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静脉输注穿刺方法的比较
手背末端静脉反向穿刺输液法的应用
的情况下 , 可及时用 预充 式导管脉 冲方 式冲管 。如果无 法缓解 ,
可在接头处接三通开关 , 三通的一头接上一个 2 0 m l 空注射器 , 另
一
头接上充满 1 万U / 5 m l 尿激酶 的 5 m l 注射器 ; 利用三通先 打开
开5 注射 器通路 , 尿激酶 用负压 方式灌 注到 导管 内, 每1 0— 2 0 ai r n重复一次直到通畅 , 导管通畅后先 回抽 导管 内尿激酶 液体 再用生理盐水脉 冲冲管并正压封管 。高龄患者剂量不宜过大 , 时
1 胡君娥 , 龚 兰, 唐运 香, 等. 彩 色多普 勒血流显像技术 引导 下 行P I C C 3 0例[ J ] . 护理 学杂志, 2 0 0 7 , 2 2 ( 5 ) : 3 9— 4 0 .
2 0 J n 1 注射器通路 , 尽量 回抽注射 器使导管处 于负压状态 , 迅速 打
6 0 0次手背 常用部位 的静脉 ( 掌指关 节上 端至腕关节 处的静脉 )
\
送套管约 0 . 5—1 c m, 不宜过长 , 以减少对 血管 的刺激 。患 者置 管后 , 为高龄 患者提供一个 弹力球 , 教导 患者用力握 球 ; 同时抬 高置管肢体 , 以促进上肢 血液和 淋 巴回流及循 环。每班密 切观
当代护士 2 O l 3 年2 月 中旬刊
・ 1 5 5・
手背 末 端静 脉 反 向穿刺 输液 法 的 应用
李旭凤
摘要 目的
黄冬梅
曹英妹
评价手 背末端静脉反 向穿刺输 液法的临床应 用价值 。方 法 2 0 0名输 液患者 , 随机 分为 实验 组和对照组 , 各1 0 0例 , 手背常用部位 的
静脉留置针三种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效果的对比性分析
静脉留置针三种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效果的对比性分析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部位。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随机选择于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67例,使用随机信封法将1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采用肘正中静脉留置,B组采取手背静脉留置,C组采用前臂静脉留置。
比较三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肢体活动影响。
结果:相对于肘正中静脉及手背静脉,前臂静脉置管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对患者肢体活动影响小。
结论:为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宜选择弹性好、粗、直的前臂静脉进行穿刺。
标签: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留置时间;留置效果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20世纪60年代已在西方国家广泛普及应用,近些年来也逐渐成为我国临床输液的主要用具。
然而随着应用的推广,导管留置的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
其中关于留置针的最佳部位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临床护士习惯按照传统头皮针输液的原则选择血管,多从远心端的手背静脉开始选择穿刺部位,其次是手腕、前臂,此与美国输液协会推荐的前臂作为最佳穿刺部位有所不同。
文献报道显示不同部位的留置针保留时间长短不一致,前臂静脉及肘正中静脉较手背静脉更容易保留。
然而既往的文献多针对小儿,且多探讨留置针的不同部位与留置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部位与留置效果。
如静脉炎、置管反应、局部疼痛的关系却少有提及。
另外,既往研究的探讨部位多为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的对比。
对于常用的上肢静脉之间的对比较少。
有研究探讨了上肢不同部位留置针的留置效果,然而其仅对比了前臂静脉与手背静脉,且在研究设计、质量控制上存在不足。
混杂因素较多嘲。
本研究旨在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严格控制影响因素,对比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和前臂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留置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0年9-1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67例。
纳入标准:年龄18-59岁的中青年患者;②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凝血功能正常;④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7d;输液药物且仅为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
两种手背静脉穿刺方法的比较
时间 , 同时疼痛时间相对缩短。传统静脉穿刺时患 者 需握 拳 , 常 出现握 拳过 紧 , 响手 指动脉 血 流入 经 影
1 3 判 断标 准 . 14 统计 学 方法 .
2 结 果
一次 穿刺 成功 , 要求 “ 一针 见血 ” 。 采mx 检验。
1 资料 与方法
观察组 穿刺 方法 首 次穿刺 成功 率 明显高 于对照 组 ( 005 ( 表 1 。 P< .0 ) 见 )
表 1 两种 穿 刺 方 法 穿 刺 成 功 率 比 较
成功率 9 .3 , 2 0 % 明显 高于传 统式静脉穿刺成功率 8 . 3 ( 0 0 5 。 结论 : 良式静脉穿 刺法缩 短穿刺 时间 , 23 % P< . 0 ) 改 疼痛减轻 , 首次穿刺成功率高 , 值得推广 。 [ 关键词 ]注射 , 静脉 内; 小静脉 ; 手 [ 中国图书资 料分 类法分类号 ]R4 2 5 [ 文献标识码 ]A
1 1 一般 资料 2 0 . 0 6年 4月 ~ 0 6年 5月 在 门诊 20 治疗 室 输 液 的 5 0例 患 者 , 中男 2 3例 , 2 7 0 其 5 女 4 例; 龄 1 8 年 2~ 5岁 。随 机分 为两组 , 观察 组 2 1例 , 5
男 11例 , 10例 , 用 改 良式 静 脉 穿 刺 方 法 ; 2 女 3 采 对 照组 2 9例 , 12例 , 17例 , 用 传 统 式 静 脉 4 男 3 女 1 采
维普资讯
23 6
JB n b d C i, rh 2 0 Vo. 3, . e g u Me ol Mac 0 8, 13 No 2 护理 医学 ・
[ 文章编号 ]10 —20 2 0 )20 3 -2 0 02 0 (0 8 0 -2 60
儿科静脉留置针三种不同部位穿刺效果比较
儿科静脉留置针三种不同部位穿刺效果比较2011年1月-12月,我们对258例患儿经手背静脉、肘部静脉和腑下静脉3个部位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旨在探讨不同部位使用留置针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组258例,均为需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
入选标准;①穿刺部位无损伤和炎症反应;②应用药物渗透压≥800kPa;③接受药物治疗时间≥10d;④排除肥胖、营养不良、水肿或脱水、血管性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昏迷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背经脉组85例、肘部经脉组87例和腋下静脉组86例子。
手背静脉组男44例,女41例;平均2.15+4.14岁;呼吸系统疾病34例,消化系统疾病24例,循环系统疾病15例,其它疾病12例。
肘部静脉组男46例,女41例;平均2.45+4.11岁;呼吸系统疾病34例,消化系统疾病22例,循环系统疾病16例,其它疾病15例。
腋下静脉组男44例,女42例;平均2.31+4.35岁;呼吸系统疾病35例,消化系统疾病27例,循环系统疾病13例,其它疾病11例。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五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三组均采用24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①腋下静脉组:嘱患儿平卧,穿刺侧上肢外展,充分暴露腋窝,可见位于腋动脉内侧的蓝色腋浅静脉,选择距腋窝中心2~3cm为穿刺点,将留置针与输液器连接,排尽气体,常规皮肤消毒,一手握三角肌下缘使皮肤绷紧,一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20º~30º角针尖朝向心端刺入,确定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5º~10º再进针2~3mm。
打开调速器,取出针芯。
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标注穿刺日期、时间和操作者姓名,输液完毕,用0.2%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发现穿刺部位渗漏、肿胀或炎症反应即刻停止输液拔针;②肘部静脉组和手背静脉组:分别选择肘正中静脉和手背静脉为穿刺点。
操作方法同上。
比较三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胀发生情况。
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
如何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术,静脉输液成功率将直接影响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的疗效,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穿刺体会总结如下:一、使血管充盈的方法(1)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静脉充盈。
(2)非握拳穿刺法:教科书中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而在实际操作中握拳时,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压迫血管至管腔变瘪。
如果穿刺时,被穿刺的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
(3)手指推,压法:用大拇指轻按欲穿刺的静脉,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推行3-5cm,嘱患者用其对侧拇指按压固定静脉后,再用拇指在被固定静脉远心端(离穿刺点3-5cm)向近心端推行,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
(4)外涂血管扩张剂法: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或阿托品注射液或2%山莨菪碱涂在手背上,使局部浅静脉扩张,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病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二、穿刺部位的选择经验证明,手背静脉是静脉输液最常选择的部位,一般原则是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特别是长期输液的患者,选择粗、直、血管弹性好,走行清楚,比较容易固定的血管,同时避开关节,静脉瓣和静脉窦,长期卧床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老年人,避免使用下肢静脉,下肢静脉穿刺时静脉血栓性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
三、使用止血带的技巧止血带是周围静脉输液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充分利用止血带,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技巧,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肢体结扎止血带后,只有完全阻断表浅静脉的回流,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止血带的捆扎位置一般离穿刺点10~15cm,压力在10.7~16.0Kpa为佳,扎止血带40~120s为最佳时间。
四、易见回血法:(1)将调节器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夹闭,减少回血时所遇的阻力。
(2)调节器在高位基础上将排好气的输液瓶从架上取下,低挂于病床同一水平位,进针后打开调节器,产生虹吸作用,使回血易见(3)离心法输液(4)针尾部接空管(5)尾部及折法五、各类患者血管穿刺注意事项(1)消瘦病人、皮下脂肪烧,血管位置浅,管壁脆,易滑动,穿刺时从血管的侧面进针,进针的角度和力度不宜过大,以防刺破血管,如静脉滑动,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在穿刺段静脉上下端。
手背远端浅静脉输液逆向穿刺80例分析
减轻焦虑的方法。
避免焦虑、消沉等消极的情绪反应。
31212 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引流管:要改变传统的固定方式,由原来缠绕360°改为720°贴紧缠牢,然后将胶布的两端纵行向上固定在鼻梁上,对有外移现象要及时处理。
并保持鼻胃管通畅,密切观察管道有否堵塞,如发现不通受阻时,应用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接鼻胃管反复冲洗及时排除阻塞。
其次,负压引流器应妥善固定,引流物应及时倾倒,并记录引流量和性质。
(2)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帮助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多痰、易造成肺部感染,尤其是老龄患者,而留置胃肠减压则加大了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因此,术后护理人员应积极教导、鼓励并帮助患者正确咳嗽、咳痰,对部分老龄患者可从术前即开始锻炼正确咳嗽、咳痰,以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饮食指导:在禁食、禁水期间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清淡茶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并交代患者在肛门未排气期间尽量不要讲话以免引起腹胀。
肛门排气后先饮温开水30ml,无不适后开始进流质饮食逐渐给半流质,进粗纤维少渣食物;进食要有规律,少量多餐,每次<100ml,间隔时间>2h;避免无节制的饮食,避免进刺激性、生、冷、硬的食物。
参 考 文 献1 雷文章,赵高平,李卡,等.胃肠减压在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后应用的必要性评价[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3): 2032205.2 Clevers G J,Smout AJ1The nat ural co urse of post operati ve ileus2 follo win g abdo m i nal surger y[J].Net h J Surg,1989,41(5): 97298.3 Argov S,G old stein I,Barzi lai A1Is rout ine use of t he nasogast ric t ube jus tified i n upper ap do m i nal su rgery[J]?Am J Su rg,1980, 139(6):8492850.手背远端浅静脉输液逆向穿刺80例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350001) 张锦怡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
掌握10种静脉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
小讲课记录学习日期主讲人记录人题目掌握10种静脉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
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手背静脉穿刺的静脉保护与观察
将 40 6 例住 院病人 随机 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法 ,观察 组采用合适 的手臂摆放 的位 置 、握
拳 的方法及 头皮针的型号进行穿刺 。两组 选用的静脉 、药 物 、环境温度相 同 ,性别 、年 龄 、病 情 轻重等都无显著差异 。 果 结 观察组患 者对疼痛反应轻 , 首次穿刺成 功率高 , 经统计学处理 , 观察组能减轻静脉 穿刺 过程中的疼痛 、 减少对组 织血管的损 两组具有显 著差异f< .1。 尸 00 )结论
走 向潜行刺人静脉 ,见回血后 ,松止血带 、松拳 、
固定 。
表 l 显示 ,实 验组的穿刺 方法能提高静脉穿
刺 首 次成 功 率 ,两 种方 法 比较有 显 著 统计 学 意
1 . 观察组的穿刺方 法 观察组 的穿刺 方法是 义 ( 0 1。 .2 2 :. ) o 在对 照 组 的基 础上 ,除遵 守 常 规 穿刺 方法 外 还 22 两组静 脉输液疼 痛程度 比较见表 2 . 。 注意以下 内容 :在要其穿刺 的手臂 下垂 2 n , 后 mi 表2 两 组静 脉输液疼痛程度 比较 ( n ) 组别 穿刺洌次 无 选 择血管 ,系上 止血带 ,用手轻 轻摩擦 皮肤 约 1
伤 、提高首 次穿 刺成功率 ,可在临床护理 中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手 背静脉 穿刺 ;静 脉保 护 ;观察
手背 浅 静 脉穿 刺 是 临床 最基 本 的护理 技 术 mi ;然后静 脉 穿刺采用 嘱患 者反 复握拳 数次后 n 操 作 之一 ,在 临床 护理 工 作 中 占有 很重 要 的 位 松 拳 或 不握 拳 ;选用 符 合 国家 标 准 的 同一厂 家 置 ,它是 确 保病 人 治疗 及 危 重病 人 抢救 成 功 与 的一 次性输液 器和 55号头皮 针 。 .
静脉穿刺技巧论文
静脉穿刺的技巧【摘要】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输液质量。
本文针对穿刺前准备-手臂下垂、静脉血管的选择、扎止血带的技巧、非握拳式穿刺法、进针的技巧、针柄固定、拔针的技巧等操作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穿刺;护理;静脉对患者进行静点药物治疗为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措施,此技术为护理中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在护士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常用治疗、急救的措施。
静脉穿刺的好坏取决于操作者,而穿刺的好坏则直接影响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熟练、流畅、一针见血的操作过程可以体现一个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
如何提高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是我们护理人员探讨的最基本问题,结合临床实际,现介绍几点体会。
1 穿刺前准备—手臂下垂进行穿刺的部分都选择手背静脉进行操作,此部位为常规进行操作的部位,在操作之前要使用止血带进行绑扎,以让患者的手背静脉的穿刺条件更好,血管充盈,从而快速找到可以进行操作的血管。
可采用手臂下垂后扎止血带,其效果明显[1]。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手背下垂2min后扎止血带静脉充盈度明显优于常规法。
静脉穿刺成功与否与病人血管显露程度密切相关[2]。
有文献称在患者的手背部出现明显血管表现时,使用输液的针进行操作时可避免对患者的血管有所伤害,且可让操作的成功几率明显增加,再次操作也很方便[3]。
故笔者建议在患者的手背部血管条件不好时应让患者的手臂保持一个下垂的姿势再进行操作,这样成功几率就会明显增加。
2 静脉血管的选择一般病人静脉输液选择血管应该是从肢体的远端开始的,急性抢救病人可在较粗静脉穿刺给药。
2.1 一般手背静脉是临床上静脉输液的常见穿刺部位之一,手背静脉丰富,管径也较粗,适合于静脉穿刺。
通过手背浅静脉与皮静脉的解剖位置关系知道,手的腕背侧及手背中部,即由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至第3掌骨头连接而成的三角形区域,可称为“乏神经区”。
在这个区域内神经分布较少,神经与肢体纵轴呈斜行走向,与神经干呈交叉关系,而不是紧密伴行关系,选择这个区域内的静脉干进行穿刺,穿刺皮神经而引起疼痛和不适的可能性较小。
临床手背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
( 山煤 电集 团公 司职工总医院 自家庄分院 , 西 山西 太原 0 0 2 ) 30 2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临床 上手 背静脉 输液 患者 的护理要
通过对手背静脉输液患
功后 , 要固定好穿刺点下方 的皮肤 , 防止血管被牵拉滚动 , 同时 做好针柄 固定 以防针尖 滑出血管外。
作者 简介 : 王有花 , 本科, 女, 护师。
E-m al 01 i1 250 5 @ qqc r : 6 41 .o n
2 . 血管疼痛 由于长期多 次穿刺 ,寒冷 或低血压 引 .1 2
起。 遇到这种情况 , 应给予局部 热敷 和全身保暖 , 也可在输液过 程中给予局部血管封闭治疗 , 生理盐水 5 +地塞米松 25 , mL .mg
点, 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 1 9 886例次手背静脉输液患 者的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总结 。 结果
21 年老患者血管本身弹性较差 ,血管坚硬易滚动 , .2 . 穿
刺时扎止血带位置距 离穿刺点 近一 些 ,左手拇 指固定血 管下 端, 进针角度为 3 o , O 采用梁孝梅等研究 的负压进针法圜 。 21 失血或休克患者 的血管空虚 、 .. 3 扁平 、 不充盈 , 穿刺 在 前需热敷 、 按摩 、 轻拍 局部血 管使其充 盈 ; 穿刺 时用 上挑进 针 法。 营养不 良、 贫血 、 慢性 消耗性疾病患者的血管脆性高且充盈
不能缓解 者可在静 脉血管 内滴入 0 %~%普鲁卡 因 2 L . 1 5 。 m
2 . 药液外漏 .2 2 由于各种原 因针头脱 出或刺破血 管致 使 药液漏入皮下 , 发现后应重新穿刺 。如果一般 的药物外漏发
基层医学论坛 2 1 年 6 02 月第 l 卷第 1 期 6 8
手背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比较
po e n . s l h aeo u cu n u c sfl n i t ei rv dmeh dw so vo syhg e a a erg lr rv do e Reu t T ert fp n tr gs c esul i o et s i yn mewi t mpo e to a b iu l ih rtn t to t e ua hh h h f h
告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进 0 5—1m, . c 按常规固定… ( 简称常规法 ) 。 1 22 改进法组 : .. 星期二 、 星期 四、 星期 六嘱患者平 卧 , 选择好
穿刺血管 , 如果手 发凉患者 先用 热水袋 保温或按 摩患 者手背 ,
使手背血管扩 张 , 充盈 , 以便 穿刺。按 常规 消 毒皮 肤 , 扎止 血 带, 术者左手握住 患者穿刺手 的 四个 手指 , 患者手背 皮肤 上 使
要 ] 目的 : 通过观察手背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方法 , 穿刺成功率 和对 患者疼痛的影 响。方法 : 20例输 液患者随 研究 将 0
机 分为常规法组和改 进法组 , 10例 。常规法组用常规方法穿刺 , 进法组 用改 进法穿刺 。结 果 : 各 0 改 改进 法一次 穿刺成功 率 明显 高于常规 法 , 疼痛发生率 明显低 于常规 法 , 两组对照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0 0 ) .5 。结论 : 用手背 静脉 穿刺改 进法提 高 了穿 刺成功率 , 达到 了无 痛或 减轻疼痛的效果。 【 关键词 】 手背 静脉 ; 穿刺 ; 方法 ; 比较
Co p rs n o wo d fe e tk n so n r v n u u c u e o a k o a m a io ft i r n i d fi t a e o sp n t r n b c fh nd
两种手背静脉穿刺法的临床运用比较
两种手背静脉穿刺法的临床运用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穿刺的改进方法。
方法:选取静脉穿刺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100例采用改进的静脉穿刺法,100例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法,对穿刺疼痛程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改进后的方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穿刺成功率。
结论:改进后的手背静脉穿刺法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穿刺术手背静脉疼痛穿刺成功率【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056-01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临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是患者接触最多,最无奈的一种选择。
如何应用最佳的静脉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是广大护理人员一致研究探讨的问题。
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对静脉输液中两组进针方法的应用比较,认为静脉穿刺术以直刺法为好,一次成功率高,患者反应疼痛轻微,静脉留置时间长,满意度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三门诊病人200例,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3~80岁,平均52.0岁。
排除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以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病情、血管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穿刺方法。
选用一次性输液器、6号头皮针,指导本人操作。
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穿刺法,操作者需握住病人部分手指,使其弯曲[1],采用直接进针法,使进针快速达到血管部位,缓缓变化角度,根据回血现象确定针头是否顺利进入血管;对照组选用传统穿刺法,进针前让病人被穿刺手成弧形,固定好角度,针尖进入后沿血管前行一段距离进入血管,出现回血现象后再进入至针头所在部位;拔针时用干棉签按压皮肤穿刺点迅速拔针[2]。
1.2.2 观察方法及评价标准。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 法)0级:无疼痛。
浅谈手背静脉穿刺技巧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浅谈手背静脉穿刺技巧以提高穿刺成功率作者:王月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静脉穿刺是静脉输液流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关系着能否尽快把治疗的药物通过穿刺技术输入到病人体内,尽早尽快的解除病人痛苦,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所以静脉穿刺的成功在输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手背静脉;穿刺技巧;成功率【中图分类号】R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51—01在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抢救病人最直接最快速的治疗方法之一,这就需要我们的护士必须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并要求一针见血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否则就会耽误治疗,增加病人痛苦,特别是在抢救生命垂危病人时更显得尤为重要。
静脉穿刺通常选择手背静脉,下面把自己工作中总结的几种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1 列举四种手背情况,原因分析1.1 肥胖手背,血管的颜色及走向被脂肪覆盖看不清,很易导致穿刺失败。
手背肥胖,给穿刺前寻找可靠血管造成了很大难度。
1.2 手背背骨明显,皮下脂肪很薄,血管看不清,这种情况皮包骨头,想着血管应该还好,其实不然,这种血管很滑,血管不好找也不好固定,很易导致穿刺失败。
1.3 手背和前臂受伤,选择血管受限,可选择手指指背侧血管,由于易活动不好固定,也易导致穿刺失败。
1.4 老年病人手背血管明显,但血管弹性差,血管在皮下无脂肪保护很易滑动不固定,方法不得当,很易刺破血管,造成失败。
2 根据病人自身不同血管的情况原因,选择血管的方法2.1 肥胖手背在选血管时,一定先让病人把手伸开,很多病人习惯首先把手握拳,实际工作中经验总结,扎上止血带后再握拳血管充盈度要比提前握拳好的多。
2.2 背骨明显可嘱咐病人不握拳,扎上止血带后,操作者左手握住病人手心呈握手法使病人手背隆起,右手轻拍病人手背局部血管很快就暴露了,对穿刺成功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2.3 手背和前臂受伤,可选择手指指背侧血管,操作者可单拿着病人的选好的血管手指,由于在指头上,位置和地方受限制,必须要固定好血管避开关节处,否则很易失败即便是当时穿刺成功了,输液过程中稍加活动也很容易刺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手背末端静脉反向穿刺输液法的应用李旭凤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送套管约0.5 1cm ,不宜过长,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患者置管后,为高龄患者提供一个弹力球,教导患者用力握球;同时抬高置管肢体,以促进上肢血液和淋巴回流及循环。
每班密切观察局部情况,适当调整弹性绷带。
3.3.2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PICC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是血液回流至导管造成血凝性导管堵塞;二是输入大分子、高浓度药物吸附管壁,造成非血凝性堵管。
导管堵塞的发生可影响治疗药液和营养液的输入,影响治疗效果,并且可导致非正常拔管而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成本。
6例有不同程度堵管,护理对策如下。
3.3.2.1正压封管。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内的预冲液为生理盐水,符合机体体内环境,对血管刺激小。
脉冲式正压封管能有效的防止管壁残留和附着所造成的堵管、栓塞。
3.2.2.2高龄患者尤其是临终前的患者经常需输注高浓度、高渗溶液,静脉营养液混合葡萄糖,输液时间长,溶质极易黏附在管壁周围出现结石样堵塞;需在输入每种高浓度液体结束时使用10ml 预充式导管脉冲式冲管后再接其他输液,减少堵塞发生,也可保证用药的精确和避免药物隔夜变质。
3.3.2.3发现输液速度减慢应当查找原因,导管在不完全堵塞的情况下,可及时用预充式导管脉冲方式冲管。
如果无法缓解,可在接头处接三通开关,三通的一头接上一个20ml 空注射器,另一头接上充满1万U /5ml 尿激酶的5ml 注射器;利用三通先打开20ml 注射器通路,尽量回抽注射器使导管处于负压状态,迅速打开5ml 注射器通路,尿激酶用负压方式灌注到导管内,每10 20min 重复一次直到通畅,导管通畅后先回抽导管内尿激酶液体再用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并正压封管。
高龄患者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凝血功能差的患者禁用,以免引起危险。
3.3.3过敏反应高龄老人皮肤松弛萎缩、表皮变薄、弹性降低,出现皱纹;由于汗腺、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显得干燥、粗糙,血液循环减慢,皮肤变得脆弱,缺乏正常的皮肤防御反应[4]。
手背静脉两种不同穿刺方法效果分析
统计学意义 ( Βιβλιοθήκη <0 1。结论 . ) 0【 键 词 】 手 背 静 脉 ;穿 刺 法 ;效 果 分 析 关
静 脉输 液是 临床 最 常用 的给 药途径 ,手背 2 结 果 静脉是穿刺 的首选部位 。作为一名护士 ,根据多 21 两种穿刺法静脉穿刺成功数 比较见表 1 . 。从 年 的临床经验发现 ,如根据大中专教材 《 基础护 表 1 可见 , = 9 2 p .1 1. ,J<0 ,差异有显著性 , 0 0 理学 》J - 中的静 脉穿刺法 :“ 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 说 明改进法可提 高静脉一 次穿刺成功率和病 人满 盈 ,绷 紧消毒 部位 下方 皮肤 后穿 刺 ( 简称 传统 意 度 ,优 于 传 统 法 。 法) ”进行 操作 ,一 次穿刺成 功率和病 人满意度 均较低 ,而疼痛程度较高 。近几年来我们改进 了 这一传统法 ,我科 于 2 0 年 5 8 08 至 月对 10 2 例病 人 采用 两种 不 同的静 脉穿 刺法 ,对 一次 穿刺 成 功率 、病人满意度 、疼痛程度 进行 了 比较 ,现报
11 4.
之 问的关 系 ,提高 了服 务质量 ,提高 了病人 的满 [】 白继 荣 护 理 学 基 础 l . 学 出 版 社 ,2 0 :19 3 M】 科 00 3. 意度 。 随着 生活水平 的提 高 ,病人对 医疗护理 服务 质量 的要求 就越 来越 高 ,作为 一名护 理 工作者 , 应本着 “ 以病 人为 中心 ”的服务理念 ,不断提 高 和改进 自己 的技 术业 务水平 更好 地 为患 者服 务 。 手 背静脉 穿刺 改进法不但 减轻 了患者 因静脉穿 刺
轻 。改进 法因操作 者 与患者两 手相握 ,令 患者
好似 与亲人 间握手 的感 觉 ,患 者会对你建立起 良 参考文献 好 的印象 ,对你感 到信赖 ,产生 安全感 ,从 而 【】 余爱珍 . 护理学[ . 京 汀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 基础 MI 南 减轻患者 因怕穿刺造成 疼痛 的紧张心理 。同时因
手背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穿刺方法的对比观察
2 0例 和 对 照组 20例 , 组 均 选 用 手 背 静 脉 。 观 察组 采 用 自然 状 态 , 置 针 直 接 刺 入 静 脉 , 照 组 采 用 常 规 握 拳 , 接 刺 入 8 8 两 留 对 间 静 脉 。结 果 :观察 组 穿刺 成 功 率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 0 O )疼 痛强 度 明显 低 于对 照组 ( 0 O ) 结 论 :采 用 自然 状 态 , P< . 1 , P< . 1 。 留 置 针 直接 刺 人 静 脉 , 提 高 静 脉 穿 刺 成 功 率 , 可 减轻 病 人 疼 痛 。
回血后 食 指和拇 指呈 前后 方 向持 针 , 低 角度 以 5 降 。
角平行 进 入 , 沿血 管前 行 2— m 送 管 、 针 芯 、 4 m, 退 固 定 。( ) 照 组 : 用 常 规 握 拳 方 法 穿 刺 。在 穿刺 2对 采 点 上 方 1c 处 扎 紧 止 血 带 , 0m 同法 松 动 留 置 针外 套 管 及常 规 消毒穿 刺部位 皮肤 。嘱病 员被 穿刺 侧手握
性别、 年龄 、 病情 、 管条 件 比较 , 异 无统计 学意义 血 差
( 0 0 ) p> . 5 。
12方 . 法
紧拳头 , 血 管 充盈 后 , 手 绷 紧穿 刺 部 位 远 端 皮 待 左
12 1作好 穿 刺 前 的 准 备 工 作 :( ) 作 者 准 备 : .. 1操 洗手 、 口罩 , 节 好 情 绪 , 高 度 的 责 任 心 。 ( ) 戴 调 有 2 用物准备 : 包括药 物 、 脉 穿 刺 用 物 、 静 留置针 和敷 贴 固定材 料 。 ( ) 境 准 备 : 境 清 洁 、 静 、 全 。 3 环 环 安 安 ( ) 者 准 备 : 据 病 情 告 知 留置 针 作 用 、 意 事 4患 根 注
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进展
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患者常以是否“一针见血”来衡量护士的操作水平。
手背因血管丰富,相对容易固定,又不影响病人下床活动,操作方便,常作为静脉穿刺的首选部位[1]。
如何快捷、准确、无痛苦的进行静脉穿刺,是护理同仁们长期不懈追求的目标,现就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1首选“乏神经区”张萍等[2]通过解剖尸体手背标本,发现由尺骨茎突、桡骨茎突和第三掌骨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为乏神经区,痛觉神经纤维分布稀少,穿刺时选择这些部位的血管可减少病人的疼痛。
2促进静脉充盈法2.1正确扎止血带的方法2.1.1白丽梅等[3]研究表明,血压计袖带的张力在10.7—16.0kpa时,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达到最佳状态,既能保证上肢远端的动脉压力,又能完全阻断其浅静脉的回流。
2.1.2扎止血带的时间:李曼玲[4]研究发现最佳静脉穿刺时间是扎止血带40s—120s,对极度虚弱、血容量不足、末梢充盈度差的病人,扎止血带的时间应相应延长。
2.1.3手臂下垂后再扎止血带:朱寿美等[5]认为手臂自然下垂2min后再扎止血带,能增加静脉充盈度,缩短扎止血带后再寻找穿刺血管的时间。
2.2轻拍或反复握拳:轻拍手背或局部揉搓可使静脉充盈显现,静脉穿刺前反复握拳能明显改善静脉充盈度,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6]。
2.3局部涂血管扩张剂: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者可用棉签涂1%硝酸甘油,2%山莨菪碱,2%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等,可使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增强血管充盈度[7]。
3穿刺方法3.1传统法:《基础护理学》上介绍在穿刺部位上约6cm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后,嘱病人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针头与皮肤呈20°角,从静脉侧方或上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
3.2改良穿刺法:侯素霞等[8]研究认为嘱患者被穿刺手自然放松,操作者在选择血管上方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后,操作者左手握紧病人4指,使之向手心方向弯曲,并与手背成130°角,绷紧皮肤,使血管固定,右手持针与皮肤呈35—40°角(皮下脂肪多或血管较深者可采用45°角进针),快速刺入皮下,并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沿血管方向进针0.5cm—1.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蒋 瑜 ,秦 媳 秀 ,段 水 英 ,陈 晓 莲
关 键 词 :手 背 ;静 脉 输 注 ;穿 刺 ;护 理
中 图 分 类 号 :R472.9 文 献 标 识 码 :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6.023 文 章 编 号 :1674-4748(2012)12C-3395-02
1) 为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120121-5-3。
· 3396 ·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December 2012 Vol.10 No.12C
血率分别提高了2% 和10% 。 1.9 直入法 周 丽 华 等 研 [10] 究 表 明 直 接 刺 入 血 管 的 进 针 方 法,使静脉穿刺达到无痛、微痛、快速、准确无误的质量标 准。 特 别适合肥胖病人静脉显露不明显时使用。 1.10 逆行穿刺法 李凌娅等 主 [11] 张 采 取 逆 行 静 脉 穿 刺 ,护 士 背向病人头部,向指方 向 10°~15°角 沿 血 管 由 近 心 端 向 远 心 端 进 针 ,可 防 止 指 掌 关 节 向 心 穿 刺 固 定 不 牢 固 造 成 的 穿 刺 失 败 ,提 高静脉的有效利用率。 1.11 水肿的病人 可 采 取 用 手 指 按 压 穿 刺 部 位,将 多 余 的 水 分 挤 向 一 边 ,血 管 暴 露 后 ,立 即 穿 刺 。 [12] 2 穿 刺 部 位 的 选 择 护理学者对静脉输注的穿刺部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 讨 。张 浩 楠 研 [13] 究 得 出 引 起 穿 刺 疼 痛 的 静 脉 部 位 由 轻 到 重 分 别为:手 背 静 脉、贵 要 静 脉、桡 静 脉、掌 侧 静 脉 和 手 指 静 脉 (后 两 者因为其所在部位对疼痛极为敏感,临床上一般不采用)。笔 者 认为手背静脉是病人最 易 接 受 的 穿 刺 部 位,它 具 有 暴 露 部 位 最 少、血 管 丰 富、容 易 固 定 又 不 影 响 病 人 肢 体 活 动 的 优 点 ,而 桡 骨 茎 突 、尺 骨 茎 突 及 第 三 掌 骨 头 所 形 成 的 三 角 区 域 为 乏 神 经 区 ,是 手背静脉穿刺的首选部位。 3 绷 扎 止 血 带 的 时 间 和 位 置 3.1 扎止血带时间 李曼玲 认 [14] 为 静 脉 血 管 充 盈 是 保 证 一 针 见血的关键 ,扎止血 带 40s~120s为 静 脉 穿 刺 最 佳 时 间。 对 血容量不足及末梢静脉 充 盈 度 较 差 的 病 人,适 当 延 长 扎 止 血 带 时 间 ,可 提 高 穿 刺 成 功 率 。 [15] 3.2 止 血 带 的 绷 扎 位 置 一 般 离 穿 刺 点 10cm~15cm 为 佳 。 [16] 谢 珍 惠[8]扎 两 根 止 血 带 法 ,在 穿 刺 点 上 方 20cm 处 扎 一 根止血带,再在 10cm 处扎一根 止 血 带,捆 扎 肢 体 1 min 后,松 开下面一根止血带,可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因为较 大 面积 地 阻 断 外 周 静 脉 的 血 流 ,明 显 改 善 静 脉 充 盈 度,适 合 儿 童、 危重和消瘦的病人。 4 进 针 角 度 操作时进针的角度也与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密切相关。近年 来,护理学者对于穿刺的角度进行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 谢 玉 风 的 [17] 研究认为穿刺针 头 在 血 管 上 方 或 侧 面 与 皮 肤 呈 60°快 速 进 针, 穿过皮肤,再呈约20°角沿血 管 方 向 送 入,见 回 血 后 沿 血 管 进 针 少许,可以减轻疼 痛 。 宋 晓 波 等 主 [18] 张 35°~40°角 进 针 ,省 去 皮下潜行的距离,减少了穿刺针对血管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 伤。 侯素 霞 等[7]主 张 血 容 量 减 少 且 手 背 静 脉 萎 陷 的 病 人 10°~15° 角进针,能明显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急危重病人的抢 救 赢得宝贵时间。 5 穿 刺 成 功 后 针 头 固 定 静脉穿刺时的固定方法是整个输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固 定 不 当 可 引 起 针 头 滚 动、滑 脱,导 致 穿 刺 部 位 肿 胀、渗 出 等。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为 贴 胶 布 的 手 法 不 当、胶 布 排 列 不 规 则 及胶布 的 长、宽 度 不 合 理。 其 胶 布 的 长 宽 分 别 为 7.0cm~9.0 cm、0.8cm~1.0cm 为宜,三条胶布均平行排列与针尖垂直 ,间 距0.8cm~1.2cm,对 于 消 瘦 病 人 效 果 更 佳,妥 善 固 定 可 防 止 针 头 刺 穿 静 脉[9]。王 云 燕 等 根 [19] 据 力 学 、美 学 原 理 提 出 采 用 一 侧滚动法固定较为 规 范。 即 先 粘 贴 一 侧 皮 肤、拉 紧 胶 布 至 对 侧 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静脉穿刺成 功 后,以进针后的血管 为 纵 轴,将 针 柄 从 右 向 左 缓 慢 旋 转 180 度,
盈)、进 针 角 度 (血 容 量 减 少 且 手 背 静 脉 萎 陷 的 病 人 10°~15°
1.1 传统法(握拳法) 《基础护理学》要求病人握拳,静脉 穿 刺 角,一般病人35°~40°角)、调整液体悬挂高度(输液器下 2/3 低
成功后再嘱病人松拳。
于心脏水平位置),能明 显 提 高 静 脉 穿 刺 一 次 成 功 率,减 轻 病 人
护士左手拇指在上轻握 其 手 心,拇 指 绷 紧 注 射 部 位 下 端 皮 肤 并 率。
压 住 静 脉 下 端 穿 刺 。 有 助 于 病 人 放 松 ,同 时 起 到 了 制 动 作 用 。 1.4 回压静脉法 段 水 英[5]对 血 管 充 盈 不 佳 的 病 人 采 用 手 指
1.8 负压进针法 孙 萍 等[9]对 血 管 粗 但 脆 性 大 和 血 管 细 且 弹 性差的老年病人采用负压进针法其回血率比传统静脉穿刺法回
可 有 效 地 提 高 血 管 的 充 盈 程 度 ,加 大 血 管 的 暴 露 。
成背 隆 掌 空 握 杯 状,操 作 者 紧 握 病 人 的 手,给 病 人 以 亲 切 感,缩
1.3 弓形手掌穿刺法 陆云[4]研究发现病人手背轻握呈弓 形, 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穿刺成 功
1.2 手 背 浅 静 脉穿刺时,鲁敏卿[3]提出 操 作 者 用 食 指 和 中 指 将 病 人 掌 侧 蚓 状
的疼痛。 1.7 手部自然放松空握杯状 谢珍惠[8]嘱病人手部自然放 松,
肌和骨间肌向上顶时,间接将嵌入掌骨间的浅静脉顶出掌骨 外, 手腕 下 弯,拇 指 内 收,其 余 四 指 并 拢 向 掌 心 面,使 被 穿 刺 的 手 形
穿刺质量,静脉 穿 刺 时 选 择 弹 性 好 且 较 粗 的 血 管 ,先 远 端 后 近 人五指聚拢握于手中,左手拇指向病人手指方向绷紧皮肤,进 行
端,尽可能保护血管,避免选择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避 免 老年病人手背静脉穿刺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疼痛。
重复 穿 刺,减 轻 病 人 痛 苦,减 少 病 人 的 投 诉 ,提 高 静 脉 输 注 治 疗 1.6 自然状态静脉穿刺 法 侯 素 霞 等[7]研 究 发 现 通 过 改 变 病
静脉穿刺是 临 床 治 疗 和 抢 救 病 人 最 常 用 且 重 要 的 手 段 之 从所选血管的远心端2cm~4cm 向近心端推压,使局部静脉压 一[1],也是临床最 基 本 的 护 理 操 作 技 术,有 报 道 90% 以 上 的 住 升高,血管充盈,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院病人通过静脉用 药 治 疗 疾 病[2]。 为 成 功 实 施 静 脉 穿 刺 ,确 保 1.5 手放松法 郭彩霞等[6]嘱病人手放松,操作者用左手将 病
的护理质量,增 加 病 人 满 意 度,是 护 理 工 作 者 关 注 和 研 究 的 方 人的手臂状态(穿刺侧手臂放于自然状态,操作者左手握紧病 人
向 ,现 将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四指,挤 压 指 端 静 脉,使 血 液 快 速 回 流 手 背 静 脉 网 ,使 血 管 充
1 临 床 常 用 的 静 脉 穿 刺 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