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四章复习课程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物理保护技术、化学保护技术和生物保护技术解释每种技术的具体内容和应用第二章:物理保护技术2.1 隔离保护讲解隔离保护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隔离保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2 屏障保护介绍屏障保护的原理和方法展示屏障保护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三章:化学保护技术3.1 农药的选择与应用讲解农药的选择原则介绍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2 农药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强调农药安全使用的重要性讲解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第四章:生物保护技术4.1 生物防治介绍生物防治的概念和方法举例说明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2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讲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利弊及未来发展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5.1 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技术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植物保护技术中的重要性讲解如何实现植物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5.2 创新技术与植物保护介绍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第六章:植物病害识别与监测6.1 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介绍真菌、细菌、病毒等导致的植物病害特征强调田间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性6.2 植物病害的监测方法讲解病害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展示监测工具和设备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害虫防治策略7.1 害虫的生命周期与防治时机分析害虫的生命周期强调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害虫防治的重要性7.2 常用害虫防治方法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八章:作物抗性育种与栽培管理8.1 作物抗性育种技术讲解作物抗性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展示抗性育种的成功案例8.2 作物栽培管理的重要性强调合理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等对植物保护的影响介绍作物栽培管理中的新技术应用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与法规9.1 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法律法规体系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9.2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介绍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措施探讨国际合作在植物保护技术发展中的作用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10.1 成功案例分享分析成功案例中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总结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10.2 失败案例分析分析失败案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避免类似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第十一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评估11.1 植物保护技术成本效益分析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分析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效益11.2 植物保护技术的风险评估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强调风险评估和管理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2.1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策略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技巧强调针对不同农户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推广12.2 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成功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第十三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社会与伦理问题13.1 植物保护技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对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13.2 植物保护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第十四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14.1 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4.2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方法与实践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方法和技巧强调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新进展介绍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15.2 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植物保护技术的概述、分类、物理保护技术、化学保护技术、生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植物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2. 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3. 农药的使用与安全4. 生物防治技术5. 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的使用与安全。
2. 难点: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践教学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农药、生物防治剂等。
3. 安排实地考察地点,联系相关部门或单位。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病虫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等内容。
3. 讨论:组织学生就生物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在实践环节,学生亲自参与了植物保护操作,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六、教学内容6. 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7.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8. 植物保护技术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9. 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技术的关系10. 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
植物保护概论课程设计
植物保护概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2. 掌握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策略,了解我国植物保护的政策法规;3. 学习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了解不同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
技能目标:1. 学会运用植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2. 能够独立开展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提出合理的防治方案;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植物保护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植物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植物资源的情感;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农业生产中的植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植物保护基本概念:介绍植物保护的定义、意义和任务,以及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及危害。
教材章节:第一章 植物保护概述2. 植物保护原则与策略:讲解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等;介绍我国植物保护的政策法规。
教材章节:第二章 植物保护原则与策略3. 植物病虫害识别:学习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掌握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 植物病虫害识别4. 植物保护技术:介绍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植物保护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 植物保护技术5. 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例:分析具体植物病虫害案例,提出防治方案,并进行讨论。
教材章节:第五章 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例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病虫害调查、识别和防治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植物保护学(高教版)教案:第四章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植物保护学教案第四章: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昆虫纲的特征:1、体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有的还有1-3个单眼。
3、胸部有6足4翅。
4、腹部由10节左右组成,末端有外生殖器。
二、昆虫的触角:1、基本结构:柄节、梗节、鞭节。
2、触角类型:刚毛状、线状、念珠状、锯齿状、棒状、锤状、双栉状、具芒状、鳃叶状、环毛状。
三、昆虫的口器:类型:咀嚼式(蝗虫)、虹吸式(蝶、蛾)、刺吸式(蚜虫、蝉)、舐吸式(蝇)、锉吸式(蓟马)。
四、昆虫的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个体节组成,各胸节侧板上着生1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中、后胸上各有1对翅,分别为前翅和后翅。
1、胸足的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爪。
2、足的类型:步行足(步行虫)、跳跃足(蝗虫后足)、捕捉足(螳螂前足)、开掘足(蝼虫右前足)、游泳足(龙虱足)、抱握足(雄龙虱足)、携粉足(蜜蜂后足)。
五、体壁的构造与功能:1、表皮层:1)上表皮:是具有通透性的屏障,体壁皮肤作用就是由上表皮表现出来。
2)外表皮:体壁外骨骼作用主要由外表皮表现出来。
3)内表皮:最厚;使表皮层具有特殊的弯曲和伸展性能,并表现一定亲水能力。
2、皮细胞层:能向外分生表皮,修补体壁的伤口。
3、底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能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
六、昆虫的内部器官和功能1、消化系统:包括一条自口至肛门,纵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
摄取、运送、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2、排泄系统:马氏管:从血淋巴中吸收含氮代谢废物,再经肠道与食物残渣一同排出。
3、呼吸系统:由气门和气管组成。
气管分布到各组织的细胞间和细胞内,把氧气直接送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把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门排出。
第五章昆虫的发育和行为一、昆虫的繁殖方式1、两性生殖:必须经过雌雄两性交配,精子与卵子结合后,由雌虫将受精卵排出体外并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孤雌生殖:指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英文名称: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ZH11317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总学时54、理论课学时34、实验课学时20)学分:3适用对象:农艺教育、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园艺、园林、动植物检疫等先修课程:化学、生物化学、气象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普通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生物统计学、遗传工程、分子生物、电子技术和系统工程等。
课程简介:植物保护技术是农艺教育、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园艺、园林、动植物检疫等专业一门必修的专核心或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主要讲授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知识,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作物主要病虫害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掌握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根据农业病虫害的具体情况,更密切地结合生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制订和完善切实有效的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对策,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以提高现有的防治水平,开辟防治的新途径,完成治虫防病和保产的任务。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植物保护技术教学目标是使农艺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防治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重点: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难点:植物保护的对象;植物保护的目的;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要求:基本内容:第一节植物保护的概念1.植物保护的对象2.植物保护的目的3. 有害生物与生物灾害4. 植物保护的方式第二节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1.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2.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第三节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的对象和植物保护的目的。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
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小班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植物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如提供氧气、食物、药材等。
2. 讲解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如净化空气、保水固土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开展植物知识问答游戏,加深幼儿对植物的认识。
第二章:认识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等。
2. 讲解植物对环境问题的缓解作用。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关注。
2. 开展环境保护讨论活动,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三章:学习爱护植物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爱护植物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爱护植物的基本方法,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2. 讲解爱护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
2. 开展植物护理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
第四章:开展环保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环保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组织幼儿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植树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
2. 开展环保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环保理念。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幼儿总结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培养幼儿自我反思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爱护植物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2.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活动:1. 开展知识小测试,检查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第六章: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等。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3. 学习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4. 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难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农药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室内多媒体设备。
2. 植物病虫害样本或图片。
3. 农药样品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农作物遭受病虫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4. 讲解:介绍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
5.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实践操作。
6. 讲解:介绍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7. 互动:学生讨论农药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8. 讲解: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9.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和正确应用。
10.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了常见的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以及农药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通过探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注重实践操作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植物病虫害识别和防治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植物保护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农药生产厂家,了解农药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案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别:农业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3.培养学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0分钟)1.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植物保护技术的原理和作用;3.植物保护技术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第二节: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20分钟)1.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2.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分类技巧;3.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策略。
第三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180分钟)1.农田病虫害调查和监测方法;2.病虫害的防治实践技术;3.组织学生进行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实践。
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第一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6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学时安排:2学时第二节: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2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学时安排:4学时第三节: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应用(18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学时安排:6学时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仪、电脑、PPT等教学设备;2.相关教学材料、教学视频、植物保护技术实践案例等;3.实验室、农田等实践场地。
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小测试:通过课堂小测试对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检测。
2.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撰写报告。
3.实践操作考核:组织学生进行农田病虫害调查和防治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参考书目:1.《植物保护学》高喜平,农业出版社,2024年版2.《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南》农业部植物保护技术指导中心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版教学备注:本教案以植物保护技术为核心,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的掌握能力,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四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四章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第10课第4章第一、二节学时:2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分段):第4章农药应用技术第一节农药基本知识一、农药的概念农药主要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害虫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品,但通常还包括各种添加剂,以改善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
2、农药分类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杀虫剂用于控制农业、林业、卫生、粮食储存和畜牧业中的害虫。
(1)根据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无机农药:如硫。
有机杀虫剂:①天然有机杀虫剂如松脂合剂。
②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有效成分为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为化学杀虫剂,按其成分又分为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特异性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如蓝藻、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
植物杀虫剂:如烟草和除虫菊。
(2)按农药作用方式分类胃毒剂:害虫取食后,经口腔通过消化管进入体内引起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百虫等。
触杀剂:通过接触表皮渗入害虫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杀死等。
内生剂:指当害虫食用植物汁液或组织时,能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传导或产生代谢产物,并能毒杀害虫的药剂,如氧化乐果。
(3)按杀虫刹的毒理作用分类神经毒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干扰正常神经传导并导致死亡的药剂,如有机磷脂、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等。
呼吸毒剂:作用于呼吸系统,抑制呼吸酶的活性,阻碍了呼吸代谢的正常进行,引起窒息死亡的药剂,如鱼藤酮、硫化氢等。
原生质体制剂:作用于生物细胞原生质体并导致死亡的制剂,如砷制剂。
物理性毒剂:通过摩擦或溶解作用损伤昆虫表皮,使昆虫失水,或阻塞昆虫气门,影响呼吸的药剂,如矿物油剂、惰性粉等。
2.杀菌剂用于控制植物病害。
(1)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波尔多液等。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高一年班任课教师:***靖宇县那尔轰学校教师授课表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那尔轰学校王云霞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教学目标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掌握农药应用技术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2、难点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二、教学资源分析本书共有十三章内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要求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农药的合理安排使用技术;掌握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
第五章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水稻害虫;掌握水稻病害。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1.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综合防治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防治目标、防治方法、防治时机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1.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概述的图文并茂的课件视频:植物保护技术实例的视频资料1.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概念和分类的理解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化学防治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化学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化学防治技术的选择原则:防治目标、农药种类、使用时机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方法:喷雾、灌溉、种子处理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化学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化学防治技术的实际操作演示2.4 教学资源课件:化学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农药、喷雾器等实验材料2.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化学防治技术概念和选择原则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3.2 教学内容生物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天敌、病原微生物、植物免疫生物防治技术的实施方法:引入天敌、接种病原微生物、植物免疫诱导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3.4 教学资源课件:生物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3.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生物防治技术概念和种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物理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4.2 教学内容物理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温湿度控制、隔离、光照控制物理防治技术的实施方法:温湿度控制器、隔离网、光照控制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物理防治技术的实际操作演示4.4 教学资源课件:物理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温湿度控制器、隔离网等实验材料4.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物理防治技术概念和种类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综合运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和原则5.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定义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交替使用、组合使用、轮换使用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原则:安全、高效、经济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和原则5.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实例的案例分析5.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六章: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6.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方法和技术6.2 教学内容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作用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方法:田间调查、病原检测、害虫识别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技术: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模型建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实际操作演示6.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田间调查工具、病原检测设备等实验材料6.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监测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七章: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与选择7.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和选择原则7.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效果评价、安全性评价、环境评价植物保护产品的选择原则:防治效果、安全性、环保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和选择原则7.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与选择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产品评价与选择的案例分析7.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产品评价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策略8.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田间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策略:目标人群确定、推广渠道选择、效果评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策略8.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实例的案例分析8.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9.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和意义9.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政策协调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意义:资源共享、技术进步、全球农业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和意义9.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实例的案例分析9.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掌握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点10.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环境变化、病虫害抗药性、资源限制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生物技术创新、环保型产品研发、智能化技术应用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创新点:新材料研发、新靶标发现、新技术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点10.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图文并茂的课件-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环节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将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贡献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基本概念分析各种植物保护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农药的基本知识介绍农药的分类、作用机理和应用方法强调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2.2 农药的正确使用讲解农药的选择、配制、施用和监测方法分析农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生物防治的基本概念介绍生物防治的分类、原理和优势强调生物防治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3.2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讲解微生物防治、昆虫防治和植物防治等具体方法分析生物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及效果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4.1 物理防治的基本原理介绍物理防治的方法和技术,如温湿度控制、光照控制等强调物理防治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4.2 物理防治设备的选用与维护讲解常见物理防治设备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分析物理防治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关键点第五章:综合防治技术5.1 综合防治技术的基本理念介绍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实施原则强调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5.2 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具体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案及其效果讲解综合防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第六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与管理6.1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环境解析国家关于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讨论政策对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影响6.2 植物保护技术的管理与监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管理的基本流程强调植物保护技术使用的监管措施和责任第七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创新7.1 植物保护技术研发的重要性阐述植物保护技术研发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强调创新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7.2 现代科技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介绍基因编辑、无人机监测等现代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探讨未来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8.1 成功案例分享分析具体植物保护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8.2 失败案例分析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失败案例及原因提出避免类似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9.1 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对农业生产的意义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挑战9.2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方法与内容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分析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展望10.1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10.2 植物保护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植物保护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分类:理解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类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第 1次课 ( 21 ~ 22学时)授课日期日/月(星期)日/月(星期)日/月(星期)日/月(星期)日/月(星期)班级教学课题(章、节、目)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第一节昆虫头部及其附器教学目的1、掌握昆虫钢特征。
2、熟悉昆虫体躯分段分节特点。
3、掌握昆虫触角、口器基本构造和基本类型。
教学重点1.昆虫纲特征。
2.昆虫口器,触角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昆虫各种口器的构造及与防治害虫的关系。
课堂类型复习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思考题1.昆虫与节肢动物门其他动物的区别是什么?2.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构造如何?其害虫为害植物特点怎样?用什么药剂防治更有效?复习提问: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新课导言: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受各种病原侵染外,也会有各种虫害的发生,本次课从昆虫外部形态开始学习,让我们逐渐认识各种昆虫。
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类群,已知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80%,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特点:1.体分头、胸、腹。
头部具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2-3个、口器1个。
2.胸部有3对足,2对翅与其它各纲区别见书第一节昆虫的头部及附器一般圆形、椭圆形,上具复眼1对、单眼2-3个、触角1对,口器1个,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
一、分区沟和缝分头顶、额、脸颊、唇基、后头五区二、头式由于取食,头着生的方向和位置不同分为前口式:步甲、蝼蛄、钻蛀型幼虫下口式:蝗虫后口式:蝽、蝉、蝽象三、触角:感觉:具嗅觉和触觉之功能,可觅食和寻找配偶。
1.基本结构:柄节、梗节、鞭节2.基本类型:13种丝状-蝗虫、刚毛状-晴蜓、念珠状-白蚁、锯齿状-叩头虫、球杆状-蝶、锤状-小蠹虫、栉齿状-芫菁(♂)、膝状-蜜蜂、羽毛状-蚕蛾、毒蛾(♂)、具芒状-蝇、鳃片状-金龟子、环毛状-蚊(♂)、鞭状-天牛四、眼复眼1对-视觉器官昆虫对近物能看得见,对敏感;单眼2-3个,辨别光线。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doc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目的解释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调保护植物免受害虫、病害和杂草侵害的必要性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和综合防治等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方法1.3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现代植物保护技术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农药的类型和作用机制介绍常见的农药类型,如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解释不同农药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2.2 农药的使用技术教授正确的农药配制和使用方法强调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农药残留和环境问题探讨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减少农药残留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介绍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利用生物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强调生物防治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3.2 常见生物防治剂的应用探讨常见生物防治剂,如微生物菌剂、性信息素和天敌昆虫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3.3 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和限制分析生物防治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克服限制和提高生物防治效果的策略第四章:机械防治技术4.1 机械防治设备和方法介绍常见的机械防治设备,如除草机、喷雾器和筛网等教授机械防治的操作技术和应用方法4.2 机械防治的优缺点分析机械防治技术的优点和缺点讨论机械防治技术在不同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应用情况4.3 机械防治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机械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提出提高机械防治效率和减少劳动力的方法第五章:综合防治技术5.1 综合防治技术的基本原则介绍综合防治技术的目标和原则强调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效果5.2 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步骤教授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强调监测和评估植物病虫害状况的重要性5.3 综合防治技术的成功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实施综合防治技术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第六章:植物保护技术的评估与监测6.1 植物保护技术效果的评估方法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如防治效果、安全性等强调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测试的重要性6.2 监测植物病虫害的方法教授监测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和技巧,如采样、观察和数据记录等强调及时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性6.3 植物保护技术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探讨植物保护技术使用中的风险因素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介绍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第七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法规与政策7.1 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规概述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目的强调遵守法规的重要性7.2 植物保护技术的审批和登记流程介绍植物保护产品审批和登记的流程和要求分析审批和登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7.3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探讨植物保护技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8.1 作物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成功案例强调综合运用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必要性8.2 草坪和园林植物保护案例分析探讨草坪和园林植物保护的案例,如草害防治、病虫害管理等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景观维护中的应用8.3 果蔬花卉保护案例分析分析果蔬花卉生产中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案例强调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性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发展9.1 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探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方向和趋势强调技术创新对植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9.2 植物保护技术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介绍智能化和信息化在植物保护技术中的应用强调数据分析和在植物保护中的潜力9.3 植物保护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探讨国际间植物保护技术的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强调共享植物保护技术知识和经验的必要性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展望10.1 植物保护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植物保护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10.2 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探讨教育和培训方法的创新和改革10.3 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持续创新和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目的补充和说明:本环节需重点关注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植物免受害虫、病害和杂草侵害的必要性。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四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四章第四章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技术一、课时目标1.了解植物病毒病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3.了解常见的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二、教学重点1.植物病毒病的概念和特点;2.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3.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三、教学难点1.植物病毒病的传播方式;2.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对植物病毒病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植物病毒病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2.1植物病毒病的概念教师对植物病毒病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介绍其形成的原因。
2.2植物病毒病的特点教师讲解植物病毒病的特点,如多为隐性感染、传播迅速、病害复合等。
3.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20分钟)3.1症状特点教师通过图片、文献等方式展示各类植物病毒病的症状,让学生了解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
3.2传播方式教师介绍植物病毒病的传播方式,包括昆虫传播、种子传播、接种传播等,强调昆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4.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技术(40分钟)4.1病毒病害的预防与控制教师介绍病毒病害的预防控制技术,包括选用病毒抗性品种、种子消毒处理、合理施肥等。
4.2农艺技术防控教师讲解农艺技术防控措施,如适宜密度栽培、合理灌溉、定期消毒等。
4.3生物防治技术教师介绍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如利用益生菌、昆虫天敌等来控制植物病毒病。
4.4化学防治技术教师简要介绍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如喷洒杀菌剂、熏蒸等。
5.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
五、课堂扩展请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调查家附近出现的植物病毒病情况,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六、课后作业1.整理植物病毒病的常见病害名称和症状特征;2.调查自家附近出现的植物病毒病情况,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3.预习下节课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病毒病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症状和传播方式的介绍更加直观,学生对植物病毒病的了解程度得到了提高。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细菌类病害施教班级:15园林2;15园林4施教时间:(第六周)周一第五、六节;周三第一、二节教学目标:1.掌握细菌的一般性状2.了解细菌革兰氏染色法3.了解植物细菌的主要类群4.掌握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并例举5.知道植物细菌的病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课】1.植物病原物有哪些2.真菌的一般性状【新课】一.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1.原核生物,单细胞,具有细胞壁,无完整的细胞核,但有核质区,很小肉眼看不到,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少数有荚膜。
接合图进行讲解。
2.革兰氏染色法的介绍,分四个步骤: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呈紫色负反应菌体呈红色3.细菌从形状上来分:球菌杆菌螺形菌,其中植物病原细菌多数为杆菌3.繁殖方式:裂殖,介绍裂殖的过程。
4.细菌繁殖很快,一般1小时一代5.植物病原细菌:好氧,微碱,26—30度二.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细菌有28个门如拟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等28个门,但植物病原物细菌主要有2门14属薄壁菌门和厚壁菌门厚壁菌门:细胞壁含肽聚糖量高,约50%-80%,大多数细胞壁相对厚些人体肠道中寄居着数以亿计的不同细菌和其他小小的寄生虫,肥胖者厚壁菌门比瘦者多20%,厚壁菌门吸收热量的能力比薄壁菌门的强。
新调整的类群中,类立克次体和类细菌归属于细菌。
三.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1.细菌病害症状类型:坏死、腐烂、萎蔫(nian)、腐烂、畸形(1)坏死:叶、果上有斑点和枯斑,叶斑受毒素的作用,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的形状也会因情况而不同。
呈多角形:棉角斑病;后期穿孔:桃细菌性穿孔病;条斑:水稻白叶枯病。
接合图片讲解,学生更直观(2)腐烂:是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如蔬菜的软腐病,有恶臭气味,这是区别于真菌引起瓜果蔬菜腐烂,如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
(3)萎蔫:如茄科蔬菜的青枯病(4)畸形:根冠、茎基部及枝条上形状畸形,如苹果根癌病,桃根癌病,接合图片讲解。
2.细菌病害的病征:脓状物(何为脓状物,打比方进行解释)四、比较真菌和细菌:从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主要类群、植物病状、植物病征上进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10次课第4章第一、二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4章农药应用技术第一节农药的基本知识一、农药的概念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学性状的各种助剂包括在内。
二、农药的分类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杀虫剂用来防治农、林、卫生、储粮及畜牧等方面害虫的农药。
(1)按其成分及来源分为无机杀虫剂:如硫磺。
有机杀虫剂:①天然有机杀虫剂如松脂合剂。
②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有效成分为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为化学杀虫剂,按其成分又分为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特异性杀虫剂。
微生物杀虫剂:如青虫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植物性杀虫剂:如烟草、除虫菊。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分类胃毒剂:害虫取食后,经口腔通过消化管进入体内引起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百虫等。
触杀剂:通过接触表皮渗入害虫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杀死等。
内吸剂:指能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或产生代谢物,在害虫取食植物汁液或组织时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氧化乐果。
(3)按杀虫刹的毒理作用分类神经毒剂: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干扰正常的神经传导,引起死亡的药剂,如有机磷酸脂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
呼吸毒剂:作用于呼吸系统,抑制呼吸酶的活性,阻碍了呼吸代谢的正常进行,引起窒息死亡的药剂,如鱼藤酮、硫化氢等。
原生质毒剂:作用于生物细胞内的原生质,引起死亡的药剂,如砷制剂。
物理性毒剂:通过摩擦或溶解作用损伤昆虫表皮,使昆虫失水,或阻塞昆虫气门,影响呼吸的药剂,如矿物油剂、惰性粉等。
2.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
(1)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波尔多液等。
有机杀菌剂:如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等。
微生物杀菌剂:如井冈霉素等。
植物性杀菌剂:如大蒜素等。
(2)按作用方式分类保护剂:在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之前在植物表面施药,以达到防病目的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等。
治疗剂:病原菌侵入植物后,在其潜伏期间施用药剂,以抑制其继续在植物体内扩展或消除其为害的药剂,如甲基托布津、乙磷铝等。
此外,杀菌剂可以根据能否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的特性,分为内吸性杀菌剂与非内吸性杀菌剂两大类。
3.除草剂除草剂是一类用来防除农田杂草,而又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药剂。
(1)按除草剂对植物作用的性质分类灭生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植物无法选择性,苗草不分,凡接触药剂的植物都受到伤害致死,如百草枯、草甘膦等。
选择性除草剂:在一定剂量的范围内,除草剂在植物间有选择性,能够毒杀某种或某一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如敌稗、二甲四氯等。
(2)按杀草作用方式分类内吸性除草剂:除草剂施用后,能被杂草的根、茎、叶、芽、鞘等部位吸收,并能在杂草体内传导至整个植株各部,使杂草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破坏或死亡。
如扑草净等。
触杀性除草剂:除草剂接触杂草后,不能在杂草体内传导,而是杀伤接触部位,特别是绿色部位,使杂草枯死,如除草醚、五氯酚钠等。
(3)按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分类分为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
三、农药的剂型(一)农药剂型的概念未经加工的农药称为原药,固体的称原粉,液体的称原油。
将原药变成可以使用产品的过程称为农药加工。
农药加工产品的总称为农药制剂,农药制剂的具体形态称为剂型。
(二)农药助剂凡为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合,能改善剂型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及便于使用的物质统称为农药助剂,简称为助剂。
常用的助剂有:填料、湿展剂、乳化剂、溶剂等。
(三)常用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粒剂、胶悬剂、微胶囊剂六种主要剂型。
乳油的优点:*乳油的药效较同种药剂其他剂型要高。
*乳油一般能制成较高含量,并且在施用时直接兑水稀释,使用方便的药剂。
*乳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较稳定。
*乳油组成简单,加工容易,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不复杂,设备成本低。
乳油的缺点:*由于乳油中使用了大量有机溶剂,使得乳油在加工、贮运时安全性较差。
*由于溶剂多用芳烃类化合物,对环境污染较大。
第二节农药的使用方法一、农药的施用方法1.喷粉法喷粉法是用喷粉器械将粉剂农药均匀地撒布于防治对象及其活动场所、寄主表面的一种施药方法。
喷粉的优点是使用比较方便,不受水源的限制,功率高,其缺点是药效差,粉粒易飘移,污染环境,因此,使用喷粉法在逐年减少。
2.喷雾法喷雾法是利用器械将药液雾化为细小雾滴,并使其均匀地覆盖在防治对象及其寄主表面的施药方法。
按照每667m2喷施药液量的多少,可将农药的喷雾法分五类:高容量、中容量、低容量、很低容量、超低容量。
3.拌种法拌种法是在农作物播种前,将种子与药粉或药液搅拌均匀,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药膜,然后再进行播种的施药方法。
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作物苗期害虫以及种子带菌的病害等。
4.浸种法、浸苗法把农药配成一定浓度的使用液,将种子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播种,或是将幼苗的根部浸药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移栽。
5.撒施法即将颗粒剂、毒土或其他农药制剂撒施于地面、水面的一种施药方法。
6.泼浇法将一定浓度的药液均匀泼浇到作物上,药液多沉落在作物下部,这是南方防治水稻害虫的一种施药方法。
7.灌根法将一定浓度的药液灌入植物根区的一种施药方法。
此法主要用于防治作物根部病虫害。
8.土壤处理法指将药物均匀施于地表,然后耕耙,使药剂分散在土壤耕作层中。
此法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及杂草。
另外还有土壤穴施、沟施、涂抹法、毒饵、熏蒸法、注射法等。
二、农药的稀释和计算1.农药浓度的表示方法我国农药制剂名称中第一部分为有效成分的含量,第二部分为农药品种名称,第三部分为剂型名称。
常用的农药浓度表示方法有:百分数及浓度表示方法(又分为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倍数法、单位面积药量。
2.农药浓度间的换算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与倍数法之间的换算公式为:农药制剂浓度稀释后的有效成分含量= ——————————×100%稀释倍数3.农药稀释的计算方法(1)百分数及浓度按有效成份计算,通用公式为:制剂浓度×制剂药量=稀释后药液的浓度×稀释后的总药液量(2)倍数稀释计算法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下时:稀释剂用量=农药制剂量× (稀释倍数-1 )稀释倍数在100倍以上时:稀释剂用量=农药制剂量×稀释倍数◆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农药、农药助剂、农药剂型的概念;2. 掌握:农药的施用方法;3. 了解: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主要类别;4. 学会:农药剂型、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农药的稀释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常用农药的性能、防治对象和施用方法。
难点是农药的稀释方法。
◆教法建议:本次课运用举例和对比的方法进行课堂讲授,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农药展示等方法系统讲授以上内容。
◆复习思考题:1.杀虫剂按毒理作用可分为哪几类?2.什么是农药的助剂?常用农药的助剂有哪些?3.简述乳油的主要特性。
4.什么是喷粉法?有何优缺点?5.什么是喷雾法?按照每667m2喷施药液量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哪些类型?◆教学进程:◆复习思考题答案:1.答:(1)神经毒剂;(2)呼吸毒剂;(3)原生质毒剂;(4)物理性毒剂。
2.答:凡为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合,能改善剂型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及便于使用的物质统称农药助剂。
常用农药的助剂有:填料、湿展剂、乳化剂、溶剂。
3.答:优点:(1)乳油的药效较同种药剂其他剂型要高;(2)乳油一般能制成较高含量,使用方便的药剂;(3)物理和化学性质都较稳定;(4)乳油组成简单、加工容易,设备成本低。
缺点:(1)在加工、贮运时安全性较差;(2)对环境污染较大。
4.答:喷粉法就是利用喷粉器械将粉剂农药均匀地撒布于防治对象及其活动场所、寄主表面的一种施药方法。
优点是使用比较方便,不受水源的限制,功率高。
其缺点是药效差,粉粒易飘移,污染环境。
41.答:喷雾法就是利用器械将药液雾化为细小雾滴,并使其均匀地覆盖在防治对象及其寄主表面的一种施药方法。
按照每667m2喷施药液量的多少,可将农药的喷雾法分为高容量、中容量、低容量、很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五类。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11次课第4章第三、四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4章农药应用技术第三节农药的合理安全使用技术一、农药的合理使用1.对症用药2.适时用药3.适量用药4.农药混用5.交替用药二、农药的毒性农业上习惯将对靶标生物的毒性称为毒力,对人畜等高等动物的损害称为毒性。
农药所导致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三、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施用一定时期后,药剂可能完全降解消失,也有可能降解后以极少量原药或有毒的转化产物存在于环境及动植物及食品中,对于后者,即为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的数量称残留量。
如果环境或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超过限量,就会造成对人类、有益生物及整个生态系的不良影响,这就是农药污染。
农药施用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对土壤、大气、水体和农副产品的污染。
四、农药的安全使用1.健全农药保管制度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大力研究与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4.加强对新农药安全评价和残留动态研究5.严格控制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6.加强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第四节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设计原则(一)采用随机排列的小区设计※用随机排列是最合理的,它能确切反映客观实际,而比顺序排列精确度高。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对比排列设计、随机排列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等。
(二)运用局部控制试验运用局部控制主要是为了克服重复之间的差异。
(三)必须多设重复※小区愈小,愈容易产生误差;而重复次数愈多 ,试验结果越可靠。
※重复是减少试验误差的重要措施之一。
※多设重复可以提高准确性及代表性。
(四)必须设立对照区及保护行对照区有两种:一是以不施药的空白作对照区;二是以标准药剂(即防治某种病虫草害有效的药剂)作对照区。
二、农药田间药效表示计算方法1.杀虫剂:通常用害虫死亡率、虫口减退率、植株(或果实、蕾、铃等)被害率、保苗(穗)率等表示药效。
2.杀菌剂:通常用发病率(或称普遍率)、病情指数、产量增产率等表示药效。
3.除草剂:通常用防除效果、产量增产率等表示药效。
三、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一)粉剂、可湿性粉剂细度的简易测定(二)可湿性粉剂悬浮性比较(三)乳油分散性的观察比较(四)乳油稳定性的观察比较◆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