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1. 细胞(Cell)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们由细胞膜包围,并包含细胞质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体。

2.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包围细胞的一层薄膜,它由脂质双层组成,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核(Cell Nucleus)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部分,它包含遗传物质(DNA),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并决定细胞的特征。

4. 细胞器(Cell Organelles)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功能结构,它们负责维持细胞的正常运作。

常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5. 细胞质(Cytoplasm)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它由水、溶解物和细胞器构成,提供细胞内物质交换和生化反应所需的环境。

6. 遗传物质(Genetic Material)遗传物质是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常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在人类中,遗传物质通常指DNA(脱氧核糖核酸)。

7. 基因(Gene)基因是DNA序列的功能单位,它携带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控制着生物体的生物合成与发育。

8. 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所组织成的线状结构。

它们通过携带和传递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9. 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转化成生物活性产物的过程。

它涉及DNA 转录为RNA以及RNA进一步翻译为蛋白质的步骤。

10. 代谢(Metabolism)代谢是生物体对进入细胞的物质进行转变和利用的过程。

它包括物质的合成(合成代谢)和分解(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11. 酶(Enzyme)酶是一种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它参与和调控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消化、呼吸和能量产生等。

12.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是维持身体免受外部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免疫机制。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是指医学的基础学科,旨在介绍与医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基础医学常见的名词解释:
1.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构成人体器官和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基因:DNA上的遗传信息单位,编码着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和功能。

3. 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及其调节的科学。

4. 解剖学:研究生物体内外形态结构的科学。

5. 病理学:研究疾病产生的原因、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的科学。

6.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机体产生的效应的科学。

7. 免疫学:研究机体对疾病和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御机制及其应用的科学。

8. 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体发生、发展和运作的基本分子机制的科学。

9. 糖尿病: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过高,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

10. 癌症:一种由恶性肿瘤引起的疾病,其中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以上仅是基础医学中的一小部分名词解释,基础医学涵盖的范围广泛,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基础医学概论

基础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1、何谓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干扰素2. 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3. 败血症、菌血症、脓毒血症4. 抗原、异嗜性抗原、APC、超敏反应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APC(抗原体呈细胞):指一类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细胞超敏反应:指已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造成机体组织细胞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病理免疫应答。

5. 应激、心衰细胞6. 生活史、世代交替生活史: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及包括外界环境和宿主环境。

世代交替: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更迭出现的生殖方式7. 疟疾发作、疟疾复发、疟疾再燃8. 血栓形成、发热、Ep9.脑死亡、肥大10.变性、坏死、梗死11.炎症、渗出12.肿瘤、肝性脑病、呼吸衰竭二、简答题1. 细菌的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2. 革兰氏染色的意义3. 乙肝的检测指标(大三阳、小三阳)4. 梅毒的临床表现(一期,二期,三期)5. 肝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6. 钩虫的贫血原7. 坏疽及分类8. 肝性脑病。

外源性与内源性肝性脑病的差异9.发热的过程及代谢特点10.休克的分类11.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特点与机制及对身体的影响12.组织的适应方式13.坏死的结局14.肉芽组织的作用15.血栓的形成条件及类型16.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结局17.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方式18.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差别19.描述心脏功能不全时心脏本身和心外的代偿20.简述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2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的功能和病理表现22. 抗体的作用及产生的一般规律23.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24.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哪个部位?常见的内源性致热物质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下列哪种病原不会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E )A 梅毒螺旋杆菌 B风疹病毒 C 钩端螺旋体 D 弓形虫 E 麻疹病毒2.下列不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特点的是( B )A 染色后呈红色B 多为外毒素作用C 细胞壁内不含磷壁酸结构 D多采用偏酸性抗生素治疗 E 细胞壁肽聚糖层薄3. 俗称乙肝“大三阳”的下列指标错误的是( D )A HBsAg(+)B HBeAg(+)C 抗—HBs (-) D抗—HBe (+) E抗—HBc (+)4.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 )A 支原体B 衣原体C 真菌D 细菌E 立克次体5. 下列关于疟疾发作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B ) A疟疾发作三个连续阶段周期性发热、寒战、出汗 B疟疾发作时间与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C疟疾病人不会出现贫血 D凶险型疟疾治愈率较高E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前这段时间称为疟疾发作期6.日本血吸虫卵引起的超敏反应属于哪一型?( A )A Ⅳ型超敏反应B Ⅴ型超敏反应C Ⅲ型超敏反应D Ⅱ型超敏反应E Ⅰ型超敏反应7. 下列属于良性肿瘤是( E )A 肝癌 B大肠癌 C鼻咽癌 D乳腺癌 E脂肪瘤8.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 D ) A.机化 B.钙化 C.分化 D.化生 E.适应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B ) A.神经性萎缩 B.废用性萎缩 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 E.生理性萎缩10.下列哪部位形成的假膜性炎对人的危险性最大?( B ) A.咽喉 B.气管 C.结肠 D.直肠 E.回肠部11.半抗原( A )A.只抗原性 B.只有免疫原性 C.既有抗性又有免疫原性 D.既无抗性又无免疫原性 E.以上都不对12.脐带血中哪种Ig增高提示有宫内感染( A )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13.体温下降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B )A.产热和散热平衡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障碍 E.散热障碍14、OT实验检测下列何种细菌( B )A. 大肠杆菌B. 结核杆菌C. 伤寒D. 葡萄球菌E.霍乱弧菌15、下列不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特点的是( D )A 染色后呈紫色B 多为外毒素作用C 细胞壁内含有磷壁酸结构 D多采用偏酸性抗生素治疗 E 细胞壁肽聚糖层厚16、下列病毒中不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是( D )A. SARS病毒B.麻疹病毒C.风疹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E.腮腺炎病毒17、美洲板口线虫外形和背辐肋的特征为( B )A、呈“C”形,背辐肋由基部分2支,每支又分为2小支B、呈“S”形,背辐肋由基部分2支,每支又分为2小支C、呈“S”形,背辐肋由远端分2支,每支又分为3小支D、呈“S”形,背辐肋由基部分为2支,每支又分为3小支E、呈“C”形,背辐肋由远端分2支,每支又分为3小支18、日本血吸虫卵的致病作用在于( A)A、卵内毛蚴分泌物致超敏反应、肉芽肿形成B、卵内毛蚴分泌物致炎症反应C、虫卵机械性阻塞血管D、卵内毛蚴分泌物致组织溶解E、以上都不是19、疟原虫感染者可产生( C )A、先天性免疫B、终身免疫C、带虫免疫D、伴随免疫E、消除性免疫20、下列不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 E)A衰老 B更年期综合症 C疲劳综合症 D 神经衰弱 E多功能器官衰竭21.“肥大”是指( D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 细胞、组织体积的增大2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D )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E.子宫23.炎症的变质是指局部发生( C )A.萎缩和变性B.萎缩和坏死C.变性和坏死D.变性和再生E.坏死和再生24.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B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25.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E )A.特异性结合抗原 B.调理作用C.激活补体 D.结合细胞E.直接溶解细胞26.体温每升高1℃,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A )A.18次 B.10次 C.15次 D.5次 E.20次。

基础医学分类模拟17

基础医学分类模拟17

基础医学分类模拟17一、名词解释1. 自由基(free radical)答案:自由基(free radical):自由基是外层轨道上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可以独立存在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

自由基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加黑点以表示未配对的电子,如H·、OH·等,其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极易与其生成部位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经失去电子(氧化)或接受电子(还原),成为稳定的分子,故大多数自由基寿命很短。

2. 氧自由基(oxygen-radical)答案:氧自由基(oxygen-radical):由氧诱发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属非脂性自由基。

和OH·为氧自由基,单线态氧(1O2)和过氧化氢(H2O2)并非自由基,但化学性质十分活泼,称为活性氧。

3. 脂性自由基(lipid radical)答案:脂性自由基(lipid radical):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在氧自由基或活性氧作用下,生成中间代谢产物如烷自由基(R·,L·)、烷氧自由基(RO·,LO·)等,均属于脂性自由基。

4.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答案:缺氧-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当器官组织缺血时间较长,尽管没有造成器官组织不可逆损伤,在恢复血液灌流后,器官组织反而出现比再灌注前更明显、更严重的损伤,引起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加重的病理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5. 钙反常(calcium paradox)答案:钙反常(calcium paradox):在离体心脏灌注实验中,用无钙溶液灌流一定时间后再以富钙溶液灌流,引起心功能障碍和形态学变化,称之为钙反常。

6. 氧反常(oxygen paradox)答案:氧反常(oxygen paradox):在离体心脏灌注实验中,用缺氧溶液灌流后再改用富氧溶液灌流,可发生与钙反常类似的情况,称之为氧反常,但细胞内钙浓度增加和细胞受损程度较轻。

基础医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基础医学的全部名词解释医学是一门涉及生命的综合性科学,为了研究和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疾病等各个方面,医学将知识分为多个不同的领域。

其中,基础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构成和功能组织的基本结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基础医学相关的重要术语。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形态、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解细胞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生物体内的所有生命现象都是由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分子生物学旨在揭示和理解这些相互作用。

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例如通过研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可以寻找疾病的致病基因并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法。

遗传学:遗传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遗传特征的学科。

遗传学研究基因的传递、表达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

现代医学已经发现,许多疾病都有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基础,因此遗传学在预防、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生命现象和功能的学科。

生理学通过研究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揭示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生物学特征。

了解生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正常功能,并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解剖学: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

通过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并且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基础知识。

病理学: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疾病的学科。

病理学研究病理变化的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病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进展过程以及相关的组织和器官的异常变化。

药理学: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中研究药物作用和效果的学科。

药理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过程,以及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第一章1.名词解释:医药职业道德简称医药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药实践领域中得特殊表现。

2.医药道德的特殊本质表现在:1》。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医药道德反映的领域特殊。

2》。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医药道德揭示的内容特殊。

3.医药道德的基本特征:1》。

广泛的适用性。

2》。

普遍的人道性。

3》。

完全的自主性。

4》。

鲜明的时代性。

4.医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以医药领域中的道德现象和,德关系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医药伦理学的主要任务:1》。

构建医药伦理学的科学体系,丰富和完善伦理学关于职业道德理论和内容,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

2》。

深入学习和了解医药伦理思想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医药2道德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医药道德的基础原则。

3》。

深入开展医药道德的教育和监督,评价与修养这一内外相互作用的道德实践活动。

第二章1.著名人以及著作: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对医药道德做了精辟的论述。

2.在唐代为了保证人们的用药安全,颁布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唐新修本草》。

3.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中两篇文章《大医习业》、《大医精诚》论述了医药人员的思想道德和专业学习。

4.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药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旨在于为民治病。

2.中国传统医药伦理思想的精辟:1.吃成济世,仁爱救人。

2.清廉正直,不贪财色。

3.普同一等,一视同仁。

4.勤奋不倦,理明术精。

5.精心炮制,谨慎用药。

6.谦和谨慎,宗师重道。

7.治学严谨,开拓创新。

3.中国药学会于1935年颁布的《药师信条》是我股票最早的一部专门药学职业道德的文件,它标志着药学伦理思想的研究已有了新的开端。

4.阿拉伯人创办了第一个专门的药店或配药所。

5.德国胡弗兰德发表的《医德十二笈》,代表了18世纪欧洲的医药道德思想和规范。

第三章1.医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1.人道论(核心思想)。

2.美德论。

3.义务论。

4.公益论。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诸论1.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刺激:能使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称为刺激。

3.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4.抑制:细胞功能变化由强变弱的过程称为抑制。

5.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6.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7.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8.反应:活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的功能改变。

9.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10.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11.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12.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13.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4.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5.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6.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7.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8.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3.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4.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医学基础的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的名词解释

1.突触:神经元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功能联系、传递信息的特殊结构。

2.生理盲点:视网膜的视盘(靠鼻侧)无感光细胞,不能感觉光的刺激,故有颞侧局限性视野缺陷。

?3.人工自动免疫:是将菌苗、疫苗或类毒素等物质接种于人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4.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5.药物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l/2表示。

1.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的结构。

2.肺活量:是指人在最大深吸气后,再做一次最大的深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3.肾源性尿崩症:是指中枢释放抗利尿激素正常,而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缺乏反应所导致的多尿。

4.反常性酸性尿:代谢性碱中毒时,通常因肾脏的代偿作用,使NaHCO3重吸收减少,患者的尿液呈碱性。

但在低钾性碱中毒时;患者尿液反而呈酸性,这种尿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5.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长期不治愈即有可能转变为癌1.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同一神经节段支配的体表皮肤疼痛或痛觉过敏。

2.超敏反应:某些抗原或半抗原物质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过去曾称为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3.脑死亡:是整体死亡的标志,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也是医学上对死亡的一个新概念。

4.肾性骨营养不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由于钙、磷及维生索D代谢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所引起的骨病。

幼儿常出现肾性佝偻病,成人常表现骨软化、骨质疏松和骨硬化。

5.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或第一关卡效应。

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经受灭活代谢,使其进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过程。

1.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及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的区域。

2.内环境:即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

3.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量的差值。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点彩红细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的嗜碱性RNA,碱性亚甲蓝染色后,呈大小、形状不一的蓝色颗粒,瑞氏染色后,颗粒呈蓝黑色。

2、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3、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或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4、异型淋巴细胞:在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梅毒、布鲁氏菌、弓形虫感染、药物反应等情况下,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共分三型。

I型(空泡型,浆细胞型),II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III(幼稚型)。

5、ABO血型抗体:分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

天然抗体是在没有可觉察的抗原刺激下铲射过的抗体,以IgM为主,免疫性抗体是在无觉察的免疫刺激下产生的抗体,有IgM,IgG,IgA,主要是IgG。

6、尿渗量:是反映溶解在尿中的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量的一种指标,是表示肾脏排泄道尿中的所有溶质颗粒的的总数量。

7、血尿:根据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分为三种。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外形和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红细胞。

3、混合性血尿。

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

镜下血尿是指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数>3个/HP。

8、夏科—莱登结晶:为菱形无色透明结晶,其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是嗜酸粒细胞破裂后嗜酸性颗粒相互融合而成。

多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过敏性肠炎患者的粪便中。

可见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管腔内的粘液栓中(粘液栓主要是由粘液、坏死脱落的细胞和一些白细胞构成的)。

9、病理性尿蛋白: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

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10、肾小管蛋白尿:是指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损伤后,肾小管近曲小管段对肾小球滤过液中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重吸收能力减低,而出现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为主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

基础医学基本知识考试名词解释及答案

基础医学基本知识考试名词解释及答案

基础医学基本知识考试名词解释及答案名词解释1.成瘾性2.血栓形成3.正反馈4.防腐5.胸膜腔6.血清病型反应7.免疫球蛋白8.抗生素9.负反馈10.齿状线11.抗原12.临终关怀13.肿瘤14.抗体15.牵涉痛16.稽留热17.内环境18.激素19.反射20.副作用21.原位癌22.反跳现象23.化疗指数24.脉搏短绌25.超敏反应26.细胞凋亡27.脑死亡28.惊厥29.梗死30.血压31.灭菌32.膀胱三角33.血量34.肺结核原发综合征35.心输出量36.尿失禁37.要素饮食38.主动卧位39.菌群失调症40.首关消除41.神经递质42.血型43.肾区44.肺泡通气量45.垂直感染46.耐药性47.肠肝循环48.咽隐窝49.药物半衰期50.免疫51.潮式呼吸52.被迫卧位53.麦氏点54.稳态55.肥达反应56.皮下注射法57.临床死亡期58.充血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成瘾性:是指药物的依赖性,是由于长期、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患者对应用这类药物产生一种舒适欣快感,因而有继续要求使用的欲望。

2.血栓形成:活体心血管腔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3.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4.防腐:体外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于防腐的药品称为防腐剂。

5.胸膜腔:脏、壁胸膜在肺根下方相互移行,形成封闭的浆膜囊腔隙,内呈负压,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脏、壁胸膜之间的摩擦。

6.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d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患者有发热、皮肤瘙痒、荨麻疹、腹痛、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7.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8.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代谢产物,能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

9.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减弱或者抑制控制信息的效应,称为负反馈。

大一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大一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血栓的形成:血栓是在活体的心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中形成,而血凝块则系心血管外或死亡后静止的血液凝固而形成。

2、心排出量: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基本指标,可分为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

3、大叶性肺炎:是一种急性纤维蛋白性炎症,因其病变通常累及一个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甚至几个肺大叶而得名。

4、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和尿痛合称为尿路刺激症。

5、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正常肝小叶结构严重破坏、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6、吸收:是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7、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其病变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引起局部管壁纤维增生和粥样斑块形成,从而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官腔狭窄,可使心、脑等器官继发缺血性病变,出现冠心病与急性脑血管病等。

8、甲亢: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大与突眼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9、糖尿病:由于机体血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有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血糖过高、尿糖阳性、脂肪与蛋白质代谢紊乱等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10、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的过程。

11、肾糖阈: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12、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亦即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13、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所达到的最低值14、变性:是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细胞功能下降并出现的一系列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某些正常物质的数量增多。

15、兴奋性: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殊性16、化生:为适应环境改变或理化因素刺激,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替代的过程。

临床医学导论复习参考重点

临床医学导论复习参考重点

临床医学导论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50分)+二、问答题(50分),共100分)一、名词解释(25选10,每题5分)1、基础医学:也称为临床前科学,是指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有关的医学基础伦理诸学科的总称。

P192、临床医学:以疾病研究为研究和诊治对象。

通常是指诊断学、治疗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口腔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传染学、肿瘤学、中医学、护理学等,根据疾病的特性再做相应的分科。

P213、医学模式:是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的一种高度哲学概括,是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

核心是医学观,研究医学的属性、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是人们对医学总体特征的基本认识,也是指导医学实践工作的基本观点。

P294、医学目的: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对医学的发展和医学应实现的目标及其手段的认识。

P355、医学责任: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对医学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是医学所承担的社会义务。

是在医学目的过程中医学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范围能力和权力P37 6、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临床技能全面、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保健人员,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关注中心是人不是病)P437、核心家庭:指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包括无子女夫妇家庭和养父母及养子女构成的家庭P488、医疗机构:是以疾病治疗为主,结合预防、康复、健康指导,为保障人民健康进行医学服务的医疗组织P539、医患关系:是指从事医疗职业的人员与患者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称。

狭义: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广义:以医生为主的群P92体与以病人为主的群体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10、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P10811、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P10912、病人角色:1、病人可以免除其常态时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免除程度可视疾病的性质与严重程度而定2、病人一般不需为自己的患病承担责任3、病人应该努力使自己痊愈,有接受治疗和恢复健康的义务4、病人有寻求医生的有效帮助并在诊疗中积极配合的责任P14413、生命的定义:生命是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所组成的生物体进行的由物质、信息和能量三种要素构成的综合运动形式,表现出生长代谢、生殖发育、应急遗传等特性,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进化过程。

基础医学研究生就业方向是什么

基础医学研究生就业方向是什么

参考资料:临床医学七年制
临床医学七年制是临床医学专业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实行七年本硕连读制度。七年制高等医学 教育是为适应21世纪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需要而确立的一种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新模式。
谢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参考资料: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前身为中医系,成立于1958年建校之初。2002年7月更 名为基础医学院,2017年11月更名为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 学院作为以中西医基础教学为主的教学科研单位,承担着全校各专业、各层次中、西医基础课及 预防医学专业课等110余门课程的理论、实验教学任务。有中医学(仲景学术传承班)、预防医 学、临床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4个本科专业和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 儿科学)2个长学制专业,在校本科生893人。
参考资料: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前身是佳木斯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始建于1947年,1958年更名为佳木 斯医学院。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6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佳木斯地区四所大学合校,隶属于佳木斯大学,1999年8月正式 更名为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生就业方向是什么
名词解释: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研究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等。
内容介绍
毕业后工作大多在学校或者医疗机构或者生命科学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如果临床医学是救人 的,而基础医学则研究怎么救人。 由于做科研的人员需求毕竟比不过一线的医务人员,基础医学不会有临床医学那么多的就业需求, 而且科学研究一般都是需要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这更加大了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 基础医学研究生的课程: 包括基础医学导论、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 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 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卫生学等课程。

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和道德上处于完好状态。

2.疾病:疾病相对健康而言,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到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其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3.脑死亡:脑死亡指包括端脑、间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的停止。

1.主诉:主诉为患者感受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2.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度至40度左右,一天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见于伤寒和肺炎球菌肺炎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肾盂肾炎等。

4.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良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5.腹泻:凡因肠粘膜的分泌旺盛、吸收障碍、肠管的蠕动增强,使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加快,造成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称为腹泻。

6.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中胆红素增多,皮肤、粘膜和巩膜呈黄染的现象。

7.水肿:组织间隙液体增多的现象,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

8.痛经:凡在经前或月经期出现明显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等症状。

1.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俗称大三阳,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难以转阴。

2.蛋白尿: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3.管型尿:管形尿是蛋白质在肾小管腔中凝聚而形成的一种圆柱状物。

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2.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atypia)。

3.恶病质:是指机体严重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4.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中医学基础重点名词解释

中医学基础重点名词解释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五行: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及其运动变化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乘:相克太过,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五行相侮:即反向制约,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其顺序方向与相克方向相反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五脏:心肝脾肺肾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参与精神情志活动胃:接受容纳和消化食物特点:主通降,以降为顺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吸收水分,排泄糟粕膀胱:贮尿排尿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奇恒之腑:主持感觉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思维活动气的作用:推动作用,温熙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中介作用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化血,肾精化血血的功能:营养和滋润,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津液的作用:濡润作用,血液的组成部分,运载作用(气)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液载气,津液化气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脉的名称: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风邪:致病特点:易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寒邪: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寒性收引暑邪:暑性炎热上犯头目,扰及心神易于伤津耗气暑多挟湿湿邪:易伤阳气,湿性黏滞易袭阴位湿性重浊燥邪:热邪:疫气:泛指一类具有强烈感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病邪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特异性强,症状相似3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 直接伤及内脏2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3 情志波动,影响病情瘀血的形成因素气虚致瘀,气滞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淤塞经脉,伤及脏腑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虚实的基本病机:实性病机主要是指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以邪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虚性病机主要是指正气不足,邪不太盛,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阳偏盛:阳胜而阴未虚的实热性病理变化阴偏盛: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广义之神是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望神的要点:两目神情气色体态得神:又称有神,是精气充足,神气旺盛的表现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是五脏精气不足,轻度失神的表现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正气大伤,或邪盛神昏的表现假神:是指久病或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病人在垂危阶段突然出现暂时好转的一种现象神识异常:也称神乱,主要指癫狂痫的精神失常疾病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病色:色泽晦暗枯槁或显露,或独见一色而失红润善色:面色光明润泽恶色:面色枯槁晦暗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谵语:意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郑语: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名词解释1、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经部分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2、二尖瓣复合体:在左心室,因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联称二尖瓣复合体,使左心室收缩时血不会逆流入左心房。

3、反跳痛:在痛处按压并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迅速抬手,在抬手的一瞬间,有明显的痛感称反跳痛,往往是代表按压处壁层腹膜有炎症。

4、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是由于上部气道部门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

常见于气管异物、喉水肿、白喉等。

5、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型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处。

6、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

7、多尿:在普通饮食、运动的情况下,24h尿量大于2500ml。

8、基因治疗:是指把目的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使其发挥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包括:包括体细胞的基因治疗和性细胞的基因治疗。

9、毒血症:病原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原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液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定的中毒症状。

10、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11、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12、不良反应:指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甚至严重危害的反应。

13、氧离曲线:反应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的曲线。

曲线呈特殊的“S”型。

14、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为骨连接,根据连接的方式和运动情况,分为直接连接和关节。

15、蛋白质变性:在一定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结构空间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学功能丧失的现象。

16、化生: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门:肝的下面朝向左下方,邻腹腔脏器称脏面,脏面中央有一横裂称肝门,是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部位。

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是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有一个由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形成的三角区域,称为膀胱三角。

此区黏膜无论膀胱充盈或排空,始终保持平滑,是膀胱肿瘤和其它疾病的好发之处。

排卵: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细胞及周围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同卵泡液一起自卵巢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

受精:发育成熟并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合子),融合的过程称为受精。

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酶:是生物催化剂,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催化效率和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等。

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所有细菌繁殖体及芽孢)。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孢及非病原微生物不一定能杀死)。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的微生物。

寄生虫:寄生物为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则称为寄生虫。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抗原:抗原是指可被T、B淋巴细胞识别,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体:抗体是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表现出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发热: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称为发热。

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是指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细胞发生有基因调控的有序的主动消亡过程,亦称为程序性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