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特庄园简介资料

合集下载

16世纪三大庄园之一兰特庄园

16世纪三大庄园之一兰特庄园

16世纪三大庄园兰特庄园一·兰特庄园概况兰特庄园位于罗马北面维特尔博附近的巴尼亚镇,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

因此,克里斯托夫·塞克在他所著的《园林史》中写道:“如果没有参观它,就是错过了园林艺术中极为难得的精品之一。

”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

起初在15世纪末的时候,红衣主教里亚里奥曾在这里修建了狩猎房,作为自己的消夏住所。

1566年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冈巴拉当选为此地的红衣主教后,便决定在此为自己建一处夏季别墅。

1587年冈巴拉去世之后,庄园传到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蒙塔尔托手里,并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任务。

1655年被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了兰特家族,以补偿他们由于在罗马的庄园被征收所造成的损失。

现在该园仍归兰特家族所有。

兰特庄园为巴洛克式庄园,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庄园以水景和花坛为中心主题,各级台地用中央轴线的水线相连,并且在各个台地上设有水景欣赏。

二·庄园道路交通体系及布局轴线分析庄园四层台地的布局均由一条中央轴线连接而成。

中央轴线为一流水线,而各台地再此轴线上都设有水景。

花坛、建筑、台阶等均对称布置在轴线两侧。

在园路布置方面也顺应轴线两侧布置,再以横向园路连接。

整个园虽由围墙封闭,但在横向纵向均设有多个门口方便出入。

由于庄园设在台地上,所以台阶的布置尤为重要。

台阶不仅仅是用于连接每层台地,另一重要的作用是引导游人走向园中最美的景色中。

所以每一层的台阶布置都有所不同。

如连接二、三层的台阶并没有设为纵向连接,而是设为横向上坡,其目的是让客人的目光转向美丽的水景。

而连接三四层的台阶也是为了将客人引向水阶梯。

三·空间分析1·空间单元的划分庄园坐落在向北的缓坡山腰处,四周围墙将其与园外的林地分开。

整座庄园成长方形,长约240m,宽约75m,高差约为5m,由四层台地组成,构成四个方形单元空间。

兰特庄园简介

兰特庄园简介

1)作者简介 • 维尼奥拉 (1507-1573)年贾科莫· 巴罗 齐· 达维尼奥拉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摩德 纳附近的维尼奥拉镇。16世纪30年代中期, 他到罗马考察古典建筑,于1541年到法国 枫丹白露从事艺术创作活动。在巴黎他遇 到了建筑师塞利奥。18个月以后,达维尼 奥拉回到意大利博洛尼亚,并修建了博凯 奇府邸和班基府邸,1550年重回罗马。此 后他通过佩鲁齐而继承了布拉曼特的艺术 风格。维尼奥拉走的是一条比较严谨地运 用古典建筑形式,而又不同于样式主义的 发展道路。 • 他一生主要作品有四座教堂(在罗马和维泰 博附近的卡波拉罗)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Villa Lante

1
2 3 4

兰特庄园概况 庄园布局分析 庄园空间分析
构成元素分析
兰特庄园概况
意大利古典园林是西方造园史上一个影响深远、 有高度艺术成就的重要派别,留存至今的代表 作包括罗马三大名园:兰特庄园(Villa Lante)、 法尔奈斯庄园(Villa Farnese)、埃斯特庄园 (Villa d’Este, Tivoli),它们充分展示了文艺复 兴时期西方造园的最高成就。其中兰特庄园地 处高爽干燥的丘陵地带,1547年由著名的建筑 家、造园大师维尼奥拉设计,修筑于美丽的风 景如画的巴涅亚小镇,历时近二十年,是一座 堪称巴洛克典范的意大利台地花园。
幻灯艺术 POWERPOINT
青衣
2012.03.15
幻灯艺术 POWERPOINT
青衣
2012.03.15
3)建筑形式及布置
在庄园的第二层台地上的斜坡上,有两座大小相等、外观一致的小楼对称地分列在 中轴线的两侧。 在当时的庄园建造中,园中的主要建筑——别墅一般都处于比较醒目而重要的位置, 而将主要建筑一分为二则是非常罕见的。但这一设计却更能与庄园的景观融合。 建筑正面可以眺望远景和一层台地的精美图案,而后面则有绿树成荫,使得居住者更舒适。

兰特庄园有关书籍

兰特庄园有关书籍

兰特庄园有关书籍
- 《世界著名庄园鉴赏》:该书展示了全球各地的著名庄园,其中包括了兰特庄园。

读者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片对兰特庄园的风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 《西方园林史》:书中介绍了兰特庄园的景观布局,包括其全园高差、台层设置、水景序列和中轴线焦点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维尼奥拉和他的徒弟利戈里奥,以及他们所倡导的“用精确的方法再现古代建筑的辉煌”的建筑理念。

- 《法尔奈斯庄园_兰特庄园_埃斯特庄园1(1)》:该书探讨了意大利古典园林在西方造园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作兰特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和埃斯特庄园的设计与特色。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兰特庄园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可以参考这些书籍。

【2019年整理】兰特庄园简介

【2019年整理】兰特庄园简介
六、方案内容:
在空间尺度和整体布局上,身为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兰特庄园,从主体建筑、水体、小品、道路系统到植物种植,都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那种典型的均衡、大度和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息。它的园林布局呈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各层次间变化生动,又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台地是“靴国”意大利园林的一大特征,兰特花园也不例外,由四个层次分明的台地组成: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主体建筑、圆形喷泉广场、观景台(至高点)。在兰特花园,维尼奥拉对丘陵地带变化丰富的地形进行了灵活巧妙的利用,在三层平台的圆形喷泉后,用一条华丽的链式水系穿越绿色坡地,使得渐行渐高的园林中轴终点落在了整个庄园的至高点上,并在此修筑亭台方便从这儿俯瞰庄园全景。在这个新奇、精美、不断变化的展现中,理水的高度技巧和精美的雕塑艺术完美的体现出巴洛克美感。
1、总体布局
兰特庄园将山地分为四个台地,并且各个台地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同时也处处联系。一层台地为平面图案表现为主,形成开豁明亮的花坛;与开敞明亮、鲜艳多彩的花坛相反,二层台地是由苍翠茂盛的树木覆盖着的清凉蔽日的场所。为了过渡需要,一二层连接设为斜坡规则花坛。二三层高差则换为垂直分割形式,垂直切下的山墙设为大型水景雕塑。而三四层又换回斜坡形式,利用坡度设一流水阶梯。这样不同的高差处理充分利用高差布置景物,给人丰富层次变化。
七、使用者和使用状况:
兰特家族所有。
代表作:维尼奥拉主要作品:罗马耶稣会教堂、兰特庄园、圣安德烈教堂
总述:
在欧洲古典园林之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具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它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可比拟的。意大利占典园林的规模可能不大,但它与当地的气候、地形、人文特点等的结合,便产生了其园林形式的独有个性,兰特庄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解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台地式园林的象征性以兰特庄园和波马佐圣林为例

解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台地式园林的象征性以兰特庄园和波马佐圣林为例

15撰文/苏静茹,刘亚洁欧洲的文艺复兴使人们思想得到改变,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自由主义至上的思想逐步代替神学思想。

在此之上,纵观意大利各个时期的造园思想,尤其是文艺复兴盛期台地式园林,以兰特庄园与波马佐圣林为例解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的象征性,为此后园林设计的隐喻之美提供思路。

欧洲在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后,最终迎来了崭新的曙光,即文艺复兴运动。

这不仅带动了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同时也推动了整个造园的思想变迁。

文艺复兴初期,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主要发源地,涌现了大批的人文主义者,反对上帝的权威并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宣扬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制度,崇尚理性并反对无知。

而初期的美第奇家族统治整个佛罗伦萨,创造了著名的美第奇式园林风格。

别墅园林在设计上受当时人文主义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比例和尺度,遵循严格的规则——对称平衡,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征服欲望和追求科学理性的态度。

随着文艺复兴的高潮与没落,意大利园林的发展也展现出了时代变迁的印记。

解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台地式园林的象征性以兰特庄园和波马佐圣林为例解析象征性《新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将象征性定义为:“一种交流的基本方式,用来简明地表示或代表人、物、群体和思想观念”。

这一象征性符号源于人的无意识行为,反映了人的生命本质,是意义表达的桥梁和中介;它反映了客观世界在主观自我中的反映。

也是一种抽象的物质联系,使某一具体形象中隐含着某种东西或普遍意义,是人们行动和思想之间的一些无意识的冲突,以主观内在的精神追求代表世界的某种外在特质。

阿尔贝蒂的和谐论。

阿尔伯蒂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建筑师和造园家,其建筑理论在美学范畴内可归结为“和谐论”,他领悟到自然的几何秩序,并且把看到处于和谐状态的自然视为快乐的源泉。

按照他的理论:别墅应建在和缓的高地上,这样可看到周围乡村的景色;花园中应设置柱廊,既有阳光又有阴凉,而且还可作为建筑上的联系,使园林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延续;为了满足大型聚会的需要,他指出园林中要设计有庆祝用的露天场所;设置喷泉来满足人们对宁静的愿望;路径应被树木包围,并应根据是否喜欢阳光或遮阳来布置植物;设计师可以添加花瓶、雕像和其他艺术品,以增加花园的趣味性。

浅析兰特庄园

浅析兰特庄园

浅析兰特庄园《兰特庄园》是经典的美国小说之一,它刻画了美国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独特的道德体系。

小说主要讲述了铁路建设大亨达格尼·泰格特和他的女友达格尼·兰特在试图维护自由市场的原则的同时,面临着来自政府、工会和众多社会力量的强烈反对。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虽然虚构,但却贴合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这部小说的主要特点和思想意义。

一、价值观与道德体系《兰特庄园》所体现的是一种资本主义道德和市场伦理,它反映了自由市场、竞争和个人主义背后的伦理观。

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各个人物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突显了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在兰特庄园中,达格尼和其他一些人物代表了坚持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的力量,他们反对政府的干预和控制经济活动,支持资本主义的原则和逐利行为;而政府、工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则代表了反自由市场的力量,他们通过暴力、威胁以及政治手段来破坏资本主义市场的运作,限制个人的发展自由。

《兰特庄园》所表达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旨在强调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的重要性,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拥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他们各具特点,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达格尼代表着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的力量,她充满决心和才干,凭借聪明才智和努力工作获得了成功,但却不得不面对社会的艰难处境和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小说中的反面人物也栩栩如生,他们代表的是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干涉,通过政治手段和工会斗争,控制和破坏自由市场的运作。

三、神话、象征主义和寓言综上所述,对于《兰特庄园》这本经典小说而言,它所传递的意义远大于它所讲述的故事情节。

小说强调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的重要性,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复杂与挑战。

在当代中国,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也将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兰特庄园空间序列研究

兰特庄园空间序列研究

河神喷泉,使得整个空间动静有致;第二台层狭长,圆形喷泉
嵌入挡土墙中,菱形缓坡两边并置的建筑使整个空间瞬间压缩,
海豚喷泉 缓坡两边高大的树篱限定空间,引导人们的视线;到达底层台
地时空间豁然开朗,巨型的黄杨植坛有序排列,中间的大型组
合式喷泉置于其中。这种运动过程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空间体
验。
河神喷泉 圆形喷泉 星泉
兰特庄园位于罗马以北维特尔博城东南方向的巴涅亚小镇,
庄园打破了常规轴线设计,设计了一条水上轴线,通过路
是 16 世纪中叶所建庄园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庄园紧邻城镇, 径安排来感受空间和水流变化所带来的强烈视觉感受。(图 2)
被维特尔博城捐献给红衣主教冈巴拉,由建筑师维格诺拉设计
完成。冈巴拉去世后,别墅的继承人出租给将它兰特家族,兰
了纵深感。引导人们的视线指向第三层台地,层层的跌水使整
环境艺术 63
个空间充满动感和节奏。第三层台地使视线再次开阔,巨大的
河神喷泉与挡土墙相结合,狭长的石台与水阶梯相呼应,石台
中央水平静地流淌与河神喷泉中水急速跌落形成强烈的对比,
使整个空间动静有致。沿着两边的阶梯往下是第二层台地,整
个空间呈狭长型,属于园林中面积最小的台地,圆形喷泉嵌入
单元重复和动线这四个方面分析兰特庄园的空间序列。
图 1 兰特庄园鸟瞰图、平面图 图片来源:互联网;《世界景观设计 I》2005
图 2 兰特庄园空间序列分析图 A 入口,空间一 :穿过丛林园最高点来到庄园入口 洪水喷泉;B 空间二: 海豚喷泉,凉亭(现已毁);C 过渡:蟹型链式水阶梯;D 空间三:河神 喷泉和石台,喷泉挡土墙两边设有壁龛雕塑;E 空间四:圆形喷泉;F 过 渡:菱形绿篱;G 空间五:底层台地,12 块精美黄杨绿篱,中间小岛设 有“星泉” (图片改绘自: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2001)

《兰特庄园简介》ppt课件

《兰特庄园简介》ppt课件
《兰特庄园简介 》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兰特庄园概述 • 兰特庄园的建筑特色 • 兰特庄园的文化价值 • 兰特庄园的旅游资源 • 兰特庄园的未来发展 •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01
CATALOGUE
兰特庄园概述
兰特庄园的地理位置
位于英国牛津郡 临近泰晤士河
距离伦敦约1小时车程
历史价值
时代背景
兰特庄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建筑技艺
兰特庄园的建筑技艺如砖石工程、雕刻工艺、绘画技艺等,代表了 当时最高的建筑水平,对后世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事件
庄园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如家族的兴衰、社会的变迁等,这些事CATALOGUE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相关链接
兰特庄园官方网站
提供庄园的详细介绍、参观信息、活 动安排等。
兰特庄园旅游指南
提供关于庄园的旅游攻略、美食推荐 、住宿信息等。
兰特庄园历史文献资料
提供关于庄园历史背景、建筑风格、 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兰特庄园影像资料
提供关于庄园的纪录片、照片、视频 等影像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庄园的 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兰特庄园简介》
《英国古建筑保护法规》
提供关于庄园的详细介绍和历史背景等信 息。
介绍英国政府对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规和 政策。
《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探讨英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和实践。
探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和 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寿命长的特点。
石材

意大利园林之兰特庄园

意大利园林之兰特庄园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园林实例
之 兰特庄园(Villa Lante,Bagnaia)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位于罗马以北96公里的维特尔博城附近的巴涅亚小镇上,是保 存最完整的16世纪中期庄园。
兰特庄园

1566年维尼奥拉在建造法尔奈斯庄园的同 时,接受红衣主教甘巴拉的邀请,为他设 计这座夏季别墅,庄园用了20年时间才大 体建成,维尼奥拉也因此而一举成名。
兰特庄园

入口设在底层台地,整个台地上无一株大树,空间开敞而明亮。
兰特庄园

近似方形台地上有12块精美的黄杨模纹花坛,环绕中央石砌的方形水池。
兰特庄园

别墅在第二层台地上,采用两座相同的建筑分列于中轴两侧,当中是菱 形坡道,保证了中轴线上水景的完整与联贯。
兰特庄园

建筑背后是树阴笼罩的露台,在中轴上有圆形喷泉,与底层水池中的圆 形小岛相呼应。两侧的方形庭园中有栗树丛林,挡土墙上有柱廊与建筑 相呼应,柱间建有鸟舍。
兰特庄园

庄园建造在一处朝北的缓坡上,用地十分规整,呈76米宽、244米长的 矩形,面积1.85公顷。全园高差近5米,设有四个台层。
兰特庄园成中轴线上 的焦点,将山泉汇聚成河、流入大 海的过程加以提炼,艺术性地再现 于园中。 从全园制高点上的洞府开始,汇集 的山泉从八角形泉池中喷出,顺水 阶梯急下,在第三台层上以溢流式 水盘形式出现,流进半圆形水池; 餐园中的水渠在第三台层边缘呈帘 式瀑布跌落,再出现在第二层台地 的圆形水池中; 最后在底层台底上以大海的形式出 现,圆岛上的喷泉做为高潮而结束。 各种形态的水景动静有致、变化多 端,相互呼应,结合阶梯及坡道的 变化,使得中轴线上的景色既丰富 多采,又和谐统一。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水链
WATER CHAIN
在这个新奇、精美、不断变 化的展现中,理水的高度技 巧和精美的雕塑艺术完美的 体现出巴洛克艺术所追求的 美感。这条华丽的链式瀑布 叠层跌落,由海豚喷泉流下 的水流变得急了,象征着肆 虐的洪水,展示着大自然的 威严,其外形酷似龙虾,便 是第一位园主红衣主教冈伯 拉家族的象征。
兰特庄园平面图
PLAN OF VILLA LANTE 庄园坐落在向北的缓坡山腰处,四周围墙将其与园外的林地分开。 整座庄园成长方形,长约240m,宽约75m,高差约为5m,由四层台地组成,构成四个方形 单元空间。
兰特庄园竖向
VERTICAL OF VILLA LANTE
一层台地园路为石铺道路,并以大面积花坛布置 二层台地建筑物占据一半以上面积 三层台阶植被为大型乔木,搭配圆形水池 四层有大面积草地
第二层
VILLA LANTE
两座建筑原是主人与客人 居住之所,所以为了营造 一个幽静自然的地方,设 计者在建筑的后面自然地 种植了几棵高大乔木,形 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给与 主人一个安静的环境,同 时也让人更亲近自然,而 从二层的别墅中眺望一层 的规则性花坛更使人赏心 悦目。
第三层
VILLA LANTE
各台地均以台阶连 接水景过渡,绿篱 成为重要的分隔物, 将园内外以及园内 各空间分割开。黄 杨模纹花坛环绕中 央的水池。
第一层
VILLA LANTE 第一层台地为纯规则式园林布局,以平面花 坛图案和水景为主要观赏景物。 台地共有18格方格,四周对称布置的12格为 模纹花坛,以绿色为主,间有少量的各色花 卉点缀。 平台规整的花坛是园中主轴线上的第一个景 观节点,裁剪的规规整整、疏疏朗朗的灌木 与细细的沙石组成漂亮的刺绣地毯般美丽的 图案。 而方方正正的模纹花园中央是一座精雕细琢 的小型古典喷泉。喷泉占据着第一层台地的 中心部位的四个方格,这四格为水池,有四 座小桥通向最中心的小岛,岛上有一个圆形 喷泉。

兰特庄园分析

兰特庄园分析
• 园中除石柱和雕像以外,放置雕像的壁龛是最常见的石作.
构成元素
构成元素
结语
• 兰特庄园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在空间序列设置上仅 有一条主轴串联构成,空间之间有水衔接,整个空间节奏紧密,过渡自 然.空间单元的重复增加了空间序列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路径控制,感 受空间布局和水流变化所带来的强烈视觉感受.这种空间系列设计手 法对欧洲园林及现代景观设计都产生了影响.
• 在当时的庄园建造中,园中的主 要建筑——别墅一般都处于比 较醒目而重要的位置,而将主要 建筑一分为二则是非常罕见的. 但这一设计却能与庄园的景观 融合.
• 建筑正面可以眺望远景和底层 台地的精美图案,而后面则有绿 树成荫,使得居住者更舒适.
构成元素
3 建筑形式及布置
• 在庄园的第二层台地的斜坡上,有两座大小相等、外观一致的小楼对 称的分列在中轴线的两侧.
• 连接台层的长条形水链、长方形石 台和菱形坡道形成动静对比,给整个 庄园增添了一份活泼的色彩.
空间序列
4 动线
• 在整个空间设计中,把每个移动的空间联合起来 就成为动线.视点的移动会提供多个不同的空间 组合.
• 庄园内部在没有横轴的构图中,仅仅依靠一条纵 轴通过视觉遮掩、声音诱导,使人们沿着既定的 路径行走并怀有期待的情绪,同时巧妙利用这种 情绪,来达到引导和暗示的效果.
空间序列
4 动线
• 每层台地利用空间的收放来达到整体连续性,通 过一连串的运动体验来强调不同的空间序列带来 的视觉感受.
构成元素
1 地形
• 兰特庄园建在郊外的丘陵坡地上,在府邸前留有开阔、可供眺望的远 景.为了营造出稳定而均衡的庭园空间,庄园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高 差使得水景、山景等各种景物产生丰富的变化效果,而台地往往是欣 赏下面花坛和园外自然景色的瞭望台.

海跃庭院设计——意大利古典园林鉴赏之兰特庄园赏析

海跃庭院设计——意大利古典园林鉴赏之兰特庄园赏析

海跃庭院设计——意大利古典园林鉴赏之兰特庄园赏析——海跃庭院设计学习资料兰特庄园位于罗马北面维特尔博附近的巴尼亚镇,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到极盛时期。

特别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

随着"古典"的复苏,许多贵族和富有商人大兴土木,在各地修建花园别墅。

而当时罗马城郊的山丘成了别墅的主要建筑场地之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别墅依山而起,纷纷涌现出来。

当时颇有权势的宗教人士也不甘落后,在那几百年间诞生的花园别墅中,有很多都是这些宗教人士修建的豪华居所。

巴奈亚的兰特别墅经历了两个主教的精心打造,如今才体现出高雅品格--作为意大利主要经典花园别墅之一,兰特别墅是16世纪风格主义花园别墅中的佼佼者。

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

因此,克里斯托夫·塞克在他所著的《园林史》中写道:"如果没有参观它,就是错过了园林艺术中极为难得的精品之一。

"兰特庄园是保存最完整的16世纪中期庄园兰特庄园起初在15世纪末的时候,红衣主教里亚里奥曾在这里修建了狩猎房,作为自己的消夏住所。

1566年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冈巴拉当选为此地的红衣主教后,便决定在此为自己建一处夏季别墅。

1587年冈巴拉去世之后,庄园传到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蒙塔尔托手里,并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任务。

1655年被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了兰特家族,以补偿他们由于在罗马的庄园被征收所造成的损失。

现在该园仍归兰特家族所有。

兰特庄园为巴洛克式庄园,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庄园以水景和花坛为中心主题,各级台地用中央轴线的水线相连,并且在各个台地上设有水景欣赏。

海跃庭院设计——意大利古典园林鉴赏之兰特庄园赏析

海跃庭院设计——意大利古典园林鉴赏之兰特庄园赏析

海跃庭院设计——意大利古典园林鉴赏之兰特庄园赏析
——海跃庭院设计学习资料
兰特庄园位于罗马北面维特尔博周围的巴尼亚镇,是文艺振兴时期庄园中保留最完好的一座。

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

欧洲文艺振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到极盛时期。

专门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量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振兴,并取得高度进展。

随着"古典"的复苏,许多贵族和富有商人大兴土木,在各地修建花园别墅。

而当时罗马城郊的山丘成了别墅的主要建筑场地之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别墅依山而起,纷纷涌现出来。

当时颇有权势的宗教人士也不甘落后,在那几百年间诞生的花园别墅中,有很多都是这些宗教人士修建的豪华居所。

巴奈亚的兰特别墅经历了两个主教的精心打造,如今才体现出高雅品格--作为意大利主要经典花园别墅之一,兰特别墅是16世纪风格主义花园别墅中的佼佼者。

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

因此,克里斯托夫·塞克在他所著的《园林史》中写道:"若是没有参观它,确实是错过了园林艺术中极为宝贵的精品之一。

"。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兰 特 庄 园 的 水 体
链式水体
刺绣花园 静思泉
兰特庄园的水体
链式水体
维尼奥拉对丘陵地带变化丰富的地形进 行了灵活巧妙的利用
在三层平台的原形喷泉后
用一条华丽的链式水系穿越绿色坡地 使得渐行渐高的园林中轴终点落在了整 个庄园的至高点上 并在此修筑亭台方便从这儿俯瞰庄园全 景
在这个新奇精美
不断变化的展现中 理水的高度技巧和精美的雕塑艺术完美 的体现出巴洛克美感
兰 特 庄 园 的 水 体

特庄园
节点实景
兰特庄园节点实景,从这儿可以很容易领略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呈现着丰富的时光雕琢的美感。它从最典 型的欧式园林风格,随着层次的变化,渐渐的植物有了自然的形态,而到了至高点以充满野趣的园林森林的 环绕结束,实现了完全的人工向自然的过渡,是意大利古典园林中难得一见的人类意识向自然融合的表现。
兰特庄园的水体
刺 绣 花 园
在兰特花园,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是中轴上的第 一个景观节点,裁剪的规规整整、疏疏朗朗的灌
木与细细的沙石组成漂亮的刺绣地毯般美丽的团
案,方方正正的刺绣花园的中央是一组由金属和 石材精雕细琢的小型古典喷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静 思 泉
链式水体的源头有一个传统的多级 跌水喷泉广场 然后就是静思泉 静思泉落在整个庄园中轴至高点上
他们充分展示了文艺复习时期西方造园的最高成 就。其中兰特庄园地处高爽干燥的丘陵地带, 1547年由著名建筑家,造园大师维尼奥拉设计, 修筑于美丽的风景如画的巴涅亚小镇,历时近二 十年,是一座堪称巴洛克典范的意大利台地花园。
兰特庄园从主体建筑、水体、小品、道路系统到植物种植, 都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那种典型的均衡、大度和巴洛 克式的夸张气息 它的园林布局呈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各层次 间变化生动,又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 的整体 台地是“靴国”意大利园林的一大特征,兰特花园也不例 外,由四个层次分明的台地组成: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及 主体建筑、圆形喷泉广场、观景台(至高点)

法尔奈斯庄园 兰特庄园 埃斯特庄园

法尔奈斯庄园 兰特庄园 埃斯特庄园

• 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和兰特庄园并称文艺复兴三大园。造园师 雅各布·维尼奥拉Jacopo Baro 大名园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都是他的手笔。
• 法尔奈斯庄园分两部分:五角大楼府邸与主花园(见上图),于 1547—1558年建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可以鸟瞰Caprarola的山岗 上,是教宗保罗三世(Alessandro Farnese在位1534~1549年)办公 、休歇的城堡花园。五角形的城堡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建筑之一, 建筑及其装饰见下图(不知美国的五角大楼是否曾今从此找过灵感) ,通过狭窄壕沟上的小桥有与大楼两个相连的花园:V字型花园、法 尔奈斯主花园。
• 在空间尺度和整体布局上,身为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兰特庄园,从主体建筑、水体 、小品、道路系统到植物种植,都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那种典型的均衡、大度和 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息。它的园林布局呈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各层次间变 化生动,又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台地是“靴国”意大利园林 的一大特征,兰特花园也不例外,由四个层次分明的台地组成: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 、主体建筑、圆形喷泉广场、观景台(至高点)。在兰特花园,维尼奥拉对丘陵地带 变化丰富的地形进行了灵活巧妙的利用,在三层平台的圆形喷泉后,用一条华丽的链 式水系穿越绿色坡地,使得渐行渐高的园林中轴终点落在了整个庄园的至高点上,并 在此修筑亭台方便从这儿俯瞰庄园全景。在这个新奇、精美、不断变化的展现中,理 水的高度技巧和精美的雕塑艺术完美的体现出巴洛克美感。
• 第三层台地花园上的小楼是教宗精修的住所,法尔奈斯主花园就是以小 楼的中轴线来控制各级台地、层层递进、贯穿全园。围绕住所的雕塑廊 柱中庭精美、优雅(见下图),雕琢出园主显赫、精致的生活画卷。
• 花园的后部(露台式花坛后庭)是规整、对称的台地草坪(原为整 形花坛),其中轴线上有一个镶嵌着精美的雨花石图案的园路和简 洁的水盘,台地草坪的挡土墙也由精美的石质雕刻装饰着,中轴终 点是由自然植被围合的一组半圆形的凯旋门式石碑廊柱。

浅析兰特庄园

浅析兰特庄园

浅析兰特庄园建造背景·台地园背景15 世纪欧洲的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由于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达,意大利佛罗伦萨成为了欧洲最先进、最繁华的地方。

政治上的安定和经济上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

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佛罗伦萨成为了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文艺复兴使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宗教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上帝的禁锢,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

“人性的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潮,也带来了欧洲园林理性美学造园的新时代。

意大利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意大利台地园形成的重要原因。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半岛和岛屿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平原和谷地夏季闷热,而在山丘上,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还有来自山林的冷气流[ 1 ] 。

温和的气候加上政治上的安定和经济上繁荣,吸引了大量的贵族、大主教、商业资本家们在此修建华丽的住宅,在郊外经营别墅作为休闲的场所,意大利造园由此出现了适应山地、丘陵地形的独特的台地布局方式。

·兰特庄园背景兰特庄园位于罗马北面维特尔博城附近的巴涅亚镇,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

因此,克里斯托夫·塞克在他所著的《园林史》中写道:“如果没有参观它,就是错过了园林艺术中极为难得的精品之一。

”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

起初在15世纪末的时候,红衣主教里亚里奥曾在这里修建了狩猎房,作为自己的消夏住所。

1566年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冈巴拉当选为此地的红衣主教后,便决定在此为自己建一处夏季别墅。

1587年冈巴拉去世之后,庄园传到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蒙塔尔托手里,并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任务。

1655年被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了兰特家族,以补偿他们由于在罗马的庄园被征收所造成的损失。

现在该园仍归兰特家族所有。

兰特庄园(Villa Lante)

兰特庄园(Villa Lante)

链式瀑布的 水来自第四层, 即最高一级台地 上的海豚喷泉, 这是一个组合式 喷泉,装饰着鹰、 人面鸟翅的怪物、 花瓶和巨型头像。
巴尼亚奥:朗特园(Bagnaio:Villa Lante)
温泉的后面种植着 高大的悬铃木,树荫正 好投影到德鲁格洞窟上。 一个有泉华石筑成的水 库边上爬满了铁线蕨, 是花园的主要水源。水 从三个洞窟中伸出异形 头像中喷射到一个大水 池中,池中是两只游泳 的海豚。洞窟的两边各 有一个亭子,名叫缪斯 凉亭,上面装饰有漂亮 的帕拉第奥拱形。壁缘 上的题字和正面的龙虾 形瀑布令人想起造园的 红衣主教。
西方景观设计
意大利巴尼亚奥:伊特园
班级:建筑学09-1班
姓名:刘方宁
学号:11‘号 指导教师:顾韩
巴尼亚奥:朗特园(Bagnaio:Villa Lante)
作为意大利最重要、最宏 伟的花园之一,朗特园是16世 纪60年代由建筑师维尼奥拉 (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和工程师托马索济 努齐(Tommaso Ghinucci)为 红衣主教卡纳迪尔·冈伯拉 (Cardinal Gianfrancesco Gambara)建造的。这是一座 完美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花 园,园中低吟的流水、闪烁的 喷泉、奇特的石雕以及最低处 的几何式水剧场尤其令人难忘。
巴尼பைடு நூலகம்奥:朗特园(Bagnaio:Villa Lante)
兰特庄园为在空间 尺度和整体布局上,身 为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 的兰特庄园,从主体建 筑、水体、小品、道路 系统到植物种植,都充 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那种典型的均衡、大度 和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息。 它的园林布局呈中轴对 称、均衡稳定、主次分 明,各层次间变化生动, 又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 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 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区位分析:
兰特庄园位于罗马北面维特尔博附近的巴尼亚镇,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起初在15世纪末的时候,红衣主教里亚里奥曾在这里修建了狩猎房,作为自己的消夏住所。1566年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冈巴拉当选为此地的红衣主教后,便决定在此为自己建一处夏季别墅。1587年冈巴拉去世之后,庄园传到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蒙塔尔托手里,并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任务。1655年被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了兰特家族,以补偿他们由于在罗马的庄园被征收所造成的损失。现在该园仍归兰特家族所有。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园林2011级
兰特庄园
一、简介
项目名称:兰特庄园
地点:罗马北面维特尔博附近的巴尼亚镇
建成时间:1566年—十六世纪八十年代
造价:未知
规模:240m×75m
维尼奥拉简介:
维尼奥拉(1507-1573)年贾科莫·巴罗齐·达维尼奥拉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摩德纳附近的维尼奥拉镇。16世纪30年代中期,他到罗马考察古典建筑,于1541年到法国枫丹白露从事艺术创作活动。在巴黎他遇到了建筑师塞利奥。18个月以后,达维尼奥拉回到意大利博洛尼亚,并修建了博凯奇府邸和班基府邸,1550年重回罗马。此后他通过佩鲁齐而继承了布拉曼特的艺术风格。维尼奥拉走的是一条比较严谨地运用古典建筑形式,而又不同于样式主义的发展道路。
六、方案内容:
在空间尺度和整体布局上,身为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兰特庄园,从主体建筑、水体、小品、道路系统到植物种植,都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那种典型的均衡、大度和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息。它的园林布局呈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各层次间变化生动,又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台地是“靴国”意大利园林的一大特征,兰特花园也不例外,由四个层次分明的台地组成: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主体建筑、圆形喷泉广场、观景台(至高点)。在兰特花园,维尼奥拉对丘陵地带变化丰富的地形进行了灵活巧妙的利用,在三层平台的圆形喷泉后,用一条华丽的链式水系穿越绿色坡地,使得渐行渐高的园林中轴终点落在了整个庄园的至高点上,并在此修筑亭台方便从这儿俯瞰庄园全景。在这个新奇、精美、不断变化的展现中,理水的高度技巧和精美的雕塑艺术完美的体现出巴洛克美感。
兰特庄园为巴洛克式庄园,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庄园以水景和花坛为中心主题,各级台地用中央轴线的水线相连,并且在各个台地上设有水景欣赏。
三、场地分析:
兰特庄园建在郊外的丘陵坡地上,在府邸前留有开阔、可供眺望的远景。为了营造出稳定而均衡的庭园空间,庄园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高差使得水景、山景等各种景物产生丰富的变化效果,而台地往往是欣赏下面花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现在的庄园是1954年严格按照原貌来修复的。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起初在15世纪末的时候,红衣主教里亚里奥曾在这里修建了狩猎房,作为自己的消夏住所。1566年乔万尼·弗朗西斯科·冈巴拉当选为此地的红衣主教后,便决定在此为自己建一处夏季别墅。1587年冈巴拉去世之后,庄园传到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蒙塔尔托手里,并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最后的建设任务。1655年被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了兰特家族,以补偿他们由于在罗马的庄园被征收所造成的损失。现在该园仍归兰特家族所有。
兰特庄园为巴洛克式庄园,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庄园以水景和花坛为中心主题,各级台地用中央轴线的水线相连,并且在各个台地上设有水景欣赏。
五、设计、发展、决策过程:
兰特庄园最初是红衣主教甘巴拉(1533-1587)请著名建筑师维尼奥拉建造的,主教对设计非常满意,但是当时的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听说了这座别墅的美景后,便打算前来参观,这下可急坏了主教,他做好各种准备来迎接教皇光临。兰特别墅的第一座别墅住宅便在有些仓促的情况下竣工了,维尼奥拉设计的花园也部分完工。最后教皇因故不能成行,派来了一个特使--桑•卡洛•博罗梅奥,代他拜访这座庄园。桑•卡洛在参观的同时,心里盘算着修建庄园究竟花费了多少钱。他话锋一转,对主教说:"耗费在这座别墅上面的金钱,可能最好用来修建一座医院,那样可以给贫穷的维特尔波民众带来好处"。面对这样的话题,甘巴拉默然接受了这种暗示性的责难,在后来的日子里,为了避嫌,他都没有修建计划中的第二座别墅住宅。
甘巴拉建造的别墅住宅为正方形,房间大小适度,带有拱顶,其天花板上的装饰壁画,出自于当时著名的风格主义画家祖卡里兄弟之手,采用了拘谨而和谐的风格。不过,后来罗马教廷,尤其是教皇庇护五世,多次要求甘巴拉主教将别墅的产权移交出来,但主教都坚决而优雅地拒绝了,继续享受着所谓的"愉快生活",直到去世。
随着岁月流逝,教廷的责难就渐渐被淡忘了。当蒙塔尔托红衣主教在此继任时,他将以前维尼奥拉的设计方案拿了出来,继续完善花园,并修建了第二座乡间别墅住宅。第二座乡间别墅住宅的外观与第一座相同,主要用于接待客人;第一座别墅则为主人自用,作为日常起居。第二座别墅住宅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精美的大厅,天花板仍由祖卡里负责,以装饰用的灰泥、镀金箔和壁画装饰而成。两座别墅的不同之处,可以从室内的壁画上看出:甘巴拉别墅的壁画多为风景;而蒙塔尔托别墅里的壁画,多为更古典的风格。
代表作:维尼奥拉主要作品:罗马耶稣会教堂、兰特庄园、圣安德烈教堂
总述:
在欧洲古典园林之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具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它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可比拟的。意大利占典园林的规模可能不大,但它与当地的气候、地形、人文特点等的结合,便产生了其园林形式的独有个性,兰特庄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除了中轴布局、台地、巴洛克的理水和雕塑外,兰特庄园的植物种植也颇具特色。它从最典型的欧式园林风格--修剪整齐的小灌木刺绣花坛开始,随着层次的变化,渐渐的植物有了自然的形态,而到了至高点以充满野趣的园林森林的环绕结束,实现了完全的人工向自然的过渡,是意大利古典园林中难得一见的人类意识向自然融合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