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doc
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市××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简本)××科技有限公司20××年2月1项目概况1.1××市汉江××新城区概况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市汉江××新城区包括××××新区、××经济开发区水都工业园5个片区(安乐河片、白果树沟片、许家畈片、潘家岩片、化鸡沟片)以及三官殿办事处部分区域。
其中:××××新区与老城区隔汉江相望,规划范围东抵汉江,西部沿西城山公园向西延伸至樟木垭,北部至环库公路,南部到三官殿,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0.4km2;××经济开发区水都工业园位于××新城区的水都大道沿线,包括安乐河产业片区、白果树沟产业片区、许家畈产业片区、潘家岩产业片区、化鸡沟产业片区共五个片区,总面积15.23km2,园区主导产业为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等,工业用地面积939ha;三官殿办事处位于××大坝以下、汉江××,是××新城规划建设区,全处辖9个村,一个中心社区,50个村民小组,2.8万人,版土面积110km2。
根据规划方案,××市××新城区远期规划总面积20.86km2,人口11.3万人。
××新城区由行政办公、金融商贸、文化教育、工业产业、生活居住及生态公园等功能区组成。
1.2××新城区污水处理情况1.2.1现状情况目前××市××新城区未建污水处理工程。
××××新城区发展迅猛,以武当大道、水都大道、汉江大道为基本道路骨架已经形成,城区人口和工业企业不断增加,居民和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水量增大,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却相对滞后,目前××新城区尚未建设污水处理厂,××新城区废污水处于零散、无序排放状态,未能得到有效集中处理,对区域环境以及汉江水质构成了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1. 引言采矿工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为了确保采矿工程的正常运转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适当设置入河排污口是必要的。
本论证报告旨在论证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2. 主要观点2.1 入河排污口的必要性采矿工程中的生产过程可能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渣,如果不及时处理和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适当设置入河排污口是必要的。
2.2 入河排污口的合理性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确保符合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污口的位置、排放方式和排放量都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以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3 入河排污口的环境影响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可能会对河流水质、河岸生态系统和水下生物群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设置排污口时,需要进行充分的环境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论证3.1 入河排污口的必要性采矿工程是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渣。
这些废水和废渣中可能含有重金属、酸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如果不及时处理和排放,将严重危害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采矿工程必须设置入河排污口,以将这些废水和废渣排放到河流中。
3.2 入河排污口的合理性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估、排放方式等。
首先,排污口的位置应根据河流水流状态和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避免对河流的水动力学过程和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排放方式应符合排放标准,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此外,排放量也需根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进行合理确定,以免超过环境的负荷承受能力。
3.3 入河排污口的环境影响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对河流生态系统和水下生物群落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可能会导致水体的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因此,在设置排污口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和影响评估,预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完整版)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doc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要求(试行)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 22 号)的规定,为规范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质量,指导各地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制定本要求。
本要求不含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论证的要求,依法应进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的,从其规定。
所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应符合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包含入河排污口论证有关内容的,也应符合本要求。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影响明显轻微,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仅编制入河排污口对水域影响简要分析材料的,可不执行本要求。
1总则1.1论证目的分析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等要求,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
1.2论证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和规定;(2)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规程;(3)符合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等专业规划;(4)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
1.3论证范围原则上以受入河排污口影响的主要水域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第三方取、用水户为论证范围。
论证工作的基础单元为水功能区,其中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和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水功能区,是论证的重点区域;涉及鱼类产卵场等生态敏感点的,论证范围可不限于上述水功能区。
未划分水功能区的水域,入河排污口排污影响范围内的水域都应为论证范围。
1.4论证工作程序论证应在现场查勘、调查和收集建设项目及相关区域基本资料和补充监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初步方案,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预测入河废污水在设计水文条件下对水功能区(水域)的影响及范围,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提出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建议。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各地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入河排污口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报告旨在就入河排污口的现状、影响及解决方案进行论证,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入河排污口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其中不乏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这些废水不仅对水体造成直接污染,还会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入河排污口的治理势在必行。
其次,入河排污口的存在对水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入河排污口直接排放的废水会使水质受到污染,导致水中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引发水华等问题。
其次,入河排污口排放的有害物质会对水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减少水生物种类和数量,破坏水生态平衡。
最后,入河排污口的存在也会对周边的水源地和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针对入河排污口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和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和管理排污口的建设和使用。
其次,要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入河排污口的存在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对,才能有效解决入河排污口存在的问题,保护好我们的水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共同为水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1.2 论证目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和《水功能 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入河排污口方案,其开展入河排 污口设置论证主要目的:
1、在满足水功能区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论证入河排污口对水域、水功能区、 水生生物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以及区域污染物削减措施效果;
2、根据受纳水体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等要求,对排污口 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3、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并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为各级水行政主管 部门审批入河排污口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所 在水域生活、生态和生产用水安全。
1.3 论证原则及依据 1.3.1 论证原则
崇州市黑石纸业有限公司一车间 2 万 t/a 纱管纸生产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崇州市黑石纸业有限公司一车间 2 万 t/a 纱管纸生产项目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简本)
建设单位: 崇 州 市 黑 石 纸 业 有 限 公 司 编制单位: 成 都 浚 川 工 程 设 计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二〇一八年六月
由于一车间在运行过程中并未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根据《崇州市水 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崇水务发〔2017〕44 号)文件的要求,一车间积极委托我公司开展《崇州市黑石纸业有限公司一车 间 2 万 t/a 作。接受委托后, 我公司即按照《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要求,组织相关工
截止 2016 年末,崇州市下辖 1 个街道、18 个镇、6 个乡。10 镇 17 乡,全 市户籍总户数 256222 户,总人口 670293 人,其中男性 334918 人,女性 335375 人。城镇人口 200410 人,乡村人口 469883 人。全市常住人口 66.38 万人。全 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540435 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 11.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336422 万元,增长 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234032 万元,增长 1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969981 万元,增长 11.5%。 一、二、三产业结构为 13.2:48.6:37.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5.5%、 56.3%、3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8237 元,增长 11.3%。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1、现场查勘与资料的收集 根据一车间排污及污水处理方案,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查勘、测 量、调查,并收集本项目基本情况资料,主要包括:
5
崇州市黑石纸业有限公司一车间 2 万 t/a 纱管纸生产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1)污水处理站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一车间厂区污水排放量、废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处理达标情况; (3)入河排污口河段的水文、水质和水生态基础资料; (4)收集入河排污口可能影响的其它取水用户资料; (5)收集工程设计资料,特别是入河排污口改建(造)方案和废污水处理 工艺等。 2、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明确工程的基本布局、工艺流程、入河排 污口的改建(造)、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时间、污染物特性等基本情况; 分析入河排污口所在河段的水资源保护目标、水环境现状和水生态现状、水功 能区的划分以及其他取水用户的分布和取、退水情况等。 3、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入河排污口所在河段的水电建设情况、水文特性、排污状况等确定计 算边界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4、污染影响预测 运用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分析预测不同排污状况下(含可能出现的极端排 污情况下)污染物的沿程变化规律及其影响范围,以此评定不同排污情况下对 水功能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其它取用水户的影响。 5、排污口改建(造)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影响分析论证结果,综合考虑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和生态保护要求、 第三方权益等因素,分析入河排污口位置、排放浓度和总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论证本入河排污口改建(造)的合理性。 论证工作程序见下图 1-1。
排污口尾水接纳河段为羊马河,该河段并未进行水功能区划,根据河网水 文、污染物输移特性和崇州市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合项目设计污水排放情 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本项目地 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并参照项目环评备案,最终确定一车间入河排污口 论证的论证范围为:排污口上游 2.5km 羊马河入梓潼镇断面至排污口下游 11km 五支渠断面之间的河段,长约 13.5km。论证范围内主要取水口为三支渠取水口 (灌溉用水取水口,排污口下游约 4.0km),五支渠取水口(灌溉用水取水口, 排污口下游约 11km),无集中饮用水取水口。论证范围内主要排污口为本项目 排污口和黑石纸业三车间排污口(本项目排污口下游 50m)。
(完整版)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完整版)⼊河排污⼝设置论证报告-----------------有限公司⼊河排污⼝设置论证报告(简本)----------有限公司2014年12⽉1.项⽬概况1.1公司概况---公司成⽴于-----年,是-----公司,其前⾝为-----公司。
⼚区位于----境内,距海⼝市----公⾥,距三亚市--- 公⾥,距东⽅市⼋所港---- 公⾥。
公司注册资⾦----万元,总资产逾----亿元。
公司股东共有---家,分别为----。
公司拥有独⽴的矿⼭,储量约---。
公司年⽔泥⽣产能⼒----万吨,主⼚区建有三条窑外分解新型⼲法熟料⽣产线,分别为⼀条2000T/D、⼀条2500T/D、⼀条5000T/D熟料线;公司配套建有-----余热发电站。
公司⽣产的“----”牌⽔泥是省重点保护的名优品牌,主要有三个品种,分别为PO42.5R、PO42.5低碱、PC32.5⽔泥。
--。
1.2--公司污⽔处理情况1.2.1现状情况⽣产车间的循环冷却系统采⽤静电⽔垢控制器及⽆阀过滤装置,除系统蒸发风吹损失和管⽹漏损外,冷却系统除垢废⽔外排---m3/d,经⼚区外的---排⼊---河。
余热发电车间不直接产⽣废⽔,主要是汽轮发电机房的⾼温、⾼速运转设备需要的间接冷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油类等,余热发电循环冷却⽔系统排污---/d。
这部分废⽔经隔油、沉淀等措施处理后,经⼚区外的--排⼊---。
化验室等辅助⽣产废⽔主要是酸碱废⽔,废⽔排放量为---m3/d,经中和处理后排⼊污⽔处理站;⽣活污⽔中的主要污染物是SS、CODCr、BOD 5、油类等,产⽣污⽔总量为---m3/d,⽣活污⽔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由污⽔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经⼚区外的-,排放量为---m3/d。
1.2.2污⽔处理情况--公司污⽔处理系统的总投资约---万元,⼊河排污⼝位于---,系统设计处理量为---m3/h,共有两套设备,每套设备的处理量为---m3/h。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根据调查研究和相关资料,就入河排污口的问题进行了论证,现将相关报告汇总如下:
1.入河排污口的存在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入河排污口直接将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河水被污染和破坏,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和健康。
污染水体会引发藻类过度繁殖,导致水质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水中氧气不足,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入河排污口的存在违法违规。
根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经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禁止将废水排入河流或湖泊等水域。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要对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追责和处罚。
3.入河排污口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威胁。
入河排污口导致河水
被污染,水质变差,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需求。
此外,河水被污染后,可能还会影响农田灌溉和饮用水安全,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4.入河排污口的整治是必要的。
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
衡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权益,必须对入河排污口进行整治。
首先,应加强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责任单位进行严厉处罚。
其次,需要加强对污水的治理,引入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同时,要推
动企事业单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
结论:入河排污口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水体、生态和人民群众生活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应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整治力度,推动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
谢谢!
此致
敬礼。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发展的扩张,我国面临着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挑战。
其中,入河排污口成为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入河排污口指的是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各种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的排放口。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对入河排污口进行论证和治理显得尤为迫切。
一、入河排污口的现状。
我国的入河排污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量庞大,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建的入河排污口数量接近万个,已有的入河排污口数量更是难以估计。
这些排污口大多来源于工业企业、农村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等。
2. 污染物种类繁多,入河排污口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磷等。
这些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严重威胁。
3. 河流水质恶化,大量的废水排放直接导致了河流水质的恶化,许多河流已经失去了生态功能,成为了“黑臭水体”。
4. 生态环境破坏,入河排污口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二、入河排污口的论证。
针对入河排污口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论证和分析,以便有效地治理和管理。
1. 污染物排放量的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入河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入河排污口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每个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程度。
只有了解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
2. 河流水质的监测。
其次,我们需要对河流水质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河流水质的监测,了解不同河流的水质状况,找出水质恶化的原因和入河排污口的贡献度。
只有了解了河流水质的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
3. 生态环境的调查。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入河排污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受污染河流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功能的破坏程度,找出入河排污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污水处理和排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入河排污口作为城市排放污水的主要出口,其安全性和环境影响备受关注。
本论证报告将就入河排污口的必要性、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入河排污口的必要性1. 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入河排污口作为一种污水排放方式,在城市污水处理的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快速将污水排放到水体中,起到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作用。
2. 减少投资成本相比传统的土地填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建设入河排污口所需投资成本较低。
对于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这是一种更为经济合理的处理方式。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成本。
二、入河排污口的安全性1. 规范设计和建设入河排污口的设计和建设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其安全运行。
需要充分考虑水体的流动情况、污水排放量和水体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以确保排放的污水不会对水体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2. 强化监管和管理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和管理应严格执行,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
监督部门要加强巡查和抽查工作,对违规排污企业进行惩罚和整改,维护水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三、入河排污口的环境影响1. 对水环境的影响入河排污口的建设和运行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问题。
因此,在建设入河排污口时,需要合理设置排放口位置,避免对水体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 全面减排和科技创新要减少入河排污口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全面减排和科技创新的方式。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减少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结论入河排污口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有效手段,在解决城市污水问题、减少投资成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设置申请)
5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5.1 设置申请及审批程序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工作程序应包括申请、审核、审查、决定和验收。
工作程序见图2。
5.2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5.2.1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单位在设置入河排污口之前应向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同意批准后方可设置入河排污口。
5.2.2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包括:1)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2) 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3)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或简要分析材料)。
4) 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对有利害关系第三方的承诺书等。
5.2.3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负责提供水利部统一规定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申请书样式见附录B),申请单位应按照申请表的“填写说明”规范填写。
5.2.4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1) 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法人代表、详细地址、单位性质以及取用水量等。
2)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基本资料,包括排污口设置类型、排污口分类、排放方式、入河方式以及排污口位置等。
3) 入河排污量,主要包括设计排污能力、年排放废污水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等。
4) 入河排污口的平面位置示意图(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
5) 申请理由,重点简述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合理性。
6) 审核意见,审核意见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5.2.5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的,可只提交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的简要分析材料。
简要分析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概况:排污单位废污水产生环节、入河排污量、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总量、达标排放情况以及排放去向等。
2) 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包括入河排污口设置地点、排污方式和入河排污口门的设置情况。
3) 对受纳水体的水功能区影响分析。
4) 结论。
5.2.6入河排污口设置有以下影响之一的,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应要求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单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入河排污口是指人为构建的水体排放口,用于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污染介质,其存在会给河流的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影响。
因此,合理有效地管理入河排污口,是维护河流水质的重要手段。
为此,基于此,提出以下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首先,在入河排污口设置前,应当综合考虑污染物的来源、生产工艺、污染物的性质、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时间、排放温度等因素,实施必要的评价,以确定污染物是否可以安全排放。
其次,入河排污口应当采用有效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如水污染预防控制技术、污染物净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以确保排放污染物的浓度不超过排放标准,并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污染物对河流的影响。
再次,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对排放口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浓度、排放量等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排查问题,以确保排放污染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以便在污染物排放异常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有效防止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污染。
以上就是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的要点,此导则的执行,有助于减少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污染,为维护河流水质作出贡献。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doc
⼊河排污⼝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doc⽔利技术标准《⼊河排污⼝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主编单位:黄河流域⽔资源保护局(签章)2016年9⽉28⽇第⼀部分:仅限内部使⽤(征求意见发⽂时不发放)⼆、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2、来源依据按类型排序,其类型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政⽂件、规划、领导讲话、相关标准、招标⽂件、著作、论⽂等;其中相关标准按⽔利部主管的国家标准和⾏业标准、其他部委主管的国家标准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同⼀标准按条款号或附录号排列。
著作主要指⾏业内认可度⾼、影响⼒⼤、政府认可的⼯作指南、操作⼿册、教科书、百科全书、产品说明书,以及⼯程建设、⽣产实践、科研项⽬等。
论⽂包括杂志或会议论⽂。
3、页⾯不敷,可另加页。
列。
2、页⾯不敷,可另加页。
⼀、主要内容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
2、相关标准按⽔利部主管的国家标准和⾏业标准、其他部委主管的国家标准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同⼀标准按条款号或附录号排列。
3、页⾯不敷,可另加页。
第⼆部分:供外部使⽤(连同征求意见⽂件⼀同发放)⼀、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原则(⼀)编制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开发利⽤量不断增⼤,全国废污⽔排放量与⽇俱增,部分河段已远远超出⽔域纳污能⼒。
近年来,部分沿岸⼊河排污⼝设置混乱、布设不合理、超标排污、未经同意私设排污⼝等问题逐步显现,其中饮⽤⽔源保护区及其他重要⽔域排污⼝设置问题尤为突出,使沿河供⽔安全保障⼯作压⼒⽇益增⼤。
2002年修订的《⽔法》提出了⽔功能区划、⼊河排污⼝监督管理、饮⽤⽔⽔源地保护三项制度。
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龙洞湾磷矿50万吨/年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送审稿)宜昌友好生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七年八月项目名称:龙洞湾磷矿50万吨/年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制单位:宜昌友好生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赵春华审核:徐刚校核:李腾飞张宇峰编制:刘华丽赵娜张姝玄邓先娇韦能周栋张辉张侃段志豪目录1总则 (1)1.1论证目的 (1)1.2论证依据 (1)1.2.1法律法规 (2)1.2.2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2)1.2.3技术导则与标准 (3)1.2.4相关报告与文件 (4)1.3论证范围 (4)1.4论证工作程序 (5)1.5论证的主要内容 (6)2项目概况 (9)2.1项目背景 (9)2.1.1建设项目的背景 (9)2.1.2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10)2.1.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0)2.1.4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3)2.2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15)3水功能区管理要求、水质现状 (16)3.1水功能区保护水质管理目标与要求 (16)3.2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放总量 (17)3.3水功能区水质现状 (17)4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 (19)4.1废污水来源及构成 (19)4.1.1废污水来源 (19)4.1.2废污水构成与处理工艺 (19)4.1.3废水处理设施 (21)4.2废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总量 (22)4.3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 (23)5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影响分析 (26)5.1污水排放影响范围计算 (26)5.1.1数学模型 (26)5.1.2计算条件拟定 (27)5.1.3计算结果分析 (29)5.2废污水排放对水功能区纳污总量的影响 (34)5.3对水生态的影响分析 (35)5.4对地下水影响的分析 (36)5.5对第三者影响分析 (36)5.6合规性论证 (37)6水环境保护措施 (39)6.1水资源保护措施 (39)6.2事故排污时应急措施 (40)6.3应急预案 (41)7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43)8论证结论与建议 (44)8.1论证结论 (44)8.2建议 (46)附件:1、委托书2、《湖北省宜昌磷矿龙洞湾矿段地质详查报告》,鄂土资储备字[2009]79号;3、探矿许可证;4、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5、水保方案批复6、宜昌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黄柏河东支流域磷矿开发利用环境监督管理的意见》,宜府发【2014】43号,2014年12月9日;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附图:1、宜昌龙洞湾有限公司工业厂区平面图2、龙洞湾磷矿排水系统图3、黄柏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排污口位置图4、工程论证范围图1总则1.1论证目的为严格执行水利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排水要求,根据龙洞湾磷矿采矿工程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实际情况,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对本工程废污水排放对水功能区保护目标和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对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产生的影响,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等要求,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doc
谢谢阅读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物理化学教研室【基本概念·基本知识】1、统计热力学系统的分类:独立/非独立粒子系统、可别/不可别粒子系统2、独立粒子系统的分布、最可几分布、平衡态分布3、系统的微观状态4、粒子的配分函数5、转动特征温度,振动特征温度6、焓函数、吉布斯自由能函数7、统计熵、量热熵【基本定律与基本理论】1、等几率假设2、玻兹曼分布定律(推导和表达式的意义)3、Maxwall 速率分布的意义及与平动有关的各种统计平均值4、粒子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5、最低能级能量数值的选取对配分函数的影响6、双原子分子转动、振动、平动的能级公式7、波兹曼公式:ln S k =Ω8、热力学定律的统计解释【基本计算与基本方法】1、独立可别与不可别粒子系统Ω的计算2、用波兹曼分布定律计算简单系统的粒子分布3、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4、单原子及双原子分子各种运动形式对热力学性质的贡献5、分别用配分函数和自由能函数计算简单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第一讲:统计热力学概论·Boltzmann 统计一、统计热力学概论(一)、统计热力学的基本任务1、统计热力学的基本任务回 顾:A 、 经典热力学的任务:a )解决某一过程的能量衡算;b )过程的方向判断据; 基础:热力学三定律;优点:着眼与系统的状态而不依赖系统的微观结构,高度可靠; 缺点:无法描述系统的微观结构和微观运动规律B 、统计热力学的任务:用统计学的原理,从系统的微观结构和运动状态出发,揭示系统宏观性质的本质。
物质的宏观性质本质上是微观粒子不停地运动的客观反映,虽然每个粒子都遵守力学定律,但是无法用力学中的微分方程去描述整个系统的运动状态,所以必须用统计学的方法。
根据对物质结构的某些基本假定,以及实验所得的光谱数据,求得物质结构的一些基本常数,如核间距、键角、振动频率等。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分子配分函数,再根据配分函数求出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这就是统计热力学的基本任务。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论证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排污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措施,其中最受争议的就是在河流中设置排污口。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个方面来探讨是否应该在河流中设置排污口。
一、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被放在了首位。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反对在河流中设置排污口。
这是因为,不合理设置排污口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首先,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导致河流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对沿岸的渔业和旅游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其次,一些有毒物质也会随着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
因此,入河排污口对环境保护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如果人们仅仅考虑环境保护,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就失去了一个平衡考虑的基础。
在这个方面,排污口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因为工业废水的处理需要昂贵的设备和技术。
如果企业投资这些成本来处理工业废水,那么将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也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压力。
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设置排污口是有其经济价值的。
三、社会稳定最后,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也需要考虑在河流中设置排污口的问题。
如果企业不能有处置工业废水的设施,那么他们有可能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流中,这将对公众安全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企业还会使用非法偷排,这将对公众安全和企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如果建立合法合规的排污口,将有益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
综上,入河排污口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
尽管它会对外部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仍然具有其经济价值和社会稳定意义。
应该考虑在确保环保的前提下,更加具体地制定控制污染的计划,如建立监管机构,开展监测、检查等措施,保证企业不会偷排歪斜,以尽量降低排污口对环境的破坏。
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采矿工程作为一种对地质资源进行开发的重要方式,其过程中涉及到的排污口设置问题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对于采矿工程的入河排污口设置进行了论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采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不仅会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相关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于采矿工程的废水排放问题,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
在考虑采矿工程入河排污口设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该排污口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获得了相关机构的批准和许可证。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排污口设置的位置是否合理,对周边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区造成的潜在影响。
最后,还需要考虑的是排放的污水是否经过必要的处理和净化,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因此,我们认为在采矿工程中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审批。
排污口的法律性必须得到保障,排放的污水量和质量均需要满足当地环境保护要求。
二是排污口的设置位置需要严格控制。
需要避免直接向人类居住区或自然生态环境排放,应该选择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的位置进行排放。
一些排放的选择性的优先选取地下排放,并尽可能避免入河排放。
三是采矿工程排放的污水必须得到必要的治理和净化。
可以采用一些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也可以采取一些环保措施将污水再次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最后,总体来说采矿工程的入河排污口设置需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要求,排污口的位置要选取在环境影响最小的地方,并且污水排放要经过必要的处理和净化。
这样才能保证采矿工程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
SL 附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前言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和《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GB/T 20000.2—2009)以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编制。
本标准共12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基本资料,设置单位概况及废污水产排分析,拟纳废污水域概况,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影响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事故风险评价,影响补偿方案建议,水资源保护措施,论证结论等。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主编单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献师洋孙照东穆伊舟李红亮杨文博李昊舒卫先滕阳张颖张军锋李淑贞董飞孙章顺韩淑媛赵山峰郭瑞丽李东阳。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1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6)3 基本资料 (8)3.1现场查勘与资料收集 (8)3.2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资料 (9)4 设置单位概况及废污水产排分析 (10)4.1 基本要求 (10)4.2 设置单位基本情况分析 (10)4.3 废污水产排分析 (12)4.4生产工艺先进性分析 (13)5 拟纳废污水域概况 (14)5.1 拟纳污水域基本情况 (14)5.2 水功能区基本情况 (14)5.3 水生态概况 (15)5.4 重要第三方概况 (15)5.5 地下水概况 (15)5.6 水域管理要求 (15)5.7 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分析 (15)6 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 (17)6.1 基本要求 (17)6.2 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 (17)6.3 入河排污口设置的要求 (18)6.4 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 (19)6.5 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可行性分析结论 (20)7 入河排污口设置影响分析 (22)27.1 基本要求 (22)7.2 对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影响分析 (23)7.3 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影响分析 (26)7.4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28)7.5 对特殊用水户、生态敏感点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分析 (28)7.6 基于水功能区管理水质目标的入河排污限值 (28)8 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30)8.1 基本要求 (30)8.2 入河排污口设置位置与口门工程方案 (31)8.3 排放方式与排污浓度及总量 (31)8.4 排污影响与制约因素 (32)8.5 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结论 (32)9 事故风险评价 (33)9.1风险危害范围 (33)9.2风险识别 (33)9.3风险分析 (33)9.4风险防控 (33)10影响补偿方案建议 (34)10.1补偿原则 (34)10.2补偿条件 (34)10.3补偿范围 (34)10.4补偿对象 (34)10.5补偿标准 (34)11水资源保护措施 (35)11.1管理措施 (35)11.2技术措施 (35)11.3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 (35)11.4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管理 (35)11.5污水排放监控措施 (35)311.6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35)11.6宣传教育 (36)12 论证结论 (37)12.1结论 (37)12.2建议 (37)附录A《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写提纲 (38)附录B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书基本情况表 (41)标准用词说明 (43)41 总则1.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等有关规定,为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等,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制定本导则。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是用于粗略估算、评价和认证入河排污口设置必要性的一种技术文件,是实施河道治理项目前期水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依据。
该技术导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入河排污口空间位置选择:应根据入河排污口的水力条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等因素进行空间位置选择,以保证污染物的有效处理。
二、入河排污口截流设施设置:应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截流设施,以减少污染物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三、入河排污口净化设施设置:应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净化设施,以有效处理污染物,减少对河道水质的危害。
四、入河排污口控制技术措施:应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的控制技术措施,以保证污染物的有效处理。
五、入河排污口监测技术措施:应根据入河排污口的水力条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监测技术措施,以确保污染物的有效处理。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etting and Verification Report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s is a technical document used to roughly estimate, evaluate, and certify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inlet pollution outlets. 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preliminary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management projects.This technical guidelin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1. Selection of spatial position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the hydraulic conditions,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volume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o a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ollutants.2. Setting of interception faciliti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of pollutants and other factors, the interception faciliti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reasonably set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pollutants on river water quality.3. Setting of purification faciliti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of pollutants and other factors, the purification faciliti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reasonably set to effectively treat pollutants and reduce the harm to river water quality.4.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lutants, the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reasonably set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ollutants.5.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hydraulic conditions,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discharge volume of inlet pollution outlet, reasonable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inlet pollution outlet should be set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ollutants.。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
决的问题。
而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进行论证。
首先,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
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将会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生态环境。
而通过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可以将污水引导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减少对河流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其次,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清洁的
水资源,而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净化城市的水系,改善水质,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
同时,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也可以促进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推动城市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清洁的水资源不仅关乎人
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通过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对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入河排污口设置的重要性,加大对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向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技术标准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主编单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签章)
2016年9月28日
第一部分:仅限内部使用(征求意见发文时不发放)
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
2、来源依据按类型排序,其类型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行政文件、规划、领导讲话、相关标准、招标文件、著作、论文等;其中相关标准按水利部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他部委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一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同一标准按条款号或附录号排列。
著作主要指行业内认可度高、影响力大、政府认可的工作指南、操作手册、教科书、百科全书、产品说明书,以及工程建设、生产实践、科研项目等。
论文包括杂志或会议论文。
3、页面不敷,可另加页。
列。
2、页面不敷,可另加页。
一、主要内容
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一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
2、相关标准按水利部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他部委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一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同一标准按条款号或附录号排列。
3、页面不敷,可另加页。
第二部分:供外部使用(连同征求意见文件一同发放)
一、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不断增大,全国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部分河段已远远超出水域纳污能力。
近年来,部分沿岸入河排污口设置混乱、布设不合理、超标排污、未经同意私设排污口等问题逐步显现,其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重要水域排污口设置问题尤为突出,使沿河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2002年修订的《水法》提出了水功能区划、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三项制度。
其中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度是三项制度的基础和关键。
2004年月水利部以部长令颁布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随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新建、改建和扩建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提出具体要求。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年底国务院批复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2年初又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均对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
水利部于2004年以部长令颁布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随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新建、改建和扩建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已先后开展了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工作,但由于在设置论证规范、方法、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全国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及国家简政放权政策实施以来,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编制由原来的申请人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单位编制,变为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编制或委托有关机构编制,更加迫切需要编制并出台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及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分析相关资料,根据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要求,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等级、原则、论证级别和范围、影响分析方法、入河排污口建筑及入河方式规范要求、新兴工业园区及产业规划入河排污口设置等方面的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水利部第22号令)、《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2005] 79号)和《水功能区管理办法》(水资源[2003]233号)等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技术要
求,提高论证报告书质量,为入河排污行政许可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功能区管理关于河流纳污能力及限排总量要求,满足河段水生态要求,维护第三方权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用。
(2)以现有掌握的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情况为基础,将报告编制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纳入编制工作组,探讨报告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方在局部或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为《导则》编制打下坚实基础。
(3)以科学、技术和工作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来制定导则,其内容必须是可行的、合理的或经过实践检验的。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能定量的则定量,不能定量的则定性。
(5)充分发扬民主,与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共同确认,通过调研、全面征求意见,保证《导则》的全局观、社会观和公正性。
(6)做好与现行相关标准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一致,尽可能避免与其他标准的重复和矛盾。
(7)标准条文的规定,必须严谨明确,文字简练,不得模棱两可,其内容深度、符号、计量单位应当前后一致,不得矛盾。
涉及到的量的名称和符号,必须采用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认定单位。
(三)主要内容
(1)编制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共12章47节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
——术语和定义;
——基本资料;
——设置单位概况及废污水产排分析;
——拟纳废污水域概况;
——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
——入河排污口设置影响分析;
——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事故风险评价;
——影响补偿方案建议;
——水资源保护措施;
——论证结论。
附录A:《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写提纲
附录B: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基本情况表
标准用词说明
(2)总则主要阐明了导则适用范围、遵循的原则、工作程序、影响范围和程度确定及论证等级划分等。
论证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由各分类指标等级的最高级别确定,分类等级由地区水资源与水生态状况、水资源利用状况、水域管理要求、污染物排放类型、废污水排放量等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确定。
(3)术语和定义章节。
主要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特有的一些名词进行了具体规定,以反映出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特色。
(4)基本资料章节,要求按照分类论证工作等级的要求进行,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强调资料系列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检查与分析是保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
同时强调了对现场查勘和影音视频资料的要求。
(5)设置单位概况及废污水产排分析章节,规定了设置单位概况及污水产排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针对单一工业企业、产业聚集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农灌退水沟等情形,分别规定了设置单位基本情况分析应说明的主要内容。
并分别规定了废污水产生环节调查分析、末端污水处理工程调查分析、废污水外排情况调查分析、用水水平及节水潜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同时强调了对生产工艺先进性的分析内容。
(6)拟纳污水域概况章节,要求详细调查水域内现有、在建、拟建取水口、入河排污口分布和取水、排污状况及水生态状况,并按照分类论证工作等级的要求进行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分析。
(7)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章节,规定了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强调了对污水处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要求分别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产业政策、规划、技术标准、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给出结论。
(8)入河排污口设置影响分析章节,按照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分析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功能、水生态及第三者的影响,并应考虑论证范围内本项目与已建、在建和已批准拟建的项目排污的累积影响。
主要采取水质实测资料分析、水环境数值模型和混合区模型等方法。
同时要求进行基于水功能区管理水质目标的入河排污限值的分析计算。
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均表明,河流污水完全混合需要很长的输移距离。
按照混合区进行水质目标管理,设定入河排污限值,是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
对于物理混合区处于管理混合区范围内的,混合区稀释流量可以按照实测的混合区稀释流量计算;对于物理混合区超过管理混合区范
围和新设入河排污口的,混合区稀释流量可以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枯水径流特征值,如枯水流量7Q10的1/4、7Q2的1/4等计算。
(9)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章节,主要包括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的一般要求、入河排污口设置位置与口门工程方案、排放方式与排污浓度及总量要求、排污影响与制约因素的分析要求等,对提出最优的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应说明原因和提出建议;对于有制约因素,制约因素可以采取减免措施的,应提出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并给出有条件的结论。
(10)事故风险评价章节,主要为风险危害范围、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要求。
(11)影响补偿方案建议章节,主要为补偿原则、条件、范围、对象、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12)水资源保护措施章节,针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能产生的影响应提出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包括: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水质监测要求、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及宣传教育要求等。
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
(一)技术要素及其来源依据,详见ZY-19-2013(其中E、K、L列不发)
(二)技术要素在本标准内部的协调性,详见ZY-20-2013(其中H、I列不发)
三、重大争议及其处理情况
填写ZY-22-2013
2、若本标准涉及行政管理的相关内容,需重点说明。
3、页面不敷,可另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