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植物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2. 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3. 农药的使用与安全4. 生物防治技术5. 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的使用与安全。
2. 难点: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农药、生物防治剂等。
3. 安排实地考察地点,联系相关部门或单位。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病虫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等内容。
3. 讨论:组织学生就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在实践环节,学生亲自参与了植物保护操作,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六、教学内容6. 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7.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8. 植物保护技术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9. 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技术的关系10. 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
幼儿园大班爱护植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植物
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2. 能够培养幼儿关爱植物的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栽种土壤、花盆、种子、水壶等相关材料。
2. 图片、故事书或视瓶,用于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生命周期。
3. 相关植物的植物模型或实物,方便幼儿进行观察和学习。
4. 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观看图片、故事书或视瓶,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好奇心。
2. 学习植物名称和特征让幼儿观察和学习不同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包括叶子、花朵、果实等。
通过观察植物模型或实物,让幼儿了解每种植物的特点和区别。
3. 种植小花盆给每个幼儿分发小花盆、栽种土壤和种子,让他们动手操作,亲自将种子埋入土壤中,浇水等。
教师指导幼儿注意植物生长的环境和需求,如阳光、水分等。
4. 观察植物生长每天都让幼儿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记录下植物的生长变化,包括根部、茎、叶子和花朵的变化。
教师可以辅助幼儿记录,帮助他们养成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
5. 团队合作组织幼儿一起合作,共同照料和保护植物,让幼儿学会关爱、共享和合作。
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6. 总结结束种植过程后,让幼儿围绕种植植物的经历和观察,进行小组讨论和共享,总结植物生长的过程、环境需求和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幼儿积极保护和照顾植物。
四、拓展延伸1. 可以组织观察植物生长情况的户外活动,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
2. 通过植物成长的故事书或游戏,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变化过程。
3.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植物园或农场,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各种形态和生长环境。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参与植物种植和照料的过程,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共享,评价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爱护植物意识:小一班植物保护教案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小一班植物保护教案来培养孩子对植物的爱护意识。
一、引入植物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植物。
但是,有些孩子却对植物漠不关心,乱摘乱踩,对植物的破坏行为让人不忍卒睹。
我们需要通过植物保护的教育来引导孩子们培养对植物的爱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基本常识,如何保护和爱护植物。
2.了解不同的植物种类,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活动。
3.掌握基本的植物观察方法和技能,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想象力。
4.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深入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价值。
三、教学内容1.认识植物(1)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2)不同种类植物的特点和用途,如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
(3)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如土壤、水分、阳光等。
(4)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价值,如氧气产生、美化环境等。
2.保护植物(1)教育孩子们认识破坏植物的危害性,如采摘、践踏、拔除等。
(2)知道植物的种类和需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植物提供养分和生长的环境。
(3)引导孩子们爱护植物,如保护公园里的植物、家里种植的植物等。
3.观察植物(1)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让孩子们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的微观结构。
(3)让孩子们学会使用相机等工具记录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四、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让孩子们参观植物园,观察植物的形态和生长状态。
2.情境教学法:引导孩子们参加植物养护活动,如浇水、除草等。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种植和维护自己的植物。
4.角色扮演法: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植物,体验植物的生长和需求。
五、实施步骤1.引入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植物的美丽和价值。
2.学习过程: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顺序进行教学。
3.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和季节安排实践活动,如种植、观察、保护等。
4.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参加植物保护的游戏活动,如花卡片配对、植树比赛等。
六、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记录:记录孩子们实践活动的表现和反馈。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植物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如提供氧气、食物、药材等。
2. 讲解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如净化空气、保水固土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开展植物知识问答游戏,加深幼儿对植物的认识。
第二章:认识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等。
2. 讲解植物对环境问题的缓解作用。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关注。
2. 开展环境保护讨论活动,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三章:学习爱护植物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爱护植物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爱护植物的基本方法,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2. 讲解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
2. 开展植物护理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
第四章:开展环保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环保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组织幼儿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植树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
2. 开展环保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环保理念。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幼儿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培养幼儿自我反思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爱护植物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2.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活动:1. 开展知识小测试,检查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第六章: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等。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学习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4. 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难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农药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室内多媒体设备。
2. 植物病虫害样本或图片。
3. 农药样品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4. 讲解:介绍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5.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实践操作。
6. 讲解:介绍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7. 互动:学生讨论农药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8. 讲解: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9.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和正确应用。
10.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以及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通过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注重实践操作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植物保护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农药生产厂家,了解农药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
大学植物保护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分类;(2)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及农药使用技术;(3)熟悉国内外植物保护的研究进展。
2. 能力目标:(1)具备识别植物病虫害的能力;(2)掌握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植物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2)树立科学的态度,培养严谨的学风。
二、教学内容1. 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分类;2.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及农药使用技术;3. 植物保护的研究进展;4. 植物病虫害调查与标本制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病虫害调查与标本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植物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讲授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分类;2. 第二课时:讲解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及农药使用技术;3. 第三课时:介绍国内外植物保护的研究进展;4.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病虫害调查与标本制作;5. 第五课时:总结本次课程,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方面:本次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效果方面: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了对植物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植物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4. 教学改进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增加实际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植物保护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植物保护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植物保护活动的积极性。
3. 情感态度目标:树立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植物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植物保护的宣传片,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保护吗?为什么要保护植物?2. 课堂讲解(1)讲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2)讲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保护植物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3)讲解常见植物保护方法:a. 严禁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b. 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c. 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对植物的伤害;d.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化面积。
3. 课堂互动(1)组织学生进行植物保护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保护植物的经历。
4. 课堂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的植物,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校园内的植物受到伤害,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植物保护。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在课堂互动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在课堂实践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4.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1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1《植物保护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2.了解植物病害和虫害的常见种类和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力。
2.学会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视频或者图片,介绍一下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二、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内容(15分钟)1.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植物保护技术是指通过对病虫害的防治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管理,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安全。
2.植物保护技术的内容:2.1病害防治技术:包括疫病、霉病、细菌性病害等的防治方法。
2.2虫害防治技术:包括杀虫剂的使用和生物防治等方法。
2.3环境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灌溉管理和温度控制等。
三、列举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及其防治方法(30分钟)1.病害:1.1黄瓜白粉病:使用硫磺粉进行喷雾,提高通风条件。
1.2番茄疮痂病:使用苦茶素进行喷雾,清除病残体。
1.3小麦赤霉病:采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避免连作。
2.虫害:2.1棉铃虫: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加强田间管理。
2.2斜纹夜蛾:使用性信息素诱杀,同时采用综合措施防治。
2.3蚜虫:采用天敌放蚜虫,提高周围生境的整治。
四、展示案例和讨论(3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图片,展示一些成功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案例,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成功案例的原因和经验。
五、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牢固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植物是否存在病虫害,并记录下来。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三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三章第三章:植物保护技术控制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控制方法。
3.掌握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1.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1)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2)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①物理防治技术:如温度调控、光照控制、工程控制等。
②化学防治技术:如化学农药的喷洒、熏蒸等。
③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寄生虫、拮抗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2.植物保护技术的控制方法(1)预防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合理排水等。
(2)防治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
(3)综合控制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技术,针对不同病虫害,制定综合的防治方案。
3.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1)化学防治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熏蒸等操作,应用于农田和温室等场所。
(2)生物防治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选择适宜的生物防治制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投入或喷洒,应用于农田和果园等场所。
(3)物理防治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温度调控、光照控制、工程控制等操作,应用于温室、大棚等场所。
三、教学重点1.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植物保护技术的控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控制方法。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加深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辅助资料1.教学PPT:呈现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控制方法的内容。
2.实验记录表:记录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操作方法。
六、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各种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案例,以及各自的体会和思考。
大学植物保护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学授课对象: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3. 熟悉植物病虫害的识别、防治和监测技术。
4.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植物保护实践技能。
教学内容:一、植物保护概述1. 植物保护的概念及意义2.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3.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二、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1. 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2. 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3.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则4.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植物保护?为什么说植物保护很重要?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 植物保护概述- 植物保护的概念及意义-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和目标2. 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 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三、课堂讨论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 针对常见病虫害,引导学生讨论防治措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植物保护的概念、意义和主要任务。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讲授新课1.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的优缺点2. 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意义- 植物病虫害的预报方法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物保护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植物病虫害识别、防治和监测技术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植物保护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
2.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保护植物》
幼儿园大班教案《保护植物》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植物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
2. 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它们的特点。
3.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4. 引导幼儿了解保护植物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和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植物,讨论它们的外观特征和用途。
2. 实践和探究: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或校园内的花坛,让他们实践种植植物并观察生长变化。
3. 故事引导:通过讲述有关植物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4. 小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设计植物保护的口号、海报或展板。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植物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引导观察: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外观特征,引导他们描述和比较不同的植物。
3. 讲授知识:简单介绍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4. 实践探究: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或校园内的花坛,让他们亲自观察和种植植物。
5. 故事讲解:讲述有关植物保护的情境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故事中的问题。
6. 交流分享: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共同设计植物保护的口号、海报或展板,并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记录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对植物保护的理解程度。
2. 回答问题:提问幼儿一些与植物保护相关的问题,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3. 活动表现: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植物图片或实物。
2. 图书或故事书,介绍植物和植物保护的内容。
3. 植物园或校园内的花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植物观察比赛,鼓励幼儿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带领幼儿参观农场或植物研究所,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种类和保护工作。
3. 组织植物展览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种植的植物或设计的植物保护作品。
以上就是幼儿园大班教案《保护植物》的内容和教学安排。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增强幼儿对植物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合作能力,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尊重和关爱。
大学植物保护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授课对象: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植物病害、虫害及杂草防治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植物病虫害问题的能力,提高植物保护实践技能。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二、常见植物病害及其防治三、常见植物虫害及其防治四、杂草防治五、植物保护实践技能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植物保护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讨论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植物保护的定义: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杂草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损害。
-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2. 常见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病害类型: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等。
-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3. 常见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虫害类型:食叶性害虫、刺吸式害虫、钻蛀性害虫等。
-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4. 杂草防治- 杂草的危害:影响作物生长、降低产量、污染环境等。
- 防治方法:机械除草、化学除草、生物防治等。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植物保护基本概念、病害、虫害及杂草防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课后思考题的答案。
二、讲授新课1. 植物保护实践技能训练- 实验室操作:展示植物病害样本,让学生识别病害类型,分析病害原因。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农田,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学习病虫害防治方法。
2. 案例分析- 选择典型的植物病虫害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保护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的概念,意义和任务;2.掌握常见植物病害和害虫的鉴定方法;3.熟悉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培养学生对植物保护的兴趣和意识;5.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植物保护的概念、意义和任务;2.常见植物病害和害虫的鉴定方法;3.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1.植物保护的概念和意义;2.常见植物病害和害虫的鉴定方法;3.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1.植物病害和害虫的鉴定方法;2.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的概念、意义和任务。
2.实践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提升学生掌握植物病害和害虫的鉴定方法。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植物保护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张植物受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保护的思考,并提问:“植物保护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植物保护?”2.概念解析:讲解植物保护的概念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保护的任务是什么。
3.常见植物病害和害虫的鉴定方法:介绍常见的植物病害和害虫的特征和症状,包括外观特征和病害症状,让学生学会鉴定和区分不同的病害和害虫。
4.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治措施等,同时介绍常见的植物保护方法,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5.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通过实验操作或实地考察,教授学生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如喷药、熏蒸、剪除病叶等操作方法,并解释操作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6.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植物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保护措施,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7.总结提高: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进行复习和复习准备。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植物保护技术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1. 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
2. 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保护技术的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1. 植物保护技术的相关资料。
2. 植物保护技术的实物演示。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植物受到病虫害影响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为什么会受到损害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呢?”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基本概念(5分钟)教师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等。
3. 方法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常见的植物保护技术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并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4. 实物演示(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实际操作,如喷洒农药、放置诱捕器等。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植物保护技术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农田里的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的保护等。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植物保护技术知识,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三、作业布置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四、课后辅导教师应在课后提供必要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速度。
3. 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或实践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doc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目的解释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调保护植物免受害虫、病害和杂草侵害的必要性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和综合防治等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方法1.3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现代植物保护技术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农药的类型和作用机制介绍常见的农药类型,如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解释不同农药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2.2 农药的使用技术教授正确的农药配制和使用方法强调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农药残留和环境问题探讨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减少农药残留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介绍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利用生物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强调生物防治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3.2 常见生物防治剂的应用探讨常见生物防治剂,如微生物菌剂、性信息素和天敌昆虫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3.3 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和限制分析生物防治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克服限制和提高生物防治效果的策略第四章:机械防治技术4.1 机械防治设备和方法介绍常见的机械防治设备,如除草机、喷雾器和筛网等教授机械防治的操作技术和应用方法4.2 机械防治的优缺点分析机械防治技术的优点和缺点讨论机械防治技术在不同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应用情况4.3 机械防治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机械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提出提高机械防治效率和减少劳动力的方法第五章:综合防治技术5.1 综合防治技术的基本原则介绍综合防治技术的目标和原则强调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效果5.2 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步骤教授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强调监测和评估植物病虫害状况的重要性5.3 综合防治技术的成功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实施综合防治技术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第六章:植物保护技术的评估与监测6.1 植物保护技术效果的评估方法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如防治效果、安全性等强调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测试的重要性6.2 监测植物病虫害的方法教授监测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和技巧,如采样、观察和数据记录等强调及时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性6.3 植物保护技术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探讨植物保护技术使用中的风险因素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介绍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第七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法规与政策7.1 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规概述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目的强调遵守法规的重要性7.2 植物保护技术的审批和登记流程介绍植物保护产品审批和登记的流程和要求分析审批和登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7.3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探讨植物保护技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8.1 作物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成功案例强调综合运用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必要性8.2 草坪和园林植物保护案例分析探讨草坪和园林植物保护的案例,如草害防治、病虫害管理等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景观维护中的应用8.3 果蔬花卉保护案例分析分析果蔬花卉生产中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案例强调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性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发展9.1 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探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方向和趋势强调技术创新对植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9.2 植物保护技术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介绍智能化和信息化在植物保护技术中的应用强调数据分析和在植物保护中的潜力9.3 植物保护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探讨国际间植物保护技术的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强调共享植物保护技术知识和经验的必要性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展望10.1 植物保护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植物保护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10.2 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探讨教育和培训方法的创新和改革10.3 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持续创新和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目的补充和说明:本环节需重点关注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植物免受害虫、病害和杂草侵害的必要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绿植养护教案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绿植养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绿植的生长特点,掌握绿植的日常养护方法。
2、了解绿植的作用,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准备:1、绿植、盆栽。
2、干净的水和肥料。
3、园艺工具、喷壶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问学生们,谁家里有绿植?有些同学举手表示自己家里没有绿植,而有些同学也会说出自己喜欢哪些植物或养的植物类别,有的同学认识如菊花、兰花等家中常见盆栽。
老师告诉学生们,绿植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可以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接下来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养护绿植。
2、学习内容:①掌握浇水的方法绿植每天都需要摄取足够的水分才能保持健康。
适量浇水,不要过于浇水。
老师演示浇水的方法,可以用喷壶逐渐将水分淋在绿植上,也可以用盆子预先准备好淋下去。
②给绿植的肥料老师告诉学生,绿植还需要其它的营养来确保其生长健康,如肥料和添加剂等。
但是,肥料不是每天都需要添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老师演示了如何给绿植添加肥料,那就需要取适当的营养粉,放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后,再将其用喷壶喷在绿植上即可。
③清洁,通风清洁有助于绿植的健康和美观,要求在清除叶片表面的脏污之外,注意也要把绿植周围的灰尘,积垢清洗干净。
通风有利于绿植的呼吸与新陈代谢,避免细菌孳生和酸碱度的波动,同时也有助于保持植物生长的稳定状态和增加自然氧气。
3、活动实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负责一盆植物,鼓励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浇水、清洁的方法。
安排好活动时间,让学生们用实践的方式更好地理解日常养护方法。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养护技能,了解绿植的生长特点,并培养爱护大自然的习惯。
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互评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养护技能进行评价和总结。
在活动实践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分享一下本次实践的情况和收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植物的自我保护》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植物的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2.掌握植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策略;3.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教学内容1.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2.植物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策略;3.植物的保护意识;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植物保护自己的方式,感受植物的自我保护的力量;2.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3.课堂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有意识地去保护植物。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植物,询问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第二步:呈现教学课件(15分钟)使用幻灯片展示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和方法,并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第三步:小组讨论(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并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分别发言,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提问: 1. 你看到过哪些植物会自我保护?它们是怎么做的? 2. 植物的保护力从何而来?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保护力? 3. 如果你是一棵植物,你会怎样保护自己呢?第四步:植物实验(3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 1. 摸触植物,记录它们的外表特征; 2. 进一步观察植物叶片、茎干等部分的特征; 3. 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一些条件,如打喷嚏、吐口水、拨拉叶子等,来观察植物的反应。
第五步:总结(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中,可以加入一些激动人心的音乐、图片等元素,来引起学生的兴趣;2.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可以提前筛选出几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探讨植物保护;3.在植物实验环节中,需要指导学生做到细致,以获取更丰富的实验数据;4.在总结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和方法,并培养了保护植物的意识,为今后环保工作打下了基础。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植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蔬菜等。
2.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枝繁叶茂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不同的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植物知识。
3. 教师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
第二章:了解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问题的种类,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讲解环境问题对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污染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章:学习环保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实践环保行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环保的基本原则,如减少浪费、分类垃圾、节约能源等。
2. 介绍环保的实践方法,如种植绿色植物、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环保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实际行动。
3.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种植绿色植物、进行垃圾分类等。
第四章:培养爱护植物的习惯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爱护植物的意义,如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氧气等。
2. 介绍爱护植物的方法,如给植物浇水、施肥、修剪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爱护植物的行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大班社会活动植物保护者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植物保护者教案大班社会活动植物保护者教案【1】引言大班社会活动是孩子们学习合作、社交技能和关怀环境的重要机会。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引导孩子们成为植物保护者,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责任感。
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参与有趣的活动和讨论,我们将帮助他们理解植物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2】活动1:植物探索之旅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带领孩子们进行室内和室外的植物探索之旅。
让孩子们亲身接触不同的植物,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以下是活动的步骤:1. 带领孩子们在教室中观察并讨论一些常见的室内植物,例如仙人掌、绿萝等。
让孩子们描述植物的特征,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2. 带领孩子们到校园附近的花园或公园进行户外植物探索。
鼓励孩子们观察并记录他们看到的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和大小。
3. 在回到教室后,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帮助他们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鼓励他们提出如何保护植物的想法。
【3】活动2:植物播种与养护这个活动将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植物的种植和养护过程,培养他们对植物的关爱和责任感。
以下是活动的步骤:1. 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播种方法。
让孩子们了解植物需要光线、水分和适宜的土壤来生长。
讨论播种和养护的基本步骤。
2. 分发一些植物种子给孩子们,并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土壤。
指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种植。
3. 将种植的植物放置在教室或阳台阳光充足的地方。
鼓励孩子们共同照顾这些植物,包括浇水、施肥和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4. 定期组织孩子们进行植物的观察和记录。
帮助他们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4】活动3:创意植物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植物艺术品,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并将对植物的热爱表达出来。
以下是活动的步骤:1. 展示一些用植物素材制作的手工艺品样例,例如花环、植物素描等。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对植物的喜爱之处,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创意。
2. 提供一系列材料,例如彩纸、花瓣、树叶和胶水等,让孩子们自由地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植物艺术品。
植物保护教案模板范文
年级:五年级学科:科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植物保护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2. 基本的植物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保护的具体实施措施。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植物保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各种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吗?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作用,如提供氧气、美化环境、提供食物等。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强调保护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讲解植物保护的方法,如:a. 防止植物病虫害。
b. 保护植物生长环境。
c. 人工种植和保护濒危植物。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保护方法。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植物保护。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植物保护的具体实施措施,如:a.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对植物的危害。
b. 保护森林资源,禁止乱砍滥伐。
c. 推广植物多样性,保护濒危植物。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保护植物。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家里、学校、社区等地方实施植物保护。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保护的具体实施措施。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植物保护。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物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教案——植物病害基础部分主讲教师:***“植物病害基础”教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课程组2006年3月修订植物病害基础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阐述植物病害和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发生的致病病原物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植物的性状与分类以及它们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植物病害对生产的影响,病害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原物与寄主的关系,植物的抗性,群体发病的规律,流行与预测以及病害的诊断和防治的基本原则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掌握上述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今后工的需要打下一定的基础。
植物病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微生物学、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线虫学、病害流行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运用病害发生流行与植物、病原、环境条件辩证统一的观点,把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课外读物和教学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复学习、反复实践、反复思考、努力达到本课程的要求。
时间安排:植物病害基础课堂系统讲授22学时左右。
第一次课(2学时)本次课讲授: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症状一、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2.掌握植物病害的类型和症状。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植物病害的症状在诊断病害中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由常见病害引入植物病害概念—分析—讲解—目标检测—评讲—小结四、教学手段:讲授法、提问式、课件、黑板图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一)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发生病害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不断变化而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各种植物病害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病理程序损伤,没有逐渐发生的病理程序,因此不属病害。
雹、昆虫以及高等动物对植物造成的机械菰草感染黑粉菌后幼茎形成肉质肥嫩的茭白,韭菜在弱光下栽培成为幼嫩的韭黄,是植物本身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而形成的异常后果,也属于植物病害。
但从经济学观点考虑,其经济价值提高了,不认为是植物病害。
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
病原是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因素。
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
由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侵(传)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非侵(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
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
植物病原物大多具有寄生性,因此病原物也被称为寄生物,它们所依附的植物被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主。
植物病害曾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如1845年在爱尔兰因马铃薯发生晚疫病造成数十万人饥饿、死亡和大量的移民;1943年由于水稻发生胡麻斑病而引发孟加拉国的饥馑,死亡人数超过200万。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1.按照病原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侵染性病害按病原物分为真菌病害、原核生物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
真菌病害又可细分为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炭疽病等。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掌握同一类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2.按照寄主作物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以分为农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以及林木病害等。
农作物病害又分为水稻病害、小麦病害、玉米病害、大豆病害等。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统筹制定某种植物多种病害的综合防治计划。
3.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植物病害可分为气流传播病害、土传病害、水流传播病害、昆虫传播病害、种苗传播病害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依据传播方式考虑防治措施。
4.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植物病害可以划分为叶部病害、果实病害、根部病害等。
另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育期、病害的传播流行速度和病害的重要性等进行划分病害、储藏期病害、流行性病害、主要病害、次要病害等。
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是植物感染病原物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病变所表现的特征。
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植物感病后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如苗期为病状,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
通常病害都有病状和病征,但也有例外。
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引发的,因而没有病征。
侵染性病害中的真菌、细菌、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有病征,而病毒、类病毒和植原体所致的病害无病征。
无论是非侵染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都是由生理病变开始,随后发展到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
因此,症状是植物内部一系列复杂病理变化在植物外部的表现。
各种植物病害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特征和稳定性,对于植物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依据症状进行识别。
(一)病状类型1.变色变色是指植物的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
变色是由于色素比例失调造成的,其细胞并没有死亡。
以叶片变色最为多见,如花叶、斑驳、褪绿、黄化、红化、紫化和明脉等。
2.坏死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
多为局部小面积发生,如各种病斑、穿孔、叶枯、叶烧、疮痂、溃疡、猝倒和立枯等。
3.腐烂是植物大块组织的分解和破坏,如干腐、湿腐和软腐等。
根据腐烂的部位不同又有根腐、茎基腐、果腐和花腐等。
4.萎蔫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
主要由于植物维管束受到毒害或破坏,分吸收和运输困难造成的。
病原物侵染引起的萎蔫一般不能恢复,萎蔫有局部性的和全株性。
植株失水迅速仍能保持绿色的称青枯,不能保持绿色的称枯萎和黄萎。
,5.畸形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生长发生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病变,使被害植物全株或局部形态异。
如矮化、矮缩、丛枝、皱缩、卷叶和瘤肿等。
畸形多由病毒、类病毒和植原体等病原物侵引发的。
(二)病征类型1.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常产生各种霉,如真菌的菌丝、孢子梗和孢子在植物表面构成的特征,其着生部位、颜色、质地、疏密变化较大。
可分为霜霉、绵霉、灰霉、青霉及黑霉等。
2.粉状物粉状物是一些孢子和孢子梗聚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
根据粉状物的颜色不同可分为锈粉、白粉、黑粉和白锈等。
3.粒状物粒状物是在病部产生的形状、大小、色泽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的小颗粒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和菌核等。
上述三种是植物真菌性病害所具有的病征。
4.脓状物是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中细菌性病害所具有的病征菌痂或菌胶粒。
植物病害的症状对于病害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常见病害可以根据症状诊断。
但是对某些病害文不能单凭症状进行识别,主要是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有复杂性。
如坏境条件和作物品种不同会使症状发生改变;37℃以上或10℃以下,或光照不足,会使烟草病毒病症状不明显或隐症(症状消失);一种病害往往是几种症状形成的所谓综合症;植株感病时的生育期不同,症状也有变化。
因此,对于一种新发生的病害,不能简单地根据一般症状确定病害种类。
六、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本次课重点: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植物病害症状概念和类型。
其中掌握植物病害症状及使学生透彻理解症状的概念为教学难点七、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以爱尔兰大饥荒等实例,认识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说明植物病害症状概念;类型。
归纳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症状概念,类型。
归纳本部分的内容。
布置学生做作业题。
八、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本次授课内容用2学时完成,下课前3分钟左右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
九、检测教学效果的措施和方法针对教学重点及难点内容,布置作业:1.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有哪些?2.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有何重要区别?第二次课(2学时)本次课讲授:植物病原真菌(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
2.掌握鞭毛菌亚门真菌及所致植物病害。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性孢子的类型在诊断植物病害中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由真菌引入植物病原真菌—分析—讲解—目标检测——小结四、教学手段:讲授法、对比法、提问式、课件等五、讲授的内容提要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病原物真菌是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物。
真菌是真核生物,有固定的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是菌丝体;营养方式为异养,没有叶绿素,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孢子。
几乎所有的高等植物都受到一种或几种真菌侵染。
有一些农作物如棉花、马铃薯、水稻、小麦等受到几十种真菌的危害。
因此,了解真菌的一般性状对于有效地防治植物真菌病害是必不可少的。
(一)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真菌生长和发育的一般过程,先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阶段,然后产生孢子繁殖。
·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是真菌生长和营养积累时期;当营养生长进行到一定时期时,真菌转入繁殖阶段形成繁殖体,是真菌产生各种类型孢子进行繁殖的时期。
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形态差别明显1.真菌的营养体真菌的营养体指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除极少数真菌营养体是单细胞外(如酵母菌),典型的真菌营养体都是呈纤细的管状体,称为菌丝,多根菌丝交织集合成团称为菌丝体。
菌丝多数五色,有的呈粉、黄、绿、褐等颜色。
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
菌丝一般由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生长而成,以顶部生长并延伸。
菌丝每一部分都潜存着生长的能力,每一断裂的小段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均可继续生长。
寄生真菌以菌丝侵入寄主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
当菌丝体与寄主细胞壁或原生质接触后,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菌丝体内。
生长在细胞间的真菌,特别是专性寄生菌在菌丝体上形成吸器,伸人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和水分。
吸器的形状因真菌的种类不同而异,有掌状、分枝状、指状、球状等。
真菌的菌丝体一般是分散的,但有时可以密集形成菌组织。
真菌的菌组织还可以形成菌核、子座和菌索等变态类型。
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较坚硬的休眠体,菌核的形状和大小差异较大,通常似菜籽状、鼠粪或不规则状。
大的如拳头,小的需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初期常为白色或浅色,成熟后为褐色或黑色,多较坚硬。
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能萌发产生新的菌丝体或在上面形成产孢结构。
子座垫状,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产孢结构,也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2.真菌的繁殖体真菌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后,即进入繁殖阶段,形部分营养体分化为繁殖体,其余营养体仍然进行营养生长。
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和有性两种,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
孢子的功能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1)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的类型无性繁殖是指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中,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复产生多次,是病害迅速蔓延扩散的重要孢子类型。
但其抗逆性差,若环境不适宜则很快失去生活力。
游动孢子是在游动孢子囊中产生的内生孢子,是鞭毛菌的无性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