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_墙头马上_一见钟情_李佳
从《墙头马上》看白朴婚姻爱情观
一
、
作品中反映出作者善良忠贞的个性, 创作上关注下层
民众的感受
白朴, 一生坎坷多舛。幼年即经历朝代变故和家庭离散 的双重打击, 与父母长期分散, 被父亲的朋友元好问收养。元
好问 见其聪明伶 对其恩爱 俐, 有加关怀 备至, 最突出的 例子就 是他被疫病缠身, 昏迷不醒, 元好问硬是打坐怀抱他几天几 夜, 终于将其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元好问将 自己为人处世 的观 念以 学素养不 及文 遗余力地 传授给他, 让他得益匪浅, 年
J un lo h n ia i o r a f a x do& T nv ri S V U ies
N0. 1
Ma v. 2 2 0l
麓 黧
《 墙头马 作为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 上》 在其人物 性格上 浓郁的喜剧色彩与情节上悲喜交加的艺术氛围里, 彰显着 白 朴本人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取舍观念, 这些观念的形成与当时 社会的普遍认知有一定关系, 但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他 的性格更是关系密切。其间暴露的作者秉性和他的爱情与婚 姻观, 我们从中 让 认识到元代蒙古族统治下的 文人的生存状 态和他们内心纠结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 作品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情节上跌宕起伏, 俘获观众的心, 矛盾冲突塑造了李千金倔强、 果敢、 泼辣的性格, 与裴少俊自 私怯懦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情节上也是一波三折: 先是二 人相识到相约, 正在云雨交欢之时, 被不识相的嬷嬷捉了个正 着。无奈二人私奔到裴家, 同居五六年之后 , 却被公婆指责, 李千金被迫回家。而后裴少俊衣锦还乡, 欲破镜重圆, 却遭到 李千金的冷嘲热讽, 最后在儿女的苦苦哀求之下, 李千金接受 了回归。作品中, 作者设置了既让年轻一代放纵了一把情欲, 又让他们的婚姻“ 暗合姻缘”让宗法理念和放浪情欲奇幻媾 ,
论《墙头马上》中李千金的悲剧性
《戏剧之家》2019年第11期 总第311期17戏剧研讨一、悲剧性的源头《墙头马上》的故事取材于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井底引银瓶》,把一个劝诫女性不要把自己的一生随意托付他人的悲剧性故事改编成了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
白居易在开头直接写明该诗的目的是“止淫奔”。
整首诗都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诗中以“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作为结尾,将女性追求自由爱情与婚姻的悲剧下场作为例子,起到社会风化的警戒作用。
白朴的《墙头马上》虽然在故事中增添了喜剧因素,但其背后仍然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
《井底引银瓶》和《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恋爱与婚姻,即使从结局上看后者似乎较前者结局更圆满,但其本质都是以女性的反抗失败告终,这也正是这部戏剧的悲剧所在。
二、悲剧的表现形式(一)爱情悲剧。
李千金在故事中的形象与其他才子佳人中女性形象不同,她有着敢爱敢恨的果断与勇敢。
正值青春年华,难免春心萌动,大胆说出了当时闺房的埋怨,“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功夫画远山眉”。
当她和裴少俊在墙头马上相遇时,内心的第一想法是“恨不得倚香腮左右偎。
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才相遇便想着和裴少俊的未来。
而裴少俊则是“这小姐有倾城之态,出世之才,可为囊篋宝玩”,“囊篋宝”与李千金“爱别人可舍了自己”相比较,注定了李千金将面对的是一桩爱情悲剧。
李千金的爱情悲剧首先体现在不见天日的婚姻生活,七年生下一儿一女。
裴少俊却未与家人坦白,仍在家中扮演着刻苦读书的孝子,而自己的妻子七年为裴少俊的“囊篋宝”。
当李千金和她的儿女被裴尚书撞见时,不畏咄咄逼人的裴尚书,勇敢地说出“这姻缘也是天赐的”。
反观裴少俊,他的第一反应时“少俊是卿相之子,怎好为一妇人,受官司凌辱?”而后便写下了休书,他的短短两句话,便把其自私的性格暴露无遗。
一位千金小姐甘愿抛下自己的家庭与身份,隐匿于后花园中相夫教子,最后却换来丈夫的一封休书。
从“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到后来被赶出裴家的“则兀那墙头马上引起欢娱,怎想有这场苦,苦!”李千金的爱情幻想最终被现实无情地打破。
《墙头马上》女主人公李千金的性格特征
《墙头马上》女主人公李千金的性格特征白朴的《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它描绘女子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成为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
剧中女主人公李千金的形象非常突出,她具有市井女性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特征。
她一上场就毫不掩饰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
当她在墙头上和裴少俊邂逅,看上了“一个好秀才”,便处处采取主动的态度。
她央求梅香替她递简传诗,约裴少俊跳墙幽会。
当两人被嬷嬷瞧破,她和裴少俊一忽儿下跪求情,一忽儿撒赖放泼,还下决心离家私奔。
为了爱情,李千金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做。
她深信自己要求及时婚嫁的合理性,因此她不像深闺待字的少女那样羞羞答答。
李千金与裴少俊私奔后,在裴家后院躲藏七年,生了一男一女,但终于被裴尚书发现。
她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反驳裴尚书对她的辱骂。
当然,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被视为私奔的李千金不得不饮恨回家,但她绝没有屈服。
当裴少俊考中状元.裴尚书知道了她是官宦之女。
前去向她赔礼道歉,要求她认亲重聚时,她坚决不肯,并且对裴氏父子毫不留情地谴责,只是后来看到啼哭的一双儿女,才不禁心软下来,与裴家重归于好。
李千金不仅希望得到爱情,而且把婚姻自主看成是人生的权益,所以当她爱上了裴少俊,便义无反顾地离家出走。
不过这仅仅是李千金追求的一个方面,和一般怀春少女不同的是:她更加看重人格的尊严,当裴尚书怒斥她时,李千金说她只钟情于一人,说姻缘天赐,无非是反驳裴尚书的污蔑,强调自己行为的合理和人格的纯洁。
在第四折,她拒绝裴家父子,拒绝一贯梦寐以求的婚配,正是受损害者做出的抗争。
她对少俊并非没有感情,但为了维护尊严,她甚至准备割舍,在戏里,作者让人们看到,渴望爱情的李千金,所看重的又非仅仅是爱情。
由于李千金注重维护自己的理想和人格,因此,她敢于把封建道德和封建伦理统统扔到脑后,理直气壮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表现出坚毅倔强的个性。
墙头马上,知君断肠——浅析元代爱情喜剧《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知君断肠——浅析元代爱情喜剧《墙头马上》
周艺霖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博览》
【年(卷),期】2022()21
【摘要】墙头马上一见倾心,私定终身出走天涯。
《墙头马上》这一出爱情喜剧,塑造了李千金这样一位敢爱敢恨、豪爽泼辣、独立坚韧、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人物塑造上具有极大的创新性。
本文试探寻这一才子佳人爱情剧中李千金这一泼辣大胆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戏曲中推进情节发展的对立关系,从裴李爱情
这一缩影探究李千金身上所带有的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并窥探中国封建社会中女
性的不幸遭遇以及女性反抗意识的觉醒。
同时将从接受美学视域的理论出发,探寻《墙头马上》在当今仍焕发强大时代活力的原因。
【总页数】4页(P181-183)
【作者】周艺霖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37
【相关文献】
1.从《墙头马上》李千金的形象看元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2.冠冕与脱冕:《墙头马上》中隐藏的元代儒生思想危机
3.冠冕与脱冕:《墙头马上》中隐藏的元代儒生思想危
机4.封建礼教下的大团圆——浅析元代戏剧《墙头马上》5.浅析元杂剧之婚恋剧中的爱情观——以白朴的《墙头马上》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墙头马上》李千金的爱情之路
浅论《墙头马上》李千金的爱情之路作者:岳晨璐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1期【摘要】白朴的《墙头马上》是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叙述了裴少俊与李千金一见倾心而私奔的婚恋自由佳话。
李千金拥有不俗的气质、不凡的个性、坎坷的爱情、不幸的婚姻,在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勇敢地捍卫着自己的人格,不屈地与命运作抗争,在李千金的身上闪烁着女性独立意志的光芒,她是女性追求人格的典范。
本文将从爱情观、行动、坎坷爱情路三个方面对李千金进行研究。
【关键词】李千金;爱情观;婚姻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021-02一、李千金的爱情观在古代社会,女子不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
在爱情观上,“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才是大多数女子的婚姻之路。
在封建社会里,人的自然天性被束缚、被压抑,大多数女性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天性被禁锢了,不敢直接对抗封建伦理道德,在她们眼中,一切条条框框都是合情合理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一般的、正统的所谓规则走完一生,这才是对的、正常的、理所当然的。
而李千金则不同。
她虽然有传统的一面,比如她也注重门第,知道裴少俊是去洛阳买花栽子,可以“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但更多的是叛逆。
在封建礼教作为道德规范的时期,李千金自己做主选择了两情相悦、自由恋爱,而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三月春意盎然,李千金与丫环梅香赏春景。
情窦初开的李千金对围屏上的佳人才子仕女王孙感兴趣,被梅香猜中心思:小姐缺一女婿。
李千金非但没像传统大家闺秀一样羞于启齿,更直呼:“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并进一步叙述自己爱情的宏伟蓝图:“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
”天真直率的李千金沉浸在自我的世外桃源,但与她所处的封建专制时代却显得格格不入。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教条下,行不动裙,足不出户,笑不露齿,更别说一位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直言渴望爱情,更甚者,赤裸裸地道来:春宵一刻值千金;长夜难眠,一床锦褥也白白叫什么鸳鸯被!李千金自然天性的大胆散发,与她所在的封建礼教的牢笼叫板着。
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李千金人物形象分析王贝贝汉语言文学师范班 1001410042摘要:李千金是元杂剧《墙头马上》的主人公,她是个大家闺秀却有着大胆泼辣的个性,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
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她敢于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敢于同封建传统作斗争。
但同时身在封建社会里的她自身又存在着软弱性与悲剧性,李千金是个具有双重性的人物。
关键词:李千金性格爱情封建传统一、李千金的性格特点(一),大胆泼辣的个性李千金是官宦之家的女儿,是个封建社会中深闺中的小姐。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墙头与裴少俊相见,并一见钟情。
便央求梅香替她传简递诗,约裴少俊跳墙约会,后来又敢于与心上人夜晚私奔离家而去。
相比之下,在面对爱情的问题上,《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在整个过程中都显示着小心翼翼,处处笼罩着催老妇人的阴影,因此与崔莺莺相比,李千金更多了一种大胆的气派,更能体现出李千金的胆识与勇气。
后来,李千金在裴家后院被裴尚书发现,面对裴尚书对她的辱骂,她并没有选择沉默与屈服,而是极力力争,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在当裴少俊考中状元,裴少俊找她,裴尚书向她赔罪时,她却说出“一个是八烈周公,一个是三移孟母,我本是好人家儿女,不是娼人家妇女,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
待要做家眷,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裴家祖上坟!”“你休了我,我断然不肯”等言语。
深刻地显示了李千金大胆泼辣的个性。
(二),勇敢地维护人格尊严李千金在裴家后院躲藏了七年,后被裴尚书发现,裴尚书怒斥她是下流娼妓是“淫奔”,指责其比无盐坏风俗,做的是男游九郡,女嫁三夫等,她没有表现的唯唯诺诺,而是一一反驳,并且强调自己行为的合理和人格的纯洁。
后来,当裴少俊考上科举后,裴家父子去找她,求与她和好相认时,李千金言辞犀利,断然拒绝,并把裴家老爷奚落了一番,维护自己的尊严。
最后,为了一双儿女才与他们重归于好。
(三),自身的牺牲性与软弱性李千金在与裴少俊私奔后,而是在裴家的后花园躲藏了七年,对此裴少俊并没有告诉他的父母,致使她的婚姻不能够公开,她得不到“名分”,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李千金选择了隐忍,她愿意牺牲自我来维持他与裴少俊爱情的长久。
《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形象分析
2021年第13期55艺术纵横《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形象分析周奇沛 许琪悦一、反抗封建的勇敢者(一)向往爱情的闺阁千金李千金的出场与众不同:“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这是青春少女本能地对爱情的追求,是对“淑女”教条的正面反抗。
当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墙头马上四目相对时,李千金大胆邀约一面之缘的裴少俊“莫负后园今夜约,月移初上柳梢头。
”这对现代女性也是个不小的挑战,遑论封建时代的贵族小姐。
不仅如此,李千金也敢于对他人展示自己对爱情的向往。
面对嬷嬷质问,李千金连用三个典故,表明“咱是浊骨凡胎”渴望爱情是人之常情,以牛郎织女自比,“委实这乌鹊桥边女,舍不的斗牛星畔客”。
更有甚者,李千金还不惜以身殉情,“解下这搂带裙刀,为你逼的我紧也便自伤残害,颠倒把你娘来赖。
”以死逼迫嬷嬷帮助他们,足见爱情在她心中的崇高地位。
①(二)私奔幽居的大胆女儿李千金毅然选择私奔,她何尝不知“禀知父母,方可成婚;不见父母,即是私奔”“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但她不想再困在闺中只能听父亲的话等待,她想勇敢追求自主的爱情,加上她本来就极富浪漫气质,事急从权,李千金违背礼教,踏上这条名为“爱情”的道路。
②没名没分地隐藏在后花园,又与家乡的父母断绝音信,实在是不孝行为。
这些都是李千金冷静下来之后心头的负担,如何缓解忧愁?是她与裴少俊的小家温情给予了天平另一段补偿。
“自从跟了舍人来此呵,早又七年光景。
得了一双儿女。
过日月好疾也呵!”与一见钟情的裴少俊幸福地生活在这一方小天地,对李千金来说是得偿所愿,充分享受自主婚姻的美好,以致于觉得时间流逝飞快。
(三)休弃而归的刚强女性面对裴尚书怒斥“这妇人决是娼优酒肆之家”,李千金始终保持自己的尊严,没有作哭哭啼啼求饶状,反复表明“妾身是少俊的妻室”“妾是官宦人家,不是下贱之人”。
尽管“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是社会共识,她仍然没有屈服,这是反叛的李千金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第一次正面交锋,李千金自认为妻,她与裴少俊的婚后生活也幸福美满,所以认为“这姻缘也是天赐的”。
墙头马上,井底银瓶
墙头马上,井底银瓶作者:娄籍悦来源:《大观》2020年第10期摘要:作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墙头马上》位列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喜则喜矣,这个故事源于香山居士的一首《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它带有自来的悲剧色彩。
虽然一改原始“止淫奔”的劝勉主旨,但是从剧中中心人物李氏千金所展示出的命运来看,她落了个大团圆的完美结局,却早已不复当年与君奔走时的满心憧憬和希冀。
由此,该作品可被鲜明地划分为喜、悲两大部分,文章就此具体探析这部喜剧作品如何染上悲剧色彩且喜悲兼得、别有意味。
关键词:《墙头马上》;悲剧色彩;白朴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富有其一贯的清丽潇洒、淡雅俊秀之风,该部剧作感于“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发于“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却止于“淫奔”,足见其匠心独运。
全篇看似勾勒出一幅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景象,实则从时代、社会、个人等多角度抨击现实的残酷,体现自己同样囿于泥沼的困惑和愤懑。
以喜衬悲,喜不再喜,然悲更悲。
一、墙头马上,乍见之喜男主角裴少俊是工部尚书之子,女主角是皇室亲族之女,小字是千金。
裴少俊领父命买花栽子,恰到洛阳,洛阳是李千金的家族所在之地。
上巳佳节,李千金感叹春色盎然,不应辜负,于是她悄出绣房到花园墙头探看外界美景,正好看见骑马经过的裴少俊,两相对望,一见倾心,传下墙头马上的佳话。
不可否认,这是一桩喜事,细究喜从何来,无疑是劇作家和大环境的功劳。
(一)作家生平,颠沛流离1234年,金元交替,时代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起,一个王朝的没落。
既有的封建制度、伦理纲常溃不成军,正在发展的经济、文化受到极大冲击,更重要的是全社会性的心理错位和信仰破灭,尤其对于文士阶层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寄身勾栏,编剧为业,实是求温饱中的无奈之举,元剧四大家之一白朴也是这样。
当时,元代社会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汉人处在社会的边缘,如再加上“九儒十丐”的身份等级,儒家文人几乎要遭受社会整体的冷眼相待。
《墙头马上》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墙头马上》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墙头马上》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也称《鸳鸯简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李千金角色特征分析
《墙头马上》李千金角色特征分析作者:李想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6期【摘要】《墙头马上》是中国古典爱情戏剧经典剧作之一,几百年来被多个剧种改编演出,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
剧中塑造的女主李千金一角敢爱敢恨、果敢大胆,将之称为“封建时代的女权斗士“似乎也不为过。
某种程度来说,正是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才成就了《墙头马上》剧本的经典性。
对李千金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剧本文本,更身临其境地了解人物处境和心理活动,并通过以上种种更好地理解作者白朴笔下元代社会的风貌。
【关键词】戏曲;角色分析;角色塑造;角色特征;元杂剧中图分类号:J806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017-02《墙头马上》,又名《裴少俊墙头马上》,由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写就,系元杂剧经典文本之一,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并称“元曲四大爱情剧”。
故事围绕女主角李千金和男主角裴少俊的爱情故事展开,情节跌宕起伏、脍炙人口,历来被奉为经典。
自元代出世至今,已被多个剧种拿来屡次改编排演。
编剧陈望久先生就曾借白朴的剧本重新改写出了黄梅戏版本的《墙头马上》,著名的黄梅戏演员吴亚玲、蒋建国、黄新德分别在剧中扮演女主角李千金、男主角裴少俊和裴父裴行俭的角色。
该剧格调轻松愉快,情节委婉而优美,语言诙谐幽默,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①,同时也符合了黄梅戏质朴的戏曲风格,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针对《墙头马上》的先行研究可谓丰富多样。
这些研究中,有从戏曲表演角度出发的,也有从文本角色塑造角度出发的,另还有以改编后不同剧种特色为背景展开讨论的。
李千金一角在《墙头马上》这部剧中占据了绝对的主旨地位。
剧本通过对不同情境中女主心里和言行举止的细致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有气有节且敢于同封建礼教积极斗争的女性形象,一个具有现代女性意味的女主形象。
《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形象研究
《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形象研究
《墙头马上》是一部经典的现代京剧作品,其中李千金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剧中既是一个历史人物,也是一个丰满有趣的角色形象。
本文将对李千金的形象进行分析研究。
另一方面,在剧中的场景中,李千金也展现出了她温柔、细腻和感性的一面。
她对儿子的爱和对家庭的关爱表明了她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情感深度。
在她与董鹤冠的对话中,她愿意向董鹤冠道歉,并承认自己的不当言行和做法,展示了她谦虚和友好的一面。
此外,李千金还是一个深受观众喜欢的角色,她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的台词条理清晰,语言幽默风趣,往往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启示。
她的舞台形象也非常有特点,她的美丽铜像般的外表、高贵的气质和华美的服饰都很吸引人。
在舞台上,她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细腻的动作表情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之,《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是一个丰富、多维度、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角色形象。
她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柔情相结合的品质,同时也凸显出了她作为女性领袖的能力和魅力。
她的形象对京剧文化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京剧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谈《墙头马上》李千金叛逆形象
也谈《墙头马上》李千金叛逆形象概要:家庭的因素奠定李千金性格中叛逆不屈的基调,而李家的院墙和裴府的后花园则助长了她这份叛逆和不屈。
尽管她的言行大胆而前卫,甚至有些令人招架不住,但她也是鲜活而有生命力的,每每阅读文本,她灵动的形象仿佛就浮现在眼前。
在贞操观念严苛的元代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李千金这样一个叛逆、不屈、富有反抗精神的形象,也是剧作家白朴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挑战。
《墙头马上》戏中李千金的种种行为即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仍是相当大胆的。
她在与侍女梅香聊天时便语出惊人“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
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更语出放荡“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做鸳鸯被”,表达出自己对美好性爱的向往;与裴少俊惊鸿一遇之后她的眼中便只剩下这英俊少年,裴少俊只是略表爱意“咫尺刘郎肠已断,为谁含笑倚墙头”,李千金却立马掌握主动权“莫负后园今夜约,月移初上柳梢头”,在初次约会便以身相许;二人幽会被嬷嬷撞破之后,裴少俊是低声下气“乞容宽恕”,而李千金却勇敢地称自己和裴少俊“是这墙头掷果裙钗,马上摇鞭狂客。
说与你个聪明的奶奶,送春情是这眼去眉来”,又以死相逼为裴少俊救急;当嬷嬷给出两种选择时,她以“父母年高老迈,那里有女孩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来为自己脱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淫奔”;当她与少俊私情曝光,面对裴尚书的无理辱骂“你比无盐败坏风俗,做的个男游九郡,女嫁三夫”时,她并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反而据理力争“我则是裴少俊一个”,大胆地宣称“这姻缘也是天赐的”;当最后少俊授官洛阳,想与她重圆破镜,而裴尚书也以两家原有婚约为由,携夫人屈身上门赔礼,一对儿女又以死相逼,这才使得李千金作了妥协,但此时她却不只是顺从地回归夫家,反而夹枪带棒地反问“父亲,自古及今,则您孩儿私奔哩?”,更是慷慨激昂地陈词“告爹爹奶奶听分诉,不是我家丑事,将今喻古。
《墙头马上》李千金的胡女形象及成因
《墙头马上》李千金的胡女形象及成因作者:李欣冉,刘媛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8期摘要:白朴的《墙头马上》是“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本文试通过前代文学作品总结胡女形象特点,探究女主人公李千金的胡女身份及其成因,元代胡女形象题材是对自唐以来描写胡女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开拓,胡女并不仅仅出入于酒肆歌坊之中,而且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意识与行动,这充分体现了元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是多民族共存下的产物,也预示了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白朴李千金胡女白朴的《墙头马上》是“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讲述了尚书之子裴少俊和洛阳总管之女李千金一见钟情,约会私奔的故事。
七年后,裴父发现两人未经过许可私自成婚,拒不承认李千金身份。
裴少俊无奈休妻,中状元后想要破镜重圆,但遭到李千金拒绝。
裴父得知李千金贵族身份后也上门赔礼道歉,李千金怒斥裴父当初对自己的羞辱,但最终仍原谅裴少俊一家,阖家团聚。
该剧最后借助李千金之口表达了“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的美好愿望。
这部剧自元代开始便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其中李千金的人物形象更是人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李千金是一位敢爱敢恨、勇于向封建制度发起挑战的女性,也有研究者认为从角色性格上讲,李千金具有大家闺秀和市井女性双重的剧本身份和性格身份。
对这一反封建形象的悲剧意味,也有作者进行探讨。
本文将从李千金的性格特点出发,探寻李千金大胆泼辣的性格特点的成因,从而使这一人物与自唐代以来颇受关注的胡女形象形成对照,得出李千金身上的胡女特质。
一、胡女形象汉语中“胡”的义项较多,还可指“匈奴”,《周礼·考工记总目》:“粤无,燕无函,秦无庐,胡无弓车。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胡,今匈奴。
”《汉书·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两汉时期,“胡”经常指匈奴。
“匈奴”最早出现于《战国策·燕策》中。
一曲追求婚姻自由的颂歌:《墙头马上》
一曲追求婚姻自由的颂歌:《墙头马上》作者:幸享华来源:《作文周刊(高中版)》2008年第17期内容简介《墙头马上》是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的元代戏曲家白朴的重要作品。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被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王季思先生还把它列为我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
尚书裴行检的儿子裴少俊,奉唐高宗之命去洛阳买花,一日经过洛阳总管李世杰的花园,在马上看见他女儿李千金倚墙而立,便写诗投入院内。
李千金回复了该诗,约他当夜花园相见。
裴少俊果然应约从墙头跳入院中,却被李千金的乳母发现,二人悄悄离去。
裴少俊携李千金回到长安家中,将她藏在后花园里。
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儿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
清明节,裴少俊陪母亲外出祭奠,其父裴行检因身体欠佳留在家中,偶然来到花园里,碰见了端端兄妹,询问后得知事情始末。
裴行检认为李千金行为失检,命裴少俊写休书赶李千金回家,却要留下两个孩子。
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父母已亡,便在家中守孝。
后来裴少俊中进士,任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住所,他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当初休了自己,执意不肯。
这时,裴行检才知李千金是他的旧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也曾为他们订过婚。
一番说明与求情之后,李千金才原谅了他们。
夫妻二人重归于好。
精彩片段【混江龙】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
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
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做鸳鸯被。
【幺篇】你道是情词寄与谁,我道来新诗权做媒。
我映丽日墙头望,他怎肯袖春风马上归。
怕的是外人知,你便叫天叫地,哎!小梅香好不做美。
【幺篇】榆散青钱乱,梅攒翠豆肥。
轻轻风趁蝴蝶队,霏霏雨过蜻蜓戏,融融沙暖鸳鸯睡。
落红踏践马蹄尘,残花酝酿蜂儿蜜。
【赚煞】这一堵粉墙儿低,这一带花阴儿密。
与你个在客的刘郎说知:虽无那流出胡麻香饭水,比天台山到径抄直。
莫疑迟,等的那斗转星移,休教这印苍苔的凌波袜儿湿。
浅析《墙头马上》
浅析《墙头马上》文学主题绚丽多彩爱情只是其中的一个主题之一。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爱情题材的文学源远流长。
比如:元杂剧和明清小说就有不少爱情题材的作品。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还有元代著名戏剧家白朴的代表作之一《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这个题目第一眼看了会不知其意,这个成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其诗曰:“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百度百科上的注解是指男女爱慕之典实就是男女相互爱慕。
白居易的诗的原文记述了一个悲剧婚姻故事,一个女的爱上了一个人男的,同居了五六年,但家长不同意,被逐出家门。
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白居易最后做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的警示。
而根据资料可以得出白朴就是引用了白居易的这首诗,《墙头马上》讲的是尚书的儿子裴少俊骑马路过李家花园碰到了正从李家花园里的墙头看花的李千金,两人一见钟情私奔了,在裴家后花园里同住了七年生了一双儿女,后来被裴尚书发现并拆散,因裴少俊得官两人团圆的故事。
故事的结局是一个喜剧,但是仔细探究其内容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会觉得李千金的故事只是表面的喜剧,也只是表面的胜利。
李千金作为当时一名大家闺秀,可想而知她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在家学习女红、三从四德,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一名妻子,被封锁在家里这个小小的空间,所有的欲望和情感都被压抑,更不要说什么理想和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连结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双方连面都没有见过就要结婚,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扼杀可想而知!封建社会的家长们企图用幽闭的手段将人们的情绪麻木,让人变成一个“活死人”然后再将她们嫁给门当户对或者能提高家族地位的男人,而且还不让她们表态或者根本不理睬女儿们的感受,但是这种方式对我们的女主人公不奏效,在三月上巳,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女主人公被幽闭的情绪仿佛开始复苏,她情窦初开了,爱上了一个男人,害了相思之苦,正所谓“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正是李千金心理的写照吧。
浅析《墙头马上》悲从何来
白朴所创作的杂剧 《 墙头 马上 》,故 事情节 取材 自唐代
诗人 自居易以讽喻为 目的的新乐府 诗 《 井底 引银瓶 》,剧 目 为旦本戏 ,利用幽默诙谐 的市井气言行 ,将李千金性格 中的 也 来 自于 诗 中 “ 墙头马上迟相顾 ” 一句 。 这首 《 井 底 引 银 瓶 》, 前卫泼辣 、 “ 志 量 过 人 ”展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 袁行 霈在 《中国文学史 》中写道 : “ 她 ( 李 千金 ) 敢于 代受北方少数 民族 的影响 ,对女子 的礼教束缚也不似前代严 把封建道德和封建伦理 ,统统扔到脑后 ,理直气壮地掌握 自 己 的 命 运 ,表 现 出坚 毅 倔 强 的个 性 。 ” 『 3 而李 千 金对 理 想 婚 苛 ,私 奔 风 气 兴 盛 。 而 白居 易 身 为 中唐 儒 学 复 兴 的领 头 人 , 对 当 时 出 现 的 与 礼 法 不 合 的 男 女 关 系 随 意 的 社 会 现 象 深 为 姻 的 乐 观 憧 憬 和 为 了 满 足 诉 求 与 封 建 礼 教 进 行 的 斗 争 中 所
戏剧众 论
李凯悦 :浅析 《 墙头马上 》悲从何来
浅析 《 墙 头马上 》悲从 何来
李 凯 悦
( 山西师 范大学戏 剧与影视 学院 山西 临汾 0 4 1 0 0 0)
【 摘 要】 杂剧 《 墙 头马上 》历来被认 为是一部 以追求人性解放 和讽刺封建 礼教为主题 的爱情婚姻 剧,该 剧
【 关 键词 】 杂剧 ; 《 墙 头马上 》; 悲剧色彩
中图分 类号 : J 8 O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7 ) 0 8 — 0 0 4 7 — 0 1
一
浅谈戏曲《墙头马上》在电视剧《如懿传》中的隐喻作用
|RADIO &TV JOURNAL2020.04视听解读继《甄嬛传》后大热的宫斗剧《如懿传》中,女主人公如懿以乾隆皇帝的废后乌拉那拉氏为历史原型,演绎了后人想象中乾隆皇帝与乌拉那拉氏的爱情故事。
其中曾多次提到元代戏曲作家白朴的剧作《墙头马上》,此出戏文作为如懿与弘历皇帝的爱情见证,每每在男女主人公情感转折点的关键时刻被提及。
笔者认为,《墙头马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是弘历和如懿的定情戏曲,其中还隐藏着对女主人公人物性格、情感经历和悲剧结局的隐喻。
一、人物设定的隐喻意义封建社会中男女尊卑有别,女性无法独立存在于社会,只得依附于男性。
由此能否在婚恋市场上觅得佳婿,成为决定女性一生能否幸福的关键。
这种有悖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的思想仍在不少古装宫斗剧中出现,然而《如懿传》女主人公如懿的人物设定却跳出了这种思想桎梏,她在看清爱情的幻灭以后,哪怕面对的人是一国之君,也敢于毅然决然地剪断青丝,与乾隆皇帝“离婚”。
恰似她和乾隆定情时所看的《墙头马上》一样,女主李千金也性格刚烈、聪慧大胆,这样一个叛逆少女却不是出身于一个缺少管教的平民家庭,而是皇宗洛阳总管的千金小姐。
文中形容她年方十八,容颜出世,深通文墨,志量过人。
一句“深通文墨、志量过人”就可见她有勇有谋,完全不同于那些庸脂俗粉。
《如懿传》中,女主如懿的人设和李千金一样,性格刚烈又追求至情,都是“叛逆不羁”的代表。
二人都出身于王公贵胄的上流社会家庭,家教极为严苛,但太多的精神压迫却更加激发了她们身上的叛逆因素,都成为封建礼教的反叛者。
剧中,如懿不满家人逼迫她去竞选三阿哥的福晋,耍花招故意落选。
此时三阿哥是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人,如懿却不屑于去争夺尊贵的身份和荣宠,内心的反叛让她不愿意接受家长对她命运的摆布。
如懿一心暗恋着四阿哥弘历,哪怕雍正皇帝并不想立弘历为太子。
她与弘历的爱情是自由的,无关身份与地位。
剧中二人在城墙上第一次见面时,如懿手持西洋望远镜远眺,也显示出她对开放文明的向往,想要冲破封建藩篱的愿望。
昆曲墙头马上故事简介
昆曲墙头马上故事简介昆曲墙头马上那可是超有韵味的一部剧呢。
墙头马上的故事发生在尚书之子裴少俊和李家小姐李千金之间。
裴少俊呢,是个翩翩公子。
而李千金呢,那也是个有着自己主见、充满才情的女子。
这故事开始的时候呀,李千金正站在自家的墙头向外望呢。
恰巧就看到了路过的裴少俊,哎呀,这一眼可不得了,两人瞬间就看对眼了。
在那个封建礼教比较严格的时代呀,他们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其实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呢,爱情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呀。
他们可不管那么多,就偷偷地在一起了。
然后呢,李千金跟着裴少俊私奔啦。
裴少俊就把李千金带到了自家的后花园,还把她藏在那里。
这一藏就是七年呢。
在这七年里呀,他们还生了一儿一女。
可是呢,纸包不住火呀。
最后还是被裴少俊的父亲发现了。
裴少俊的父亲可是个老古板呢,他觉得李千金这种私自跟人私奔的行为是不检点的,就逼着裴少俊休了李千金。
李千金多有骨气呀,她被休了之后就走了。
不过呢,后来裴少俊考取了功名。
他又回来找李千金啦。
这个时候呢,李千金心里还是有怨气的。
毕竟自己当初被那么无情地抛弃了。
但是裴少俊不断地解释呀,说自己当初是迫不得已的。
最后呢,李千金还是原谅了他。
这个故事反映了很多东西呢。
一方面,它展现了封建礼教对爱情的束缚。
李千金和裴少俊明明相爱,却因为封建礼教的原因遭受了这么多的波折。
另一方面呢,也体现了爱情的坚贞。
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而且呀,李千金这个人物形象特别的鲜活,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在面对不公平的对待时也毫不示弱。
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在昆曲的演绎下,那些唱词、那些动作,把这个故事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真的是超级吸引人的一部昆曲作品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①王学奇《元曲选校注》第一册下 卷白仁朴 《裴少俊墙头马上杂剧》,第 971 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②同上。 ③王学奇《元曲选校注》第一册下 卷白仁朴 《裴少俊墙头马上杂剧》,第 970 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④同上,第 1002 页。 ⑤王学奇《元曲选校注》第一册下 卷白仁朴 《裴少俊墙头马上杂剧》987 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焦子生算得上是性情中人,坚持原 则时又十分凛然。
作为玉器专家,焦子生给人鉴定把 眼儿是常事儿。我有一位玉器收藏家朋 友,有一日我把焦子生介绍给他认识。 他把藏品一一拿出来请子生过目。每拿 到一件,子生往往先不作声,经仔细观 察后则一开口即掷地有声。有几次甚至 把价钱说的与实际买价不差毫厘,令人 惊叹。让我那位见过大世面的收藏家朋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 一见钟情”往 往是外貌特征和气质偶然迎合心理需 求所产生的,一种经不住挫折和磨练 的、异性间独特的情欲激活。好多由“一 见钟情”所激活的闪电般的爱情,来得 突然,去的迅速,来不及细细品位便一 味烟消云散。这也是合乎逻辑的事情。 因为“一见”与心灵的契合,确定有着天 壤之遥。冲动总是短暂的,而短暂的冲 动犹如寒风中的水滴,不用多少时间就 会冷却和结冰。
WUTAIHUAYU 舞 台 话 语
谈《墙头马上》“一见钟情”
■李 佳
《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是 一部典型的才子佳人剧。写裴尚书的 儿子裴少俊奉父命到洛阳买花栽子,与 洛阳总管之女李千金隔墙相望,一见钟 情。经过传书递简,李千金勇敢地与裴 少俊私奔。二人在裴家的后花园中结 为夫妇,并生下一儿一女。七年后的清 明节,裴少俊去祭扫祖坟,李千金的踪 迹终被裴尚书发现,裴尚书怒斥她为下 流娼妓,将她赶回娘家。后来,裴少俊 科举及第,得官后欲携千金重返裴府, 裴尚书也来相劝,被李千金当场奚落。 最后,为了一双儿女,李千金才与裴家 重归于好。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
!!!!!!!!!!!!!!!!!!!!!!!!!!!!!!!!!!!!!!!!!!!!!!!
(上接 96 页)
不透风,没事时,子生定然手不释卷。博 闻强记,见多识广,是朋友们对他的评 价。听焦子生讲话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虽不敢言如醍醐灌顶,如沐春风是当得 的。
焦子生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荣誉 称号,也几乎不是哪个协会的什么理 事、会员。作为绝对的玉器专家,他的 徒弟都被有关部门评上“大师”了,子生 却连资料都没报过。其淡然笃定可见一 斑。艺术评论家西沐先生评价焦子生是 “散淡平和养逸气”,可谓一语中的。
李千金的性格特征是在强烈的戏 剧冲突中得以展现的,并且随着剧情的 发展不断深化。第一折中的李千金还 是一个自然率真的纯情少女。庭院深深 十八载的闺中禁锢并未使她丧失对美 好生活的渴望。面对暮春时节“柳暗青 烟密,花残红雨飞”的景致,以及双双飞 舞的蝴蝶、蜻蜓,双栖双宿的鸳鸯,她情 不自禁的生发出缕缕春思,青春的意识 悄然觉醒。但她并不把自己的心事掩藏 起来,而是纯任自然地将其形诸言辞。 当她隔墙望见马上的裴少俊,立刻发出 由衷的赞叹“,呀!一个好秀才也”,并且 毫不忸怩做作的告诉梅香:“既待要暗 偷期,咱先有意”。将对异性的爱慕和欣 赏直接袒露出来。在第二折中,当奶奶 李嬷嬷发现了她与裴少俊幽会时,她首 先承认事实“:是做下来也。”然后又机 智地以自杀相威胁,迫使奶妈同意她私 奔。第三折是本剧的高潮,李千金泼辣 大胆的性格特征在此折中得以充分展 示。封建礼教的卫道士裴尚书,满口仁 义纲常,决意拆散李千金与裴少俊的夫 妻关系,迫使李千金与子女骨肉分离。 李千金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大胆喊出 “这姻缘也是天赐的”。在丈夫写休书, 裴尚书逼迫她磨簪、银瓶汲水的多重压 力下,她仍然不肯向封建势力低头,最
这就是焦子生。 作为艺术家的焦子生,作为传统文 化守望者的焦子生,仍在路上。不必怀 疑,假以时日,远行的焦子生一定会给 我,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大舞台》2009 年双月号第 3 期
50
参考文献: [1]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河 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2]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81 年版。 [3]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 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4]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四 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5]安葵:《戏曲理论与戏曲思维》,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1 年版。
《墙头马上》 成功塑造了李千金这 个既率真自然又泼辣大胆,独具个性特 征的艺术形象,从而表达出作者对追求 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认同,对封建礼 教的痛恨,对封建道德虚伪性的揭露。 作品以裴尚书为一方,裴少俊与李千金 为一方,实际上是以反对门阀观念、藐 视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者, 与维护门阀利益、维护封建礼教的封建 家长作斗争为主要线索而展开故事情 节和矛盾冲突的。这两种力量的对峙, 又是以李千金和裴少俊的追求、失败, 再追求为主线来贯穿的。正因为作者 把握和体验了人物那“情不知所起,一 往而深”的妙不可言的情感世界,也把 握了情是动人之根本的真谛,才为我们 谱写了一曲生意盎然、感人至深的爱情 剧。作品一开始,作者就以“一见钟情” 揭开了爱情这支永恒的人性之歌的帷 幕。
当李千金第一次见到骑白马的裴 少俊时从内心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金盏儿]兀那画桥西,猛听的玉骢 嘶。便好道杏花一色红千里,和花掩映 美容仪。他把乌靴挑宝镫,玉带束腰围, 真乃是能骑高价马,会着及时衣。①
此时马上的裴少俊眼前也只剩下 了李千金的美好形象:
你看她雾鬓云鬟,冰பைடு நூலகம்玉骨,花开
媚脸,星转双眸。只疑洞府神仙,非是 人间艳冶。②
《大舞台》2009 年双月号第 3 期
49
舞 台 话 语 WUTAIHUAYU
终决然离去。第四折中,她虽然在儿女 的劝说下认了裴家,但终未承认“私奔” 的不合理。在大团圆的结尾处,仍然不 服气地唱到:“怎将我墙头马上,偏输却 沽酒当垆!”④正是在这一连串的戏剧冲 突中,李千金的性格鲜明生动的凸显出 来,完成了敢于维护自身人格尊严,大 胆追求婚姻幸福的血肉丰满的艺术形 象。她虽然出身于仕宦之家,但性格中 自然率真与泼辣大胆的融合,却使她带 有明显的市井女子的特色。而这种特色 既不同于元代其他爱情杂剧的婢女或 风尘女子,亦不同于其他独处深闺却喜 欢矫揉造作的大家闺秀。正是李千金这 种“一往而深”的追求成就了这“墙头马 上”一见钟情的“终成眷属”。
焦子生交游甚广,而且对朋友十分 宽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于惜 时草堂而言,是一种常态。子生好喝茶, 客厅里摆着大大的茶台。子生又善饮, 名酒佳酿是少不了的。造访的客人中, 大部分是文化名流、武林同道、京剧票 友。名气大了,贩夫走卒、引浆卖车者流
偶尔也会登门,焦子生照常接待。我与 焦子生交往经年,从没见过他跟索画、 求字者提过润笔几何,报酬多少,常常 是和颜悦色,有求必应。有一位京城书 画家,前些年曾与焦子生过从甚密。这 位书画家朋友个性顽劣,经常做一些不 靠谱的事儿,甚至让子生损失了一些钱 财。可是每提及此事,子生处之泰然,一 笑了之。
心灵的感应,是心理学上一个重要 的课题,弗罗伊德对此做过深入的研 究。我们不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讨, 只从人性情感的原始状态分析。
裴少俊与李千金的“一见钟情”是瞬 间的感应。正因为有了这种感应和坚实 的基础,才“成就了一天锦绣佳风月”⑤。尽 管也有苦不堪言的煎熬,也有婉约哀怨 的迂回,他们还是彼此得到了呼应。得 到过呼应的爱,即便没有形式上的完美 结局,也便是人世间最为可贵的爱了! 这不就是我们对情感世界追求的终极 目标吗?《墙头马上》 中李千金与裴少 俊的爱情,是诸多“一见钟情”的爱情故 事中较为成功的一例,这也是作者的特 殊体验所获得的成功。因而《墙头马上》 中的“一见钟情”也非一般意义上的“一 见钟情”了。
目光的碰撞使人物心理产生急剧 变化,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有过切身 体验的人大抵不会反对这种认识:真正 的爱,是人身体里的血液和骨髓,因而 才有刻骨铭心,才有生死相随。那么, “一见钟情”是否就一定是爱情向纵深 发展的契机?是否都能像男女主人公 那样最终发展成为至真至诚、冲破一切 枷锁的美满姻缘?我们不妨从理性和 逻辑上把他们的情感线索稍做梳理,看 看他们的内在逻辑究竟何在?
一定是被裴少俊那超脱尘俗和溢于言 表的才气所吸引。而李千金的雍容优 雅、贤静姣美、款款柔情的形象,可能又 正好是裴少俊的内心偶像。当然,他们 的爱情获得成功,虽然也经历过痛苦而 漫长的过程,但作者却为他们爱情的成 长给予了灵动的时间和空间:墙头相 识,梅香暗传书信,勇敢私奔,后花园结 姻缘,裴尚书怒赶李千金,直至最后的 “终成眷属”,这种“一见钟情”及“终成 眷属”,恰恰正是那样的社会环境中男 女主人公的不由自主情之所致,更是作 者为他们注入新观念后抗争的必然结 果。而这种相爱和抗争是与李千金敢爱 敢恨的性格特征分不开的。
但是我们挖掘人的深层心理时又
必须承认,最初的好感是沟通感情的开 端。一步一步的贴近终达心与心的完全 交融,无论如何也不能缺少这个开端。 没有良好的开端,那就连起码的交流和 沟通也是无法进行的事。这样剖析之 后,我们就会感受出《墙头马上》中男女 主人公的“一见钟情”是一种更为高妙 的境界了。它的高妙之处就在于游动的 情丝,能在这拥挤而陌生的、互不干系 的茫茫人海中,霎那间产生感应。
一个人的行为、情感和主观思维, 大都要受客观环境、社会秩序、历史背 景以及所受教育的制约和限制。自宋 朝以后,中国的传统儒学派生出程朱理 学,它在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等各个 方面强化了儒学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统 治力量。程朱理学中的“灭人欲”的命 题表现在婚姻爱情问题上,也更趋禁锢 和束缚。表现在封建家庭中对年轻生 命及蓬勃青春的压制,“流落的男游别 郡,耽阁的女怨深闺!……似舟中载倩 女魂,天边盼织女期”③,李千金一登场 就流露了闭锁深闺的烦闷情绪。家人 的严加管束,李千金的怨闷压抑,都让 人感受到生命之火、爱情之火将要迸发 的一种内在潜力。也可以说,随着历史 进程的演化,异质文化的大量输入对旧 文化开始形成一定的冲击,它对新观念 的萌生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李千金 与裴少俊的“一见钟情”既是长期压抑 的结果,也是新观念给予他们反抗力量 的结果。他们在流连中相互顾盼时,强 烈翻腾的内心冲突,是男女间难以言传 的复杂情愫,也是作者捕捉得极为准确 的心理描写。从许多戏曲作品中,我们 都看到过“一见钟情”的现象,它更多的 是由外在的社会环境而促成。但从人 的心理渴求上看,异性间的“一见钟情” 现象的产生,气质的吸引占据着绝对优 势。在李千金与裴少俊之间,李千金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