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也逐渐将眼光放到了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上。由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不可忽视的效益,所以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引言

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面临着重大难题,更是我国面临重大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土壤营养物质流失,进而影响农业生产,而且还会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给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十分重要,而治理水土流失就需要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含义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普遍推行,并经过几十年的治理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治理模式。小流域是指流域面积在5~30km2的自然闭合集水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山、水、田、林、路、园统一规划,工程、植物和保土耕作三大治理措施优化配置的原则。它既是治理的自然单元,又是开发的经济单元,是江河与广大面上连接的纽带,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地生产生活条件,提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保住水、土、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莫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利于充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为脱贫致富和发展上流坡经济创造条件。扩大人口环境容量,以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缓洪、削峰、减沙,提高江河防洪减灾能力;拦蓄地表径流,肠养水源,以改善灌溉和人畜饮水条件,提高抗早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二、小流域治理中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设计问题

工程规划设计一般经历选项(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规划报告)、小流域实施规划、单项工程设计4个阶段,前两者是宏观的、原则上的报告,后两者则是具体的报告,是实施治理措施的依据。目前小流域治理规划中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后两个阶段,多因前两个阶段投入不足,造成工作深度不够,以致后两个阶段的工作无法具体深入,给工程实施造成了先天不足。

2、资金投入不足

大多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地方财政都十分困难,无法按规定投入配套资金,造成工程设计的费用很大,而实际投入资金较少,致使工程的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

3、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1)偷工减料。目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但不管是搞农田水利建设,还是开展小流域治理,均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动力,这就构成了矛盾。在家的劳动力为按时完成任务,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工程承包者在修筑蓄水池等坡面配套工程时,降低水泥砂浆标号,缩小砌体尺寸,致使这些工程还没投入使用就垮塌报废。

(2)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小流域治理所需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砂石等。少数人为节省资金,将未达国标的伪劣产品混入工地使用,有的工程砂石骨料存在问题,但由于“急需”也勉强使用。

(3)苗木质量差。为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引进优良品种,但一些不法商贩用质量低劣的品种冒充优良品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有的苗木规格未达到国家规定的Ⅰ、Ⅱ级标准,栽植成活率极低,造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1、确定切实可行治理的目标

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经过3年治理,到2016年末,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县域内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流域内所有开发建设项目都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得到实施,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营造水保林,使县域内的植被覆盖率达到78.76%,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流域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通过采取水环境的治理保护措施对县域内水污染进行治理,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治理区废水、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县域内种植业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农耕地90%以上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对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林果业,使治理区土地利用和生产结构趋于合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治理建设,使县域内实现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

2、各级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从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之初,县乡领导均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机构,责成专人负责,实行了项目法人制。为使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县项目部在项目机构内分设了技术施工组、工程质监组和财务统计组。技术施工组负责

工程技术指导、工程施工情况进度编报及竣工总结等,并负责制订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及治理成果管护办法;工程质监组负责各项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和制订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财务统计组负责全部建设项目的财务、统计、相关资料整理存档,并负责制订财务管理办法。

3、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结合

人工治理和搞好生态自我修复都是防治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小流域治理实践中,必须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把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小范围实施人工治理,大范围实施封禁保护,依靠二者的合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一方面,充分发动广大群众治山治水,开展人工治理,高效集约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与环境。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既要安排人工治理的措施,也要考虑自我修复的措施。在开展重点治理的同时,在面上要更多地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

4、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投资效益明显

为了确实搞好项目工程建设,在项目资金管理中,实行了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建账,县农业银行分项目分别设立专门账户,按照专款、专账、专人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由项目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验收,并制定用款计划。根据工程进度,由工程监理填写工程支付凭证,向财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领导审批后按计划支付。在工程竣工后提交竣工决算,作为财政部门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对资金运行进行监督的依据。在资金运作上,坚持以实物为主,每项工程费用支付都履行了逐级验收、工程技术负责人签字、施工监理签字,最后领导审批的程序,并虚心接受监察审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截留、挪用工程款等违纪行为。

5、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既是一个水土流失的个体单元,还是一个经济开发的社会单元。对于小流域的治理,不同部位,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可以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质量和效益,从而降低了治理成本。要根据生态农业的立地条件,加强种草的研究,做到草蓄同步,打破区域界线,建立完整的工程体系,建立生态经济型流域,注重精品建设,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效益。搞好水保的优化设计和优化设置,要考虑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统筹多个目标,构建防护体系,采取综合的措施,以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大目标。

结束语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四种水土流失治理方式之一,也是重要的治理方式,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水土资源比较贫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因此,必须搞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将资源充分而合理地开发利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