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7.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性: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动手种树,初步感知1、创设情景2、理解题意[出示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师: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3、设计方案,动手种树师:了解了信息,请同学们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你可以用这条线段来代表20米长的小路,其中每一小段的长度是1厘米,我们用它来表示1米长的小路,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图形来表示小树苗,把你设计的方案画一画。

比一比,谁画得快种得好,老师就聘请他作学校的环境设计师。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4、反馈交流师:根据你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设计出了这么多的方案。

那他们的方案分别是怎样的呢请设计师们给大家作一下介绍师:他的设计符合要求吗师:这位同学是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来设计的,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间隔距离,在这份设计方案中,有几个间隔距离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有4个这样的间隔距离。

像这样间隔距离的个数我们又把它叫做间隔数。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5篇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5篇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5教材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P106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3、通过合作交流,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的应用,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建构植树问题模型,并灵活地解决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一一对应思想”的运用教学准备:课件、10根小棒、尺子、白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1、师:今天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怎么欢迎?(学生鼓掌)师:手不但能表示情感,还藏着数学奥秘呢!伸开你的右手,你找到了数字几?生:5师:5是什么?生:5个手指师:就是手指数,那还能发现哪个数?生:4个空隙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师:像这样每两个手指之间的空隙,在数学上叫做间隔。

(板书:间隔)师:4根手指几个间隔?三根呢?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现象?(课件出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间隔有关的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二、发现规律课件出示:同学们要在全长500米长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树。

(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数?(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一边”“每隔5米”、“两端都栽”什么意思?(解释“一边”、“500米”是全长和“每隔5米”是间距)(2)那么我们需要种多少棵树呢?(3)请同学猜一猜、算一算预设:100÷5=20?100÷5+1=21?100÷5-1=19(4)引导验证:现在有不同的猜想,到底谁的对呢?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验证呢?如果我们画图来验证,你觉得好不好?(太麻烦)三、建立数学模型1、化繁为简师:我们可以先从简单数据开始研究。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总长500米改成5米、10米、15米20米、30米,请你选一个来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规律验证下吧。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树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2.能够理解并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方法解决植树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关系的应用。

2.运用最小公倍数方法解决植树问题。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将最小公倍数方法运用到植树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植树问题相关图片或实物。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植树的重要性,并引入植树问题:如果一棵树每年长高的长度是1.2米,问10年后它的高度是多少?2. 概念讲解讲解比例关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关系在植树问题中的应用。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植树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比例关系以及如何确定树的高度。

4. 案例分析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植树问题的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例关系和最小公倍数方法解决问题。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应用比例关系解决植树问题。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植树问题,如不同种类的树生长速度不同,如何确定多年后它们的高度差距等。

六、教学反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分析错题原因,及时纠正。

七、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植树问题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出一些拓展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八、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例关系和最小公倍数方法在植树问题中的应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本能夠有效地帮助到学生理解植数问题的解法。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三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培养意识1、师:同学们好!一起来看两组画面。

(给学生播放荒漠化严重的和绿化优美的两组图片。

)师:看了这两组画面,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师: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美丽的环境呢?生:植树。

师: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我们拥有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绿色花园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师:说到植树,大家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植树可是有一定的学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板题2、出示教学目标3、师:见过路边种树吗?一般情况下,每两棵树间距离怎样呢?(相等)一般情况下路边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也可以叫做等距离植树。

师:在路的一边等距离地植树会有几种情况呢?大家想不想亲手种种看?二、动手种树——探讨规律1、动手“种”树师:大家先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师介绍)出示操作要求:在路的一边,等距离植树,种完后小组里交流看看有几种情况?学生动手植树,师巡视。

2、交流方案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组的种树方案。

两端都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3、仔细观察,每棵树之间都有间隔,那么植树的棵数跟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生仔细观察,得出猜想: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两端不种棵数=间隔数-1只种一端棵数=间隔数三、验证规律1、师: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得出了自己的猜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教案教学设计(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教案教学设计(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教案课题: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106~111及练习二十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植树问题中的三种植树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公路两旁的树。

师:为什么要在公路的两旁栽上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树木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的改善。

(渗透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互动新授(一)提出问题——两端都栽、两端不栽。

1.出示教材第106页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柒栽一棵树(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小树?2.出示教材第107页例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引导:请同学们先在纸上用线段图画一画你的种法.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3.(出示线段图)问题分析: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二)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找规律)提问:刚才同学们用线段图表示了两种植树情况,现在同学们能否用算式来表示这两种植树情况呢?1.两端都栽:(教学例1)假设小路长20米,那么可以栽几棵?用画线段图表示:则20÷5=4,要栽5棵。

由此可知:100÷5=20(个),那么这里的20就是棵数了吗?应该是什么?学生回答:不是,是间隔数,应该是20+1=21(棵)。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植树问题》教案,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新知。

1、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列出算式:12÷2=6(盆)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5、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

例:在围棋的每边都放19个旗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放多少个旗子?(2)生读题,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性: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透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能够借助学具,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3、透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潜力。

2、渗透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透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渗透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出示光头强砍树的画面)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光头强吗?生:不喜欢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他乱砍树,破坏森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进行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出示熊大、熊二抓光头强的画面)师:它们也不喜欢呢!瞧。

(出示“保护森林,熊熊有责”)师:其实,保护森林,不仅仅仅是熊的职责,更是——生:人的职责师:那我们就应说——生:“保护森林,人熊有责”师:这天,就让我们跟熊大、熊二一齐来植树吧!二、建模探究,总结方法1、探究“两端都植”的状况出示:熊大、熊二要在小路的一侧植树(两端都植)引导孩子们认识“一侧”“两端都植”。

在教具上,引导孩子们理解并板书“总长”“间隔长”“间隔数”和“棵数”。

游戏:小组植树比赛师:听我口令,看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师:两端都植,间隔长为5厘米时,间隔数和棵数分别是多少?师:间隔长为10厘米呢?15厘米呢?师:休息会儿,看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和棵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孩子,发现规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间隔数+1=棵树(强调“两端都植”)出示练习巩固:熊大、熊二要在长100米小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植),需要多少棵树呢?师:你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赶紧做到你的练习纸一中100÷5=20(个)20+1=21(棵)2、探究“一端植”的状况师:突然,发现路的一端是光头强家呢!(引导学生说“只能植一端”)师:也是这个规律吗?赶紧在你的60厘米小路的最左端安上光头强家,填一填学生报告表格一,并填出你们的发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在特定情况下植树的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植树的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植树的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2.学具: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生活中的植树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植树问题。

例如,一条长为100米的道路,每10米植一棵树,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不同情况下植树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一条长为150米的道路,每10米植一棵树,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巩固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年级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五年级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五年级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通用11篇)五年级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通用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xxx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教具。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口算2.5×0.4=1.25×8=0.9×0.9=15+1.5=8–1.2=4.5÷5=2、4个、5个手指间有几个间隔?3、人民大会堂前12根柱子间有几个间隔4、出示课题“植树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二)探究新知,找出规律。

1、初步认识栽树的三种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2、认识了解“棵树”、“间隔数”、“间隔长”。

并结合图形让学生讨论找出“棵树”、“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棵树比间隔数多1,间隔数比棵树少13、例: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你认为题目中哪些字词比较关键,你是怎样理解的?(2)小组内研究,可以通过画图,也可以通过列算式……解决问题.间隔数:20÷5=4(个)棵树:4+1=5(棵)(3)小结方法:总路长÷间隔长=间隔数间隔数+1=棵数4、让学生自学书本106页例题,并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两端要栽)。

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间隔。

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请边上的2名同学站起来。

师用手指着他们之间的空,问:有几个空?(1个)像这样的空我们也可以叫做间隔。

师让旁边的第3位同学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有几个间隔?左边一排都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有几个间隔?让第一排的同学都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几个间隔?学生依次作答。

师:在生活中和间隔有关的例子很多,大家能说一说吗?生:种树(树与树之间有间隔)、栏杆、电线杆、摆花(花盆与花盆之间有间隔)、插旗……师: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孩子,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间隔。

(播放课件)(此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看到身边的、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间隔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和间隔相关的事情很多,看来很有研究的必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师板书课题。

二、验证新知,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审题: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信息。

生汇报数学信息:长100米、每隔5米、两端都栽,小路一边。

(“全长100米”是指小路的总长;“一边”是小路的一侧,指小路的左边或右边;“每隔5米栽一棵”是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简称间距:“两端要栽”指起点与终点处都要栽。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5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抽象逻辑思维潜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必须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资料,而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维方法。

本册“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这个数学资料既需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而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状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再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所以解题不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培养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资料: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间隔概念,明白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数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潜力。

数学思考: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自主实验、探究、交流,从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过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能够应用本节所建构的植树问题的数模以及探寻到的规律,针对实际情形灵活的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教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基础与基本技能,了解基本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基于此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想想,说说,画一画,议一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出“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并且渗透了“转化”“数形结合”两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学情及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植树问题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直线上植树,一种是在封闭曲线上植树。

在直线上植树又分三种情况,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这是学习在封闭曲线上植树问题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类似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知识基础上说,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这类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或者练习中都接触过数字较小,表达比较简单的生活原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上看,四年级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也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本节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数形结合的基础上去探究发现总结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我认为是可行的。

【教学目标】1、知道段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三种数学模型,并能根据数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三种植树模型。

3、渗透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植树问题的三种模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第【1】篇〗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简析:本册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组交流、探究、猜测、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情分析:“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时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植树问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小组交流、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两端都种”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植树问题(一)。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有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以及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

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

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

教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两端都不栽树。

本节课教学第106页——107页例1、例2和做一做的内容。

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作了如下调整,把原例1中的路长“100米”改为“20米”,把“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

数据改小有利于学生思考,也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但并不影响我们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两端要栽”这个条件去掉了,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探究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三种情况中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将例2分成两道题放到利用模型、解决问题环节,有利于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1.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2.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含义》、《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五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⑴例1:风筝每个3。

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

5+3。

5+3。

5=10。

5元3。

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

5元用乘法计算:3。

5×3=10。

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

为什么用3。

5×3计算?3。

5×3表示什么?(3个3。

5或3。

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

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3.5元扩大10倍3 5角× 3 × 31 0. 5元1 0 5角缩小到它的1/10105角就等于10。

5元(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 2× 53. 6 0(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扩大100倍7 2× 5 × 53.6 0 3 6 0缩小到它的1/100(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2.学会分析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思考技巧。

4.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纸笔和计算器。

3.准备植树问题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描述一个区域,在两端都植入若干树木,要求求解如何在该区域内进行树木种植,使得树木之间的距离最小化或最优化的问题。

2. 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通常是采用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来求解。

可以通过计算距离、面积计算等方式来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植树问题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3.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案例分析: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总结教学内容,梳理重点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2.练习成绩:评价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水平。

3.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掌握情况。

4.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教学结束后,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同时展望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以上就是本节课《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的内容,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等。

即使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情形,例如,两端都要栽,只在一端栽另一端不栽,或是两端都不栽。

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的情况,根据教材的意图,要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探索间隔排列的植树问题,发现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只栽一端时,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能够将植树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两端都要栽的情况,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引导学生观察只栽一端的情况,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3)引导学生观察两端都不栽的情况,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4)总结规律:植树棵数=间隔数 1(两端都要栽),植树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

3. 实践应用(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植树问题与间隔数关系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植树问题2. 提问: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是什么?3. 结论:植树棵数=间隔数 1(两端都要栽),植树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4. 例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优质课教案_8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优质课教案_8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优质课教案_8植树问题一、教学内容“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植树问题“是学生结合已有的基本生活经验,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直观线段图发现数学规律,抽取其中的数学模型。

学生经历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即“猜想”、“验证”及“应用”,猎取本体性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一)教学策略:情境创设法、启发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媒体直观演示及操作。

(二)学习策略: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媒体直观操作及验证。

五、教学准备教师端教学课件(电子白板)、教师端教学课件(flsh)、学生端学习课件(flsh)、笔记本电脑(6部)、课堂习题册、小组报告单、小组桌牌、二维码。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端充分借助电子白板“拖拽”、“旋转”、“拖动克隆”、“截屏工具”、“聚光灯”、“自由组合”、“手写”、“实物投影同屏”与动态flsh课件。

学生端应用笔记本电脑,借助Flsh课件实现自主学习与探究。

七、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信息技术整合激趣为源思维热身1、教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视角,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呢?”分享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以学生思维的自然进展为起点,在交流与发散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积存实践经历,提升直接经验。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植树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树问题中一条线段两端都植树的特征,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通过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的方式探究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

(3)从封闭曲线(方阵)中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学校旁边有一条长100米的小路,老师要在栽几棵树苗,想请你们当回小小***帮忙设计行吗?(行)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植树问题中的奥秘。

二、探究规律。

(一)1.出示题目这条小路长100米,每5米栽一棵小树苗(两端要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会马上列出算式:100÷5=20(棵)①理解题意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b、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实物演示。

指一指哪里是小棒的两端?说明:两端要栽就是小路的两头要种。

②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小棒,同桌间互相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

③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a、指名说一说: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上黑板上来摆给大家看一看。

b、数一数你们刚才摆的小棒,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一共摆了几根小棒?c、间隔与种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④师说明:开始大家算出的100÷5=20,这个20并不是表示可以栽20棵树,而是指共有20个间隔。

2.改变题目条件变为: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

(可用线段图表示)1.学生试解答2.用小棒检验3.说一说你的想法间隔数与栽树的棵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试说后,教师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间距数+1=棵数,棵数-1=间距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原型
1、教学“间隔”的含义
猜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开花来不结果,能写会算还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师:我们这双小手不仅能写会算,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想了解吗?现在就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五指张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5个手指,4个空)
师:在数学里面我们把空叫做“间隔”,那么我们张开的5根手指,有几个间隔呢?(4个间隔)
举例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钟声…)
3、根据生活实景信息回答问题。

(1)公园的一侧一些树,数了数有6个间隔,一共栽了几棵树呢?(7棵)
(2)庄老师家在6楼,从1楼到6楼要爬几层楼?(5层)
(3)河边的护栏有5根铁链,需要几根柱子?(6根)
4、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的5根手指间有几个间隔;爬楼梯要几层;铁链需要几根柱子等,数学中统称为植树问题。

(板书)
二、构建模型
1、用图象语言描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右手)我把5根手指看作5棵树,他有4个间隔。

那么,6棵树、7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呢?你能用一个图来展示说明吗?(生作
图,展示)
2、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位同学画的图,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吗?
(2)比较一下这几种作图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简便,看起来清楚?(是啊,用线段图的方法最简便,因此它也是我们最常用的。

)在线段图上,我们用点表示栽的树,几个点就是几棵树。

3、挑战:学校将对校园进行进一步绿化,特聘请校园设计师一名。

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先自己画一下,可以有几种画法。

(生展示,归纳几种画法)
两端都栽:
棵树=间隔数+1
例1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00÷5=20(段)20+1=21(棵)
(1)从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小路长50米,两端都要栽、每隔5米。


(2)两端都要栽是什么意思?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哪两棵树之间
相隔5米?
(3)这题也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你能试着画线段图吗?
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

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36-1=35(段)35×6=210(米)
②两端都不栽:
棵树=间隔数-1
例2: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60÷3=20(段)20-1=19(棵)19×2=38(棵)
小结:对两端种和两端不种进行小结。

③一端栽:
棵树=间隔数
然后探究三种或者四种方案之间的规律。

(主讲两端种这种情况)
三、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1)39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2)两屋之间的距离是100米,要在两间小屋之间植树,每5米种1棵,需要多少棵树?
(3)有50人参加春游活动,在这列队伍中每两人平均距离约是1米,请问这列队伍全长多少米?
(4)
读题,思考:每道题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植树问题?怎么求间隔数?理解“间距”学生试做,全班订正。

汇报(说明每个量都表示的是什么?)
四、拓展植树问题
刚才我们解决了植树的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比如我们同学坐的座位,谁知道还哪里有这样的情况?学生举例(课件展示)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统称为植树问题,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可以去看看如果这样种树,是属于什么情况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