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我们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我们有着辉煌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然而,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中国却被人欺凌。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中国处于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的天朝上国成了世界的鱼腩,成了一些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弹丸小国启灵的对象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探究。

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的衰落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把它看做一个表面原因。为什么中国的专制统治可以从公元前五世纪一直到1912年清帝溥仪被迫退位呢?这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的。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变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他决定了一个社会变化发展的轨迹和走向。所以,导致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漫长的社会文化原因才是近代中国衰落的真正原因。但是,在具体分析文化原因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封建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君主个人高度集权和君位世袭。这种基本特征是国家的兴衰主要取决于主个人的品质,即贤明与昏庸。如果,继承皇位的是位贤明的君主,那么国家的前途则是一片光明;相反,如果继承皇位的是位昏君,那么,国家的命运可以想象。贤明的君主上任自然会选拔贤臣,变革制度,

于是一时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君主昏庸的,就往往奸臣当道、朝纲颓废,社会一片乌烟瘴气,甚至于刀兵四起,国破家亡。这就是所谓的人治——"其人存,其政举;其人亡,其政息"。然而就是由君主个人品质来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情况在中国存在了4000年之久。如果没有外界的入侵,或许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由此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每一个王朝从建立那天起就注定了灭亡。可悲的是这种兴衰更替在中国重复了4000多年,中国人就是认识不到其中的弊端,不能摆脱他走上别的道路,而这就与中国人受到的思想教育脱不了关系了

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上看,中国古代刚刚进入文明社会的黄帝时代,就实行一人执掌天下大权,就依血缘传继帝位。黄帝三传至其曾孙尧,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又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禹是黄帝的玄孙,权力又回到了黄帝一族手中。禅让仅是特例,从禹开始又实行了世袭制度,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可见从中国历史的第一页起,政治就是只属于统治阶层少数人的事儿,老百姓就没有一点儿参与政治的权力,只能被动地接受统治。同时,老百姓们也没有一点儿权力意识,他们不关心政治,也不积极地参予政治,他们把君主专制和世袭制度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谁当君主都一样,只要能让他们过日子就行,如果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就起来造反。至于造反后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根本就不去想。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被灌输的封建思想,而他们的能力认知又不足以开创或变革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历史传统和民族心态是中国的封建制度特别漫长的基本原因。

与中国不同,欧洲的一些民族在氏族公社时期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建立国家后,首先选择的也是共和制,国家首脑通过选举产生,如古雅典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他们的民族观念自发地具有民主意识。早期的共和制度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封建社会,欧洲虽然也实行了君主制,但是国王的权力远没有中国的君主那样强大,这是东西方之间历史传统的差异。中国不但历史传统缺乏民主,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自发地走了一条维护和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道路,形成了一种维护君主专制统制的文化,使专制制度更加稳固和久长,这是中国的封建制度特别漫长的文化原因。除此之外,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在维护封建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思想理论为主体,还包括墨家、法家、兵家等一些学派,其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方面也起了主要的作用。儒家学说创立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它的基本政治主张是维护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宗法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主要内容,强调维护家长、族长对家庭、家族的成员和财产的世袭支配特权。在政治上,他的出发点就是“复礼”,即恢复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他强调“正名分”,即纠正各种违反西周的

宗法等级制度的现象;孔子特别提倡“孝、忠”,倡导人们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伦理原则,希望君主要象君主的样子,要高贵,受到效忠,臣子要象臣子的样子,要忠于君主;父亲要象父亲的样子,要有权威,儿子要象儿子的样子,要孝敬父亲,概括地说就是对父亲要孝,对君主要忠。孔子将社会伦理关系归纳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这就是五伦原则,在历史上起了维护专制统治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孔子对君臣、父子、夫妇等双方都提出了要求,但实际上在专制社会里,他们双方之间的权力义务是不平等的,权力集中于前者,义务集中于后者,如果为君者不仁,为父者不慈,为夫者不义,后者除了规劝之外,便无可奈何,而如果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为妇不听,前者便可以动用国法、家法对其进行肉体和精神的制裁,甚至消灭。五伦原则实际上是对后者加了一道精神枷索。

除此之外,孔子还是位大教育家。他编篡了一系列古代文化典籍,开办私学,广收门徒,传授文化,也传授他自己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就是维护君主的统治。孔子之后的儒家思想继承人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且进一步的加以改善使其更适应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董仲舒,朱熹。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他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认为君主是代表上天来统治人世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天下的一切权力都应大一统于君主。董仲舒把孔子的五伦思想与阴阳五行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三纲五常”理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理论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因而成为后世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政治思想。董仲舒还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此统治人们的思想,巩固统治,在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董仲舒之后,南宋时期的朱熹是又一位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人物。他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佛家和道家的理论,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大成,创立了“理学”。他借鉴道家论道的方式,指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是宇宙的本源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是“天理”,号召人们“存天理”;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