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4 灯笼.ppt
第4课《灯笼》课件(共1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 句段摘录:文章第2段 我品读出的意味:通过一个排比句, 五个“想起”,引出灯笼所触发的作者的情思,能够感受到灯笼于 作者生命中的“结缘”之多。
(3) 我圈画的是第3段,该段所写的这份祖孙情深让人神往,虽 是寂暗的夜晚,却有着脉脉的温情。
释
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疑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 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
解 惑
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2.第2段末尾的句子有何作用?
释
疑
总结自己和灯笼的关系,领起下文。
解 惑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 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 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 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帝王灯下垂泪,将领挑灯看剑,抗 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理
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第11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 态度。
解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 语
勇杀敌的气概;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言
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
局更的具担凝忧聚和力对的未精来神的,期团望结,抗希战望,有打更败强敌大人的,力保量卫,好有探
自己的家园。
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方
初
面来抒写灯笼的?
读
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抗战前期, 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
课 文
第4课《灯笼》(共18张PPT)22—2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7 元宵节,跟着龙灯跑半夜
乡情民俗风貌
8
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 照着褪色的朱门
9 在纱灯上描红
感慨岁月沧桑 文化的雅致
10 宫灯的联想
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11 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 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小结
灯笼里有
家人的音容和亲人的温情 家乡风俗和故园思恋 历史烽烟和爱国的情怀
灯笼
吴伯箫
目 标
01
认知文中“灯笼”的 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02 分 析 文 中 多 种表达 方 式的综合运用。
品味文中富于表现力 03 的 语 言 , 训 练语感 ,
积累词语。
新课导入
你们能想到与灯笼 相关的哪些经历或 故事呢?
思考问题
默读课文1-2自然 段,回答问题。
小孩儿天性爱亮光 体现在哪儿?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 ),村中老斗呵 抢 狗的( );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 答
·
咕噜噜的( );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 我
( );坡野里想起跳又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 与
闹( )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 灯
跪堂谱,“司马懿探山”。
笼 的
A.谈吐 B.声音 C.犬吠 D.私语 E.嚷嚷
缘
作者说“真的,灯笼的 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 挤着的就都是”,可见,灯 笼是本文的线索。
细读文章3-11段,圈点勾画并讨论完成表格
段落
与灯笼有关的祖父的慈爱
4-5 接过母亲的纱灯,上下学
母亲的疼爱
6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的心
乡情民俗淳朴,给人温暖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最新)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练闯考
练闯考 马(2019·江西中考) 吴伯箫 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 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 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 说着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家……大家都 笑了。准是父亲,我是喜欢父亲而却更怕父亲的,说:下来罢!小小的就这样皮。 一团高兴全飞了。下不及,躲在了祖母跟前。 人,说着就会慢慢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 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 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
练闯考 作用(一般包括): 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心情。③烘托人物形象。④为下文做铺垫。⑤为后文的情 节发展埋伏笔。⑥对比,即“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⑦推动情节发展。⑧交 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⑨设置悬念。⑩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⑪突出文章中心(主题)。⑫深化作品 主题。⑬奠定感情基调。⑭起线索过渡作用。⑮有象征意义。⑯引出下文。
练闯考 人以宁静和安慰。
6.春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 相反。成语也可以成为春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 也对一对。 (1)山清水秀—( 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 ) (2)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盘珍馐等) )
练闯考 5.(2019·重庆中考A卷)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 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 望。 备选词语: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示例一:小小的窗台盛放着我们的梦和远方,那里有晨晖夕照的温柔,那里有凭窗 沉思的身影,那里有远望青山的怀想。 示例二:操场如一方激情飞扬的舞台,跑道上矫健的身影,如美妙的音符,奔腾跳 跃里放飞着青春的梦想。 示例三:林荫小道如一首温柔的曲子,斑驳的阳光缓缓弹奏在石板路的琴键上,给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4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社戏》字音字形复习
● 1.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 2.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piān pì的,临河的小村庄。 ● 3.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 4.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qī wǔ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 ● 5.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xù dao起来。 ● 6.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 7.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dài màn,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 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 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回延安》是一首信天游,使用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展示出了浓 郁的陕北风情。
●D.吴伯箫,散文家、教育家,他在《灯笼》一文中提到的《司马懿探山》, 是豫剧、山东梆子等地方戏曲剧种的传统剧目。
文化常识2答案
●3.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著有散文集《黄上情》 《刘成章 散文选》《纤丽的阳光》《羊想云彩》,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 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
● 4.吴伯萧,原名熙成,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 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中。
● C.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以一个“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对安塞腰鼓的场面进行 描写。
● D.吴伯萧的散文《灯笼》,笔法自自由,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情感上和文化上的记忆, 表达了作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PPT教学电子课件(第2课时)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作者通过灯笼从不同的方面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了对生活和祖国的热爱,和为了祖国的自由和独立,甘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课文中有哪些有关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
大人管制小孩“玩火”,但他们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吴伯箫的创作道路。课外阅读《吴伯箫散文选》。
(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此句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为下文表现家国情怀作铺垫。
2.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的含义?
明确: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出热爱祖国的情怀。
明确: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起过渡和强调的作用。由对祖父的回忆过渡到对慈母的回忆。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
示例: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能照亮赶路人前进的道路。在人生的道路中,老师、家长就是我们的指明灯,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他们的指引。
第一部分:开篇说“火”,为写“灯笼”铺垫
第二部分:说“灯笼”
话说灯笼 祖父夜行母亲吩咐 慈母之爱乡俗还愿 元宵张灯族姊远嫁 朱红描字先帝灯笼 灯笼下马前卒
部编八下语文第4课《灯笼》(解析版)
部编八下语文第4课《灯笼》(解析版)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品,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灯笼不仅仅是照明工具,更象征着繁荣、吉祥和团圆。
本文将从制作、形式、寓意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对灯笼进行解析。
一、制作过程灯笼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制作过程。
制作灯笼所使用的材质主要有纸、丝绸、竹篾等,而工艺也包括剪纸、刺绣、绘画等多种技法。
灯笼造型的设计也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菱形、六角等等。
通过不同材质和工艺的运用,每一盏灯笼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二、灯笼的形式灯笼的形式既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
在寻常日子里,人们使用各种形状的灯笼来点亮房屋和街道,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等,各种各样的彩灯和花灯更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灯笼的寓意灯笼不仅给人们带来光明,更寓意着团圆和吉祥。
在中国文化中,灯笼常常被视为传递祝福和吉祥的象征物。
无论是在婚庆喜庆还是在年节庆祝中,人们都喜欢挂上灯笼来表示吉祥如意。
而灯笼的圆形象征着团圆和完整,寓意家庭和谐、爱情美满等美好寄托。
四、灯笼的文化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灯笼一直以来都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无论是在民族节日、庙会活动还是传统婚礼中,灯笼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时,逢年过节,人们也会制作灯笼来装饰自己的家园,将这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下去。
这种传统的延续,使得灯笼在现代社会依然扮演着重要的文化符号的角色。
总结:灯笼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灯笼的制作、形式、寓意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灯笼所代表的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希望灯笼这一传统艺术品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文化魅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一单元4《灯笼》
4.灯 笼
4灯笼
吴伯萧
八年级语文下册
1.理解并掌握重要生字词,了解作者。 2.了解文中事件,掌握文中的典故及其作用。 3.体会作者赋予灯笼的双重意义及作者的家 国情怀。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 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 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 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繁忙的教育工作 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 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灯笼》正是这个时期以回忆为主题的文章。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蕴含作者深情的词句,用下列句式分 享你的思考发现:
从文中____________(字/词/句),我读出作者 ____________(情感哲思)。
1.简洁。多用短句,少有长句。 2.书面语化。 3.多引古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 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 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 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自己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 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 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 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从情 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 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试比 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 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碎无数文士的美好幻 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却采取“不抵抗” 政策,这让吴伯箫十分愤懑,怒火中烧,于是他就借写作舒 展一腔积郁。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 越旋律,即使是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4灯笼.ppt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
跟着龙灯跑,伴着小灯眠
族姊远嫁,姊家衰败
在纱灯上描红
对宫灯的想象
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文化
升华
对亲人的感激
对乡俗民俗的回忆
保家卫国的热情
散文:
“形散神聚”
背
景
链
接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邹垚娟3524
怀恋过往,表明灯笼对“我”的意义重大。
结合3-10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灯笼有着怎样的意义?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第一部分第一层(3-5) 通过追述与灯笼有关的旧事,表现了孩童时代家中那暖暖的亲情。
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自由读10自然段,思考:关于宫灯的想象有什么意义?
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
第一部分第三层(8-10) 在对灯笼的认知中,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课件
东西方灯笼文化对比分析
起源与历史背景
东方灯笼历史悠久,与传统文化和 宗教紧密相关;西方灯笼起源相对
较晚,受多元文化影响。
材料与制作工艺
东方灯笼以纸、布、竹等为主,注 重手工艺和传统技艺;西方灯笼则 更多采用金属、玻璃等现代材料,
制作工艺偏向机械化和工业化。
象征意义与用途
东方灯笼象征团圆、光明等美好寓 意,多用于庆祝和祈福;西方灯笼 则更多用于节日装饰和营造氛围。
• 现代应用:多用于节日装饰和庆典活动,如圣诞节、复活 节等。
西方灯笼文化简介(欧洲、美洲等)
多元文化的融合
受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多 种文化影响,形成独特的 灯笼风格。
节日特色
如感恩节的火鸡形状灯笼 、万圣节的南瓜和鬼怪形 状灯笼等。
创新性强
注重创意和个性化,现代 科技也应用于灯笼制作中 ,如LED灯等。
运用剪纸、绘画等技巧,对灯笼进 行美化装饰,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
以“我的灯笼故事”为题进行创作分享
故事构思
回忆与灯笼相关的亲身经历或听 闻的故事,进行构思和创作。
语言表达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 事场景、人物情感和灯笼的意义
。
分享交流
在班级或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故事 ,倾听他人的故事,感受不同的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 灯笼》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灯笼文化异同 • 实践活动设计 •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
03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背景
社会变革对文学的影响
《灯笼》所处的时代背景
的问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注音注释ppt课件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4课《灯笼》课件(35张PPT)
闪
烁
不
定
的
灯
光
,
象
征
着
“
彩
龙
兆
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祥 , 民 富 国 强 ” , 花 灯 的 风 气 至 今 仍 还 广 为 流 行 。 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 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 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 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 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 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 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深入探究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初读感知
2、速读课文3-11,概括:作者由小孩喜欢亮光引出了哪些关于“灯 笼”情节的回忆?(每个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1、无月之夜,接回从城中祖父的灯笼; 2、小时候妈妈给我的上学放学的小纱灯笼; 3、黑夜村头为孤行客照着亮的灯笼; 4、元宵节我跟着跑半条街的龙灯、跑马灯、灯谜; 5、族姊远嫁时象征进士官衔的灯笼; 6、描着宋体字标志着权势的宅第灯笼; 7、宫廷内融融春宵的宫灯; 8、塞外军营中的写着斗方大字的将军的灯笼;
观灯的习俗起源于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汉朝初年,但也有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影,
4、本文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是 为 了 庆 祝 国 泰 民 安 , 才 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6)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mǎ qián zú(
第4课《灯笼》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 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 马懿探山》。
短句 口语化的表达 简洁含蓄 声韵之美
品味语言
吴伯箫的语言别具一格,读来饶有趣味,吟咏品味语言风格。 第③段: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么?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小林
通过写将小灯悬在床头这样一个表现孩童天真烂漫的细节 传递出细腻的情思 道尽“我”
心中的美好、憧憬与回味
品味语言
吴伯箫在文中却很少有直抒胸臆的语句,但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作者 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课堂上,小文和小林就本文的抒情语言展开 了讨论,请同学们细细品读文章,帮助他们完成对话。
预习检测
nì hè kān gū lū sòng
wò xuán xī
chàng wǎng zhuì qiāng
tuì qiǎo biāo yáo liáo
创设情景
说起灯笼,同学们会想起什么?
也许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盏灯笼,或是孩提时 的新奇,或是奔波中的慰藉,或是元宵灯节的流连……
那盏灯火点亮了往昔岁月 光耀于历史长河
为什么作者由如此美丽的宫灯联想到如此哀痛的画面呢? 探究主旨
中华民族 汉献帝
飘摇之际 沦陷之时
“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保家卫国 抵御外辱
身先士卒
团结起来 共御外辱
课堂寄语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生活中细碎的小事入手, 以灯笼做媒介,用质朴自然含蓄雅致的语言,表达了难忘温 馨的亲情缘、流淌遐思的民俗缘、痛击心灵的家国缘。
第4课《灯笼》课件(共29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哎,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段 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背景资料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 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人志士的美好幻想,这 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 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
小巷深深一线天,黛瓦青砖,难见金鸾(luán),
大红灯笼挂墙椽(chuán) ,光照缠绵,拨动心弦。
• 莫道今朝不似前,点点斑斑,情落石磐 ,幽幽往事
满心间 。
•
----《一剪梅》
灯笼
以“灯笼”为标题,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又点明了文章的行文线索。
吴伯箫
学习目标
1.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对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湮没在时间的尘
埃中。
事件的细碎
情感的细微
如“三家村的犬吠, 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 “村边社戏台下…… 闹嚷嚷的观众,花生 篮,冰糖葫芦”, “去看庆丰酒店的跑
抒情的切入点小, 由小到大,需要从 细小的事物中体会 出一些温暖的爱、 由衷的喜、不可遏 制的神往等。
马灯”等,都是细碎
之事。
最后所述国家 之事、所抒壮 烈之情,才是 作者真正的写 作主旨。
字词清单
注意读音为第四声。
读 争讼(sònɡ)
读
写 静穆( mù )
写
锵然(qiān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课件PPT
跟踪检测
3.请依据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它穿越时空走来,点
燃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火苗,为回家照明,为乡愁照明……心灵, 在除夕夜得以放飞;___祝__福____,_____在__除__夕__夜__得__以_实__现__________; ___亲__情___,__在__除__夕__夜__得__以__拉__近__;和谐,在除夕夜得以绽放!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 号
6 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 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精读课文
内容 分类
段落
相关描述
蕴含 意义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
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 “灯笼”
乡村
7
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 装点了 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 乡村的
新知导入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的张灯结彩, 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 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 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对往昔岁月的怀 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灯 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的情 怀。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给人以
其他如在村里上灯学,“挑了灯笼走去 温暖
5、9 挑了灯笼走回”,以及“用朱红在纱灯
返回
上描宋体字”等
精读课文 内容 分类
乡村 艺术 表演
段 落
相关描述
蕴含意义
“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 2 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
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灯笼”成 为乡村艺术 的重要构成,
成为文化符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 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的散文 常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 掘,以小见大,引申出深刻的内涵。代 表作主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窑洞风景》等。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讲课件:第一单元4 灯笼
写作实践
“今天是个好日子……”放学后一进家门,我就听见了奶奶的
歌声。
“奶奶,什么事这么高兴啊?”我忍不住问。“下个周末,我
要跟王奶奶她们几个老姐妹去海南旅游啦,这次可是坐飞机去哦!”
“坐飞机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是不知道啊,奶奶年轻的时候,
那可是一年都难得进一趟县城,坐个汽车都难,更别提坐飞机
了……”奶奶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过去那艰苦的生活……
以小见大,通过奶奶出行方式的变化反映出我国的社会面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 后 作 业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吴伯箫的创作道路。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感受其
散文的写作风格。
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灯笼”这个小器物为切入点,
叙述了一些细碎之事,表达了作者的抗争意志和爱国热情。请你试着
用同样的手法写一段文字,来表达某种情感。
写作策略
运用“以小见大”手法时,需要注意:
①“小”和“大”之间要有紧密联系,即“小”中要能体现“大”;
②尽可能把“小”描写得详细、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祖孙情笃
①________________
母子情深
亲
情
缘
学习任务单
段落
6
事件
村头红灯高照,
慰藉孤行客的心
(续表)
情感
乡俗淳朴,给人温暖
③__________________
7
元宵节,痴迷于各种灯
8
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
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
感慨岁月沧桑
9
在纱灯上描红
④__________________
霍骠姚(pià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春季部编版
14
此PPT课件下载后 可修改编辑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2021年春季部编版
6
4. 【2019•济宁】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
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项语序不当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
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应改为:亲子运动会不仅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 到了锻炼,还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C.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
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C项语义重复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
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看视频”包含“看新闻,看直播”。
2021年春季部编版
7
5.请依据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它穿越时空
2021年春季部编版
9
C.本文在写灯笼时营造了许多温馨感人的画面,如挑着 灯笼迎回祖父、接过母亲递过的纱灯上下学……
D.文章结尾,作者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 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答案】A
2021年春季部编版
10
【2019•菏泽郓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10页7-10题。
7.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记叙的事件。 本题考查对文章阅读理解以及概括的能力。 答题模式:谁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结果。
本文记叙了过去“我”家在过年前制作窗花和卖 窗花的事。
2021年春季部编版
11
8. 第③—⑥段说明窗花种类的文字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题时要在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分
析,要明白这几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4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
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罔。
怅惘
尾梢
B.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捎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C.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
D.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斓时候,将军在挑灯
作窗花时人心里的“热”与严寒天气进行对比,反衬出
“我”的家人热衷制作窗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021年春季部编版
13
10. 既然卖窗花的时代是那样苦,“我”为什么还那么 “怀念过去的岁月”?
答题时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 章的文意。
卖窗花的时代确实是苦的,但苦中有乐,苦中有 希望,所以,“我”还是那么“怀念过去的岁月”。
不多余。能让读者对窗花种类有一定的了解,引 出对“我”家制作窗花过程的记叙。
2021年春季部编版
12
9. 第⑦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从相关段落中提取出相 关的句子,指出是实写“我”家制作窗花时的恶
劣天气,说明了制作窗花的时间;同时,又将“我”家制
走来,点燃每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人心中的火苗,为回家
照明,为乡愁照明……心灵,在除夕夜得以回归;祝福, 在除夕夜得以实现;__亲__情___,_在__除__夕__夜__得__以__加__深____;
和谐,在除夕夜得以绽放! 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 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语意要连贯。
B.皎• 洁(jiǎo)
神龛• (hé)
C.褪• 色(tuì)
点缀•(zhuì)
D.联珑(lǒng) 幽悄(qiǎo)
•
lónɡ •
焰火(yàn)
•
斡• 旋(wò) 锵• 然(jiāng) 焚• 身(fén)
kān
马前卒(zú)
•
犬吠• (fèi)
qiāng
暖融• 融(róng)
熙• 熙然(xī)
2021年春季部编版
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
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夜深星阑
2021年春季部编版
5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原应野该]数火把,数与探原海文灯意,思数不燎• 相原• 符的。一把烈火![(大火)延烧 B.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 八十人,但辉• 煌• 景象已够华贵了。[(成绩等)显著;卓著] C.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 穆• ,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安静庄严) D.那时自己对人• 情• 世• 故• 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 洁。(为人处世的道理)
2021年春季部编版
8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情感、
政治等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文章开头叙写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丰富了文
章内容,为下文引出灯笼做铺垫。
A项“从文化、情感、政治等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 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应为“从文化、情感、历史等 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4 灯笼
2021年春季部编版
1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A
新知积累·基础练 2C
3B
4A
5
示例:亲情 在除夕夜得
6
A
以加深
2021年春季部编版
2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7
语言建构·能力练
8
9
10
2021年春季部编版
3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争讼(sòng) 领域(y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