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词鉴赏20-篇分类整理.doc

合集下载

中考20首诗词的鉴赏

中考20首诗词的鉴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1.岱宗:2.夫如何:3.齐鲁:4.未了:5.造化:6.钟:7.阴:8.阳:9.阴阳割昏晓:10.决:11.眦:12.决眦:13.入:14.会:15.凌:内容理解:1.全诗描写了,抒发。

2.诗歌前六句写尽了,突出了,流露出诗人。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朝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1.潋滟:2.方好:3.空蒙:4.西子:内容理解: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两句分别写。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

三、黄鹤楼作者:朝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历历:2.萋萋:内容理解:1.“白云千载空悠悠”既是写,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2.全诗描写黄鹤楼美景,抒发诗人的。

四、山居秋暝作者:朝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1.暝:2.浣女:3.春芳歇:4.王孙:5.留:内容理解: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

2.全诗表达出诗人追求的生活。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1.孤蓬:2.班马:内容理解:1.这是一首,表达出诗人。

六、登高作者:朝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1.渚:2.萧萧:3.繁霜鬓:4.潦倒:内容理解:1.此诗体裁:。

2.此诗写出了,烘托了诗人。

3.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有登高的习俗。

七、卖炭翁作者:朝代: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诗词鉴赏20首

诗词鉴赏20首

诗词鉴赏20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首诗超级有名,几乎人人都会背。

你看啊,大诗人李白晚上睡不着觉,看到床前那白花花的月光,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他抬起头看着那明亮的月亮,一下子就勾起了思乡之情,又低下头开始想家了。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诗,把那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得特别到位。

就像我们出门在外,有时候看到个什么东西,突然就想家了,李白就是这么个感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这诗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事儿。

春天嘛,人容易犯困,诗人睡了个好觉,一觉醒来都不知道天已经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感觉特别有生机。

然后他就想起昨晚上听到风雨声,心里就琢磨啊,这风啊雨啊的,得吹落多少花儿啊。

这诗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就像早上起来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还带着春天那种特有的小忧伤,担心那些美丽的花儿被吹落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这可是骆宾王小朋友写的诗哦。

你看他写的鹅多生动啊。

鹅鹅鹅,先叫几声引起你的注意。

然后说那鹅弯着脖子朝着天唱歌呢,就像个小歌唱家一样。

再看鹅的样子,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波,就像一幅画一样。

这诗简单又有趣,把鹅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的,感觉骆宾王当时就在鹅旁边,仔细地观察着这些大白鹅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这首诗可大气了。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着太阳沿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水奔腾着向大海流去。

这画面特别壮阔。

然后诗人就想啊,要是想看到更远的地方,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

这诗不仅写出了眼前的美景,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呢,就是要想看得更远,就得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就像爬楼一样,一层一层往上走,很有哲理又很有画面感的一首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解析:这诗写的是边塞的事儿。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分析和20首精选诗词解析练习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分析和20首精选诗词解析练习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分析——20首精选解析与练习考点一主旨情感类例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闻雁[唐]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诗歌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技巧类)设问。

引起下文作者情思。

(2)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语或句子简要分析。

(主旨情感类)表达了作者悠长的思乡之情。

第一、二句中“故园眇何处”“归思”“悠”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归家之愿无穷无尽;第三、四句中“秋雨夜”、归雁,描绘出漫漫长夜、绵绵秋雨、由远而近的雁叫声,诗人思乡愁绪更浓了。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梅花[宋]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1)请赏析“横”“点”两个字的妙处。

(品味炼字类)“横”写出了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的情态,同时表现出白雪覆盖下梅枝的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点”写出了白雪下的梅花花萼晶莹剔透,点缀着梅枝,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主旨情感类)寄寓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名师提醒7. 【提问方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技巧】古代诗歌主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熟悉这几种,就可以应对各种考题:(1)咏史怀古诗。

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2)托物言志诗。

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

(常有松、竹、梅等意象)(3)边塞征战诗。

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抒发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中考最爱考的二十四首古诗赏析精选

中考最爱考的二十四首古诗赏析精选

中考最爱考的二十四首古诗赏析精选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二、《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主要内容:本诗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采用寓情于景手法,抒发了离别的忧伤。

第三四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

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只好把满腔悲愁和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表达对朋友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四、《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朦胧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秦淮河水,冷冷的月光覆盖着水边的沙岸,写出了朦胧冷清的月色夜景。

中考诗词鉴赏20 篇分类整理

中考诗词鉴赏20 篇分类整理
2.典故:
①看孙郎:希望自己能展示像孙权一样的胆识和不凡的身手。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作者
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黠鼠赋》、
《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诉衷情》
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宋朝著名爱国诗人。
这首词上阕写了当年从军抗战和如今被弃置的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下篇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对于报效祖国、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抒发了壮志难酬 的悲愤,及对南宋统治者 的强烈不满。
2.选自《稼轩长短句》。
3.题目:作者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表现了他受压抑、遭排挤,
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和不满。
1.以“愁”字贯穿全篇
2.“不识愁”和“识尽愁”,少年和而今的对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建功篇
景物篇
篇名
文学常识
主旨
写作手法
其他作品
《饮湖上初晴后雨》
1.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为豪放派代表人物。2.“湖”指西湖。
颈:写鸟之乐表现人的喜悦和超脱凡俗的感受。
尾:以声写静,描绘山寺万籁俱静的宁静气氛。
《如梦令》
1. 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其文学创作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作者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春、惜花的细腻感情。惜花实际上是惜春,惜自己的青春年华。
3.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也表达了他隐居山林、洁身自好的愿望。
《题破山寺后禅院》
1. 作者常建,唐代诗人。

中考20诗歌赏析

中考20诗歌赏析

注:括号里面是帮助大家更好理解的,不用记。

考纲20首•《观沧海》《饮酒》•《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使至塞上》《行路难》《望岳》《春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己亥杂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文学常识•刘禹锡,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体裁:语言形式属于七律,题材内容属于(酬)赠诗/唱和诗风格:积极昂扬中心:表现了作者对被贬遭弃的辛酸愤懑,更表达了他对个人浮沉的乐观坚定。

诗句赏析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表现了作者被贬久远(贬地荒远、贬时久长),表达了长期被贬的辛酸愤慨之情。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两处用典,以“烂柯人”自喻,含蓄、a.地抒发了作者对老友的怀念和贬谪多年、人事全非的惆怅,委婉控诉了政治迫害的残酷。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以“沉舟”、“病树”自喻,a.,略带惆怅。

•“沉舟”、“病树”与“千帆”、“万木”对比,a.地突现了作者对人事变迁的豁达。

•景中含理:新代旧,因此无论遭遇怎样的磨难,都要积极乐观面对。

•口诀:偶整和喻惆怅比豁达景中理新代旧•诗中哲理也可以这样表达: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代表光明进步力量前进的脚步,所以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相似哲理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紧扣题旨,表达对友人的感激、慰勉,抒发自己处逆境不消沉的坚定乐观。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将语文丰富的内涵与思考内容经常简化为字音、字形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的课文这几项内容。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诗人主题:这是一首干谒诗,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象,表达了希望得到引荐,出仕为官的愿望。

前四句写了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后四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积极出仕的政治抱负。

2、望岳杜甫唐诗人主题:描写了泰山巍峨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

前六句描写了泰山雄壮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文学家书画家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主题: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美好奇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前两句分别写晴天的水和雨天的山,描写西湖美丽的风姿。

后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赞颂西湖的美。

4、黄鹤楼崔颢唐诗人主题:通过诗人登楼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寂寞、忧愁、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写了黄鹤楼的远景,抒发了诗人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

后四句描写美丽、朦胧的江景,抒发了诗人满怀愁绪的思乡之情。

5、山居秋暝王维唐诗人主题:描写了秋天山林雨后美好、清幽、恬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静、淡泊、高洁的人生志趣和渴望隐居的愿望。

6、送友人李白唐诗人青莲居士主题:通过写友人分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惜别之情。

7、登高杜甫唐诗人主题:描写了深秋时节肃杀、空寂、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愁苦悲凉、忧国忧民、感慨时运艰难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写深秋之景,烘托了诗人愁苦、悲凉的心情。

后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多病无亲、穷困潦倒、时世艰难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孤独悲凉、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8、卖炭翁白居易唐诗人主题:这是一首讽喻诗,叙述了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被宫使无情掠夺的经过,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 ——鉴赏答案

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20首)——鉴赏答案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___ B __A.王维B.孟浩然C.杜甫D.崔颢2.诗中的“涵虚”的含义是__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__,“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出了洞庭湖_浩淼的水势,一望无垠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_的景象。

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运用比喻,表现了自己有愧于圣明之世,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之意。

4.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 D _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对仗工整,语言凝炼质朴,气象宏大,以动态展示洞庭湖水气势和力量。

B.“欲济无舟楫”运用比喻,写出了自己无人引荐,不能出仕的心情。

C.诗歌后四句主要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出诗人淡泊之志,隐逸之情。

5.下列对作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D_A.这是一首向高官展示自己的才华志向以求得到推荐的诗作。

B.诗歌的前四句描写了洞庭湖的雄伟景象。

C.诗歌的后四句主要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

D.全诗的精华是后四句,它使得本诗广为流传。

(二)登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选自_《望岳》_,作者是_唐_朝诗人__杜甫__。

2.诗中的“岱宗”是指_泰山_。

“决眦”的意思是_极力张大眼睛_,“凌绝顶”的“凌”意思是_登上_。

3.“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泰山__青翠绵延,一望无际的景色。

__4.“造化钟神秀”应解释为__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汇聚到这里。

__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__不怕困难、积极进取,敢于攀登__的精神,使主题得以升华。

6.下列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A.诗歌的前六句写尽泰山景色,突出了泰山的气势,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本诗是诗人在青年时期写的,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

中考古诗词曲分类鉴赏(课标40首)

中考古诗词曲分类鉴赏(课标40首)

中考古诗词曲分类鉴赏(课标40首)壮志豪情1、《观沧海》曹操汉乐府诗歌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生动地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展开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借以抒发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主旨句2、《望岳》杜甫律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赞美了泰山的高大巍峨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名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写近望泰山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得高,看得远,富含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王安石绝句借描写飞来山及山上宝塔之高,抒发了诗人的无畏精神。

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

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表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豪迈、无畏、自信与乐观。

4、《行路难(其一)》李白歌行体描写前路艰难,表现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名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作者连用四个典型动作表达内心的苦闷。

名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比喻写出了被逐出京的苦痛及前路的艰难。

与“雪拥蓝关马不前”意境相似。

名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用历史上两个政治不顺利,后来却成大业之人的典故表现希望被朝廷重用。

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全诗最强音。

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乐观人生态度。

5、《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词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现了词人对外国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河北中考古诗词鉴赏20首整理.doc

河北中考古诗词鉴赏20首整理.doc

一、《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整体感悟:“生”和“入”,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得出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的,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应试训练: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

(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 分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4)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5)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 1、D;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3、“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4、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中考20首(篇)古诗词欣赏阅读及答案

中考20首(篇)古诗词欣赏阅读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及答案(一)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微赏析这首诗写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动人。

全诗分三章,每章的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三章都用秋景起兴,把水乡清秋的景物与委婉、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渲染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这是《诗经》中最富“朦胧美”的作品,这种“朦胧美”的表现,一是景物迷离矇胧,一是抒情主人公所寻找的对象如梦如幻。

距离产生美,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美,使这首诗产生了无穷的魅力。

◎名句积累1统领全诗,运用起兴手法,既交代时令、环境,渲染凄清惆怅气氛,又表达对意中人深深怀恋之情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本诗与歌曲《在水一方》中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相对应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课内演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蒹葭》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求之不得的焦灼。

B.《蒹葭》诗分三章,融写景、抒情于一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凄清落寞的情调。

C.《蒹葭》中“兴”的特点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充分表达了诗人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2.读完这首诗的第一章,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出来。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中考古诗词鉴赏精选1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古诗词鉴赏1中考诗词赏析复习十四、过零丁洋中考诗词赏析复习十四、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干戈寥落四周星。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及背景:此诗是南宋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

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1.中心:《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作者沉痛地述说了国家的危难,个人的遭遇,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首联写了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颈联中的"惶恐""零丁"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

3、小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

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

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完整版)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完整版)

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中考首古诗词分类赏析篇一:爱国忧民(11首)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儒家经典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春望》中考题集锦1、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成都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成都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写景诗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请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点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

“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探春黄庶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1)“雪里犹能醉落梅”中的“醉”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描写和表现手法有何相似之处?(1)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2)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图。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黄梅时节家家雨”与本诗的哪一句相似,在表达上有何异同?(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

(2)梅子黄时日日晴。

都写得是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但所表述的天气与心情不同,“黄梅时节家家雨”表达了诗人等不到同伴的孤寂心情;“梅子黄时日日晴”表达了诗人与同伴游玩的愉悦心情。

4.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秋江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中考诗词鉴赏(20首)

中考诗词鉴赏(20首)

古诗词鉴赏1、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龚自珍,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2.背景:道光十九年己亥,龚自珍因政治上不受重视,官职卑微,抱负无法施展,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出京都礼部,辞官南归。

正值暮春时节,夹花生树,落英满眼,日暮风起,狼藉残红。

点点飞花,忽然惹起了一股浓浓的别离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的挥动马鞭长出这首歌。

二、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落花不是无情之物,花落归根,化为春泥,还可以哺育新的花朵。

三、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四、重点注释1、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2、吟鞭:马鞭。

吟,指吟诗。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

更护花:花比喻国家。

后两句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五、内容分析第一部分:(1、2句)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回归的喜悦。

(抒情、叙事)第二部分:(3、4句)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抒发爱国热忱。

(议论)六、重点句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不是无情之物,花落归根,化为春泥,还可以哺育新的花朵。

此句以落花为喻,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作者虽然脱离官场,却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和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

七、典型例题(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3)赏析“浩荡”的表达作用:(4)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田园生活类: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辋川①六言(其五)[唐] 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②,五柳先生③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③五柳先生: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因其屋边有五棵柳树,于是自号五柳先生。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景物,试分析写景的角度以及所描写景物的特点?(3分)(2)这首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用典,请分析结合诗句分析用典的作用。

(3分)1.这两句是从远景角度写景的,写出了景物的人烟稀少、苍凉孤寂的特点。

2.诗的三四句运用颜回、陶渊明的典故,委婉地抒发了一个隐士安贫乐道的情趣。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①浴蚕②去,闲看中庭栀子③花。

【注释】①相唤:互相呼唤。

②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③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2)“妇姑相唤浴蚕去”已经点明山村农事的繁忙,但诗人却说“闲看中庭栀子花”,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1.描绘的是诗人于蒙蒙细雨中走进村庄,远远的便听见雨中传来几声鸡鸣,山村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的乡村里妇姑相互呼唤着去蚕浴,唯有庭中栀子花独自摇曳的乡村之景。

2.不矛盾。

“闲看中庭栀子花”一句从侧面落笔,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出人们忙于农事的情景。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①到柴扉。

小童一棹②舟如叶,独自编阑③鸭阵归。

【注释】①烟暝:烟霭,云气。

②棹:船桨。

③编阑:阻拦,赶拦。

(1)这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哪个时段的乡村景象?突出乡村此时怎样的特点?(2分)(2)请简要分析“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所描绘的画面所蕴含的情感。

有关于中考的诗词鉴赏

有关于中考的诗词鉴赏

【导语】诗词是华夏⽂明的瑰宝,是连绵千⾥不断的烽垛,是璀璨的中华⽂明瑰宝,是历史的丰碑。

⽽且诗词还是语⽂课程中很重要的⼀门功课。

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就给⼤家分享下有关于中考的诗词。

希望考⽣能全⼒以赴,祝愿考⽣都能考出好成绩。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有关于中考的诗词,欢迎阅读!【篇⼀】有关于中考的诗词鉴赏:哲理诗 1、⼭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陆游《游⼭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更上⼀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来。

(朱熹《观书有感》) 6、⼈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

(苏轼《⽔调歌头.明⽉⼏时有》) 7、会当凌绝顶,⼀览众⼭⼩。

(杜甫《望岳》) 8、⽵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在层。

(王安⽯《登飞来峰》) 10、海⽇⽣残夜,江春⼊旧年。

(王湾《次北固⼭下》) 11、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巷》) 13、野⽕烧不尽,春风吹⼜⽣。

(⽩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篇⼆】有关于中考的诗词鉴赏:⽣活诗 1.⽵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细⾬斜风作晓寒》 3.绿蚁新醅酒,红泥⼩⽕炉。

——⽩居易《问刘⼗九》 4.造物⽆⾔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

——张维屏《新雷》 5.⼤⼉锄⾖溪东,中⼉正织鸡笼。

最喜⼩⼉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弃疾《清平乐·村居》 6.梅⼦黄时⽇⽇晴,⼩溪泛尽却⼭⾏。

——曾⼏《三衢道中》 7.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三衢道中》 8.休对故⼈思故国,且将新⽕试新茶。

2020-2021中考初中语文中考诗词赏析总汇

2020-2021中考初中语文中考诗词赏析总汇

中考初中语文中考诗词赏析总汇对古诗词阅读欣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对于中考中出现的诗词赏析类题目,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感情倾向、诗句的原意。

2. 从作家风格和语言风格去领悟诗句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

3. 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 从关键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 从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 从事次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诗词的思想内容。

7、联系全诗主旨,采用“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的格式作答。

诗歌鉴赏五步法【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

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诗词鉴赏20篇分类整理 思乡、相思篇
篇名
文学常识
主旨
写作手法
其他作品
《黄鹤楼》
作者崔额,唐代诗人。
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 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
1、首联“已去”和“空余”传递出物是人非(人去 楼空)的怅然。
2、颈联写晴空下的江水、沙洲、绿树、芳草, 具有温暖的情感。
《天净 沙・秋思》
1.作品以“狂”字贯穿全文。
2.典故:
%1看孙郎:希望自己能展示像直1亟_一样的胆识 和不凡的身手。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 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作者
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黠鼠赋》、
《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诉衷情》
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朝著名爱国诗人。
1.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杂 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 光祖、
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2.被誉为“秋思之祖
点名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旨天 涯。
抒发了行旅之人漂迫不定的思乡之情。
“小桥流水人家”画面明净、安宁、温暖,使沦落异 乡的游子在向往之余,更添悲愁。
这便是以乐衬哀的笔法。
《四块 玉•别情》
作者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 人,代表作《窦娥冤》。
《钱塘 湖春 行》
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2.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
号香山居士°代现实主义
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写出了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1.以“行”字为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
2.首联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是远景。整幅画面非常宁 静。颔联写」J视所见禽鸟。表现了诗人乍见莺燕的喜悦 心情。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渲染春天的勃勃生机。 尾联地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直抒胸臆,表达诗人 喜悦的心情。
题目:辛弃疾作此壮词与陈亮共勉。抒发了 词人抗金的决心
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作品实写(首尾)
与虚写(中间主体)相转换。
《丑奴儿•书博山道 中壁》
《丑奴 儿•书博山 道中壁》
1.作者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 词代表人物。
2.选自《稼轩长短句》o
3.题目:作者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
了这首词。
表现了他一受压抑、遭排挤,
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 和不满。
1.以“愁”字贯穿全篇
2.“不识愁”和“识尽愁”,少年和而今的 对比
《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
景物篇
篇名
文学常识
主旨
写作手法
其他作品
《饮湖 上初晴 后雨》
1.作者苏轼,字了瞻,号“东 虻”,宋 朝著名文学家。“卫宋八大家”之与其弟苏辙、 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为 豪放 派代表人物。2.“湖”指 西 虹
1.一首叙事诗。
2.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诗歌通过卖炭翁辛勤劳作所得、赖以生存的 一车炭被宫使掠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统 治者)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与压迫, 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全诗按情•节可分为二部分(烧炭f运炭f炭被夺)0
2.宫使与卖炭翁形象的对比,“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 红绡一丈绫”的对比,都表现出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的艰难, 统治者及其爪牙掠夺的残酷。
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与爱人分别后
哀婉凄绝、缠绵俳恻的离情别绪。
杨花眯眼,山水阻隔,这几句通过
层层设障的手法。委婉地抒发情感。
《蝶恋花》
1.作者柳永,宋代词人, 和李清照一样,属于婉约派代表 人物之一。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 一句曾被王国维引用来形容 读书三境界中的第二境。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缠绵的相思之情,也表现了这份情感的诚挚 与坚定。
本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色,表现了诗 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中国建功立业 的抱负。
1.以“观”字总领全篇。
2.虚实、动静、远近相结合。
《江城 子•密州出
猎》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冬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 称为“三苏”。为豪放派代表 人物。
描写了作者做地方长官时一次出猎的情景, 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的雄 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以“孤蓬”比喻友人远行后的孤单与漂泊不定, 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颈联用“浮云”比喻友人的漂泊无依,“落日”比喻诗 人对友人的惜别。
建功篇
篇名
文学常识
主旨
写作手法
其他作品
《观沧海》
1.作者曹操,三国时期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本诗是诗人《步出夏门行》组 •诗中的第二首。
1.这首词围绕“春愁,'写的。
2.作者由春草引起了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愁。
3.上阕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下阕写 主人公苦人求乐,情深志坚。
《送友人》
1.作者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2.这是一首写送别的五言律 诗。
整首诗借景抒情,描绘出清丽的送别环境, 渲染深情的送别气甄,表达了对友人的
这首词上阕写了当年从军抗战和如今被弃 置的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下篇直接抒发内 心的情感:对于报效祖国、抗击金兵收复失 地的强烈渴望,抒发了壮志难酬 的悲愤, 及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1.“觅封侯”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表达了他报效祖国的壮志。
2.“尘暗旧貂裘”借用弟秦游说秦土
的典故来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3.“未”、“先”、“空”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 而自己只能看年华老去却始终得不到报效祖国的 机会,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深,悲愤之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 作》
《破阵 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 以寄》
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字同甫,著名 词人,辛弃疾的挚友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或晴或雨) 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 的赞美与喜爱。
“水光激淹晴方好”写西湖 晴 天水波荡漾,“山色空蒙雨 亦奇"写出西湖地天山色朦胧。“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 浓抹总相宜”两句,把西湖比作西施,突出了西湖自然、 多姿的美丽风致。
《黠鼠赋》、
《记承天夜 游》
《江城 子・密丹|出 猎》
《卖炭翁》。
《水仙 子》
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家。
这首小令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表达 了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
1.作品写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物清丽、明快的特点。
2.江南人家的富裕,城市繁华、富庶、祥和。
3.末句“爱杀江南”,直抒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社会篇
篇名
文学常识
主旨
写作手法
其他作品
《卖炭 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