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练习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14330057】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解析】新航路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始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等。
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
【答案】 C2.“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
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克服商业危机B.扩大海外市场C.对外倾销商品D.追逐商业利益【解析】由材料“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要分享商业利益、追求利润,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6·北京会考)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解析】由“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可知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与当时史实不符。
【答案】 B4.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试卷(解析版)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B[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是在揭示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故B项正确。
] 2.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对其解读出的信息最恰当的是( )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②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③男女分工明确④田园生活自然悠闲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D[材料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生活状态,自给自足虽然是自然经济的特点,但这仅仅说明生产经营形态落后,并不代表古代农民生活自然悠闲,故④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
]3.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
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A B C DA[文物A是商代的青铜器,它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故A项正确;文物B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排除;文物C是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排除;文物D属于彩色瓷器,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
]4.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D[从材料中可知李充是在官方“公凭”下才去的日本,“公凭”是市舶司发给经营海外贸易商人的凭证,这说明商贸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管,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描述仅是中国商人与日本贸易,无法体现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朝贡”贸易方面,C项与材料无关;从李充的随船货物可以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故D项正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必修2 综合复习练习卷1
必修2 综合复习练习卷1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答题表第Ⅱ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第Ⅰ卷答题表上。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B.以国家官府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以地方州县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D.以农工商联合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2.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某某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有制生活3.某某某某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A.神农教民农耕B.黄帝创制历法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4.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点是A.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可以基本做到自给自足B.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不但自给自足还能交换或卖出C.在一个大的社会单元内部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对外交换或卖出D.在一个大的社会单元内部生产的东西完全对外进行交换5.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
”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6.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汉代D.唐代7.明代,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它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哪种思想家倡导“仁”、“爱人”并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孟子B、孔子C、墨子D、老子2、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哪一项重要措施?A、推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度量衡C、焚书坑儒D、筑长城3、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A、封建庄园经济B、土地私有制经济C、地主与农民联合经济D、国家土地所有制经济4、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明末农民起义的是()A、李自成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捻军起义D、白莲教起义5、关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现象,下列哪个选项描述正确?A. 所有非洲国家都成为了殖民地B. 帝国主义国家在非洲划分势力范围,但并未完全控制所有地区C. 非洲人民普遍接受了殖民统治D. 殖民者主要通过和平谈判获得了非洲领土6、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A.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B. 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物种交流C.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D. 导致了欧洲经济中心向地中海区域转移7、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的中英之间的冲突。
B.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C.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D. 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国家在中国设立了领事馆。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了清朝统治。
B.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
D.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北宋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哪一项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避免武将割据局面而实施的军事措施?A、设立三省六部制B、推行科举制度C、收缴地方军队的兵权,派遣文官担任地方长官D、实施均田制 10、明朝加强皇权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
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 人民版必修2
阶段综合测评(二) 专题三、专题四(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40年(1949—1989)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表述为如下公式:“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 )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解析】材料提及“突进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般指的是1949—1956年。
1958年,发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经验,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突进期”除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外,还有“三大改造”,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2.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解析】题干图片中私有制经济逐渐消失,公有制逐渐确立为主体经济,说明是三大改造的结果。
【答案】 A3.同学们在运用下图时,最有可能是想以此佐证( )A.小农户经营方式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小农户经营方式是自主经营,自给自足消费,与图片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实行按劳分配,与图片信息不符,故B 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与图片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平均分配,与图片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4.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模块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发明耦犁法(见图)‚用耦犁,二牛,三人‛。
此耕作方法( )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方便B.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C.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扩大解析:两牛牵引的耦犁通过人力和牛力的合作,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A.都江堰B.郑国渠C.漕渠D.灵渠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根据题目中‚天府‛,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故A项正确。
答案:A3.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解析: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4.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B.此次航海路线是由西向东横渡太平洋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D.此次航海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解析:题目中的信息‚葡萄牙航海家‛和‚突兀的海角‛说明是迪亚士;B 项错误,此次航行是在大西洋中;C项是达伽马;D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2分,第Ⅱ卷为材料问答题,共38分。
第Ⅰ卷本卷为选择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皇帝多次对大臣讲,农民在风调雨顺之年,数口之家犹可足食。
如果遇到水早等灾害,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
这反映出小农经济()。
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十分脆弱D:男耕女织2.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3.《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②市镇经济繁荣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5.“(江西)吉安土布业,素为县属妇女的主要手工业,亦为当地最重要之土产也。
往昔原料,均自种自纺……自海禁洞开,洋纱充溢国内,业是者,均转采购舶来品,农家棉产,几告绝种。
”材料中的现象()A.反映了崇洋风气日益盛行B.说明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加剧①“踢得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13.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14.1982~2019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关于表中所反映的趋势特征的成因,正确的是( )资料来源:据1982年、1990年、2019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2019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①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影响②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③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④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
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的原始农业可以追溯到A.神农氏传说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2.明清水利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开凿郑国渠 B.王景治理黄河 C.发明“井渠”法 D.灌排工具的改进3.古代中国王朝灭亡和社会经济凋敝的直接原因是A.农民负担过于沉重 B.水利工程年久失修C.农民人口大量减少 D.土地开发破坏环境4.下列符合唐代商业发展情况的有①“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②“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③“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④“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5.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施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6.19世纪70年代前后,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主要因素是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B.外资企业雄厚技术力量的援助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清政府优化了投资环境7.在鸦片战争后传人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的是A.长袍 B,牛仔服 C.西装 D.对襟服8.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9.1958年开始试播的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A.上海电视台 B.天津电视台 C.北京电视台 D.南京电视台10,解放前,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地区主要在A.沿海大城市 B.农村各地 C.边远山区 D.落后封闭地区11.当看到普通公民用移动电话进行联络的情景时,我们能够判断这一情景可能出现在A.1955年 B.1958年 C.1976年 D.2003年12,休闲时间,家家户户都能看到电视节目只能在A.建国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改革开放后 D.文革时期13.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C.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D.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14.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因为A.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B.资产阶级人数剧增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制度被消灭15.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帝国是在A.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 B.1688年“光荣革命”后C.三次英荷战争后 D.1763年“七年战争”后16.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 B.黑奴贸易 C.发展手工业生产 D.夺取海上霸权17.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已形成整体世界 B.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C.一战后美国成为殖民强国 D.美国撤回投资削弱了世界工业生产18.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C.实行强制性劳动 D.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19.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的资金积累主要来自A.工业利润 B.对外贸易 C.农业生产 D.服务业税收20.《苏联史》中写道:“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 3倍,年平均增长为19.2%,……但非常遗憾的是,在集体化和机械化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牲畜头数下降了,……农业改组达到最高潮的年份,即1931年和1932年,是谷物减产最厉害的年份”。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模块综合测评一(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寻找食物的方式逐渐从原始的渔猎采集转化为饲养和种植,原始的种植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这种变化反映了()A.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部门C.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分工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是反映了随着生产力发展,种植经济取代狩猎采集经济,开始了真正的农业经济,故C项正确;远古时期,种植经济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并非根本改变,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远古时期种植经济的发展,未反映农业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部门,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农业和畜牧业是否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未体现社会分工,D项错误。
2.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人口都出现了一次爆炸式增长,不同的是,欧洲人口增长最多的地区是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国则主要集中在边疆或山地地区。
明清人口增长的这一特点()A.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B.有利于改善人地关系C.受益于新作物的传入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偏远地区人口的增长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马铃薯、玉米等耐旱、高产的新作物品种的传入,故选C项。
3.商周时期,锸、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与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
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周时期的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战国晚期的垄与沟宽度之比变为1∶1,再结合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可得出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劳作方式主要是个体耕作,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调整,排除C项。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练习试卷
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练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表现在( )①列强在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②家庭手工业开始破产③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④中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⑦④2·甲午中日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主要是由于( )A·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 D.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3·进入近代后,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现象有( )①最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一地区首先开始解体③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在这一地区诞生④棉纺织业受到洋货的冲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从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4—6题。
4·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对外国经济侵略做了些抵制5·“自强”未强、“求富”未富的根本原因是( )A·只重军事不重经济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D.没有大力宣传西方思想文化6.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实行资本主义政治C·维护清朝封建统治D.抵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近代民族工业始终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成为主流。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7~17题。
i 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明朝中后期 B.两次鸦片战争之间c·洋务运动时期D.戊戌变法之后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有( )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②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形成劳动力市场③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④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属于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的创办人( )A-张謇 B.方举赞C·陈启沅D.朱其昂10·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中发展尤为突出的是( )A·缫丝业 B.面粉业0·棉纺织业D.机器制造业11·20世纪初,我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应是( )A.造船业、机器制造业 B.造纸业、榨油业C.纺织业、面粉业D.火柴业、化工业1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充分说明( )A.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B.资本主义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C.欧洲战争为中国提供了极大的商机D.列强侵略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13.下列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关的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扶持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鼓舞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14.下列不符合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史实的是(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和措施B.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C.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D.解放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濒临破产15.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包括( )①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②官僚资本大肆进行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③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④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A.①②④ B.①②⑧C.②③④D.①⑨④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源在于( )A.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成为统治阶级 B.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C.民族工业“后天畸形”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17.下列关于外资经济、官僚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等成分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②存在着前后继承的关系③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④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 B.①②④C⑦(3)④D.①②③近裹言霸形成的官僚资本是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物质基础,mg~-r中国社会的进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
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现代以后,服饰的转变趋势是( )①美观②适体③方便④平民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2.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服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近现代服饰逐渐向平民化发展B.西装在鸦片战争以后传入中国C.男女服饰呈现出单一化的局面D.中华民国成立后西装流行开来答案:C3.20世纪50~60年代,苏式服装一度备受青睐主要取决于( )A.新中国与美国关系紧张B.反资反封建的社会大背景C.广大人民追求艰苦朴素D.苏式服装体现了时代潮流答案:B4.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服饰( )A.与阶级身份密切相联B.地域性差别完全消失C.趋向于完全的西式化D.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D5.中国饮食文化呈现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开始于(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60年代D.19世纪70年代答案:A6.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民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合院是北方的典型住宅B.未曾出现完全欧化新式住宅C.石库门是上海民居的代表D.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趋向答案:B7.下列事件曾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新文化运动③新中国成立④改革开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8.清末民初,旧的婚姻习俗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有( )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对②西方观念的传入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服饰变化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9.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答案:D10自行车开始传入中国是在( )A.18世纪前期B.18世纪中后期C.19世纪前期D.19世纪中后期答案:D11中国终于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是在( )A.1865年B.1874年C.1906年D.1924年答案:A12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 )A.19世纪60年代初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20年代初D.20世纪30年代中期答案:C13清政府的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A.1866年B.1896年C.1908年D.1917年答案:A14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建的第一个电话交换所开通是在( ) A.1882年 B.1900年C.1906年D.1911年答案:A151873年,中国人在汉口创办的报纸是( )A.《中国日报》B.《昭文新报》C.《中外纪闻》D.《新华日报》答案:B16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B.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C.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答案:A17中华民国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电影导演有( )①郑正秋②周剑云③张石川④黎民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18下列影片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火烧红莲寺》C.《霓虹灯下的哨兵》D.《八千里路云和月》答案:C19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是在( )A.1930年B.1950年C.1958年D.1972年答案:C20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是在( )A.1993年B.1997年C.1998年D.2003年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全套)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论语·泰伯》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下列相关的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A.夏朝贵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B.夏朝已有了农业灌溉系统C.夏朝已建立了完备的井田制D.夏朝统治者大力推行分封制卑宫室”即轻视宫室的生活,“尽力乎沟洫”即大力兴修水利。
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诗经》载,西周时期“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由此可见当时()A.铁制农具已得到普及B.作物的品种已十分丰富C.人们已懂得变草为肥D.水利灌溉系统十分发达,并使这些杂草腐烂在地里,这样就有利于五谷杂粮的生长。
把杂草变成肥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这说明西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变草为肥,故选C项。
3.导学号34224000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A.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经济结构的变化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这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变化,故选D项。
4.《无锡道中赋水车》中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了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龙骨水车(翻车)的工作情形。
灌溉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5.(2018福建莆田九中月考)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这些农谚()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B.没有科学可信性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D.源于农民的无知“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农谚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并不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故A项错误;农谚有一定的科学可信性,故B项错误;农谚源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经验,故D项错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复习练习试卷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练习试卷【视点广角】明代商业经济中的诚信与欺诈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大部分店铺诚实守信,但也有部分商贩存在着掺假、造假、有名无实、骗取客商钱财等弄虚作假的方式。
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
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
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胡要价格等,伪字随处可见。
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之势,恰恰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这些历史事实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中国的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是在A.春秋战国B.秦末汉初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徭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B.成为许多大型工程成功营造的基本条件C.徭役的过度征发与农业的发展关系不大D.沉重的徭役往往引发古代社会的动荡不安3.战国时期的李冰曾经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龙首渠D.成国渠4.下列有关“工官”工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隶属于中央各机构B.是朝廷或政府财政的一大支出C.专门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D.其经营直接明显地影响了民间的市场5.我国古代的纺织原料最早用的是①麻②葛③蚕丝④棉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我国的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是在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7下列关于我国原始时代陶器制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B.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非常著名C.出土过釉色光亮、质地纯正的青瓷器D.说明我国古代的陶瓷业有悠久的历史8.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会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密切相关B.反映了宋元海外商运的迅速发展C.首先出现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D.是商人停宿、储运等的重要场所9《吕氏春秋》一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B.强调治国应当以农业为重C.重农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D.民众务农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10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区域经济管理政策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B.分裂时期的经济发展往往为统一局面提供经济基础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往往在统一时期得到弥补D.王朝的首都以及少数重镇具有优先的经济发展机会11 秦王朝颁布的《均工律》A.严重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B.为经济秩序的安定提供了条件C.为工商业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D.体现了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的原则12.下列关于禁奢侈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古代社会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B.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抑商政策的否定C.禁奢侈的政策往往难以真正取得实效D.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一、单选题1.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欧战”期间“通商惠工,在此一举”“机不可失,稍纵即逝”。
其实,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都充满了这种抓住机遇的紧迫意识。
这表明当时政府A.践行奖励实业法令B.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C.秉承实业救国理念D.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2.“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者。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售农用》)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资本主义的萌芽B.商品经济的发展C.自然经济的衰亡D.官营手工业繁荣3.1933-194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贸易对应着和平时代;而高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平等的经济竞争,则对应着战争……”战后国际社会在吸取这一教训的基础上成立了A.关贸总协定B.亚太经合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D.世界银行4.在英国亨利八世(1509-1547年)末年的枢密院,19名成员中仅有6名拥有贵族头衔,其余13名均来自新兴阶级。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国争霸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工业革命5.以下数据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1928年和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对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集体化运动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6.国家统计局编写的《新中国50年》中记载,“1976年同1966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仅增长9.7%,年平均增长不足1%。
工业增加值平均只增长7.6%,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材料说明A.党内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了这一局面B.“文革”严重滞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C.“文革”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无任何成就D.“文革”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7.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综合检测二人民版必修2
综合检测(二)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
这主要是( )A.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解析: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且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没有松动,故A、C两项排除;据材料中“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可得出当时欧洲殖民者用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手工业品,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故B项正确;白银流入中国没有转化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D项排除。
答案:B2.(2019·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将“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而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因而诸侯王置办一张“皮币”就得花费较多的收入,这从经济上削弱了诸侯的实力,故C项正确。
“皮币”不是货币,因而制作“皮币”不是对货币进行管理,故A项错误。
制作“皮币”是经济手段,非文化教育措施,无法确立思想上的统一,故B 项错误。
制作“皮币”并规定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购买“皮币”,不能实现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答案:C3.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提出以四川、云南、贵州和湘西为主要地域,开发新的工业基地。
1936年,大后方有大小工厂427家,新设68家,1938年新设218家,1940年新设575家,1941年新设862家。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课后习题 综合检测
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波斯帝国实行“包税制”,即帝国的税收交给“包税人”进行征收,包税人多是富商或者高利贷集团,他们一次向国库交纳巨额的税款,然后与地方官员巧立税目,大肆搜刮。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包税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应该辩证地看待包税制所起的作用C.包税制无法满足波斯帝国财政的需求D.包税制便利了波斯帝国的对外扩张,中央并不直接掌握地方的财政大权,因此无法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包税人向国库交纳巨额的税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包税制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包税制,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2.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
这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可知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频繁交往,相互交流,故C项正确。
A项说法片面,排除;B项说法属于表象,没有体现本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丝绸出口的地位,排除D项。
3.12—13世纪,欧洲大学兴起,法学与神学成为大学中重要的课程,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时盛行。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使教会势力减弱B.西欧城市经济的复兴C.希腊罗马时代传统教育的影响D.罗马法的思想深邃、体系完备13世纪”“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一时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13世纪欧洲城市经济复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私法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罗马法中对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立法适应了这一时期西欧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罗马法的研究在大学课程中受到重视,故B项正确。
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故排除A项;C、D两项不能准确解释题干现象出现的原因,故排除。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注意事:1〕本卷分100分,考90分。
2〕本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共62分,第二卷材料答,共38分。
第一卷本卷,共31小,每小2分,共62分。
在每小列出的四个中,只有一是最符合目要求的。
1.某皇帝屡次大臣,民在雨之年,数口之家犹可足食。
如果遇到水早等灾害,谷物欠收,全家困。
反映出小〔〕。
A:自自足B:精耕作C:十分脆弱D:男耕女2.史研究“从史出〞,以下中,材料与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3.?中国史要?:“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史程中有三次商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革命,出以通商口岸核心的近代化商群落。
〞下列属于“第二次商革命〞的是〔①白成普遍的流通②市繁荣③中国被卷入本主世界市④出本主萌芽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司迁著?史?,文献关于黄帝的述内容不一甚至荒,有人据以否认黄帝的真性。
司迁游各地,常常遇到人黄帝的事迹。
有于此,他从文献中“其言尤雅者〞,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之首。
一撰述程说明()A.?史?关于黄帝的准确可信B.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史真C.史文献当与口相印D.最完整的史文本的史最真“(江西)吉安土布,素属女的主要手工,亦当地最重要之土也。
往昔原料,均自种自⋯⋯自海禁洞开,洋充溢国内,是者,均采舶来品,家棉,几告种。
〞材料中的象()A.反映了崇洋气日益盛行B.明西方中国的侵略加C.不利于近代化的展D.加速了自然的解体第1 页6.以下列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
这一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7、1992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邓小平到经济特区视察“在全国引发起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
材料中的“新浪潮〞的实质是( )A.打破方案经济体制的束缚B.建立国有企业现代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加人世贸组织以扩大开放8.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惫的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庄子》中载:“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飨。
”《吕氏春秋》也说:“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这表明战国时期A.耕作方式仍是刀耕火种 B.小农经济已经形成C. 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2.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政府组织召开盐铁会议,有御史说:“今大夫各修太公、祖、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
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
”这反映了A.盐铁官营严重损害了商人利益 B.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汉代皿农抑商政策深得民心 D.工商业发展冲击了农业主体地位3.唐中宗时,两京诸市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需要,坊也不断出现店肆。
如长安胜业坊出现卖蒸饼的店家,宣平坊有油坊等。
这说明当时A.城市坊市分离格局形成 B.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C.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 D.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4.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
这反映了宋代A.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C.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5.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
不愿者,仍旧当班。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一步规定:“将该年班匠通告折价类解,不放私自赴部投当”。
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A.有利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C.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6.汪应庚(1680一1742年)是清代一位典型的徽商,他通过从事利润很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同时贾而好儒,积极从事慈善事业。
这反映了当时A.商人普遍重视慈善造福乡里 B.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C.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D.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7. 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物出盆的50%以上,而到1920年只占了6.2 %,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
与此同时,西方却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 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8.光绪十八年(1892)口海关报告称:“北方各处之人,俱购洋棉纱自织,其织成布匹较市中所咨价廉而坚。
”这一现象表明A.洋布具有价格优势 B.小农经济迅速解体C.手工织布业继续发展 D.政府经济政策转变9. 1874年,由于机车撞倒了一个看客,英国人修筑的至吴淞短线铁路被愤怒的群众扒掉了路基。
两年后,两江总借在当地士绅的压力下购买了这段洋路并将其拆段。
这反映了A.近代化道路的艰难 B.民众的爱国热情C.洋务运动觅待开展 D.民族工业的发展10. 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了资源委员会,直隶军事委员会。
主要任务为负责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动员开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
其产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钢铁、动力、机电、化学等墓本工业领域。
资撅委员会的设立A.使官僚资本空前膨胀 B.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C.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不利于轻工业的发展11. 1942年到1948年,国民政府先后在、、绥远、等省进行了以扶植自耕农为核心的土地改革,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贷欲等方式协助农业经营并规定了佃农一系列权利。
国民政府此举A.意图缓解财政经济困难 B.废除了农村封建生产关系C.背离了平均地权的政策 D.和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一致12.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175个。
这一做法使A.民族工业迅速恢复发展 B.官僚资本开始出现C.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 D.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13. 1953年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2800 多个增加至9300多个,其产位占中央和地方管理工业的49%。
与此同时,国家对煤炭、钢材、水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
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C.提高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14. 1958年,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为267亿元,比上年的138亿元增加97%,相当于“一五”期间投资总额550亿元的一半。
这A.有利于重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B.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体现C.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使国民经济比例严贡失调15.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
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16. 1973年秋,中共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播种的土地借给社员种麦、种菜。
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有的搞了包产到户。
这A.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 D.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17. 1984年之后,国营企业逐步改变了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
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首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容的改革。
这一改革A.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C.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18.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宜布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其余多数产品,逐步放开,实行自由交易。
这项政策A.保证了农民收人逐年提高 B. 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加快了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进程 D.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据历史学家研究,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A.大西洋沿岸优越的地理位显 B.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动 D.海外贸易和殖民捺夺20. 17 世纪至19世纪,英国爆发了以圈地运动、机械化、良种培育等为主要容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粮食产最大增的同时分流出大盆农业剩余劳动力。
英国的农业革命A.推动了政治不断完善 B.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C.使农业保持了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21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B.美德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C.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工业革命 D.法国由于政局的长期动荡发展缓慢22.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建设横贯大陆铁路的方案,鼓励私营公司向铁路投资,政府予以补贴。
其后美国掀起了兴建铁路的狂潮。
1869年后多条横贯大陆的干线相继竣工。
美国交通业的发展A.导致垄断企业控制国家交通 B.有效防止了南北战争的姆发C.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推动了国统一市场的形成2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教是个纺纱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
这表明当时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B.技术发明的水平相当低下C.国家不重视技术改良与发明 D.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4.据统计,1920一1929年,美国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 ,而工人的工资只增长了2%。
占全国人口5%的富人几乎占了全部收人的l/3,约60%的美国家庭收人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
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B.消费市场的相对狭小C.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效果不明显25. 1922年5月,俄硕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
法令还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采取村社的、个体经济的或集体经济的形式。
由此推断当时的俄国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农业集体化运动正在推行C.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26.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笑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号召工人接受低水平工资以降低成本B.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率以保护本国市场C.鼓励国各行各业充分发挥生产能力D.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7. 1979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撤切尔夫人当选首相后,大规模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同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和削减福利开支。
这一政策A.有利于英国走出滞胀危机 B.使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导致了英国财政不堪重负 D. 有利于保障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28.从l665年到1979年,联政府先后七次大围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价格指数提高60 沁以上,同时规定对产品“固定收购,超售奖励”。
这表明A.赫鲁晓夫以农业为改革重点 B.政府重视农业管理体制改革C.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得到有效解决 D.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29. 1987年,欧洲共同体十二个成员国签署《欧洲一体化法案》,决定取消各国间的一切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实现统一的欧洲部大市场。
该法案的签署A.开启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B.为欧盟成立其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30.据统计,从1950年到1990年世界出口额从579亿美元增加到33320亿美元,40年中增加了57.6倍,年平均增长10.7%。
这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个机构二.非选择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
)31.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洪武八年(1375)印造“大明宝妙”,命民间通行,同时禁止金银物货交易。
但因其自身体积小价值高、便于分割和携带等天然属性,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一直在民间作为货币使用,有禁无止。
后来,由于政府滥发宝钞,宝钞大幅贬值,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正统元年(1436)以后,政府逐渐把田赋、商税、盐课折成银两征收并以支付俸禄。
弘治、正德年间,钞法废止。
嘉靖以后,成为主要货币。
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海外大量输入中国,进一步催化了正在演变的货币制度。
万历年间,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一律征银,货币化最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