1=_______
2. H2=_______,P2=_______
数据处理与分析:
1. 计算大气压力与水银柱高度的比例,即P1/H1和P2/H2的值。
2. 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大气压力与气压计的高度及其密切关系。
拓展实验:
1. 使用不同高度的气压计进行实验,观察压力值的变化。
2. 改变水温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大气压力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注意使用正确仪器和仔细测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妥善存放。
物理小实验教案高中
物理小实验教案高中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弹簧在受力作用下的伸长量,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器材:弹簧、支架、尺子、螺旋仪、砝码组、实验台等。
实验原理: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受力变形的伸长量与受力大小成正比,即 F = kx,其中 F 代表受力,x 代表伸长量,k 代表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步骤:
1. 将支架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弹簧挂在支架上,使其自然垂直悬挂。
2. 将一个螺旋仪连接在弹簧下端,用尺子测量弹簧的长度 L0。
3. 在螺旋仪上逐渐挂上砝码组,记录每次挂上砝码组后弹簧的长度 L。
4.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计算每次增加的砝码组的重量 F,以及对应的伸长量 x。
5. 通过绘制 F-x 图表,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 k。
实验要求:
1.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弹簧受力过大导致变形。
2. 实验数据记录准确,要按照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砝码组,避免误差。
3. 实验结果准确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思考:
1. 不同的弹簧是否具有相同的弹性系数?
2. 弹簧的材料、形状对弹性系数的影响是什么?
3. 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弹簧的劲度有何关联?
实验延伸:
1. 可以通过改变弹簧的长度、直径等参数,探究不同因素对弹性系数的影响。
2. 可以探究不同弹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弹性系数变化。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弹簧的弹性特性,了解弹簧受力变形的规律,掌握测量弹簧弹性系数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究弹簧在不同条件下的弹性特性。
高中神奇好物理实验教案
高中神奇好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通过探测原子核的方式,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原理: 利用探测器探测原子核发射出的α粒子和β粒子,从而揭示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器材: 氚散射实验仪、α粒子源、β粒子源、屏蔽罩、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步骤:
1.搭建实验装置,将氚散射实验仪放置在实验台上,连接探测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2.打开氚散射实验仪,将α粒子源和β粒子源放置在装置的两侧,用屏蔽罩屏蔽β粒子的影响
3.启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探测器对α粒子和β粒子的探测情况,并观察探测器的输出信号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探测器对不同类型粒子的探测能力,推测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类型粒子在探测器中的探测效果,从而揭示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α粒子的探测性能强于β粒子,可以推测原子核中含有α粒子等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
1.操作实验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工作台,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探测器探测原子核发射出的粒子,从而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进一步深化对物理学的理解。
高中物理课外兴趣实验
高中物理课外兴趣实验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五光十色现象的自然世界之中,几乎是每时每刻、每处每地,都可能见到奇异的物理现象。
它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投身这个天地会使你的观察力更敏锐、头脑更聪颖、双手更灵巧,还能养成很多良好的习惯。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物理离不开观察、实验和思考,而且这方面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例如,你打开自来水龙头,就应当仔细观察水流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状?天上的雨滴落在你的头上,你是否会想到雨滴为什么会往下“落”呢?你站着、走路、骑车是感觉到的雨点方向又会是怎样的呢?雨滴为什么不会把你的头打破呢?你是否可以做一点模拟研究的实验?考虑如何设计一个测雨量的仪器,如何应用雨水下落的能量?学过“动量”以后,你可以从三楼阳台上摔下一个鸡蛋,让它落在软沙发的塑料垫上,看看他能弹多高,想一想它为什么不会打破?往热水瓶中冲开水时,听一听冲开水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学习“向心力”后,自己亲手我住系石块的线的一端,转转试试,感受一下转动的石块对你的手的拉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当你走进游艺馆时,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玩具,转动的陀螺,浮沉的“小鱼”,会爬绳的“小猴”,“永动的秋千”······多么有趣,又多么令人思索!在这个天地里,你会感受到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孩提时的好奇心,将会变得更加旺盛。
在这里,你的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的,而主要是靠运用,靠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受到启发而掌握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是忘不掉的。
第一章力学实验第一节谁能取胜一、力气大的一定取胜吗?你一定见过或者亲自参加过拔河比赛,也许还没有忘掉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取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也许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力气大嘛!是否力气大的一定取胜?还是通过实验再来回答。
找一根质量较小但比较牢靠的麻绳,先请两位个子和力气都差不多的同学进行比赛,仔细观察比赛是两人的情况,找一找取胜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课外兴趣实验杨晨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五光十色现象的自然世界之中,几乎是每时每刻、每处每地,都可能见到奇异的物理现象。
它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投身这个天地会使你的观察力更敏锐、头脑更聪颖、双手更灵巧,还能养成很多良好的习惯。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物理离不开观察、实验和思考,而且这方面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例如,你打开自来水龙头,就应当仔细观察水流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状天上的雨滴落在你的头上,你是否会想到雨滴为什么会往下“落”呢你站着、走路、骑车是感觉到的雨点方向又会是怎样的呢雨滴为什么不会把你的头打破呢你是否可以做一点模拟研究的实验考虑如何设计一个测雨量的仪器,如何应用雨水下落的能量学过“动量”以后,你可以从三楼阳台上摔下一个鸡蛋,让它落在软沙发的塑料垫上,看看他能弹多高,想一想它为什么不会打破往热水瓶中冲开水时,听一听冲开水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学习“向心力”后,自己亲手我住系石块的线的一端,转转试试,感受一下转动的石块对你的手的拉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当你走进游艺馆时,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玩具,转动的陀螺,浮沉的“小鱼”,会爬绳的“小猴”,“永动的秋千”······多么有趣,又多么令人思索!在这个天地里,你会感受到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孩提时的好奇心,将会变得更加旺盛。
在这里,你的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的,而主要是靠运用,靠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受到启发而掌握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是忘不掉的。
第一章力学实验第一节谁能取胜一、力气大的一定取胜吗你一定见过或者亲自参加过拔河比赛,也许还没有忘掉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取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也许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力气大嘛!是否力气大的一定取胜还是通过实验再来回答。
找一根质量较小但比较牢靠的麻绳,先请两位个子和力气都差不多的同学进行比赛,仔细观察比赛是两人的情况,找一找取胜的主要原因。
再请一位个子矮小,力气也比较小的同学和身材魁梧的大个子进行比赛,不过要让大个子穿上旱冰鞋,看看究竟谁能取胜分析取胜的原因。
我们可以把拔河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来分析:1.相持阶段:比赛开始,双方通过肌肉的紧张作用对地面施向前和向下的蹬力,地面则对它们施以反作用力F A和F B,如图1所示。
F A和F B可以分解为支持力N A、N B和静摩擦力f A、f B。
在这个阶段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有:f A =T A,f B =T B,T A=T B,所以,f A = f B。
随着双方对地施力作用的加强,f A和f B等量增长,同时绳子张紧,T A和T B也等量增长。
2.决胜阶段:当某一方(如A方)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如B方所受的摩擦力继续加大,则f B> f A,就A、B组成的整体而言,其合力的方向与F b相同,因此它们产生了指向B方的加速度。
由此可见,取胜的奥妙在于设法增大摩擦。
二、谁能将木板拉向自己的一边我们将举行一场特殊的比赛。
比赛的规则是:有两人各用一只手托住一均匀长木板的一端(不允许用手抓住木板),看谁能把木板拉到自己的一边来(如图2)。
这可是一场斗智的竞赛,你的肌肉再发达也不一定能取胜。
想一想,再试一试。
图2这场比赛能够取胜的关键是只要使自己托木板的这端低于对方,对方托住的那一端就会打滑。
为什么高端会打滑呢我们可以从木板受力分析中找到答案。
如图3所示,木板受重力G,两端的支持力N1和N2,摩擦力f1和f2。
设木板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在未产生滑动以前,木板处于静止状态,沿着木板方向,有如下的关系:f1+Gsinθ= f2可以看出f2>f1。
它表明,随着每个人使木板增强向自己方向的运动趋势时,他们的手指与木板的静摩擦力都在增大,但高端的静摩擦力大于低端的静摩擦力。
又由于木板的重心在板的中点,两端的支持力N1=N2,因此,在摩擦系数μ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两端的最大静摩擦力得值相等,所以高端的静摩擦力在增长的过程中率先到达最大值而出现打滑。
图3第二节坐、立、走中的平衡问题一、坐着的人怎样站起来坐着的人是怎样站起来的这倒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许你还不曾想过,那就请你实践一下,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1)请你挺胸直背双腿自垂地坐在椅子上,不要改变姿势,站起来。
能站起来吗为什么怎样也站不起来(2)请你改变胸背与腿的姿势,站起来。
多做几次,悟出站起来的道理。
人坐着站起来时,必须把胸部向前倾或者把双腿向后移,让作用于重心的重力作用线通过两脚所围的小面积里,然后才能站立,否则,你是无能为力的。
这个小面积称支面面积,两脚并拢为小,张开为大。
为什么双脚分开站起来较稳你能用稳度的概念来解释吗二、你能单脚靠墙站吗金鸡独立在鸡群中常能见到,小孩也常用一只脚独立做游戏,但是你能从双脚站立不变姿势地改为一只脚独立吗请实践一下,因为这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请侧身将一只臂与腿紧紧地靠墙站着。
所谓靠墙是指你的身体不能向墙的一面移动,保持原来直立的姿势不变。
将离墙远的一只脚提起,让靠墙的一只脚独立,试试看,你能站立吗为什么不能站立呢人能够站立,主要是因为竖直向下通过重心的重力作用线通过了两脚围成的支面,即图4中虚线所围的面积。
在单脚站立时,支面缩小到只有一只脚掌面的大小,通过重心的重力作用线只能落在支面之外,所以不能站立。
只有在改变原来的姿势后,让它落在支面内才行,而改变姿势是这里所不允许的,因此便不能站立了。
孩童学步踉踉跄跄经常跌倒,你该会解释了吧。
但是,你可留意学步的小孩行走时亮脚总是分开的吗在行车时汽车上的售票员或航船上的水手,他们站立时(不扶靠物体),双脚也总是叉开的,走步都是八字形,这都是为什么呢而舞台上的演员,走步时又多是一字形的,如图5所示,可显得体态优美,婀娜多姿,你能说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请你画出用八字形和一字形走步时两脚着地构成的支面大小,再从支面的大小与稳度的关系上去回答它。
图4 图5第三节弹跳跳远、跳高、跳绳都属于弹跳运动,仔细观察并参加这些运动,你会提出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为什么跳高不需要较长的助跑距离,而跳远则需要较长的助跑距离,并且起跳前要向前快冲跳的最远的起跳角度是否就是45°左右假定我们不考虑身体各部分(手、脚)在空中相对运动的影响,就可以把跳高和跳远看成一种质点的抛体运动。
显然抛体运动的射高、射程和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跳高者希望使射高尽可能大些,因此他尽力依靠蹬地的反作用力使自己获得较大的向上的起跳速度;适当的助跑有利于他增大对地面的蹬力,并且使他获得一定的过竿速度。
而跳远者则希望射程最大,在获得一定的向上的起跳速度的情况下,留空时间相同,起跳时向前的分速度越大,射程也就越大,当然起跳角度(抛射角)也就不一定是45°了。
如果他的起跳角度过大,则说明他助跑速度不够大。
为了提高你的跳远成绩,你可以作如下的实验:在跑道上跑100米,分别测出每10米间隔的平均速度,找出你跑多远的距离可以获得较大的速度。
在以不同的助跑距离进行多次跳远,看看你在什么情况下射高比较大。
然后统筹考虑,从两方面选出你的最佳助跑距离。
二、假定你要参加立定跳远的比赛,事先你能否不用跳远的方法来估测一下你可能的最佳成绩立定跳远与助跑跳远是不相同的,它主要依靠蹬地的作用而获得起跳速度,在45°抛射角的情况下射程最大。
为了估测自己的成绩,关键在于估测你可能达到的最大起跳速度。
你只要做立定跳高的实验,靠墙边起跳用手伸之摸高(如图6),测出你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再根据竖直上抛的公式,计算出初速度gh v 20 ,然后根据斜抛运动的射程公式,即可以解出你可能达到的射程。
试一试,这种估测方法的误差有多大。
图6三、测跳绳时克服重力所消耗的功率。
跳绳是冬季的一种健身运动,旁人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然而亲自跳一跳你就会感到运动量是相当大的。
能否估测一下你在跳绳时克服重力所消耗的功率至少有多少观察跳的好的人可以发现,他总是努力使自己落地时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尽可能短,并且在跳起的高度h 很小的情况下,也能让绳子从你脚下通过;他几乎是在身体达到最高点的瞬间让绳子从脚下通过的。
假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占跳绳周期的51,其跳起的高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7 所示。
如果我们测出一分钟的跳绳次数,就可以算出频率f 和周期T ,进而估算出留空时间T ',由上抛公式可得跳起的高度2281)21(21T g T g h '='=。
而每跳一次必须把自己的体重举高h ,克服重力所作的功为,mgh W =因此功率TT mg T mgh T W P 822'===。
如果跳绳者的质量50=m 千克,一分钟跳180次,则31=T 秒,若着地时间占T 的51,则15454=='T T 秒。
由此可以求得平均功率 3.133318)154()10(5082222=⨯⨯⨯='=T T mg P (瓦)。
这相当于快速骑自行车时的功率,可见跳绳是要出汗的。
请你估测一下自己跳绳时的功率。
图7第四节 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稳定流动的流体(液体和气体)在同一流管中的各处,必然保持流量相同。
如果流管的横截面积大,流速就小;反之,截面积小,流速就大。
流动着的流体的压强又与流速有关,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
下面的一些实验可以说明这些原理。
一、吹蜡烛把蜡烛点燃,如果你对着烛焰吹气,火焰将向着气流的方向偏倒,但是你向着烛焰的一侧吹气,或者向两支蜡烛火焰的中间吹气,你会发现,火焰将向着气流的一侧倾倒,如图8所示。
这是由于流速大处压强小的缘故。
图8二、拉弧圈用一张纸卷成筒状,在它的两侧套两个硬纸板做的轮盘,用胶水把纸筒与纸轮粘牢,成为一个轮轴。
另截一条比两轮盘间隔略窄的长纸条备用。
实验时,把长纸条卷在纸轮轴的轴上,把轮轴放在桌上,且使纸条的一端从轴的下方伸出,然后用手迅速的水平拉动纸条,如图9(a)所示。
纸轮轴被拉出后一边旋转,一边向前上方偏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纸轮轴被拉动时,一方面轮轴质心获得水平方向的速度v ,一方面轮轴质心以角速度ω逆时针旋转。
在轮的下方,由于转动所带动的气流速度(r ω)方向与相对纸轮质心平动的气流速度v 方向相反,而在轮的上方,由于转动所带动的气流速度方向与相对质心平动的气流速度v 方向相同,因此下方流速(r v v ω-=下)小,而上方流速)(r v v ω+=上大,如图9(b)所示,于是纸轮下方的气体压强比上方的大,从而使纸轮向上偏转。
如果让纸条逆时针方向卷在轴上,从轴的上方水平拉纸条,轮轴就会出现向下偏折的现象。
试一试,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乒乓球运动员施展的拉弧圈球技术,还有杂技演员抛出旋转的草帽,兜了一圈又回到自己手里都是运用了类似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