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公式
政治考研知识点总结

政治考研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认为世界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首先肯定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具体运用,并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切基本原理。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阶级斗争,这是因为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产物。
而社会革命则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历史任务。
3.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是一个物质活动的历史,是由社会实践构成的。
这包括历史的主要内容、历史的基本规律等。
4.阶级斗争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条件下的,主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不高,生产关系不够成熟,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的特殊历史时期。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的目标。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地方性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性、文化性和市场经济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把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统一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党中央,全党要向党中央看齐,作出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决策,全党一定要毫无犹豫地信任党中央,不得有违背党中央决定的言行。
2.党的领导七项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落实到公司工作中的基本要求是:党的基本路线(道路、纲目、步骤)、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基本经验、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总路线。
3.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指党的领导核心在进行革命斗争、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严格的党纪党风、自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取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纲、实现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基本领导理论现实体系的特点。
考研政治各板块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各板块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理论1.1 政治学的方法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方法、范式2.1 政治学的三大主流派别: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结构主义3.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政权、政体、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4.1 政治制度:议会制、总统制、议会总统制、半总统制等5.1 政治参与:政党、选举、群众路线等二、国际关系1.2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结构主义2.2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权、平衡、联盟、霸权、集体安全等3.2 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4.2 国际冲突与冲突解决:冷战、国际军事联盟、国际裁军等5.2 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分工、国际扩张、国际金融等三、中国政治1.3 中国政治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等2.3 中国政治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3.3 中国政治的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4.3 中国政治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5.3 中国政治的国家治理:信息化社会建设、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四、政治经济学1.4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4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3.4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经济周期、市场竞争、货币金融等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点、发展等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管理体制、农村资源开发等五、法学1.5 法学的基本理论:法学的分类、法学的方法、法学的范畴等2.5 法学的基本概念:法、法律、规范、行为等3.5 法学的基本原理:法治、民主、平等、公正等4.5 法学的基本制度: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5.5 法学的基本道德: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正义、法律的效力等总的来说,政治考研的各个板块涵盖着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政治、政治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点。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与辩证法-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社会历史观- 人类解放与社会发展规律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积累过程- 经济危机理论3.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社会二、毛中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矛盾论与实践论- 持续革命理论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协调可持续- 人的全面发展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历史性成就与变革-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建设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传播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 个人品德修养2. 法律基础- 宪法与基本法律知识- 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 法律规范与行为规范五、形势与政策1. 国内外形势分析-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中国的外交政策-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动态2. 政策理解与应用- 政策背景与目标- 政策内容与实施- 政策影响与评估以上是对考研政治主要知识点的一个概要性总结。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若干子主题,考生应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请注意,这个总结是为了提供一个框架性的指导,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需要结合实际教材和辅导资料进行。
考研政治知识要点归纳

考研政治知识要点归纳考研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归纳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复习政治确实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因为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必备的知识重点,希望对大家有用!考研政治知识总结一、认识的发生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二、认识的本质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考研政治知识重点中国近代重要会议(一)党的创建时期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考研政治知识点全总结

考研政治知识点全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对世界认识与改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体系。
(1)唯物论基本原理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唯物论是一种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一种反映客观世界和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客观存在的肯定、对物质基础地位的肯定、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肯定等。
(2)辩证法基本原理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认识论基础,是研究事物、思维和认识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体系。
辩证法对事物的规律性、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对人的认识的规律性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和货币资本经济等内容。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运行规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指导。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制度理论、社会阶级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变革等内容。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制度的运行规律,为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党的总体布局、总体布局和总体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等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农村个体经济是基础、城乡分开发展等内容。
考研政治答题万能公式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论:哲学就考研而论最重要的东西是原理1、搞透哲学原理:注:哲学关于辩证关系原理的万能公式: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⑴A和B并列关系(40对):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B离不开A(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A离不开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B的A,离开了B,A也不存在了);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
)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B渗透着A;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成B:B也能转化成A⑵A和B从属关系(6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式与内容)①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②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③联系:A决定B(A决定B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B 反作用于A(当B适应A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阻碍A的发展)。
⑶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
2、搞活哲学原理:注意:第一、哲学的题型有三种1、死记硬背的题目2、哲学家的命题或原话3、情景型题目(例子题)第二、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1、先写... ...认为:①唯物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②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③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④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2、写出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
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
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
5、再写一原理,并重复3、4操作。
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
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考研政治公式总结大全

考研政治公式总结大全
考研政治的公式主要包括:
1.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也可以表示为剩余
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资本有机构成:c/v,其中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
本。
3.商品价值:w=c+v+m,其中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
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
4.利润率:p’=m/(c+v),其中m代表剩余价值,c+v代表总
资本。
5.年剩余价值率: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n,其中n
表示可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6.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7.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
资本的增值程度。
8.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和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
门中所占比例。
9.经济增长率 = (本期国内生产总值 - 上期国内生产总值)/
上期国内生产总值
10.通货紧缩率= (上期物价指数- 本期物价指数)/上期物
价指数
11.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 / 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12.基尼系数= 一定时期内居民收入中最低收入户所占的比
重
13.贫困系数 = 低收入人口数 / 总人口数
14.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
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15.生产物价指数(PPI)= (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
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这些公式是考研政治经济学部分的重要知识点,有助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研政治学综合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学综合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概述1.1政治学的定义、对象和范畴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的科学。
政治是关于权力和利益分配的活动和行为。
政治学的对象是政治现象,其范畴包括国家、政府、政党、选举、政治制度等。
1.2政治学的理论方法政治学的理论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比较方法和制度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理论家提出政治学理论,分析政治现象,预测政治趋势。
1.3政治学的发展历程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古典政治学、现代政治学和当代政治学三个发展阶段。
古典政治学关注政治本质,现代政治学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当代政治学关注政治发展和政治变革。
二、政治学研究方法2.1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定量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和数理模型。
2.2政治学的理论方法政治学的理论方法主要包括实证主义方法、理论主义方法和实践主义方法。
实证主义方法强调研究政治现象的客观规律,理论主义方法强调建立政治理论框架,实践主义方法强调研究政治实践和政治变革。
2.3政治学的研究工具政治学研究工具包括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政治信息,分析政治现象,验证政治理论。
三、政治学基本理论3.1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变革、政治参与等。
这些概念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3.2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国家主权、政治平等、政治自由、政治公平等。
这些原理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3.3政治学的基本思想政治学的基本思想包括民主思想、共和思想、社会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等。
这些思想影响了政治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四、政治学基本专题4.1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专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专题包括政治权力、政治规则、政治秩序、政治变革等。
这些理论专题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2政治学的基本方法专题政治学的基本方法专题包括政治学研究方法、政治学理论方法、政治学实践方法等。
政治考研知识点总结归纳表

政治考研知识点总结归纳表政治考研知识点总结归纳表是帮助考生系统复习政治理论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对政治考研知识点的总结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3.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1. 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的阶段,需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
2.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国际政治与经济1. 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发展。
2. 全球化:经济、文化、信息等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融合。
3. 国际关系:国家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关系。
结束语政治考研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表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复习的框架,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政治理论的精髓,为考研政治科目的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生应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复习,不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以期在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
考研政治知识点梳理

考研政治知识点梳理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发展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政治的格局与特点-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各章节详细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哲学部分: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部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 - 法律基础: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知识- 法治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与金融 -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理论、大国关系- 中国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结语在准备考研政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政经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指导,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导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科学指南。
它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规律,总结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指导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装。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基本的标志。
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真理的根本条件,也是直接与间接实现工人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武装。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等。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转化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3.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创造,是一切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所特有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形态的演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等。
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推翻资产阶级的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段。
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的,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社会。
5.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实践和建设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当前研究和发展等。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行动指南。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应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
政治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

政治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其科学内涵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客观实在性、运动性和无限发展性为特征,强调事物的物质性和客观性,承认人类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张事物是运动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否定之否定是事物运动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社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工人阶级的立场,其观点是工人阶级的观点,其方法是批判的方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本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其本领域是中国大陆地区。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人民民主专政。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生态宜居的中国、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考研政治必背36个口诀

考研政治必背36个口诀
第一口诀:废黜,政体改
第二口诀:三民主义
第三口诀:马列主义
第四口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五口诀:改革开放
第六口诀:四项基本原则
第七口诀:党的基本路线
第八口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九口诀:党的建设
第十口诀:毛泽东思想
第十一口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十二口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十三口诀:人民民主专政
第十四口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十五口诀:国务院
第十六口诀:中央军委
第十七口诀:人民法院
第十八口诀:人民检察院
第十九口诀:行政区划
第二十口诀:政治权利
第二十一口诀:选举权
第二十二口诀:宪法法律
第二十三口诀:党的领导
第二十四口诀:中央委员会
第二十五口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十六口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七口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八口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第二十九口诀:民族区域自治
第三十口诀:政策法规
第三十一口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十二口诀:经济制度
第三十三口诀: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十四口诀:招标投标制度
第三十五口诀:土地流转制度
第三十六口诀:司法体制改革。
考研政治口诀果粒橙

考研政治口诀中的“果粒橙”可能指的是“国力成就理论”。
以下是考研政治中重要知识点的部分口诀:
1. 实践与认识
实践基础有两点,客观主观是循环。
认识发展有三次,感性具体到抽象。
检验真伪有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
认识发展有五性,阶段上升又反复。
2. 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两部分,社会个人共制约。
人是社会大网人,个人是网中小节点。
社会需要是基础,个人发展是核心。
个人发展有条件,社会需要不可缺。
人生价值有意义,贡献快乐两统一。
3. 生产力生产关系
生产力有两因素,人和工具要协调。
生产关系有五点,生产资料为主体。
人与生产须一致,适合规律要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改革发展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遵循规律定方向。
考研政治记忆技巧口诀

考研政治记忆技巧口诀考研政治记忆技巧口诀是为了帮助考生高效记忆政治知识点而总结的简短、押韵的语句。
这些口诀通常将重要的政治理论、历史事件、政策法规等关键信息以易于记忆的形式呈现出来。
以下是一些示例口诀:1. 马克思两大理论核心:马哲唯物史观辨,阶级斗争是动力。
口诀简记:马哲阶级斗争动力。
2.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求创新。
口诀简记:实事求是独立创。
3. 邓小平理论三大意义:指导理论开辟路,解放思想续发展。
口诀简记:指导思想解放路。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代表性发展前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口诀简记:代表前进公为民。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口诀简记:富民主文和谐法。
6. 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建设为中心。
口诀简记:一个中心两基本。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口诀简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
8. 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成就:经济腾飞国力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口诀简记:经济国力生活改善。
9.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口诀简记:人民需求与发展矛盾。
1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口诀简记:两个一百梦复兴。
使用这些口诀可以帮助考生在复习考研政治时,尤其是面对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时,提高记忆效率,巩固记忆成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口诀只能作为辅助记忆的工具,最终的复习还是需要结合教材、笔记和真题进行深入理解和练习。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1.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道路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总任务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内容•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章和党徽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科学论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3.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目标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组织体系三、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结构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和基本特点•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工作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工作方式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性质和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则•国家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监督制约关系3. 中国政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政党多党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形式•政治协商的基本模式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合作关系和政治协商机构四、中国法律体系和法治建设1. 中国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法律的地位和司法权的独立性•中国法律的形式和内容•中国法律的适用和解释2. 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特点和组成部分•中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法律体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3. 中国的法治建设•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总体目标•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问题五、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1. 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则•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中国的互利共赢外交政策2. 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的基本特点•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特点和合作模式•中国同主要大国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3. 中国的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角色和作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立场和途径•中国的国际舆论和文化交流以上就是考研政治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口诀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口诀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实践基本法,辩证唯物主义不可少。
历史唯物主义教导我们,阶级斗争驱动历史潮。
社会制度被认识,由生产力决定着。
上层建筑体现着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的思想体统。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导向着我们的理想和信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历史选择,经济建设是根本任务。
革命和建设一起加强,全面深化改革不放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要坚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要持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最终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很骄傲。
发展是第一要务,解决问题不能靠感觉。
德政理论是我们的理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飞跃。
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解放中国人民是目标。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制度标配。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与人民同呼吸。
执政考验着党的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义不容辞。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我们的理念信念。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崇尚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凝聚力量。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行。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乎世界的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是我们的追求。
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我们的任务。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是我们的宗旨。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坚持党的领导是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治国理政基本原则,依法治国是我们的治国理政方法。
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全国政治局势是我们的责任。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
考研政治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19~1949成熟)1、(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总路线:1939.12《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2基本纲领:1940.1《新民主主义论》○3基本经验:1939.10《<共产党人>发刊词》2、认清中国的国情(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前提、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半殖民)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半封建)这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总路线:5个○2基本纲领:政治、经济、文化○3基本经验5、○11939.1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21948《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及无产阶级领导的(领导力量)人民大众的(动力)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三座大山):○1帝国主义○2封建主义○2官僚资本主义7、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
反对帝国主义就是民族革命。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反对封建主义就是民主革命8、(多)官僚资本主义具有○1买办性○2封建性○3垄断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9、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中国革命中心问题:领导权问题(用农民争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10、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软弱性)的阶级。
他既有革命性(联合)的一面,又具有动摇性(妥协性、斗争)的一面.1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运动观: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的哲学。
它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理论根据。
2.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标志;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3.主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主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是指实践主体,指导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基本原则。
实践主体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有机结合,要了解社会意识的特点,就必须了解社会存在的特点;要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还必须了解社会意识是相对独立的。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关系的物质支撑。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活动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总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驱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阶级及阶级斗争阶级是指社会上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社会集团。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基本矛盾,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人民的创造力,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公式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源于19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为了自身解放而形成并发展
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是阶级斗争的科学规律,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科学原理。
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4.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理论成果。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
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主要包括思想启蒙运动、民主革命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和移植。
2. 中国近代史的革命斗争
中国近代史的革命斗争,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重
要事件。
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革命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革命实践,主要包括党的创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重要经验。
4.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重要经验。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
化建设等重要方面。
三、世界政治
1. 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
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结构主义和国际政治传播等理论
体系。
2. 国际政治关系与国际安全
国际政治关系与国际安全,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博弈、国际战略冲突和国际安全合作等方面。
3. 国际组织和国际秩序
国际组织和国际秩序,主要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以
及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等方面。
4. 国际政治经济与全球化
国际政治经济和全球化,主要包括全球化趋势、全球治理和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
5. 国际政治与地区政治
国际政治与地区政治,主要包括国际地区组织、地区冲突和地区安全合作等方面。
四、国际关系
1. 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系
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系,主要包括国家主权、国际社会治理和国际社会秩序等方面。
2. 国际政治的权力与利益
国际政治的权力与利益,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博弈、国际战略合作和国际政治传播等方面。
3. 国际政治的安全与稳定
国际政治的安全与稳定,主要包括国际安全合作、国际战略冲突和国际军事力量等方面。
4. 国际政治的合作与发展
国际政治的合作与发展,主要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科技创新等方面。
5. 国际政治的文化与价值
国际政治的文化与价值,主要包括国际文化交流、国际价值观传播和国际文化产业等方面。
五、国家治理
1. 国家政体和国家制度
国家政体和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宪法、国家机构和国家决策机制等方面。
2. 国家政党和国家领导
国家政党和国家领导,主要包括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机构和国家领导制度等方面。
3. 国家政权和国家治理
国家政权和国家治理,主要包括国家政府、国家行政机构和国家立法机构等方面。
4. 国家社会和国家民生
国家社会和国家民生,主要包括国家社会管理、国家社会服务和国家民生保障等方面。
5. 国家文化和国家软实力
国家文化和国家软实力,主要包括国家文化建设、国家文化传播和国家文化产业等方面。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考研政治的内容和要点,有助于我们更
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政治学科知识,为考研政治的复习和应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在
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能够加强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真正理解
掌握政治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