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期末基础知识
经济法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经济法1 公司:公司是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由股东投资而设立的企业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2 有限责任公司:也称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3 合同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4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 违约责任: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6 公司的种类:1)按我国公司法的基本分类,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根据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的不同,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
3)根据公司对外信用基础不同,可分为资合公司和人合公司。
4)根据公司之间的控制与依附关系不同,可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
5)根据公司的独立性不同,可分为总公司和分公司。
6)根据公司的国籍不同,可分为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
7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50个人以下)2)股东出资额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及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8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9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货币;实物即各种有形财产;知识产权即工业产权、植物新品种权及非专利技术等;土地使用权包括对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使用权;其他可以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
10 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监事会或监事。
11 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可以提出召开临时会议。
股东会的特别决议即对公司增减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以及修改公司章程做出的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经济法期末复习资料
市场缺陷的存在 第一、 市场障碍的存在第二、 市场的惟利性第三、 市场调节机制的被动性及滞后性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大型组织的产生及其影响 国家的能动反应(4)企业内部的结构设置、权利安排、财务事宜等,成为法律规 范的对象。
2、 简述经济主体。
答:经济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设计行为目标、自由选 择行为方式、独立负责行为后果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动的经济有 机体。
经济有机体包括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政府、机构、企业、自然人。
政府是市场运行和经济关系的管理调节主体,是国民总收入的分 配主体,也是市场监管的主体;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 组织,是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是社会的生产经营主体,是 市场监管的相对人;个人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又是消费主体, 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市场监管的相对人。
3、 简述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概念及特征。
1、 简述经济法产生的社会原因。
答:(1) (2) (3)答:概念:又称行业性中介组织,是指依法设立,在国家机关与市场 主体之间以及市场主体相互之间从事经济运行的中间服务事业的 自治性社会组织。
特征:中介性、公共性、民间性、专业性答:① 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② 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作用:答: 原则:① 调控法定原则a 、调控主体资格法定 c 、政府调控方式与程序法定② 调控绩效原则 刺激、鼓励和促进、保护经济利益的提高 4、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
5、 1、 2、 有助于加强经济法的创制和实施,维护经济法制的统有助于推动经济法制度的破旧立新,完善经济法制度简述宏观调控法的原则。
b 、 宏观调控权力法定③ 调控公平原则④ 调控适度原则和保护市场调节干预经济组织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答: 以下方式: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答: 概念:财政是国家为满足公共欲望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活 动的总称。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整理)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集锦)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意志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所决定的,同广义的法律。
2、法的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普遍遵循)、利导性(确定权利与义务)、规范性(普遍适用)3、法律关系:平等主体之间有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人身非财产关系(民商法律关系)。
4、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属于经济法律关系。
5、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6、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由自然引起的,属于绝对法律事件,由社会引起的,属于相对法律事件)①行为按照法律性质划分:合法与违法②按照表现形式划分:积极与消极法律行为:以主体意志转移③是否通过意思表示划分: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④按照主体意思的表现形式划分:单方与多方⑤按照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划分:要式与非要式⑥按照主体实际参与行为划分:自主与代理7、法院的判决书、裁决书等非规范性文件不是法的形式之一。
①根据内容、效力、制定程序→根本法与普通法8、法的分类②根据时间、空间和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③根据法的内容→实体法与程序法8、《民法》属于成文法、普通法、实体法、一般法、国内法。
9、我国诉讼制度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
经济纠纷还可以通过仲裁这种非诉讼方式解决。
10、经济纠纷适用各种诉讼制度:①仲裁与民事诉讼→平等主体之间②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纵向关系经济纠纷11、仲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设立条件: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总人数的2/3.12、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不影响其效力。
13、对仲裁协议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机构决定,一方请求法院决定的,最终由法院裁定。
(对异议当事人应该在“仲裁首次开庭前”提出)。
14、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经济法期末知识总结
经济法期末知识总结经济法是国家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规范和管控的一门法律科目。
它主要包括市场经济法、金融法、公司法、贸易法等多个分支。
经济法与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紧密结合,是经济运行的法律框架和规则。
一、市场经济法市场经济法是经济法的基础,它主要涉及到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如市场主体、商品交易、合同法、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法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1.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自然人指的是个体经济单位,法人指的是公司、企业等法定的经济人主体。
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经济活动中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商品交易商品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形式,它需要遵守合同法的规定。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规则。
合同双方应当遵守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3.不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包括虚假宣传、商业贿赂、恶意拖欠货款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法律的禁止和制裁。
4.反垄断反垄断是市场经济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与自由。
反垄断法的核心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和与竞争限制性协议等垄断行为。
反垄断法的实施能够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法金融法是指管理和规范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一门法律学科。
金融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安全稳定,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1.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规定,确保金融活动的合法合规。
金融机构涉2.金融业务金融业务包括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
银行业务主要涉及到存款、贷款、信用卡等。
证券业务主要指证券发行、交易、投资顾问等。
会计经济法期末复习知识点
会计经济法期末复习知识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融合,对于会计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无论是企业的财务决策还是政府的监管,都需要准确和可靠的财务信息来支持决策和评估。
会计经济法是每个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期末考试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一次全面检验。
下面就是一些会计经济法期末复习的重要知识点。
1. 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会计准则是指规范会计工作的一套规则和准则。
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合法性、连贯性和谨慎性。
真实性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合法性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连贯性要求财务报表必须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谨慎性要求财务报表必须慎重处理会计事项,避免过于乐观或悲观。
2. 会计要素和要素关系会计要素是指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负债是企业负担的经济责任;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剩余的资产;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企业为生产经营活动所支付的经济利益。
要素关系指的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实质和表面一致、成本原则和货币计量原则。
权责发生制要求将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等发生与权利和义务相关的交易和事件记入会计记录;实质和表面一致要求将企业所进行的交易和事件按其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而不仅仅按照其法律形式;成本原则要求按照实际购买或生产的成本进行会计核算;货币计量原则要求会计记录和报告应使用货币进行。
4. 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财务报表是企业以数字形式呈现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告是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解释和分析。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需要掌握会计准则的要求和方法,以及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技巧。
5. 会计的成本与效益会计的成本与效益指的是会计工作的成本和实现的效益之间的关系。
经济法期末复习重点总结(最终版)
第一章1法律关系由哪三部分组成?9主体,内容和客体三部分组成的2.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哪些?9(1)公民,包括本国公民,居住在外国境内或在外国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2)法人和其他组织。
法人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企业法人。
其他组织指不具有法人地位的但是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法律活动的主体,如分公司。
(3)国家,特定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详情看书第9页的相关例子。
第二章1.法律行为具有哪些特征?15(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意欲达到某种预期法律后果的内在意思变现于外部的行为。
这样分为两种情况:1."行为人仅仅有内在意思不表示于外,则不构成意思表示;2."行为人表现于外的意思不是其内在意思的真实反映。
(2)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
此处的目的仅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区别于其他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3)是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法律的要求或者不违背法律的规定,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才能达到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实质要件是什么17(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包括两个方面:1,意思表示自愿,任何人不得强迫;2,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外在意思表示一致。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3诉讼时效的种类有哪些?其期间各为多长?29诉讼时效种类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2年短期诉讼时效不足2年长期诉讼时效2-20年最长诉讼时效20年4.无权代理的情形一般包括哪些26(1)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5.无权代理人,当事人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哪两种情况26(1)本人的保护。
(2)相对人的保护。
1.催告。
2.撤销权。
第三章1.物权法上的物具有什么特点33(1)有体性(2)可支配性(3)在人的身体之外(器官脱离人的身体,可成为物)2.区别动产和不动产的意义是什么34(1)物权变动的要求有别。
经济法期末复习
经济法期末复习经济法期末复习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2.行业协会是由单一行业的竞争者所构成的非盈利性组织,其目的在于促进该行业中的产品销售和为雇佣方面提供多边性援助服务。
3.企业社会责任一般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4.垄断:(T241)是指各国反垄断法律中规定的,垄断主体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的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
5.本身违法原则:(T265)是指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市场机构或行为本身来判断是否违法,而无需考虑该行为对市场是否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6.合理原则:(T266)是对本身违法原则的修正与限制,它的基本要义是限制竞争行为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全面考虑限制竞争行为的合理与否,不合理的才构成违法;适用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7.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8.商业贿赂行为:即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如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的商业回扣行为。
9.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建设工程产品和军工产品,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产品的范围。
10.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11.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的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
12.财政关系: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对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一方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P42813.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百分比的税率P434 14.全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等级,对每一个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当征税对象达到某一等级,就对其全部数额适用该级别的税率征税P434 15.超额累进税率:根据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个等级规定税率,分别计算税额P43416.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经济法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经济法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
A. 个人行为B. 经济组织行为C. 经济关系D. 社会关系答案:C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公平原则B. 效率原则C. 社会公共利益原则D. 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答案:D3. 以下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调整范围?()A. 反垄断法B. 税法C. 劳动法D. 环境保护法答案:C4. 经济法中的“经济”一词主要指的是()。
A. 经济活动B. 经济关系C. 经济现象D. 经济组织答案:A5. 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包括()。
A. 个人B. 企业C. 国家机关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6.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
A. 保护个人利益B. 维护市场秩序C. 促进经济发展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7. 经济法与民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A. 调整对象不同B. 法律关系主体不同C. 法律关系内容不同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经济法中的“法”指的是()。
A. 法律B. 法规C. 规章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9. 经济法的调整手段主要包括()。
A. 行政手段B. 经济手段C. 法律手段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不包括()。
A. 强制性规定B. 指导性规定C. 任意性规定D. 惩罚性规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经济法的调整手段包括()。
A. 行政命令B. 经济制裁C. 法律制裁D. 经济激励答案:ABCD1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公平原则B. 效率原则C. 社会公共利益原则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答案:ABC13.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涉及()。
A. 市场监管法B. 财税法C. 劳动法D. 环境保护法答案:ABD14. 经济法的法律关系主体可能包括()。
A. 国家B. 企业C. 个人D. 社会团体答案:ABCD15.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不包括()。
经济法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包括:①国家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
这里主要指国家通过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
②经营协调关系,即专指经济法所调整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
,它包含着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竞争关系。
③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是指在企业等组织内部各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
④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⑤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
3、经济法律事实(1)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体包括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运行调控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调整关系等。
(3)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内部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自然人。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物、经济行为、智力成果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权利(经济职权、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债权、知识产权)、经济义务(履行经济职责的义务、依法从事经营的义务、接受合法监督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义务)(4)经济法律事实的概念:经济法律事实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现象。
经济法律事实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直接原因。
这种现象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公司的概念与特征公司是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
特征:营利性、法人性、法定性。
5、公司的种类主要有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其中公司制企业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的有限性是指股东都以其出资的多少对公司负责,而没有对公司的债务清偿的无限连带责任。
6、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征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经济法知识期末复习重点
一单选1以股东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公司是( )A人合公司B贸合公司C人合兼贸合公司D股份两合公司2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A10万元B3万元C100元D500万元3企业破产应优先偿还的是()A职工的工资、医疗、补助伤残补助等B破产费用及债务C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所欠税款D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等领导人员工资4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定立者为()A董事会B全体股东C发起人D监事会5关于合同法的特征不包括()A任意性B灵活性C合法性D国际性6下列情形导致合同撤退的是()A合同违反公序良俗B当事人恶意窜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C欺诈。
胁迫或趁人之危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7根据担保的目的不同可分为()A法定担保和约定担保B 本担保和仅担保C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D债务人担保和第三人担保8下列财产可以抵押的是()A土地所有权B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
荒沟等的田土地使用权C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9以定金的支付为债的成立要件是()A证约定金B成约定金C违约定金D解约定金10上市公司收购的正确程序为()a报告和公告b收购要约c终止上市交易和应当收购d报告和公告收购情况。
控股情况Aabdc Bbadc Cbacd Dabcd二多选题11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股利分配方式有()A现金股利B财产股利C股票股利D建业股息12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方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经全体股东同意,股东可以用劳务出资B全体股东的无形资产出资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 C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 D股东可以用其持有的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资13要约可以撤回的条件是,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在()A要约到达要约人之前到达B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处C要约已到达受要约人处D承兑已发出时14质押担保的范围()A主债权及利息B违约金C损害赔偿金D实现债权的费用15根据企业破产法法律制度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定中,当事人可以提出上诉的有()A不予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B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C破产宣告的裁定D破产程序终结的裁定三判断题1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经济法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和规范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民事法、商法、劳动法、环境法等法律体系。
下面是《经济法》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归纳:一、经济法的基本概念1.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指国家对经济关系进行规范并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法律体系。
2.经济法的特点:专门性、规模性、动态性、适应性、约束性。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障1.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自由贸易、产权保护等。
2.具体法律保障措施:制定市场准入制度、反垄断法、商标法、专利法等。
三、经济组织与经济法1.经济组织的种类: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法人组织等。
2.经济组织的设立与管理:公司设立登记、公司法人资格审查、许可证管理等。
四、消费者权益与经济法1.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公平、自由、诚信、安全。
2.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措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
五、劳动关系与劳动法1.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
2.劳动法律的保障措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法、职业安全法等。
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1.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2.环境管理与企业责任: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境污染责任等。
七、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1.知识产权的种类: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
2.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八、合同法基本原则与应用1.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信。
2.合同法适用的范围:商品交易、服务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
九、金融与经济法1.金融法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
2.金融法律保障措施:金融监管法、银行法、证券法等。
十、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关系1.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等。
2.国际经济法律保障措施:国际投资协定、自由贸易协定等。
经济法简答题期末考重点
简答题: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可能是多选题)1、宏观调控关系2、市场主体管理关系3、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4、市场规制关系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P4-7概念: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经济法主体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法律关系。
构成要素:(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1、自然人2、法人3、非法人组织(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1、经济权利(经济职权,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债权)2、经济义务(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2、经济行为3、智力成果(非物质财富)三、经济法律责任的形式:(可能是多选题)P91、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3、刑事责任四、表见代理的概念:P12是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基于此项信赖与无权代理人进行交易,由此造成的法律效果由法律强制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P22法律特征:1、仅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2、企业财产归投资人所有3、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4、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是非法人企业5、个人独资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简单,经营管理方式灵活。
六、合伙企业的概念和法律特征:P31合伙企业的概念: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合伙协议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相应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注: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特征:1、合伙企业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经济组织2、全体合伙人订立书面合伙协议3、合伙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4、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具有特殊性七、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P321、必须有两个以上合伙人(50个人以下)2、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合伙人认缴或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的场所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八、公司的概念和特征:P49概念: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
经济法学期末重点整理
经济法学一、经济法总论1、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范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基本特征是:①经济法律关系是组织管理要素与财产要素相统一的法律关系。
②经济法律关系是国家意志与企业等组织的意志直接协调结合的法律关系。
3、宏观调控法律关系:指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产生的宏观调控主体和被调控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经由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市场规制法律关系:指市场规制机关在规制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过程中产生的规制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5、宏观调控关系的主体:指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关系的双方,是在宏观调控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6、宏观调控主体:指拥有宏观经济调控权力,依法执行宏观调控职责,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定国家宏观经济主管机关。
包括人大及其常务、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宏观调控信息部门。
7、市场规制主体:指拥有市场规制权力,依法执行市场规制职责,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主管机关。
简述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①两者调整范围不同。
经济法调整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所发生的经济关系,民法调整以交换为中心所发生的财产关系。
②主体构成不同。
民法中的主体分自然人与法人两类;经济法主体体系更为广泛,包括法人,也包括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和内部组织。
民法主体只讲平等性;经济法主体体系是成人一定的必要的层次性的。
③主旨思想不同。
民法是个人权利本位;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
④调整手段不完全相同。
民法主要采取民事手段,经济法则同样采取民事手段,但也运用行政手段、刑事手段,实行综合调整。
试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各种经济法律规范中、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1、整体公平原则:经济法上的公平是指在承认经济主体的资源和个人禀赋等差异的前提下,追求的一种结果上的公平,即实质公平(包括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和地区发展公平)2、整体效率原则:经济效率是指对最小化成本的追求(包括资源配置的有效率,生产级交易的有效率和分配的有效率)3、适度干预原则:指国家根据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在给经济个体提供足够的自由发挥功能的前提下,对社会经济进行一种有效、合理及谨慎的干预。
《经济法律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经济法律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计11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A )。
A。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C。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是(A ).A。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B。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C。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D。
经济法律事实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可分配利润,应按照(B).A。
企业主管部门确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B.董事会确定的比例进行分配C.合营各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D.企业合同的约定进行分配4.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认购公司股份的(D)。
A。
全部 B.总数的一半C。
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 D.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5.证券法的公开原则又称信息披露原则,其核心是实现证券市场(D ).A。
票据的公开化 B.竞争的公开化C.垄断的公开化 D.信息的公开化6.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的,向被侵害人赔偿的赔偿额为(C).A.受害人在被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B.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C.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D.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的2倍7,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期限的计算日期,起算日为(B ).A.批准日 B.申请日C.公告日 D.开始使用日8.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 ).A。
一倍 B.二倍C.三倍 D.四倍9.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B)。
A。
四年 B.二年C。
一年 D.半年10.票据的变造行为属于( D ).A。
无效经济行为 B.欺诈行为C。
须撤消的行为 D.违法行为11.会计机构内部应建立(C)。
A。
财务主管签字制度 B.审计制度C.稽核制度D.管理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1.经济法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AC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法概念的界定:需要国家干预说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经济主体之间在国家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
经济权力与经济义务的关系。
3.现代企业的特征:产权关系明晰,法人权责健全,有限责任,政企职责分开,组织管理
科学
4.经济主体的特征:广泛性和特定性,地位的不平等性及差异性
5.市场准入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合法原则,必要性原则,效率原则,责任原则。
6.经济发产生的时间: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
7.经济法律客体特征:广泛性和社会性
8.经济职权:国家经济管理主体依法享有的协调和组织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享有的经济
管理权力和经济管理责任。
9.市场秩序规制法: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对影响市场
秩序,偏离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0.产业政策法:调整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第二题,填空题
1.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社会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法律原因,理论原因。
2.经济法调整对象包括:市场主体规制关系,市场秩序规制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保障关系。
3.经济主体资格取得方式:法定取得,授权取得,登记方式取得,公民个人因参加经济活动取得,因法人设立内部组织的行为取得。
4.法律上企业具体属性:企业依法设立,企业是组织体,企业是营利性经济组织,企业具有独立法律人格。
5.对市场竞争行为规制方面:对垄断的规制,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6.经济法律关系由三大要素构成:主体,客体,内容。
7.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特征:地位的法定性,法律主体关系的单方面性和隶属性,权责的一致性,构成上的层级性。
8.市场准入立法模式:自由放任模式,特许主义模式,准则主义模式,行政许可主义模式,混合模式。
9.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规制: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
10.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方式:国家的地方监督抽查,国家和行业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检查,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
第三题,判断题
1.国家经济管理的主体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对)
2.所谓的竞争法是鼓励国有市场开展经济的法律。
(错)
3.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现为立法机关的保护```(对)
4. 产品质量法就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法律。
(错)
5. 金融法是指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对)
6.在法律上,将企业定性为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
(错)
7.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理论基础:因市场失灵而产生的国家干预理论,政府失灵理论。
(对)
8. 宏观调控自身特征···错
9.我国计划法律的独特之处在于:计划法是控制法,协调法,辅助法,可持续发展法。
(对)
10. 投资法是调整在投资中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对)
1,什么是宏观调控法:P186
是指调整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所发生的社会公共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包括以下方面:计划关系,金融关系,财政关系,产业关系,收入分配关系,投资关系。
2,产业政策法的特征:P213
宏观性,引导性,协调性,时效性,稳定性
3,什么事价格法:P273
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加强价格管理,规范价格行为,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稳定市场物价水平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制度。
4,什么是环境保护法:P282
有称环境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结。
5,什么是税收法律关系:P320
是指国家征税机关与纳税单位,个人依据税法基于税收法律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什么是工商登记:P110
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经营状况进行审查并予以注册登记,确认市场主体的资格和经营状况的各项活动的总称。
7,什么是财政法:P310
财政法是调整在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转移支付法与转移支付的概念:P317
转移支付,又称补助支出,无偿支出,它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
转移支付法:是调整在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五题,论述题
1、价格法的作用。
概念:价格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加强价格管理,规范价格行为,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稳定市场物价水平,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发展的的重要法律制度。
作用:①规范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②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价格形成体制。
③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协调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④规范、加强、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稳定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
的基本平衡。
2、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
①调控主体职权和调控程序法定原则②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原则
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④平衡协调原则
3、简述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是指对市场秩序规制的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全过程自始至终起指导作用的法律规范的基本准则。
市场秩序规范法的基本原则,是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
是一切市场活动主体的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
同时它还是市场秩序规制法的重要解释依据面可以起到补充法律疏漏,发展学说判例的作用。
①保障适度自由的原则②实质公平的原则③社会效率优先的原则④保护弱者的原则
4、说明市场规制法调整对象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调整对象是政府在矫正市场主体为追求个体利益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时所产生的各类社会关系。
①对特殊市场的规制。
a、对特殊交易的规制
b、对特殊交易方式的规制
c、对市场体系的规制
②对市场竞争行为的规制
a、对垄断的规制
b、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c、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③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5、说明经济法主体体系的结构
经济法主体体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各种经济法主体,基于各自在一国经济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模式。
各类经济法主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它们的职责权限、义务和权力,法律地位也有区别,但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法主体的结构体系。
①经济决策主体。
②经济管理主体。
③生产经营主体④消费主体⑤经济监督主体
6、说明我国企业运行的国家干预的法律制度。
企业运行中的国家干预,是指国家为维护公共利益或全局性利益所实施的,旨在克服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自由运作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的行为。
①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国家干预a、对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进行特别干预
b、对多数决定原则进行限制。
c、对企业任何人员的资格进行限定
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a、关于越权原则及其改革b、关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定
③企业的社会责任④企业变更和终止中的国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