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
【摘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本文就如何建设园林生态城市谈几点思考意见。【关键词】园林;生态城市;建设
0.引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统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本文就如何建设园林生态城市谈几点思考意见。
1.园林生态城市建设遵循的原则
1.1因地制宜
每座城市的生态条件都各俱特点,所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就应该因地制宜,创造自身城市的特色,选育本地特产的乡土树种为本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乔木、灌木、草本结合的原则,大面积地推广种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森林植被的立体绿地,增加空间绿量,降低管理成本。而不顾各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过分地强调奇花异草,盲目将南树北移,照搬异地和他国种植模式,其结果是生态和景观功能达不到保证,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1.2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处于顶级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的平衡,从而系统的生态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应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些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等。
1.3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资源循环过程作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即人为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景观,以确保城市景观的完整性。创造优美、舒适、恬静的生态园林的城市景观,给城市以美的享受,不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4地方文化特色
由于不同区域的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区位环境、植被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识追求,形成了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和城市风貌。如峰峦叠嶂的山城要因势利导,将园林建设与既有的起伏地形相结合,融自然景观为一体;平原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可通过台阶式、多层次、多种道路框架结构和水系林带格局,错落布置园林景观,平面、立
面有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应注重保全其历史的地方特色。
2.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意见
2.1科学规划
在认真调查生态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完善城市生态设施、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主题,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首先,科学设置总体目标。以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态良好为主要内容,建设现代文明生态城市保障体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设城市生态产业体系;以森林生态文化为主题,建设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其次,系统编制创建规划。组织编制和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提供规范和保障。再次,精心设计城市规划。切实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设计工作,倾力做好“山、水、绿”三篇文章,营造生态园林城市特色。
2.2创新管理体制
一是创新创优领导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成立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领导机构和专门班子,做到人员、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配合,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高效组织领导体系,大大激发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积极性。二是创新创优监督检查机制。下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的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成立由领导带队的督导检查组,督导各地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工作机构、
保障措施建立和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创建工作定期报告、调度、评价、通报、督导、整改制度。三是创新创优投入机制。通过争取银行贷款、搭建融资平台、招商引资等方式,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多元投入机制,有效保障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投入。
2.3提高生态园林科技水平
生态园林建设涉及到园艺、林业、建筑、规划以及文化艺术等学科内容,在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必须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增加研究资金。园林管理部门要与院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和沟通,进行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地方性物种保护与开发的研究,注重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园林植物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培育试验等。
2.4选择乡土景观树种
由于绿色植物是随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显明的品种地域分布特性的,所以,选择适于当地生态条件又能丰富城市景观的树花品种系列,能象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一样,成为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内容。如桂林的桂树、福州的榕树、昆明的银桦、洛阳的牡丹花、长春的君子兰花、以及哈尔滨的榆树、丁香等,都对城市景观形成特色起重要作用。北方城市要特别重视发展常绿树种,常绿树和落叶树合理配比,使城市一年四季常青又富有色彩变化。在速生树和慢生树的比例上,着眼于树形美观的慢生树,积极采用快
生树配合,以早日达到绿化,又能得到稳定的绿化作用;在乔灌木的配合上,要以乔木为主、乔灌结合,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2.5巩固园林绿化成果
城市绿化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着重在绿化的精管细养上狠下功夫,付出百倍努力巩固园林绿化的成果,使城市绿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护绿。为加大执法力度,成立绿化专业执法队伍,明确职责,严格管理,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绿化的行为,较好的维护和保护了绿化成果。二是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搞好城市绿化,有效推动了园林绿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对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养护管理领导机构,考核细则,质量标准,作业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城区绿化分片、分段,实行定岗位、定任务、定责任的“三定”措施,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最根本、最长期的保障。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致力生态园林建设,弘扬生态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1]梁建清.打造园林生态城市之路[j].城乡建设.2004.04. [2]周本贤.浅谈园林生态城市建设[j].湖南林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