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原子结构考点全归纳

合集下载

高考元素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元素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元素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是高考理科中一门重要的科目,而元素化学是其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将对高考元素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原子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质量约为1,位于原子核中心;中子不带电,质量约也为1,位于原子核中心;电子带负电荷,质量可忽略不计,分布在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层中。

2. 原子序数:元素的原子序数即为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特性。

3. 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质子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也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中子数等于原子核中中子的个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因为原子整体带电中性。

二、元素的周期表及性质1. 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表格,元素周期表可分为周期和族。

2. 周期:周期数表示元素的电子层数,即元素的原子序数所在的横排。

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周期数也越大。

3. 族:族数表示元素的电子层中的主层编号,即元素的主量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同一个族内的元素相似。

4.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周期内元素由主量子数增加,原子半径递增,电子云距离原子核逐渐加大;周期内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但核电荷数递增,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电子云距离原子核逐渐缩小。

5.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周期表按金属、非金属和过渡金属三类元素进行分类。

三、元素的主要性质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通常没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大多数是气体或者固体。

常见的非金属有氧、氮、碳等。

3. 高温金属:高温金属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力学性能的金属,常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4. 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元素的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和规则,即按一定顺序填充各个轨道。

五、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1. 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指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价态。

原子结构高考化学知识点

原子结构高考化学知识点

原子结构高考化学知识点原子结构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揭示了物质的微观本质,是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原子结构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同时探讨原子结构对化学领域的影响。

1. 原子结构的概念原子结构是指原子的组成和性质,主要包括原子的亚原子粒子、质子、中子和电子。

亚原子粒子是构成原子的最小单位,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进行运动。

2. 原子结构的历史发展原子结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才有较为完整的理论。

约瑟夫·汤姆逊的实验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面包状模型”,即认为原子是一个正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电子均匀地分布在球体内。

然而,汤姆逊的模型难以解释一些实验现象,直到欧内斯特·卢瑟福进行了金箔散射实验。

该实验表明原子中存在着一个很小而带有正电荷的核心,电子则绕核心运动。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对于元素周期表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根据电子的运动轨道和能级分布,化学家们能够确定不同元素的特征和性质。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可以清晰地展示元素的周期性和趋势规律。

原子结构揭示了元素的电子配置,包括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和电子运动的可能轨道。

通过了解元素的电子配置,我们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形成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等。

4. 原子结构与化学反应原子结构对于化学反应的理解至关重要。

化学反应是由原子之间电子重新排列或共享而引起的,原子核将保持不变。

例如,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导致了氧化还原反应,而共享电子形成了共价键。

通过了解原子的电子结构,我们可以解释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物的选择性以及生成物的稳定性。

此外,原子结构也解释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即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反应仍然在进行。

5. 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原子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和性质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金属的特殊性质可以通过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解释,自由电子可以自由地在金属晶格中运动,从而使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等特征。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精讲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精讲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点精讲一、原子结构在高考化学中,原子结构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原子的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电子的质量相比质子和中子来说非常小。

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

电子按照能量的高低分层排布,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稳定。

我们常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比如钠原子,其质子数为 11,核外电子排布为2、8、1 。

在理解原子结构时,要注意几个重要的概念。

比如,同位素,指的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同位素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比如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共有 7 个周期。

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表的纵列称为族,共有 18 个纵列,分为 16 个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但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中还存在一些规律,比如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通常,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族序数(氧、氟除外),最低负化合价等于族序数减去 8 。

此外,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也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如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三、化学键化学键是使原子或离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高考化学知识点讲解考点12原子结构

高考化学知识点讲解考点12原子结构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考点12原子结构1.复习重点1.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等基本量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关于原子的组成及各粒子间的关系;分子、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数的比较;4。

同位素的质量数和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求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粒子半径大小2.难点聚焦一、原子结构1.几个量的关系(AZX)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同位素⑴要点:同——质子数相同,异——中子数不同,微粒——原子。

⑵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

注意: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如H2O和D2O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相对原子质量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它是相对质量,单位为1,可忽略不写。

⑵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所得的平均值。

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⑵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⑶以上几点互相联系。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书写结构示意图的主要依据。

5.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注意:①要熟练地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②要正确区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6.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⑴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⑵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增大。

⑶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归纳如下:
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2. 原子核: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

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种类,也决定了原子核所带的核电荷数。

3.电子:电子是负电荷粒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电子云中。

电子的数量与质子数相等,使得原子整体呈电中性。

4. 能层、能级和电子轨道:电子云中存在着多个能层或称为能级,每个能层又包含多个电子轨道。

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和运动状态。

5.电子排布规则:电子按一定的规则填充在不同的能级和轨道中,最低能级的轨道首先被填满。

常用的电子排布规则有阿尔尼奥规则和洪特规则等。

6. 层次结构:原子的层次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K层、L层、M层等。

每个能层最多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第一能层(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层(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依此类推。

7.同位素:同一个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情况下,称为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相对原子质量。

8.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序号,也等于元素的质子数。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排列顺序。

以上是关于原子的结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汇总
1. 原子的组成:
-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带有正电荷。

- 中子也位于原子核中,没有电荷。

-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带有负电荷。

2. 原子的基本性质:
-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

- 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3. 原子的核结构:
-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原子中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

4. 原子的电子结构:
- 电子以壳层的方式分布在原子周围。

- 第一壳层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 第二壳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

- 第三壳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

-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外层电子的数量和分布。

5. 原子的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分类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一列称为一个族。

-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6. 原子的同位素:
-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

- 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原子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化学原子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原子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原子知识点总结一、原子基本结构1. 原子定义: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的电子组成。

2.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荷。

3. 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存在于不同的能级和轨道上。

4. 质子:带有正电荷的粒子,存在于原子核中,决定原子的核电荷数。

5. 中子:不带电荷的粒子,存在于原子核中,影响原子的质量和同位素的类型。

6. 电子云:电子在原子周围的概率分布区域,反映了电子出现的可能性。

二、原子性质1. 原子序数:表示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核外电子排布:电子按照能级和轨道填充,遵循奥布定律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3. 电子亲和能:原子吸引一个电子的能力,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4. 电负性:原子吸引电子对的能力,影响化合物中键的性质。

5. 离子化能:移除原子中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与元素的活泼性有关。

三、原子间的相互作用1.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离子键:由电荷相反的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力形成的键。

3.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4.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5. 键能:形成或断裂一个摩尔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四、同位素与放射性1. 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即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2. 放射性同位素:不稳定的同位素,会通过放射性衰变转变为其他元素或同位素。

3. 衰变:原子核自发放出粒子或能量,转变为新原子核的过程。

4. 半衰期:放射性物质衰变到其原始量一半所需的时间。

五、原子的表示方法1.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缩写,如H代表氢,O代表氧。

2. 原子表示式: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原子的组成,如H2表示氢分子。

3. 电子排布式:表示原子中电子的能级和轨道分布,如1s2表示氦原子的电子排布。

4. 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式子,如2H2 + O2 → 2H2O表示水的合成。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原子结构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物质的微观世界,为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原子结构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下面就来系统地总结一下高中化学中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点。

一、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

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负电子的电荷数目与正电子的电荷数目相等,因此原子是电中性的。

二、质子数与电子数在稳定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即原子序数(Z)等于电子数,也等于质子数。

例如,氢的原子序数为1,氢原子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氦的原子序数为2,氦原子中有两个质子和两个电子。

三、原子的量子结构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原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是不连续的,称为能级或壳层。

能级的内层能量较低,外层能量较高。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四、原子序数和周期表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它代表了元素中质子的数目。

根据原子序数的增加规律,元素的性质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结构排列的,它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

五、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相同的质子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

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基本相同,在物理性质上有些微差异。

同位素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比如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稳定同位素用于示踪和标记等。

六、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称为质子数。

核外电子对核的作用力是库仑引力,核内质子之间的排斥力来自短程作用力。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米,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小部分,但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占据了整个原子质量。

七、原子核的稳定性原子核的稳定性取决于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比例,质子数和中子数适当平衡时,原子核更加稳定。

如果原子核过于不稳定,可能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辐射而转变为其他核。

化学原子结构知识归纳总结

化学原子结构知识归纳总结

化学原子结构知识归纳总结在化学学科中,原子结构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原子的构成和性质。

理解和掌握化学原子结构对于学好化学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化学原子的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其相关概念和性质。

一、原子的基本构成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称为原子核,而电子则绕着核心围绕运动。

2. 质子和中子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核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中子数可以不同,对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而言,中子数不同,但质子数一定相同。

3. 电子原子的电子数等于其核中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电子负电荷的大小和质子正电荷相等,所以一个元素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保持电中性。

二、原子的结构模型1. 托姆森模型托姆森模型(提出于19世纪末)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体,电子嵌入其中,如“西瓜糖葫芦”的糖葫芦是正电,糖果是电子。

这个模型强调了原子中带负电荷的电子存在。

2. 鲁瑟福模型鲁瑟福模型(提出于20世纪初)通过金箔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

鲁瑟福模型认为原子由一个极小且带正电荷的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类似于太阳系的构造。

这个模型强调了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在核内。

3. 波尔模型波尔模型(提出于1913年)是鲁瑟福模型的发展,引入了能级概念,解释了为什么电子在围绕核运动时不会向核坠落。

波尔模型中电子只能处于特定能级,吸收或释放能量时跃迁能级。

三、量子力学的发展1. 波尔模型的局限性波尔模型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全貌以及电子在原子中的精确位置和运动轨迹。

2. 德布罗意假说德布罗意提出了一种物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说,也被应用到原子结构中。

这为原子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3. 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方程,用于计算原子中电子的能级和电子云的概率分布。

四、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1. 电子能级和轨道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能级和轨道的顺序填充电子。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复习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复习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复习主要知识有:原子的结构、构成原子后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元素与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核外电子的构造原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等知识,知识的特点是抽象。

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解。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称为“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价电子”即与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元素周期表的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上电子总数相同,对于主族元素,价电子指的就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主族元素其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而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不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其族序数跟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是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越多,电子间的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而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半径缩小。

①电子能层数:电子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

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得知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律:(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且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及外排布在能量稍高的电子层里。

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

(2)每一电子层里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

即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第三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3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常见考法本知识单独考查的很少,主要结合元素周期律来考查,考查的形式有选择、填空、推断等,该类题目的难度较大,在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元素周期表来学习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详解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详解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详解在高考化学中,原子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原子结构对于深入学习化学的其他领域,如化学键、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高考化学中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

一、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带正电荷,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而核外电子则带负电荷,围绕着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也就是说,只要质子数相同,就属于同一种元素。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电子按照能量的高低分层排布,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其能量越低;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其能量越高。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第 n 层最多容纳 2n²个电子。

例如,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 18 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当 K 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 2 个)。

4、次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18 个。

这些规律是我们判断原子结构和推测元素性质的重要依据。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

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

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周期表的纵列称为族,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四、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1、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2、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结构知识点总结在高考化学考试中,结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了结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结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这些重要内容。

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质子数和原子序数:质子数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等于电子的数目,而原子序数等于元素的质子数。

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原子的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4. 原子核的作用:原子核带正电荷,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二、化学键1.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形成。

2. 共价键:由共用电子对形成,通常在非金属之间形成。

3. 价键键能:化学键的强度取决于键能,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4. 杂化轨道:在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中,原子的s和p轨道杂化形成新的杂化轨道,以适应键形成的需要。

三、分子结构1. 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包括线性、三角形、四面体、平面等。

2.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原子围绕中心原子排列对称,则分子是非极性的;如果原子围绕中心原子排列不对称,则分子是极性的。

极性分子具有极性键,有较高的沸点和溶解度。

四、有机化学结构1. 烷烃: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分子,分子中只有单键。

根据碳原子数目,可以分为甲烷、乙烷、丙烷等。

2. 单元式: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单形式,例如甲醇、乙醇、乙酸等。

3. 功能团:有机化合物中使其具有某种特定性质或反应活性的官能团,例如羟基、羧基、酮基等。

4.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五、高分子化合物1. 高分子化合物: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聚合物、纤维素等。

2. 聚合反应:将较小的单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连接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1.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 原子核: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荷。

3. 质子:原子核中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决定元素的种类。

4. 中子:原子核中的不带电荷的粒子,对原子质量有影响。

5. 电子:原子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绕核运动,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 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区域,分为K、L、M、N等层。

2. 电子云: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分布的形象化模型。

3. 能级: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时具有的能量状态。

4. 电子排布原则:电子在原子核外按能量最低原则依次填充各个能级。

5. 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6. 洪特规则:在等价轨道上,电子尽可能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

2.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表示电子层数相同。

3. 族:元素周期表中的纵行,表示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1A至8A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

5. 副族元素:周期表中1B至8B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等于族序数。

6. 稀有气体:周期表中0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化学性质稳定。

四、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2.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3.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4.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形成的物质为金属晶体。

5. 分子结构: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化学键的排列。

6. 分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产生偶极矩,导致分子具有极性。

五、原子结构与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高三化学结构必背知识点

高三化学结构必背知识点

高三化学结构必背知识点化学结构是化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化学结构的知识点对于高三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高三化学结构必背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备考。

一、原子的结构1.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2. 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每个能级上电子的数量有限,按顺序填充。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分组。

二、化学键1. 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通常由非金属元素形成。

2. 离子键:通过电子转移产生的化学键,通常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通过共享其外层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三、分子结构1. 分子的定义: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称为分子。

2. 分子式表示: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3. 键长和键角:共价键的长度和角度对于化学物质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四、晶体结构1. 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的晶体。

2. 共价晶体:由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晶体。

3. 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而成的晶体。

五、有机化学结构1. 烷烃:只含有碳和氢元素的饱和碳氢化合物。

2. 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3. 炔烃: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六、官能团1. 羟基(-OH):在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影响化合物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2. 羰基(C=O):醛、酮和酸等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反应。

3. 氨基(-NH2):氨基与有机酸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酰胺。

七、配位化学1. 配位键: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位体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2. 配位数:一个过渡金属离子和配位体之间的配位键的数目。

3. 配位化合物:由过渡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组成的化合物。

以上是高三化学结构必背的知识点,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牢记这些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附历年高考真题---_原子结构(提高)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附历年高考真题---_原子结构(提高)

高考化学总复习原子结构(提高)【考纲要求】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能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元素的种类和性质。

5.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并能比较几种量之间的关系。

6.了解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考点梳理】要点一、原子1.原子的构成AX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Z2.原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中性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阳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④阴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3.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排布的图示。

如:要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1.概念比较元素同位素核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数和一定数目的中子数的一种原子对象宏观概念,对同类原子而言;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原子而言,因为有同位素,所以原子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微观概念,指元素的具体的某种原子特征以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性质通过形成单质或化合物来体现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因为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天然存在的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不变具有真实的质量,不同核素的质量不相同决定因素质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2.几种重要的核素及其应用:①氢元素的三种核素氢元素的原子核质量数(A)原子名称原子符号应用质子数(Z)中子数(N)1 0 1 氕11H——1 12 氘21H或D 用于制造氢弹1 2 3 氚31H或T②氧元素的核素有168O、178O、188O,常用于示踪原子的是188O。

如酯化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机理的研究。

③碳元素的核素有126C 、136C 、146C ,作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是12C ;具有放射性,在考古时用于测定一些文物年代的碳原子是146C 。

高中化学归纳 必修二 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归纳 必修二 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归纳必修二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⑴原子的构成⑵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的比较[知识拓展]①10电子微粒分子: Ne、HF、H2O、NH3、CH4阳离子: Na+、Mg2+、A13+、 HgO+、NH2 4阴离子: N3-、O2-、F-、OH-、NH;②18电子微粒分子: Ar、HC1、H2S、PH3、 SiH4、 F2、H2O2C2H6、CH3OH、N2H4等阳离子: Ca2+、K+阴离子: P3-、S2-、 Cl-、HS-、O2一等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因而分布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内做高速运动。

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

(1)电子层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可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分别用n = 1,2,3,4,5, 6, 7或KL、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2)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①原子核外各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最外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2个,L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8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L层等;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层数相同而位置不同的电子层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 -定相同,如N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8电子,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而不是32个电子(2 x42=32)。

[知识延伸]①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1H;②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原子: H、Li、Na、K;③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 Be、Mg、Ca、He;④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 Be、Ar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C;⑥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O;⑦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原子: Li、P⑧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 H、Be、AI⑨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Si、 Li⑩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 Ne;①①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Be;3、元素、同位素、核素(1)元素、同位素与核素的比较(2)同位素的应用①同位素在医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显像、诊断和治疗,还用于医疗用品消毒、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和生理医学研究等;②同位素辐射育种技术为农业提供了改进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的新技术;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检测并确定植物的最佳肥料吸入量和农药吸入量;③14C纪年测定法与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已成为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地球科学等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准确的断代方法。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原子的基本构成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围绕原子核运动。

二、原子的电子排布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遵循能级原理,即电子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能级,再依次占据能量较高的能级。

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不超过该能级的最大容纳电子数,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三、原子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数目和排布决定。

原子的化学性质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这些性质影响着原子的化学活性和化合物的形成。

四、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在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同位素的存在使得元素的原子质量呈现一定的范围。

五、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

六、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使原子结合成分子或离子化合物。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自由电子形成的。

七、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分子结构包括分子的形状、键长、键角等。

分子的形状和键角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能力。

八、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酸碱反应等。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九、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物的化学式要平衡,反应物和物的系数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十、实验技能实验技能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验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分析等。

原子结构知识点高考框架

原子结构知识点高考框架

原子结构知识点高考框架在化学学科中,原子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之一。

掌握好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化学反应、解题、实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高考框架的形式,介绍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点。

一、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无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二、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性质1. 质子:质子的质量约为1.6726219×10^-27千克,带正电荷。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化学元素。

2. 中子:中子的质量约为1.67493×10^-27千克,无电荷。

中子的数量影响原子的同位素。

3. 电子:电子的质量约为9.10938356×10^-31千克,带负电荷。

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电荷状态。

三、原子核的性质1.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10^-3Å,其半径远小于原子的直径。

原子核密度高,包含了原子绝大部分的质量。

2. 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由于电荷性质相异,使得原子呈现电中性。

四、电子的轨道与能级1. 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轨道,可分为K、L、M、N等壳层。

每个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量不同,K壳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壳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壳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 壳层内的每个轨道称为亚壳层,分别用s、p、d、f表示。

s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p轨道最多容纳6个电子,d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f轨道最多容纳14个电子。

3. 轨道能级:位于壳层和亚壳层之间的区域,分为主能级和子能级,用n和l表示。

主能级从1开始,依次增加;子能级从0开始,由主能级决定。

五、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1. 原子核的稳定性取决于质子数和中子数。

当质子数和中子数适当匹配时,原子核相对稳定。

对于质子数较小的元素,质子和中子数比例大致为1:1;对于质子数较大的元素,中子数较多,可以提高核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含义。

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考点一原子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2.微粒之间的关系(1)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4)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深度思考18□、4019□+、4020□2+、4120□(“□”内元素符号1.有5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4019□、40未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________种。

答案 3解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有19、18、20共3种,所以B正确。

2.(1)4822Ti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

(2)27Al3+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

(3)35Cl-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_。

答案(1)22 26 22 48 (2)13 14 10 27 (3)17 18 18 35题组一粒子中微粒关系的判断1.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 .D3O +B .Li +C .OD - D .OH - 答案 D2.现有bXn -和aYm +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 ( ) A .b -m -n B .b +m +n C .b -m +n D .b +m -n 答案 B规避3个易失分点(1)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阴、阳离子中;(2)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如1H ,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电子,如H +;(3)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 与OH -。

题组二 物质中某种微粒量的计算3.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 个中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m ,则ω g R 原子完全转化为R2-时,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m -n -2ω·mmolB.ωm -nnmol C .ω(m -n -2m) molD .ω(m -n +2m) mol答案 D解析 R 原子的质子数为(m -n),其核外电子数也为(m -n),所以R2-的核外电子数为(m -n +2),而ω g R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ωm mol ,所以形成的R2-含有的电子为ωm (m -n +2)mol ,故选D 。

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mX 分子,在a g Hm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aA +m(A -N +m)mol B.aA (A -N)mol C.aA +m(A -N)molD.aA(A -N +m)mol 答案 A解析 X 原子的质子数为(A -N),一个HmX 中所含的质子数为(A -N +m),HmX 的摩尔质量为(A +m)g·mol-1,所以a g Hm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 A +m (A -N +m)mol 。

求一定质量的某物质中微粒数的答题模板 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来自质量数物质的量――――――――――――――→×一个分子或离子中含某粒子个数指定粒子的物质 的量――→×NA粒子数考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同位素的性质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3.几种重要的核素4.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 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

(2)诸量比较①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一个Cl2分子的m(Cl2)=2.657×10-26 kg。

②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35Cl为34.969,37Cl为36.966。

③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核素的质量数相等。

如:35Cl为35,37Cl为37。

④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r(Cl)=Ar(35Cl)×a%+Ar(37Cl)×b%。

⑤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

注意(1)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深度思考1.如下是四位同学学习原子结构知识后,对这节内容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答案 C2.(1)1H、2H、3H三种微粒都属于________,因为它们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的同一类原子。

7N、15 7N中,核素、元素的种数分别为______种、______6C、14(2)在1H、21H、31H、12 6C、13 6C、14种。

(3)126C、14 6C的关系为__________,因为它们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一元 6C、13素的不同原子。

其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答案(1)氢元素核电荷数(质子数)(2)8 3(3)互为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题组一以同位素为核心的概念辨析1.据2013年2月6日中新网报道,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了7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94Pu的说法正该月球探测器使用钚元素的同位素电池来提供稳定、持久的能源。

下列关于238确的是( )94Pu的质子数之差为294Pu和240A.23894Pu和24094Pu是两种不同的核素B.23894Pu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44C.23894Pu互为同素异形体94Pu和240D.238答案 B94Pu和24094Pu的质子数均为94,中子数 94Pu和240解析23894Pu的质量数之差为2,A错误;23894Pu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0,C错误;(或质量数)不同,属于钚的两种核素,B正确;23894Pu和24094Pu互为同位素,D错误。

23826Fe原子,下列说2.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45法不正确的是( )26FeCl3A.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4526FeCl3和56B.4526Fe与5626Fe的电子数相同C.4526Fe与5626Fe互为同位素D.4526Fe的中子数小于质子数答案 A解析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A项错误;5626Fe和4526Fe的电子数均为26,B项正确;26Fe的中子数为45-26=19,D 根据同位素的定义,4526Fe与5626Fe互为同位素,C项正确;45项正确。

题组二核变化与核能利用3.核能的和平利用对于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核聚变,因其释放能量大,无污染,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

其反应原理为21H+31H―→42He+10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和T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元素B.通常所说的氢元素是指1HC.11H、21H、31H是氢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D.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答案 C解析1H、21H和31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C正确,A、B 错误;该反应中没有新物质生成,D错误。

题组三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辨析4.16O中的“16”表示的含义是( )①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②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③氧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④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B解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i)与其丰度(n%)乘积的和的值,故①错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同位素一个原子的绝对质量与12C质量的1/12的比值。

同位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同位素一个原子的绝对质量与12C质量的1/12的比值的近似整数倍,在数值上与同位素的质量数相等。

因此,②、④正确;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即质量数)与其丰度乘积的和值,③错误。

5.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答案 D解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项正确;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数,63-2-8-8-18-18=9,显然其是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元素,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A、B项均正确;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其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

规避同位素、核素概念理解的5个易错点(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2)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3)同位素:“位”即核素的位置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6C与16 8O;(4)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1H与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7N;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如1H 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 6C与14与12 6C。

(5)核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2)分层排布原则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②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③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熟记常见的等电子微粒(1)常见“10e-”微粒①分子:Ne、HF、H2O、NH3、CH4;4;②阳离子:Na+、Mg2+、Al3+、H3O+、NH+③阴离子:F-、O2-、OH-、N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