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初中地理】鹅城 百色市的历史文化介绍
【初中地理】鹅城百色市的历史文化介绍"鹅城"百色市的历史文化介绍百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
全市共辖12个县(区),总人口378万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
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热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百色市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和壮语,境内流行壮语等语言。
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色,是由壮语中的原始村落"博涩寨"的称名而来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
百色还被称之为"鹅城"。
清朝在分田州土州设立厅制之后,在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 1729年设置百色厅,这是百色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从1730年建城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
历史文化早在80万年前,百色就有人类居住。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百色盆地先后挖掘了百谷遗址、檀河遗址、杨屋遗址等古人类遗址群,共出土各类标本3万多件,其中石制品7000多件,经考古学家反复研究表明,早在80.3万年前右江河谷就有古人类活动。
他们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百色手斧”的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学术界把亚洲大陆视为“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的“莫维斯理论”,2000年评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其中百谷遗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百色西林已成为古句町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经区内外专家学者考证,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是壮族的始祖布洛陀的居住地。
另外,百色还有清朝云贵总督、受封“太子太保”抗法将领岑毓英和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岑春煊父子故居—西林宫保府遗址;“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遗址等。
所有这些,构成了百色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转战贵州的中国工农红军
转战贵州的中国工农红军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调查征集红军历史文物时,在习水县化民乡,记录下红军四渡赤水迂回转战中,曾在当地一位农民家短暂停留的红军,书写在他家板壁上的这样一首诗:春风万里马蹄忙,踏遍河山扫稗粮,只要群众登袵席,枪林弹雨又何妨。
这首诗,见证了当年红军为了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与国民党反动派顽强斗争和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
红军转战贵州,踏遍68个县市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
这些,成为我省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它,告诉我们:没有红军的长征,就没有抗战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从1930年到1936年的七年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五次入黔,战斗在贵州高原上。
他们是:红七军,进入贵州的第一支工农红军1929 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张云逸的领导下,举行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成立右江苏维埃政府,同时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邓小平任政委、张云逸任军长。
百色起义后。
邓小平又赶到龙州,部署龙州起义。
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成功,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和红八军,邓小平兼任政委,俞作豫任军长。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震惊了广西桂系军阀,调集部队首先进犯左江根据地。
红八军虽英勇抗击,但寡不敌众,龙州失陷。
红八军军部及二纵队损失殆尽,一纵队被迫转移。
接着,桂军又加强力量进攻右江革命根据地,红七军退出百色,留下第三纵队坚持斗争,军部率一、二纵队转向外线到黔桂边开展游击战争,相机发展。
红军约3000人,在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下艰苦转战,于1930年4月初从荔波县境进入贵州。
为解决部队的弹药缺乏,给养困难,并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前敌委员会决定秘密通过大苗山,袭击榕江县城。
榕江是贵州军阀在湘黔边的作战部队的后勤基地,由王家烈所部一副师长率包括机枪营、炮兵营和保安团在内的800余人驻守。
红军越过人迹罕至的大苗山后,趁敌不备发起攻击,敌军凭借坚固城垣负隅顽抗,未能得手。
拓展典例: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拓展典例: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中央革命根据地。
1928年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会合,巩固了井冈山根据地,部队合编为红四军。
为粉碎敌人封锁,1929年1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发展。
1929年3月,占赣南的兴国、瑞金等地;3月、5月、10月三次东进闽西,连克汀州、上杭。
1930年春,先后在两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开辟了赣南、闽西根据地。
这两块根据地,以后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2.鄂豫皖根据地。
1927年11月,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领导了有数万人参加的湖北黄麻起义,一度占领县城,并建立了政权,此后开展游击战争,1929年建立了鄂东北革命根据地。
1929年,党在河南商城发动起义,建立豫东根据地。
1930年1月,党在安徽六安、霍山发动起义,建立皖西根据地。
1930年3月,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成立,在特委领导下,三区连成一片,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931年,部队合编为红四军,军长邝继勋,政委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
3.闽浙赣根据地。
1927年11月,方志敏领导了江西东北部的弋(阳)横(峰)起义,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了以弋阳、横峰、上饶为中心的赣东北根据地。
1928年冬、党领导了福建崇安的闽北起义,1930年夏到1931年春,形成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4.洪湖湘鄂边根据地。
1927年底到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受党中央派遣到湖北监利会合贺锦斋等人领导的游击队,发动起义。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又到湖南西北部的桑植发动起义。
建立湘鄂边根据地。
洪湖地区由共产党党员段德昌再次领导起义,打开局面。
1930年夏天,湘鄂边和洪湖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部队合编为红二军团,贺龙为总指挥,周逸群为政委。
5.湘赣、湘鄂赣根据地。
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了平江起义,建立了红五军。
由于敌人围攻,同年底、彭、滕率主力南下,上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余部分由黄公略率领在湘鄂赣边区打游击。
从红色歌谣看百色起义精神内涵
兰台纵横lantaizongheng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歌谣生动再现了百色起义及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的真实历史,凝炼了百色起义精神所蕴含的“奉献拼搏、争先创优”的基本内容,深刻体现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政策制定,贴近实际”的精神内涵。
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在《歌唱韦拔群》歌谣中再现了右江地区革命先驱韦拔群献身革命、投身农运的感人事迹:“从前民国十二年,革命浪潮卷东兰,轰轰烈烈闹共产,英雄拔哥(韦拔群)人人赞,拔哥一心为穷人,又为后代乐万年。
从前民国十二年,革命浪潮卷东兰,那时好人数拔哥,他为穷人把身献。
”[1]12“快乐事业,莫如革命”是右江革命根据地各族军民无私奉献,以革命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体现。
百色起义前后,陈洪涛在《为男志在革命》歌谣中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别妻子爹娘,撕断肝肠;为男志在革命,别爹娘。
战乱纷纷众遭殃,背井离乡;救国拯民保家园,就出庄。
为民为社稷流血,重值泰山;人生自古谁无死?但受众彰。
别妻别子扛上枪,时正当;莫迟疑莫眷恋,趁血气方刚!”[2]2231930年11月9日,为动员红七军主力安心北上,韦拔群在整编动员报告中指出:“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要无条件地执行党给予的一切任务。
我们是工农红军,要无条件地为工农利益去战斗。
我们的目的是解放全人类,革命者处处是家乡。
现在,你们要远离家乡,希望你们安心战斗,将来必定会胜利打回家乡来。
”同时,他还编唱了一首《勉励战士歌》送给北上的战士:“出外干革命,莫要恋家庭。
跟着共产党,做个好红军。
为民为自己,事业真光荣。
革命成功了,共享幸福年。
”[3]1二、舍生忘死,英勇无畏面对白色恐怖和敌人的疯狂“围剿”,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保卫苏维埃政权。
在《保卫红色苏维埃》歌谣中唱道:“石磨绕着轴心转,葵花向着太阳开;保卫红色苏维埃,大家向党靠拢来。
百色起义精神永垂不朽
百色起义精神永垂不朽教育科学系小教专131 梁真2013220004高尚切励志的精神,是每个国人都要学习的精神,百色起义精神,作为一个在百色地区土生土长的百色人,学习百色起义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仅仅说要学习,而是要贯彻落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百色起义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百色起义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百色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引下进行的“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成功实践。
邓小平在领导百色起义的过程中,扬弃党内“左”倾的阶级政策,正确分析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卓有成效地对驻桂的国民党进行统战工作,扬弃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模式,正确选择革命立足点,实现广西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从怀疑到抛弃李立三关于攻打大城市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令,保存了红军的革命基干力量。
正确贯彻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态度。
其次,它体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这是理想的魅力、信念的力量。
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的2000多党员和上万名红七军将士及数万名赤卫队员、革命志士,都是怀揣着理想、信念,投身革命的。
百色起义精神还体现在战士们艰苦奋斗的人生品格上。
无论过去和将来,艰苦奋斗都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基点,也是中国哦革命道德的重要内容。
在百色起义期间,锻造了一批批不畏艰险的革命者,形成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崇尚节俭的人生品格。
他们总是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肚饱想着饥饿汉,身暖不忘缺衣人”。
韦拔群常常把自己的衣服送给贫民农民,以至于自己往往只剩下一套衣服,无法换替,只好在夜间脱下来洗净,第二天再穿上。
在反围剿的艰苦岁月里,韦拔群和战士们常以野菜充饥,他吃过的野菜有120多种,然而,在革命斗争中始终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大学生学习百色起义精神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怕艰难,不畏困苦”,在学习中,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思想上,向百色起义精神靠拢,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崇尚节俭的人生品质,弘扬百色起义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百色起义精神!。
红色革命经典故事
斜阳岛苦战5年
1927年9月初,中共遂溪县委部委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把起义农军分为两部分开展活动。陈光礼与薛经出发,秘密撤到了斜阳岛。
1929年,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对遂溪第二、第六、第七区沿海一带“清乡围剿”,许多无辜百姓惨遭杀害,大批民房被烧毁,财物被洗劫。斜阳岛农军设在内地的联络站也遭到严重破坏。
1932年8月,桂系军阀调遣近万兵力,对右江革命根据地发动残酷的第三次 “围剿”。 9月10日,敌军和凤山、凌云、河池、南丹、东兰等县民团共5000多人向岜暮苏区疯狂扑来。19日,红军六十三团团长韦国英、政治指导员蓝志仁等领导人在都楼的旧红岗召开了排级以上40人干部紧急会议,决定以红军和赤卫队的400多人分成五道防线迎击敌人。21日清早,国民党武装开始侵入都楼,红军第一道防线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23日,敌人不断增兵,第一二道防线支持不住,撤退到比较险峻的第三道防线,依靠山险与敌拼杀,坚持到第五日,第三道防线亦被敌冲断,不能相互策应。团长韦国英指挥的第四道防线亦危在旦夕,坚守在甘孟洞的蓝志仁、黄桂德率领80多名红军战士,只好撤退到拉号岩一带。这天中午,敌人采用“人海战术”集中火力向甘孟山阵地轮番强攻不下,又采用押红军家属到阵前劝降并全部杀害红军家属。25日,敌不断增兵,为了保存力量,政委蓝志仁果断决定,由他、黄桂德和随军宣传员兰彩娥等16人掩护部队突围。最后,掩护部队被逼退上拉号岩山顶,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蓝志仁抱住一个敌人,跳下百丈悬崖,黄文明、韦明甫、黄德东、颜老三、陈升汗、李魁、蓝彩娥、宁美姣八位战士也宁死不屈,也抱住敌人跳下山崖,八位壮士英勇牺牲。
【史学纵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截至1930年,全国各地先后开辟了十余块革命根据地。
主要有:(1)中央根据地。
1928年年底,湘赣两省军阀纠集两万兵力,进攻井冈山。
在不利条件下,红军决定分兵:由彭德怀率红五军一部留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4000余人下山向赣南方向发展。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0年初建立了赣南和闽西根据地。
此后,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
(2)湘赣根据地。
1928年底井冈山分兵后,彭德怀率领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的一部,因寡不敌众,被迫突围,前往赣南与红四军会合。
5月,红五军重返湘赣边界,与地方革命武装一起开展武装割据。
至年底,在宁冈、莲花、永新、遂川、泰和等县恢复和重建了革命政权。
1930年1月,中共赣西特委成立,江西红军组成红六军(不久改为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刘士奇。
在赣西革命斗争恢复和发展的同时,湘东各县革命斗争也有较大发展。
经过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湘东和赣西根据地连成一片。
1931年10月,湘赣省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以王首道为书记的省委和以袁德生为主席的省苏维埃政府。
至此,湘赣根据地形成。
(3)湘鄂赣根据地。
1929年10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一部由湘赣根据地进入鄂赣地区,经过半年左右的游击战争,创建了湘鄂赣根据地,并与湘赣根据地连成一片。
(4)湘鄂西根据地。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等奉中央指示,在湘鄂西举行武装起义。
4月,因遭到敌人袭击,起义部队分兵开展游击战争。
周逸群仍回荆江两岸,后建立洪湖根据地,组成红六军;贺龙留守湘鄂边,开辟了湘鄂边根据地,组成红四军。
1930年月,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组成红二军团。
湘鄂边、洪湖两块根据地形成湘鄂西根据地。
(5)闽浙赣根据地。
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赣东北弋阳、横峰地区的农民举行起义,建立了赣东北根据地。
百色起义的卓越领导才华
百色起义的卓越领导者莫文骅【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敬爱的老首长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作为一名曾随他参加过百色起义的老战士,我无时无刻不深切地怀念他。
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重要的武装起义。
这次武装起义摇撼了广西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成立了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的武装起义。
作为这次武装起义的卓越领导者之一,邓小平同志为起义的成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广西,地处南疆,与越南毗邻,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交往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是一块光荣的土地,广西人民素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斗争传统,震惊中外的中法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就爆发在这里。
这里又是一块沉重的土地,外侮内乱,兵连祸结。
当时的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渗透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新旧军阀以广西为基地,将魔爪伸向全国,把广西人民拖进了连年的军阀混战,更加重丁人民的苦难。
这又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马列主义在这里秘密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在这里动员群众,发展组织,特别是韦拔群同志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更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在内忧外患中,在新旧势力的激烈碰撞中,广西大地云谲波诡,变幻莫测。
1929年春,爆发了蒋桂之间的军阀战争。
当粤军陈济棠与李宗仁、白崇禧部队在广东三水激战时,蒋介石利用桂系内部矛盾,策动桂军指挥官师长李明瑞于武汉前线倒戈,迂回进入广西。
这场战争遂以桂系军阀的失败而告终。
同年6月;蒋介石委任广西籍军人俞作柏、李明瑞为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后改为第四编遣分区主任)。
这一政局的变化,给广西革命带来了有利的转机。
俞作柏是新桂系元老之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担任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长、省政府农工厅长兼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第一分校(又称黄埔南宁军校)校长。
深受中共和工农运动的影响,倾向革命。
他一直受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排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他被桂系军阀政府通缉并查封家产,被迫退居香港。
纪念馆 会馆讲解词
百色起义纪念馆导游词各位团友:早上好!我们今天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
在参观之前,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纪念馆的概况。
百色起义纪念馆,始建于1961年,设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里,原名“右江革命文物馆”。
1996年9月,更名为“百色起义纪念馆”,同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题写了“百色起义纪念馆”馆名。
我们今天参观的百色起义纪念馆,是新建的。
1999年12月11日,在纪念百色起义70周年之际,举行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开馆仪式,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上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为百色起义纪念馆开馆揭幕。
新建的百色起义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迎龙山公园内,形成馆园结合、园中有馆、馆寓于园、观中有游、寓教于乐的独具特色的体系。
百色起义纪念馆是百色城一座标志性建筑,背靠青山,面向绿水,滔滔右江水在山前流过。
站在馆前,百色山城美景尽收眼底。
它是人们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全馆总投资约3 000万元,占地面积100多亩,其中建筑面积5 500多平方米。
如此雄伟、工程量巨大的百色起义纪念馆自开工到建成,包括园林建设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百色起义纪念馆,远看像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看后有仿佛从山中长出来,又欲冲出山体的感觉,这就是设计师们的匠心所在。
百色起义纪念馆虽然只有三层,但看起来却气势磅礴,雄伟高峻,有人用“山的雄姿,海的尊容”来形容它,为什么会有这样这样的效果呢?原因就是整个大三角形外形采用分层提高的方法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力。
大三角形外形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深深扎根于山体的三角形外形、墙体由下往上倾斜的视觉效果,象征着革命植根于人民和人民紧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熟知我们民族习俗的朋友也许知道,神蛙是我们民族的吉祥物,在许多传统的壮族服饰、壮锦、刺绣、铜鼓上常常出现,整个大三角形外形也像一只巨大的神蛙。
百色起义纪念馆的门棚上,是中共中央原总书记江泽民亲笔题写的“百色起义纪念馆”馆牌,七个大字突现了深邃的缅怀和继往开来的追求。
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之一韦拔群
农家之友2013.12韦拔群,男,壮族,1894年出生于广西东兰县,曾用名韦秉吉、韦秉乾,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百色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
从小立志参加革命1908年,韦拔群在东兰县高等小学堂上学,之后在庆远府中学堂和桂林广西法政学堂读书。
由于不满学校陋习,他于1914年退学,游历于广东及长江中下游各省,1915年回到东兰。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他在家乡招募100多名乡友赴贵州参加护国军,任连副,投入讨袁运动。
因反对旧军官虐待士兵而被捕入狱,经一位广西同乡营救出狱,被保送进贵州讲武堂,结识兼职教官卢焘(壮族,时任黔军旅长,后任黔军总司令、贵州省省长),结业后,到黔军驻重庆某军部任参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以“愤不平”为笔名,接受和宣传革命思想。
不久,被军部查究,他毅然离开黔军,前往上海、广州等地寻访孙中山。
1920年10月,韦拔群在广州参加马君武的改造广西同志会,任政治组副组长,参与推翻陆荣廷的革命活动。
次年7月,韦拔群随马君武等一道,由广州乘船经梧州于8月到达南宁。
马君武时任广西省长,邀韦拔群出任南丹、东兰县长,韦拔群推辞并于9月回到东兰,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后称农民自治会)及国民自卫军(后称农民自卫军),提出“打破不平”,“救家乡、救广西、救中国”口号;他组织宣讲团,进行反军阀、反土豪劣绅、反贪官污吏、反苛捐杂税的宣传,号召农民革命;他穿草鞋,戴斗笠,到瑶族群众中宣传革命道理,提出“不给山主抬轿、服役、送礼”等口号,瑶胞热烈拥戴并纷纷加入农民自治会,跟着他闹革命,还亲切地称他为“拔哥”。
1923年,韦拔群率领农民自卫军三次攻打并占领东兰县城,赶跑县知事和团总,成立东兰革命委员会,公布了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废除各种契约、提倡民族平等和男女平权等4条政策。
韦拔群率领农民三次攻打东兰县城”,成为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史上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
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与百色起义精神
行各种书刊和报纸。报纸的种类很多 ,印数 用墨汁写上各种标语 口号和各种法令 、党的 2.96米 ,全文 1 157字 ; 是《【f1华苏维埃宪法
更大 ,版面美观大方 ,内容丰富 ,显示 出善于 纲领 ,然后涂上桐油 ,钉在街上 的醒 目处 ,或 大纲 》,高 2.16米 ,宽 2.96米 ,全 义约 3000
阳 ,救咱山里人 ,翻身得解放。救 星共产党 , 据地军 民长期钻 山林 ,睡岩洞 ,辣椒当盐 ,野
四、民族平等 。团结互助
是瑶家 的亲 爹娘 ,永 远跟着你 ,瑶 山得兴 菜充饥 ,围火过冬 ,“半截红薯夹草根 ,一点
坚持民族平等 、加强民族 团结与互助 ,
旺。”[118这些歌谣把中国共产党看做是穷苦 一 滴甜在心”r3147o,歌谣 中充满 了革命乐观主 是百色起义 中最具特色的 内容 。一直 以来 ,
大批 杰出的少数 民族干部 ,l5个县级苏 维 奴隶今 日得翻身。不忘邓斌来领 导 ,率红 数民族歌谣之 中,内容通俗 易懂 、形式灵活
“找龙脉葬祖坟 ,葬 了百年还是穷。自从来 了 地革命的有力保证。早在 1923年 6月至 10
随着右江各族人 民阶级 意识 的觉醒和
红七军 ,再不信鬼不信神 。如今邓斌办共耕 , 月 ,韦拔群就领导农 民武装三次攻打东兰县 革命觉悟 的提高 ,歌谣 的内容也发生 了变
他是穷人大金龙 。” 在《东兰有个韦拔群 》 城 。为欢庆武装斗争取得初次胜利 ,韦拔群 化。在《穷人翻身歌》中唱道 :“我们大家都是
翻身就革命 ;有共产党 来领 导 ,冲破牢笼见 致 :“鞋哪能不耗 ,踏月走通宵 ;鞋哪能不损 , 了许多青年人在亲人鼓舞下 ,深明大义 ,踏
光 明。挨打挨骂半生死 ,不做革命活不成 ;当 石板走成槽 。大路 白匪守 ,我把山路绕 ;鞋哪 着歌声 离父别 妻参加红军的动人场面 。在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与新时代红色精神的坚持和弘扬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与新时代红色精神的坚持和弘扬本文介绍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历史背景,阐述红色精神的历史概念,简要说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当今现状,表明坚持和弘扬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与新时代红色精神的方法和意义,为宣扬红色精神、纪念百色起义暨龙州起义90周年,提供个人见解。
标签: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新时代红色精神1 历史背景1.1百色起义百色起义,又被称作为右江暴动。
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领导了震惊全国的百色起义,在祖国的南疆洒下革命的火種。
百色起义后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
百色起义领导壮乡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革命。
[1]1.2龙州起义1930年2月1日,邓小平等人在百色起义后,领导、组织发动龙州起义。
其创建的左江革命根据地,与百色起义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贯穿桂西南边陲左右江地区20多个县的左右江根据地,是全国瞩目的根据地之一。
龙州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2]2 红色精神2.1阐述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红色文化的中心。
红色精神是”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
[1]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隗宝,是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结晶。
2.2当今现状青年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而红色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表现,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学习新时代红色精神,其信念应该呈现积极向上、健康理性的特点。
但是,如今还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生活、对未来感到迷茫,理想信念比较模糊,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清楚的认识,从而表现出一种无信念、不作为的状态,他们缺乏思想教育,缺乏信念认知,也缺乏为之奋斗的目标。
青年大学生这种缺乏自觉与坚韧,缺乏应对挫折能力的表现,是导致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原因。
[3]3 坚持和弘扬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与红色精神的意义百色起义与龙州起义的掀起,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兴的红色精神。
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探略
( 一) 建立“ 议行合一” 政权体 制 , 具有 鲜明的工农 民主
专政 政 权 性 质 。 “ 一 切 革命 的 根 本 问题 是 国 家 政 权 问题 , 不
弄 清这一点 , 便谈不 上 自觉地 参加 革命 , 更不 用说 领导革 命 。” [ - 右 江苏维埃政府 光荣 的诞 生 , “ 沉重地 打击 了右
委员 。 庄 严 地 宣 告 了 右 江 苏维 埃 政府 的 诞 生 。 此 后 在 右 江
和发展这个新 生的政权 。 中共红七军前委 根据右 江地 区的 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行之有 效的政权建设 方法 , 促使 革命 的 星星之火 以燎 原之势快 速蔓延 , 进一步开 辟 了根 据地 。总
结 右 江 革 命 根 据 地 政权 建 设 经 验 。 充 分 认 识 当今 社 会 所 存
纪律严 明 . 各项 工作卓 有成效 。使 得右江苏维埃政权形成 自上而下 的政 权建设道 路 , 具有 完整 的组 织机构 。 巩 固了 革命根据地 的政 权。
( 三) 注 重 党 员领 导 干 部 的 培 训 工作 , 明确施政 纲领 。
级 的工农 民主政权 , 在壮 、 汉、 瑶各 族群众 聚居的祖 国西南
命根据地政权组织建设是走 自上而下建设 的道路 。 先是建 立地级工农 民主政府 即右江苏维埃政府 。 再筹备成立各县 苏维埃政府 , 进而逐级 向乡级建立苏维埃政府 。 1 9 2 9年 1 2 月 1 1日, 在 百色 起义胜利 后 , 在红 七军前 委的领导 下 , 右 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会议在平 马召开 。 该会议选举雷 经天 为右江苏维 埃政府 主席 。 并选 举 了韦 拔群 、 韦 玉梅等
红七军在韶关革命活动论略
41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2020年1月第41卷 第1期Jan.2020Vol.41 No.1红七军在韶关革命活动论略粤北韶关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邓小平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韶关战斗过,留下了他们的革命足迹。
其中领导广西百色起义并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邓小平等带领的红七军经过韶关。
在韶关历时20余天,经历了梅花血战与抢渡武江等重要战斗,虽然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最终抵达了中央根据地,保存了革命有生力量,其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革命精神是韶关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值得韶关人民敬仰与纪念。
一、从广西到韶关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汪精卫大肆屠杀共产党人,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这年底广州起义失败后,一些参加起义的工人转入广西右江地区,与农民结合进行游击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共利用国民党新军阀各派矛盾激化、战争纷起之机,派遣领导干部进入革命形势有利的广西,其中有邓斌(即邓小平)、龚鹤村、陈豪人、张云逸、李谦等,他们在广西上层[收稿日期]2019-11-15[基金项目]韶关学院第十八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历史本科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研究”(SYJY20171806)[作者简介]杨华山(1965-),男,湖北大悟人,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及地方历史文化。
和下层同时进行革命工作,成立了由邓小平担任书记的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
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就绪后,在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的1929年12月11日,发动了百色起义,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次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等领导龙州起义,创建了红八军和左江苏维埃政府。
不久红八军遭敌袭击而失败,余部转移到右江编入红七军,李明瑞任红七军总指挥,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
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精神光照千秋”。
这是江泽民同志1990年第一次视察百色时写下的题词。
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广西的反动统治力量,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利用蒋介石和桂系军阀俞作柏、李明瑞之间的矛盾,在广西百色发动的旨在反对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成功的暴动。
起义是在中共广东省委和中央代表邓小平的指导下,由陈豪人、张云逸和中共广西前委直接领导下举行的。
岁月如歌,81年前革命斗争的号角余音犹存,红军和百色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百色起义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永远激励着后人。
今年我们说百色精神,就是要像江泽民同志的题词那样,让百色起义精神光照千秋。
发挥和继承百色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服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讲究实是求是、科学决策、百折不挠、团结务实、奉献拼搏、创先争优。
这些既是当年百色起义得以成功举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
百色起义形成的百色精神,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个时期都有其特殊的考验,战争年代,我们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和平时期,我们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我们不仅要珍惜百色起义中的共产党员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更要继承发扬百色起义中党的优秀儿女的优良传统,以发自内心的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感情,接受时代的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我们要始终深刻把握百色起义精神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做到创先争优。
河池红色革命历史作文
河池革命斗争历史波澜壮阔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东连柳州,南界南宁,西接百色,北邻贵州,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门户。
1965年8月,由当时的柳州、百色、南宁三个地区各划出一部分县组建河池地区;2002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河池地区成立地级河池市,现辖罗城、环江、南丹、天峨、东兰、巴马、凤山、都安、大化9个县和金城江区,代管宜州市。
广西近代史上所说的右江地区,包括右江和红水河流域所属各县,今河池市的东兰、凤山、巴马(当时的百色、恩隆、东兰、凤山、都安等县现在各有一部分地区属巴马、大化瑶族自治县)、南丹和天峨(时属那地县)、都安、大化(时属都安县)、金城江(时称河池县)8个县(区)都属传统上所称的右江地区。
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源地,是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右江农民运动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早掀起的轰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21年,壮族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就在东兰、凤山一带领导各族人民开展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东兰农民武装曾于1923年三次攻打东兰县城,这是广西开展时间最早的农民运动。
1925年1月,韦拔群到当时中国革命中心的广州,进入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从广州回到东兰后,韦拔群便用马列主义理论农民运动,广泛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并按照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办法,于1925年9月在东兰县武篆区列宁岩开办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来自右江地区东兰、凤山、百色、凌云、恩隆(今田东县)、思林(今属田东县)、果德(今属平果县)、河池、都安等县农运骨干276人参加了学习;接着,又开办了第二、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东兰农讲所学习结业后,学员们返回各地,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使右江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到1926年底,东兰、凤山、奉议(今属田阳县)、恩隆、都安、河池等县共有农会会员10万人,仅东兰一县就建立了13个区、170多个乡的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87000人,农民自卫军2000多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作者: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发布时间:2011-07-11来源:中国共产党广西历史(第一卷)【字体:大中小】一、发展革命力量,消灭反动武装与滇黔两省接壤的右江地区,聚居着壮、汉、瑶、苗等民族。
山多地少、交通阻塞,经济较落后,反动统治力量比较薄弱。
各族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豪绅地主的残酷压榨。
加上这里是滇黔鸦片运往广东、港澳的过境之地,军阀土匪,你争我夺,连年兵灾匪祸,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该地区人民有着光荣革命传统。
20世纪20年代初期,韦拔群便开始在东兰、凤山一带领导各族农民开展反对豪绅地主的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下的右江地区的农民武装斗争从未停止,群众基础比较深厚,在长期斗争中涌现了韦拔群、陈洪涛、黄治峰等一批优秀的农民运动领袖,邓小平等以这一地区作为革命力量的落脚点,是正确的选择。
邓小平和张云逸分别率领的水、陆两路武装部队于1929年10月20日在平马镇会合。
是日,先期到达平马的雷经天,以省农协筹备处右江办事处名义,在平马镇北广场召开欢迎大会。
会后,邓小平与张云逸等立即召开部队领导干部和中共右江工委负责人会议,对部队的驻扎和武器的存放作了安排,决定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分驻平马、那坡、果化、百色一带,将从南宁运来的部分武器弹药分发给各县农军。
翌晨,邓小平与张云逸等率领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的特务营继续西上,于22日到达右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百色山城。
10月23日,邓小平在百色召开了部队党的领导成员会议,分析、研究形势,制定今后的斗争策略和措施,决定继续打着俞作柏的旗号,由张云逸任右江督办,利用旧的右江督办名义,指挥各县地方政权,通令各县上缴税款,保存文书档案,以便稳定各县局势。
部队和右江地区党组织按照会议的部署,抓紧进行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
利用集会和新创办的《右江日报》、《士兵之友》等刊物,在部队和群众中公开宣传中共的政治主张,宣传党的“六大”精神和“十大政纲”。
连队组织宣传队深入农村、街道进行革命宣传、发动工作,帮助地方建立和发展农民协会、工会和工农武装。
宣布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减轻工农群众负担。
继续整顿、改造部队。
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在南宁时,虽经改造,但尚未彻底,旧军官中的军阀作风仍比较严重,有的甚至窃款潜逃,或造谣惑众,图谋不轨。
有些老兵的风纪也不大好。
根据这些情况,部队党组织在官兵中着重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通过个别谈话、上课学习、早晚点名等活动,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
建立士兵委员会,发动士兵同旧军官的军阀作风和贪污腐化行为作斗争,实行官兵平等。
对那些屡教不改的旧军官则进行组织上的处理,或撤换、“调训”,或“礼送出境”。
与此同时,大量吸收工农青年和进步学生入伍。
一个多月里,共吸收了1000多名新战士,壮大了部队力量,增加了部队中的工农成分。
武装工农,大力支持工农群众运动。
通过地方党组织,把从南宁运来的5000多支步枪,分发给恩隆、奉议、东兰、凤山、凌云、思林、向都、果德等县农军和百色工人赤卫队,并派出军政干部帮助训练。
此后各地工农武装如虎添翼,更加猛烈地向豪绅地主开展斗争。
1929年11月初,黄治峰指挥恩奉农军数百人攻打奉议县韦宁村土豪的民团据点,双方激战5昼夜,后得广西警备第四大队迫击炮连支援,攻破了敌据点,消灭了这股反动武装。
11月10日,韦拔群率领的东兰县、凤山县农军在警备第四大队的支持、帮助下,攻占了东兰、凤山县城,随即成立东兰县革命委员会。
工运方面,部队党委先后派出7位政工干部到百色负责指导。
经过宣传、发动,百色先后成立了12个行业工会,会员1000多人,随即成立了百色县工会联合会。
平马、奉议、恩阳和果化也相继成立了总工会和行业工会。
各县总工会还成立了工人赤卫队,共有1000多人。
整个右江地区的工农群众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培训军政干部。
当时,部队和地方党的力量比较薄弱。
为此,部队采取派党员分单位“包干”的办法,从新入伍的工农战士、老兵和下级军官中积极发展新党员,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
至武装起义前,每个连队和大队部都建立了党支部。
地方党组织也有了很大发展。
恩隆、奉议、百色、思林、东兰、凤山等县建立了县委。
果德、向都等县成立了县特支,整个右江地区共有地方党员五六百人。
为了培训党政军干部,军队党委决定开办新的教导队和军事政治训练所,对部队干部和地方革命青年加以军事政治训练。
邓小平亲自给学员讲课,并请军事教官讲战略战术和军事技术。
消灭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
该大队由收编广西、云南边界的土匪组成,有1000多人枪。
大队长熊镐听命于桂系军阀,打着俞、李旗号,跟随警备第四大队进驻右江地区的平马、那坡田州三镇等地后,与当地豪绅地主相勾结,成为右江地区反动势力的支柱。
他们图谋火并警备第四大队,镇压革命。
邓小平和张云逸得到这一情报后,与雷经天、韦拔群、黄治峰等地方同志进行周密部署,决定共同行动,围歼该大队。
10月28日,张云逸在百色“设宴”智擒了熊镐。
同一天,雷经天率领恩隆、思林、奉议等县300多名农军,配合驻平马的警备第四大队第一营,包围设在平马的第三大队队部,将其缴械。
第三大队驻那坡的部队,除了少数逃跑外,也于第二天被警备第四大队缴械。
这次战斗,共歼敌1000多名,缴枪700多支,为百色起义扫除了一大障碍。
二、百色起义和红七军的建立1929年10月30日,中共广东省委通知广西特委,决定建立广西前委(后改为红七军前委),由邓小平担任书记。
前委统一领导左右江地区的党组织和军队。
通知还指示第四、第五大队及教导队,立即在左右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
同年11月初,到广东省委和中央汇报工作的龚饮冰秘密回到百色,带回中央的指示。
中央批准了在左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红军和根据地的计划,并颁给中国红军第七军的番号,任命了红七军的领导干部。
邓小平当即召开前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决定加紧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中央要求于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纪念节)举行起义。
为了准备更充分一些,前委决定在广州起义两周年的12月11日举行百色起义。
前委还决定在左江地区成立红八军,报请中央批准。
会后,前委又派龚饮冰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前委准备武装起义和贯彻中央指示的情况。
龚饮冰出发不久,党中央来电要邓小平去上海汇报工作。
邓小平与陈豪人、张云逸对右江地区武装起义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后,11月中旬带领几位重要干部前往龙州,拟向左江地区部队传达中央指示和部署工作后再去上海。
途遇从龙州来百色的李明瑞,便同李返回百色。
李来百色的目的是要警备第四大队与第五大队一起配合张发奎反蒋,攻打南宁和广东南路地区。
邓小平和张云逸耐心劝说他放弃参加军阀混战的打算,启发他打起红旗,参加革命队伍。
李明瑞接受了党组织的意见和安排,立即启程返回龙州。
邓小平离开百色期间,前委工作由陈豪人负责。
前委决定以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为骨干,以韦拔群、黄治峰领导的右江地区各县农民自卫军为主体,组编为3个纵队:第一纵队以警备第四大队2个营为基础扩编而成,约1000多人;第二纵队由原教导总队一部分、警备第四大队1个营和恩隆、奉议、思林、凌云等县农民自卫军组成,约1000多人;第三纵队由东兰、百色、凤山等县农民自卫军改编组成,也有1000多人。
全军共4000多人,其中右江地区各族工农子弟占2/3左右,壮族占半数以上。
与此同时,前委组织力量,起草和印刷有关武装起义的布告、标语、口号、实施政纲和其他宣传品,制作旗帜。
至12月上旬,准备工作已就绪。
12月10日,前委在百色分别召开百色工人代表大会、警备第四大队士兵代表大会和农民代表会议。
会上,工农兵代表热烈拥护和通过前委关于举行武装起义和建立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议。
晚上,前委派出部队把百色军政机关中的反动分子和应回避的人员控制起来,并收缴了百色公安局、禁烟局及百色、那坡、平马、果化等城镇商会和商团的枪枝。
12月11日,百色城头冉冉升起一面镶有铁锤镰刀的红旗。
全城家家户户悬挂起鲜艳的红旗或五色纸旗,大街小巷贴满“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红军”“拥护苏维埃政府”“打倒封建势力”“打倒国民党军阀”“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华”“实行土地革命”等革命标语。
3000名各族工人、农民、红军战士和市民涌往东门广场,举行盛况空前的集会,热烈庆祝百色起义的胜利举行和中国红军第七军的成立。
会上,陈豪人代表前委庄严宣布中国红军第七军光荣诞生,接着,由张云逸宣读《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
会后举行盛大的庆祝游行,整个百色城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中。
同一天,在红七军军部大厅里召开排以上干部和军部直属队共500多人参加的大会,会上宣布了红七军的序列和领导人名单:军长:张云逸党代表(后改为政治委员):邓小平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参谋长:龚鹤村军部直属教导队长:许卓第一纵队:纵队长:李谦政治部主任:沈静斋第二纵队:纵队长:胡斌政治部主任:袁任远第三纵队:纵队长:韦拔群政治部主任:李朴《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公开申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各族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和革命主张。
其主要内容有:扩大反帝运动,用民众革命力量驱逐帝国主义出华,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推翻乡村豪绅地主的统治,乡村政权交乡村苏维埃;扩大红军割据区域,迅速与朱毛红军汇合,实现割据两广;实现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并制定劳动保护法;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土地归乡苏维埃,分给农民;改良士兵生活,官兵待遇平等,等等。
这些主张是当时建设和发展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纲领和政策,基本符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符合右江地区各族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对于动员和组织右江地区各族人民起来同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右江地区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在百色起义胜利举行的同一天,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恩隆县平马镇经正书院隆重召开。
出席大会的有百色、恩隆、奉议、思林、果德、那马、隆安、向都、镇结、东兰、凤山共11个县的农民协会代表和百色、那坡、田州、平马、果化五个镇工会的代表及红七军士兵委员会的代表共80多人。
中共广西特委常委陈洪涛主持会议,并报告右江苏维埃政府的筹备工作情况,中共右江工作委员会书记雷经天在会上作形势报告,宣布中国红军第七军已在百色起义中光荣诞生,指出党领导的这次武装起义,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苏维埃政府,即将成立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是我们工农兵群众自己的政权,今后一切权力归于苏维埃政权!大会一致通过关于成立苏维埃政府的决议和苏维埃政权组织法。
组织法规定,“苏维埃的组织在暴动以前为暴动指挥机关,苏维埃一经成立,所有农民协会、革命委员会等机关一概取消,一切权力归于苏维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