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的.
奴隶制与封建制区别
奴隶制与封建制区别奴隶制在全世界的古文化历史中都有出现,最典型的是古罗马帝国,而封建制在我国出现在奴隶制之后。
下面是分享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以中西同时期的法律为切入点众所周知,中国奴隶制时期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到了春秋时奴隶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是封建制形成时期,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社会国家,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历经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在中国消失.中国是在“手无寸铁”地进入了奴隶社会,西方是在铜器大量使用的时候进入奴隶社会的.而西方(或称西欧)的奴隶制远比中国的要晚,希腊奴隶城邦国家雅典才产生于公元前800年,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则产生于公元前600年.而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后逐渐在西欧建立起来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奴隶时期早且长,封建时期长,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个庞大的言语工程….(一)划分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的依据,主要是看法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什么样的阶级意志,中国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夏商周时期实行以井田制为主的“国家所有制”经济体制,对国王私人所有的土地制等存而不论(长期存在,并发挥不小作用),反映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的法律;而封建制法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实现这个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学术上有一个争议,说中国的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是在秦汉之前,秦汉时及其后的朝代叫帝国制也可以叫高度集权制叫郡县制也可以,反正就是叫封建制不合适的的说法,但在这里只是狭义的封建制度(亦即是分封制)其实简单点说就是封邦建国,封地的诸侯对于封地内的一切事物都有决定权,成为国中之国,对于周天子只有帮助打仗和纳贡的义务,分封也是集权,但是权利是集中到以国王为核心众多诸侯手中,而不是国王一个人,这是一种贵族共有天下的制度.这与欧洲早期的希腊城邦贵族政体以及后期的西欧领主国家都有相似地方,贵族政治、列国分立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周代的整体类似西欧封建制时期,但西周政治同时有希腊城邦时代的特点(贵族政治),只是规模比西欧封建制国家和希腊城邦制国家都要大的多,西欧中世纪的那种政治状态是传统社会的一种具体形式(由日耳曼社会发展而来),大大小小的君主受封后各自为政,“坐寇”性质统治集团的规模和控制的地域较小,而且统治集团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松散涣散,国王对于封建诸侯的控制力非常有限,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这种具体形式可以称作“狭义的封建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封建”一词引申为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引申是需要建立在西周封建论的基础之上的).引申意义上的封建制度包括了封建领主制(即本来意义上的封建制)和封建地主制两种社会形态,这样就更好的解释了所谓广义和狭义的封建制,于此,我们不免慨叹,汉字意思的深邃和中国历史的的丰富,汉字和拉丁文的丰富内涵,做人助学观念都要严谨啊,望文生义要不得,但中国历史的丰富久远,难免会对中国历史有曲解,并以讹传讹.在这里姑且引用别人对于中国历史上社会形式的划分,应该这样对应地改称为:传统称谓: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修正称谓: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宗法专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不应该是象牙塔里的古老学说,暂且这样让大家理解吧,即使表述不很正确!(二)中国奴隶制法是建立在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而同时期的希腊、罗马奴隶制法一般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夏商周时期的中国,生产力水平很低,因而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经济基础主要表现为以君主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对土地的国有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和希腊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致,开阔的海岸线对希腊的工商业的发展和造就希腊人们的意识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古希腊、罗马一般曾达到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商品生产较为发达的程度,其法制特别是罗马法,充分地反映了私有制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中国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商品生产所占比重较小.因而中国体现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关系的法很少.中国的奴隶制法维护奴隶制君主专制,而西欧的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法维护奴隶制民主和奴隶制共和国.古希腊的雅典形成奴隶制民主制,古罗马形成奴隶制贵族共和国,古希腊、罗马的法在促进和巩固这种政治制度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在立法上,希腊、罗马的立法权的行使基本上是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共同讨论决定的在司法上,希腊、罗马的民事、刑事案件由不同的法院审理.而中国的民刑不分,司法职能由行政机关行使,中国奴隶制法长期以习惯法作为法的主要渊源,成文法不发达,无专门负责立法和司法的机关,立法权多由君主掌握,西欧的成文法较为发达.到罗马帝国前期,已形成职业法学家集团,罗马帝国的一些皇帝领导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工作,查士丁尼大帝.中国奴隶制法中,神权色彩更为浓厚,强调法是神授的,以某种神的意志作为立法的依据,肯定“君权神授论”. “天命,神罚”,而中国国奴隶制时代刑罚极为残酷.例如,商朝就以酷刑著称,奴隶制五刑是很残酷的,但奉行恤刑制度,而雅典的《德拉古法》连懒惰要被处以死刑.被比作是“血写成的的恶法”.(三)中国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新兴的地主阶级刚从奴隶主手中取得政权,就纷纷制定和颁布法律,用来维护初生的封建统治,李悝造《法经》六篇,公之于众,为以后的封建立法奠定了基础.封建制法代替奴隶制法只能是在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之后.但奴隶制法仍然长期影响封建制法,封建制法中的五刑受到奴隶制法的影响,宗法制度影响始终.周礼是奴隶制法的代表,道德是法,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的内儒外法,道德和法律融合,德主刑辅的理论,而西欧法律和宗教并立,形成两法并存的二元局面.从秦朝起还建立了户籍管理制度,不仅把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使农民无法逃避封建国家的田租、赋税和徭役,而且通过这种方法推行连坐之法,强迫农民互相监视互相举发,以便及时发现和镇压农民的反抗活动.在欧洲的封建制法中,广泛通行着凭借武力或借私刑来解决纠纷的原态复仇的规定,而中国封建制法似乎没有此明文规定.在中国,从《法经》开始,刑罚就是种类多而手段残暴的.一人犯法,满门抄斩,株连亲朋,殃及无辜,斩尽杀绝,殊灭族类,这种遗毒在中国根深蒂固.刑法发达,民刑不分,诸法合体,没有存在公私法之分,重刑轻民,但重农抑商这个经济政策对中国的法律仍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④,而西欧则私法发达……补充说明:封建制度(Feudalism)简称封建或封建制是一种社会制度。
中国古代两次重要的社会转型1
中国古代两次重要的社会转型席海英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摘要: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现将中国古代史上两次重要的社会转型简单梳理和解读,希望对高考备考能有所帮助。
一、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形成时期,是由大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期。
此时,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用“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来描述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可谓最贴切不过了。
大动荡:既有社会制度的演变带来的动荡,又有诸侯国间大规模战争带来的动荡。
奴隶制度的逐渐崩溃,封建制度的日渐形成所引起的社会动荡是最深刻的、最持久的社会变化。
春秋以来,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诸侯争霸,争霸战争此伏彼起,战国七国争雄,兼并战争或连横或合纵,连绵不断,人民苦不堪言,渴望统一。
但也就在这种动荡不安中,诸侯国数目越来越少,民族融合进一步增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强,统一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时的祖国历史在动荡中变革,在动荡中发展,在动荡中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
大变革:这时最深刻的社会变化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封建制逐渐代替奴隶制。
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井田制的逐渐崩溃,封建生产关系的日渐形成并壮大;二是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变化,政治方面出现了改革和变法,尤其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最终确立下来。
此时著名的改革和变法有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不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妨碍。
但是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由于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形成,由于各国为了在争霸战争或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社会经济依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罗山县第二高级中学(精)
(客观条件)
历 ③秦国变法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
史
其他国家,具备了统一战争的条件。 (政治基础)
条 ④秦国历代君主的雄才大略,尤以秦始皇为最。 (领导作用)
件 ⑤战国时期法家思想。 (理论基础)
⑥战国兼并战客观上促进了统一进程。
归纳:结合现实找规律
统
经济基础(根本)
一
政治基础
的
思想基础
一 领导的作用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中央政府
地方
三公制
郡县制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1、政治方面
①立皇权
②建官制 ③颁秦律
“明法度, 定律令,皆 以始皇起”。 《史记》
其目的是什么?
评:
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是加在 劳动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锁,对后世封 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
2、经济方面
①土地私有 按亩纳税
。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国家— 秦 朝
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 210年在位。他 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秦灭六国
BC222
秦朝
BC221
BC228
BC221
赢政
BC230
BC225
BC223
秦
朝 统
措施
①广罗人才 ②部署战略和策略
一
的
①灭六国
措 施
过程 ②平越族(凿灵渠)
般
条
统一是发展的趋势
件
有利的客观因素
统 一
措施
①广罗人才 ②部署战略和策略
的
措
①灭六国
施
和 过程
过
程
秦王嬴政, 嬴 姓, 名 政。 秦 庄 襄 王 之 子。 13 岁 即 王 位, 39 岁 称 帝。 战 国 末 年, 秦 国 实 力 最 强, 已 具 备 统 一 东 方 六 国 的 条 件。 秦 王 政 初 即 位 时, 国 政 为 相 国 吕不韦所 把 持。 公 元 前 238 年, 他 亲 理 国 事, 免 除 吕 不 韦 的 相 职, 并 任 用 李 斯 等 人。 自 公 元 前 230 年 至 前 221 年, 先 后 灭 韩、 魏、 楚、 燕、 赵、 齐 六 国, 终 于 建 立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统 一 的、 多 民 族 的、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中国古代史基本考点过关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奴隶社会时期考点一、夏商西周的更替1夏: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统治中心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夏初都城在(阳城),即今天的(河南登丰);B、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2商:A、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为(亳),即今天的(河南郑州);B、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叫(殷朝),殷即今天的(河南安阳);C、公元前(1046)年,(牧野)战役后,商灭亡,历史上把周武王带军向商都进攻,称为(“武王伐纣”)3西周:A、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西周,都城在(镐),即今天的(陕西西安);B、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是由(周厉王贪财好利、残酷剥削百姓)引起的,是西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C、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D、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即今天的(洛阳),史称东周。
考点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政治制度:分封制:(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A、含义: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③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B、目的:巩固奴隶制统治C、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D、崩溃于(春秋)时期,最能反映分封制崩溃的现象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结束于(战国)时期,被(郡县制)制取代。
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是(井田制)2、经济制度:井田制:(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A、含义:关于土地的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
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关于义务的规定(受田者要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关于生产方式的规定(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称为井田的原因(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B、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C、目的:巩固奴隶制统治D、瓦解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被废除。
封建社会四大时期的旺与衰
封建社会四大时期的旺与衰历史分期是研究历史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远古时代是否可以分期,要靠考古学上的材料去解决。
自有文字记载以后,中原地区已进入上古时代,即奴隶制时代。
到了春秋战国,是上古时代向中古时代的过渡,即奴隶制在中原地区向封建制过渡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可以说是封建制在全国占支配地位的标志。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分期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但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关于中原地区奴隶社会跟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
我们应当放开视野,努力在全国的范围内考察这个问题,不要局限于中原地区。
封建社会历史很长,记载很多,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我们也应该重视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
近代史距离我们的时代近,跟今天现实关系密切,我们更应该重视近代史的分期。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不平衡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各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个民族内部的发展也不平衡,我们应当从不平衡的状态上掌握一个历史时期的整体性。
我国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
封建等级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成长起来。
皇帝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也是最高的地主。
皇帝的下面,是具有世袭特权的皇族、外戚、功臣等不同身份的世家地主,在地主阶级中占有支配地位。
此外,还有豪族地主和高资地主,他们在财产和社会影响上有相当的实力,但在身份上不属于较高的等级,甚至是等级很低的。
世家地主的剥削对象是具有国家户籍的农民,是由封建国家恩赐的。
这种农民在当时农民阶级中占最大的数字,他们有私人经济,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比奴隶的境遇要好一些,但仍然是受剥削的。
他们之间也是有等级的。
他们在国家规定作为世家地主的农户后,并不改变他们在国家户籍上的身份。
他们向世家地主交纳的地租也就是国家的赋税,二者是统一的。
像上述的生产关系,在秦统治时期已经树立,而在西汉和东汉时期不断加以发展。
秦汉时期奴隶制在秦汉时期没有消灭,在官私手工业中仍旧存在。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中国的封建社会始于公元前475年,终于公元1840年,长达2000多年。
西欧的封建社会始于公元476年,终于公元1640年,期间仅经历1000多年的历史。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比中国晚,但结束的时间却比中国早。
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中心,既未在封建社会经历1000多年之后的隋唐时期,开始制度的演变,又未在西欧封建社会开始崩溃的1640年,发生制度的转变。
令人惊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而是长期延续下来了。
那么,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经济内部结构的稳定与坚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制,它不仅包括地主土地所有,也包括自耕农土地所有,但前者在封建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西欧不同,中国的土地早在战国时,便可以自由买卖,尤其是到了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地权转移变得更加频繁。
如嘉庆十九年(1814年)直隶三十几个州县连年荒歉,民间土地多贱价出售,“本处富户及外来商贾,多利其价贱,广为收卖”。
[1]这种土地自由买卖的发展,赋予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极大的活力,再生能力强,并不断强化着地主经济,使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男耕女织,吃的和穿的主要靠自己生产。
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商品经济如同落在贫瘠土地上的一粒种子,难以茁壮成长。
鉴于封建地租剥削的保险性和可观性,工商者们往往“以末致财,用本守之”,[2]将资金大量用于购房买地,尤其是到清代。
如清代时,“苏徽大贾,招贩鱼盐,多置田宅,以長子孙”,扬州大盐商,既“腰缠万贯”也“坐拥一县之田”,“安然衣食租税”。
[3]再者,当时参与流通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手工业产品比重很小,且很大一部分是为满足封建贵族地主的奢侈消费的,城市中商业的繁盛,也主要表现在奢侈行业与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上。
古代现代当代的划分
古代现代当代的划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区别分别是什么?在中国史中和世界史中,关于年代的划分是不同的。
在中国史中的划分是:古代: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又可以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通常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1949年建国之后。
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在文学界是五四运动之后,在史学界是1949年之后。
世界史中的划分是:古代: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当代:通常是二战后,但有时也是现代的代名词。
古今现当代如何划分古代:先秦至晚晴(1840年)。
近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成立。
现代:1949年至今。
古代的划分依据为:社会性质为奴隶和封建社会。
近代的划分依据为: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扩展资料近代可以继续划分:旧民主主义社会(1840-1919)划分依据:由非无产阶级领导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划分依据: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可以继续划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19-1927)国共对峙十年,也称土地革命,或叫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古代、近代、当代、现代的次序如何排列?排序:古代近代(中国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世界史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现代(中国史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开端,世界史以十月革命为开端)当代其实这些界定,历史学界都有不同观点,以上是主流观点,也就是我国教科书里的观点。
“当代、现代、近代、古代”是怎么划分的?一,近代(1840~1919)近代是最好区分的,在初中历史书中就已明确地指出:“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与抗争的历史,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之时,中国各阶层的有识之士都曾走上历史舞台,贡献自己救亡图存的良方。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最后高考历史知识反扣中国近代现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鸦片战争以后至义和团运动(1840—1898)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矛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然而这阶段,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还处于上升时期,所以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仍然是此时的主要矛盾。
如:“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以阶级矛盾为主,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而导致的。
二、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1898—190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深,民族矛盾上升,成为社会中最主要矛盾。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的口号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地尖锐。
三、《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辛亥革命(1901—191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工具。
这样,国内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汇合,反对清政府即反对帝国主义,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四、辛亥革命以后至国民革命爆发前(1912-1923)孙中山所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国民革命,孙中山在护国运动中两次发表讨袁宣言,在护法运动中发表《讨逆宣言》。
这些都体现了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独裁专制的斗争。
五、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利益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就是北洋军阀,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突出的历史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六、国民革命以后至1935年华北事变(1927—1935)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内阶级矛盾发生变化,变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与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之间的矛盾。
中国社会上的一些性质变迁(1)
这说明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只能走其它道路, 于是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社
会。1949 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53 年,中国开始了三大改造。 1956 年, 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度变革。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中
2
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导致国民大革命中途失败。 在此之后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稳定财
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 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
展。但是受三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以及战争的破坏, 民族
资本主义无法发展壮大,只能进入死胡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还是没有改变
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阶段有了初步发展,并在
1911 年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这次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类似于西方三权分立的民主
政体,但是革命成果被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大军阀袁世凯窃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于是人类社会就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 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
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应该是在三皇五帝时期。 当时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已经形成了规模
性的农耕经济, 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有金属器具的使用、 贫富差距的产生、 文字的成熟、
扩大,而最高的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因此天子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将土地分封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历史是发展的,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开始和结束也是⼀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历史学家通常会把标志性的事件和时间作为历史某⼀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但是在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和时间的开始和结束的前后就已经产⽣了开始和结束的因素。
关于中国的封建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时候结束的问题,我的判断标准是这样的:从政治上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秦朝⽽结束于1912年2⽉清朝溥仪皇帝的退位。
从经济上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结束于新中国成⽴后的⼟地改⾰。
从思想上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结束于新⽂化运动。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具体分析如下:第⼀,从政治上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秦朝⽽结束于宣统皇帝的退位,以专制制度的全国性推⼴和全国性消失为标志。
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是由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建⽴,这⼀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建⽴的时候就是封建社会在全国的开始。
公元前221年,嬴政消灭了东⽅六国,专制主义中央期权制度在全国取得了统治地位。
由此,政治上的封建社会开始。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分封制和分法制就在不断地崩溃,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的过程中逐渐产⽣了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雏形。
当然,春秋战国时期的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并没有推⼴到全国。
换句话说,中国当时的封建社会只是出现于部分地区。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地区越来越多。
由此,政治上的封建社会不断完善。
秦始皇统⼀中国以后,把在部分地区实⾏的郡县制推⼴到全国,取代了以前的分封制。
这意味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这意味着官僚政治主导的封建社会的整体性形成。
1912年2⽉宣统皇帝退位以后,民主共和制取代了专制主义,中国的政治上的封建社会结束。
由此,政治上的封建社会消失。
第⼆,从经济上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结束于新中国成⽴后的⼟地改⾰,以封建⼟地私有制的法律性确⽴和法律性灭亡为标志。
封建社会什么时候开始
封建社会什么时候开始
封建社会开始的时间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开始,这是继承了前苏联的史学研究体系得出的结论,即分辨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是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发展水平等为根据。
封建社会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咸阳为都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国近代史指什么时候
中国近代史指什么时候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史学界争论颇多目前仍在探索的问题。
中国近代史指什么时候?本文是整理中国近代史指什么时候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史从1840年到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为止。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两大阶段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第一小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第二小阶段,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第三小阶段: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1901;第四小阶段: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也有人把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第二阶段:从1919年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一小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10课秦王扫六合-
1、我国从什么时候开 始进入封建社会?
2、战国七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哪七 个诸侯国?
燕
战
国
赵齐
七 雄
秦
魏 韩
楚
秦灭六国
赢政
秦
前221年 定 都咸阳
朝中我皇一 。央国陆年公
集历续,元 权史灭秦前 的上掉王二 封第六嬴三 建一国政 0 国个,,年 家统建即至
一立秦二 秦的起始二
---
思考:想一想,秦为什么能 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呢?
选择题
1、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A、公元前475年 B 、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2、秦在岭南开凿的是( )
A 、郑国渠 B、堵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3.在秦朝中央政府中,分管全国军事的官吏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4.秦朝规定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
A.大篆
什么措施呢?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君
皇帝
主
最高统
专
治者
制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中央 政府
郡(守) 县(令)
中
央
地方政
集
府
权
历史小品:楚人卖母(马)
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的千 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呦,良种的 千里母呦。”
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 无奈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母字。围观的人 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 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封建社会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
封建社会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中国的封建社会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53年。
也就是自秦朝建立开始,至土改结束。
封建社会狭义上指分封制的社会结构,这种提法最早是指西欧的中世纪的国家结构,中国夏商周先秦时期也存在类似的制度。
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统治阶级剥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
封建社会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在战国时期都是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时期,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才结束,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够延长那么久,主要还是因为古代的思想,尤其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采取了高度集权的政策形成了君臣思想,这种制度是有等级的,统治者为了统治自己的国家,所以也会对老百姓进行洗脑,而且对于朝臣也会进行洗脑,这些臣子又会为皇帝制定维护统治的制度,让封建体系不断的进行完善,直到达到一个最巅峰的状态。
经济上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小农经济,在政治上实现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封建社会: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老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归纳板书:总体特征: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老师:这一整体特征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从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方面体现。
这不仅是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方法,也是分析其他阶段的方法。
老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历史转型时期,这种变化体现在各个领域。
下面就从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方面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
经济特征:老师:在经济方面,首先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请举例说明1、生产力提高: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的运用,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老师: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在生产关系方面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
请学生回答,在副板书上列出下面的关系图:铁器、牛耕→荒地大量开垦→私田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产生;齐“相地而衰征”、鲁“初税亩”等新税制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老师总结:2、生产关系变革:私田出现,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各国变法用新的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使奴隶制土地国有制逐步向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井田制崩溃。
伴随着奴隶制土地国有制逐步向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和政治势力增大,与奴隶主贵族阶级矛盾尖锐。
⑴取代奴隶主贵族阶级掌握政权。
(举例证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⑵要求政治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各国开展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确立。
举例证明:各国内部改革春秋:齐管仲战国:魏李悝、楚吴起商鞅变法老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有怎样的目的?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战国时期的改革目的具有双重性(根本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程 平越族;
击匈奴;
请思考:
秦灭掉六国的顺序 是怎样的?又具有 什么样的性质?
兼并战争逐步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燕 赵 齐
魏
秦
韩 楚
燕 赵 齐
秦
魏 楚
燕 齐
秦
魏
楚
燕 齐 秦 楚
燕 齐
秦
焚书: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 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 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 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
坑儒: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 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 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 埋了460人。
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加 目的: 强中央集权
请思考:如何评价焚书坑儒?
起止时间
引
历史地位 世界地位 丝绸之路的影响
言
一、秦朝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1统一的条件 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1)结束割据,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经济基础: 生产力发展,各地联系加强,为完成统一提供物质条件
第二,统一度量衡;
以秦国为标准,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 第三,统一货币; 以秦国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通行 全国,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 第四,统一车轨、驰道; 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小篆
文字的 演变:
甲 骨 文
大篆
金 文
篆 书
小篆
隶 书
①书同文;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 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了条件;
1)积极方面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
展;
③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 展;(T28)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6、作用:
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使 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等方面的自由活泼发展;
卫 尉
太 仆
廷 典 宗 尉 客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郡 县
监御史 县 丞 游 徼 亭长 亭 里正 里
乡
包括《盗律》《田律》《仓律》 《徭律》《戍律》《传律》《中表 律》等其中规定:“盗徙封”(私 自移动田界),处以“耐”刑;征 发徭役时,应役农民“不会”要用 荆条或竹板打脊背五十下,逃亡加 倍,服兵役期满归来无文卷证明罚 戍边四个月;士伍偷盗一百一十钱 者,判六年徒刑,盗采别人桑叶不 满一钱者,判处劳役三十天。刑法 有:赀、笞、迁、耐、劓、鋈、磔 等 以上内容说明什么问题?
a、各诸候国大都确立封建制,为统一奠定政治基础; ③政治基础: b、局部统一的形成 ④民族关系:各族联系加强,利于统一 法家学说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统一提 ⑤思想基础: 供了理论武器。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实力最强;②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任用人才;正确策略)
一、秦朝统一
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 按亩纳税;
2)经济 第二,统一度量衡;
第三,统一货币;
第四,统一车轨、驰道;
请思考:
这几项涉及经济上的措 施各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1)封建土地私有制 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经 济基础; 土地私有制 2)封建政权保护 ; 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 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而巩固其统治; 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地租;
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 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 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 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 所居曰禁中。印曰玺,所至曰 幸,所进曰御。
—蔡邕《独断》
皇帝 中 央 太 尉 丞 御史大夫 相 奉 常 郡 尉 县 尉 有 秩 郡 守 县 令 三 老 啬 夫 郎 中 令
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表
说明始皇的《秦律》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 土地所有制,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保护 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5、措施:
①建立皇帝制 ②确立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1)政治
统一度量衡
度 量 衡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5、措施: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3、社会根源(历史必然性)
1)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 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家统一; 2)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 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 镇压人民反抗; 3)思想根源: 法家思想;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4、演变:贯穿封建社会始终
形成于战国,秦朝确立, 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 加强,元朝有了新发展,明 清强化并发展到顶峰
匈奴
长城
咸阳
陇西
生活着2000多万人 越族
东 海
南海
一、秦朝统一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一个结束两个有利于”) 1)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2)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生 产的发展; 3)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和发展;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1、概念: 专制主义: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 君主总揽全国大权; 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相对 于分封制,地方权力集中中央; 2、目的:巩固统治
一分为二:
一方面要肯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行这种文化专制主义, 毁灭大批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加速了秦的灭亡。
实质:封建社会的文化专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5、措施:
①书同文;
3)文化 ②焚书坑儒;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6、作用: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
复习:
1、我国是什么时候进 入封建社会的?战国七 雄是哪七雄?
2、战国时期的秦国如 何由弱变强?
诸 挥虎 秦 侯 剑视 王 李 尽 决何 扫 白 《 西 浮雄 六 古 来 云哉 合 风 》 。,! ,
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公元前二四六年 至公元前 二一○年在位。他是我国历史 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
齐
秦
秦
秦灭六国
秦
赢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 国家(公元前221年)
前221年 定都咸阳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请思考:秦朝在平越的过程中,进行了一项重
要的活动,是什么?并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辽东 全长一万多华里 临洮
请思考:
秦修筑长城有什么意义?源自一、秦朝统一3、秦朝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