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剖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合集下载

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思考

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思考

文章编号 100426410(2006)S120111203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思考秦 娟(桂林客车工业集团公司,广西桂林 541004)摘 要: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决战阶段,加快国企改革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本文对国企改革改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 键 词: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 121121 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6232作者简介秦娟(632),女,广西桂林市人,桂林客车工业集团工程师。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28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实行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和现代企业制等不同形式的改革举措,特别是自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制工作全面启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过这几年在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决战阶段,加快国企改革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国企改革改制的现状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表现在于:〈1〉国有大企业改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股份制改制进展较快。

从全国看,在净资产占全国国有企业6619%的2903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中,已有1464家改制为多元股东的公司制企业,改制面达到5014%[1]。

〈2〉国有中小企业经营机制明显转变,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放开搞活成效显著。

近年来,国有中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普遍进行了改制,目前改制面已达到85%以上,其中县级已基本改完,地市级改制面达80%~90%[1]。

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的成效表现在:一是产权实现了多元化,二是职工转变了身份,三是企业转换了机制,四是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3〉困难企业关闭破产退出市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等困难企业的改制,主要是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退出市场。

产权制度改革的十大问题

产权制度改革的十大问题

感、 创新障碍 , 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产权激励机制, 使他
们 成 为 民营 企业 产权 的实 际 占有 者 。 2 、产权 主体 泛 化是 民营经 济 发展到 一定 阶段 的 必然选 择 。克服 产权 的家族 化制 约 , 民营经 济进一 是 步获 得发展 的重 要经 验 。
1投 资主体 单 一国有 是造 成基 础领域 效率 低下 、 、 发 展滞 后 的关 键 因素。 基础 设施 建 设投资 主要 是政府 财政投 资 , 民间资本 投资空 间和渠 道没有 打通 。单一 国有 投 资体 制 是形 成 基础 领 域 行政 性 垄 断 难条件 。 过高 的不 良资产是 国 有 商业银 行进 行 股份制改 革 的难点 所 在 , 积聚着 巨 并
大的金融风险。 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不 良资
产, 需要 采 取更 为彻底 的办 法 可实行债 务 全面托管 的一揽 子 办 法 ,允 许 民 间资 本人 股 国有资 产管 理公 司, 在严 格 监管 的基础 上给 民营 资产管理 公 司较大 的 业 务活动 范 围和适 当的优 惠政 策 。 3加 快 金融 立法 , 、 建立有 效 的金融监 管体 系 。适 应 加入 WT O的原则 和要求 . 参照 国际贯例 , 紧制 要 抓 定 和完善 我 国金融 资产管 理 、 托投资公 司管 理 以及 信 中央银行 监管 条例 等金融 监管 法律 法规 , 步完善 中 逐 国金 融业 的监 管体 制 , 逐步实 现 由分业管 理 向混业管 理 的过渡 , 注重 开放 中的风 险 防范。 并
维普资讯
口 迟福 林
度 改革 。
4 、采 取多种 形 式促进 国有 中小企业 的产权 制度 改革 。在 我 国经济 体制 转 型的关键 时 期 , 进 国有 中 促 小 企 业 的发 展 对促 进 经 济 发展 和社 会稳 定 具 有 深远 以产权 的 实际 占有 为 基础 ,建 立企 业 与职 工 的 利益 共 同体 ,是调 动广 大劳动 者积极 性 的根本 措施 ; 劳动 者 、 技术人 员 、 管理 者和 企业 家逐步 地成 为本 企 业 的产权 占有者 是 国企改革 取 得突 破 的关键 1 加 快 产权制 度改 革是 国有企 业建 立有效 的公 、 司 治理 结构 的前 提 。产权 主体 的社 会化 是 实现 企 分 开 、 立 现代企业 制度 的基 础 和前提 。在 产权 主体 社 建 会化 和产权 清 晰 的前提 下 才有 可 能 形成 有效 的公 司 治理 结 构 。产权 主 体 的社 会化 有 利 于形 成 多元 化 利 益 主体 的风 险 与责 任 意识 ,强 化 企 业 的 自我约 束 机

小企业改制的具体形式

小企业改制的具体形式

小企业改制的具体形式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关于小企业改制的具体形式从各地的情况看,迄今为止,国有小企业改制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公司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改制后的股权结构中,有的仍由公有股占优势,有的以内部职工持股为主,有的属于中外合资公司,有的变成了上市公司,由多种所有者持股。

2.把部分或全部产权转让给内部职工,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在改制后的企业中,有的除内部职工股外,还有国家股,集体股、其他法人股和个人股。

3.整体出售给其他法人或自然人。

出售后的企业或者成为其他企业的子企业,或者成为独立的私营企业、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

4.把企业的部分资产出售给新业主,其余的资产,国有土地、厂房等不动产则租赁给新业主经营,后者对国家缴纳租费,其余盈亏自负。

5.通过兼并、联合,使小企业成为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

选择改制的具体形式,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不应强求一律。

例如,广东顺德市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采用向社会出让部分或全部股权组成公司制企业、向职工出让企业产权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公有民营"(即将国有的土地和厂房等出租给新业主租赁经营)、清产拍卖等方式,对占全市、镇现货有896家公有企业实行了转制改革。

山东诸城市则主要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对小型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需要强调的是,不论采取哪种形式,目的都在于转换企业的机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这是企业改制的基本指导原则。

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实行股份合作制是不少地方小型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主要形式。

例如,山东诸城对274家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中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有209家,占76%。

另据有关部门对上海、福建等7个省市的不安全统计,1994年底这些省市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8000多家。

有的省市明确提出新组建的中小企业都要实行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是这样一种企业制度,它兼具合作制与公司制的特点。

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

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

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

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

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

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这些总量数据上,更反映在经济生活的层次性上。

那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

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

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

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这些总量数据上,更反映在经济生活的层次性上。

那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在小城市、县城及县以下,通常不仅很难有大中型企业,而且也很少有国有工业企业。

全国县及县以下广大地区,生活着10亿以上人口。

一个时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县的经济不景气、财政困难、农民负担沉重等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原因也在于这些地区既没有什么国有大中型企业,又没能发展起非国有的中小企业。

显然,县及县以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长期以来对企业分类采用的是所有制标准,而不是国际上通行的依照企业规模进行分类的标准。

这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种体现政策扶持指向或利益分配的企业分类标准。

实际上中国政府一直是在根据所有制的类型设计企业发展和改革政策。

从1995年以后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扶持政策中可以看到,如果没有所有制的分类,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会遭遇到非常多的困难。

如减免税政策、国有企业封闭贷款政策、国有企业停息挂账政策等等。

因此,迄今为止中国企业类别划分标准仍然体现着对非国有企业的歧视。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一、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

从我国情况看,目前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能激活市场竞争、增进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能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经济周期冲击。

二、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1.研究发展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技术创新问题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大多数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

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水平不到0.4%,而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

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缺少高素质的人才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人才的危机。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升人才的价值。

3.融资困难、缺少发展必须的资金融资困难是全国中小企业都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以曲靖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10年12月份为止,全市中小企业达13万户,从业人员42.2万人,注册资金269亿元,中小企业占到全市GDP的比重为41.1%,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曲靖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动曲靖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扩大就业,刺激经济发展,活跃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根据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部署,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特作如下规定:一、国有资产处置与重组第一条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原则上应实行"收益法"和"市价法",使评估结果接近资产的市场价值。

资产评估须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国资管理(财政)部门负责企业产权界定。

第二条国有企业整体出售、股权转让、资产变现、租赁经营,凡能够实行竞争招标的,均应在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作价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基础上,通过产权市场公开竞拍形成价格和确定权属。

经批准以协议价出让的,可在评估价基础上上下浮动确定实际价格,向下浮动一般不能超过10%。

第三条以承担全部债务、整体接收(安置)职工为前提购并国有企业,资大于债的,按净资产作价;资债相当的,按零资产作价;资不抵债的,实行零价以下负债剥离后的零资产作价,剥离出的负债可以部分土地使用权作价抵补,或由企业所属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从国有资产收益中抵补。

被购并企业在债务没有清偿前,受让方无权自行处置资产。

第四条企业改制时,待处理的流动资产损失、产成品损失、递延资产的潜亏挂帐和逾期3年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经同级财政、国资管理部门核准,可按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资本金的顺序冲减。

其3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可按改制前一日应收账款余额5%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存货可比照上市公司提取存货跌价准备金。

第五条购买国有企业产权,可采取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先租后买或租买结合等形式进行。

对一次性付款,且持股比例达到总股本60%的,按成交价格下浮10%;持股60%以上的,每增加1%,按成交价格下浮0.5%;持股额达到100%的,按成交价格下浮30%。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改革与创新

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改革与创新
维普资讯
第 9卷
第 4期
北华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V0. No 4 19 .
Aug 20 . 08
20 0 8年 8月
J U N LO E H A U IE ST ( oil c ne ) O R A FB I U N V R IY Sca S i cs e
业制度不够完善、尚未建立起高效 的公司法人 治理结构 等,也有银行 制度、市场机制不健全 的
问题 。
首 先 ,我 国绝大 部分 中小 企业 尚未 建立 现代 企业 制度 。产 权 制度 和公 司治理结 构 是现代 企 业
制度 的核心 ,城镇国有 ( 集体) 中小企业 ( 乡镇企业) 在改革过程 中同国有大企业一样 ,面临 着严重的产权 的归属和重新界定 问题 。而这些企业在创立初期往往都没有确立 明确 的产权关 系 , 不清晰的产权使众多企业在经营一段时间之后缺乏后续资金的支持。在 内部融资不足的情况 下, 地方政府便以行政手段强令地方 中小金融机构 ( 城市银行 、信用社等 )给予资金支持 。随着几 年前 中央 政府 开始对 地方 中小金 融机 构进行 治 理整顿 ,许 多 不 规范 的 中小 金融机 构 被撤并 ,众 多 的中小企业很快便陷入了融资困境 。另外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 ,地方分支机构摆脱 了地方政府
控制 ,对那些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的中小企业不再盲 目贷款 ,更加剧 了整个 中小企业群体的融资
困难 。
其次 ,中小企业 自身信用的缺失。由于产权制度不明晰 ,缺乏有效的 自我约束机制 ,中小企 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漠 、信息披露意识差 、财务信息虚假 、财务管理水平低 、报表账册不全 、 厂多套报表等现象。此外 , 还存在着赖账和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银行债务等问题。这些违背市场 经济交易规则的不守信行为 ,极大地挫伤了商业银行对 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 。 再次,商业银行在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 的转变 中冷落 了中小企业。受我 国传统体制影

国企改革之深层次思考

国企改革之深层次思考

国企改革之深层次思考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其中的深层次问题是困扰理论研究和制约改革实践的现实问题。

本文回顾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分析了国有企业绩效不佳的症结,论述了国企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国企改革的目标和对国有资产进行战略性重组的措施。

标签:国有企业绩效症结战略重组抓大放小一、国企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反思改革开放之前,国有企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企业管理模式为党委负责制(党委一元化领导)。

197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企改革的通知,并在8家国企试行利润留成,吹响了国企改革的号角。

在此后的几年里在多家企业实行放权改革,引入经济责任制,并逐步实施党政分离,企业管理模式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监督保证、厂长行政领导)。

1984年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大张旗鼓的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开始小型国企的租赁和股份制试点。

1987年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厂长行政领导、党委保驾护航),国企实行利润合同制。

90年代初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并逐步引入股份制,企业逐步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政府部门由管理者转变为股东,国有企业不再拥有100%的股份,为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铺平了道路。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产权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近十年来结合国企的具体情况实行多种形式的企业重组,国有大中型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反观国企改革的心路历程,人们不禁要问,国企为什么要改革?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理由很简单,国企绩效不佳,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国有企业绩效不佳的症结就在于国家、企业、个人利益的严重分离,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笔者认为,在社会物质还不是极大丰富的时代,普遍来说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达到公而忘私的程度(包括企业经营者),因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改革国企的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以期最大限度的创造社会物质财富。

破解国有科技型中小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难题的思考

破解国有科技型中小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难题的思考

破解国有科技型中小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难题的思考作者:陈英毅来源:《管理学家》2022年第01期[摘要]国企改革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加大改革推动力度,其中深化国企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提升企业活力、效率的关键环节,是国企改革需要攻坚的重要一环。

对于初创科技型企业如何在成立伊始就打破传统国企体制机制的桎梏,走出三项制度改革的困境成为新的思考。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技术研发人员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01-0038-032020年起,在各级国资系统的有效部署下,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在各大国资企业广泛推开。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其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则是重点围绕三项制度改革展开的[1]。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的同时,“科改示范行动”等改革专项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对于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在这些专项改革背景下如何结合企业特点,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成为新的课题[2]。

一、三项制度改革的基本内涵国企劳动、人事、分配(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起源于1992年国营企业开始的“砸三铁”,即“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旨在为提升企业效率、激发企业活力,针对国有企业在劳动、人事、分配上固化问题而开展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收入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核心就是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六能”机制[3]。

劳动制度改革解决的是“劳动对象”的问题,是对劳动用工行为的规范,关键是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劳动制度就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和生产经营需要,合理规划用工总量和结构,通过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畅通员工退出渠道等手段从劳动对象的“入口”“过程”“出口”加强管控,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南昌是一座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也是一座正在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迅速崛起的城市。

至今为止,全市已拥有汽车、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产业、家电和服装产业、机电、冶金、化工等余个行业、余个种类、余个小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其中汽车、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产业、家电和服装产业五类工业确定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有户(包括市直工业企业户不含江铃,这户企业涉及资产亿元,负债亿元,职工总数人),其中国有和公有制性质的大集体企业户,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户,这些企业基本上是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以上,也是我市企业改制的重点。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形式和基本成效⒈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形式十四大以,我市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

特别是年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企业改革的领导力度,全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合作制改制为主攻方向,以结构调整、资产营运为主要手段,突出了“抓大”、“放小”、“啃骨头”三条战线整体推进。

尤其是近几年,我市企业改革按照“产权关系清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制度化、产权保障法制化、劳动用工市场化”的“六化”要求,“一厂一策”、因厂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创造了十种各具特色的改制形式:一是招大靠大,嫁接重组。

二是捆绑式改制。

三是软着陆式改制。

四是对“三无”小企业调剂资金改制。

五是依法破产。

六是争取政策性破产后收购重组。

七是民营化改制。

八是股份出让。

九是退城进郊。

十是整体收购。

⒉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成效通过认真抓好企业的改制,我市一部分原国有企业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理顺了企业管理体制;剥离了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提高了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建立了厂长(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培植了新税;实现了做活做大做强。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姓名:王玉兴专业:政治经济学学号:2050xx1017从1979年以来,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是产权制度的改革。

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

产权是交易双方权、责、利的划分,它只能形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的所有权之间的交易,或简称为“交易中确定的权利”。

产权作为一束权利,是指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这些权利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空间上进行分离。

比如,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产权表现为股权、法人财产权、日常经营管理权等一组权利束。

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组合、调整的制度,就是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即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保证其实现的制度。

合理的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提供激励,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形成稳定预期等功能。

企业产权理论是指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安排,企业产权理论不是将企业简单地看作以权威、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组织形式。

企业中董事与经理,经理与工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仍然是一种交易,这与市场交易,市场契约没有什么不同。

因此,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安排,同样对企业的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

所谓改革产权制度,是指要清晰产权,界定产权边界和产权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清除原来模糊不清的状态,建设有利于社会资源优化配制的财产约束机制。

一、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条件和经济基础条件。

明确产权关系应当成为企业改革的焦点。

而我国国企改革方向,则应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权属关系明晰,利益清楚的公有产权制度。

在2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对国有制产权的改革已大大拓宽了视角,实现了在不改变国有制基础上的多种形式的改革尝试,包括:改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国有制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国有制;改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为国家控股或参股,其他经济成分参与资本组合的混和所有制等,大大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 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而言 ,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办社会理念 , 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甚至导致 【 企业长期亏损 , 无以为继 。 针对这些问题 , 国家采取了精简人员 、 剥离不良资产 、 破产重组等一系列政策为国企减负 。 本文首先 , 阐述了国企改革经 历的三个关键阶段 , 然后深入分析了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 关键词 】 国企改革 历程 问题 对策 改革的终极 国企改革的中心环 节 是 要 解 决 国 有 企 业 的 产 权 问 题 ; 而改革的难点是要从国家对社会经济高 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 制 度 ; 其间不仅横着巨大的制度 度垄断的格局转化为多 元 分 散 的 市 场 经 济 , 鸿沟 , 缺乏现成的中间制度可以过渡, 而且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 也存在 着 严 重 的 障 碍 , 由此造成国有企业改革仍然相对滞后, 在一定程 度上牵制了中国整体改革的进程 。 有权层面的改革 , 并不是一个简单 的 过 程 。 其 难 点 仍 然 在 于 多 元 的 , 尤 一 股 独 大” 的产权结 其是非国有财产主体 供 给 不 足 。 而 当 前 存 在 的 “ 是妨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 。 构,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存的问题 二 、 首先是建立产权结 构 多 元 化 遇 到 的 困 难 。 到 目 前 为 止 , 无论是在
还是在股份有限公 司 中 , 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结构 有限责任公司中 , 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 这种产权 结 构 往 往 会 带 来 如 下 后 果 。1. 在国 有独资公司中 , 由于缺乏多元股东的 产 权 结 构 , 形式上的公司组织仍然 只不过是原国 有 企 业 的 翻 牌 , 董 事 会 基 本 上 是 国 有 企 业 的 原 班 人 马。 在“ 翻牌 公 司 ” 里, 传统国有企业的诸多弊病依然存在, 当然也就难于实 在 国 有 控 股 的 股 份 公 司 中, 董事会一般仍 现权责分明和科学管理 。2. 由政府官员组成 , 董事长往往由党委 书 记 担 任 , 而总经理的任命也要通 过组织部门认可 。 这种官 员 和 企 业 家 不 分 的 格 局 , 往往使公司的负责 人在政绩目标和企业目标之间彷徨 , 难于摆脱行政的干预, 也很难做出 真正科学的决策 。3. 在各 类 国 有 公 司 中 , 国有股东都是国有出资人委 托的代理人 , 因此仍然 存 在 真 正 所 有 者 缺 位 的 问 题 。 假 如 代 理 人 的 目 标与委托 人 的 目 标 发 生 矛 盾 , 则国有公司很难解决“ 内部人控制” 问题, 必然会面临较大的代理风险 。 其次是传统观念和陈 旧 的 意 识 形 态 对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的 阻 碍 问 题 。 第一个观念障碍是关于国有资产 流 失 和 坐 失 的 关 系 问 题 。 保 护 国 有 资 而不应该 不 动 ; 不动的国有资产无法实现保 产的基本方式应该是运动 , 值和增值 , 实际上就意味着损失 。 在 运 动 的 过 程 中 , 国有资产也有可能 流动就是必 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 。 只 要 流 动 的 收 益 大 于 流 失 的 收 益 , 要的 。 因为害怕 流 失 而 不 敢 流 动 , 结 果 反 而 会 造 成 国 有 资 产 的 坐 失。 坐失的损失同样是不 可 估 量 的 。 第 二 个 观 念 障 碍 是 只 转 让 亏 损 企 业 , 不转让盈利企业 。 在相当 长 的 一 段 时 间 里 , 政策只允许转让一些微利 一是政策没有表示允 许, 二 亏损的国有企业产权 。 而对于盈利 的 企 业 , 是即使政策允许也不会被转让 。 因 为 政 府 还 指 望 它 为 其 创 造 收 益 。 在 这种条件下 , 国有企业没有抓住市场 需 求 较 强 、 企业价格较高的出售时 企业又出现 大 面 积 亏 损 的 时 候 , 想出售也卖不 机 。 而当市场需求降低 , 。国有资产在市场的转 是一种“ 唯 评 估 论” 出去了 。 第三个观念障 碍 , 让中 , 如果交易价格低于评估价格 , 是否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回 答 是否定的 。 因为评估价格 往 往 是 资 产 供 给 方 的 一 种 预 期 价 格 , 或者叫 方能达成双方 做供给参考价 。 它必须在 市 场 上 与 资 产 的 需 求 方 洽 谈 , 认可的市场价格实现交 易 。 搞 市 场 经 济 就 要 遵 循 市 场 规 则 , 在一个规 范的市场中 。 交易价格是公平而且 合 理 的 。 把 评 估 价 格 作 为 衡 量 国 有 资产是否流失显然是不恰当的 。 市 场 价 格 是 受 供 求 规 律 影 响 的 。 在 当 前国有资产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 局 中 , 经济越是不景气, 国有资产越 是亏损 , 企业的价值就会越低 , 市场 价 格 也 会 越 低 。 这 是 一 个 非 常 残 酷 的现实 。

国企改革热点与难点

国企改革热点与难点

环境变化:随着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国有企业面临的形势也在变化。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除垄断行业外,国有企业的不可替代地位已不复存在。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

二是政府职能的重点转向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丧失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政府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挽救,旧体制沉积于国有企业的大量问题成为最难处理的问题,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正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加入WTO使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企业竞争进一步国际化。

形势发展的结果是企业两极分化加剧。

在一部分企业赢得市场的同时,相当一批企业陷入困境。

问题:一是建立国有资产有效的管理机制。

必须确定具有惟一性的国有出资人机构,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监督,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全权负责,彻底解决目前国企多家管理、无人负责的状况。

二是按照有进有退的思想,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

在目前国企涉足的104个一般竞争性工业类行业中,有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予以保留,其它的予以转移或退出。

通过跨行业的资本转移,使国有资产进一步向国有优势行业集中,以保证国有企业在整个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控制力。

要继续加大兼并破产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彻底消除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的亏损源,轻装上阵。

三是一定要坚持制度创新,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在劳动、人事、收入等方面形成人员能进能出、经营者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企业优胜劣汰的新机制。

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用人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使企业真正高效运转。

四是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

要加快国有工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步伐,使更多的国企成为多元股东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和国有资本市场运作,改变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结构。

要尽可能地推荐国有企业上市,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和国有股减持,使国有大股东逐步变为国有相对控股或国有参股。

股权多元化应该说,改革开放20多年,国企改革有很大进展,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国企股权多元化的速度很快。

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国有企业是国家资产的重要载体,产权管理的规范和完善对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企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改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1.产权不清晰国有企业的产权往往比较分散,存在着多层股权结构和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

由于国有企业的历史渊源较为复杂,产权关系不够清晰,导致了股权的交易和流转不够顺畅,也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和纠纷。

2.产权损害风险大国有企业的产权往往是国家和民众的财产,一旦产权受到损害,将直接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但由于产权不够清晰,很容易出现产权被侵害的情况,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管理决策失效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较为分散,导致企业的管理决策往往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管理效率不高,决策失效,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下降。

4.监管不力国有企业的监管体系相对比较薄弱,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企业产权受到损害,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二、对策建议1.加强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管理法规体系,完善产权登记和备案制度,确保国有企业产权的真实、清晰、完整。

同时加强对产权的保护,明确产权的法律地位,加大对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法律上维护国有企业的产权。

2.推动产权整合和重组对于产权较为分散的国有企业,应该通过产权整合和重组,实现多元产权结构向集中产权结构的转变,减少产权交易成本,提高国有企业产权的市场流动性和价值。

3.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机制和监督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效果。

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防范和打击产权侵权行为,确保国有企业产权的安全。

4.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国有企业监管的力度,建立国有企业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督和检查,防止产权的滥用和侵害。

县属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析

县属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析

摘 要: 县属 中小国有、 集体 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 中由于操作 不规 范, 存在许 多弊 端和不足。 建议设 立全 国性 的企业资产 交易信息 中心 ; 对收购者的 出资进行必要的审查 ; 范民间贷款 ; 规 统一优 惠政策 ; 保证 改制企业 的用工 自主权 ; 并对企业改制后 的发展 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关键 词 : 县属 中小企业 ; 权制度 ; 产 资产 中囤分类号 : 13 7 F 2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5 4 92 0 )0— 0 7—0 A 10 —63 (0 2 0 0 4 3 县属 中小 国有企 业 、集体企 业 改制 中存在 的 问题 近年来 , 以转让县属中小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的 资产所有权为特征 .以非公有化为 目 的产权制度 标 改革( 以下简称改制)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 的进展。 , 理 论界、 政府官员和企业职工经过艰苦的探索 , “ 对 卖” 字 已形成共 识 。企业 改制 以后 . 实现 了真正 的转 变 , 基本上步人 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但企业改制的任务 尚未全面完成。 由于操作 的不尽规范 , 还存在一些不 容忽视的问题 , 亟待研究解决。 l 国有、 _ 集体企业资产贱卖和无偿送人 第一 , 对资产的评估失真引起 的贱卖 。 评估企业 资产 的 中介机 构 为 了承揽 业 务 ,一切 工作 都 是对政 府官 员 和企业 领 导 人负 责 而不 是对 国家 和全 体职 工 负责 ,往往违规满足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 的一些 不正 当要求 . 故意低估 、 漏估国有、 集体企业的资产 价值。对资产的低估和漏估势必导致贱卖。 第二 , 出售资产的信息不畅引起的贱卖。 虽然各 地 县 属 中小 企 业 先 后 都 在 进 行 改 制 并 出售 企 业 资 产 ,但是各地政府没有将出售企业资产的信息予 以 公告 , 或仅仅在当地的地、 县级的新闻媒介的不显眼 位置予以公告 , 因而知者寥寥 , 买者更为稀少。当地 政府原定 的竞价转让企业资产的方案不得不改为个 别协商确定售价方式 , 在此情况下 , 县级政府为了完 成改制任务 . 急于脱手 , 无可奈何将企业贱卖 。 第三 ,为了对外 招商引资而进行 的优惠性贱 卖。 各地为了招商引资都制定 了许多优惠政策 , 这些 政 策一个 比一个 优惠 ,甚 至还提 出 了 “ 不掉就 送 ” 卖 之类 的没有法律依据的口号。 形成 了恶性竞争。 其中 有的内容合法 , 有的打擦边球 , 还有的违 反法律 、 法 规。 这些政策形式上有的是正式 的红头文件, 有的是 会议纪要 ,有的甚 至是领导人在非正场合的口头表 态。这种为了招商引资而制定 的可能违法的优惠政 策导致资产贱卖甚至无偿送人 。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思考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思考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思考国有企业改革是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开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改革。

__市自1998年就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目前已处于攻坚阶段,如何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期我们深入有关县(市、区)和企业进展了现场调查、座谈,并搜集有关资料进展了分析研究,最后完成了本篇报告,供领导参考。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历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展企业制度创新的问题,以此为指导,我市开场着手大规模的企业改革,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公司制改造、优化重组调整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三个阶段。

(一)公司制改造阶段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在借鉴外地经历的根底上,199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聊发〔1998〕13号),从指导思想、改革形式、配套政策、工作程序、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进展了标准,拉开了我市国有企业大规模改革的序幕,推进了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热潮。

据统计,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全市有80%的企业参与了这一轮企业改革,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中通客车三户企业先后上市,一大批中小企业退出了国有序列,转换了企业机制,涌现了茌平金号、东阿水泥等先进改制企业。

(二)优化重组调整阶段20__年,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先是对东胶、昌润、鲁化三个国有独资公司相继实施了授权经营,标准为市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采取划转、重组等方式将局部国有资产充实三个营运机构,建立了“三个层次”的监管运营体系。

随后,对规模稍小、辐射力较强的供水、物资、医药、旅游等四类资产,再度进展功能分析和布局定位,并按照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优化重组的原那么,采取人、财、物大力度改革的措施,组建了水务集团、新开集团、医药集团和水城集团,使市直企业户数的60%,市直近70%的国有资产纳入三个层次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将分散的国有资产攥成了几个拳头,增强了国有资产的吸纳力和控制力。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新时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新时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新时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目录1. 内容概要 (3)1.1 背景与意义 (4)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1.4 报告结构安排 (6)2. 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现状 (7)2.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8)2.2 国有企业当前改革成效分析 (10)2.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1)3.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12)3.1 国有企业改革的时代内涵 (13)3.2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 (15)3.3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的紧迫性 (16)4. 深化提升行动的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16)4.1 深化提升行动的基本原则 (18)4.1.1 坚持党的领导 (18)4.1.2 坚持市场导向 (19)4.1.3 坚持问题导向 (21)4.1.4 坚持改革创新 (22)4.2 深化提升行动的总体目标 (23)4.2.1 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4.2.2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25)4.2.3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7)4.2.4 强化国有资产监管 (28)5. 深化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 (29)5.1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30)5.2 优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布局 (31)5.3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32)5.4 加强国有企业和企业家队伍建设 (33)5.5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35)5.6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36)6. 深化提升行动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37)6.1 政策措施与保障机制 (39)6.2 试点先行,模式创新 (40)6.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实效 (42)7. 推动新时代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43)7.1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44)7.2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政策建议 (46)7.3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政策建议 (48)7.4 提升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49)1. 内容概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深化提升行动,是推动新时代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2021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功能再定位范文2

2021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功能再定位范文2

2021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功能再定位范文 一、我国国有企业现状 从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我国已经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进展很大,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显着增强;第二,伴随国企改革与调整,运行效率提升,整体质量进一步改善;第三,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一些重要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第四,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增长迅速;第五,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降低,并呈现不断降低趋势. 同时,在垄断行业、高盈利性的竞争行业国有资产分布量过大,并且增长迅速;国有资本进退不够,主导功能不强;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偏低,国际竞争功能弱化;而且在涉及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科学研究等基础性、战略性领域进入不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调整显得更加迫切. 改革已经走进历史的新的交叉口,国企是政府经济、调控经济的主要载体,过去三十多年经历了以效益为导向和产权为导向的两轮国企改革,它构成了我国经济增长战略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从高速增长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发展转变,意味着国企的改革任务已经发生根本转变,今天的改革则要遵循国有产权的逻辑展开,按照国有企业的性质,功能忠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此,国有企业功能的定位至关重要. 二、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显得更加紧迫,在以往国有企业改革中,对国有企业功能定位认识不清,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对国有企业性质认识不清,因而对其功能定位发生错位.当今世界各国,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保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性质不同,其在经济中发挥着程度不同的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我国实际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国有企业:全民企业和政府企业.发展全民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发展政府企业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两类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功能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责任是不同的. (二)国有企业分布过宽,功能分散."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整体来看,国有经济布局仍然过宽,结构仍不合理,制约了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从行业分布看,除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外,国有企业还广泛分布于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的加工工业和一般性服务业.据统计,在我国608 个工业小类中,国有企业涉足604 类,占99.3%,大中型国有企业涉足 533 类,占87.7%,国有资产还大量分散于大量的中小企业之中.从重要行业内部结构来看,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一统天下"的现象依然严重.据调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电力、汽车、冶金、铁路系统的国有化程度仍分别为92.1% 、96.3% 、90.6% 、72% 、64.4%、83.1%,军工、金融、民航通讯均占90%以上,因此由于国有经济"点多、面广、线长、效率低"的问题依然严重,有限的国有资本不能集中使用,大量的社会"资本投资无门",致使国有企业难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三)国有资本进退不够,主导功能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剖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国有中小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改革中始终是困扰政府抉择的一个难题。

众所周知,国有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小,缺少政策支持,技术革新跟不上时代步伐等诸多原因,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危机重重。

而导致国有中小企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不明晰,责任不明确,制度不规范,监督不力从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如企业委托代理成本提高、交易费用高、恶意的管理层收购等,极大地加重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运用从而使国有中小企业内外交困,濒临困境。

而科斯定理认为,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情况下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低资源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配置。

因此,国有中小企业的突围应从产权制度入手,包括产权界定、产权交易、产权形式多元化等方面。

1.1中共十四大以前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状况中共十四大以前,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内容、方式与大型企业差不多,主要采取放权让利、承包与租赁等改革形式。

与大企业改革的情况相类似,这种改革并没有真正转换国有中小企业的经营机制,反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而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其中国有小型企业盈亏相抵后出现了净亏损。

国有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市县级地方政府,企业亏损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加重了财政补贴困难。

近几年国有中小企业亏损严重经济效益低下在与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中节节败退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

1.2十四大以后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状况十四大以后,中央关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政策逐步放宽,十五大正式提出“抓大放小”政策,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并将此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战略的重要环节。

而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明确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并且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首次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1.3现阶段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相关政策与精神目前,“抓大放小”成为改革国有企业的总体战略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放开搞活。

“放小”就是让大批国有中小企业面向市场打破所有制禁区允许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非公有制改造推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搞活”就是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大胆采取搞活企业的各种形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2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1)国有中小企业的国有股份代表不明确,国有股份的代表主体混乱。

国有中小企业的代表主体相当混乱有些是由企业集团、有些是由当地政府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代表国家来行使国有股份的权利。

在国家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后各地也相继成立了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或者相关部门行使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职能。

2)国有资产流失。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股本职能划分差异导致了在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上国有资产权益不同的处置方式最终导致了国有资产效益的差异造成了有些地方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我们不否定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的创新探索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使国有资产流失到有权力的个别人、个别阶层口袋里去造成对人民财产的侵吞。

否则就会出现俄罗斯改革过程中的“富了和尚,穷了庙”的现象。

3)逃避银行债务。

相当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在产权改革后,尽可能地逃避、推脱以前在银行贷的款,导致银行的“信任危机”,使银行形成大量的死账、呆账,影响金融的健康发展,更使改制后的国有中小企业面临信誉危机和资金来源不畅通威胁。

4)产权退出渠道不通畅。

由于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不发达,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产权交易不能有效、迅速地实现,使国有中小企业实行股份改制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产权交易显得很不容易。

5)产权改革步伐小。

在国有中小企业采取的多种多样的改制形式中,不涉及产权变动的改革如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不涉及产权变动,实际上意味着仍然保留中小企业的国有性质。

这不利于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不可能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国家难以最终摆脱财务责任。

6)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案。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不同地区的改革形式与方案设计有很大差异。

全国没有一个明确统一规范的改制标准,导致改革目标不明确。

一些地方在改革过程中急于求成,对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

一些地方中小企业改制手续十分繁琐而且成本高,影响了企业改制的积极性。

7)配套改革难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

企业改革后应当政企分开,变成无上级主管部门的独立企业,但对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依然存在,使改革后的企业仍不是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难以像私营企业那样自主经营。

8)阻碍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观念也很强。

一旦实行产权改革,往往被称为“私人化”或“国有资产流失”。

因此,从产权改革的意义上说,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途径3.1建立合理、有效的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近几年来实行的MBO已备受社会各界争议,尤其是经过“朗顾之争”后,这个问题更是引起轰动。

针对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改革,设计一套有效、合理的制度,已十分必要,像如何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如何对产权交易进行有效监督,如何有效激励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突出贡献,如何对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考核与监督,如何处理产权改革制度中的相关问题等。

惟有以制度为保证,才可以有效防患于未然[16]。

3.2实行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多元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

国有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非公有制经济已获得蓬勃发展这一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把体制外的优势引进体制内。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出售、兼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实现国有、民营、私人资本相融合,谋求共同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促进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交流,会有助于盘活国有资产,有助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可以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职能,有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

3.3推进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交易把企业产权看成是可交易的,允许进入产权市场或资本市场进行交易,将有利于国有中小企业很好地进行资本置换。

3.4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和健全资本市场的法律和法规,使资本市场的交易在一个合法、公平、透明的机制下进行。

使企业产权交易有一个良好的平台。

3.5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核心,不管采取哪种改革形式,都要以是否实现了政企分开,真正建立起自负盈亏机制;是否依照市场规则运行,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是否做到科学决策,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提高等,作为衡量企业改革成败、效果好坏的尺度。

对于有条件的国有中小企业,应当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规范改制,积极引导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7]。

3.6以涉及产权变更的改革形式为主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应当尽量减少或取消不涉及产权变更的承包制、租赁制或委托经营,采取涉及产权变更的公司制改造、股份合作制、破产、兼并,尤其是出售等形式,解决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的所有制性质问题。

改革之后的中小企业属于“民有”而不是“国有”。

“放小”必须坚决、彻底,不仅经营困难的企业要实行非国有化,对一些盈利的国有中小企业也要坚决放开,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国有中小企业的体制问题。

3.7强化配套改革,建立和谐的发展环境如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投资体制改革与市场发育等,为国有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当把对国有中小企业的管理,从监督企业内部的微观经营转向建立宏观扶持政策与支持体系。

另外,国有中小企业的下岗员工及针对其的保障机制、再就业培训等需要更快、更好地完善与实施[18]。

3.8重视人力资本,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在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人的知识、技能、专利等作为生产要素加以考虑,看作一种资本,一方面允许以人力资本入股,参与公司管理与收购等,另一方面,要对真正的人才委以重任,加大激励力度像红塔集团前总裁褚时健等给我们以警示。

而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许多对国有企业有贡献的经营管理者们,在激励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像海尔的张瑞敏,他的工资不高,但国家给他的股权有很高的收益和激励作用。

3.9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减少产权制度改革的风险与成本主要是减少委托代理的链条,建立有效的、合理的授权与控制约束机制,一方面可使职业经理人有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另一方面可使其有一种责任心与“紧箍咒”,不致于越轨。

同时,需要对职业经理人施以担保金制度,给予一个职位就要相应的交一定的保证金或提供担保人来担保,担保金存入银行,当职业经理人消极怠工,或业绩不佳,保证金就要给予相应的减少,以此来加强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心。

尤其是针对近几年的管理层收购(MBO)或国有资产贱卖,此举应有应用的空间。

目前,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逐渐发展,有一批高素质也有一定财富基础的人才,这是实行担保制度的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