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第二版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的组成和原理、调试方法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同时,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发电机•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发电机调速和电压调整的方法;•发电机的保护和维护。
2. 变压器•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变压器的选型;•变压器的保护和维护。
3. 开关设备•开关设备的种类和性能;•开关设备的选型;•开关设备的保护和维护。
4. 实践操作•发电机的调试;•变压器的调试;•开关设备的调试;•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讲解,介绍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带领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布置相应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调试和故障处理过程,增加其实践经验。
3. 课堂讨论集中讨论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测验、实验报告以及个人总结等形式进行考核,以评价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第二版),刘建友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实验室设备: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多媒体设备:课件、多媒体投影仪等。
六、教学建议由于发电厂电气部分涉及到具体设备和实践操作,建议课程的教学比重尽量倾向于实践操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任务,可以通过提供实验报告和总结提交、设立讨论环节等方式实现。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 1 )巩固)巩固)巩固 " " 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发电厂电气部分 " "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课程的理论知识。
( 2 2 )学习和)学习和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 3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 4 4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 5 5 ) 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 6 6 ) 工程绘图能力。
(工程绘图能力。
( 7 7 )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能力。
2 .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的要求( 1 )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电气主接线设计(图纸 1 1 张)张)张) 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多个方案;经过分析比较,留下 1 — 2个较优方案,对较优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经济计算分析,设备价格、使用综合投资指标),确定最优方案。
确定最优方案。
( 2 )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电气设备选择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按短路状态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应选择的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互感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导线和电缆等。
( 3 )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厂用电部分主接线设计 根据变电站的类型和总容量,确定厂用电压等级、接线形式、厂用变压器的台数及引入方式,选择厂用变压器的容量。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2)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了解与掌握,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系统的详细了解,掌握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故障排除等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专业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3. 设计具体内容3.1 课程设置本课程的设置应包括课程开设的时间、地点、方案、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学习方法等方面。
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方案。
3.2 课程教学计划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实验和实践环节。
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避免过于繁琐和枯燥。
3.3 实践环节的设计本课程设计必须包括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践教学计划。
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电气知识和技能。
3.4 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估,如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来进行教学。
应着重注重讲解实际应用中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发电厂变电所电气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5. 课程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了解和掌握,为学生将来走向职场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
6. 参考文献•《电气工程基础》张广泰等著,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模拟与数字电路》朱鹏,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电气工程基础实验》张广泰等著,电力出版社,2010年版。
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第二版教学设计
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况本课程主要介绍发电厂电气设备及其运行方面的知识,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发电机及其保护和控制;•变压器及其保护和控制;•电力电容器的应用;•发电厂开关设备;•电气安全和应急响应。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理解电气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发电机的保护和控制方法;•掌握变压器的保护和控制方法;•了解电力电容器的应用;•了解发电厂开关设备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电气安全和应急响应的基本知识。
2.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电气系统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能够进行电气设备维护和保养;•能够进行电气设备调试和运行。
2.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3.1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发电厂电气系统的一般组成;•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3.2 发电机及其保护和控制•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发电机保护及其应用;•发电机调节及其应用。
3.3 变压器及其保护和控制•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变压器保护及其应用;•变压器的调节及其应用。
3.4 电力电容器的应用•电力电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力电容器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3.5 发电厂开关设备•发电厂开关设备的种类和作用;•发电厂开关设备故障处理。
3.6 电气安全和应急响应•电气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通过讲解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深入了解电气设备的应用和维护。
•课堂互动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采用“提问、回答、分析、讨论”等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践教学:通过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实践,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110kV 降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姓名:谭飞翔班级:0314405学号:引言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专业课学习后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测试。
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升华。
同时也对培养我们的敬业品德、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具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设计为110kV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 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110KV电压等级采用双母分段线接线,35KV电压等级采用双母接线,10KV电压等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本次设计中进行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熔断器等)、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
本设计以《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等规范规程为依据,设计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政策,所选设备全部为国家推荐的新型产品,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目录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原则及要求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原则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主接线方案设计各电压等级主接线方案选择与论证接线图示例和总接线图主变压器的选择主变压器的选择主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的确定原则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的确定台数的确定容量的确定主变压器型号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短路计算的意义、规定与步骤短路计算的意义总结体会 参考文献短路计算的规定 短路计算的步骤 短路点的选择及计算 短路点的选择 等值网络图 计算各元件电抗值 短路计算114 电气设备的选择15 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 15 断路器15断路器选择原则 15 断路器的选择 16 隔离开关16隔离开关选择原则 16 隔离开关的选择 16 母线选择 17 母线材料选择 17 母线截面积的选择 17 按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1719 201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原则及要求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原则(1)考虑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决定主接线的主要因素。
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第二版课程设计
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第二版课程设计一、前言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是电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设置“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这样的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以本科生为主要教学对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操作,全面提升学生对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1.系统掌握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的组成和原理;2.熟悉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的调试和运行方法;3.掌握二次回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二次回路概述1.电力系统及其基本组成;2.发电厂二次回路及总体结构;3.变电站二次回路及总体结构。
2. 发电厂二次回路1.发电厂二次回路的组成;2.发电厂二次回路的测量及调试;3.发电厂二次回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3. 变电站二次回路1.变电站二次回路的组成;2.变电站二次回路的测量及调试;3.变电站二次回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教材配套习题训练,让学生全面认识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2.实验操作:课程结束后,设置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操作和调试,加深对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的理解;3.实例分析:通过引入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五、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认真学习和完成相关教材习题;2.学生需按时提交实验报告并完成实验操作;3.课程结束后,学生需完成一份课程设计综合报告。
报告包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
六、参考资料1.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建设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设计指导》;2.电气工程类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3.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次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并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1.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的规划和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电力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本节课程将会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首先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
然后讲解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量、三相电路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电力系统分析方法本节课程将会对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解。
包括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支路分析法等。
主要是对三相电路和不对称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3 电力系统设计方法本节课程将会讲解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法。
包括变电站的规划、容量的选取、配变的选择等方面。
同时将会讲解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线路的选取、根据电力需求选取适当的变压器等内容。
3.1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课程设计前,要先制定好整个课程的课程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课程的难度和深度。
同时要设计好课程的教学流程和安排好教学时间。
3.2 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本次课程设计将会结合实验进行。
实验内容主要包含对三相电路的实验、对不对称电路的实验、容量规划的实验等内容。
3.3 课程总结在完成上述实验内容后,要对课程进行总结。
首先对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回顾,然后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最后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和方法,并对未来的学习进行规划。
四、课程设计评估为了确保学生掌握了本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将进行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理论课程测试:测试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电力系统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并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一、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发电厂的电气部分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学习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故障排除。
二、设计目标1.理解发电厂的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学习发电厂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
3.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技巧。
4.能够进行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改进。
三、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设备的功能。
•了解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分析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行特点和需求。
2.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学习发电厂电气设备的选型原则和方法。
•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技术。
•学习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调整和优化方法。
3.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方法。
•学习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和故障排除技巧。
•了解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和预防措施。
4. 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改进•学习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掌握电气系统的改进和升级技术。
•进行实际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改进。
四、设计步骤1.学习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进行发电厂电气设备的选型和配套计算。
3.编制电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
4.安装和调试电气设备。
5.进行电气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6.掌握电气设备故障排除和分析方法。
7.对电气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设计要求1.设计文档需要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编写。
2.文档字数不少于1200字。
3.图表和表格需要清晰明确,便于理解和演示。
4.设计步骤需要详细说明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按照步骤进行实际操作。
六、评估方式根据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和设计文档的质量,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实际操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和操作结果进行评估。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第二版教学设计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第二版教学设计一、引言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发电厂中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其作用是将发电机的交流电转变为输送到电网中所需要的电能。
在发电厂中,电气主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电力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教授学生掌握电气主系统的原理、结构、调试、维护等知识,进行第二版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掌握电气主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电气主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维护技巧;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气主系统故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电气主系统基础知识1.电气主系统的作用和分类;2.电站接线方式及其特点;3.发电机的构成和电磁特性;4.转子在线检查和维修工作。
3.2 电气主系统调试方法1.发电机的旋转方向和转换方式;2.励磁系统的调整;3.稳压稳频的调整;4.电站传动系统的调试。
3.3 电气主系统维护技巧1.定期检查发电机绝缘系统的状态;2.及时更换电气设备的损坏零件;3.注意并处理电气主系统的过热问题。
3.4 电气主系统故障分析与解决1.电气主系统常见故障原因;2.故障检测与排除的流程及方法;3.故障预防和处理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电气主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该系统的基本知识。
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调试实验,让学生掌握调试方法和技巧。
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电气主系统故障分析与解决的实践操作。
五、评价方法1.平时评分:参与率、作业、测验。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本章节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电气主系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本次第二版电气主系统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理解电气主系统的实际应用。
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说明书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南A102指导教师李伯雄设计起止时间:2014年12 月22 日至2015年1 月2日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1)2.课程设计说明书 (3)(1).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3)(2).选择待设计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型式 (3)(3).分析确定高低压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型式 (5)(4).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型式 (6)(5).进行互感器的配置 (7)(6).进行选择设备和导体所必须的短路电流计算 (8)(7).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10)(8).变电所 10KV 硬母线选择及校验 (12)3.课程设计计算书 (14)4.参考资料 (22)1 课程设计任务书1.1 变电所基本资料及设定1.设计变电所在发电厂附近,向附近的用户供电。
2. 确定本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为110kV/10kV,110kV是本变电所的电源电压,10kV是二次电压。
3. 变电所的电源,由对侧110kV变电所B双回联络线路送到本变电所;在低压侧10kV母线,送出至地区负荷。
4. 110kV输电线路电抗按0.4Ω/km计。
5. 环境温度:最高温度 40℃,最热月最高平均气温 32℃6. 变电所10kV侧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秒。
1.2课程设计内容1. 对C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2. 选择C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型式。
3. 分析确定高低压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型式4. 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型式。
5. 进行互感器的配置。
6. 进行选择设备和导体所必须的短路电流计算。
7. 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
8. 设计10kV母线系统1.3相关数据1.变电所数据(本次设计C变电所)1.4系统图G:汽轮机 QFQ-50-2,50MW COSφ=0.8,X〃d=0.20T:变压器SF7-40000/121±2×2.5%P o = 46kW P K = 174kW I o% = 0.8 U K% = 10.51.5典型日负荷曲线:2课程设计说明书1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1.1 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P5页有关内容,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分为系统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教学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的目标是掌握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基本概念、各种设备以及电气系统的结构及运行方式,理解电站的运作原理,能够完成电路分析和故障排除。
二、教学内容
1.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
2.发电机及其调节
3.变压器及其保护
4.电力线路及其故障分析
5.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电气部分
三、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2.互动式授课,通过提出问题、讨论等形式,深化学生的理解
3.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电路组装、故障排查等,加深对电气部分的实
际应用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
1.发电机的调节和保护
2.变压器的保护和检修
3.电力线路的故障分析和排查
五、教学难点
1.电路分析及其实际应用
2.变压器的检修
3.电力系统中的电磁干扰问题
六、参考教材
1.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2.大型发电机及其控制
3.变压器检修与维护
4.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
七、预期效果
经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了解到:
1.发电厂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方式
2.电气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结构、运作原理及其保护方法
3.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电气部分实际应用及其优缺点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实验和讨论,加深对电力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1)一、讲授题目:绪论二、教学目的:作为平台课程,涉及的专业学生不同,应在课程的开始全面介绍电力专业的相关课程内容,让同学门对专业课程有个初步了解,以便选修相关课程。
通过本章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我国电力工业及发展历史和方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引起同学们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简况。
2)电力工业发展前景。
3)能源和电能。
4)发电厂的类型。
5)变电所的类型。
6)发电厂的电气设备。
四、教学手段:本章的内容比较多,单纯地靠板书无法给同学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应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引入大量的图片来讲解。
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六、实验:无七、习题:习题集1-3、1-4、2-1、2-2、2-3“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2)一、讲授题目: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导体发热和电动力的危害,掌握提高导体长期载流量的措施,短时发热的特点,短时发热导体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导体电动力的方法,为电气设备的选择提供基础。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方法。
2)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计算方法。
3)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方法。
难点:1)载流导体短路时发热导体出现最高温度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手段:本章的公式比较多,推导过程复杂,但结论都比较简单,在充分理解推导过程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六、实验:无七、习题:习题集3-1~3-12“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案(3)一、讲授题目电气主接线二、教学目的了解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各类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及特点,了解发电厂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掌握限制短路电流的意义及方法,了解各类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特点。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2.各类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及特点;3.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发电厂电气课程设计二电气主接线
适用:超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 中,对系统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 较高的变电所主接线。
5、单元接线
结构特点:发电机和变压器直接连接, 中间不设置母线。
优点:结构简、便操作、不易误操作,投资省、占地小, 易扩建。
缺点:可靠性和灵活性都较差
➢ 母线和母线隔离开关检修时,全部回路均需停运; ➢ 母线故障时,继电保护会切除所有电源,全部回路均需停运。 ➢ 任一断路器检修时,其所在回路也将停运 ➢ 只有一种运行方式,电源只能并列运行,不能分列运行。
适用:出线回路少(6~10kV出线一般不超过5回,35~60kV出线不
(3)单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
➢
➢
结构特点: 增加了旁路母线、专用旁路断路器 及旁路回路隔离开关。 各出线回路除通过断路器与汇流母 线连接外,还通过旁路隔离开关与 旁路母线相连接。 优点: 检修任一进出线断路器
时,不中断对该回路的供电, 供电可靠,运行灵活,适用于 向重要用户供电,出线回路较 多的变电所尤为适用。 缺点: 旁路断路器在同一时间 只能代替一个线路断路器的工 作。但母线出现故障或检修时, 仍会造成整个主母线停止工作。
缺点: ➢ 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需使用隔离开关进行倒闸操作,容
易造成误操作; ➢ 工作母线故障时,将造成短时(切换母线时间)全部进出
线停电; ➢ 在任一线路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仍需停电或短时停电; ➢ 使用的母线隔离开关数量较大,同时也增加了母线的长度,
使得配电装置结构复杂,投资和占地面积增大。 适用: 这种接线方式适用于供电要求比较高,出线回路较多的 变电站中,一般6~10kV 出线回路为12回及以上,35kV 出线回路超过8回, 110 ~220kV出线为5回及以上。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设计
目录1电气主接线 (2)1.1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4)1.2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5)1.3厂用电接线方式的选择 (7)1.4 主接线中设备配置的的一般规则 (9)2短路电流的计算 (14)2.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6)2.2短路电流的计算 (18)3电气设备的选择 (19)3.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 (23)3.2电气选择的条件 (26)3.3电气设备的选择 (29)4配电装置 (30)4.1配电装置选择的一般原则 (31)4.2配电装置的选择及依据 (33)1、电气主接线1.1主接线方案的选择1.1.1 主接线概述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它反映各设备的作用、连接方式和回路的相互关系。
所以,由文献[1]可知;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决定的作用。
概括地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
1.1.2 电气主接线的叙述1)单元接线其是无母线接线中最简单的形式,也是所有主接线基本形式中最简单的一种,此种接线方法设备更多。
本设计中机组容量为400MW,所以发电机出口采用封闭母线,为了减少断开点,可不装断路器。
这种单元接线,避免了由于额定电流或短路电流过大,使得选择断路器时,受到制造条件或价格甚高等原因造成的困难。
2)单母线分段带专用旁路断路器的旁路母线接线优点:在正常工作时,旁路断路器以及各出线回路上的旁路隔离开关,都是断开的,旁路母线不带电,通常两侧的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检修时两两互为热备用;检修QF时,可不停电;可靠性高,运行操作方便。
缺点:增加了一台旁路断路器的投资。
3)单母分段线分段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的接线优点:可以减少设备,节省投资;同样可靠性高,运行操作方便;4)双母线接线优点:供电可靠,调度方式比较灵活,扩建方便,便于试验。
电气运行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电气运行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电气运行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以及故障处理等多个方面。
在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掌握电气运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电力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电力系统的构成及其各个要素的参数;2.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等技能;3.熟悉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处理的方法;4.掌握电气运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等知识。
三、课程大纲第一章电力系统基础1.1 电力系统概述 1.2 电力系统构成及其各个要素的参数 1.3 电力系统运行基本概念第二章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2.1 普通变压器 2.2 自耦变压器 2.3 并联变压器 2.4 油浸式变压器与干式变压器 2.5 隔离变压器 2.6 电抗器第三章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3.1 电气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3.2 电气设备的检修第四章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处理4.1 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4.2 常见故障解析 4.3 故障处理方法第五章电气运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5.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法规 5.2 电力设备及其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5.3 电力设备维修管理规定四、课程实验本门课程实验包括以下内容:1.电力系统构成及其运行特点实验2.电气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实验3.故障诊断实验及维修实验五、课程考核本门课程考核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课堂练习成绩等,具体评分标准见课程考核要求。
六、课程参考书目1.电力系统及其运行,杨根思、杨海峰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2.电气设备检修实用技术,贺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3.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周岳红、顾立志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年七、结论本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入了解电气运行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电力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等技能,熟悉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处理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电气运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等知识。
电气运行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气运行第二版课程设计
课程介绍
本次课程设计是为了深化学生对电气运行的理解,提高其运行维护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
1.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2.电气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
3.电气设备检修与保养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2.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方法
3.能够独立分析电气设备故障并进行排除
4.能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修与保养
课程要求
1.学生需要掌握电气基础知识,如电路、电压、电流等。
2.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理解并掌握电气设备
技术操作方法。
3.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电气安全意识,能够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避免电气
事故发生。
4.学生需要认真对待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报告撰写,确保实验结果真
实准确。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前言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理解,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熟悉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及运行维护;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基本组成;
2.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
3.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电气部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让学生了解电气设
备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建立起正确的认识和观念;
2.实验操作: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现场操作,让学生了解发电厂变电所电
气设备的结构、原理及运行维护;
3.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合实验操作,深入探讨电气设
备的运行维护技术,促进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课程安排
第一周
日期时间主题内容
周一9:00-11:00 理论讲授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基本组成周三9:00-11:00 实验操作电气设备现场操作1
周五9:00-11:00 讨论研究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技术研讨第二周
日期时间主题内容
周一9:00-11:00 理论讲授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
周三9:00-11:00 实验操作电气设备现场操作2
周五9:00-11:00 讨论研究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技术研讨第三周
日期时间主题内容
周一9:00-11:00 理论讲授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周三9:00-11:00 实验操作电气设备现场操作3
周五9:00-11:00 讨论研究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技术研讨
六、实验器材
1.过电压保护装置;
2.隔离变压器;
3.电容器组;
4.低压电器;
5.中压开关设备;
6.避雷器;
7.地线。
七、考核要求
1.参加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2.参与讨论研究并完成小组讨论报告;
3.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八、参考资料
1.《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第二版),秦安民等编著;
2.《电力工程领域典型问题》(上卷),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