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合集下载

植物保护知识点总结

植物保护知识点总结

植物保护知识点总结一、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病虫害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对植物造成危害的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昆虫、螨类等生物。

它们通过侵染植物组织、吸食植物汁液、传播病原微生物等方式,导致植物发生疾病、减产甚至枯死。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小菜蛾、蚜虫、炭疽病、霜霉病、叶斑病等。

2.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预防、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布局种植、保持植物健康等;化学防治主要采用农药喷雾、熏蒸等方式消灭病虫害;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天敌、施用生物制剂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3. 农药的使用与管理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遵守使用说明,严格按照剂量和施用时间等要求进行操作,定期清洗施药器具,妥善保存和处置废弃的农药瓶。

4. 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管理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病虫害,需要采用综合管理的方法。

综合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植物和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等,运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综合管理的措施包括农业机械防治、文化防治、生物防治等。

二、草害防治1. 草害的种类及危害草害是指那些对植物造成危害的杂草,会抢夺植物的养分、水分和阳光,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常见的草害包括稗草、苜蓿草、旱稗等。

2. 草害的防治方法草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除草剂对杂草进行喷雾消灭;物理防治主要采用翻耕、覆膜、遮草等方式防止草害的生长;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天敌、施用生物制剂等方法来控制草害的危害。

3. 合理施肥与草害防治合理施肥是防治草害的重要措施。

适量的施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减少杂草的生长和传播。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施肥时间、施肥剂量和施肥方法,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杂草繁殖。

植物保护讲义.

植物保护讲义.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二OO七年^一月绪论1. 植物保护(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植物病虫害防治) 是一门与农业有害生物做斗争的实践性的科学,是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农田有害生物发生发展与生态系统进化规律为基础,不仅要求能控制当时病.虫.草.鼠等灾害,保证作物优质高产,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要求前一时段采取的植保技术体系能为后年份或后年代的植保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作物生产和植物保护得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提高,生态环境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现代叫”可持续植保” 2. 病虫害防治方针的进化(1)预防为主, 防治并举,全面防治,重点肃清.(2)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3)预防为主, 可持续防治, 控制到有虫不成灾.第一篇基础理论一. 昆虫基本知识.二. 植物病害基本知识三. 有害植物基本知识四.鼠害基本知识.五.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昆虫基本知识( 一) 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昆虫的特征:1. 昆虫成虫的身体分为头. 胸. 腹三部分2. 有2对翅3.3 对足1. 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1.1. 昆虫的头式下口式(蝗虫), 前口式(步甲), 后口式(蚜虫).1.2.头部的附器1.2.1.触角:1.2.2.眼单眼复眼1.2.3.-------- 口器. 昆虫的取食器官咀嚼式(天牛)吸收式(刺吸式- 蝉, 虹吸式- 蝶,舔吸式- 苍蝇)2. 昆虫的胸部及其附器(二).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2.1.昆虫的消化器官结构及其与防治的关系2.1.1.昆虫的消化器官是1 条从口腔到肛门的纵贯体腔中央的管道,包括前肠、中肠、后肠3部分,中肠又称胃,是昆虫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部分。

2.1.2.消化吸收与防治的关系:昆虫的消化吸收必须在稳定的酸碱度下进行,2.2.昆虫的呼吸结构与防治的关系昆虫的呼吸器官叫”气门”,其呼吸作用与药剂熏蒸防治的关系密切,在高温情况下熏蒸效果好,在仓库熏蒸时,加入少量二氧化碳使昆虫呼吸作用增强,提高熏蒸效果。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一)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一)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一)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教学内容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植物虫害学基础知识
•植物防治技术和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或电子课件
•植物保护相关教材
•实验器材和样本
•讲义和笔记纸
教学目标
•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掌握植物病理学和植物虫害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植物防治技术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设计说明
本课件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和实例案例,向学生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方法。

通过参与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出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和挑战,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
趣。

2.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植物病原体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
–植物免疫和抗病机制
3.植物虫害学基础知识:
–主要植物虫害分类和形态特征
–植物虫害的生活史和危害程度
–植物虫害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4.植物防治技术和方法: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原理与应用
–绿色植物保护方法的推广与实施
5.总结与讨论:复习重点知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他们
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课后反思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和互动,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但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实践操作的环节相对较少,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加强实践和案例分析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应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目,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植物保护基础知识 图文

植物保护基础知识 图文

(三)常见的昆虫口器及其危害状
咀嚼式口器危害特点
植物受到机械损伤,如: 1、沿叶缘蚕食叶片成缺刻; 2、在叶片中间啮成大小不同的孔洞; 3、钻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蛀食叶肉,形成弯曲的虫道 或白斑; 4、钻入植物茎秆、花蕾、铃果,造成作物断枝、落蕾、 落铃; 5、在土中取食刚播下的种子或作物的地下部分,造成 缺苗、断垄; 6、吐丝卷叶,躲在里面咬食叶片。
氰霜唑、乙磷铝
百菌清、嘧菌酯、 代森锰锌
苯醚甲环唑、三唑 酮、腈菌唑、戊唑 醇、氟硅唑、烯唑 醇、多菌灵、甲基
硫菌灵、腐霉利
8.2.2 细菌性病害的诊断
1、认识细菌 2、细菌病害诊断 3、常见的细菌病害
1、认识细菌
大肠杆菌 肺结核、霍乱 臭水沟
1、认识细菌
是一类由细胞壁和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 包围细胞质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细菌病害防治药剂
8.2.3 病毒性病害的诊断
1、认识病毒 2、病毒病害诊断 3、常见的病毒病害
1、认识病毒
非细胞结构的分子寄生物,由核酸和衣 壳蛋白组成。为专性寄生物。
2、病毒病害诊断
主要症状:花叶、黄化、矮化、皱缩、 丛枝等。
病毒病害都是系统侵染; 主要通过昆虫等生物介体进行传播。
3、常见的病毒病害
黄瓜花叶病
3、常见的病毒病害
柑桔黄龙病
病毒病防治药剂
(1)盐酸吗啉胍·乙酸铜(20%WP) (2)菇类蛋白多糖(0.5%水剂) (3)氯溴异氰尿酸[50%SP(可溶性粉剂)] (4)氨基寡糖素(0.5%水剂) (5)葡聚烯糖(0.5%SP) (6)三氮唑核苷·硫酸铜·硫酸锌 (7)菌毒清(5%水剂) (8)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盐酸吗啉胍·硫酸锌·硫酸铜 (9)十二烷基硫酸钠·三十烷醇·硫酸铜 (10)混合脂肪酸·硫酸铜; (11)盐酸吗啉胍 (12)宁南霉素(2%、8%水剂)

植物保护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
亳州五中
什么是植物保护技术
• 植物保护技术是指在研究植物病虫草鼠害 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鼠害进 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 理,将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经济损失控制 在允许的损害水平以下的一门应用科学。 • (植物病、虫、草、鼠害又称生物灾害, 是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
蝗灾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强调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从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观念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必要时利用化学农药等人为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植物保护技术
病害
• 马铃薯晚疫病:由一种霉菌引起,导致马 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病 害的欧洲大饥荒, 饿死几十万(另有资料说死亡100多万人) 人,外逃求生200多万人。
生物灾害带来的损失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农 作物每年因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约合700亿 ~800亿美元,鼠害夺走成品粮约3300万吨。 • 影响贸易:携带有危害农作物的病菌和害 虫的农产品不能出口。 • 危害健康:少数带病的农产品被人畜食用 后会引起中毒,等等!
• 我国从春秋时代起至新中国成立前2600年 间,蝗灾发生800多次,猖獗之际,群蝗蔽 天,食禾一空,饿殍遍野 • 蝗虫图片
鼠害
• 1965年,青海草地鼠害消耗牧草50亿千克 以上,相当于500万只羊一年的食草量。 • 1982年,新疆沙湾、乌苏两县的草场,鼠 害面积103万多公顷,每公顷草场有鼠洞 4600个,牧草被啃食一空,草场成为次生 裸地或沙化,失去放牧价值。 • 1988年,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0.23亿公 顷,损失8598万吨粮食,森林鼠害发生面 积850万公顷。

植物保护作业指导书

植物保护作业指导书

植物保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植物保护概述 (3)1.1 植物保护的意义 (3)1.2 植物保护的发展历程 (4)1.3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4)第2章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4)2.1 植物病虫害基本特征 (5)2.1.1 病征 (5)2.1.2 虫征 (5)2.2 植物病虫害诊断方法 (5)2.2.1 目测诊断 (5)2.2.2 实验室诊断 (5)2.2.3 信息技术诊断 (5)2.3 常见植物病虫害识别 (5)2.3.1 植物病害 (5)2.3.2 植物虫害 (6)第3章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 (6)3.1 植物病虫害发生因素 (6)3.1.1 植物种类及品种抗性 (6)3.1.2 气候条件 (6)3.1.3 土壤条件 (6)3.1.4 人类活动 (6)3.2 植物病虫害传播途径 (6)3.2.1 自然传播 (6)3.2.2 人为传播 (7)3.2.3 种子、苗木传播 (7)3.3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7)3.3.1 病虫害监测 (7)3.3.2 气象资料分析 (7)3.3.3 植物生长状况评估 (7)3.3.4 预报发布 (7)第4章农业防治措施 (7)4.1 农业防治原理 (7)4.1.1 抗病虫害品种的选育 (7)4.1.2 生物多样性利用 (7)4.1.3 生态平衡调控 (8)4.1.4 栽培管理优化 (8)4.2 农业防治方法 (8)4.2.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8)4.2.2 轮作与间作 (8)4.2.3 适时播种与收获 (8)4.2.4 土壤管理与施肥 (8)4.2.6 植株调整与修剪 (8)4.3 农业防治实例 (8)4.3.1 水稻病虫害防治 (8)4.3.2 小麦病虫害防治 (8)4.3.3 棉花病虫害防治 (8)4.3.4 蔬菜病虫害防治 (9)第5章生物防治措施 (9)5.1 生物防治原理 (9)5.2 生物防治方法 (9)5.2.1 天敌生物防治 (9)5.2.2 病原微生物防治 (9)5.2.3 竞争性生物防治 (9)5.2.4 植物源生物防治 (9)5.3 生物防治应用实例 (9)5.3.1 柑橘害虫的生物防治 (9)5.3.2 棉花害虫的生物防治 (10)5.3.3 小麦病害的生物防治 (10)5.3.4 农田杂草的生物防治 (10)第6章化学防治措施 (10)6.1 化学防治原理 (10)6.2 常用农药及其特点 (10)6.2.1 杀虫剂 (10)6.2.2 杀菌剂 (10)6.2.3 除草剂 (11)6.3 化学防治方法与注意事项 (11)6.3.1 化学防治方法 (11)6.3.2 注意事项 (11)第7章物理防治措施 (11)7.1 物理防治原理 (11)7.2 物理防治方法 (11)7.2.1 捕捉和诱杀 (11)7.2.2 隔离和遮避 (12)7.2.3 高温、低温处理 (12)7.2.4 辐射处理 (12)7.3 物理防治应用实例 (12)7.3.1 桃小食心虫的灯光诱杀 (12)7.3.2 稻飞虱的防虫网覆盖 (12)7.3.3 葡萄园土壤熏蒸 (12)7.3.4 苹果蠹蛾的辐射防治 (12)7.3.5 温室番茄白粉虱的生物防治 (12)第8章综合防治策略 (12)8.1 综合防治概述 (12)8.2 综合防治原则 (13)8.2.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3)8.2.3 安全高效,兼顾生态 (13)8.2.4 适时适量,精准施策 (13)8.3 综合防治实践案例 (13)8.3.1 案例一: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 (13)8.3.2 案例二: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 (13)第9章植物保护技术及其应用 (14)9.1 植物保护技术发展 (14)9.2 常用植物保护技术 (14)9.2.1 化学防治技术 (14)9.2.2 生物防治技术 (14)9.2.3 物理防治技术 (14)9.2.4 农业防治技术 (15)9.3 植物保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 (15)9.3.1 集成技术应用 (15)9.3.2 个性化防治方案 (15)9.3.3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 (15)9.3.4 农药减量使用 (15)9.3.5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5)第10章植物保护管理与法规 (15)10.1 植物保护管理概述 (15)10.1.1 植物保护管理的概念 (16)10.1.2 植物保护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16)10.1.3 植物保护管理的原则 (16)10.2 植物保护法规体系 (16)10.2.1 法律法规 (16)10.2.2 部门规章 (16)10.2.3 地方性法规 (17)10.3 植物保护管理与执法实践 (17)10.3.1 植物保护管理执法实践内容 (17)10.3.2 植物保护管理执法程序 (17)10.3.3 植物保护管理执法措施 (17)第1章植物保护概述1.1 植物保护的意义植物保护是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措施。

《植物保护》PPT课件

《植物保护》PPT课件

《植物保护》PPT课件•植物保护概述•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技术•植物检疫与法规制度目录•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保护•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植物保护挑战与对策01植物保护概述定义与重要性定义植物保护是研究如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如病害、虫害、杂草等)的侵害,以及如何在受到侵害后恢复其健康状态的一门科学。

重要性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石,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保护不仅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古代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朴素的植物保护经验,如轮作、间作等。

近代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保护逐渐从经验走向科学,出现了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分支学科。

现代时期植物保护学科不断完善,研究手段日益先进,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为植物保护开辟了新途径。

•目标:通过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有害生物对植物的危害,保障植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任务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培养专业的植物保护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植物保护挑战。

02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常见植物病虫害类型病害类型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等,如锈病、霜霉病、黑斑病等。

虫害类型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等,如蚜虫、蚧壳虫、红蜘蛛等。

注意观察植物的异常症状,如变色、坏死、畸形等,以及害虫的形态特征。

观察症状识别病原掌握发生规律通过实验室检测或专业机构鉴定,确定病害的病原类型。

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030201病虫害识别方法与技巧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诊断流程包括现场调查、症状识别、病原鉴定和综合分析等步骤。

注意事项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排除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异常症状,如药害、肥害等;同时,要结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03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技术农业防治策略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用具有抗病、抗虫特性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植物保护概论重点内容

植物保护概论重点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病三角:环境,病原物,植物体病害四面体:环境,病原物,植物体(人)病害的影响:生理机能出现变化,以这种为基础,今儿出现细胞或组织结构上的不正常改变,最后在形态上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减少植物,影响产量;降低产品品质;有些病害侵害的农产品食用后还引起人蓄中毒;在运输和储藏时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国民经济;影响进出口。

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症:植物受病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表皮或者外表显示处来的异常状态呈症状;病状的类型:变色:褪绿,白化,叶子等叶色发生变化等;坏死:病斑,溃疡,疮痂,叶烧等;腐烂:干腐,湿腐,软腐,猝倒,立枯等;萎蔫:失水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黄萎,枯萎,青枯;畸形:皱缩,卷叶,蕨叶,如枣疯病;病状是指植物自身外部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并不表面形成的各种结构;病症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这类病害可以在植物体间互相传染,也成传染性病害;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因素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非寝染性病害:由飞生物因素(既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传染,不能再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第二节:植物病原物营养体:真菌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

菌丝: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

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称为无隔菌丝;而高等真菌的菌丝有许多隔膜,称为有隔菌丝。

此外,少数真菌的营养体不死丝状体,而是无细胞壁且形状可变的原质团或细胞壁卵圆形的单细胞。

菌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坚硬的营养结构,储藏养分,能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或繁殖体),子座(一个垫状结构,主要功能是形成包子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和菌索(菌丝体平行组成的绳索结构,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等。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学通论病害第一章绪论植物对人类的贡献:1、提供必需的基本生活品及工业原料;2、改善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流失,实现农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3、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居所,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4、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5、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载体,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第一节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一、植物保护的对象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

二、植物保护的目的采取适宜的措施和策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避免生物灾害,最终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四、植物保护的方式第二节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一、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ⅰ.产量降低。

仅1845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造成数十万人饥饿死亡;1943年水稻胡麻斑病引起孟加拉邦饥荒。

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

ⅱ.品质下降。

ⅲ.产生有毒物质,引起人畜中毒。

麦类麦角病使人畜中毒流产(促进子宫收缩)。

麦类赤霉病引起的中毒现象也很严重。

ⅳ.限制一种植物在某一地区继续种植。

锈病使当时斯里兰卡广泛种植的咖啡改种茶树。

二、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正面作用负面作用-农药造成的3R问题第三节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一、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二、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三、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第二章植物病害的概念一、定义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植物遭受病原pathogen因素(生物的或非生物的)的袭击,从而使植物发生病变,不同程度的偏离健康状态,轻者可以恢复,重者死亡。

这种现象(过程)称之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是人为的概念,植物被有机物侵染后,被侵染的植物向着不利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向发展的称之为病害,而被侵染的植物向着有利人民生活和生产方向发展的就不叫病害。

如一些观赏植物受病毒侵染之后,叶片非常鲜明的颜色或形成花叶。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植物保护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下面是关于植物保护的10条主要方法以及详细描述。

1. 合理轮作制度:轮作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将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以达到土壤养分的平衡和病虫害的控制。

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同一土地上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打破病虫害的传播链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和有益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引入天敌或益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比如利用寄生蜂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还可以利用生物杀菌剂来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例如利用白僵菌来防治蚜虫。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它可以通过喷洒、灌溉或者涂敷的方式使农药进入植物体内,从而杀死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4.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指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种子浸泡在有机磷类或杀虫剂中,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或虫卵。

5. 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或热处理来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土壤消毒可以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和土壤中的害虫。

6. 病害预警:病害预警是指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及时提醒农民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治病虫害。

病害预警可以根据病虫害的传播规律和气象条件,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从而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7. 植物品种改良:植物品种改良是指通过选育和培育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植物品种改良可以通过杂交和选择育种等方法,选育出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新品种。

8. 病害循环破坏:病害循环破坏是指通过破坏病虫害的生命周期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比如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感染源,剪除感染病叶或枝条等。

9. 调整灌溉和施肥措施:适当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康,增强植物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植物保护的常识介绍

植物保护的常识介绍


生 物 防 治 和 生 态 防 治 等提 供 理论
导 抗性 的 利用 抗 性 遗 传 工 程 技 术 杂 交 选 育
技 术等
.

5
农业 生 产 集 约 化 发 展 中 的 植 保对 策
三 产 业 化 技术
1

.

研究
集 约 化 一 方 面 导 致大 面 积 上 物种 和 品
,
生 防 菌剂 的 开 发 生 产技 术
地 为 农 业 增 产 和 农 民增 收 服 务

、 ,
,
,
复合 肥 ) 继 续保 留 免 征 销 售 增 值税 的 优 惠 政 策

更好
4
继 续 保 留进 口 磷 肥


钾肥 进

复合 肥
,
二 加 强 重点 实 验 室 与 研 究 中 心 的 建 设 积 极 建 设 重 点 实验 室 侧 重 于 害 虫 行 为 究 偏 重于学 科 的应用基 础研 究
初 步提 出 以 特
,
定 生 态 区 为对 象 的 主 要 病 虫综 合 防 治 体 系
第二 节
重 点领域 与关键技 术
杂 《 资科技》 志 农
.
19 9 8
年第 5 期
一 基础研 究 和 应 用 基 础研 究
1
.

险性 决 策研 究 等
7
.

植 物病 原 物 和 害 虫 遗 传 变 异 规律 的
、 、
将抗 稻 瘟
理 策 略 加 强 病 虫 监 测 与 预报 综 合 运 用 生 物 防 治 生 态 防 治 作 物 育 种 科 学 用 药 植 物检 疫及 各 种 高 新 技 术 提 供 高 效 安 全 经 济 的 持续 控 害措 施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6
高频振荡杀虫机
振荡波发生器
7
高速气流杀虫机
高速气流
进气管
排气管
吸风机
害虫
气流 分 离 筒
折皱吸气管 吸盘
8
果实套袋技术可减少病虫害的侵蚀及果实残毒
9
3.生物防治法:通过大量地培育寄生蜂、微生物和利用益鸟等害 虫的天敌,来消灭病虫害,如利用培育的赤眼蜂防止玉米暝和夜 蛾等。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可减少农药残毒对农产品、空气和水 的污染,改善环境条件,因此,生物防治法日益受到重视。
4
2.物理机械防治法:病虫害发生期,利用物理方法和相应工 具来防治病虫害,如采用机械捕打,果实套袋,药液浸种消 灭害虫和病菌;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紫光线灯(黑光灯) 诱杀害虫,超声波高频振荡,高速气流吸虫机等。
紫外线照射
防雨罩
农药
紫外线灯 农药承接器
5
利用成虫的趋光 性,用紫光线灯可有 效杀Biblioteka 害虫。植物保护的方法1
植物保护的方法
一. 植物保护的意义 二. 植物保护的方法 三. 机械化化学防治方法 四. 植物保护机械的主要类型
2
植物保护的方法
一. 植物保护的意义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到病菌、害虫和杂 草等生物的侵害,轻则局部或个别植物发育不良,生长 受到影响,重则全株或整片作物被毁坏。受害作物不仅 会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甚至会造成毫无收获,如不 及时防治则会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做好 植物保护工作,做到经济而有效,防重于治,把病虫害 消灭在危害之前,以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3
二. 植物保护的方法
植物保护的方法很多,按其作用原理及应用技术 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农业技术防治法:农业技 术防治包括选育抗病、抗虫 品种;增施有机肥料及化学 肥料,以增强作物抗病虫能 力;选择合理的播种期和及 时迅速收割,以避开病虫害; 改进栽培方法,实行合理轮 作,深耕和改良土壤,加强 田间管理等。

植物保护课件课件5

植物保护课件课件5

植物保护课件课件5植物保护课件5一、引言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氧气、药材等必需品。

然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植物保护成为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课件将介绍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病虫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

二、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过程。

植物保护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和损失,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植物保护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

三、病虫害的种类1.病害:病害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疾病。

病害的发生会导致植物叶片黄化、枯萎、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

2.虫害:虫害是由昆虫、螨类等害虫引起的植物损害。

害虫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啃食叶片等方式,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甚至死亡。

常见的虫害有棉铃虫、麦蚜、稻飞虱等。

3.草害:草害是由杂草引起的植物竞争。

杂草会抢占植物的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常见的杂草有稗草、马唐、狗尾草等。

四、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化学农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迅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常见的化学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然而,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等,因此应合理使用。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点,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常见的生物制剂有昆虫病原菌、天敌昆虫、性诱剂等。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植物保护方法,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3.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通过改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的方法。

农业防治包括合理轮作、选育抗病虫害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植物保护是保护农作物和其他植物免受病虫害等危害的一系列措施。

它旨在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发展,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1. 预防措施预防是植物保护的首要方法。

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合理施肥、定期检查和清理病虫害源等。

在种植过程中,种植者应密切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等自然敌害,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寄生虫来捕食或寄生病虫害,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此外,利用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如昆虫杀菌剂和细菌杀虫剂,可以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化学防治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遵循科学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陷阱、隔离、热处理、紫外线照射等。

通过使用这些物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5. 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利用农作物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适时的灌溉和施肥、合理的田间管理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将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综合防治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包括预防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文化防治和综合防治。

通过采取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植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合理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同时,还应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操作,确保植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技术及措施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技术及措施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技术及措施一、引言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二、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一)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的植物保护措施能够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其对农作物的侵害,从而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维护生态平衡通过合理的植物保护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生态环境要素的污染,保护有益生物的生存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技术1、利用天敌昆虫引入害虫的天敌昆虫,如捕食性瓢虫、寄生蜂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这些天敌昆虫能够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自然繁殖和生存,对害虫起到长期的抑制作用。

2、微生物防治使用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来防治病虫害。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寄生或产生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二)物理防治技术1、灯光诱捕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捕装置,将害虫吸引并捕杀。

2、色板诱杀使用黄板、蓝板等色板,吸引害虫并将其粘住,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3、人工捕杀对于个体较大、易于发现和捕捉的害虫,如蝗虫、菜青虫等,可以进行人工捕杀。

1、合理轮作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改变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切断病虫害的食物链,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抵抗力。

3、清洁田园及时清除农田中的病株、残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源。

(四)生态调控技术1、优化农田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种植布局、营造农田防护林等措施,改善农田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

2019年第一章植物保护绪论.ppt

2019年第一章植物保护绪论.ppt
而且对以后也有效,同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不会造成损 害。
• 目前,植物保护定义:植物保护是植物生产
管理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以生态学的理论 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各种技术措 施,将有害生物持续地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 水平之下或美学容许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 植物的可持续生产。
一、植物保护的对象
• 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不是所有的植物,
(1)1845-1846 爱尔兰 马铃薯晚疫病
(2)1942-1943 印度孟加拉 水稻胡麻斑病
(1) 马铃薯晚疫病
(2)
水稻胡麻斑病
四、病因与病害三角
1.病因
(1)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 (3)复合因素
2.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
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 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 变的因素
病征(寄生植物) 地衣和苔藓混合为害茶树枝干
病征(寄生植物) 菟丝子为害辣椒
(2)病状(症状)
① 变色(discoloration)
变色 (黄化)
变色(花叶)
变色 (斑驳)
② 坏死(necrosis)
叶斑、穿孔、轮斑 叶枯、叶烧 猝倒(damping off)、立枯、
梢枯(die back) 溃疡(canker)
平时,采取措施阻止有害生物的危害或减 轻危害造成的损失。
四、植物保护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植物保护在以保护植物生产为目的的同时,与环境
保护、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 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 涵盖《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杂草学》、
《鼠害学》、《农药学》等。
• 与《植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坏死(叶斑)
坏死(叶斑)

植物保护概论

植物保护概论

第一章绪论1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植物保护的内涵:(1)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的保护(2)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3)研究有害生物的各种防治技术(4)植物保护是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

3植物保护的IP原则:不是使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有害控制到一定的程度,不影响人类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

4三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狂,有害生物抗药性三致问题:致癌,致畸,致突变。

5植物保护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植物虫害1昆虫与其他害虫的区别:昆虫动物的体躯由若干个节组成,某些体节上着生着成对分节的附肢,体壁硬化外成骨骼,附着肌肉,并包藏着全部的内脏器官,没有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内骨骼系统。

2 昆虫的足的基本环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昆虫足的变化:1步行足,适于快行2跳跃足,适于跳跃。

3捕捉足,适于捕捉小虫。

4开掘足,便于挖土。

5抱握足,交配时用来抱握雌体。

6游泳足,适于在水中游泳。

7携粉足,用来梳集花粉。

3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特点:腹部的题解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背板和腹板之间以侧膜连接,前后相邻的两附节间,由环状的节间膜相连,由于附节和两侧均有柔软的膜质部分,所以腹部有很大的收缩性,这种结构对昆虫容纳内脏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卵的发育以及产卵活动都非常有利。

昆虫腹部1-7节(雌性)1-8节(雄性)称为内脏节,腹部1-8节两侧各着生着一对气门,是昆虫的呼吸通道,腹部八节(雌性)或者第九节(雄性),称为生殖节,生殖节以后的各节统称为生殖后节,除原尾目成虫外,最多有两节,即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第十一节比较退化,只有一对尾须。

4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的骨骼张在外面,而肌肉却生长在骨骼里面,这种结构称为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的结构使昆虫能保持固定的体型,着生肌肉保护内脏免授机械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有害物质的侵入,此外,体壁上还有各种感觉器官,使昆虫与外界环境去的广泛的联系。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提供了宜人的休闲场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园林植物健康成长,制定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十分必要。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对病虫害造成的直接伤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它包括搭建防虫网、利用黄板诱捕昆虫、用粘胶条、贴板等方法灭虫,采用冷冻、超声波等技术对病菌进行消杀等方法。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园林生态系统自身的微生物、昆虫等天敌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通过引入天敌如蜘蛛、寄生性昆虫、杀菌菌剂等,控制害虫数量,减轻植物的病害压力。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防治方法,但它所使用的化学药剂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脒类等同时也会对人和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因此,在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中,应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使用时间和浓度,确保其安全有效。

二、园林植物营养管理1.肥料配制在园林植物的养分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类型和所需的养分量来合理配制肥料。

同时,应注意肥料中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搭配使用,以保证养分的吸收利用率。

2.土壤改良在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中,需要对园林植物的土壤进行改良。

通过添加腐熟厩肥、松木屑、腐叶土等,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蓄肥能力,从而为园林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三、园林植物修剪管理1.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主要是通过根据园林植物的芽眼、花芽、生长点等因素进行裁剪,使得植物在树形、枝形、叶形上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增加美观度和增加植物的生长能力。

2.保养修剪保养修剪包括摘花、疏枝、洗叶等工作内容。

通过保养修剪可以促进园林植物的衰老,保护植物的生命力,使植物保持良好生理状态。

四、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园林植物繁殖技术是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不断提高植物的繁殖技术,增加园林植物的繁殖数量,为园林植物的增殖提供支持。

总之,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的制定是城市绿化中必要的保障和措施,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真正保障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为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受害玉米
寄生在玉米枝叶的玉米螟
4.组织制度防治法:通过对植物的检疫,特别是对作物种子 的检疫及有效的管理,可控制病虫害的扩大和蔓延。
5.化学防治法:利用各种化学药剂通过专用设备来消灭病虫、杂草及 其它有害生物的措施。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防治效果好,生 产效率高,且受地域和季节的影响小,应用日益广泛,是目前广大农 村主要使用的植保方法。但对环境和生态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化学药剂的施用方法很多, 主要有:喷雾法、弥雾法、 超低量喷雾法、喷粉法和 喷烟法。
视频
三. 机械化化学防治方法
1.喷雾法——通过高压泵和喷头将药液雾化成100~300微 米的方法。有手动和机动之分。
2.弥雾法——利用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将粗雾滴进一步破 碎雾化成75~100微米的雾滴,并吹送到远方。特点是雾滴 细小、飘散性好、分布均匀、覆盖面积大、可大大提高生 产率和喷洒浓度。 农药 高速气流
3.超低量法——利用高速旋转的齿盘将药液甩出,形成 15~75 微米的雾滴,可不加任何稀释水,故又称超低容 量喷雾。
4.喷烟法——利用高温气流使预热后的烟剂发生热裂变, 形成1~50微米的烟雾,再随高速气流吹送到远方。
手持式小型常温喷烟机
5.喷粉法——利用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将药粉喷洒到作物上。
高频振荡杀虫机
振荡波发生器
高速气流杀虫机
高速气流
进气管
排气管
气流 分 离 筒 害虫
吸风机
折皱吸气管
吸盘
果实套袋技术可减少病虫害的侵蚀及果实残毒
3.生物防治法:通过大量地培育寄生蜂、微生物和利用益鸟等害 虫的天敌,来消灭病虫害,如利用培育的赤眼蜂防止玉米暝和夜 蛾等。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可减少农药残毒对农产品、空气和水 的污染,改善环境条件,因此,生物防治法日益受到重视。
二. 植物保护的方法
植物保护的方法很多,按其作用原理及应用技术 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农业技术防治法:农业技 术防治包括选育抗病、抗虫 品种;增施有机肥料及化学 肥料,以增强作物抗病虫能 力;选择合理的播种期和及 时迅速收割,以避开病虫害; 改进栽培方法,实行合理轮 作,深耕和改良土壤,加强 田间管理等。
2.物理机械防治法:病虫害发生期,利用物理方法和相应工 具来防治病虫害,如采用机械捕打,果实套袋,药液浸种消 灭害虫和病菌;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紫光线灯(黑光灯) 诱杀害虫,超声波高频振荡,高速气流吸虫机等。
紫外线照射
防雨罩 紫外线灯 农药 农药承接器
利用成虫的趋光 性,用紫光线灯可有 效杀死害虫。
第四章 植物保护机械
第一节 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植物保护机械的类型
第三节 主要工作部件及特点
第一节 植物保护的方法
一. 植物保护的意义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到病菌、害虫和杂 草等生物的侵害,轻则局部或个别植物发育不良,生长 受到影响,重则全株或整片作物被毁坏。受害作物不仅 会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甚至会造成毫无收获,如不 及时防治则会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做好 植物保护工作,做到经济而有效,防重于治,把病虫害 消灭在危害之前,以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四. 植物保护机械的主要类型
根据上述化学药剂施用的方法,植保机 械的类型主要有: 喷雾机
弥雾机 超低量喷雾机
喷烟机
喷粉机
思考题
1.常用植物保护的方法?
2.机械化化学防治方法?
3.植保机械的主要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