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第3讲世界主要国家一、选择题“全球米贵”令粮食平安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平安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乐观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学问回答1~2题。

1.日本乐观开展海外屯田的缘由不包括()。

A.人多地少B.山地多平原少C.农村人口比重大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有,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分,粮食品质好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宽敞解析第1题,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重小。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苏丹有白尼罗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为丰富;气温年较差对于养分积累没有明显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东部和南部为多条河流发源地,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答案 1.C 2.C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M、N是世界有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M湖四周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四周的植被为温带草原D.两湖均为内流湖4.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M湖为东非大裂谷带上的维多利亚湖,四周为热带草原带;N湖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的休伦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苏必利尔湖是五大湖中最大的湖泊。

两湖均为外流湖。

第4题,东非高原地区经济进展水平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破坏严峻。

五大湖地区石油不丰富,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峻。

答案 3.B 4.D读俄罗斯局部地区农产品和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项训练12南极洲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项训练12南极洲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专项训练:南极洲1.2017年11月8日上午,我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缓缓驶出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直奔位于罗斯海西岸的难言岛。

在那里,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为中国建设第5个南极考察站做前期准备工作。

“雪龙”号将于2018年4月回到国内,执行任务周期164天,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罗斯海是南极洲的重要海域,其属于( )A.南极洲内海B.大西洋边缘海C.印度洋的边缘海D.太平洋的边缘海(2)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12级以上的暴风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主要成因有( )①沿海地带比内陆气压更高,气压梯度力大②地形平坦,地表冰雪覆盖对风的阻挡小③南极极地高压强大,沿海地带气压梯度力大④风多来自海上,缺少阻挡,摩擦力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研究发现,南极洲封冻是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今)以来全球“冰室效应”的缩影。

中生代时期(距今2.52亿年-0.66亿年),二氧化碳浓度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全球气候普遍温暖。

当新生代造山运动发生时,山体岩石中的硅酸盐与降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固定到沉积物中,引发“冰室效应”,全球气候变冷。

此外,西风漂流的出现、加强,使得南极进一步变冷。

2019年11月7日,中国“雪龙2号”科考船从霍巴特港附近海域出发,于2019年11月23日抵达中山站附近海域。

下图为南极大陆及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南极洲封冻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全球海平面下降B.板块运动更剧烈C.南极地区上升气流加强D.南极冰川更新周期变短(2)“冰室效应”的产生( )A.是因为西风漂流促进水热交换B.是由于造山运动消耗地球内能C.导致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增大D.使南极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多(3)“雪龙2号”从霍巴特港到中山站附近海域的航程中( )A.船上日出的地方时渐晚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C.地中海气候区受副高控制D.多数时间是逆流而行3.下图为南极洲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1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1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A.②
B.③
C.④
D.⑤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①国为缅甸,位于东南亚;②国为日本,位于 东亚;③国为伊朗,位于西亚;④国为印度,位于南亚;⑤国为越南,位于东南 亚。其中印度人口最多,超过 10 亿;缅甸、印度、越南与我国接壤。
【答案】 (1)C (2)D (3)C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亚洲的面积与分区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1)面积:4 4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2)地区划分:按地理方位,分为 A__东__亚____、B 东南亚、C___南__亚___、D 西 亚、E__中__亚____、F 北亚 6 个地区。
工具为狗拉雪橇
叶林分布广
住高脚屋
气候炎热多雨,潮湿
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
气候炎热,大多过游牧生活
住房墙厚、窗小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墙厚、 窗小可减少热风、热量进入室内
捕鱼为生,船为交通工具
降水丰沛,河网密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2.亚洲的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亚洲人口众多,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很大,对资源 和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以人口与粮食问题为例,分析如图所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特别提醒】 (1)图解亚洲主要地形区(高原、山地)
上一页
返回导航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2章 世界地理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中图版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2章 世界地理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中图版高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本讲内容为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往往作为高考试题的载体,运用高初中地理知识来解释区域地理事象的分布特点、成因等。

如2018·全国卷Ⅰ·T36;2017·全国卷Ⅱ·T37等。

1.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图、等高线图及图文材料,分析海陆分布、地形等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综合思维:结合某区域的图文资料,分析世界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及其对其他要素的影响。

知识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B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C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D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E德雷克海峡(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特点海底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大洋底部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1)世界主要地形区①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

②主要高原亚洲: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南美洲: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③主要平原亚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图兰平原等;欧洲: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等;北美洲:中央大平原;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等。

④主要盆地:刚果盆地、巴黎盆地、大自流盆地等。

(2)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大洲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中部高,四周低非洲以高原为主;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欧洲以平原为主;南北高,中部低南极洲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北美洲西部为高大山脉,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古老低缓的高原山地南美洲西部为高大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大洋洲大陆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考法1 以某区域图切入,考查世界海陆分布状况(2018·某某一模)下图中甲港口所在国家是海运大国,海运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专项突破10世界洋流分布图判读湘教版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专项突破10世界洋流分布图判读湘教版

图形专项突破10世界洋流分布图判读读图流程1.根据纬度和大洋环流流向的组合,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和具体名称步骤实例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图中甲、乙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丙是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第二步:根据洋流流向判断南北半球图中甲位于南半球(逆时针方向),乙位于北半球(顺时针方向),丙位于北半球(逆时针方向)第三步:联系世界洋流分布实际情况,确定洋流名称图中,如果甲位于太平洋,则①为南赤道暖流,②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③为西风漂流,④为秘鲁寒流;如果乙位于大西洋,则⑤为北赤道暖流,⑥为墨西哥湾暖流,⑦为北大西洋暖流,⑧为加那利寒流;如果丙位于太平洋,则⑨为阿拉斯加暖流,⑩为千岛寒流2.根据等温线分布判定洋流所在半球、流向、性质及名称3.根据海陆轮廓判断洋流真题感悟[典例] [江苏卷]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2)题。

(1)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解题能力培养][答案] (1) (2)变式演练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图中T1、T2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若甲洋流所处纬度是30°,那么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⑥东澳大利亚暖流A.甲→②→⑤→①B.④→①→⑤→甲C.③→甲→⑥→②D.⑥→④→甲→⑤2.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可能在( )A.(61°N,10°W) B.(4°S,150°W)C.(28°S,157°E) D.(32°N,143°E)图形专项突破○10[真题感悟][典例] 解题能力培养:北南答案:(1)D (2)C[变式演练]1~2.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图中洋流属于寒流。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学科素养微专题1海水的性质(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学科素养微专题1海水的性质(含解析)

2021⾼考地理湘教版⼀轮复习习题:学科素养微专题1海⽔的性质(含解析)学科素养微专题1海⽔的性质⼀、海⽔的温度1.海洋热量收⽀状况:(1)收⼊: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热量。

(2)⽀出:主要是海⽔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3)影响海⽔温度的因素:纬度因素、深度、海陆分布、⼤⽓运动、海⽔运动等。

2.海⽔温度的分布规律:(1)垂直分布规律。

位置变化规律总体趋势随深度增加⽽递减,表层⽔温⼀般最⾼1 000⽶以上,随深度变化幅度很⼤深度差异1 000⽶以下,随深度变化幅度很⼩(2)⽔平分布规律。

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同⼀季节由低纬度向⾼纬度递减同⼀海区夏季⽔温普遍⾼于冬季3.海⽔温度的影响:⼆、海⽔的盐度1.影响海⽔盐度分布的因素:2.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盐度最⾼,由副热带海域向⾚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3.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原因:(1)南纬60°附近海域盐度⽐北纬60°附近海域盐度⾼,是因为南纬60°附近为⼤⾯积的海洋,⽽北纬60°附近海域周围陆地⼴阔,陆上河流⼤量淡⽔汇⼊海洋,起到稀释的作⽤。

(2)世界表层海⽔盐度最⾼、最低的海区及其原因。

海区盐度最⾼盐度最低盐度超过4% 低于1%原因⽓候位于副热带海区,降⽔少⽽蒸发旺盛,蒸发量⼤于降⽔量纬度较⾼,⽓温较低,蒸发量⼩。

受西风影响降⽔较多,蒸发量⼩于降⽔量径流两岸是⼲燥的沙漠地区,⼏乎没有陆地淡⽔注⼊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量的淡⽔注⼊海域封闭度⽐较封闭,与⼤洋的海⽔交换少三、海⽔的密度1.含义:指单位体积内海⽔的质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其中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

⼀般来说,温度越⾼,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1)⽔平分布:表层海⽔密度随纬度的增⾼⽽增⼤,同纬度海域的海⽔密度⼤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密度随深度的增加⽽增⼤。

(3)特殊分布:有时随深度增加,海⽔密度会突然变⼩,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十二章产业区位选择第55课时工业布局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十二章产业区位选择第55课时工业布局

第十二章产业区位选择第55课时工业布局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精讲点拨1.工业集聚2.工业分散[注意] 工业分散一般会把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等高附加值的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大品牌培植力度。

真题感悟[典例] [2023·全国乙卷]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转移到湖南省邵东市。

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并相继成立打火机行业协会和打火机出口监管委员会。

2009年,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目前,邵东市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世界同类打火机总产量的70%。

据此完成(1)~(3)题。

(1)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打火机产业生产链短②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③当地有打火机创新技术④当地有打火机产业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各企业发展规模B.协调与外地生产联系C.监督产品质量与价格D.引领产品研发和营销(3)除技术创新外,支撑邵东打火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①快捷的对外交通②稳定的市场需求③有效的企业组织④较高的产品价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题能力培养][答案] (1) (2) (3)变式演练[2021·浙江1月选考]目前半导体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形成全球生产系统。

下图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半导体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主要得益于( )A.区域发展协调性减弱B.地区间信息联系更加便捷C.地区间人才流动减少D.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增强2.半导体产业分散布局有利于企业( )①推行清洁生产②避免无序竞争③提升技术水平④降低生产成本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真题感悟][典例] 答案:(1)B (2)D (3)B[变式演练]1~2.解析:第1题,通信行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地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半导体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B正确。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洋 流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洋 流

第13讲洋流1.世界洋流的分布(1)全球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①由图可知,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及极地东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的分布决定了洋流的模式,也反映了洋流的流向。

②中低纬海域的表层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大洋东岸为寒流。

③中高纬海域的表层洋流以副极地为中心,为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实际上南半球不存在该大洋环流),大洋西岸为寒流,大洋东岸为暖流。

(2)世界主要洋流的性质及分布①洋流的性质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②影响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同时还受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的影响。

③主要洋流分布海域主要洋流名称共有洋流太平洋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大西洋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 本格拉寒流印度洋Q厄加勒斯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④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很大的影响⑥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使得该处沿岸气候更加温和湿润;⑦处受加那利寒流影响,使得该处沿岸气候更加干燥少雨。

(2)寒暖流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如图中②④⑥;上升补偿流处也会形成大渔场,如图中⑤。

(填序号)(3)③和⑧两处海域风浪较大的是⑧,原因是其处于西风带内,西风漂流强大,且受陆地阻挡,风浪大。

(4)④和⑥两处最容易受冰山影响的是④(填序号),原因是拉布拉多寒流可能把北冰洋的冰山带到此处。

(5)在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如②④;在寒流流经的地区也容易形成海雾,如①⑤⑦;(填序号)影响海上航运。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7课时地球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7课时地球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7课时地球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探究地球自转规律精讲点拨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同一海拔)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同一纬度)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3.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

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0~837km/h→高纬度837~1447km/h→中纬度1447~1670km/h→低纬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低值,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高值,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真题感悟[典例] [2021·湖北卷]深空网是支持深空探测活动,放飞人类太空梦想的核心系统。

深空站作为深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建立天地联系通道,实现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和数据传输,其系统复杂,对站址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建设维护成本极高。

我国已基本建成功能完备、性能先进、全球布局的深空网,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保驾护航。

图1示意佳木斯深空站,图2示意全球主要深空站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单个深空站无法实现对航天器的连续测控覆盖,主要是因为(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形状D.地球大小(2)为了实现全天24小时360°对航天器的连续跟踪,需要建立的深空站个数至少是( )A.2 B.3C.4 D.5(3)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深空站的全球布局,图2中①~④可选为站址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能力培养][答案] (1) (2) (3)变式演练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00千米/时,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20千米/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60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区域联系1.区域与区域之间必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

2.区域自然地理系统的联系方式: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循环等。

3.区域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联系形式: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等。

4.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突出表现含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经济全球化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特别提醒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第二,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

第三,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第四,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二、区域协调发展1.意义: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合作效果表现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合作双方的相互发展东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等,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实现了“双赢”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达区域具有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具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2课时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2课时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

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2课时水平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精讲点拨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真题感悟[典例1] [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洋流B.地形洋流C.纬度大气环流D.地形大气环流[解题能力培养][答案] (1) (2)变式演练[2022·浙江1月卷]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能力点二地方性分异现象的判断精讲点拨1.判断方法若在实际自然带分布中,某自然带的分布与上图所示理论分布不符,则为地方性分异规律。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出现的热带雨林,并不在赤道附近,为地方性分异现象。

2.地方性分异现象的表现真题感悟[典例2] [2020·浙江1月卷]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m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A.夏季受印度低气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解题能力培养][答案]变式演练[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

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展示]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基础梳理]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2.周期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为黑夜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白天(2)昼夜界线:AB 线为晨昏线。

(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如上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时刻较早。

(2)地方时①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

(3)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特别提示 (1)北京时间是指120°E 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 的地方时。

(2)国际标准时间,又叫世界时,是指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自然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图文拓展]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在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线的长度不同,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湘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5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湘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5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1.图2中水位变化曲线①②③分别对应( B ) A.甲湖、乙湖、丙湖
B.甲湖、丙湖、乙湖
C.乙湖、丙湖、甲湖
D.丙湖、乙湖、甲湖
2.该水系(
图2 B.重组前乙湖水汇入丙湖 D.重组后丙湖盆容积缩小
解析 第1题,气候暖湿化,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和降水增加,湖泊面积总体增 加,依据题意甲、丙两湖盐度明显降低,说明两湖的淡水注入量明显增加, 湖泊水位应显著上升,由于甲湖面积相对丙湖小,所以在相似的水量增加下, 甲湖水位上升幅度更快,所以①对应甲湖,②对应丙湖;乙湖盐度变化不大, 说明其补给水量稳定,水位变化不大,③对应乙湖。B正确,A、C、D错误。 故选B。第2题,由材料“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得知, 原有邻近的湖泊是相对孤立的,图示甲、乙两湖邻近,所以重组前甲湖水并 未汇入乙湖,A错误;乙湖远离丙湖,现有的河道应是在重组之前就存在的, 所以重组前乙湖水汇入丙湖,B正确;湖泊流域面积与汇水区域有关,而汇水 区域与地形直接相关,地形并未发生变化,所以甲湖流域面积并未扩大,C错 误;丙湖面积会扩大,湖盆的容积不会缩小,D错误。故选B。
河流汛期及补给类型。
月份 流量/(m3·s-1)
月份 流量/(m3·s-1)
1
2
3
4
5
6
266
388
465
647
493
502
7
8
9
10
11
12
881 1 025 642
569
437
245
提示 如下图。
该河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以雨水补 给为主。
思维拓展·再提升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二世界地理分区基础复习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二世界地理分区基础复习

世界地理分区第一组题东亚一、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1、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

2、在图一中标出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日本海、朝鲜海峡。

在图二中标出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

在图一中标出下列国家及其首都: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朝鲜(平壤)、中国(北京)、蒙古(乌兰巴托)。

①半岛,②岛,③岛,④岛,⑤岛,⑥海,⑦海,⑧洋。

3、东亚地势高低,西部以和地形为主,东部以地形和地形为主,东部半岛和岛屿以和地形为主,面积狭小,河流。

日本多火山地震,因为位于板块和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4、(1)图一中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 E处气候为。

在图中大致画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2)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气候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冬季因为陆地降温,陆地上形成高压,也叫高压,它切断了低压,海洋上保留了低压,在太平洋上叫低压,风(风向)就从陆地吹向海洋,在该风控制之下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陆地升温,在陆地上形成低压,也叫低压,它切断了高压,海洋上保留了高压,在太平洋上叫高压,风(风向)就从海洋吹向陆地,在该风控制之下气候特点是。

在图中画出两种季风的风向。

(3)图二中国家西北部冬季多暴风雪,理由?5、日本国家水能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成因。

6、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和沿岸。

日本工业区包括、、、和。

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7、日本的原料和燃料主要靠进口,其中石油主要来自,铁矿主要来自,煤主要来自,棉花主要来自。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向是,其次是和。

8、简要叙述日本农业的特点。

9、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在图二中标出它的位置,简要分析其成因。

10、日本首都,位于关东平原部;日本最大的两个港口和;日本的硅岛,日本的科技城,汽车城。

第二组题东南亚一、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经度和纬度。

仔细观察它经过的地区。

2、东南亚由图中甲半岛和乙群岛两部分组成。

地理位置处于联系洲和洲,沟通了洋和洋的“十字路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2.2 世界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一、选择题(11题,共44分)(xx天津河西期末)读“某区域地图”(图1)及“某国家首都内罗毕的气候特征图”(图2),完成第1~2题。

图1图21.内罗毕周围地区适宜种植园艺作物,传统园艺作物以茶叶和咖啡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B.河流众多,流量稳定,灌溉水源充足C.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小D.地处低纬,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2.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园艺作物以花卉为主,并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东临印度洋,海洋运输便利,便于花卉销售到国外市场B.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花卉市场需求量大C.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D.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策支持答案:1.C 2.D解析:第1题,由图中内罗毕的经纬度和气候统计图可知,该地位于东非高原,受地形影响,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的季节变率大,全年温暖,年温差小,故C项正确。

第2题,花卉产业时效性强,对交通要求高,不能用海洋运输,故A项错误;花卉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不是面向本地市场,故B项错误;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故C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给予政策支持,故D项正确。

(xx四川成都摸底)下图是“东北亚部分地区图”。

读图,完成第3~5题。

3.与黄河中游比较,R河段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B.有春汛C.结冰期短D.有凌汛4.甲所在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土层变薄,肥力不足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可用耕地面积小,耕地不足5.影响乙国工业区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海洋运输B.消费市场C.铁路运输D.技术水平答案:3.B 4.C 5.A解析:第3题,R河段有春、夏两次汛期;纬度高,温度低,河流结冰期较长;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松花江和黄河中游均有凌汛。

故选B项。

第4题,由图可知,甲为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一年一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选C项。

第5题,由图可知,乙国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日本地狭人稠、资源贫乏,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工业布局在沿海便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故影响日本工业区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海洋运输。

(xx重庆调研)xx年11月5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广州启程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11月27日穿过了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然后驶入浮冰区(浮冰是大陆冰川断裂后滑入海洋里形成的)。

这次航程计划于xx年4月返回上海。

完成第6~7题。

6.“雪龙号”11月27日前后穿过的风带和所经海域的洋流正确组合是下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7.关于浮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浮冰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在冬季B.浮冰面积缩小会使海水盐度升高C.浮冰只可能在南极附近海域出现D.浮冰融化后陆地面积可能会缩小答案:6.B 7.D解析:第6题,考察船到南极考察,穿过的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应该是南半球西风带,风向是西北风,所经过的洋流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寒流,且自西向东流。

甲图是东南信风,洋流向西流,A项错误;乙图是西北风和向东流的寒流,B项正确;丙图是西南风,洋流是暖流,C项错误;丁图是东北风,洋流是暖流,D项错误。

第7题,南半球夏季时,南极洲气温较高,浮冰从冰川周边断裂入海,所以浮冰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应该是夏季,A项错误;浮冰面积缩小即冰融化成淡水会使海水盐度下降,B 项错误;浮冰会随洋流向较低纬度海域运动,在中高纬度海区都可能出现浮冰,C项错误;浮冰融化后海平面会上升,淹没一部分陆地,D项正确。

下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8~9题。

8.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9.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答案:8.A 9.B解析:第8题,⑤地比④地靠近海洋,受海洋的影响大,降水较多,阴天多,气温日较差小;①地靠近海洋,③地位于内陆,所以③地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比①地大;读图可知,该月属于夏季,①地气温比周围低,所以①地附近的等温线向南凸出;③地气温比周围高,所以③地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

第9题,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东北部,所以②地与③地之间不是人口稠密地区;③地与⑤地之间区域位于中央大平原,森林较少,耕地较多,且商品谷物农业发达;⑤地以东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不可能夏季高温少雨。

读“世界某区域地理要素图”,完成第10~11题。

10.甲地6、7月份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增湿B.地形抬升C.赤道低压控制D.受西风影响1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荒地、谷类种植、混合农业、粗放牧业四类,下列地点可能出现大面积粗放牧业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10.D 11.C解析:第10题,因为甲地为地中海气候,6、7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所以主要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第11题,结合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可判断①为谷类种植,②为混合农业,③为粗放牧业,④为荒地。

二、综合题(2题,共56分)12.(30分)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

(2)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3)xx年的冬奥会将在索契举行。

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索契适宜滑雪比赛的优越自然条件。

(4)图中D所在国家东部自南向北有注入北冰洋的三条大河,试分析这三条河流下游农业不发达的自然原因。

答案:(1)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

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A 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经外力侵蚀,B山脉形成年代较晚,外力作用的影响较小。

(2)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3)索契南临黑海,属地中海气候,冬季迎风坡降水量大;北邻高大山脉(大高加索山),山地积雪量大;地处山区,坡度适宜滑雪。

(4)三条河流的下游,纬度高,热量不足;有凌汛现象,洪涝灾害多发;冻土层深厚,土壤贫瘠,农业生产不发达。

解析:第(1)题,A、B两山地的特征从山地的走向、地势、海拔及外力作用的状况来分析。

第(2)题,C处海域多雾和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及沿岸寒流的影响,锋面气旋活动频繁,西风带来丰富的水汽而形成。

第(3)题,索契适宜滑雪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山地的影响,降雪量大,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水汽含量大等因素。

第(4)题,D为俄罗斯,东部有三大河流,其下游纬度高,热量不足,河流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冻土层广布,不利于农业生产。

13.(26分)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

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

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阿根廷地理简图(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

答案:(1)位置: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脉,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带;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意义: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与合作;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运输;成为南极科学考察休整、给养补充的基地。

(任答两点即可)(2)自然方面:位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降水适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

人文方面:畜牧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草场管理现代化,围栏放牧;重视牧业科学研究,培育优良牧种;铁路与港口的交通条件便利,便于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畜产品远销国外。

(3)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解析:第(1)题,阿根廷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来回答,其意义则总结这三方面的特点分析各自带来的影响。

第(2)题,分别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来回答,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第(3)题,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由于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是紧靠安第斯山脉,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着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气候变得干燥。

243405F14 弔 P36758 8F96 辖i32293 7E25 縥24702 607E 恾28890 70DA 烚 37651 9313 錓31122 7992 禒26573 67CD 柍26126 660E 明{22192 56B0 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