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的基本特征和法律特征是什么

合集下载

税收法治基本特征

税收法治基本特征

税收法治基本特征税收法治是指国家以法律为基础,通过税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实现税收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保障公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平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

税收作为国家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公共性、强制性和高度的政治性和经济性,其管理和征收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遵循法治原则,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税收法治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法律的约束性税收征收和管理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包括宪法、税法、财政法等法律。

税法是税收管理的基础,必须规范税收对象、税收标准、税收程序等方面的内容,确保税收制度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税收管理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执行税法,不得随意变更、扩大税收范围和税收标准,确保税收征收和管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税收公平性税收公平性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税收法治的重要特征。

税收公平性要求税收征收和管理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不得歧视、偏袒某些纳税人,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公平发展。

税收公平性的实现需要完善税收制度,建立公正、透明、规范的税收征收和管理机制,加强税收征收和管理的监督和制约,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的透明度税收法律的透明度是税收法治的重要特征之一。

税收法律的透明度要求税收法律必须简明、明确、具体,不得存在模糊、不明确的条款,确保纳税人能够清楚知晓自己的税收义务和权利。

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公开透明,纳税人能够了解税收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影响,促进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法律的稳定性税收法律的稳定性是税收法治的重要特征之一。

税收法律的稳定性要求税收法律必须稳定、连续、可预见性,不得频繁变更、调整,确保纳税人能够依据法律规定合理规划经营活动,避免因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经济损失。

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性,保障税收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五、法律的权威性税收法律的权威性是税收法治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一章 税法概论

第一章 税法概论

第一章税法概论一、学习要点:第一节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1、税法的定义及特征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税收主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那么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二、税收法律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必须根据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税收法律事实。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实质上是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对权利享有者的保护,就是对义务承当者的制约。

五、税法的作用税法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维护经济秩序、有效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二节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一、税法的地位税法是我国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根本法律标准。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第三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那么我国税收立法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从实际出发的原那么2、公平原那么3、民主决策原那么4、原那么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那么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那么第四节我国税法的制定和实施一、税法的制定〔一〕税收立法机关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税收法律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二〕税收立法程序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提议阶段、审议阶段、通过和公布阶段。

二、税法的实施它包括税收执法和税收守法两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按以下原那么处理: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税法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

税法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

税法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一、税法的定义和作用税法是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它是国家用于管理税收、调节经济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税法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依法征收税收:税法规定了纳税人税收的义务和税务机关的权力,并明确了税款的征收和缴纳程序。

通过税法的规范,可以确保纳税人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依法从纳税人获取税款。

2. 调节经济关系:税法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对社会经济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税收的差别性和可变性,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发展,保护经济安全。

3. 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税法可以通过税收的分配作用,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通过税收征收方式的选择和税率的调整,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二、税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税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强制性:税法是国家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是具有强制力的。

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法定性:税法是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必须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和批准。

纳税人的税收义务和税务机关的权力都必须依法规定。

3. 稳定性:税法的稳定性是指税法的适用范围和规定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

稳定的税法有利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预测和计划,保护税收秩序的正常运行。

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 合法性原则:税法的征收和使用必须合法有效,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税务机关行使权力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违背法律规定。

2. 公平原则:税收的征收和分配要公平合理,不能有利益输送,不能偏袒特定个体或群体。

纳税人应当依法平等地履行纳税义务,税法对纳税人的所得和财产要求应当公正。

3. 国际原则:税法要协调国家税收和国际税收的关系,遵循国际税收规则和国际税收准则。

4. 效率原则:税法的征收和使用要高效,不仅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目标,还要尽量减少税收征收和使用的成本。

三、税法的分类根据税种的不同,税法可以分为若干种类:1. 所得税法:用于对个人和企业的所得进行征收的税种,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一、税法概述税法,简单来说,就是关于税收的法律规定。

它规范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大基本特征。

强制性意味着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会面临法律制裁;无偿性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固定性则表现为税收的征收对象、税率等都是预先规定好的,相对稳定。

税法的构成要素众多,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

其中,纳税义务人就是承担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则是对什么征税,比如货物、劳务、所得等;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常见的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二、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广泛,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进口货物等。

对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则是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在计算销售额时,需要注意价外费用的处理。

价外费用通常包括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等,但不包括符合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等。

增值税的税率分为 13%、9%、6%三档,还有零税率。

适用 13%税率的有销售或进口货物(除适用 9%税率的以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适用 9%税率的有农产品、图书、报纸、杂志、自来水、暖气等;适用 6%税率的主要是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等。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等于销售额乘以征收率。

目前,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通常为 3%,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 5%。

三、消费税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烟、酒、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小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涂料等。

《税法》课后思考题答案

《税法》课后思考题答案

《税法》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税法概述一、税法的特征有哪些?(1) 强制性。

税收是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2) 无偿性。

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3) 固定性。

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等。

因此,税法就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工具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可以分为几类?1.按税法内容分类,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处罚法、税收救济法和税务行政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是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处罚法是对税收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救济法是有关税收救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务行政法是规定国家税务行政组织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2.按税法效力分类,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等。

税收法律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分配活动的基本制度。

税收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活动的实施规定或办法。

税收规章是指国家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地方政府根据其职权和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授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

3.按税法地位分类,可以将其分为税收通则法和税收单行法。

税收通则法是指对税法中的共性问题加以规范,对具体税法具有约束力,在税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的税法。

税收单行法是指就某一类纳税人、某一类征税对象或某一类税收问题单独设立的税收法律、税收法规或税收规章。

2.税法基本理论

2.税法基本理论

第三节 税法的构成要素
一、税制要素
1、向谁征税 2、对什么东西征税 3、征多少税 4、怎样征税
纳税人 课税对象 税率 征税依据
纳税人(主体) 一、纳税人(主体) 1.纳税人定义: 1.纳税人定义: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 纳税人定义 位和个人。 位和个人。 2.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3.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 3.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 扣缴义务人 有代扣税款、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有代扣税款、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请思考:纳税人和负税人有何区别? 请思考:纳税人和负税人有何区别?
二、税收法律关系
1、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概念 : 由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在国家征税机关与 纳税人之间基于税法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 系。 特点: 特点: (1)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4)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 )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
2、比例税率 、
(1)单一比例税率 ) (2)差别比例税率 )
产品差别比率税率, 产品差别比率税率,如消费税 行业差别比率税率, 行业差别比率税率,如营业税 幅度差别比率税率, 幅度差别比率税率,如以前娱乐业 营业税5~ % 营业税 ~20%
3、累进税率 、
按数额大小、数量多少制定不同的征税级距, 按数额大小、数量多少制定不同的征税级距,分别规定 不同税率。 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 不同税率。分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
4、资源税 、 是指以各种自然资源及其级差收入为征税对象的税 资源税类的征收, 种。资源税类的征收,对增加财政收入和促进资源 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资 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 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 5、行为税 、 是指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是指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征收 行为税的目的在于运用税收杆杠配合国家的宏观经 济政策, 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某些特定行为加以 调节或限制。如印花税、屠宰税、车船使用税等。 调节或限制。如印花税、屠宰税、车船使用税等。

第一章税法概论.doc

第一章税法概论.doc

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一节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

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因此,了解税收的本质与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税收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制性。

主要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强制征税。

二是无偿性。

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三是固定性。

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

因此,税法就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工具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法律关系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纳税形式上表现为利益分配的关系,但经过法律明确其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后,这种关系实质上已上升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

了解税收法律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国家税法的本质,严格依法纳税、依法征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构成的,但在三方面的内涵上,税收法律关系则具有特殊性。

1.权利主体。

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

这种对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另一方的确定。

在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只是因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所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因此,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与义务平等是不一样的,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税法复习资料

税法复习资料

税收是国家或公共团体为实现公共职能,而按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资源,它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教材P4)税收的特征(P5)(1)国家主体性(2)公共目的性(3)政权依托性(4)单方强制性(5)无偿征收性(6)标准确定性税收存在的必然性1、从根本上说,税收的存在是由社会公共需要(欲望)决定的。

2、税收在国家取得经济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可普遍地作用于社会的所有成员,不象其他收入那样受产权和经营范围的限制。

(2)可形成稳固的收入,不象公债那样需要到期归还并支付利息。

(3)可保持经济稳定,不象货币发行那样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税收的分类及标准(一)直接税与间接税(二)从量税与从价税(三)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四)对人税和对物税(五)中央税和地方税(六)价内税和价外税(七)经常税和临时税(八)独立税和附加税(九)实物税和货币税(十)财政税与调控税税收的基本原则税收公平原则:A、受益原则 B、能力原则(横向公平、纵向公平)税收效率原则:A、经济效率 B、行政效率(征税费用最小、纳税费用最小)税收的政策及分类税收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税收的职能以及相关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类策略和措施。

1. 税收总体政策与税收具体政策2. 税收收入政策与税收调控政策3. 对内税收政策和涉外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一)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财政支出政策短期的、临时性的调节税收政策中长期的调节减税+增支增税+减支(二)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经济过热:货币政策经济过冷:减税+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增发国债等税法的概念税法是调整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特征:(一)税法的基本特征:经济性、规制性(二)税法的引申特征:成文性、强制性、技术性税法的地位税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部门法,并且是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法的体系1、税收体制法2、税收征纳法:征纳实体法(主体地位)、征纳程序法(保障地位税法原则基本原则:税收法定原则(课税要件法定原则、课税要件明确原则、依法稽征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使用原则:实用课税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类推适用原则、禁止溯及课税原则稅权的概念一、国际法上的税权:国家的税收管辖权:一国政府自行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收那些税的权力。

税法的概念与特征

税法的概念与特征

税法的概念与特征税法是一门研究税收法律规范的学科,是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制度的法律基础。

税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税法的概念、原则、制度、程序、实施和监督等方面。

本文将从税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原则和功能等方面对税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国家为了调节和规范税收活动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是一种公法,其主要目的是调节和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国家财政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

税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表现,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强制措施,也是纳税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的一种义务。

二、税法的特征1.强制性税法是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必须得到纳税人的遵守。

税法的强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纳税人的征税权是法定的,只有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才能行使;二是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否则将面临罚款、滞纳金、甚至刑事责任的处罚。

2.普遍性税法是适用于所有纳税人的法律规范,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税款。

税法的普遍性保证了税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使所有纳税人在税收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3.特殊性税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和效力与其他法律规范有所不同。

税法规定的税种、税率、起征点等内容是具有专门性的,同时税法规定的税收征收和管理程序也有其特殊性。

4.变动性税法的规定和内容会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变化,因此税法的变动性也是其特征之一。

税法的变动往往受到国家财政状况、税收政策、税收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的影响。

三、税法的分类1.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向国家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是指纳税人通过消费、生产等方式支付的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2.国内税和国际税国内税是指纳税人在国内境内产生的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国际税是指纳税人在跨境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税款,如关税、进口增值税等。

第二章税法基本理论

第二章税法基本理论

第⼆章税法基本理论第⼆章税法基本理论2.1 税法概述2.1.1 税法的概念及特征2.1.1.1 税法的概念税法是国家权⼒机关及其授权的各种⾏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活动必须按严格的规定进⾏,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1.1.2 税法的特征1.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税法所调整的是在征纳税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发⽣在国家和纳税⼈之间的税收关系,既包括税收分配关系⼜包括税收征收管理关系。

1)税收分配关系是⼀种经济利益关系,它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税收分配关系:国家与纳税⼈之间;国家内部的各级政府之间;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及涉外纳税⼈之间。

国际税收协定2)税收征收管理关系征税机关与纳税⼈之间形成的管理关系。

2.税法关系主体的单⽅固定性有⼀⽅始终是征税机关,另⼀⽅是不同的纳税⼈。

没有征税机关作为⼀⽅,就不会产⽣税收法律关系。

3.税法是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法税收法律关系并⾮建⽴在协商⾃愿、等价有偿原则的基础之上。

因为税收具有强制性、⽆偿性的特征,税法体现了税收的特征。

4.税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质的法既要规定征收内容,也要规定如何征收。

2.1.2 税收法律关系2.1.2.1 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在国家征税机关与纳税⼈之间基于税法事实⽽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征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纳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两个⽅⾯。

税收法律关系有四个⽅⾯的独⽴特征:1、税收法律关系的⼀⽅是国家2、体现国家单⽅⾯的意志税收法律关系的成⽴、变更、消灭不以主体双⽅意思表⽰⼀致为要件。

只要当事⼈发⽣了税法规定的应纳税的⾏为或事件,就产⽣了税收法律关系。

⽆得商量。

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不同于民事法律关系,体现了税收的⽆偿性。

4、具有财产所有权或⽀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税收法律关系中的财产转移具有⽆偿、单向、连续等特点。

纳税⼈只要存在税法规定的应纳税⾏为,税法关系就将⼀直延续下去。

第1章 税法概述

第1章 税法概述
1.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即为税收立法机关对所设立税法的正 式解释。按照税收立法机关的不同,我国税收立法 解释可以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 税收法律作出的解释,有关行政机关和地方立法机 关对相应税收法规作出的解释等。税收立法解释包 括事前解释和事后解释。
8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2.行政解释
税法行政解释也称税法执法解释,是指国家税
21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3.税率 税率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法定比 例,是计算应纳税额和税收负担的尺度,体现征税 的程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税制中最活跃、 最有力的因素。 (1)税率的基本形式 不同税率可细分为若干种税率形式,税率的基 本形式有: ①比例税率。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 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 ②累进税率。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或相对比例 的增大而逐级提高税率的一种递增等级税率。累进 税率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 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等。
第一章 税法概述
1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本章要点:
1.税法的概念 2.税法的特征 3.税法的解释 4.税法的效力 5.税法的构成要素 6.我国现行的税制体系 7.税收管理体制 8.国家税务局系统征收范围 9.地方税务局系统征收范围
2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第1节 税法的概念
1.1税法的定义
税和法历来是不可分割的,有税必有法,无法便 无税,税法是税的表现形式,税收必须以税法为依 据和保障。
税法是税制的核心,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 税法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 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税务征管机 关和纳税人从事税收征收管理与缴纳活动的法律依 据。

税法

税法

第一章1.行使征收权的主体是国家2.税法的特征分为基本特征和形式特征3.税法的基本特征(1)税法法律关系的公共性和公益性(2)税法结构的规范性和统一性(3)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4.税法的形式特征:成立性,强行性和技术性5.按税法内容分类分为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处罚法,税收救济法和税务行政法6.税收程序法:《税收征管法》7.税收实体法:《增值税暂行条例》8.税法效力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税收规章9.税收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10.税收法规由国务院制定11.税收规章由国家管理部门制定12.税法构成的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13.税法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分为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务税,行为税5种14.按能否转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15.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16.税率的基本形式:(1)比例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2)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17.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8.税法构成的其他要素(1)纳税环节(2)纳税期限(3)税收优惠19.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1)中央政府: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船舶吨税,海关代征的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2)地方政府: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烟叶税,耕地占用税,契税(3)共享: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营业税: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归中央,其他归地方企业所得税: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他归地方个人所得税:除存款利息个人所得外,其余中央60%。

地方40%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归中央,其他归地方印花税:证券交易的印花税97%归中央,3%归地方第二章1.增值税定义:对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间接税2.增值税类型: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3.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4.一般纳税人条件:是否具有健全的会计核算,不可转为小规模纳税人5.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不需要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指自然人6.征税对象: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进口货物,提供应税服务7.代销视为销货行为8.税率对应一般纳税人,征收率对应小规模纳税人9.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进口日常生活用品,按低税率13%计算10.交通运输业服务,邮政业服务和基础电信服务,适用税率11%11.增值电信服务以及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以外的部分现代服务适用税率6%1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旧货,按2%的征收率,除固定资产以外的按照3%13.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当期进项数额14.视同销售行为的销售额(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销售货物的平均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5.商业折扣:因购货数量较大给予的价格优惠,购50件,给予10%优惠,100件,20%,发票按照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16.现金折扣:也称销售折扣,例如10天内付款,贷款折扣2%,20天付款,折扣1%17.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1)凭票抵扣(2)从海关取得的增值税缴款单(3)购进农产品18.出口退税的基本政策: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第三章1.定义:以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2.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技工和进口《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3.对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出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缴税款4.征税范围:(1)生产应税消费品(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3)进口应税消费品(4)批发应税消费品5.税目:烟,酒,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烟火,成品油,小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涂料6.消费税的基本形式: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复合计税三种7.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和从量从价复合计征三种(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税率从价计征的计税依据是应税消费额(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从量计征的计税依据是销售数量的单位税额8.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按照最高销售价计税9.纳税人将应税消费品用在非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依法缴纳消费税10.白酒企业向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是消费第五章1.进口关税税率: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2.特别关税主要包括:反倾销关税、反补贴关税、报复性关税和保障性关税3.关税补征和追征:1年补征,3年追征第六章1.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2.企业所得税征收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3.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4.不征税收入:(1)财政拨款(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5.免税收入(1)国债利息收入(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入(3)在中国境内设置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入(4)符合条件的非盈利组织的收入6.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7.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的2%的部分准予扣除8.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2.5%准予扣除9.业务招待费: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5%;公益性捐赠支出:12%10.不得扣除的项目:(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简述我国税法体系

简述我国税法体系

简述我国税法体系我国税法体系是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税法规定和制度。

税法体系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动经济发展、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多重功能。

本文将从税收法的基本概念、我国税法的分类、税法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税法的基本概念税法是指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实施的,用于规范纳税关系及实现税收目标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税法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和专属性。

强制性意味着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违反税法规定将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专属性则表明税法是属于财政、税收领域的专门法律。

二、我国税法的分类我国税法可分为总则税法和专门税法两个层次。

总则税法是指对税收的一般性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专门税法则是指对具体税种的特殊性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等。

三、税法体系的特点1. 完备性:我国税法体系以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为基础,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框架。

不同层次的税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包容性和衔接性。

2. 差异性:由于我国税收体制的特殊性,不同税种之间存在差异性,其征税对象、计税方式、税率等都有所不同,因此税法体系中的税法也具有相应的差异性。

3. 可塑性:税法体系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税法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

四、税法体系存在的问题1. 税法体系的复杂性:我国税法体系庞杂繁复,各类税法规定较多,涉及范围广泛,这给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难度。

2. 税法执行的难度:税法体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税法的执行和监管存在一定的困难。

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法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对于一些涉及复杂交易和跨境业务的纳税人,税法的执行难度更大。

3. 税收征管的问题:税法体系中存在一些税收征管方面的问题,包括税收征管的效率、透明度、公正性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税法

税法

1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参与社会财产分配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特征一是强制性。

主要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强制征税。

二是无偿性。

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三是固定性。

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

税法的概念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以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部分。

广义上的税法包括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

税法的特征作为一种法律规范税法与其他法律一样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这种法律规范具有一般法律规范的共同特征。

税法是以税收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因而又有区别于其他法律的地方。

①税法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②税法结构的规范性。

③税法的相对稳定性和适当灵活性。

④税法实体性与程序性的统一。

3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及有关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税法的构成要素有1、税法主体指税法规定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税收法律关系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类。

2、征税对象也称征税客体或课税对象是指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

就是对什么征税。

3、税目4、计税依据5、税率6、纳税环节7、纳税与申报期限8、纳税地点9、减税免税10、违法处理我国税率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定额税率是指按照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

比例税率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规定相同的比例征税。

累进税率指同一征税对象随着数额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的税率。

我国现行税法只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将同一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

全额累进税率指按课税对象的绝对额划分若干级距每个级距规定的税率随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就纳税人全部课税对象按与之相适应的级距的税率计算纳税的税率制度。

税收法律概述

税收法律概述

税收与税法概述一、税收的概念、特征、原则和作用1、税收概念: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税收产生的基本前提:社会剩余产品、国家的存在2、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税收三性的核心固定性。

时间上连续,比例上固定。

3、税收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4、税收作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资源配置等作用。

二、税法法律关系的三个构成要素(一)税法的概念:即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收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这三个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形成同一的整体。

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即税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分为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1)征税主体。

征税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征税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即税务行政执法机关。

包括各级税务机关、海关等。

(2)纳税主体。

纳税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负有纳税义务的一方当事人。

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2.税收法律关系客体。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客观对象。

即课税对象。

3.税收法律关系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这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内容,也是税法的灵魂。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纳税人B.税率C.课税对象D.纳税义务【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2008年)A.税务部门B.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C.海关部门D.在我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个人【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主体权利的有()。

A.请求延期纳税B.按期办理纳税申报C.委托税务代理D.申请行政复议前缴纳税款、滞纳金三、税收法律的制定(1)全国(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税收法律(2)全国(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拥有税收立法权,还可以授权国务院公布有关税收条例(3)国务院:税收立法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制定实施条例及有关行政法规;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拟订有关税收条例;三是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税收法律议案。

税法的概念与特征

税法的概念与特征

税法的概念与特征税法是一门法律学科,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法律规定和制度的总称。

税法是一门涉及财政、经济、政治、社会等多学科交叉的法学科目。

税法的研究对象是税收制度、税种、税率、纳税人义务和权利等。

税法的特征税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具有以下特征:1. 法律性。

税法是一门法律学科,它涉及到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法律规定和制度的总称,是法律规范的范畴,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2. 经济性。

税法是一门涉及财政、经济、政治、社会等多学科交叉的法学科目,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国家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3. 公共性。

税法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行使税收权力的基础,是维护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4. 税收制度的多样性。

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不同,税种、税率、纳税人义务和权利等都有所不同,因此税法具有多样性。

5. 税法的动态性。

税法的制定和修改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进行调整的,因此税法具有动态性。

税法的主要内容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税收制度、税种、税率、纳税人义务和权利等。

税收制度是国家税收的总体规划和管理体系,包括税收政策、税收管理、税收征收等方面的内容。

税种是指不同的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征收对象和征收方式。

税率是指不同税种的征收比例,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纳税人的负担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纳税人义务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下应承担的义务,包括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税务报告等。

纳税人权利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下享有的权利,包括知情权、申诉权、裁决权、诉讼权等。

总之,税法是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税收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收制度、税种、税率、纳税人义务和权利等。

税法的特征是法律性、经济性、公共性、税收制度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税法的研究对于加强国家税收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税法(第四版)税法基本原理

税法(第四版)税法基本原理

(三)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四)税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五)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实现税法强制性最有力的保证。税法和刑法对于违反 税法都规定了处罚条款,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情节是否严 重,轻者给予行政处罚,重者要承担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 罚。
(六)税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被一个国家承认的国际税法,也应该是这个国家税法的组成 部分。
(4)强制执行措施的内容。 1)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 款中扣缴税款。 2)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相当于应纳税款的 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税收之所以必须采用法的形式,是由税收的本质与特性 决定的。
第一,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第二,税收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第三,从税收职能来看,调节经济是其重要方面; 第四,国家课征税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税法的特点
(1)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
税法基本原理
内容提纲
第1节 税法概述
第2节 税法的分类 第3节
税收法律关系
第4节 税收执法
第一节 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一般认为,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 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剩余产品分配所形成 的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法的解释对于税收执法、税收法律纠纷的解决是必不可少 的。
四、税法的作用
(一)税法的规范作用
税法的规范作用是指税法调整、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实 质是法律的基本作用在税法中的体现与引申。
(二)税法的经济作用
(1)税法是税收根本职能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2)税法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依据。 (3)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4)税法是监督管理经济活动的有力武器。 (5)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

税法的特点

税法的特点

税法的特点所谓税法的特点,是指税法带共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限定。

首先税法的特点应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点相区别,也不应是法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否则即无所谓“税法的特点”;其次,税法的特点是税收上升为法律后的形式特征,应与税收属于经济范畴的形式特征相区别;最后,税法的特点是指其一般特征,不是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社会形态、某一国家税法的特点。

按照这样的理解,税法的特点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1.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现代国家的税法都是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即税法是由国家制定而不是认可的,这表明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是习惯法。

尽管从税收形成的早期历史来考察,不乏由种种不规范的缴纳形式逐渐演化而成的税法,但其开始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形成的规则,而不是对人们自觉形成的纳税习惯以立法的形式予以认可。

因此,我们虽然不能绝对地排除习惯法或司法判例构成税法渊源的例外,但是从总体上讲,税法是由国家制定而不是认可的。

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征税权凌驾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之上,是对纳税人收入的再分配。

征纳双方在利益上的矛盾与对立是显而易见的,离开法律约束的纳税习惯并不存在,由纳税习惯演化成习惯法只能是空谈。

同时,为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需要提高其可预测性,这也促使税收采用制定法的形式。

2.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义务性法规是相对于授权性法规而言的,是指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法规,即直接规定人们某种义务的法规。

义务性法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它所规定的行为方式明确而肯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机关随意改变或违反。

授权性法规与义务性法规的划分,只是表明其基本倾向,而不是说一部法律的每一规则都是授权性或义务性的。

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的道理在于以下几点:第一,从定义推理,税收是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向国家的无偿让渡。

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税法是以规定纳税义务为核心构建的,任何人(包括税务执法机关)都不能随意变更或违反法定纳税义务。

简述税法的特征

简述税法的特征

简述税法的特征税法是指国家对纳税人按照法定规则收取税款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原则。

税法的主要特征如下:生动的税法是指税法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动态更新的特点。

税法是针对不同纳税人和不同类型税种的特定需求而制定的,因此必须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税法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制度和政策的改革不断更新,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面的税法应当包括了税制的所有要素和规定。

税法需要明确纳税人的义务和权益,明确税种和计税基准的设定,确保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确保纳税人享受合法减免税待遇。

有指导意义的税法是指税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可以指导纳税人在满足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和避税行为。

税法需要明确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交税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减少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纠纷。

税法的制定需要符合规范化、科学性和协调性的原则。

规范化是指税法要符合国家的法律体系,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一致,不能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科学性是指税法要符合经济学原理和税收政策的要求,以保证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益性。

协调性是指税法需要与其他相关法律(如劳动法、环境法等)相协调,避免法律冲突和重复规定。

税法的执行需要具备公平、透明和效率的特点。

税法的执行应当公平对待不同纳税人,避免税收歧视和不公平竞争。

税法的执行应当透明,确保纳税人能够清楚知晓自己的纳税义务和权益。

税法的执行需要高效,确保纳税人能够及时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确保税务机关能够高效地征收和管理税收。

总之,税法是国家对纳税人进行税收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具有生动、全面、指导等特征。

税法的制定和执行应当依法进行,符合规范化、科学性和协调性的原则,以实现税收管理的公平、透明和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税法的基本特征和法律特征是什么
税法作为法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调整国家税收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

通常对税法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法是指调整一切涉及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税法则仅指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等税务管理相对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冠以“税法”等规范名称的法律。

税法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法律规范,税法与其他法律一样,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这种法律规范具有一般法律规范的共同特征。

但是,由于税法是以税收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因而又区别于其他法律。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税法的基本特征进行阐释。

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税法究竟是属于行政法还是经济法,始终是法学理论界争论的重要课题。

应当说,税法的绝大部分属于经济法的范围,即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而税法的形式则更多地体现行政法的特征,如主体一方必是行政主体(税务机关)、法律与国家行使权力直接相关(征税权)、当事人不能将权利和义务自由处分等。

因此,简单地将税法归于经济法或行政法都不准确。

税法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这是因为:一是税法具有其独立的调整对象,即税收关系,其中既包括大量的税收经济关系;也有一部分税收行政关系;二是税法有特定的调整方法,税法运用行政的、刑事的、民事的等多种方法对税收关系进行综合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