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 民生优先 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只有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投资取得成功,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而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是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核心精神。
首先,以人为本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理念表明了我们应该关注人的需求和福利,为所有人创造公共资源和优秀的生活环境。
这需要国家投入,民众参与,展现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决策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我们指导社会建设和公共决策的原则,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人民需要被放在首位的前提下,民生是一个更加具体的概念。
民生是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需求,涉及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发展民生事业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国家需要关注民生福利,重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投资,以满足人民生活质量的需求。
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事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必然选择。
实现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就需要依靠强大的社会事业保障体系。
一个成熟发达的社会事业体系,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民生福利,还能够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社会和谐普及程度。
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全面融入现代化社会及经济进程,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国家在各个方面的投资都应该向这一目标聚焦。
事实上,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优先资金出资、政策出台等方面都要以民生发展、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或是政治利益。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以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为目标。
总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这一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民生福利为中心,持续不断地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保障,才能够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有现代化成果,更加融入现代化社会,打造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关注民生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这一主题,探讨为什么我们应该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并介绍一些可以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
首先,所谓“以人为本”,意味着将人民的利益和需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的幸福和福祉为中心。
这不仅是因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石,也是因为只有人民得到了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们的基本需求,如食品、衣着、住房和医疗等,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础,也是衡量民生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国家关注并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社会稳定和谐。
因此,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是每个政府的重要使命。
那么,如何具体实施关注民生的理念呢?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这包括但不限于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和住房等方面。
同时,政府还应努力推动公共服务的公平性,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其次,政府应加强公共安全和法治建设。
人民的安全感是关注民生的重要方面。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政府可以提升人民的安全感,维护社会的安定。
此外,政府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环境,因此保护环境就是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并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关注民生的行动中。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创造就业机会,回馈社会。
非营利组织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慈善救助活动。
而个人则可以从自身做起,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关爱家人、朋友和邻居。
总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应当以人民的福祉为己任,通过加大投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加强公共安全和法治建设、保护环境等方式,切实关注人民民生问题。
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
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互帮互助,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被广泛提倡和应用,以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实施以人为本的措施。
首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无论其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还是文化背景。
只有当人们感受到尊重和平等时,他们才能够充分享受民生改善所带来的益处。
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推动民生改善的基础。
其次,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们的需求和福祉。
这意味着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关注其精神和心理的需要。
例如,在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致力于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知识传授、品格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
只有当人们能够获得充分发展和满足其需求时,他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民生改善带来的好处。
然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们的参与和决策权。
人们应该有机会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决策中。
例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方法鼓励市民参与决策,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充分听取,并将其利益纳入考虑。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能够真正参与到民生改善中,并以这种方式实现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社会公正和平等。
通过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人们能够真正受益于民生改善。
例如,在医疗领域,以人为本的医疗改革致力于提供平等的医疗服务,不论地域、收入和社会地位。
通过消除不平等现象,人们能够享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待遇,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最后,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强调社区的参与和支持。
社区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通过加强社区的发展和支持,人们能够更好地实现民生改善。
例如,社区项目和社区组织可以提供各种支持和资源,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这种方式,社区能够成为人们共同生活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推动民生改善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和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和谐乃东建设进程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加,I央推进和谐乃东建设进程圈苏霓斌“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百姓享受到更多实惠,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
响亮地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新调整、执政方式的新变化和执政重点的新转向,标志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进入—个崭新的阶段。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乃东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武汉市对口支援的有利时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乃东仍属于全国欠发达地区,涉及各族群众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认认真真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祖国的向心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条件。
一、着力改善民生,必须突出“安居乐业”“安居乐业”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保证,也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
乃东县和全区农牧区一样,当前农牧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四个字:“安居乐业”。
第一,突出抓好农牧民安居工程,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安居才能乐业,只有“居者有其屋”,人们才能安心生活工作,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安居”就是实施以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和农房改造的农牧民安居工程为突破口,使绝大部分农牧民住上适用的房屋,同时进一步加强饮水、道路、通电、通讯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实践,贵在实效,应结合实际加以运用,要在具体落实上下功夫。
就我省而言,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集中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的增长相关度过低。
要让我省人民过上体面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必须采取超常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要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应当着力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最大的政绩是造福一方百姓,干任何事情都要想着为老百姓带来好处,从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尤其是着重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这样一些人们最关心、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顺群众的情绪,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和加快转变。
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就将受到很大制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就将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要加快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要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政府机构设置、职能明确、资源配置等方面,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这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要用制度来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
要把五中全会提出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建立和健全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明确规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要与GDP增速基本保持同步,让老百姓的钱包跟着GDP一起鼓起来。
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对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
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
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
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
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如今,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执政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人的解放和以人为本既是它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点。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并论证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期,他们一直高度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着不懈的研究、探索。
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它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每个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
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 增进民生福祉
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这种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径,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提升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幸福感。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以确保人民的福祉得到持续提升。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
在制定政策和推进改革时,必须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
我们要深入调研,了解人民的需求和痛点,及时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要加强与人民群众沟通和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府的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注重发展民生事业。
民生事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
我们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事业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
在教育方面,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医疗方面,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养老方面,要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住房方面,要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此外,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底线保障,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建设,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要加强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高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要加强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要加强社会福利建设,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要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民需求的紧密结合。
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服务民生的服务理念
服务民生的服务理念
服务民生,是指将劳动者从社会服务中获得收益,满足居民对健康、就业、养老、文化、教育等需求,促进民生发展,以及建立民生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服务民生的实践理念包括:
一是以人为本,让民众获得更多的收益。
以人为本的思想让我
们把民众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把关注点放在他们面对的问题解决上,以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二是以公平为基础,让民众感受到经济财富的公平分配。
公平的分配有利于减轻社会贫富差距,帮助一部分的弱势群体,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社会团结与融洽。
三是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只有创新思维能够带来持续的发展,因此要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以满足民众多样化的需求。
四是以诚信为基石,谋求共赢的社会发展。
要高度重视法律道德修养,尊重公平正义,尊重社会公德,要坚持规范的行为,以正确的态度履行职责,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效率。
总之,服务民生的理念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平、创新、诚信为基础,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改善人民生活,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要深入挖掘社会需求,根据各种因素决定从哪方面入手,从而提高社会服务效率,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诚意和责任,努力实现服务民生的理念,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更好的服务,真正实现
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想。
第4讲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教案授课时间2015 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第4讲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教学目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年年提,人人说,事事关。
但是,民生又是一个长期攻坚问题,特别是就中国这个拥有着13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民生问题不可忽视,而且必须得拿得起、举得高。
民生,其实就是老百姓的生存和生活问题,自建国以来,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不断努力之下,我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生存的基本保障。
然而,生存并不是追求的目标,生活才是目标,特别是有品质的、充满幸福感和正能量的生活。
因此,关注民生,必须要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教学重点1.民生的含义2.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3.2015 年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亮点4.当前我国民生诉求的焦点教学难点1.民生的含义2.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3.2015 年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亮点4.当前我国民生诉求的焦点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专题分析、自主探究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教学内容一、民生的含义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
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
这四大问题是民生的基本问题。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尽心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张家口人社工作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系列研究之三
以上 的时间居 住在城 镇 ,就被计入 为 城镇 人 口,并 不考 虑他们 在城镇 的 就
业、 就 医、 子女 教育、 社 会保 障等 因素 。
( 三) 任 务相 当 艰巨 将 需消化 现
存城 镇化 中的人 口泡沫 与预 期进城 农 民二 者 相 加 ,那 么 ,至 2 0 3 5年 , 中
乡统 筹 的战 略 方 针 ; 必 须 实 行 以 人 为本 ,切实 改善 民生的政 策 措施 。
2 6 多 ‘ } L ; j 6 2 0 1 3 。 1 9
理 论 撅 讨矗 皿 ■ 皿
墒
国每年 需提 高城 镇化 率 1 . 1 3~ 1 . 4 7
个 百 分 点 , 城 镇 每 年 需 消 化 吸 收 1 5 2 5~1 9 8 5万 人 口。 分 析 多年 城 镇
绝 大部 分 农 民 工虽 然 进 城 务工 经商 ,
态,即构成城镇化的泡沫,而且消除 镇化 人 口泡沫 ,占到进 城农 民总 量的
8 3 . 6 5 % 。 消化 这 部分人 口泡 沫 ,即解 决已进城农 民户 籍、居住 、子女入 学、
单 向地 向城 市 流 动。 但 令 国人 忧 虑 泡 沫 的难 度 很 大。 着 眼于 未 来城 镇
化 发 展 目标 ,中国要 在 2 0 3 5 年 实现 7 0 %的城 镇 化 率 ,意味 每 年又有一 定
数 量 的农村人 口进 入城 市。推 进城镇 化 ,首先 要算好人 口账 。 ( 一) 现 存城镇化 中的人 口‘ 泡沫” 。
社会 保障 等基 本生存条 件 问题 ,理 应
成 为推 进 人的城镇化 的当务之急 。
论文: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考生编号:106131125100358 姓名:仇官华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份报告着重体现出我党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从报告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致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角逐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
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
尤其是贫富差距的拉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国家和政府对此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就指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日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会又把如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全面化,细致化。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首要前提是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
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简析以人为本与中国民生问题
简析以人为本与中国民生问题提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与民生问题都是执政的根本问题,人是本,民是根,而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就是关注民生,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上,真正关注民生,落实民生问题是关键。
关键词:以人为本;民生问题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始终需要关怀和解决的中心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治国理政重点关注的问题。
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主要从两方面来把握。
一方面是“人”这个概念。
“人”在哲学发展史上,曾经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
因此,提出以人为本,或者相对于以神为本,或者相对于以物为本。
大致说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针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并以此为武器,批判封建和宗教森严的等级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只问是否伤人,不问马。
说明在孔子看来,尽管当时马的价格比一个奴隶的价格要高的多,但仍然是人比马重要。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另外,“人”这个概念,还要区分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是抽象的人,还是具体的人。
英雄史观提出要以少数社会或政治精英为治理和拯救社会的根本,西方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本主义都脱离历史的具体的人而大谈空谈抽象的“人”。
以人为本的民生事业发展心得
以人为本的民生事业发展心得近年来,我国以人为本的民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我认为要推动以人为本的民生事业发展,需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民素质的基石,对于提升整个民生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此外,我们还能够探索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其次,注重健康事业的改善。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民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公平性,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慢性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再次,关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发展。
就业是民生保障的基础,也是保证人民生活幸福的关键。
我们要积极推动创新创业,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最后,加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文化体育事业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我们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同时,还要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倡全民健身运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总之,以人为本的民生事业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关键。
我们应该加强政策措施的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各个方面的协同发展,让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共享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民生为本,民富为先。
改善民生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期待,也是我们谋发展、思稳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
我们始终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有限的财力优先向民生倾斜,集中力量办好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把“富民安居”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保障住有所居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2009年以来,我县通过实施牧民定居、抗震安居和廉租房建设,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1560户牧民实现标准化定居,新建廉租住房240套、抗震安居房873户。
今年,自治区提出实施“富民安居”工程,这为我们加快住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将以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为重点,在农区,用5年时间完成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500户牧民标准化定居,确保5年内在地区率先实现全部牧民标准化定居;在城市,用5年时间新建300套廉租房,对1205 户居民实施棚户区改造。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广大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使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二、把“富民兴牧”作为改善民生的依托,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与全疆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
但是我县农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工程性缺水,丰富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良好的水土资源优势不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农牧民的现实收入。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以自治区实施的“富民兴牧”工程为契机,重点抓好:一是控制型水利工程建设。
加快库容2.3亿立方的吉勒布拉克水电站建设,确保2012年建成使用;今年开工建设库容3亿立方的哈拉托别水库,2015年前建成使用;力争库容6200万立方的加郎尕什水库明年开工建设,2013年前建成使用,这些工程建成后,即可实现我县水资源的年调节。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精)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近年来,我国强烈提倡以人为本的改革发展理念,在各个方面推进民生改善工作。
以人为本是指,将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将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就此而言,以人为本就是倡导着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作为社会发展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那么,在现实中,我们的民生改善工作又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呢?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生改善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社保制度建设,全覆盖的社保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全面的保障,缓解了人民群众的民生痛点。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相关部门还加强了信息公开和服务承诺等方面的建设,将更多的服务和便利提供给民众。
优化教育和文化产业教育和文化产业对于国家民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优化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和文化服务。
我国近年来通过对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加强和扩大投资,为民众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也为社会民生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加大投入,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育和激励,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民众提供了更为安全、便利、优质的医疗保障,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推动“互联网+”等新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新经济作为社会民生改善的一种新形式开始蓬勃发展。
推动新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为便捷的服务。
我国近年来加强对新经济的支持和投资,建设更为完善的互联网流通和服务体系。
这些举措为民众提供了更为个性化、便捷的生活服务,也使得许多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和改造升级,包括高铁、互联网交通、智慧城市、能源等,为国家和民生改善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树立四种理念服务保障民生
树立四种理念服务保障民生在服务保障民生的过程中,树立四种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理念包括以人为本、高效务实、创新发展和诚信守信。
本文将对这四种理念进行详细探讨,并说明它们对于提高民生保障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服务保障民生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强调要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时,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们要关注人民的基本需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积极倾听民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推动各项民生工作的实施。
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保障民生的目标。
高效务实高效务实是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
高效务实意味着要精细管理、高效运作。
在民生保障领域,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够迅速落地并发挥实效。
同时,需要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通过高效务实的方式开展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服务。
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新需求,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我们应该鼓励各个领域的创新,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
只有通过持续的创新发展,我们才能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诚信守信诚信守信是服务保障民生的信念和底线。
在服务保障民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讲求信用和道德。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公平公正地为人民提供服务,遵守承诺,切实履行职责。
同时,我们也要倡导公民诚实守信的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只有通过诚信守信,我们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服务保障民生的氛围。
综上所述,树立以人为本、高效务实、创新发展和诚信守信的理念对于服务保障民生至关重要。
这些理念将指导我们在民生保障工作中的思考和行动,帮助我们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实现民众的满意和幸福感。
汇报材料: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一老一小”,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
汇报材料: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一老一小”,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尊敬的领导:本次汇报将向您介绍我们工作团队在实施“以人为本”、聚焦“一老一小”,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的相关情况。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我们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核心理念,尊重人的需求、尊重人的选择,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同时,我们以全局和长远为视野,注重发掘和调动社会群众的积极性,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力保障民生发展。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关注辖区内老年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和利益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着力改善了辖区内社区、家庭环境;加大了老年人、失独家庭、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常态化、有方法、有成效的民生保障工作。
二、聚焦“一老一小”,创新民生工作作为辖区内民生保障的工作人员,我们更是关注“一老一小”这一最脆弱、最有需要的组群。
针对这一群体,我们始终保持工作的创新性,通过别具一格的办法,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民生福祉。
在实践中,我们加大了社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儿童提供各类服务;我们利用互联网工具定期开展“课堂在家”,每天为辖区内少年儿童在线开设一小时的阅读课,为学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优质的、立体化的网络教育资源。
三、将民生保障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做好民生工作就要将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在执行民生政策时,始终坚持审批标准和程序,努力保障社会群众的公平权益。
我们将自己放在社区、在基层工作的一线,真正的走进群众、了解民情,深入研究社情民意,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推动民生改革,更好的服务人,更贴近百姓。
结语: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始终坚信以人为本,聚焦一老一小,将民生保障到位是我们工作的初心和目标。
我们将继续充分关注和服务老年人和儿童,深入开展民生保障工作,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真正用我们的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平罗县关注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中心议题,也是
中共平罗县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今后我县工作的重点任务。
近期,
党校调研组对平罗县关注和改善
民生问题,从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四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
一、现实状况
(一教育情况总体良好,基本实现学有所教。
一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85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
4所,九年制学校14所,小学63所,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7所。
中小学在校学生39489名,其中,在园幼儿3348名。
在职教职工2918名,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13人,本科学历1328人,专科学历1136人,中专学历394人。
区、市、县级骨干教师298名。
全县学校占地面积212.7万平方米,生均占地6.56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9.9万平方米,平房面积19万平方米。
全县设有
职业教育中心一所(整合了农业广播学校、农机学校、卫
生学校、通源驾校、电大工作站,各类培训中心3个,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13所,村级分校136所。
全县基
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农科教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
1998年6月,我县
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普九”验收;1999年12月,我县被评为全国“两基”
先进县;2001年又率先在全区通过“两基”复验;2003年12月,平罗县推进“两基”
工作,实施素质教育通过了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2008年
6月,我县顺利通过“两基”国检;2008年11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我县教育强县工作高标准通过
验收,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为优秀。
近两年,平罗县采取积极争取自治区专项补助和地方配套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后投入370万元资金对邵家桥明德小学、通伏乡团结小学、
姚伏高荣小学、崇岗九年制学校等7所小学和1所九年制学校
的危房进行新建与改造,有效地改善了部分中小学的校舍条件,
确保了师生的教学安全,促进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严格落实国家“普九”和“两免一补”政策,资助
426名家庭贫困的在校高中生,一次性资助800元。
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教研、学习,教师
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是教学改革继续深入,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基本达到病有所医。
一是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乡镇卫生院16处,规范村医务室899处,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治理规
范、方便群众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平罗县现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6个,开设病床610张,在职卫生技术人员
788人;村卫生室156个。
每千人拥有病床1.97张,卫生技术人员3.
97人。
县医院、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达到了一级甲等站(所标准;全县
13所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房屋、设备的改造建设,8所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
全县156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了“十统一”标准化建设标准。
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村队,2010年参合人数达到21.7万人,参合率达94%。
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是行风建设加强。
不断改进治理模式和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内部监督,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着力改善住房条件,基本实现住有所居。
近年来,平罗县着力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建设廉租房273套,经济适用房
988套,438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补贴。
平罗县南区经济适用房及配建廉租住房工程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其中新建六层砖混结构经济适用住房8幢、廉租房1幢及沿街商服用房6842平米。
城乡低收入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四全力推进养老保险,基本实现老有所养。
近几年,我县全力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率达82.6%,解决了全县
21万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每年将为全县广大农村居民争取到1700万元以上的养老社保补贴。
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费用,提高住院报销比例,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推行城乡医
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成立全区首家优抚医院,实施高龄老人生活困难救助。
启动宁夏陶乐养老城建设,三棵柳
生态移民工程全面完成,五堆子生态移民工程进展顺利。
二、存在问题
(一教育方面。
一是教育投入仍显不足,危房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平罗城关一小、平罗县回民小学,都是90年代所建房屋,不符合抗震要求。
农村有36所小学都建于90年代初,属于危房。
二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
间差距较大。
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装备非常落后。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存在老龄化、知识更新慢等
问题。
四是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乱办班、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
(二医疗方面。
一是部分医务工作人员对新农合报销范围不了解,
使用目录外药物偏多,导致报销金额偏低。
二是目录内药品范围小,
药品名称不统一,许多药已停止
生产,影响用药报销。
三是部分医务人员缺乏责任感,乱开大处方、贵处方,
患者用药知情权、选择权得不到保障。
四是县外转诊手续繁琐,患者感觉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
一是房价逐年上涨,低收入者住房条件没得到很好改善。
我县房价每年上涨10%左右,目前均价为每平方米
2800元左右。
下岗职工、单职工家庭和农民低收入者无力购房。
二是住房体制改革还不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还未普遍推行。
三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一些私营企业职工享受不到住房公积金。
(四社保方面。
一是扩面难。
当前,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68%,
绝大多数职工游离于养老保险之外。
二
是征缴难。
企业参加意识差、部门配合力度弱,征缴困难重重。
三是逆差大。
三、对策建议
(一教育方面。
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全项足额
预算教育经费并执行到位,同时,探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
制。
二是减少农村中小学教学点,逐步实现初中全部、小学部分进城,
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应城镇化需要,
解决城镇入学难问题。
三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
步优化结构、加强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
四是采取措
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决教师老龄化问题。
五是加
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精力用到该用的地方,保障小学教育资源不被挤占。
(二)医疗方面。
一是适当调整新农合报销比例和范
围。
同时要提高对残疾人、五保户、特困人口的费用补偿
标准。
二是加强医患沟通,让患者在治疗方法、治疗方案
过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三是加强医德建设,让
医务人员真正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为首选。
四是简化转诊
手续,下放到乡镇合办,逐步实现省内联网,让农民能县外就医,就地报销。
(三)住房方面。
一是调控房屋价格。
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房价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公开房地产业成
本与利润,实行政府指导价等措施,努力使其适应小城镇
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二是承担政府责任。
积极推动保障房建设,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
解决收入较低、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三是全面推开6
住房公积金制度。
建立并全面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
职工解决自住房的能力。
(四)社保方面。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切实消除用人
单位和劳动者对社保熟悉上的不足与误区,强化用人单位
遵守社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二
是扩大社会保险面。
采取教育加强制的手段,以民营企业
为重点,扩大参保范围,增加参保人数。
三是依法加强征
缴力度,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
实行部门联动,整
合劳动、工商、财政、税务、审计等力量,加强养老保险费用的监管。
总之,平罗县近几年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取得了
较好成效,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这
方面的工作力度,关注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