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讲解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
于生物圈,河流与湖泊属于水圈,氧气与水汽属于大气圈与水圈,岩石属于岩石圈,
冰川属于水圈,故选D。
5.知识点2图中水鸟所属的圈层( B )
A.只分布在水圈表层
B.可分布在岩石圈表层
C.可分布在大气圈顶层
D.范围固定
【解析】图中水鸟所属的圈层为生物圈,它包括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表层、大气
圈的底部,范围不固定,故选B。
速度较慢的横波,W2为纵波。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地球的内部圈
层包含地壳、地幔、地核,因此地震波W2能通过地球所有内部圈层。故选D。
7.知识点1关于此次地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W1和W2在莫霍界面附近时传播速度最快 B.地震时W2的破坏性比W1的破坏性更大 C.地震时上下颠簸和左右摇晃由W2和W1先后导致 D.地震预警利用了W2比W1传播速度慢特点 【解析】横波和纵波在莫霍界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但不是最快,A错; 纵波 (W2)传播速度较快,先到达,建筑物上下颠簸,随后横波(W1)到达,左右摇 晃,建筑物倒塌,所以W1的破坏性比W2的破坏性更大,B错、C对;地震预警利用了 横波(W1)比纵波(W2)慢的特点,可提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D错。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
必备知识解读
知识点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例1-1 [时事情境·印尼班达海海域地震](2024·辽宁辽阳高一期末)中国地震台网正
式测定,2023年11月8日12时52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海域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
【解析】以图析题·信息提取
(2)图中③圈层( C ) A.随着高度的增加,密度迅速减小 B.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C.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D.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解析】据上题可知,③为生物圈,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大气圈、水圈 和岩石圈之中,C正确;随着高度的增加,密度迅速减小的是大气圈,A错误;由地 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是岩石圈,B错误;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D错误。
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高频考点突破 高频考点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
高频考点2__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22·广东模拟]2020 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集“月壤”返回。
有研究表明,月壤中含有太阳风暴带来的氦 3 以及其他物质。
据此完成1~3题。
1.月壤可能含有大量()A.液态水B.微生物C.矿物质D.有机质2.地球土壤中氦3 含量极少,可能因为()A.雨水冲刷强B.大气层阻挡C.地球引力弱D.日地距离远3.“嫦娥五号”在月球指定地点着陆后()A.成为地球的独立卫星B.成为宇宙中的独立天体C.成为月球天体的组成部分D.脱离了最低一级天体系统[2022·河北月考]2021年2月10日19:52,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这一步也是整个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后,采取了四次轨道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机动,轨道负责专家说:“与中途修正相比,深空机动是控制量更大的轨控动作,使探测器通过一次大转弯、或者说大漂移,从地球的公转面进入到火星的公转面上。
”深空机动完成后,探测器经过约4个月的无动力飞行,于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下图示意火星探测器飞行轨迹图。
据此完成4~6题。
4.“天问一号”探测器多次进行轨控动作,主要因为火星与地球()A.绕日的公转方向相反B.行星的质量大小不同C.绕日的公转速度差异D.轨道不在同一平面上5.火星探测器进行深空机动的位置最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6.在无动力飞行阶段,火星探测器受到的天体引力主要来自()A.太阳B.地球C.火星D.月球[2022·山东联考]在天亮的时候,东方的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把它叫做“启明星”;而在傍晚的时候,太阳的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把它叫做“长庚星”。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地球的历史(讲解版)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考点03 地球的历史读下面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①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①地层中有海生藻类植物化石C.①末期恐龙灭绝D.①现代地球基本面貌形成2.①时期出现的生物有()①鱼类①恐龙①蕨类植物①哺乳动物①被子植物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1.B 2.A【解析】1.①为冥古宙,重要的成煤时期主要为古生代和中生代,A错误;①为元古宙,海生藻类繁盛,B 正确;①为古生代,恐龙灭绝主要在中生代末期,C错误;①为中生代,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在新生代,D错误。
故选B。
2.①时期为中生代,开始出现了恐龙、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因此①、①、①符合题意;鱼类出现在古生代,①不符合题意;蕨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①不符合题意,因此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
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下图)。
专家说,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A.雪山B.湖泊C.深海D.沙漠4.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还可能发现()A.鸟类化石B.野生水稻C.恐龙化石D.煤炭资源【答案】3.B 4.D【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轮叶化石中的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喜欢湿润、阴凉、温暖的生长环境。
它的生长离不开水分,耐旱性极差,多是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境里,耐旱品种极少。
因此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湖泊,适宜蕨类植物生长,B选项正确。
雪山、深海、沙漠不适宜蕨类植物生长,A、C、D选项错误。
故选B。
4.鸟类属于陆生的脊椎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A选项错误。
野生水稻属于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B选项错误。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C选项错误。
我国的主要成煤时期是晚古生代,因此在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可以发现煤炭资源,D选项正确。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地球的运动(讲解版)
专题12 地球的运动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位于北京市的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地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调。
完成下面小题。
1.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A.18天B.36天C.25天D.50天2.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A.冬季长,夏季短B.冬季长,夏季长C.冬季短,夏季长D.冬季短,夏季短【答案】1.D 2.D【分析】1.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
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津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之后逐渐变大,由此推算,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4日,说明12月22日前后各24天内都没有阳光照到阳台,即一共48天左右,D正确,ABC错误。
所以选D。
2.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为保证衣服接受更多光照,悬挂晾衣架的绳索就越长。
与上海相比较,北京纬度高,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都比上海小,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都较短,D对;ABC错误。
所以选D。
图为2016年12月8日游客在悉尼(33°55'S,150°53'E)15时15分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问题。
3.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A.32°B.58°C.66°D.79°4.此时月球的方位()A.偏东B.偏南C.偏西D.偏北【答案】3.D 4.A【解析】3.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大约是23.5°,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大概四天移动1°,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23.5°S附近,故1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约3.5°,可求出当日直射20°S附近,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一∣纬度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H=90°一|纬度差|=90°-(33°55'-20°)=76°05';故D选项最接近,ABC选项错误。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讲解版)
专题12 地球的运动考点0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伴着2022年1月1日的到来,“今早的第一缕阳光在哪里?”再度引发人们热议。
下图为一年之中第一缕阳光最先照射的地点示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最先迎来新一天曙光地点主要依据()①纬度位置①经度位置①海陆位置①太阳高度①昼夜长短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图中字母代表地点空间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温岭位于B的西南方向B.B位于A的东北方向C.A位于B的西北方向D.A位于温岭的东南方向3.推测一年中温岭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日数上半年比下半年大约少()A.6天左右B.12天左右C.18天左右D.24天左右【答案】1.B 2.A 3.C【解析】1.一般来说,同一纬度,越靠东日出越早,因此判断最先迎来新一天曙光地点的依据之一是经度位置;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越晚,因此判断最先迎来新一天曙光地点的依据还有纬度位置和昼夜长短,①①①正确。
最先迎来新一天曙光地点的判断与海陆位置、太阳高度关系不大,①①错误。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自转,一般来说,同一纬度,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A 地是春分至秋分时段我国大陆最先迎来日出的地方,该时段我国昼长夜短,纬度越高越靠东的地方昼越长,日出越早,据此可知A是我国大陆最靠东的地方,且比温岭和B地靠北,排除BCD。
元旦到一月中旬温岭是我国大陆第一个迎来新年曙光的地方,一月中旬后B地首先出现新一天的曙光,此时段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越靠东的地点日出越早,所以温岭在B的西南方向,A正确。
故选A。
3.依据图中A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日数起始点日期以夏至日对称特征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性特征引起夜长短周期性变化特征可知:各地点昼夜长短以6月22日(夏至日)或12月22日(冬至日)为中心对称分布。
因此温岭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时间段以12月22日为对称点,而下半年与上半年分界点为元旦,经计算可知,上半年比下半年少18天左右。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详解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考点04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1年4月7日23时左右,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搭载海洋地质Ⅱ号科考船,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取得这一深度的可燃冰样品,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海海域表层海水()A.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不大B.盐度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减C.密度北部高于南部D.盐度与密度成负相关关系2.研发海底钻机系统的意义有()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Ⅱ研究地幔中矿岩的物质组成Ⅱ改变能源消费构成Ⅱ勘探海洋深海资源A.ⅡⅡB.ⅡⅡC.ⅡⅡD.ⅡⅡ积云由空气上升冷却凝结形成,轮廓分明。
下图示意韩国西南部冬季风影响下不同地点积云比例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海岸附近积云的比例相对较大,主要因为()A.大气层较稳定B.海风风速较大C.陆地表面寒冷D.海洋表面温暖4.该剖面陆地上积云比例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距海远近B.地形地势C.水汽含量D.近地面气温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
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Ⅱ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B.Ⅱ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C.Ⅱ圈层是地核D.Ⅱ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B.都在地/月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8.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一定有“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习题(人教版):地球的历史和圈层
课时5地球的历史和圈层考点1地球的历史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3)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特别提醒层理构造的形成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沿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出的成层现象。
2.地球的演化历程宙代纪主要生物进化矿产形成动物植物其他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人类出现被子植物高度繁盛人类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新近纪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古近纪中生代白垩纪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末期,物种大灭绝主要的成煤期侏罗纪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两栖类形成;晚期爬行动物出现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晚期,裸子植物开始出现末期,物种大灭绝重要的成煤期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早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奥陶纪寒武纪元古宙前寒武纪蓝细菌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重要的成矿期,形成铁、金、镍、铬等金属矿产太古宙出现了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冥古宙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
(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岩层。
2.地层和化石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指示作用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举例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3.古生物成为化石的形成条件(1)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地球上的大气(讲解版)
专题02 地球上的大气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a)并获了相关数据(图b)。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时段数据变化(图b)的因素是()①纬度①太阳高度①下垫面状况①天气状况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A.将瓶子悬空放置B.将瓶底涂成黑色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答案】1.C 2.B【分析】1.图b表示的空气和CO2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该时段内的纬度、下垫面状况均不会有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空气温度,一天中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天气状况的变化也会影响气温的变化,①①正确。
故选C。
2.将瓶子悬空放置,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减弱,减弱了效果,A错误;将内瓶底涂成黑色增加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从而增加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B正确;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则测量的不是空气的温度,C错误;将纵坐标间隔扩大不能使实测数据变化,D错误;故选B。
草原犬鼠(土拨鼠)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它们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
这使地面上的风能够吹进洞穴,形成“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习习凉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为气流出口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C.乙处气温较低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4.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石质地面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答案】3.B 4.D【分析】3.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
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降低,甲洞口气压较乙洞口高,B正确;甲为气流进口,A错;甲乙两处的大气是互联互通的,但乙处的风是经过洞穴再出来,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洞内的温度应使大气增温,所以乙处气温应稍高于甲处,C错;两个洞口地面气流水平流速差异不大,D错。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讲解版)
专题12 地球的运动考点0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寒潮是指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的天气过程。
下左图为1954~2016年新疆阿勒泰市春季寒潮月际频次分布示意图,下右图示意阿勒泰市位置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4~2016年,阿勒泰市春季寒潮()A.各月发生几率相当B.3月爆发频率最高C.发生次数逐年减少D.爆发强度不断增大2.影响阿勒泰市春季寒潮月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势B.人类不合理活动C.植被状况D.太阳直射点移动【答案】1.B 2.D【解析】1.读图中月份图例可知,1954~2016年,阿勒泰市3月寒潮爆发频率最高,A错误,B正确。
从图中横坐标可知,春季寒潮发生次数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所以阿勒泰市春季寒潮逐年波动变化,C 错误。
由纵坐标可知,春季寒潮月际频次有时高,有时低,所以春季寒潮月际频次呈波动变化,D错误。
故选B。
2.读图中月份图例可知,1954~2016年,阿勒泰市3月寒潮爆发频率最高,5月寒潮爆发频率最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不断北移,阿勒泰市气温的升高,寒潮月际变化呈下降的趋势,D正确。
地形地势、人类不合理活动及植被状况对阿勒泰市春季寒潮月际变化影响较小,ABC错误。
故选D。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9°N,110°E)发射升空。
11月7日,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太空服,成功完成出舱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①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①濒临南海,易受台风影响①距曾母暗沙约1700千米①纬度较低,自转速度较小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太空服具备的主要功能有()①吸热①保温①发电①防辐射①提供压力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3.A 4.D【解析】3.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19°N,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①正确。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地球概论
诱发地震
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 类活动改变了地壳应 力和应变而引发的地 震,这些人类活动包 括:油气开采、矿床 开采、地热开采、废 水注入深井、修建水 库等。
地面沉降
局部地表的缓慢降低。其宏观形态呈碟形。 主要是 过量抽取地下水,以及因 地下矿 藏采空后,地下静压力失去平衡,导致上 覆岩层下沉。 地面沉降可造成城市建筑破 坏、地下管道断裂、咸水入侵、加剧海岸 侵蚀等破坏性后果。
土壤盐渍化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或咸水 侵入地下淡水层,使地下 淡水咸化,称为咸水入侵。 它包括陆地淡水层和咸水 层的串层,以及海水入侵 两种现象。地下淡水咸水 化后不再可能被利用,同 时可造成农田盐碱化。咸 水入侵主要由过量开采地 下水引起,是一种长期地 质灾害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水质因人为因素而恶 化称为地下水污染。一般将 水质变质的程度超过饮用水 水质标准(或其他水质标准) 的地下水称为 被污染的地 下水。 地下水污染主要由 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源(不当造成。我国的水(含地 表水)污染较为严重。
风化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坚硬的 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变化, 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风化作用不能 形成特殊地形,但可以改造和破坏。从而对 地形和沉积物产生影响。
引起风化作用的因素:岩石释重、温度、氧、 水溶液及生物等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 分为三大类型: 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 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活 动引起地表岩石的分解破 坏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可 分为生物物理风化和生物 化学风化作用两类。
水在岩石风化中起的作用
侵蚀。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岩石的风化更多的表现在物理风化,冰冻风化,生物风化, 化学风化,建筑的风化(PS:建筑物的风化由任何石头、砖块或混凝土制造的建筑物会受到和其 它露出表面的岩石相同的风化媒介影响。而雕像、遗迹及装饰的石制品能够因为自然风化而受到 严重破坏。以上过程在酸雨影响的地区上会加强。)。另外影响风化的作用因素还表现在气候条 件,地形条件,岩石的成分。
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8.A【解析】本题考查水圈的特点。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圈层是水圈,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 A正确;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B错误;有天气现象的是大气圈,C错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是生物圈,D错误。
[山东日照2023高一期中]观测和分析人工激发的地震波速度变化是勘探石油、天然气的重要方法。下图表 示不同地点人工地震波速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知识点1]人工地震波依次通过( ) A.地壳、莫霍界面、地幔、软流层 B.地壳、软流层、莫霍界面、地幔 C.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软流层 D.地壳、古登堡界面、软流层、地幔
B.地壳是地球软流层以上的固体外壳
C.地壳的厚度与海拔呈负相关
D.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3.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读图可知,图中甲曲线在青藏高原地区深度可达60~70 千米,在山东丘陵地区附近则仅有30千米左右。由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可知, 图中甲曲线为地壳和地幔分界面——莫霍界面,C正确;从甲曲线所处的深度可知,其不可能代表 地球表面、软流层和古登堡界面,A、B、D错误。
11.[湖北宜昌2024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据四川省地震局官方消息,四川地区已实现震后5~7秒发送预警信息、震中位置偏差控制在10千米以内、 中强地震震级偏差平均0.5级的精准测定,并且在4级及以上地震发生后,系统10分钟内即可生成地震烈 度分布图,实现了仪器烈度图从无到有的突破,烈度速报精度达10~15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图。
二、巩固练习
[江苏无锡2024高一调研]右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知识点1]若界面代表莫霍界面,则甲( ) A.代表地壳 B.代表地幔 C.平均厚度170km D.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讲解版)
专题13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0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先锋植物指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
巴西高原某地为石英岩阶梯状地貌,先锋草本多在其陡坎上部的节理(即裂隙)薄弱带率先发育,随着演替持续,灌木发育,阶梯平台逐渐后退。
下图是厦门中学生助手地理研究小组制作的示意该石英岩阶梯状地貌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陡坎上部的节理薄弱带率先发育先锋草本的关键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2.与先锋草本相比,灌木()A.对水肥需求少B.根系伸展空间比较大C.环境适应性强D.改造地表形态作用弱3.后期,石英岩阶梯状地貌陡坎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生物风化B.流水侵蚀C.物理风化D.风力侵蚀【答案】1.D 2.B 3.A【解析】1.根据材料“先锋草本多在其陡坎上部的节理(即裂隙)薄弱带率先发育”,因为陡坎上部的节理薄弱带裂隙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有少量土壤存留,利于草本植物生长发育,故其关键因素是土壤,D正确;该处光照、气温和降水均无明显差异,不是其形成的关键因素,ABC错误。
故选D。
2.根据上题和材料信息,先锋草本多在裂隙处率先发育,对环境要求较低,土壤发育差,随着演替持续,松散碎屑物质增多,土壤增多,灌木发育,因此,与先锋草本相比,灌木对水肥需求多,根系伸展空间比较大,环境适应性差,改造地表形态作用强,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后期,石英岩阶梯状地貌的陡坎变化,主要是因为灌木等植物根系的顶托作用使得岩石破碎,形成碎屑堆和松散巨石,此种作用属于生物风化作用,A正确;该地为石英岩地貌,岩层较为坚硬,流水侵蚀、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均不是其地貌陡坎变化主要的外力作用,BCD错误。
故选A。
“沙漠漆”是指戈壁砾石裸露的荒漠区,砾石表面像涂抹了一层油漆。
“沙漠漆”石体截面并不黑,只是外面包裹着铁锰沉积,石体表面通常有各种美丽的岩画,历经千年,依然留存,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沙漠漆”的形成类似于()A.黄土高原的形成B.华北地区的土壤盐碱化C.东南的红色丘陵D.长白山地区的熔岩地貌5.“沙漠漆”石体表面的岩画历经千年、依然留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B.气压C.湿度D.风力【答案】4.B 5.C【解析】4.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戈壁砾石裸露的荒漠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下永中铁锰氧化物浓度高,其随水分蒸发后被砾石阻挡,在砾石底部集聚、沉积(有些矿物质也进入砾石一定深度),形成“沙漠漆”。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宇宙中的地球(讲解版)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
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
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
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火星表面温度高D.火星上大气稀薄2.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A.火星公转速度快B.地球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稀薄D.火星的质量小【答案】1.B 2.C【分析】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正确。
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是类地行星,A错误。
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误。
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2.火星体积和质量较小,产生的引力较小,形成的大气较薄,因此小天体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发光、发热产生的磨损较少,更容易撞击火星表面,C正确,D错误。
火星公转速度快不是容易遭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错误。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B错误。
故选C。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答案】3.C 4.C【分析】3.从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分析,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同一经度区南北变化较小,BD错误;数值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所以表示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C正确、A错误。
故选C。
4.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地壳和地幔以莫霍面为界,所以地壳最底部即地壳厚度0千米为莫霍界面,C正确;海平面为大气层下垫面;岩石圈底部和软流层中部位于地幔,ABD错误。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含详解
专题13 地表形态的塑造“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
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汽油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
下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冰川侵蚀强烈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D.流水侵蚀强烈2.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冰川侵蚀一岩层外露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冰川堆积B.地売挤压一地层凹陷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C.地壳抬升一岩层断裂一地层隆起一泥浆喷出一冰川堆积D.地売挤压一地层隆起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
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是()A.甲B.乙C.内D.丁4.丁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主要为()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
下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帕图斯湖是雅库伊河和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海水作用()A.洋流自南向北搬运泥沙B.波浪不断侵蚀沿岸泥沙C.波浪使泥沙平行海岸堆积D.沿岸流提供丰富的泥沙6.帕图斯湖东岸的沙坝()A.增加飓风冲刷海岸B.沉积物质颗粒杂乱C.长度与宽度不断减小D.作为港口防波堤7.帕图斯湖()A.随时间变化面积越来越大B.流域植被恢复可减缓沼泽化C.径流增大湖泊深度也增加D.渔民人工养殖可减缓沼泽化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1),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
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专题 地貌含详解
专题04 地貌区域的地质地貌证据可以通过河流地貌来判断。
涪江自第四纪以来发育了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和全新世(Q3)等三期冲(洪)积扇。
下图为涪江冲(洪)积扇地区构造地貌和河流演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Q1冲(洪)积扇堆积物的颗粒()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变细B.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C.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变粗D.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粗2.该区域经历过的地质过程最可能是()A.F1-F2之间地层间歇性下陷B.F1西北侧高山地层持续隆升C.F1-F2之间地层间歇性隆升D.F2南侧地层持续下陷考察发现,青藏地区山地的山峰和山脊的形态很不一样。
下图示意极高山峰发育演化模式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青藏地区极高山峰和山脊形态的发育除了构造运动,主要还有()A.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B.流水堆积和冰川堆积C.流水堆积和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和冰川堆积4.判断图示极高山峰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②②②②B.②②②②C.②②②②D.②②②②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
印加入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6.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博卡拉是尼泊尔最为盛名的风景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900米的河谷,是世界三大滑翔伞圣地之一,稳定且强度适中的上升气流是滑翔运动必备的条件。
滑翔者乘坐无动力滑翔伞从附近的山地起飞,沿着山坡可以一直滑翔到谷底。
由中国资助、中国企业承建的博卡拉国际机场于2016年4月13日开工建设,将成为尼泊尔的第二个国际机场。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地球的外部圈层(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地球的外部圈层读自然环境中四大圈层间水分联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D.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环节①有直接影响的方式是()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人工降雨D.植树造林下图为“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C.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构成4.关于圈层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①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②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③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④圈层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读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关于M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B. 纬度越高该层厚度越大C. 土壤矿物养分都来自该层D. 土壤粗细质地与之关系密切6.图示各自然要素中,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下图为“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A.5个B.4个C.3个D.2个8.地理环境中最活跃和不单独占有空间的圈层是()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壳9.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B.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10.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内部圈层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060平方千米,其中14座新老时期火山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称为五大连池。
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2.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水圈是连续而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南设得兰群岛是南极洲的火山群岛,它处于一个岛弧的地质环境,早期基本上和南极半岛连在一起,后来群岛逐渐与半岛分离,形成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下图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的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判断图示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 )A.海底地貌类型B.深海钻探探测C.地震波速度变化D.潜水实地观测4.图中四地( )A.①处为海底盆地B.②处海平面较高C.③处大洋地壳较②处薄D.④处海水深度最大据报道,截止2021年当地时间10月27日,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已持续剧烈喷发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喷出了大量熔岩流和气体,随着火山灰的扩散,该地区上空弥漫大量烟雾。
图1是该火山喷发景观,图2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该火山喷出的大量熔岩流和气体的源地最可能位于( )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6.读图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深度增加波速逐渐增加B.在2900km以下,横波变慢纵波加快C.在1000km附近纵波与横波的波速之差为7km/sD.在2900km附近纵波与横波的皆出现了突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局部)。
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构造①最大厚度位于( )A.青藏高原B.大西洋中脊C.安第斯山D.阿卑尔斯山8.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加的不连续面位于( )A.构造①②之间B.构造②与软流层之间C.构造③④之间D.构造③与软流层之间9.岩石圈的范围是( )A.构造①全部B.构造①②和软流层C.构造①和②D.构造①②③和软流层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考点04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1年4月7日23时左右,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搭载海洋地质Ⅱ号科考船,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取得这一深度的可燃冰样品,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海海域表层海水()A.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不大B.盐度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减C.密度北部高于南部D.盐度与密度成负相关关系2.研发海底钻机系统的意义有()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Ⅱ研究地幔中矿岩的物质组成Ⅱ改变能源消费构成Ⅱ勘探海洋深海资源A.ⅡⅡB.ⅡⅡC.ⅡⅡD.ⅡⅡ【答案】1.C 2.B【解析】1.本题考查表层海水相关知识,1千米以下为深层海水与题目不相关,A选项排除。
盐度最大值位于副热带海区,其变化规律为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南海北部位于回归线附近,南部位于赤道附近,盐度由高纬向低纬度递减,B选项错误。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一般来说,海水盐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成正相关关系,南海海域表层北部海水盐度较大,海水密度北部高于南部,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C。
2.海底钻机系统有助于了解我国海洋海床中各类矿藏的分布情况,在进行开发海底矿藏时,由于是自主研发系统,受他国影响较小,能够进一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ⅡⅡ正确。
从材料可知,“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其深度较小,主要是对地壳中的矿脉进行研究,还不能达到地幔深度,Ⅱ错误。
海底钻机系统能够开发海洋资源,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就目前的勘探和开发技术还不能足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说法过大,Ⅱ错误。
ⅡⅡ正确,故选B。
积云由空气上升冷却凝结形成,轮廓分明。
下图示意韩国西南部冬季风影响下不同地点积云比例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海岸附近积云的比例相对较大,主要因为()A.大气层较稳定B.海风风速较大C.陆地表面寒冷D.海洋表面温暖4.该剖面陆地上积云比例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距海远近B.地形地势C.水汽含量D.近地面气温【答案】3.D 4.B【解析】3.从积云形成的动力因素来看,积云形成是对流上升冷却导致的,大气不稳定,并不是海风将积云从海洋吹向陆地的,A、B错误。
近地面温度高,空气易出现对流运动,冬季海洋和陆地相比,海洋表面温暖,陆地表面寒冷,海洋处更易形成积云,海岸附近积云的比例相对较大,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积云主要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所以积云形成取决于水汽含量和热力性质。
从水汽含量来看,海洋要多于陆地,沿海要多于内陆,故距海远近主要对比陆地和海洋积云比例,A错误。
同在陆地,由海洋向内陆地区走,水汽含量减少,近地面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积云比例会下降,但图示中往内陆走积云比例在上升,C、D错误。
此时,唯一与积云变化大致相当的是陆地海拔在上升,故该剖面陆地上积云比例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形地势,B正确。
故选B。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
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Ⅱ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B.Ⅱ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C.Ⅱ圈层是地核D.Ⅱ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答案】5.A 6.D【分析】5.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
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选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BCD错误。
故选A。
6.读图可知,图中Ⅱ圈层位于地面以上空中,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图中显示,Ⅱ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因此空间分布是连续的,B错误;图中显示,Ⅱ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不是地核,C错误;图中显示,Ⅱ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一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正确。
故选D。
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B.都在地/月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8.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一定有“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答案】7.C 8.D【分析】7.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都是纵波(P波)速度大于横波(S波),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横纵波都在地/月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表面纵波的速度大约为8km/s左右,横波的速度大约为4.4km/s,速度大于月球表面,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8.根据图中信息,地震波只有一处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D正确;整个月球由月球岩石圈(0~1000公里)、软流圈(1000~1600公里)和月球核(1600~1738公里)组成,C错误;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A错误;“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B错误,所以选D。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Ⅱ圈层B.Ⅱ圈层C.Ⅱ圈层D.Ⅱ圈层10.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Ⅱ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Ⅱ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Ⅱ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Ⅱ圈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9.B 10.C【分析】9.由所学知识可知,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读图可知,图中Ⅱ圈层、Ⅱ圈层、Ⅱ圈层、Ⅱ圈层分别表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因此岩浆一般来源于Ⅱ圈层,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由第1题分析可知,图中Ⅱ圈层为地壳,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6千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因此地壳厚度海洋较陆地薄,A错误;Ⅱ圈层为地幔,由固态物质构成,因此地震横波能通过,B错误;由于Ⅱ圈层(外核)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最可能为液态,C正确;Ⅱ圈层为内核,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物质密度也极高,D错误。
故选C。
2021年10月1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4.8级地震,震中位于巴厘岛东北部,震源深度10千米。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局部略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板块边界的类型和爪哇岛所属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消亡边界欧亚板块B.生长边界欧亚板块C.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D.生长边界印度洋板块2.此次地震,地震波从震源向地面传输过程中()A.横波和纵波速度均突然增大B.横波和纵波速度均变化不大C.横波速度增大,纵波速度减小D.横波速度减小,纵波速度增大【答案】1.A 2.B【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地区位于板块的碰撞边界,属于消亡边界,爪哇岛属于亚欧板块,故A正确;B、C、D错误。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中横波速度较慢、纵波速度较快,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较均匀,B正确;A、C、D错误。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答案】3.C 4.C【分析】3.从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分析,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同一经度区南北变化较小,BD错误;数值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所以表示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C正确、A错误。
故选C。
4.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地壳和地幔以莫霍面为界,所以地壳最底部即地壳厚度0千米为莫霍界面,C正确;海平面为大气层下垫面;岩石圈底部和软流层中部位于地幔,ABD错误。
故选C。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6.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部D.软流层中部【答案】5.A 6.B【分析】5.图中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地壳厚度等值线大体上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我国陆壳最薄处位于东部,厚度小于36km,最厚处位于青藏高原,厚度大于70km。
所以图示区域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上为由东向西逐渐增大,故选A。
6.莫霍界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莫霍界面到地表的部分为地壳,所以图中0km为莫霍界面,故选B。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
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A.地壳一地幔一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古登堡界面B.地壳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C.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核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壳D.地壳一莫霍界面一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8.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A.B.C.D.【答案】7.D 8.A【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
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7.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从地表至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ABC错误,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