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
乳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评价
乳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评价在乳品加工过程中,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和健康益处。
因此,对乳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评价其发酵性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乳酸菌是一类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
在乳品中,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有益菌群,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益生作用。
为了分离出乳酸菌,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常见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M17培养基等,这些培养基中含有适宜乳酸菌生长的营养成分,并能抑制其他菌群的生长。
从乳品中分离乳酸菌的步骤一般包括:制备样品的稀释液、在选择的培养基上涂布样品、进行培养和筛选。
分离出的单菌落需要进行单菌株的纯化,通过反复传代培养可获得纯系的乳酸菌菌株。
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菌株进行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试、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
其中,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定细菌的种属。
二、乳酸菌的发酵性能评价乳酸菌作为发酵剂广泛应用于乳品工业中,因此对其发酵性能的评价非常重要。
乳酸菌的发酵性能包括发酵速度、产酸能力、抗菌活性等指标。
发酵速度是评价乳酸菌发酵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乳酸菌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因此通过测定乳糖消耗速度可以评价乳酸菌的发酵速度。
一般来说,发酵速度较快的乳酸菌对应的产品品质也较好。
产酸能力是评价乳酸菌发酵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发酵产物中的乳酸含量可以评价乳酸菌的产酸能力。
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可以更好地发挥酸奶等乳品的保质期延长和营养价值的提升。
除了乳酸的产酸能力,乳酸菌还具有抗菌活性。
乳酸菌能够分泌有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长的物质,对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评价乳酸菌的抗菌活性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综上所述,乳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性能评价是乳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分离鉴定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指标,能够筛选出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并确保乳品的品质和安全。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益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是乳酸菌应用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从大量的混合菌群中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乳酸菌菌种对营养要求较高,因此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分离筛选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DC培养基等,它们含有适宜乳酸菌生长的营养成分,能提供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
2. 适宜的培养条件:乳酸菌对培养环境的温度、pH、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条件有一定要求。
通常情况下,乳酸菌分离筛选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30-40)下进行,pH值保持在4.5-7.0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适中。
3. 分离方法:乳酸菌菌种的分离常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如层析法、稀释平板法、摇瓶培养法等。
其中,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分离方法,通过将混合菌群在筛选培养基上涂抹或刺激,使不同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上形成分离的菌落。
4. 鉴定鉴别:乳酸菌菌种的筛选与鉴定是不可分割的一步,只有确定菌株的种属和特性才能真正确认其乳酸菌的菌种类型。
目前,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和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16S rDNA序列分析)等。
在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选择样品:样品的选择对于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从乳制品、肠道、土壤等环境中寻找潜在的乳酸菌菌种,可以提高分离到优良菌株的几率。
2. 优化培养条件:对于特殊的乳酸菌菌种,可能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如调整温度、添加特定的营养成分等,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3. 评价筛选结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其特性和应用价值。
如菌株的酸奶生产能力、耐酸碱能力、抗菌能力、抗氧化能力等。
总结起来,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鉴定鉴别技术。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1、分离培养基采用MRS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中添加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进行平板涂布分离, 挑取直径在115mm以下能使培养基中溴甲酚紫变红或变黄的单菌落, 菌落表面光滑的菌株,采用划线法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纯种。
2、MRS 固体培养基:蛋白胨10g,肉膏10g,酵母提取物5g,柠檬酸二铵2g,乙酸钠5g,K2HPO4 2g,MnSO4·4H2O 0.25g,MgSO4·7H2O 0.58g,葡萄糖20g,吐温80 1mL,琼脂25g,水1000mL。
调pH6.2~6.4,1% CaCO3,121℃灭菌15min。
改良MRS培养基:向MRS培养基中加入1% CaCO3。
10 倍比稀释至10-10,分别吸取稀释液各0.2mL,涂布于含钙MRS 培养基平板上,37℃静置培养48h。
挑取含钙培养基上具有明显钙溶圈的菌落,划线分离纯化2~3 次,最后选择单菌落,经镜检确认为纯种3、MRS 固体培养基: 蛋白胨10g, 牛肉膏10g, 酵母提取物5g, K2HPO4 2g, 柠檬酸二铵2g, 乙酸钠5g, 葡萄糖20 g, 吐温-801mL, MgSO4 #7H2O 0.5g, MnSO4 0.25g, 琼脂25g,蒸馏水1000mL, pH6.2~ 6.4, 3%的CaCO3, 121℃灭菌20min。
稀释倾倒平板法分别接种于MRS固体培养基上,30 ℃培养24h30℃培养24h, 在MRS+3%CaCO3 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明显的透明圈, 表面光滑湿润。
45、培养基MRS液体培养基(pH5. 0) , 富集培养用; 改良MRS固体培养基(pH6.8) : 在培养基成分中,加入2%的CaCO3菌种分离方法先在MRS( pH5. 0) 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 18~24h后采用改良的MRS固体培养基进行稀释平板法分离,挑取生长在平板中下层且具溶钙圈的乳白色菌落,按常规方法进行纯化,获得纯菌。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法.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法乳酸细菌是⼀类能利⽤发酵糖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兰⽒阳性菌,⽆芽孢,不运动。
营养要求⾼,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素。
在琼脂表⾯或内层形成较⼩的⽩⾊或淡黄⾊的菌落。
通常⽤作为有益微⽣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球菌等。
乳杆菌常⽤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
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时,SL培养基常⽤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对于芽孢乳杆菌常⽤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
M17培养基被⽤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个种。
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鞭⽑。
粪肠球菌为⾰兰⽒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µm,在直⾓两个平⾯交替形成四联状,⼀般细胞成对⽣,单⽣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
⾰兰⽒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
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呈⽩⾊。
沿洋菜穿刺线的⽣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长,对乳酸菌⽆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成的乳酸量进⾏性能鉴定。
乳酸菌⽣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素及微氧,⼀般菌落⽐较⼩。
分离培养基⼀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长作⽤。
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长,对乳酸菌⽆害。
⼀.筛选⽅法:1.溶钙圈法:利⽤⼀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CaCO3溶解圈,从⽽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CaCO3的作⽤是:①鉴别能产⽣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修订稿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
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
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
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
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
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鞭毛。
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
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
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
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
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
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1.溶钙圈法: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流程
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流程1.材料首先要确定目标,即所筛选的乳酸菌来自哪里,例如想要筛选一株果蔬发酵乳酸菌,那我们就得找一个产区或者其他地方自然发酵果蔬的样品。
1.1培养基查找相关文献,菌种生化鉴定用培养基建议查看文献:工业微生物实验手册MRS培养基:牛肉膏10 g/L,蛋白胨10 g/L,吐温801g/L,葡萄糖50 g/L,乙酸钠5g/L,硫酸镁0.2 g/L,磷酸氢二钾2 g/L,柠檬酸二铵2 g/L,溴甲基酚紫0.4 g/L,酵母提取物5 g/L,琼脂15~20 g/L,pH 6.3~6.7,121 ℃湿热灭菌30 min。
(PS:若自己嫌麻烦,可买现成的MRS培养基)初筛培养基:在MRS分离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5%碳酸钙,乳酸调至PH2.0.(加碳酸钙是为了能更好的挑出优势菌,乳酸调至PH2.0也是同样道理)如图:若是乳酸菌菌落旁会有清晰可见的透明圈,这是由于乳酸与碳酸钙反应了。
高盐复筛培养基∶在MRS分离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10%氯化钠和0.5%碳酸钙。
高糖复筛培养基∶在MRS分离培养基的基础上将葡萄糖质量分数提高到30%,添加0.5%碳酸钙。
明胶培养基∶蛋白胨25 g/L,牛肉膏7.5 g/L,氯化钠5g/L,明胶100 g/L,pH7.0~7.2,121∶湿热灭菌15 min。
果蔬发酵培养基∶将苹果、胡萝卜、西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清洗去皮切分后分别榨汁除渣制得发酵果酱,然后按1∶1∶1∶1比例混合经巴氏灭菌后4 ∶冷藏。
按照混合果蔬汁33.3%、葡萄糖5%、蔗糖5%、氯化钙0.5%、磷酸氢二钠0.05%、磷酸二氢钠0.05%、硫酸镁0.03%、柠檬酸0.1%的配比配制,除果蔬和柠檬酸外其余成分于115 ∶湿热灭菌15 min。
2.方法2.1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取产区自然发酵苹果原浆,用0.9%灭菌生理盐水进行10 倍梯度稀释后,吸取适宜稀释度溶液涂布至MRS分离培养基中,37 ∶恒温厌氧培养24h,挑取菌落黄色范围大并具有乳酸菌典型特征的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菌体形态。
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分析
为0.725、0.694、0.712,对照柠檬酸和乳酸的Rr 值分别为0.483、0.731,证明其三菌株都有乳酸,均为产乳酸菌株:2.形态学鉴定。
在MRS 培养基上分别涂上已经经过分纯操作的菌种,在38°C 的环境中培养24小时,然后观察其特征情况,进行试剂染色处理,运用油镜进行观察:观察 结果为:1号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为突起,0.5到1 毫米的菌落直径,呈圆形、光滑和灰白色,在革兰氏染色 上呈阳性,具有厌氧兼性,且生长物浑浊,豆状或球状的 菌体,0.8到1.2um 的直径,列为短链或单个2号和1号的不同之处是菌体直径不同,菌体为圆端直杆状,0.9到 1.2L U T 1的直径,且排列为成对或单个3号菌落中间突起且为深色,菌体粗短杆状,0.9到1.2画的直径,从形态学特 征角度分析可知,1号有肠膜明串珠菌形态学特征,2号有 植物乳酸杆菌特征,3号有短乳杆菌特征:3. 生理特性鉴定和生化鉴定。
在培养基中引入1%的对应菌液,每隔4小时吸取菌液,进行梯度性稀释,结合结果 将生理特性明显的1号、2号和3号菌株再培养2-3小时,以 培养时间为横坐标、菌落总数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 明确培养时间和温度等情况对乳酸菌的影响(图1 ) 生化特性鉴定的试验方法有很多,如明胶液化试验、硝酸盐还 原试验等,根据试验需要有序进行试验即可C 寸》O C 寸》c 丨O ,《 N V O Q时阐(h >图1:三种菌株生长曲线经这两种鉴定结果反馈,1号最佳生长温度在2 5 °C - 30°C , 2号和3号最佳生长温度为30°C -35°C ,都为乳酸菌, 结合其生化特性鉴定情况,确定1号菌株为肠膜明串珠菌,2号菌株为短乳杆菌,3号菌株为植物乳酸杆菌.7!作者简介:杨家玉(1999.7.5-),女,河北盐山县, 本科;研究方向:食品。
■文I 杨家玉青岛工学院菜是经过乳酸发酵而形成的蔬菜制品,其增进食欲 的功效是因为含有乳酸菌。
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功能的体外评价
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功能的体外评价目的从母乳标本和健康新生儿粪便标本中筛选出具有耐酸、耐胆盐能力的乳酸杆菌,并通过体外实验对其进行降胆固醇,抑制病原菌,抗毒素和免疫调节能力的评价,以期获得具有良好益生功能的乳酸杆菌作为益生菌候选株进行进一步地研究和开发。
方法一、乳酸杆菌的分离和鉴定:将母乳标本和新生儿粪便标本系列稀释后均匀接种于MRS培养基中,培养48h后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挑选可能的乳酸杆菌;再通过16s rDNA的初步鉴定以及耐酸、耐胆盐实验的筛选;最后对所得菌株进行API 50 CHL生化鉴定。
二、(1)体外降胆固醇能力评价:采用Wako试剂盒检测实验菌株培养上清中的胆固醇含量;观察细菌活性、培养时间和接种量对降胆固醇能力的影响;利用无水乙醇洗脱沉淀中的胆固醇探索菌株的降胆固醇机制。
(2)体外拮抗病原微生物能力评价:采用琼脂扩散法初步比对了实验菌株发酵上清对E.coli 0157:H7、Shigalla sonnei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抑菌能力;采用蛋白酶K干预和调节pH值的方法对发酵上清进行处理,研究影响抑菌效果的因素。
(3)体外抗毒素能力评价:vibrioulnificus(Vv)和E.coli 0157:H7的无细菌培养上清(Cell free culture supernatant,CFCS)与待测乳酸杆菌共同孵育3h 后分别与Caco-2细胞和Vero细胞作用,12h后用LDH释放法检测含毒素上清引起的细胞毒性变化。
三、植物乳杆菌DOMLa的抗炎能力评价:选择合适剂量的Vv 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同时加入不同剂量的植物乳杆菌DOMLa 干预,作用3h后,采用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并采用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IL-1(3和TNF-α的释放量。
结果一、筛选得到10株具有耐酸、耐胆盐能力的乳酸杆菌,经鉴定它们为:植物乳杆菌Y7-4,植物乳杆菌Y13、德氏乳杆菌Y20,嗜酸乳杆菌H104-2,发酵乳杆菌H109、发酵乳杆菌H115-5以及植物乳杆菌H121-2、植物乳杆菌H137-1、植物乳杆菌H155-2和植物乳杆菌H172-2。
一株乳酸片球菌的分离鉴定
一株乳酸片球菌的分离鉴定
对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是识别乳酸菌株的一个必要步骤。
它具有不同的生理,发酵性质,以
及生物学和化学属性。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乳酸片球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第一步对样品进行培养,以确定乳酸片球菌的细菌性状,并显示其生长特性。
发酵试验也
可以用来测定样品中葡萄糖含量以及乳酸和乳酸盐含量。
我们需要在恒定温度条件下进行
培养,以确保正确的发酵过程,可以利用红色素抑制试验来识别乳酸菌的存在。
其次,对乳酸菌进行抗性测试以鉴定乳酸菌株,其中包括抗生素抗性和耐酸碱等抗性测试,这可以确定乳酸菌的类型,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识别乳酸菌。
另外,可以使用膜过滤法来
检测乳酸菌的活性,并使用育种技术进行筛选以鉴定乳酸菌株。
最后,可以使用基因分析技术来检测乳酸菌的基因型。
通过对基因组的测序,可以了解乳
酸菌的遗传结构,学习其生物学和重要细菌属性,这是识别乳酸菌的最有效方法。
总之,乳酸片球菌的分离鉴定需要各种生物学和化学技术,如培养,发酵分析,抗性测试,抗生素,筛选等技术。
此外,基因分析是鉴定乳酸菌株的优秀方法,可以识别乳酸菌的特征。
以上技术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离和鉴定乳酸菌。
乳酸菌的筛选
乳酸菌的筛选(初筛)一、实验目的对采集的仔猪粪便进行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对猪粪中的肠源菌进行初步的筛选。
二、实验材料PBS、2mL离心管、MRS肉汤、琼脂、冰袋、保温盒、封口膜、200μL 枪头等。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用MRS肉汤配置MRS固体培养基(内含有1.5%琼脂,1%CaCO3),121℃灭菌15min后倒平板,备后面涂布使用,2mL 离心管中加入1mLPBS备后面实验使用。
2、采样:使用已灭菌的200μL枪头挑取仔猪猪粪适量,放入事先准备好的2mL加有PBS的离心管中,取样标准为每窝仔猪取5个样品,采完样品后,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并放入准备好的装有冰袋的保温盒中保存。
3、涂布:将采好的样品用螺旋振荡器混匀,取100μL样品混匀液,加入900mL的离心管中进行梯度稀释,取10-4、10-5梯度菌液进行平板涂布。
4、培养:将涂布好的平板依次标好时间、稀释浓度和样品编号后,置于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24h。
5、培养完成后,对所涂布的平板进行拍照留底。
乳酸菌的筛选一、实验目的利用平板划线的原理,对涂布出的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
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
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四、实验步骤1、MRS培养基的配置:用MRS肉汤按每升48g计算配置,向其中加入1.5%的比例加入琼脂,按1%的比例加入CaCO3后,121℃灭菌15min。
2、倒平板:培养皿灭菌,烘干后,取灭菌的MRS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每个平板倒10mL左右),放入4℃冰箱备用。
牦牛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牦牛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牦牛乳酸菌是一类生长在牦牛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发酵乳制品并产生乳酸。
对于牦牛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是为了探索其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发酵特性、功能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牦牛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和研究进展方面进行探讨。
一、牦牛乳酸菌的分离牦牛乳酸菌的分离是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分离可以获取到原始的菌株,为后续的鉴定和研究提供基础。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表面划线法、稀释法和厌氧法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表面划线法:将牦牛乳制品样品均匀涂布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使用无菌的匀涂棒划线,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待菌落出现后,用无菌环针进行遴选,然后重新培养以确保单菌落数量。
2. 稀释法:将牦牛乳样品适当稀释,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进行挑选和筛选。
3. 厌氧法:对于一些需要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的乳酸菌,可以采用厌氧培养法进行分离。
将样品接种到含有适宜酸碱指示剂的厌氧培养基中,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乳酸菌生长。
二、牦牛乳酸菌的鉴定鉴定牦牛乳酸菌的目的是确定其分类地位和种属。
鉴定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具体措施如下:1. 形态学观察:观察牦牛乳酸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形态、菌体形态、气泡形成和芽孢形成等。
2. 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通过检测牦牛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如产酸能力、气体产生、温度和pH值耐受性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活性测定、糖利用能力测试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等。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鉴定牦牛乳酸菌的分类地位和种属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PCR扩增和限制酶切以及序列分析等。
三、牦牛乳酸菌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对牦牛乳酸菌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以下是几个研究方向的简要介绍:1. 发酵特性:研究人员对牦牛乳酸菌的发酵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产乳酸速率、产物种类和酸度调节等方面。
乳酸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学院:漓江学院年级专业:09生物技术组员:吴汉川200913007005杨隆荷200913007006李翠200913007007王志远200913007008乳酸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放线菌的菌种特性和分离方法2初步掌握军中筛选方法设计3掌握平菌种的选育二、实验原理乳酸菌是指以糖为原料,属于真细菌纲真细菌目中的乳酸细菌科。
乳酸细菌科根据细胞呈球状或呈杆状,又分成乳酸杆菌族和链球菌族。
在BCG 牛乳培养基琼脂平板上,乳酸菌菌落大约1-3 mm,圆形隆起,表面光的溶滑或稍粗糙,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暗黄色;在产酸菌落周围还能产生CaCO3解圈。
乳酸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涂片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
乳酸杆菌呈杆状,成单杆、双杆或长丝状;乳酸杆菌,呈球状,成对或短链或长链状。
乳酸菌革兰氏染色后呈蓝紫色。
平板涂布法平板涂布法是将样品经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个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但菌落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生理盐水:称取9g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0毫升。
四、实验器材与试剂含乳酸菌的酸奶、结晶紫、卢哥氏碘液、95%乙醇、蕃红溶液、灭菌CaCO3粉末、NaCl;BCG牛乳培养基:(A)溶液:脱脂乳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酚绿(B.C.G)乙醇溶液1mL,80℃灭菌20min。
(B)溶液:酵母膏10g,水500mL,琼脂20g, pH6.8, 121℃湿热灭菌20min。
以无菌操作趁热将(A)、(B)溶液混合均匀后倒平板。
1000ml烧瓶一个, 无菌培养皿9个, 500ml容量三角瓶2个,25ml无菌移液管1只,20ml无菌试管7只,1ml无菌移液管6只,培养基分装器一个,玻棒2根, 无菌涂布器3只,酒精灯一盏,接种环一个,天平,牛角匙,漏斗,漏斗架,载玻片,盖玻片,pH试纸若干,液体石蜡,棉塞,吸管,牛皮纸,线绳、标签等。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试验
l 7
酸菌 ,将 其 编 号 从 L .到 L .9 S 1 S2 。
22 菌株 的筛选 . 通 过产酸 能 力的检 定和 对猪源 弱 毒型大肠 杆菌有 抑 制效果的 比较 ,L . 、L .、L .5 个菌株产酸 能力较 S3 S9 S 1 -
强,对E ci 抑菌 圈的直径( . ol 的 mm) 别 为 : 1. 2 1. 分 82 、 5 + 8
1 . 初 筛 将 分 离 得 到 的 纯 化 菌 株 接 种 于 液 体 产 酸 培 .3 2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种 的确 定 .
从 不 同来 源材 料 中,共 分离得 到纯 培养菌株 5 株 。 6 其q G染色 结果 为 阳性 、KO - ' H试 、H2 2 O 酶试验 、明胶 水 解 试验 、产硫 化氢试 验均 为为 阴性 的有2 株 ,确定 为乳 9
( amoel C 9 1 ,革 兰 氏 阳性 菌 金黄 色 葡 萄球 菌 S l nl 7 .3) a ( tp)oo cs a ru ) 单 核 细 胞 增 生 利 斯 特 氏菌 Sahrc cu uc s , l ( ieamo o yo ee 4 0 ) Ls r n etg n s5 0 2 ,热带产朊 假丝酵母和啤 t 酒酵母 ( ac a mae ee i a )作 为试 验菌 ,用管碟 S chr cscrvs e o i 法测定复筛确定的菌株对上述供试菌株 的抑菌作用。 1 . 抗 药性 的测 定 采用 牛津杯 法 。预 先将 复筛 确定 .7 2
酸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酸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酸奶是一种由牛奶或者其他乳制品通过乳酸菌的发酵而制成的食品。
乳酸菌是酸奶发酵的关键因素,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和口感。
在酸奶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酸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的方法和意义。
首先,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是为了选择出适合酸奶发酵的优质菌株。
在酸奶制作中,菌株的特性包括产酸能力、耐受性、生长速度和抗菌特性等多方面。
通过筛选过程,可以找到产酸量高、生长快速、对不良菌有抑制作用的优质菌株。
这些菌株可以在酸奶制作中快速发酵,产生出优质的酸奶。
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传统筛选法、分子筛选法和生理筛选法等。
传统筛选法是指利用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和形态特性对菌株进行初步筛选。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初步判断菌株是否具有发酵酸奶的潜力。
分子筛选法则是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乳酸菌菌株进行检测,例如PCR扩增、16S rRNA测序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菌株的遗传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种属和亲缘关系。
生理筛选法则是根据菌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酸能力高的菌株。
乳酸菌菌株的鉴定是为了确保酸奶发酵过程中使用的菌株的纯度和品质。
鉴定的目的是确定菌株的种属和亚种,以及其在酸奶制作中的适用性。
鉴定的方法多样化,常用的有生化鉴定法、微生物学鉴定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等。
生化鉴定法是利用菌株在特定培养基和条件下的代谢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菌株对不同物质的反应情况来确定其种属。
微生物学鉴定法则是通过观察菌株的细胞形态、培养特性等进行判断。
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则是通过测序菌株的特定基因序列,例如16S rRNA,来确定菌株的种属和亲缘关系。
乳酸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在酸奶发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适的筛选和鉴定方法,可以保证酸奶发酵的质量和稳定性。
优质的菌株不仅可以提高酸奶的口感和品质,还具有益生菌的功能,对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有益。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菌落筛选:根据菌落的颜色、大小、光泽度和透明程度,挑取含溶钙圈的单菌落。
2. 分离纯化:在MRS或Elliker固体培养基上反复划线分离,直到分离到纯的单一菌落。
3. 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菌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
4. 过氧化氢酶实验:将革兰氏染色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的菌株初步认定为乳酸菌。
5. 保藏:用终浓度为25%甘油冻存管进行菌株的保藏,置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
乳酸菌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耐酸性优良菌株筛选试验:将分离纯化的乳酸菌和实验室耐酸性较好的WHH544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2%,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连续活化2代后,以6000r/min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菌体用灭菌生理盐水洗涤、离心2次后,通过麦氏比浊法调整菌悬液浓度为×108CFU/mL。
2. 其他试验:根据具体研究需求进行相关试验,例如通过不同条件培养,观察菌株生长情况;或通过发酵实验,测定乳酸菌的产酸能力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微生物学书籍或文献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
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
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时,SL 培养基、MS 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 →挑选产生溶
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2.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培养基:MRS培养基(含溴甲酚绿酒精溶液)
筛选过程:同上,不同之处是稀释涂布后长出菌落,挑取使溴甲酚绿变色的菌落。
二.菌种的分离筛选
1.培养基:
★1.1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麦芽汁(10BX)1L预先灭菌碳酸钙5-10g/LPH自然(分离用)
★★1.2吐温
★1.3
酵母膏(分离用)
1.4
1.5
MgSO
4
1.6
★★1.7
蛋白胨
葡萄糖、琼
脂18.0g
酸钙,
1.8BCP
乳糖5.0g蛋白胨5.0g酵母膏3.0g0.5℅溴甲酚紫10ml自来水1000ml pH6.5-7.0(分离用)
1.9BCG牛乳营养琼脂: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水中,加入1.6℅溴甲酚绿酒
精溶液0.07ml,0.075Mpa20min。
另取琼脂2.0g,溶于50ml水中,加酵母膏
1.0g溶解后调pH6.5-6.8,0.1Mpa20min.趁热在无菌操作下两者混合均匀,
倒平板,37℃培养24h,检查是否有杂菌。
2.分离筛选:
2.1富集培养:取1.0g(1.0ml)于无菌细口瓶中,加入无菌麦芽汁液体培养液于瓶口处,密闭,25-32℃培养48h。
若培养基表内出现绢丝波纹物,镜检杆状,革兰氏阳性,初步定为乳酸菌。
以同样方法转接2-3次,接种量3-5℅.
2.2菌种分离纯化:
溶钙圈法:
后再注入,可出
2-3
25-32℃培养48h
2.3
方法1.
溶液中浸湿,横搭在试管口上,将试管徐徐加热至沸腾,使乙醛挥发,若管口滤纸变黑,证明有乳酸生成。
方法2.纸层析法:展开剂为正丁醇:甲醇:水=80:15:5,毛细血管吸取发酵液,多次点样于新华滤纸上,1.5℅标准乳酸为对照,平衡2小时后进行层析,3℅溴甲酚蓝显色计算Rf值。
产酸量测定:5.0ml发酵液于150ml三角瓶中,加中性蒸馏水10-20ml,酚酞指示剂2滴,用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至微红色。
醋酸量(g/100mL)=氢氧化钠摩尔浓度.Vx90.08x10-3/样品毫升数x100
同时,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醋酸速度,耐高温,耐酒精度,耐低酸度等主要生产性能,选择优势菌株。
3.菌株鉴定:
3.1菌落形态:
3.2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观察)染色镜检:杆状阳性。
3.3
3.4
4-6h测定发酵液
6.8,加入
培养基:
定为乳酸菌。
复筛:将典型菌落转接脱脂乳发酵管,若凝固,无气泡,呈酸性,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连续传代若干次培养,挑选出3-4h能凝固的乳管保存备用。
注:1.乳酸菌筛选常在几种培养基同时进行:
分别在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番茄汁碳酸钙培养基,BCP培养基(溴甲酚紫培养基)同时进行混菌划线或涂布培养(放厌氧袋),分别25℃37℃培养48h。
菌落观察:平板表面形成浅色(黄色或白色)小菌落。
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表面,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BCP培养基(溴甲酚紫培养基)周围使紫色的培养基形成黄色包围圈。
触酶反应:厌氧菌一般无触酶(过氧化氢酶),用滴管滴加3.0℅过氧化氢于菌落上,若无气泡产生,证明该菌为触酶阴性。
将各种特征菌落分别接入斜面,培养后保存,进一步生理生化试验,以鉴定分别何种乳酸菌。
2.菌落鉴定:半固体或双平板琼脂利于乳酸菌的生长,菌落出现早。
2.1
2.2
2.3
三.
1.
厌氧,筛选方法:常规的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
2.保加利亚乳杆菌:样品来源:市售酸奶,培养基:牛肉浸膏1.5%,酵母浸膏0.5%,葡萄糖
3.0%,柠檬酸三铵0.2%,七水硫酸镁0.02%,琼脂1.5%,pH5.1。
培养温度:42℃,需氧情况:兼性厌氧,筛选方法:常规的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法。
3.双歧杆菌:样品来源:婴儿新鲜粪便,培养基:MRS培养基、NPNL培养基、TYP培养基、PTYG
培养基,培养温度:37℃,需氧情况:严格厌氧,筛选方法:常规的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