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份高热惊厥应急演练--新
高热惊厥患儿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医务人员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某日,我院儿科门诊接待一名3岁患儿,因发热、抽搐等症状前来就诊。
经初步检查,诊断为高热惊厥。
为确保患儿安全,我院立即启动高热惊厥患儿应急预案。
三、演练组织(一)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儿科主任副组长:儿科护士长成员:儿科医师、护士、抢救室人员、保卫科人员等(二)演练分工1. 医师:负责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抢救患儿。
2. 护士:负责测量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师抢救、安抚家属。
3. 抢救室人员:负责准备抢救物品、协助医师抢救。
4. 保卫科人员: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四、演练内容(一)演练场景1. 患儿在门诊就诊时,突然出现高热惊厥症状。
2. 医师接诊后,迅速进行诊断,确定患儿为高热惊厥。
3. 医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抢救室、保卫科等相关部门。
4. 抢救室人员迅速准备好抢救物品。
5. 护士配合医师抢救患儿,安抚家属。
6. 保卫科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二)演练步骤1. 医师诊断医师接诊后,迅速对患儿进行问诊、查体,初步判断为高热惊厥。
2. 启动应急预案医师立即启动高热惊厥患儿应急预案,通知抢救室、保卫科等相关部门。
3. 抢救室准备抢救室人员迅速准备好抢救物品,包括吸痰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用物、抗惊厥药物、脱水剂、氧气等。
4. 抢救患儿护士配合医师抢救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止惊,给予脱水剂治疗,迅速降低体温,给予氧气吸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行心电监护。
5. 安抚家属护士安抚家属,告知救治措施,缓解家属焦虑情绪。
6. 维持秩序保卫科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五、演练总结(一)总结评估1. 评估演练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2. 对演练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
3. 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医院演练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一、引言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加之感染等因素,易导致高热惊厥。
为提高医院对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儿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演练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务人员对高热惊厥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2. 熟练掌握高热惊厥的急救流程和措施。
3. 增强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
4. 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中快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
三、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模拟一名3岁患儿因感染发热,出现高热惊厥症状。
2. 演练步骤:(1)发现患儿:家属发现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症状,立即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接诊护士接听电话,了解患儿情况,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
(3)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接诊护士引导家属和患儿进入急诊室,并立即进行初步评估。
(4)急救措施:医护人员迅速为患儿进行以下急救措施:a.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鼻腔异物;b. 保持体温平稳,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c. 镇静、止惊,给予抗惊厥药物;d.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5)病情观察与护理: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暖、吸氧等。
(6)转运与交接:病情稳定后,将患儿转至儿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并与病房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7)总结与改进: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应熟悉高热惊厥的急救流程和措施。
2.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应认真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预案1. 成立高热惊厥应急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演练和应急处置工作。
2. 制定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高热惊厥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4. 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和设备,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共7篇)第1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保持安静1.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牙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
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4.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二、迅速降温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
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2.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3050的酒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34温水全身擦浴15min。
浴后30min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5左右。
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三、惊厥控制后的护理1.室内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要避免穿堂风。
2.惊厥控制后让患儿安静休息,鼓励孩子多饮温开水。
一方面可补充因发热丢失的大量水分,另一方面又可稀释体内毒素,使之排除,有利于降温。
哺乳期小儿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供给孩子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小儿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3.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
降温后要更换床单,出汗多的小孩要及时擦干,保持干燥清洁。
发热小儿易患口腔炎,因此喂奶及饭后要喝白开水,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4.保暖,小儿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
手脚冰凉时可置热水袋于脚下,但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50为宜,防止烫伤。
第2篇:高热惊厥应急预案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患儿,男,2岁,9Kg,因发热1天伴抽搐1次,予年6月20日16:30抱入我院儿科。
发热惊厥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随着季节变化,儿童发热惊厥病例逐渐增多。
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发热惊厥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开展发热惊厥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发热惊厥的识别、诊断和救治能力。
2. 优化发热惊厥应急预案流程,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3. 强化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一名3岁儿童因发热突发惊厥,家属紧急送往我院急诊科。
2. 演练流程:(1)接诊护士接到家属呼救后,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2)医生迅速到达现场,对患儿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为发热惊厥。
(3)医生立即组织抢救,护士协助完成以下操作:a.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b. 松解患儿衣领,保持呼吸顺畅。
c. 使用压舌板或筷子固定舌根,防止舌后坠。
d. 给予患儿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
e. 给予止惊药物,控制惊厥发作。
(4)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5)护士将患儿及家属引导至病房,做好后续治疗和护理。
3.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总结,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改进。
四、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3年X月X日X时X分2. 地点:我院急诊科、病房五、参演人员1. 医生:急诊科、儿科等相关科室医生2. 护士:急诊科、儿科等相关科室护士3. 家属:志愿者六、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应熟悉发热惊厥的诊疗流程,掌握相关急救技能。
2.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确保患儿安全。
3. 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通过本次发热惊厥应急预案演练,旨在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发热惊厥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高热惊厥处理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幼儿园应对高热惊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并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演练背景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病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性强直性抽搐。
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提高幼儿园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幼儿安全,特开展此次演练。
三、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全面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和协调。
3. 演练执行小组:负责演练现场的具体操作。
四、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3年3月15日2. 地点:XX幼儿园五、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幼儿园某班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高热惊厥症状。
2. 演练流程:(1)发现幼儿异常:班主任发现幼儿出现高热惊厥症状,立即向演练指挥部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演练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执行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对幼儿进行现场处置。
(4)救治与转诊:将幼儿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家长。
(5)后续处理:演练指挥部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1)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置知识。
(2)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3)制定演练方案,明确各小组职责。
2. 演练实施阶段(1)模拟场景:模拟幼儿发生高热惊厥的场景。
(2)现场处置:执行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对幼儿进行现场处置。
(3)救治与转诊:将幼儿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家长。
3. 演练总结阶段(1)演练指挥部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
(2)各小组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3)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演练要求1. 参与演练人员应熟悉预案内容,确保在演练过程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应急处置。
2. 演练过程中,确保幼儿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及演练

一、背景高热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
高热惊厥的发作往往突然,严重时可能危及患儿生命。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儿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由医院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 应急小组:由儿科、急诊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3. 应急物资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分发和回收。
三、应急预案1. 发现高热惊厥的患儿- 立即通知医生,并启动应急预案。
- 将患儿置于安全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 立即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
2. 急救措施- 将患儿置于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
- 用包好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
-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进行吸痰。
-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抗惊厥药物。
- 迅速降低体温,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 监测与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 观察患儿神志、面色、肢体活动等。
- 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
4. 心理护理- 安抚患儿家属情绪,给予心理支持。
- 做好健康宣教,告知家属高热惊厥的预防措施。
5. 并发症的预防- 预防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
- 预防脱水,给予充足的水分补充。
- 预防感染,加强口腔、皮肤护理。
四、演练方案1. 演练目的- 提高医护人员对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能力。
- 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 增强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演练内容- 模拟患儿发生高热惊厥的情景。
- 医护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救治。
- 观察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3. 演练步骤- 演练准备:制定演练方案,确定参演人员,准备演练场地和物资。
- 演练实施: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演练。
- 演练总结: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评估1. 评估内容- 应急响应速度- 应急措施的正确性- 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 演练效果2. 评估方法- 观察法:观察演练过程中的各项指标。
高热惊厥应急演练

小儿高热惊厥的应急处理
二、 迅速降温
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 鲜,热天可放些冷水、冰块,或用电扇、空调降低室温。 2 、有条件者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 30 %~50 %的酒 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 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 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 ℃~34 ℃温水全身擦浴15 min。浴后30 min 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5 ℃左右。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 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 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诊治, 护送途中仍按上述方法进行急救处理。
3.备好急救用品——吸痰器、开口器、气管插管用具等。 4.防止外伤。 (1)垫牙垫,防止舌咬伤。 (2)上床档,防止坠床。 (3)移开硬物,防止碰伤。 5.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镇静剂、退热药等。
→病密切观察情变化:观察意识、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变化等
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
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高热惊厥是怎么引起的?
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绝缘和保护
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 ;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 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
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较的应急处理
一、保持安静 1、发现患儿惊厥,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同 时请身边其他患儿家属帮助呼叫医务人员,及时通知医生。 2、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喉分 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 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 齿。 4、惊厥发作时及时吸氧。0.5-1L/分,对<12月龄的患儿应以面罩吸氧为佳,因 面罩吸氧比鼻导管吸氧流量大,可及时改善缺氧症状,减轻脑细胞损伤。如 患儿发生脑疝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 5、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6、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0.2-0.3mg/kg,缓慢静 推,1ml/分。 还可用10%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每次50-60ml/kg。
高热惊厥的应急演练

.实用文档.高热惊厥的应急演练一、保持安静1.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去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牙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
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4.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二、迅速降温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
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2.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30%~50%的酒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 ℃~34 ℃温水全身擦浴15 min。
浴后30 min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5 ℃左右。
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必要时止惊治疗1.地西泮——为首选止惊药>>0.3~0.5mg/kg〔最大剂量10mg〕>>静注〔每分钟1.2mg〕>> 5分钟内生效,但作用短暂,必要时15~20分钟后重复。
>>肛门灌肠同样有效,肌注效差,最好不用。
2.苯巴比妥——常用于热性惊厥持续状态。
3.苯妥英钠适用于惊厥持续状态,最好有心电图监护。
4.硫喷妥钠惊厥不止时应用。
5.无抗惊厥药时,可针刺人中、合谷。
三、惊厥控制后的护理1.室内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要防止穿堂风。
2.惊厥控制后让患儿安静休息,鼓励孩子多饮温开水。
一方面可补充因发热丧失的大量水分,另一方面又可稀释体内毒素,使之排除,有利于降温。
哺乳期小儿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供应孩子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小儿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德博学精诚惠民
科室应急演练资料
日照市岚山区巨峰中心卫生院
2019年
目录
岚山区巨峰中心卫生院综合病区
2019年第四季度应急演练
一、李庆云护士长介绍本次演练内容(高热惊厥的演练)
二、李庆云护士长讲解小儿高热惊厥相关知识
三、李庆云护士长带领参加演练人员学习高热惊厥应急演练预案及处理程序、本次演练方案
综合病区儿科高热惊厥的知识培训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大于等于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
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
各年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急救措施:控制惊厥发作时,即刻针刺(或拇指掐压)患儿人中,合谷等穴位。
立即选用作用快,毒性小的止惊药物,首选安定, 0.3—0.5mg/kg/次静脉缓慢注射或肌内注射,也可用苯巴比妥钠5—10mg/kg/次肌内注射,也可用10%水合氯醛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0.4—0.6ml/kg/次,每次最大量不超过10ml。
如果惊厥次数较多,脑缺氧有脑水肿者,要用20%甘露醇0.5—1.0/kg/次,静脉快速滴注,每6—8小时一次,直至脑水肿纠正。
综合病区儿科高热惊厥应急演练脚本
【应急预案】
一、高热患儿或急症患儿进行高热时应向医生人员反应,并及时
向家人了解患儿既往有无抽搐病史。
二、电话或直接通知值班医生,交代好患儿病情,嘱其做好相关
抢救准备。
三、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滴速,避免输液过快,输液过程中及
时巡视病房,并及时复测体温,根据体温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高热患儿及时安排患儿于急救室,做好高热惊厥的预防处理
措施。
安排家属陪护在旁,以便更快更及时发现患者突发病
情并及时知晓。
四、患儿一旦发生惊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地抢救,立即将患儿头偏
向一侧,掐人中,开放气道并保持气道通畅,同时及时清理
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面罩2-3L/分吸入。
值班护士及时
通知值班医生并协助责班护士进行抢救。
五、尽快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根据医生口头医嘱静脉缓慢推注安
定、地塞米松、赖氨匹林等药物。
六、患儿病情稳定后及时补记录口头医嘱,及病情发生发展情况,
及时复测体温。
七、密切观察高热惊厥患儿病情变化,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及时协
助患儿办理住院手续,由护理人员护送患儿入住病房,并及
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处理程序】
高热患儿→密切观察→及时评估患者→复测体温→高热者置于
急救室→告知患儿家人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做好高热惊厥患儿的急
救物资准备→患儿高热惊厥→医生护士就地进行抢救→责班护士及时掐人中,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置压舌板于患儿臼齿之间→主班护士及时给予氧气吸入→责班护士遵口头医嘱给予镇定剂、退热剂→复测体温密切观察病情→15分钟后患儿抽搐停止,意识逐渐恢复正常。
综合病区儿科高热惊厥应急演练脚本
时间:2019年10月17日15:00
地点:三楼综合病区
一、目的
为提高特殊时间段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抢救患儿,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科室特进行此次应急演练。
本次演练方案具体如下:
二、参加人员:
三、基本做法和要求
演练过程中,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听从指挥,保持镇静:医护共同配合,立即进行抢救,熟练各项操作参加人员要认真对待,要注意安全,不可争先恐后,要做到快而不乱、有条不紊、要通过这次演练吸取经验。
四、演练程序:护士长现场指挥宣布演练开始(脚本)
演练场景及记录
2019年10月17日15:00有一高热患儿于儿科病房43床输液治疗,责班护士***及时巡视病房,给予复测患儿体温为39.2°C,嘱咐患儿家人:责班护士***:“阿姨,您好!现在患儿体温仍很高,虽然退烧药已用,但仍要做好高热患儿的散热处理措施,为了避免
患儿高热后出现惊厥,现在请您配合我协助患儿转至急救室,便于急救,好吗?”。
患儿家长:“好的,护士孩子不会有问题吧?怎么预防高热呢?”。
责班护士***:“孩子高热时,不要穿过多,多给孩子喂水,便于降温,高热时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尤其是两腋窝及腹股沟处散热较快……我会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的,请您放心”。
场景二:儿科病房
15:30患儿在散热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双眼凝视、全身抽搐,家属紧急呼叫:“护士,护士孩子抽了,快,快,快来抢救”!
15:31责班护士***闻声,及时掐患儿人中,并及时协助患儿家人移患儿于抢救室。
15:32主班护士**闻声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协助责班护士,清理患儿呼吸道,置牙垫于患儿臼齿之间,同时,责班护士立即给予患儿氧气面罩吸入3L/分。
15:33值班医生***立即赶到儿科病房,查看患儿后下达口头医嘱:氧气面罩吸入3L/分,安定3mg静脉推注。
15:34责班护士***复述:患儿氧气面罩吸入3L/分,完毕。
15:34主班护士**复述:患儿安定3mg静推,静推完毕。
15:38值班医生***:给予静脉推注赖氨匹林0.14g,地塞米松3mg。
复测体温39.4°C。
15:40主班护士**复述:静脉推注赖氨匹林0.14g,地塞米松
3mg,静推完毕。
15:45 主班护士**:赖氨匹林0.14g,地塞米松3mg,静推,完毕。
16:00 15分钟后患儿面色由青紫转为苍白,抽搐停止,抢救成功。
继续输液观察病情,并及时复测体温38.6°C。
16:20 儿科值班医生跟患儿妈妈解释高热惊厥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并交代注意事项。
场景三:儿科病房
16:30 30分钟后,患儿意识渐渐恢复,测量生命体征:血压:90/70mmhg,心率:114次/分,体温:38.6°C,医生给予患儿家人进行有关高热患儿抽搐的有关知识与预防措施。
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
三楼综合病区儿科高热惊厥应急演练记录
综合病区小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演练图片资料
护士任福玲巡视病房发现高热患儿,及时协助患儿移至急救室
患儿突然高热惊厥,导医台护士帮助呼叫值班医生,医生立即到达急救室。
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氧气吸入3L/分,安定3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mg静脉推注,护士相互配合立即执行口头医嘱。
30分钟患儿苏醒,主班护士梁倩复测体温;责班护士任福玲补记口头医嘱,并记录,复述成功,同时值班医生赵生颖给大家讲解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