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涛经济思想史5古典经济学分化共22页文档
经济思想史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经济学说史是研究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学科。
二、经济学说演化的基本脉络1、经济学说是前史奴隶制时代经济学说中世纪经济学重商主义经济学2、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3、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4、现代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至今三、经济学的三个高峰第一高峰:亚当·斯密1776 构建了经济学框架第二高峰: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19世纪70年代构建了微观经济学框架第三高峰:凯恩斯1936 构建了宏观经济学框架四、学习经济学说史的意义1、经济学说史是理论创新的源泉2、经济思想的社会变迁功能3、锻炼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五、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古代希腊是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希腊时期形成的文化对后来西方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也产生于古代希腊。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兴起。
进入前5世纪后,进入奴隶社会的极盛时期。
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奴隶主思想家努力寻找维护和巩固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主国家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阐述了古代希腊奴隶主阶级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
其中最主要的有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六、色诺芬的经济思想生平:(约公元前430—前355)古代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
出生于雅典富人家庭,是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
政治主张:在政治上拥护斯巴达贵族寡头政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著述:《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
1、财富论财富是指一切有用的东西,即使用价值。
财富可交换。
2、农业论农业是一切技艺的母亲和保姆。
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
3、分工论。
分工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4、货币论货币是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的统一。
5、价格与供求论价格波动受制于供求变化的影响。
经济思想史复习
大纲第一节:经济学及其历史第二节重商主义学派第三节重农主义第四节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第五节马尔萨斯和萨伊第六节李嘉图第七节斯密之后的各国继续者第八节德国历史学派第九节边际学派先驱者第十节边际学派:杰文斯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第十一节边际学派数理学派第十二节边际学派埃奇沃思克拉克第十三节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和庇古第十四节新古典经济学货币理论第十五节凯恩斯经济学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出现在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
其基本思想是:⑴货币看成财富的惟一形态;⑵财富的源泉来自流通领域,主要是贱买贵卖;⑶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⑷国家应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保证金银财富的流入。
基本思想货币是惟一的财富:重商主义者坚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他们把财富与货币混为一谈,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
财富只能来自流通领域: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国内商业不能增加国家的货币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国家要干预经济:重商主义者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
封建割据的国家是妨碍商业资本的充分发展的。
因此他们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并极力主张国家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并提出巩固和增强中央集权国家的实力。
奖励增加人口:重商主义者认为,人口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又是进行武力掠夺、殖民扩张的兵源。
因此,他们主张增加人口,限制人口外流;同时鼓励外国人口、特别是有熟练手艺和有科学技术的人才移入本国。
工业生产是为商业特别是为对外贸易服务的:流通领域决定生产领域,商业资本的力量十分强大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约翰·海尔斯。
在著作《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中,述说了保持和增加英国的货币,积累货币财富的措施和主张;●(法国)安徒安·孟克列钦(1575—1622):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书中首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总结
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总结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人类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探索的历史过程,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经济思想流派和学说。
下面将总结经济思想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古代经济思想古代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古希腊罗马和中国。
古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主要由亚里士多德和斯多亚派代表,他们认为经济是一种为满足人类需求而进行的活动。
中国的经济思想主要由孔子和墨子等代表,他们认为经济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 中世纪经济思想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主要由基督教教父和经院哲学家代表,他们认为财富来自神的恩赐,经济活动应当以服从神的旨意为目标。
这一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注重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对商业活动持保守态度。
3.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重商主义是17世纪到18世纪初期欧洲主导的一种经济思想,认为财富是国家实力的根本基础。
重商主义强调贸易顺差的重要性,主张制定贸易保护政策,发展国内工业和农业,增加出口。
重商主义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财富积累的思考具有重要影响。
4.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主要是18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19世纪英国的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等人的思想。
古典经济学强调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认为市场能够自发地调整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
古典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5.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剥削的制度,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主流流派。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个人行为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通过供求关系来解释价格和资源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威廉·斯坦利·杰文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
7. 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主要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
中外经济思想史
第一章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一、中国早期经济思想(一)先秦时期的核心经济思想义利论是关于道德规范和物质利益关系的理论。
是春秋至战国初期的核心经济思想。
它是当时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在经济思想上的集中反映。
思想家或者主张“重义轻利”,或者“重利”,义利论成为此时核心。
大体上,春秋时期“重义轻利”占优势,战国初期,重利占优势。
1、儒家学派孔子的经济思想(1)义利思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a.义以生利“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致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b.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而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c.取之有义“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富民思想实现富民的4个途径:a.保证和鼓励生产者发展生产。
“使民以时”b.国家不干涉百姓经济。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c.反对与民争利“废山泽之禁”d.减轻统治者的剥削(3)消费观点a.个人消费方面——等级消费论者“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
始有,曰:苟合矣。
少有,曰:苟完矣。
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
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
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每佾人数,如其佾数。
或曰:“每佾八人。
”未详孰是。
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
b.国家财政开支方面——节用论在礼仪上的消费,孔子主张“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讲究铺张扬厉和形式排场.“子贡欲废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外事礼仪中,孔子也认为要张扬。
凡不属于国计民生的礼仪则从俭2、道家的经济思想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经济思想史的总结PPT
经济思想史的总结PPT经济思想史的总结经济思想史是研究人类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的历史过程,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不同的经济思想流派和学说。
在这篇PPT中,我将对经济思想史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1. 古代经济思想古代经济思想主要关注农业和贸易,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他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并强调分工与劳动力效率。
此外,古代的希腊城邦也对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2. 中世纪经济思想在中世纪,基督教教义对经济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托马斯·阿奎那斯在《神学真理》中提出了公正交换和私有财产的概念,并赞成通过私有财产以及通过公平的价格来实现经济繁荣。
此外,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劳动价值论也在此时出现。
3. 进步主义经济思想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进步主义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占据主导地位。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并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同时,拿破仑主义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赫瑞特提出了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计划,主张通过干预来提高社会福利。
4.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19世纪中叶,卡尔·马克思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会自我崩溃,并预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消亡。
马克思的思想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新古典经济学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该理论强调市场供需的平衡、边际效用和效用最大化。
著名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包括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宏观经济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6. 当代经济思想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当代经济思想面临着新的挑战。
现代经济学家关注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等。
经济思想史教程
经济思想史教程•目录:•导论•第一节经济学的历史属性•经济学历史属性的涵义--经济学理论的相对真理性•第二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逻辑•经济学的范式与功能--范式的转换与经济学的革命--经济学范式发展的几个历史时期••第一篇前经济学范式时期•第一章早期的经济思想•第一节从色诺芬到亚里士多德•色诺芬的经济思想--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古希腊经济思想小结•第二节从贾图到奥古斯丁•贾图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的经济思想•第三节从阿奎那到重商主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西欧封建社会晚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小结••第二篇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形成时期•第二章古典经济学中的中国渊源•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回顾•问题的提出--研究历史的回顾•第二节中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的影响•魁奈:欧洲的孔子--杜尔哥与其经济学名著--亚当·斯密与中国••第三章重农学派•第一节布阿吉尔贝尔:重农学派的先驱•财富理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第二节魁奈:重农学派的领袖•纯产品学说--社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经济表》--经济政策主张•第三节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的发展•对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对纯产品学说的发展--工资和利润理论••第四章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形成•第一节威廉·配第: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经济学方法论--价值论--分配论--货币理论--经济政策主张--简要评论•第二节亚当·斯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立者•《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分工理论--交换理论--货币理论--价值与价格理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学说--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国际分工理论--国家职能和赋税原则--简要评论••第三篇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常规发展时期•第五章萨伊和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分化•第一节萨伊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生产三要素论--价值论--分配论--销售论•第二节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研究方法--劳动价值理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理论--货币理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自由贸易学说••第六章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第一节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詹姆斯·穆勒: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开始--麦克库洛赫:李嘉图学•第二节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服务价值论--经济和谐的理论体系--经济自由主义•第三节西尼尔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西尼尔的“节欲说”--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第四节约翰·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的综合•约翰·穆勒经济学说的特点--生产规律同分配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关于三类商品三种价值决定的法则--货币和信用理论--资本、利润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社会改良的思想主张••第七章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中的新方向•第一节西斯蒙第的新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消费先于生产--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危机--财富和人口理论•第二节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有效需求不足论•人口原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理论••第八章历史学派与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发展•第一节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形成的历史条件•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历史学派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二节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先驱•国家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理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第三节罗雪尔:历史学派的奠基人•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国民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新历史学派的特点--新历史学派的基本经济观点--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总结--社会改良理论和政策•第五节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劳动价值理论的创立--剩余价值论的创立--资本积累理论的创立--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经济危机学说••第四篇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形成时期•第九章边际效用学派:现代经济学范式的确立•第一节门格尔与奥地利学派•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边际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客观交换价值论--时差利息论•第二节克拉克:美国的效用学派•新三分法--边际生产力论•第三节杰文斯与数理经济学派•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杰文斯的交换方程式--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第十章马歇尔与剑桥学派: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完善•第十一章维克塞尔与凯恩斯: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完成•第十二章凡勃伦与加尔布雷恩的制度分析:现代经济学范式的补充•第十三章弗里德曼与拉弗: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复归•第十四章科斯与交易费用:现代经济学范式发展的新方向•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经济思想史内容概述总结
经济思想史内容概述总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思想的形成和演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济思想史探讨的是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途径的演变,其内容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主要经济思想体系。
一、古代经济思想古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两个重要学派的争论上:斯多亚派和亚里士多德派。
斯多亚派强调合理利用资源,追求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亚里士多德派则认为经济目的应当为满足人的生活需求。
这种争论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待经济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并为后世经济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世纪经济思想中世纪经济思想主要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强调物质财富的虚无和贫困的美德。
这使得经济活动被视为低贱和卑劣,导致经济发展的阻碍。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如托马斯·阿奎那和约翰·布尔东等对中世纪经济学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思考,提出了一些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见解。
三、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重商主义是17世纪到18世纪初欧洲国家的主导经济思想,其核心原则是国家经济的强化和贸易的保护。
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积累是国家力量的体现,主张通过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来实现国家经济强盛。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学理论,主张市场的自由运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
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贸易、劳动分工、市场供求的自由调节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经济思想发展。
四、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主张实现资源的公有化和平等分配。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家如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理论,指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五、新古典主义经济学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和个人理性行为,认为通过价格机制和市场交换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代表人物包括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涛经济思想史-5古典经济学的分化
政治经济学对象、 政治经济学对象、任务和方法
• 认为政治经济学是超阶级的、纯理论的学科, 认为政治经济学是超阶级的、纯理论的学科, 是研究在一般社会制度下人类对财富的生产、 是研究在一般社会制度下人类对财富的生产、 分配和消费( 三分法” 的科学。 分配和消费(“三分法” )的科学。 • 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和任务是提示财富的由 来和方法,富人与穷人利益的一致, 来和方法,富人与穷人利益的一致,使国家获 得良好经济制度的利益。 得良好经济制度的利益。 • 在研究方法上认为政治经济学同化学、物理学、 在研究方法上认为政治经济学同化学、物理学、 天文学一样是一门实验科学, 天文学一样是一门实验科学, “阐明事件是怎 样发生” 它以“发生着的事件” 样发生”的,它以“发生着的事件”为基础 。
分配理论的特点
• 对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分析始终以劳动价值论 对工资、 为基础, 为基础,认为三种收入都仅仅是劳动创造的价 值的一部分; 值的一部分;坚持三种收入中工资量的变动起 着决定作用,认为工资变动为因,利润、 着决定作用,认为工资变动为因,利润、地租 变动为果;有意识地研究了工资和利润、 变动为果;有意识地研究了工资和利润、利润 和地租的对立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和地租的对立关系, 中的阶级对立。 中的阶级对立。 • 强调三种收入中只有利润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最重要,只有利润增加才能增加资本积累、 最重要,只有利润增加才能增加资本积累、促 进生产力发展, 进生产力发展,利润的增长又受制约于工资和 地租的变动。 地租的变动。
资本构成不同对价值的影响
• “资本”变化条件下的价值决定:在这种情况 资本”变化条件下的价值决定: 资本 下李嘉图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因使用“ 下李嘉图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因使用“资 的变化而发生变更, 本”的变化而发生变更,如:
复旦大学马涛外国经济思想史讲义 外国经济思想史课程大纲
315.043.1.01外国经济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s of foreign countries)学分数3 周学时3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财经类专业选修课。
基本内容:本课程依次对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经济学、历史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当代经济学的流变和发展进行简要系统的讲授和评论。
本课程的特点是从经济学范式与范式转换角度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揭示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何以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和流派。
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西方经济思想的基本发展脉络,对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所反映出的经济学方法论有所了解,增强经济学理论的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式:基本原理讲解,适度课堂讨论。
教材:马涛编著:《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教学内容:1·导论1·1经济学的历史属性1·2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逻辑2·中外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交汇2·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回顾2·2中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的影响3·重农学派3·1魁奈与重农学派的创立3·2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的发展3·3重农学派对亚当·斯密的影响4·古典经济学的形成4·1亚当·斯密的《国富论》4·2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4·3亚当·斯密对后世的影响5·古典经济学的分化5·1萨伊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5·2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6·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与综合6·1李嘉图学派的解体6·2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6·3西尼尔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6·4约翰·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的综合7·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中的新方向7·1西斯蒙第的新经济理论7·2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有效需求不足论8·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8·1历史学派的特点8·2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先驱8·3罗雪尔:历史学派的奠基人8·4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9·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继承9·1《资本论》解读9·2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与发展9·3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理论9·4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历史定位与再评价10·边际效用学派: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建立10·1门格尔与奥地利学派10·2克拉克:美国的效用学派10·3杰文斯与数理经济学派11·马歇尔与剑桥学派: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完善11·1马歇尔局部均衡的理论体系11·2庇古、罗宾逊、张伯伦对马歇尔理论的发展12·维克塞尔与凯恩斯: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完成12·1维克塞尔的货币经济理论12·2“凯恩斯革命”与凯恩斯理论的发展13·凡勃伦与加尔布雷斯的制度分析:现代经济学范式的补充13·1凡勃伦与早期制度学派13·2加尔布雷斯与新制度学派14·弗里德曼与拉弗: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复归14·1弗里德曼与货币学派14·2供给学派15·科斯与交易费用:现代经济学范式发展的新方向15·1交易费用概念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15·2产权理论15·3制度的构成与作用15·4制度变迁理论15·5新经济史学16·总复习17·考试(最后两周)。
经济思想史
一、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古罗马农学家的代表有:加图、瓦罗和柯鲁麦拉。他们三个著作同时都叫《论农业》,他们都推崇农业。
二、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1.自然法学说。自然法是一切规则的总和,被认为是出自万物的本性,支配万物的行为。针对罗马公民的《公民法》和针对罗马统治下的外邦人法,即《万民法》。2.私有财产不可侵犯。3.对于利率的看法。
第一章 欧洲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和古罗马关于商品、货币和市场的思想萌芽的共同点:(一)都是维护奴隶制的自然经济。(二)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对社会分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三)对商品、货币都做了初步分析。(四)承认小商业,反对大商业和高利贷。古希腊的经济思想:有名的代表人物,如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1.财富观和价值观。2.对农业的重视。他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3.对分工的看法。4.对价格变动的看法。5.对货币的看法。色诺芬认为货币具有流通的职能,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还谈到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一)柏拉图是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希腊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学家,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经济思想史的大的贡献是关于社会分工的描述及关于理想国的概念。柏拉图的有关经济学的著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
(二)主要特征:1.最早用商业的眼光和用市场的角度论述经济规律,有一定的进步性。2.一些理论和观点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从而带有理论浮浅和片面性的特征。
四、重商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一)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又叫重金主义,货币主义。其观点:(1)他们把金银(货币)看作唯一的财富。(2)为增加货币,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3)强调国家应管制外汇,规定外汇汇率。(4)强调国家用行政干预的办法从国外进口金银、积累货币,严禁金银出口和货币外流。代表人物:(1)英国的代表人物威廉?史密斯,1549年发表了《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一书。他被后人认为是当时了解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关系最出色的人。 其观点:a.铸币成色和重量不足,是物价上涨和国内足值货币输出国外的原因;b.主张把足值的金银货币保存在国内;c.主张商品少输入多输出,禁止外国商品输入英国。(2)法国的代表人物孟克列钦。法国早期的重商主义最著名的代表是安托尼?德?孟克列钦在1615年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这是经济学说史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他的观点包括:a.强调积累货币的重要性。b.宣传商人及商业活动的重要性。c.强调国家应该扶持手工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富,但是只能出口法国特别丰富的产品。d.国家要保护商人的对外贸易。
考研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梳理
考研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梳理考研经济思想史是经济学专业考研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济思想的演进以及各个经济学派的观点和理论等内容。
在备考经济思想史这门课程时,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梳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逐个介绍经济思想史的知识点。
一、古代经济思想1. 古典经济思想的起源古代经济思想主要起源于古罗马和古希腊,其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古代经济思想家古代经济思想家包括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等,他们对商品经济、价值理论、分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3. 古代经济制度古代经济制度包括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二、近代经济思想1.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重商主义是近代经济思想的一种流派,其主要观点是国家财富的增长应该以出口为主,通过保护贸易和发展商业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
2. 古典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派是近代经济思想的重要流派,代表性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古典经济学派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等重要概念。
3.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并以消除剥削和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4. 边际效用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是近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有杰文斯、门格尔等。
边际效用学派主张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决定其价值,强调需求和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三、现代经济思想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
2.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关注经济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强调市场和非市场制度的作用。
3.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主张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史课件(含制度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 马涛老师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史课件——马涛老师本资料源自公开出版物或相关院校内部 由复清发展金融考研咨询社编辑整理导言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经济学是认识或解释经济现象与活动的理论方法•萨缪尔森经济学定义: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经济学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机会成本与边际(增量)分析•理性经济人假定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逻辑•经济学历史属性:经济学历史属性的含义;经济学理论的相对真理性;•经济学范式与功能:提供某种共同理论信念;蕴含独特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共有的概念和文字表述系统;组织功能;•范式转换与经济学革命:旧范式预测能力日渐衰退;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原有分析范式的逻辑空间之外不断发生和积累;新范式蕴含的逻辑空间比原来旧范式宽阔;新范式同思想或知识形态的主流相吻合;新范式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经济学范式发展阶段•前经济学范式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时期•现代经济学范式时期•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在价值理论方面差异:价值由生产过程单独地产生并由劳动或生产过程决定与价值由经济体系诸多过程系统地形成,有物质属性也有精神属性;证伪主义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证伪主义的论题:理论先于观察,理论是大胆猜测;证伪原则即科学理论和命题不可能被经验证实只能被经验证伪;可证伪性是划分科学和非科学分界的标准;•科学知识的增长的四段图式:P1-TT-EE-P2……(P1:问题;TT:试探性解决;EE:清除错误;P2:新问题)•证伪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驳、批判和革命的过程•萨谬尔森提出一个可操作的经济学理论就是一个可证伪的理论;•弗里德曼认为经济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决定于其预言能力,决定于其是否能接受事实证据的检验和证伪;•马克·布劳格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都打上了证伪主义的印记;证伪主义把经济学带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时期;•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强调科学的发展就是一部新谬论代替旧谬论的历史,但新谬论更接近于真理”。
经济思想史第五章
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 必要劳动无关
价值产生于消费领域,不是生产资料将其价值转移 予其产品,相反是产品价值赋予其生产资料以价值
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报酬,或是与边际主义的比较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边际主义是以消费者 经济人作为研究对象, 强调效用的主观性特 点。 古典主义经济学是以 生产者经济人作为研 究对象
边际主义注重运用数学方 法、统计资料以及抽象的 推理演绎将经济学描述成 一个精确的科学,属于定 量分析 对数学方法、统计资料的 运用没有特别强调,更多 表现出研究方法上的定性 分析。
奥地利学派有各不相同的 分配理论,门格尔认为劳 动、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是 它们各自提供的效用的报 酬;维塞尔则把它们当作 补全财货价值中各个组成 要素的价值“归属”问题; 庞巴维克则以现在财货的 边际效用估价高于未来财 货的“时差利息论”解释。
主观价值论几个基本论点:
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价 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
边际革命兴起及其原因
特征
• 三个国家的三位经济学家在事前毫无联系 的情况下,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 不以政策主张上的标新立异为主要特征
共同 • 育 • 兴起 原因 成长背景——中等富裕家庭、良好的教 学术环境——微积分的普及
背景
• 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对抗 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经济社 会问题。 边际主义仍然坚持市场配置和分配,反 对政府干预,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连续 性。
交换理论
杰文斯
杰文斯交换方程式:“两个商品的交换比率, 是交换后各个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的比率的 倒数。”这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均衡 的条件。 价值:建立了消费者均衡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分化》课件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苏格兰经济学家,他发展 了劳动价值论,并对资本 主义制度下的分配问题进 行了深入研究。
02
古典经济学的分化
分化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经济 现象日趋复杂,古典经济学无法 解释和应对新出现的问题。
过程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古典经 济学开始出现分歧,不同的经济 学家对经济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见 解和解决方案。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主张自由放任的市 场经济,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古典经济学的分化
19世纪中叶以后,边际效用学派和历史学派的兴起,对古典经济 学产生了挑战和分化。
古典经济学对现代经济的影响
1 2 3
政策主张
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强调市场 调节的作用,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产生了 深远影响。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
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认为价格变动会自 发调节市场平衡;新古典经济学则更关注个体行为和决策,通过 边际分析和供需曲线分析来解释市场运作。
古典经济学注重国家干预和政府宏观干预的必要性;新古典经济 学则主张自由放任,认为市场自我调节能够达到最优资源配置。
《古典经济学的分 化》ppt课件
目录
• 古典经济学的起源和背景 • 古典经济学的分化 • 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和影响 • 古典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的比较 • 总结与思考
01
古典经济学的起源和背景
古典经济学的历史背景
18世纪中叶
古典经济学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 革命时期,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新的经济理论来解释和指导 经济发展。
对个人学习和研究的启示
经济思想史第6章 古典学派 马尔萨斯
2021/7/22
22
马尔萨斯不仅高估了地租的重要性,也高估了 人口相对于生活资料的增长率。在他所处的时 代,需要对大范围的贫困作出解释,马尔萨斯 提出了一个似乎合理的理论。但后来的证据并
没有支持理论的预测。尽管世界人口急剧增 长——从1800年的约10亿增长到1960年的30亿, 再到2000年的60亿——但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2
令人惊奇的是,独立地发现了有机进化理论的 阿尔佛雷德·华莱士也赞扬马尔萨斯。华莱士 在其自传《我的一生》中谈到,他在与达尔文 大致相同的时间里读到了马尔萨斯:“也许我
读过的最重要的著作是马尔萨斯的《人口 论》……这是我读到的第一部讨论哲学生物学 的著作,它的重要原理是我一生的财富。20年 2后021,/7/2它2 给了我长期寻找的有机物种进化的有效17
数自然增长的需求。
2021/7/22
7
提出了限制人口增长的两种
措施:
预防性控制:也称作道德约束。他 认为负担不起孩子的养育的人们应 该延迟结婚或者不结婚,婚前行为 也应该受到严格的道德约束。但他
反对节育,认为这是罪恶。
2021/7/22
8
积极控制:指那些提高死亡率的措 施,包括饥荒、穷困、瘟疫和战争, 它们都是削减人口所必需的不幸的
毁灭亚当·斯密的民主繁荣前景?
1968年,环境保护运动的先
驱部组”织成、立罗著,马名19的72俱“年罗,乐马罗部俱马乐俱——《增长的极 限》 乐部出版第一部报告,题目
就是《增长的极限》。该书 从1972年公开发表,给人类 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 第一声警钟,从而掀起了世 界性的环境保护热潮。该书 被译成各种文字一版再版。
人的怜悯,他就必须离开,并且她也会迅速执行这些客人站起来为他腾出一点空间,那么其他和他 一样的人也会立即要求同样的待遇……宴会的秩序与和谐被打乱了,
经济思想史整理
经济思想史整理(总1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填空题:经济思想演化的基本脉络1、经济思想史前史奴隶制时代经济学中世纪经济学重商主义经济学2、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3、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4、现代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至今经济学三个高峰:1、第一高峰:亚当斯密 1776年构建了经济学框架2、第二高峰: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19世纪70年代构建了微观经济学框架。
3、第三高峰:凯恩斯 1936年构建了宏观经济学框架三本里程碑意义的教材:1、约翰穆勒1848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2、马歇尔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3、萨米尔森1948年的《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批判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研究法、专题研究法学习经济思想史的意义:1、经济思想史是理论创新的源泉2、经济思想的社会变迁功能3、锻炼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三个阶段:1、17世纪到18世纪初2、18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3、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名词解释: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是研究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学科。
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分化,造成了贫穷差距的扩大,贵族生活腐化、堕落。
由富人和穷人组成的国家永无太平之日。
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
公平价格:商品的出卖者能获得相当于所处等级地位生活条件的价格。
公平价格取决于从物品所得到的利益的大小、它们对人的效用,所以,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要取决于某种评价。
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
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
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