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思考

合集下载

园林生态学课后思考题

园林生态学课后思考题

园林生态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什么是城市环境?它的特征?定义: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总和。

主要指物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城市环境的特征是: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城市环境污染特征2、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如何理解环境污染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答:所谓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它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环境自净能力越强,承污能力就越强,环境容纳量就越大。

当环境污染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即为环境污染。

4、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有什么不同的定义或含义。

答:所谓环境就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存在的,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就园林工作者而言,一般以人类作为主题,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

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大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5、什么是限制因子?如何确定哪些是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成为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6、为什么说“植物的生存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P21页△处,不确定第二章1、城市地区光照条件有什么特点?答:光照条件的特点:①城市的低云量、雾、阴天日数都比郊区多,而晴天数、日照时数则一般比郊区少。

②城市地区云雾增多,空气污染严重,使得城市大气混浊度增加,从而达到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增多,而且愈近市区中心,这种辐射量的变化愈大。

③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大小以及街道宽窄和方向不同,使得城市局部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很不均匀。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公共空间和居住区域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增加绿色植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设计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实际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解决。

本文将就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一番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设计理念单一当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很多设计理念单一的问题。

大多数设计者只关注景观美化和植物配置,却忽视了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成为了一种摆设,没有真正起到改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效果。

2.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项目的预算都是不足的。

这导致了许多设计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维护,最终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摆设。

3. 城市生活节奏与绿化不匹配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趋向于繁忙和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以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往往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

4. 绿化空间不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常常不够科学和合理,导致了绿地利用率低、空间浪费严重,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

二、解决措施1. 多元化设计理念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应该从单一的美化植物配置转变为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注重绿化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打造出更加适合城市生活的园林绿化空间。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资金投入,保障其实施和维护的资金需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3. 接地气的设计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舒适。

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出更加实用和人性化的园林绿化空间。

对洛阳城市生态大园林建设的思考

对洛阳城市生态大园林建设的思考
思 想 , 不贯 穿在 各个 时代 的造 园活动 中 , 在 园林 景观 构 无 并 建 上达 到 了顶峰 。 洛人 云 :园 圃之 胜不 能相 间 者六 : “ 务宏 大 者, 少幽 邃 , 力胜 者 少 苍古 , 人 多水 泉者 难 眺 望 。 唐 代 晋 国 ” 公 裴度所 建 “ 园 ” “ 湖 , 此六 者 , 湖园 而 已” 李格 非 《 阳 名 唯 ( 洛 园记 》 。 ) 在湖 园这 个 理论 上难 于相 兼 而实 践 上 的成功 典 范 ,
灿烂 , 阳现 代 园 林 , 洛 无论 是 宏 观 的还 是 微 观 的 , 注 重 生 应 态建 园 、 观造 园 、 化塑 园三 者 的统 一 。 景 文 因此 , 握 当今 全 把 国 乃至 世 界生 态 环境 发 展 趋 势 , 建 有 自己特 色 的城 市 园 构
御 苑依 水 而建 或 开辟 水体 , 因水 而成 景 , 进 了园林 理 水技 促 艺 的发 展 , 园林 的游 赏功 能 已上升 到 主要 地位 , 开始 注 重 并
林 景 观 , 与 当地古 老灿 烂 的文 化相 融合 , 并 是现 阶 段亟 待解
决的 重大 问题 。
l 历 史 上 的 洛 阳 园 林 特 点 及 地 位
洛 阳 是 国务 院 首批 命 名 的历 史 文 化 名城 , 有夏 、 、 曾 商 周、 汉、 魏 、 晋、 魏 、 东 曹 西 北 隋唐 、 唐 、 后 后梁 、 晋 等 1 后 3个
表 . 成 了 以 王宫 为 中 心 的 “ 朝 后 市 , 形 前 左祖 右社 ” 的格 局 。
至东 汉 , 由于 洛阳 北依 邙 山 。 、 、 、 诸水 汇人 洛 河 , 伊 澶 涧 毂 丰
景观 ( 审美 ) 能 和 文化 功 能 , 建 自然 山水 生 态 和 文化 的 功 构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接着从健全园林管理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坚持规划建绿,稳步增加城市绿化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对策为了更好的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态景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大潮,顺应了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趋势,“生态城市”开始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

我国各个省市都开始取消传统唯GDP至上的考核指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当作一条不能越界的红线,以此来营造良好的人文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发展竞争力。

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随着生态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明白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用生态学的思想来进行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具体意义如下:首先,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新时期,城市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能够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求。

其次,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举措。

如前文所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能够改善居住环境,为市民谋福利,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

而且在生态园林城市持续创建过程中,城市的环境在一步步的发生改变,城市的品味也在提升,使经济与环境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再次,通过多个城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实践可以看出,这项活动的开展能够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的环境水平大幅度提升。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制定创建目标,并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避免出现反复调整的状况,减少人才物的浪费。

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绿化的思考

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绿化的思考
园林绿化
关于城 市生态建设 中园林绿化 的思考
摘要 : 随 着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人 们 已越 来 越认 识 到 加 强城 市 园林 绿 化建 设 , 改善 城 市 生态 的重 要 性 。 园林 绿化 在 改善 城 市小 气 候, 监 测 城市 环境 方 面有 着 重要 而 积极 的作 用 。而 我们 在 园林 绿化 过 程 中 , 仍存 在 着栽植 不 科 学 , 管理 不 科学 等 问题 。 所以, 必 须科 学 规 划城 市 园林 绿化 , 科 学 管理 城 市 园林 植 物 。 关键 词 : 生 态建 设 ; 园林 绿 化 ; 科 学规 划 ; 科 学管理 ;
众所周知 , 植物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 而它们的生长习性也是变化多端 的。 譬如说: 有 些植 物 不受 季节 控 制 、 四季常 绿 , 有 些植 物会 落 叶 ; 有些 植 物需 要 充 足 的阳光 、 肥 沃 的土 壤 , 有 些 植物 则怕 光 、 无 土 质要 求 。而 由于 园艺 师对
林绿化过程中, 仍存在有许多问题有待改善 。而在这些问题之 中, 栽植不科 学, 管理 不科 学最 为 突 出。
( 一) 栽植 不科 学
城市生态建设 中承担着改善城市小气候 , 监测城市环境的作用。
( 一) 改善 城 市 小 气候
首先 , 园林 植 物可 以调 节 温度 。 园林 绿 化可 以调 节 气 温 , 起到 冬 暖夏 凉 的 作 用 。在 炎 热 的夏 季 , 树木 庞 大 的叶 面积 可 以遮 阳 , 能 有 效地 反 射 太 阳辐 射 , 大大 减少 阳光 对地 面 的直射 。 树 木通 过 叶片 蒸发 水 分 , 可 降低 自身的 温度 , 提 高附 近 的空 气湿 度 。 因而夏 季 绿地 内 的气 温较 非 绿地 气 温低 3~5 ℃, 较 建 筑 物 地 区 的气 温 降低 1 0 %左右 。因此 , 城市 绿地 面 积大 、 覆 盖率 高 , 能有 效 地 改

怎样理解建设生态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怎样理解建设生态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怎样理解建设生态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建设生态型园林的方法思想和理念摘要:城市生态型公园是未来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而生态城市又被公认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理想形态,所以城市建设应该走一条更绿色、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尊重生态学原理,人与自然和谐并与环境友好的城市。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设计1、绪论可持续性,从字面上来说,就意味着持续的能力。

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中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

运用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可持续性意味着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的持续能力。

关于可持续性,至少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作为物种的持续,我们必须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食物、水、住房等等);第二,为达到无限的可持续性,我们必须避免“杀鸡取卵”的做法。

只有学会在限制中生活,我们才能达到可持续性。

建设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格分支。

公园系统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生态公园就是最大限度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和利用生物之间的空间需求、生存竞争、食物链等。

此外,生态型公园还包括一些节能、环保、高效益、低费用维护等内容。

在开发资源或建设中,如何贯穿景观生态理论,增强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这应当是我们设计者所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亦即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当代居民需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

2、目前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2、1大气环境近年来,我市城市空气质量总的来看污染程度依然较重,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和降尘,且季节性变化明显。

浅析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路

浅析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路

的发展 目标 ,并编制了相应 的建设规划 。但是现 阶
段 我 国并 未 评定 出生 态 园林 城 市 。究 其 原 因 ,除 了
评定标准高外 ,生态园林城市 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 过程 ,仍需不断探索和总结。必须认清生态园林城
市特 点和 基本 内涵 ,在实践 过 程 中做 更 多 有 针对 性
( apn gi l rl c ne Istt, ua 34 0 ) N ni A r ut a Si c ntue Ff n 5 2 0 g c u e s i i
Ab t a t h sp p ra ay e h o c p n tn a d o c — a d n ct . h a s a d meh d fb i i g e o g r e sr c :T i a e n l z d t ec n e t d sa d r fe o g r e i T e me n n t o so u l n c — a d n a y d ct e e p o o e i w r r p s d,a c r i g t h u r n i ai n o i e eo me ti h n . y c od n t e c r t t t fct d v lp n n C i a o e su o y
效 益在 城市 中也 得 到发 挥 ,使 其达 到 碳 氧平 衡 ,并
市 ” 作 为建 设生 态城 市 的阶段 性 目标 ,就 是要 利 用 环 境生 态学 原理 ,规 划 、建设 和管 理 城 市 ,进 一 步 完善 城 市 绿 地 系 统 ,有 效 防 治 和 减 少 城 市 大 气 污
21第 期 0 年 4 1
旅 料姨
8 5
浅 析 我 国 生 态 园 林 城 市 建 设 的 思 路

生态型园林城市创建若干问题的思考

生态型园林城市创建若干问题的思考
“ 和园”“ 颐 、 圆明 园 ” 。 等
( ) 护 利 用 一 保
在城市发展 中,一些特殊 的 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 系统保护 尤为显得重要 , 如湿地保护 、 自然水 系和山林 的保 护等 , 这些特 殊 的景观元 素或生态系统是 长时间 自然 演替和进化 的结果 , 成
为 了一 个 稳 定 而 和 谐 的生 态 系 统 ,如 果 破 坏 其 中 的一 部 分 景 观 元 素 , 必 导 致 生 态 链 的破 坏 , 而 破 坏 系 统 的和 谐 与 统 一 。所 势 从 以 , 开 发 利 用 这 些 生 态 系 统 , 须 依 据 和 不 能 够 破 坏 原 生 态 如果 必 系统 关 系 。 如今 在城 市化 发 展 的 进 程 以 及 经 济 开 发 等 一 系 列 的 经济活动中 , 由于 一 味 地 追 求 结 果 , 往 就 忽 视 了对 于 原 生 态 环 往
出较为丰富的景 观效果 。 我国园林学家 、 一代宗师—— 陈从周教 授关于水体景观在园林 中的应用曾这样描述 : 南园林 、 阁临 江 小 流, 粉墙低亚 , 得万千形象之变 。 白非本色 , 而色 自生 ; 池水无色 ,
弥河水系及 湿地有着极其重要 的意义 。 其次, 一些建筑材料 的合理再 利用 , 亦可起到节约资源 的耗 费 。如建 筑 垃 圾 的
( 如图胶 州湾羊毛沟湿地景观 ) 。山东 寿光市结合 房地产 的开发 建设 , 在弥河两岸以保护和利用湿地为宗 旨, 在保 持原有地貌 的
基 础 上 建 起 了临 河 湿 地 景 观 公 园 ,弥 河 湿 地 景 观 公 园 的建 设 将 成 为 寿 光 城 市 重 要 的 绿 肺 ,对 于改 善 环 境 并 有 效 地 保 护 和 利 用
树种等 , 都可大大节约能源和减少资源 的耗费 。

未来园林的发展和趋势

未来园林的发展和趋势

未来园林的发展和趋势未来园林的发展和趋势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涉及到城市化进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以下是我对未来园林发展的一些思考。

首先,未来园林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在城市中,这对城市园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园林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和宜居的环境。

未来园林将更加注重打造具有生态功能的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其次,未来园林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园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未来园林将更加注重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设计和建设,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打造更具创意和艺术价值的景观。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园林的建设和体验,利用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园林的自动化管理等。

再次,未来园林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园林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传统的园林建设往往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未来园林将更加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可持续的设计和管理理念,实现园林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此外,未来园林的发展还将注重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园林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和观赏的手段,更是人与自然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未来园林将更加注重人们的参与和体验,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功能和服务。

例如,打造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提供教育培训等,使园林成为人们身心健康的场所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平台。

最后,未来园林发展的趋势还将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未来园林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传承和保护本地的文化和历史,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同时,未来园林还将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城市发展,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综上所述,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将包括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创新和科技应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思考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思考

关于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的思考【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现在,人们的生活不仅仅限于住在豪华的别墅、开高档的轿车、吃最贵的大餐等等,而是把目光专注在了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上。

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所以我们应加强园林绿化建设。

不仅要考虑景观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

因为,只有有了更舒适的生存环境,人们才能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生态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对人们生产及生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建设;问题;方法1前言二十一世纪,人们对园林绿化生态建设是越来越关注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所以,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需要各个产业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各个化工厂会使空气质量受到严重污染。

所以就需要合理的园林绿化,人们对园林绿化的关注不仅仅是它可以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让人们感觉到舒适的感觉,而目的在于合理。

园林绿化能给人们营造出一个更舒心的生活环境,在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下,人们才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对人们的生活很重要,所以,对城市建设我们更不能马马虎虎的,要规划的合理。

但是,在生态建设时还同样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2我国城市绿化管理中常出现的诸多问题2.1不能够合理安排和管理树种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大多数人已经住进了楼房或者是别墅。

这样,就节省了很多的土地面积,同时就可以使绿化面积加大了。

但是,有些城市为了节省出财务支出,在城市绿化方面只采用几种树种,而且这些树种安排不够合理,有的表现在树种高低不齐,排列较紧密等等。

有的时候到了各个季节,也会出现大量的病虫害,没有人对树木进行管理,最后,可能由于病虫害或者无人管理的原因导致树木死亡。

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园林绿化也没得到很好的生态效益。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园林工作只是种树 植草, 装 点市容而 己, 未能认识到城 市园林不仅 能美 化环境 , 创造舒 适 的视 景 , 还 当城市 出现 了沙漠化和浮尘天气 , 当水 资源 因污染严重短缺 具有调节小气候 , 净化空气和维持碳氮平衡等 重要的生态功 能, 时, 当人类赖 以生存的地球被城市工业化 的加速而 不堪重负 时, 以及在娱乐休闲 、 社会交往和文化 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我们应采取措施保护 生态环 境,维持 自然生态系统 的稳 定和平 衡, 达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最有效 的就 是植 树造绿 , 建设园林 2 我国生态园林城 市建设 的完善措施 城市 , 使生态环境得 以改善 。 2 . 1 完善 规划 设计 。 营造 生态 良好 的城 市绿 地 系统 在 城市规划 中, 把城市 园林 规划列入城市总体规划 , 编制 出 l 我 国生态 园林城市存在 的问题 坚持以科学 的规划体系来指导城市 园林建设 。城 虽然 , 我 国 在 生 态 园林 城 市 建 设 上 取 得 了不 小 的成 绩 , 但 是 园林系统规划 , 市建设 中充分发挥规划 的龙头作用 , 严格按规划 实施, 充 分保 留 还 是存 在 一些 问题 : 绿化用地 , 使城市规划绿地落到 实处 。城市绿化景点建设 中通过 1 . 1 意境 和文 化 内涵在城 市 园林 中的表 现力还 不够 随着社会消费群体结构 的变化和消费者水平 的提升 , 人们越 规范设计市场和提高设计要 求,使园林绿化设计 既具时代 性和 体现浓重 的文化气息 , 同时又能满足广大市 民的实际需 来越讲究居住环境应有 的品位 ,对 园林绿化的欣赏提 出了更 多 艺术性 , 要, 体现出现代化城市风采 。 意 境 和 文 化 内涵 方 面 的要 求 。我 国 目前 的 城 市 园林 绿 化 虽然 较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人类的居住环境。

自十九世纪末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必须为了生存和发展获得资源和能源,如开采矿石,石油,砍伐森林,耕地。

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紧随其后有关的人类生存环境,从空气,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后,出现物种的丧失等现象,人类健康面临严重威胁,人类应该有一个深刻的反思: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呢?一、城市园林生态理念城市园林生态理念来源于传统哲学。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中国哲学有这样的认识概括和总结,尊重自然,其基本结论,这种“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基本概念,往往影响纵观中国园林的历史和发展城市园林的发展和建设。

园林建筑,如亭,台,楼,在它的形状,线条,体积,颜色,形式等方面也表现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处于从属地位。

在花园的整体设计,园林建筑,植物,山,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追求,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概念。

在这人与自然和谐简单的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学的意见不谋而合,但在时间和空间上超越了现代生态学的形成。

二、城市园林生态建设近几年我国各大中小城市都把重点放在绿色城市,美化环境上。

城市园林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为人民创造的空地花园,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居住环境恶化的生态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北京奥运会以来,北京的环境与日俱增,天空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好了,灰蒙蒙的天没有了,很少几乎没有沙尘暴出现,这都归功于园林绿化。

1.树立植物造景的主要设计思路植物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不可缺少的。

绿色植物对空气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它每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类需要的氧气,以维持碳和氧的平衡;环境,清新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吸收,改善环境质量;植物蒸腾调节温度,湿度,吸收太阳辐射和热量,调节微气候,噪声和其他影响的衰减。

绿色植物对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之强,令人吃惊。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推动,为了建造舒适优美的城市生态空间,各城市不断进行着园林景观设计改建和修缮工作,实现城市园林美化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多样性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形态的多样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变得日益多样化。

通过建筑外立面的搭配、庭院景观的设计、街道绿化的布局等手段,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绿化带、多功能绿地、小品化绿地等各种方式,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

同时,新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强调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并将绿色环保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重要的表现手段。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绿化城市空间,也是为了美化它,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让城市的艺术气息更浓郁,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随着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城市已经进入到智慧城市时代。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城市园林景观将成为城市智能化的重要方面,通过新型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园林的集中管控、运营与管理。

2、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的理念,需求市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将生态和经济发展进行优化,避免过度的开发和环境污染。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需要将文化因素考虑进来,将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为城市增添浓郁的文化韵味。

例如,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将传统文化气息融入当前的城市景观中,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

总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绿色化、艺术化的特点,并且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在未来的发展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将更多地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打造更宜人、更舒适的城市生态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生活。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 02年 7月 第 4期( 19期 ) 总 0
文 章 编 号 :0 5— 2 5 2 1 )4— 14—0 10 5 1 (0 2 0 0 2 2





J 1,0 2 u.2 1
P o e t n F r s S in e a d T c n lg r tc i o e t ce c n e h o o y o
是不 断增 长绿 地指 标 以及 普遍 追求 的绿 地率 和绿 化
覆盖 率 。在 片面追 求 绿 化 效果 的 同时 , 国的 生 态 我 园林 城市 建设 往往 缺少 在整个 城市 层 面 的整 体规 划
的乔木 、 木或 草 本植 物 各 自相 互 孤立 地 种 植 。这 灌
种人 工 植 物 群 落 , 仅 结 构 单 一 , 木 、 木 、 不 乔 灌 草本

1 1 缺 乏 科学 系统 的规划 .
在 我 国的生 态 园林 城 市 建设 中 , 多 情 况下 为 很 了获得 整齐 划一 的 视觉 美 观 国的 生态 园林城 市 建 设很 大 程 度 上依 我 然停 留在 对 “ 化 ” 求 的方 面 , 为 典 型 的表 现就 绿 追 较
N .( u o19 04 Sm N .0 )
我 国 生 态 园 林 城 市 建 设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探 讨
刘 焕 婷 , 松 岩 朱
( 龙 江 省 森林 植物 园 , 龙 江 哈 尔 滨 10 4 ) 黑 黑 50 0

要 : 态园林城 市建设对城 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 义。文章通过分析 当前建设 中存在 的缺乏科 学 的 生
量 不 足 。
以及 可行 性分 析 , 只想通 过简 单地 增加 绿地 面积 、 树 木 数量或 公 园数量 达 到生态 园林 的效 果 。这 样做 的 结 果是绿 化 面积增 加 了 , 没有 达到生 态效 果 , 却 无法 发 挥生 态效 应 … , 且 由 于 绿 地 设 计 、 木 栽 植 的 而 树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几点思考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几点思考

墨::曼璺。

凰黻建设城市生态同林的几点思考王丽娟(七台河市园林局,黑龙江七台河154600)瞒要]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植物为主体。

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稳定的^工植物群落,现代化的城市需要高质量的生态园林环境,七台河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制定生态园林规划。

城乡结合,搞好大国林环境绿化,增加市区总绿量,保障措施到位。

饫键词]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原理和规律,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类型,建立与地区气侯相适应、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

是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而成的绿色生态网络。

一、城市生态园林的基本特征t Eeb"生态园林建设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植物为主体,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稳定的^工植物群落,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同步发展,达到最高水平,为人类创造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最佳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传统园林和生态园林的园林绿地都是人工生态系统,传统园林绿地也有生态效益,但生态效益的发挥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生态园林是能够使园林缘她按照人的要求去发挥作用和目的的系统。

生态园林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生态园林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并不降低对园林审美质量的要求,生态园林在继承造园意境、植物造景等传统园林精华的基础上,把园林绿化推向功能更加齐全、高效,经济更加合理,形式更具有现代特色的新阶段。

=、现代化的城市需要高质量的生态园林环境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城市生态建设的程度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维护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以扬州市生态园林城市为例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以扬州市生态园林城市为例
关奠 词 : 生 态 园 林城 市 ; 扬 州市; 建 设
随着我 国经济建设 的发展 ,每个城市 的规模 也发 生 了变化 , 在城市扩建和改造的同时 , 给我们生存 的环 境也带来 了一定 的破坏 。 为 了改善我们 的人居环境 , 建
设生态园林城市 已成为我们研 究的重要课题 。各个城
协调发展 。 国的 园林城 市 建设 是 在 2 0 世纪 8 0年代 提 出 的, 1 9 9 2 年 开始 了“ 国家园林 城市” 创建 活动, 有 力地推 动 了各级城市 园林绿 化事业的发展。 建设部于 2 0 0 4年
市在 生态园林城市 的建设 中 , 由于地理位 置 、 气候、 土 壤 环境 、 植被状 况等不尽相 同 , 均 表现 出不 同的特点 。 扬 州地处长江 中下 游平原 , 南 临长江 , 北 接淮水 , 水 资 源 十分丰 富 , 气候适宜 , 为植物 的生长创造 了良好 的环 境 条件。 扬 州市是 国家建设部 2 0 0 7 年公布 的首批 国家 生态园林试点城市 ,目前正在 申报争创全 国首批 国家
共处 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 目标是 “ 空气 清新 、 环境
扬州市是 国务 院首批 公布 的 2 4座历史 文化名 城 之一 , 园林肇始 于西汉 、 兴盛 于隋唐 、 成熟于宋元 、 鼎盛
于 明清 , 自古有 “ 绿杨城郭 ” 之称 。扬 州市 2 0 0 3年被评
优美 、 生态 良好 、 人居和谐 ” 。 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 一 是优 化人类 生存环境 ,
生态园林城市 。作为地处扬州 的扬州大学 园林专业 的 学生, 更要关 注扬州市生态 园林城市 的建设 , 现结合 专 业学习 , 对 扬州市 生态 园林城市提 出一点思考 。 1 我国生态园林城 市建设 的作 用

关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

关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

关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摘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城市噪声污染等,我们需要寻找一条适合园林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mitations and one-sidedness, the city produc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city atmosphere, water, solid waste and city noise pollution and so on, we need to look fo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suitable for garden 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garden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986.3引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化景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要求,是科学发展一个城市的具体举措。

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逐渐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趋势和创新,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对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在许多大中城市,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城市园林景观,如公园、广场、绿地、景观街道等。

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中已经被高度重视。

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建设,提高城市绿化率,并且加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规划与管理。

这使得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生态建筑、绿色植被、水景等元素,使城市园林景观更加生态友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发展趋势思考1. 生态环保:在未来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环保将会成为主导。

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注重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中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植物的选择与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2. 文化传承: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还应该注重文化传承。

在设计中,应该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注重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使得城市的园林景观更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3. 创新设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该注重创新设计,尝试一些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设计的质量和水准。

在设计中应该有更多的互动性和艺术性,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创造更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园林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
【摘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

本文就如何建设园林生态城市谈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园林;生态城市;建设
0.引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协调统一。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

本文就如何建设园林生态城市谈几点思考意见。

1.园林生态城市建设遵循的原则
1.1因地制宜
每座城市的生态条件都各俱特点,所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就应该因地制宜,创造自身城市的特色,选育本地特产的乡土树种为本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乔木、灌木、草本结合的原则,大面积地推广种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森林植被的立体绿地,增加空间绿量,降低管理成本。

而不顾各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过分地强调奇花异草,盲目将南树北移,照搬异地和他国种植模式,其结果是生态和景观功能达不到保证,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1.2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处于顶级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的平衡,从而系统的生态效益最佳。

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应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近些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等。

1.3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资源循环过程作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即人为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景观,以确保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创造优美、舒适、恬静的生态园林的城市景观,给城市以美的享受,不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4地方文化特色
由于不同区域的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区位环境、植被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意识追求,形成了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和城市风貌。

如峰峦叠嶂的山城要因势利导,将园林建设与既有的起伏地形相结合,融自然景观为一体;平原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可通过台阶式、多层次、多种道路框架结构和水系林带格局,错落布置园林景观,平面、立
面有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应注重保全其历史的地方特色。

2.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意见
2.1科学规划
在认真调查生态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完善城市生态设施、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主题,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首先,科学设置总体目标。

以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态良好为主要内容,建设现代文明生态城市保障体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设城市生态产业体系;以森林生态文化为主题,建设城市生态文化体系。

其次,系统编制创建规划。

组织编制和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提供规范和保障。

再次,精心设计城市规划。

切实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设计工作,倾力做好“山、水、绿”三篇文章,营造生态园林城市特色。

2.2创新管理体制
一是创新创优领导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成立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领导机构和专门班子,做到人员、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配合,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高效组织领导体系,大大激发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创优监督检查机制。

下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的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成立由领导带队的督导检查组,督导各地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工作机构、
保障措施建立和落实情况。

同时,建立创建工作定期报告、调度、评价、通报、督导、整改制度。

三是创新创优投入机制。

通过争取银行贷款、搭建融资平台、招商引资等方式,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良性互动的多元投入机制,有效保障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投入。

2.3提高生态园林科技水平
生态园林建设涉及到园艺、林业、建筑、规划以及文化艺术等学科内容,在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必须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科研机构,增加研究资金。

园林管理部门要与院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和沟通,进行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地方性物种保护与开发的研究,注重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园林植物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培育试验等。

2.4选择乡土景观树种
由于绿色植物是随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显明的品种地域分布特性的,所以,选择适于当地生态条件又能丰富城市景观的树花品种系列,能象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一样,成为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内容。

如桂林的桂树、福州的榕树、昆明的银桦、洛阳的牡丹花、长春的君子兰花、以及哈尔滨的榆树、丁香等,都对城市景观形成特色起重要作用。

北方城市要特别重视发展常绿树种,常绿树和落叶树合理配比,使城市一年四季常青又富有色彩变化。

在速生树和慢生树的比例上,着眼于树形美观的慢生树,积极采用快
生树配合,以早日达到绿化,又能得到稳定的绿化作用;在乔灌木的配合上,要以乔木为主、乔灌结合,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2.5巩固园林绿化成果
城市绿化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着重在绿化的精管细养上狠下功夫,付出百倍努力巩固园林绿化的成果,使城市绿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护绿。

为加大执法力度,成立绿化专业执法队伍,明确职责,严格管理,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绿化的行为,较好的维护和保护了绿化成果。

二是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搞好城市绿化,有效推动了园林绿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对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养护管理领导机构,考核细则,质量标准,作业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将城区绿化分片、分段,实行定岗位、定任务、定责任的“三定”措施,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最根本、最长期的保障。

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致力生态园林建设,弘扬生态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清.打造园林生态城市之路[j].城乡建设.2004.04. [2]周本贤.浅谈园林生态城市建设[j].湖南林业科
技.200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