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旗敬礼的意义、动作与运用
【一年级队前教育课程】会敬队礼
![【一年级队前教育课程】会敬队礼](https://img.taocdn.com/s3/m/c185385b28ea81c758f5788a.png)
放学路上的队礼
诚实
公交车上的队礼
敬队礼的动作
立正,右手五指并拢,手掌与小臂成直线,自下 至上经胸前高举头上约5厘米(约一拳),动作自然 流畅,掌心朝向左前下方。
一年级分批入队队前教育课程
少先队标志礼仪高举头上。 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队礼的行礼场合
少先队员在升降国旗时、在队旗出场和离场时、在烈士墓前、在参与 队活动仪式时都要敬队礼。在其他场合中,如遇到师长等,队员也可行 队礼。
少先队集会报告和列队、行进、检阅时,只由小队长、中队长、大队 长敬队礼,其他队员注目致敬。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 立志向 爱学习 爱劳动 爱祖国 —
少先队礼仪知识内容
![少先队礼仪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ed4a0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1.png)
《少先队礼仪知识:传承红色基因,塑造优秀品格》少先队,是我国少年儿童的裙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少先队礼仪,作为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传承和价值塑造。
了解和掌握少先队礼仪知识,对于培养少先队员的组织观念、纪律意识、荣誉感和责任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队旗的意义与使用规范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象征,鲜红的队旗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着我国的领导;火炬象征着光明。
队旗的规格有大队旗、中队旗和小队旗三种。
大队旗长 120 厘米、高 90 厘米,旗中心有黄色五角星和火炬,寓意着在我国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大队旗一般用于大队集会、队室、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场合。
中队旗长 80 厘米、高 60 厘米,右端剪去高 20 厘米、底宽 60 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形缺口,五角星和火炬在以 60 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中心。
中队旗主要用于中队活动。
小队旗长 59 厘米、高 45 厘米,右端剪去高 10 厘米、底宽 20 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形缺口,五角星和火炬在以 40 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中心。
小队旗一般用于小队活动。
使用队旗时,要保持队旗的整洁,不得玷污、破损或折叠。
举行队旗仪式时,要严肃庄重,队员们要面向队旗敬礼。
队旗应由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二、红领巾的由来与佩戴规范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着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红领巾的正确佩戴方法是:将红领巾披在肩上,钝角对准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两角交叉;将右角经过左角前面拉到右边,左角不动;右角经左右两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绕过左角一圈;将右角从此圈中拉出,抽紧。
佩戴红领巾时,要注意保持红领巾的整洁、平整,不得随意折叠或弄脏。
少先队员要爱护红领巾,不得丢失或损坏。
少先队队礼
![少先队队礼](https://img.taocdn.com/s3/m/99652c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8.png)
少先队队礼少先队队礼是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员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一种庄重、规范和有纪律的表演。
队礼是表达少先队员向团旗致敬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少先队员团结协作精神、自律自强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队礼的举行不仅是对少先队员集体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中展示和培养。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的一员,少先队队礼是我光荣的使命和责任。
通过队礼,我不仅向团旗表达敬意,更展示了自己的参与精神和对集体活动的投入度。
少先队队礼的一般动作包括:站立、向中央发令员报告、跳绳、组成方阵及双车列阵等。
这些动作不仅要求队员动作整齐、协调,更要求队员始终保持端正的站姿和专注的表情。
首先,少先队队礼要求队员站立。
在队礼开始前,中央发令员会宣布“前方相对,队伍准备”,全体队员会行井然有序的整队动作,准备进入正式的队礼表演中。
站立姿势要求队员肩膀放松、胸大腰挺、形成完美的直线。
这种端正的站姿不仅能展示少先队员的自信和精神风采,也是少先队员思想品质的体现。
接下来,在队礼中队员会向中央发令员报告。
报告包括队伍人数、人员构成等基本信息。
向中央发令员报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大声宣读,另一种是利用手势表示。
这一环节要求队员清晰地报出队伍信息,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口齿能力和沟通技巧。
随后的跳绳环节展示了少先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团结协作意识。
队员手拿红色跳绳,一起跳跃,保持一致的节奏和动作。
这个环节不仅考验队员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培养了队员在集体活动中互相配合和合作的价值观。
然后,队员会组成方阵。
方阵是由队员按照特定的队形和动作组成的,展示了队员们的整齐划一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方阵中,队员们要保持队伍整体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展示出集体的力量和凝聚力。
最后的双车列阵是队礼中的高潮部分。
队伍分两列,队员跟随鼓点一起前进,并通过高低起伏的动作,展示队伍的生命活力和团结精神。
这个环节不仅考验队员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还要求队员准确地把握队形和与众不同的动作。
少先队礼仪知识
![少先队礼仪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f72673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6.png)
少先队礼仪知识少先队礼仪知识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进行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是少先队文化的标志性体现。
队的礼仪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巨大的感染力。
少先队有着反应自己组织特征的标志,主要有:红领巾、队长和队委的标志、队旗、队徽、队服,显示出少先队庄严独特的礼仪。
队礼的意义是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少先队员敬礼是少先队的最高礼节,队活动和日常都要使用。
敬礼是向自己或向受礼者表示少先队员要把“一切为人民、一切为国家”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准则。
仪式是举行典礼的形式,也是集中显示少先队礼仪的形式。
少先队常见的队活动仪式有:少先队大队和中队的队会、入队仪式、少先队检阅式、升旗仪式、列队仪式、离队仪式等。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红领巾正确的佩带方法是将红领巾披在肩上,背后的大角对准椎骨,两小角捋于胸前,左、右手各捏一角,然后按以下四句口诀做动作:左尖压右尖、底尖转一圈、岔上拉底尖、底尖穿过圈。
少先队员应该在队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佩带红领巾。
因此,少先队礼仪规范化的要求包括正确佩带红领巾,使用少先队的标志性用品,以及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等。
通过规范化的少先队礼仪,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少先队文化,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意识。
队章》规定每位队员都应佩戴和爱护红领巾。
佩戴红领巾是珍视少先队员身份和热爱组织的表现。
因此,队员应该保持红领巾干净整洁。
小学低、中年级队员佩戴小号红领巾,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队员佩戴大号红领巾。
在参加体育活动、劳动和在家休息时,可以暂时不佩戴红领巾。
队干部标志由白底和红杠组成。
大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三条红杠,中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两条红杠,小队长标志是一条红杠。
队干部应将标志佩戴在左臂,注意标志上沿距肩头一拳,标志朝正左方,红杠水平。
所有队干部都应随时佩戴标志,每次更换上衣时都要认真佩戴。
【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 (1)
![【文稿】少先队礼仪(王延风) (1)](https://img.taocdn.com/s3/m/9dab67354b35eefdc8d3338e.png)
少先队礼仪王延风第七次全国少代会再次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
”加强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是首当其冲的教育内容。
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
对此,我们需要明确两个要点:一. 少先队组织意识是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基础。
“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排序,对于我们少先队工作者而言,应该是“队、团、党组织意识衔接”。
因为,这三个层级的衔接,必须以“少先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为基础。
当“少先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得到有效实施与普及,那么,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少先队的血脉关系,便可深入童心,对今后的团、队衔接和党、团衔接便做好了扎实的准备。
所以,少先队组织意识是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的基础。
二.少先队组织文化的熏陶,是培养朴素感情的重要途径。
全国六少要求我们:“在正面灌输中培养朴素感情;在文化熏陶中培养朴素感情;在实践体验中培养朴素感情;在分析对比中培养朴素感情。
”其中,在少先队组织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是坚持少先队根本任务的重要方法之一。
今天,我们研究“少先队礼仪”,因为它是最凸显少先队组织特质的文化要素,更因为规范的、常态的“少先队礼仪教育与训练”与以上两个要点息息相关,是增强少先队组织意识、培养朴素感情非常有效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以往学校少先队在进行“少先队礼仪”建设时,注重其文化内涵有所不足。
因此,我们在实施少先队礼仪规范化的同时,必须深刻理解并充分发挥少先队礼仪文化的特定功能。
第一节少先队礼仪的性质及其文化价值一.少先队礼仪的性质“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最凸显少先队组织特质的文化要素;是少先队组织教育所特有的必备内容;是每个队员和辅导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
二.少先队礼仪的文化价值(一)少先队礼仪横跨少先队组织全部文化层面1.少先队礼仪含有“少先队物态文化层”元素。
少先队敬队礼的动作及含义
![少先队敬队礼的动作及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b09c0d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d.png)
少先队敬队礼的动作及含义一、引言少先队是充满活力的集体,队员们在不同场合都会进行敬队礼。
敬队礼是少先队员表达对组织和队友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少先队敬队礼的动作及其含义。
二、敬队礼的动作少先队敬队礼的动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队形整齐少先队员站成整齐的队形,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保持站姿挺拔。
2. 右手平举少先队员将右手平举于眉毛高度,手指并拢,掌心向下。
3. 眼睛注视前方少先队员眼睛注视前方,目光凝聚。
4. 保持肃立少先队员保持身体肃立,保持动作稳定。
5. 集中注意力少先队员将精力集中在队长或领队身上,表达对指挥的尊重。
三、敬队礼的含义敬队礼作为少先队员日常行为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含义:1. 表达尊重敬队礼是少先队员对组织、对校园生活、对队友的尊重的表达。
通过严肃的姿态和动作,少先队员向队长、领队表达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培养纪律意识敬队礼是少先队员培养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的一种方式。
队员们通过遵守队列纪律、保持整齐的队形,培养出良好的纪律性,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3. 增强集体荣誉感敬队礼有助于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
队员们在进行敬队礼时,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加强了队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增强了对自己队伍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4. 培养责任感敬队礼是少先队员培养责任感的一种方式。
队员们在敬队礼中,通过服从指挥、保持纪律等行为,培养出对自己所在组织及任务的责任感,明确了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
四、敬队礼的研究与推广为了更好地推广敬队礼,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宣传。
以下是几个推广敬队礼的途径:1. 通过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向少先队员宣传和教育敬队礼的意义和作用。
可以通过讲座、主题班会、集会等多种方式,提高少先队员对敬队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领导示范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成为敬队礼的模范,以自己的行动示范给少先队员看。
通过领导和教师的示范作用,少先队员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敬队礼的要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少先队礼仪规范
![少先队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8c257e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4.png)
少先队礼仪规范化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进行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是少先队文化的标志性体现;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巨大的感染力;一、少先队礼仪包括的内容1.使用少先队标志性用品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因此,少先队有着反应自己组织特征的标志;红领巾、队长和队委的标志、队旗、队徽,显示出少先队庄严独特的礼仪;2.运用少先队礼节少先队员敬礼是少先队的最高礼节,队活动和日常都要使用;队礼是崇高的、庄严的,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敬礼是向自己或向受礼者表示少先队员要把“一切为人民、一切为国家”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准则;3.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仪式是举行典礼的形式;少先队常见的队活动仪式,是少先队的基本仪式;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少先队集会或者大、中队活动,都要举行仪式;另外有些重大活动,如低年级建队、大队选举、少先队检阅、少年先锋岗等,需要举行特殊仪式,也都是在基本仪式基础上进行的;二、少先队礼仪规范化的技术要求1.关于少先队的标志1红领巾①红领巾的意义队章第七条“我们的标志: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②红领巾的规格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分大、小号两种规格,分别是:小号:底长100厘米,腰长60厘米;大号:底长120厘米,腰长72厘米;③佩带红领巾的方法红领巾正确的佩带方法如下:红领巾不要折叠;将红领巾披在肩上,背后的大角对准椎骨,两小角于体前,左、右手各捏一角;然后按以下四句口诀做动作:a左尖压右尖领巾的两个角在胸前交叉,左角压在右角上面,右角被压在底下;交叉点靠近领口;b底尖转一圈将右角经前拉到右边,右角缠绕左角;左角随之垂直;c岔上拉底尖从左右两角交叉点的上方拉出右角,右角此时形成圈;d底尖穿过圈将右角从圈中向下穿出,抽紧;2、队长和队委会委员标志1.队干部标志的作用队干部标志的作用是:a给自己看;随时想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不断提醒自己更好地为队员服务,更好地为队组织工作;b给别人看;主动接受队员们的监督,和队员打成一片,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当好“火车头”;2队干部标志的式样和规格队干部标志由白底、红杠组成;白底长7厘米、宽6厘米;红杠长4厘米、宽1厘米,红杠之间相隔1厘米,红杠与白底边缘左右各相距1厘米;队干部标志可用布、塑料等材料制作;大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3条红杠;中队委员会委员标志是2条红杠;小队长标志是1条红杠;3队干部佩带标志的要求队干部将标志佩带在左臂;佩带时须注意:a标志的上沿距肩头一拳;b标志朝正左方;c红杠要水平;所有队干部要随时把标志带好;每次更换上衣时,都应该认真佩带; 3、队旗1队旗的意义队章第五条指出“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2队旗的规格与式样队旗分大队旗与中队旗两种:大队旗长120厘米、高90厘米,旗中心是黄色五角星和由黄色线条勾勒出的火炬轮廓;中队旗长80厘米、高60厘米,右端剪去高20厘米、底宽6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形缺口,五角星和火炬在以60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中心;3大、中队旗杆的高度大、中队旗杆的高度须考虑到两个因素:a旗手们的身高严格说应为“肩高”b旗裤的长度:大队旗裤90厘米、中队旗裤60厘米;旗杆直立,旗裤的底端须在旗手们的肩头以上;经过对孩子们一般身高肩高的了解,测算出旗裤的底端到地面以1.40米为好;所以:大队旗杆高0.9米+1.4米=2.3米;中队旗杆高0.6米+1.4米=2米;4队旗的使用下列情况都需要使用队旗:少先队组织举行集体活动时;大队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时;成立少先队大队或中队时;少先队组织举行重要会议时;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或外出活动列队行进时,应由旗手执旗;少先队集会不举行仪式时,可由旗手扶持队旗;队室里须将队旗插于旗架上;队旗一律不悬挂;5队旗的保管队旗属学校少先队大队的必备用品,须妥善保管;应将所有中队旗编号收存;中队使用队旗时,由大队旗手负责为中队旗手办理借用与交还手续;旗手及队员要爱护队旗,保持旗面清洁、平整;使用过后,将旗面脱离旗杆叠好存放队室;4、队徽1队徽的式样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五角星、“中国少先队”五个黑体字和火炬柄为金色,绶带和火炬的火焰是红色,火焰和绶带镶金边;2队徽的使用队徽是少先队组织的象征,使用范围是:在少先队代表会议的会场悬挂;在学校队室悬挂;团委、少工委的会议室可悬挂;有关少先队的外事场合可悬挂;少先队各级组织颁发的奖状、奖旗、奖章、证书和其他荣誉性文书、证件上可印队徽图案;少先队的出版物上可印队徽图案;队员可佩带队徽制成的徽章;3队徽徽章的规格和使用队徽徽章,供队员佩带;徽章的规格是高厘米,宽厘米;天气炎热暂不佩带红领巾时,要佩带队徽徽章;二、关于少先队礼节1.少先队员敬礼1少先队员敬礼的意义队章“八、我们的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敬队礼是我们少先队的最高礼节;2队员敬礼的动作要领队员敬礼的动作必须规范;“动作过程”和“敬礼定势”的要领如下:动作过程:立正——右肘弯曲,右手拇指根关节对准身体中线,距胸前红领巾2-3厘米,掌心向下,右前臂于右胸前水平——右手抬至额上方,腕不旋转或弯曲,达到敬礼定势;敬礼定势:右手拇指根关节对准身体中线,于额上方,距额头一拳;右掌心向左前下方;大臂向右上约45度;收下颚,挺胸,精神饱满;礼毕时,按敬礼的相反动作还原;3少先队员应在什么时候敬队礼少先队员在下列情况下要敬队礼:少先队活动仪式上要敬队礼;队日活动仪式、新队员入队仪式、升国旗仪式、少先队检阅仪式、少年先锋岗仪式;在重要的少先队集会上要敬队礼;为来宾和英雄模范人物敬献红领巾后、接受奖品牌前向发奖人敬礼;少先队员遇到老师、长辈应敬队礼;2、队旗敬礼1什么是队旗敬礼旗手用端旗的方式表示敬礼,即队旗敬礼;▲旗手端旗敬礼动作要求旗手需要具有规范的端旗动作;执旗立正:旗杆末端紧靠右脚小趾根外侧戳于地面;右臂自然下垂,右手“虎口”向前,拇指与其他四指将旗杆夹于“虎口”之中,拇指根部贴拢右腿外侧前;旗杆对准右腋垂直于地面;稍息,旗杆末端位置不动,右臂放松将旗杆稍向侧前倾出;端旗敬礼:旗手端旗敬礼的动作必须规范,“动作过程”和“敬礼定势”动作要领如下:动作过程:动作1,立正,右手将旗杆垂直向上提起,至拇指与肩同高,手背向前,旗杆对准右腋,杆的下部贴紧右腿外侧前;同时,左手紧靠右手下方握杆,左腕内侧贴于右胸;旗杆垂直;动作2,左腕内侧贴紧右胸,右手放开,沿旗杆下垂,虎口向左握住旗杆;此时右手距旗杆末端约10厘米一拳;旗杆垂直;动作3,右手握杆向上提至髂骨腰两侧突出的骨侧,右肘关节向正右方;左手同时向前平推至与右肩同高,左臂稍弯曲,肘与手同高,旗杆前倾与地面成45-50度角;以上三动完成,达到队旗“敬礼定势”;敬礼定势:即上述动作③;收下颚,挺胸,精神饱满;礼毕时,按以上动作的相反顺序完成还原动作;端旗须注意的问题:动作变化过程中,两手把位要准确,手不可在旗杆上滑动;旗杆一直保持对准右腋向正前的角度变化;▲队旗敬礼的运用在少先队集会或活动仪式上,队旗礼与队员礼同时进行;即凡队员敬礼时,队旗同时敬礼;2关于少先队活动仪式①少先队活动的基本仪式▲小队全体集合与行进时列队方法一个小队的全体队员集合时,可以排列两种队形:一列横队:高个子在右,矮个子在左;小队长整队后,站立大排头右侧;一路纵队:矮个子在前,高个子在后;小队长整队后,站立排头前;小队行进时按一路纵队排列;▲中队全体集合与行进时列队方法按一个中队有三个小队的情况说明:中队集合时,根据需要可成三列横队或三路纵队;成三列横队集合:各小队按上述一列横队排列;第三小队为最前排,第一小队为最后排;以右翼排头为基准,看齐;中队长整队完毕,站立于右翼排头三小队长右侧;中队旗组旗手1人和护旗手2人平行站于中队长右侧;成三路纵队集合:各小队按一路纵队排列;第一小队为最右路;以右翼排头为基准,看齐;中队长整队完毕,站立于排头二小队长正前;中队旗组站于中队长前,为一字形;中队列队行进时,成三路纵队;▲中队举行活动仪式的列队方法中队举行仪式时,根据需要可有两种列队方法:横队集合式:三列横队集合的队形列队;门形列队式:图各小队成一列横队,全中队列为“门”字状队形;小队号顺时针排列,第1小队系左侧的“┃”;第2小队即“▔”;第3小队为右侧的“┃”;第1小队排头是全队队首;▲大队举行仪式的列队方法大队在室外举行仪式时,应根据场地大小和中队数量而采取相应的列队方式;一般有如下四种队形:并列纵队式:图适合在场地较小而中队较多的情况下采用;中队号自右向左排列,即全队的队首于右翼;并列横队式:图适合在场地较小而中队较多的情况下采用;中队号自右向左排列,即全队的队首于右翼;门形纵队式:图适合在场地较大,中队较多的情况下采用;中队号按顺时针方向排列;门形横队式:图适合在一定的场地,全大队有五、六个中队的情况下采用;中队号按顺时针方向排列;▲队活动基本仪式“预备部分”的要求预备部分:整理队伍、报告人数;以“中队活动仪式”说明中队活动正式开始前,中队长发出口令:“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随即,各小队长同时整理各自的队伍;整队时,小队长站立于小队前指挥位置,面向小队发出口令;小队长所需口令如下:“第×小队: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本小队队员按队列训练的要求执行;小队队员要认真执行小队长的口令,队伍排列整齐,队长口令及队员报数声音振作、响亮,做到训练有素;第一小队“报数”后,小队长即向中队长报告;其他小队长叫“稍息”后回原位;一小队长来到距中队长约两米的位置立定,向中队长敬礼,中队长还礼,小队长报告:“报告中队长,第×小队原有少先队员×名,出席×名;报告完毕;”中队长回答“接受你的报告;”中队长敬礼,小队长还礼后返回本小队前,发出“第×小队,稍息”的口令,回到原位;当中队长向一小队长回答“接受你的报告”后,二小队长于排头位置即向本队发出“第二小队,立正”口令,随即根据距离的大小采用跑步或跨步到中队长前,如同一小队长的报告办法完成报告;各小队依次报告,以此类推,衔接紧凑;各小队依次报告结束;中队长发出口令:“全中队,立正”,转身面向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辅导员还礼,中队长报告:“报告中队辅导员,本中队原有少先队员×人,出席×人;报告完毕;”中队辅导员回答:“接受你的报告,祝活动成功”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长还礼;到此,预备部分结束;大队活动仪式时,由中队长向大队长、大队长向大队辅导员报告;方法与上述类同;但如果中队很多,可以年级为单位,由联合中队长向大队长报告,或由大队长直接向大队辅导员报告;辅导注意:整队、报告人数的过程,必须紧凑、流畅,不可拖沓;报告时双方的对话要宏亮、清楚、流利、简捷,产生振奋士气的效果;▲少先队活动基本仪式“正式部分”的要求正式部分:活动仪式、活动内容;大、中队活动仪式应由大、中队长主持;程序如下:⑴宣布活动开始队长向辅导员报告结束后,便面向全体队员宣布活动题目“××中队‘……活动’现在开始”⑵出旗队长宣布“出旗”,发出“敬礼”口令;鼓号齐奏或本中队2-4名鼓手奏“出旗鼓谱”;队旗出场;全体队员面向队旗敬礼旗组预备:旗组预备位置须在全队队尾一侧的场外,三人成“一”字形;出旗路线:“出旗”是指“队旗出场”;旗手端旗敬礼,护旗手行队礼出发,三人成“品”字形;从队尾一侧的场外进入场内,逆时针方向行进;从队员面前经过,行至队首位置或“主席台”左侧位置,面向全队立定,三人站成“一”字形;队长发出“礼毕”口令,旗手端旗礼毕,护旗手、全体队员礼毕;队旗终点位于队首,表示它是全队的前导;位于正前主席台侧,表示对队旗的尊敬;⑶唱队歌队长宣布“唱队歌”之后,队歌指挥来到主席台,指挥全场齐唱队歌;播放伴奏录音;唱队歌时不需要展开队旗;因为,旗手端旗,即队旗敬礼,而队旗敬礼要和队员敬礼同时进行;唱队歌时队员不敬礼,所以队旗也没有必要敬礼;此项进行完后,中队长发出口令:“全体坐下”⑷队长讲话说明队活动主要内容、意义、要求;⑸进行活动即事先确定的队活动内容;此时,根据需要可以另设主持人;进行活动时,队旗不离开现场、不靠在墙上、不倒在地面;根据需要可为旗组队员安排座椅坐下或现场将队旗插于旗架;⑹辅导员讲话活动内容结束后,辅导员简短讲话;⑺呼号队长宣布“呼号;由×××领呼;”领呼人即来到台前,面向全体队员,举起右拳;全场队员随之举起右拳,目视领呼人;领呼人待全场队员举拳,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全体队员高声回答:“时刻准备着”领呼人右拳落下,全场队员随之落下右拳;队员举、落右拳不附加口令;队员举拳动作要领:右手握实心拳,屈臂抬肘,右拳垂直向上提起至右耳侧,拳心向前,拳眼向下,大臂水平,肘向正右;还原时,右拳垂直下落,右臂自然下垂;在队活动仪式上,一般由辅导员带领队员呼号;应邀参加队活动的革命长辈、科学家、模范教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和党团组织、上级少工委的代表,也可以带领呼号;因为呼号是辅导员与少先队员间的呼应,不是宣誓;所以,呼号时旗手不需要端旗,而仍保持执旗立正姿态,与队员同时回答;也不可以辅导员背向队员领呼,更不可附加其他任何动作;⑻退旗队长宣布“退旗”,发出“敬礼”口令;鼓号齐奏,队旗退场;全体队员向队旗敬礼;退旗路线:“退旗”是指“队旗退场”;退旗时,旗手端旗敬礼,沿出旗路线原路返回,退出场外,休息;出旗、退旗时,队旗从队员面前经过的意义是:队旗检阅全体队员;队员向队旗敬礼的同时,庄严而自豪地注视着从面前经过的旗帜,接受检阅;出旗、退旗,须以“队旗教育”为思想基础,以“礼仪感染”为现场效果;⑼宣布活动结束队长面向全体队员宣布“××中队‘……活动’结束”辅导注意:队的礼仪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巨大的感染力;利用少先队礼仪,教育和感染少先队员的心灵,是我们少先队进行组织教育特有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少先队的礼仪必须规范化,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一定要避免随意性;少先队活动仪式是少先队标志性用品、少先队礼节与少先队特有仪式的综合运用,因此活动仪式的规范取决于各个单项的规范训练;队活动仪式要简捷、明快,主持词不必复杂化,每个项目前不必串加朗诵词;少先队活动须防止形式化倾向;②少先队重要仪式▲低年级建队仪式建队仪式一般程序如下:⑴宣布建队仪式开始⑵出旗⑶唱队歌⑷大队长宣读“大队委员会在低年级建立少先队组织的决定”⑸大队组织委员宣布新队员名单、新建中队的各级队长、队委名单⑹为新队员授红领巾授予者双手托红领巾大角向自己授予新队员;新队员双手托接,将红领巾托举翻过头顶,放在颈上,领巾两角捋于胸前;授予者为新队员打上领巾结;授予者向新队员敬礼祝贺;新队员还礼感谢;⑺宣誓大队旗手于新队员队伍前端旗;由共青团代表或大队辅导员领誓;领誓人带领一句,新队员宣誓一句;宣誓举拳动作同呼号动作;誓词完后,领誓人说:“宣誓人:……”随即所有新队员各自高声报出自己的姓名;⑻授队长和队委会委员标志由全体大队委员授予;⑼授中队旗中队旗组站立本中队前;中队长来到台前,大队旗手授予队旗,中队长回本中队将旗交中队旗手;⑽聘请中队辅导员由团支部书记或学校领导颁发聘书,大队委员献红领巾;⑾向新队员赠送入队纪念卡品新中队长代表本中队接受大队委员会赠给每个新队员的纪念卡;⑿校党支部书记或校长讲话⒀呼号⒁退旗⒂宣布仪式结束▲少年先锋岗仪式可使少先队“从小学先锋”的教育更加形象化;大队“一月一次先锋岗”:选择当月一个先锋人物的纪念日;于纪念日之前张贴该人物图片、名言,宣讲生平事迹,使全校队员认识、了解、敬慕该先锋人物;纪念日当天早上于队员们进校时,站立少年先锋岗;岗位设在进校必经的校门口或楼厅;布置先锋人物的画像、名言;评选出一个月来取得突出成绩或有突出进步的队员作为先锋岗的旗手、护旗手,站立于先锋人物画像侧前;少先队员进校经过时,自动向先锋人物、向队旗敬礼;烈士墓前“先锋岗”:学校附近如有烈士墓,可在该烈士纪念日或清明节扫墓时,于烈士墓前组织“少年先锋岗”活动;▲少先队检阅式检阅式有两种形式:队列式和分列式;队列式:受阅队伍排列整齐、原地不动,检阅者党、政、团、队的领导来到每个方队进行检阅;受阅队伍列队取并列横队式,面向主席台;分列式:每个方队分别列队依次前进,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受阅前整个队伍取上述“队列式”队形;受阅时人员次序是:大队旗组、大队长和大队辅导员、鼓号队、仪仗队、第一中队旗组、中队长和中队辅导员、……;彩旗方队可以压尾,使首尾的方队比较热烈,受阅队伍有高潮起伏;当大队长走到主席台前时发口令“敬礼”大队长、大队辅导员,大队护旗手行队礼;大队旗手做队旗敬礼;当中队长走到主席台前时,敬礼与上述类同,方队队员不必行礼,但可行注目礼;每个方队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队伍绕场而行,陆续回到原位置;检阅式可有三类内容:专题检阅式、综合检阅式、单纯队列行进检阅式;专题检阅式:突出一个主题,内容集中,各方队从不同侧面表现主题;综合检阅式:内容比较广泛全面的检阅;可以反映一个时期少先队教育的成果;以上两类检阅式,不论采取队列式还是分列式,根据需要可装备一些表现内容的道具,少而精、易而简、醒目、鲜明;有的方队适当加些整齐明朗的动作或简短有力的口号;单纯队列行进检阅式:徒步前进的分列式检阅,只是检阅队的礼仪与精神风貌,不需太多条件,简单易行,可以随时举行;少先队检阅式一般程序:⑴宣布检阅式开始⑵出旗⑶唱队歌⑷检阅大队长跑向主席台,向检阅人做礼节性报告,请他们检阅队伍;主要检阅人致简短答辞,而后进行检阅;⑸进行其他内容的活动讲话可在这里进行;⑹呼号⑺退旗⑻宣布检阅式结束;▲少先队扫墓仪式少先队扫墓仪式在纪念碑、烈士墓或烈士就义、牺牲的地方举行;一般程序如下:⑴宣布开始⑵出旗⑶唱队歌⑷向烈士敬献花圈或花篮由队员代表抬举,缓步上前敬献⑸全体少先队员向烈士默哀表示对烈士的怀念、崇敬⑹为烈士站“少年先锋岗”先锋岗旗组队员在烈士墓前站岗⑺缅怀烈士的活动讲烈士的英雄事迹;朗诵烈士的诗篇等;这部分内容要生动、感人、庄严、肃穆⑻宣誓全体队员在烈士墓前宣誓⑼少先队员向烈士献上小白花队员依次缓步到烈士墓前献上白花,表达每人的缅怀敬仰之情;或献上各色花,表示向烈士汇报成绩⑽呼号⑾退旗⑿宣布结束还可举行为烈士清洗墓碑、描新碑文或在烈士陵园里植树等,使扫墓活动更富有教育意义,避免流于形式;辅导注意:低年级建立少先队,是少先队大队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应举行隆重、热烈的大队仪式;让所有新队员不忘入队这一天;设立“少年先锋岗”的目的是使队员懂得以“先锋”命名我们队的意义;站“少年先锋岗”是少先队员的一种荣誉;少先队检阅式是少先队进行组织教育的一项大型活动;检阅仪式的教育效果,取决于事前周密的设计组织和严格的训练准备;进行为英烈扫墓活动,是少先队组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方法之一;举行扫墓活动之前要进行深入的有关教育;3、少先队礼仪教育制度1成立少先队礼仪队伍如:“少先队礼仪示范队”,选拔少先队礼仪特别规范的队员组成,或选择一个中队经过严格训练作为全校的示范;此外,“少先队鼓号队”“国旗班”等都是少先队礼仪队伍;2设定少先队礼仪训练制度要有定期训练的计划;如:每学期开学利用1-2周时间,进行全校少先队礼仪训练并进行普遍检查;要有不同任务队员专业训练的安排;如:大、中、小队长专门训练主持仪式及整队、报告;大、中队旗手和护旗手专门训出旗、退旗;大、中队的队歌指挥员训练指挥唱队歌等;要对全体队员进行综合性训练;如:小队队列训练及系领巾、行队礼训练;中队进行活动仪式的综合训练等;3开展少先队礼仪教育活动如:中小队开展“敬个标准的队礼”“正确佩戴红领巾”活动;每年对升入高年级的队员,进行“戴上大领巾”的教育活动;每年10月13日队庆期间举行全校少先队检阅、少先队礼仪互检评比活动等;设置“队礼仪章”,开展争章活动;辅导注意:少先队礼仪用品需要规范,要严格按照关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队徽和红领巾、队干部标志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执行;少先队礼仪规范化需要得到足够重视;要保证少先队礼仪的严肃性,避免随意性;应有具体措施,不断提高本校少先队礼仪水平;。
少先队礼仪规范
![少先队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248a78df46527d3250ce098.png)
少先队礼仪规范化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进行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是少先队文化的标志性体现。
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巨大的感染力。
一、少先队礼仪包括的内容1.使用少先队标志性用品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因此,少先队有着反应自己组织特征的标志.红领巾、队长和队委的标志、队旗、队徽,显示出少先队庄严独特的礼仪。
2.运用少先队礼节少先队员敬礼是少先队的最高礼节,队活动和日常都要使用。
队礼是崇高的、庄严的,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敬礼是向自己或向受礼者表示少先队员要把“一切为人民、一切为国家”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准则.3.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仪式是举行典礼的形式。
少先队常见的队活动仪式,是少先队的基本仪式。
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少先队集会或者大、中队活动,都要举行仪式.另外有些重大活动,如低年级建队、大队选举、少先队检阅、少年先锋岗等,需要举行特殊仪式,也都是在基本仪式基础上进行的。
二、少先队礼仪规范化的技术要求1。
关于少先队的标志(1)红领巾①红领巾的意义《队章》第七条“我们的标志:红领巾 .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②红领巾的规格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分大、小号两种规格,分别是:小号:底长100厘米,腰长60厘米;大号:底长120厘米,腰长72厘米。
③佩带红领巾的方法红领巾正确的佩带方法如下:红领巾不要折叠。
将红领巾披在肩上,背后的大角对准椎骨,两小角于体前,左、右手各捏一角。
然后按以下四句口诀做动作: a左尖压右尖(领巾的两个角在胸前交叉,左角压在右角上面,右角被压在底下;交叉点靠近领口);b底尖转一圈(将右角经前拉到右边,右角缠绕左角。
左角随之垂直);c岔上拉底尖(从左右两角交叉点的上方拉出右角,右角此时形成圈);d底尖穿过圈(将右角从圈中向下穿出,抽紧)。
少先队活动的礼仪规范
![少先队活动的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37390d7375a417866f8f27.png)
少先队活动的礼仪规范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进行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是少先队文化的标志性体现。
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巨大的感染力。
1、少先队礼仪包括的内容(1)使用少先队标志性用品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因此,少先队有着反应自己组织特征的标志。
红领巾、队长和队委的标志、队旗、队徽,显示出少先队庄严独特的礼仪。
(2)运用少先队礼节少先队员敬礼是少先队的最高礼节,队活动和日常都要使用。
队礼是崇高的、庄严的,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敬礼是向自己或向受礼者表示少先队员要把“一切为人民、一切为国家”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准则。
(3)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仪式是举行典礼的形式。
少先队常见的队活动仪式,是少先队的基本仪式。
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少先队集会或者大、中队活动,都要举行仪式。
另外有些重大活动,如低年级建队、大队选举、少先队检阅、少年先锋岗等,需要举行特殊仪式,也都是在基本仪式基础上进行的。
2、少先队礼仪规范化的技术要求(1)关于少先队的标志①红领巾1.红领巾的意义《队章》第七条“我们的标志:红领巾。
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2.红领巾的规格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分大、小号两种规格,分别是:小号:底长100厘米,腰长60厘米;大号:底长120厘米,腰长72厘米。
3.佩带红领巾的方法红领巾正确的佩带方法如下:红领巾不要折叠。
双手将红领巾托上肩,背后的大角对准椎骨,两小角于体前,左、右手各捏一角。
然后按以下四句口诀做动作:⑴左尖压右尖(领巾的两个角在胸前交叉,左角压在右角上面,右角被压在底下;交叉点靠近领口);⑵底尖转一圈(将右角经前拉到右边,右角缠绕左角。
队旗的意义、规格及使用
![队旗的意义、规格及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5102de76a20029bd642dd9.png)
队旗的意义、规格及使用1. 队旗的意义《队章》第五条指出“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
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
”队旗与党旗、团旗一脉相传。
因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党委托共青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大、中队旗是少先队大、中队集体的标志,具有激发队集体凝聚力、向心力的功能。
对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我们需要随社会的发展,赋予时代内涵。
让少先队员们理解,“红旗”同时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旗帜是先导,它引领着少先队集体前进的方向,高举队旗跟党走,“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2. 队旗的规格与式样(见图)队旗分大队旗与中队旗两种:大队旗长120厘米、高90厘米,旗中心是黄色五角星和由黄色线条勾勒出的火炬轮廓;中队旗长80厘米、高60厘米,右端剪去高20厘米、底宽6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形缺口,五角星和火炬位于以60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中心。
3. 大、中队旗杆的高度大、中队旗杆高度的设定,须考虑到两个因素:①旗手们的身高(严格说应为“肩高”);②旗裤的长度(大队旗裤90厘米、中队旗裤60厘米)。
当旗杆直立,旗裤的底端须在旗手的肩头以上。
经过对孩子们一般身高(肩高)的了解,测算出旗裤的底端到地面以1.40米为好。
大、中队旗杆高度如下:(见图)①大队旗杆高0.9米+1.4米=2.3米;②中队旗杆高0.6米+1.4米=2米。
4. 队旗的使用少先队大队拥有大队旗,中队拥有中队旗。
使用队旗时须注意以下事项:①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少先队组织举行典礼、隆重集会、检阅、庆祝游行和主题队活动、新队员入队仪式、队干部选举仪式时使用;在少先队集体外出列队行进时也应使用。
②使用队旗时,由队委会成员——旗手(身材稍高,男女不限)掌持队旗,左右各一名护旗手(队员。
二人身高相当且不易超出旗手),位于队首。
(旗手和护旗手3人简称为“旗组”)③少先队活动仪式上,出旗、退旗时,全体队员须庄严地向着队旗敬礼。
少先队礼仪规范
![少先队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dfec49d561252d381eb6e0b.png)
少先队礼仪规范化少先队礼仪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进行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是少先队文化的标志性体现.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巨大的感染力。
一、少先队礼仪包括的内容1.使用少先队标志性用品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因此,少先队有着反应自己组织特征的标志。
红领巾、队长和队委的标志、队旗、队徽,显示出少先队庄严独特的礼仪。
2。
运用少先队礼节少先队员敬礼是少先队的最高礼节,队活动和日常都要使用。
队礼是崇高的、庄严的,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敬礼是向自己或向受礼者表示少先队员要把“一切为人民、一切为国家”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准则。
3。
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仪式是举行典礼的形式。
少先队常见的队活动仪式,是少先队的基本仪式。
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少先队集会或者大、中队活动,都要举行仪式。
另外有些重大活动,如低年级建队、大队选举、少先队检阅、少年先锋岗等,需要举行特殊仪式,也都是在基本仪式基础上进行的。
二、少先队礼仪规范化的技术要求1.关于少先队的标志(1)红领巾①红领巾的意义《队章》第七条“我们的标志:红领巾。
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②红领巾的规格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分大、小号两种规格,分别是:小号:底长100厘米,腰长60厘米;大号:底长120厘米,腰长72厘米。
③佩带红领巾的方法红领巾正确的佩带方法如下:红领巾不要折叠。
将红领巾披在肩上,背后的大角对准椎骨,两小角于体前,左、右手各捏一角。
然后按以下四句口诀做动作: a左尖压右尖(领巾的两个角在胸前交叉,左角压在右角上面,右角被压在底下;交叉点靠近领口);b底尖转一圈(将右角经前拉到右边,右角缠绕左角。
左角随之垂直);c岔上拉底尖(从左右两角交叉点的上方拉出右角,右角此时形成圈);d底尖穿过圈(将右角从圈中向下穿出,抽紧)。
少先队出旗规范动作
![少先队出旗规范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8cda35d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3.png)
少先队出旗规范动作出旗时,旗手应该保持规范的执旗姿势。
旗手应该稍息站立,右手执旗,旗杆末端紧贴右脚尖外侧,右臂自然下垂,并稍微向外倾斜。
上体应该正直,头要正,两肩放平。
右手应该把旗杆抓紧在食指和中指间,右手小臂自然伸直,把国旗扛于右肩。
右手应该抓握在国旗捆接处,旗杆与身体成45度,行进时旗杆不得左右、上下晃动。
行进时,旗手应该采取分解动作,即一提、二握、三抓、四靠。
右手执旗应该提至齐胸,左手随之握于右手下端,右手再倒至左手下面,抓住旗杆下部,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紧靠右侧腰部,使旗杆倾斜角为六十度,队旗基本张开。
行进时,步速要均匀,徐徐行进。
旗手左右后方的两名护旗手行着队礼前进,姿势正确,富有神采。
旗手执旗由行进改为静止时,收旗顺序与上述相反。
甩旗的动作要领是将国旗收于腰际,右手抓旗成团,抛旗时右脚向车前方跨大半步,拧腰,用腰带动上半身,右手同时向斜上45度抛出,旗抛出后,双手开始升旗。
国歌演奏一遍标准时间为46秒-47秒。
在少先队主题队会中,整队和报告人数是准备部分的重要环节。
中队在举行队会仪式前,要先集合列队,整理队伍,由小队长向中队长,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出席人数。
报告时,小队长先向本小队队员发出“第×小队,起立,稍息,立正”口令,然后跑到或跨到距中队长约两步的位置立定,向中队长敬礼,中队长还礼。
各小队报告完毕后,由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
到此预备部分结束。
在正式部分,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第一项是全体立正,第二项是出旗,向队旗敬队礼,礼毕(奏出旗曲)。
中队辅导员参加主题中队会必须佩带红领巾,敬队礼必须规范。
少先队员敬队礼是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是进行组织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技能,也是少先队文化的标志性体现。
敬队礼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巨大的感染力。
敬队礼的意义在于表达“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敬礼的动作必须要规范,下面我将告诉大家敬礼的“动作过程”和“敬礼定势”的一些要领。
队旗敬礼的意义、动作与运用
![队旗敬礼的意义、动作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fd1cd928ea81c758f57883.png)
队旗敬礼的意义、动作与运用队旗敬礼的意义、动作与运用(1)什么是队旗敬礼?旗手以端旗的方式表示敬礼,即队旗敬礼。
(2)队旗敬礼的作用队旗是少先队集体的标志,是少先队集体的先导,引领着少先队员前进的方向,“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激情并励志。
旗手规范庄重的端旗姿态,给队员以鼓舞,产生强化队员组织意识和集体荣誉的功效。
(3)队旗敬礼动作要领①持旗立正旗手持旗立正时,要“三挺一瞪”,挺颈、胸、膝,瞪大双眼,两脚成60°。
旗杆末端紧靠右脚小趾根戳于地面。
右臂自然下垂,于旗杆后,右手掌心向下、“虎口”向前,将旗杆夹于“虎口”之中,右手稍内扣,拇指根贴拢裤兜处(即右腿外侧前)。
旗杆对准右腋,垂直于地面。
稍息,旗杆末端位置不动,右臂放松将旗杆稍向侧前倾出。
②端旗敬礼口令:“敬礼!”要领:“端旗过程”和“端旗定势”△端旗过程(见图)分解动作1:右手将旗杆垂直向上提起,手型变化成握杆,右手至与肩同高,手背向前,旗杆对准右腋,旗杆下部贴紧右裤兜。
同时,左手紧靠右手下方握杆,左腕贴于右胸。
旗杆保持垂直。
分解动作2:左手握杆不动,左腕贴紧右胸。
右手放开,沿旗杆下垂,虎口向左握住旗杆近末端,此时右手距旗杆末端约10厘米(一拳)。
旗杆垂直。
分解动作3:右手握杆向上提至裤兜口上部,右臂成叉腰状,右手腕直;与此同时左手握杆向前推至与肩同高,左臂稍弯曲,手、肘、肩水平,旗杆对准右腋,前倾与地面成45-50度角。
△端旗定势:即上述动作③。
昂首挺胸,精神焕发。
③端旗礼毕口令:“礼毕!”要领:礼毕时,按上述端旗敬礼动作的相反顺序还原,旗手恢复“持旗立正”姿势。
●队旗敬礼训练注意:①旗手持旗立正时,不可曲臂握杆,更不得手握旗面。
②“端旗过程”中两手把位要准确:右手第一把位即“执旗立正”时,右臂自然下垂手抓旗杆的位置;右手第二把握即“端旗过程”分解动作②,距旗杆末端约10厘米的位置。
左手仅一个把位,即“端旗过程”分解动作①,左手紧靠右手下方握杆。
少先队礼仪教育训练内容及要求
![少先队礼仪教育训练内容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e351f3d67ec102de2bd8974.png)
少先队礼仪教育训练内容及要求(这两个文件供学校参考,可改成自己学校的礼仪训练内容)少先队礼仪教育与训练,分为3个组成部分,14个元素。
包括少先队标志:红领巾、队干部标志、队旗、队徽、队服;少先队礼节:队员敬礼、队旗敬礼;少先队仪式:队形、整队与报告、出旗与退旗、鼓号演奏、唱队歌、呼号、主持。
(一)少先队标志性用品队旗、队徽、红领巾、队干部的标志,是少先队礼仪标志元素,显示出少先队庄严独特的礼仪。
1.红领巾的意义、规格与佩带(1)红领巾的意义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队章》第七条“我们的标志:红领巾。
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我们需要注意红领巾的象征意义与感染作用:①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
我国标志性红旗:中国共产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旗、中国共青团旗、中国少先队旗。
因此,少先队员佩带着红旗的一角,最终达到“领巾飘胸前,五旗在心间”的教育效果。
这其中,渗透着爱党、爱国朴素感情的熏陶,渗透着党、团、队组织意识的衔接。
②红领巾的红色表示革命。
进行红领巾教育时,需要与“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名教育紧密结合,使队员懂得以“先锋”命名我们队的意义,为队员树立先锋人物的榜样形象,从小学习先锋的榜样。
(2)红领巾的规格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分大、小号两种规格,分别是:小号:底长100厘米,腰长60厘米;大号:底长120厘米,腰长72厘米。
(3)佩带红领巾的方法●训练注意:红领巾佩带之前不要折叠。
因为红领巾是少年儿童的用品,佩带起来要活泼、漂亮,而不应呆板,不应将红领巾戴成“红领带”。
红领巾正确的佩带方法如下:将红领巾披在肩上,两小角捋于胸前,左、右手各捏一角,两尖对齐。
然后按以下四句口诀做动作:△左尖压右尖(领巾的两个角在胸前交叉,左角压在右角上面;交叉点靠近领口);△底尖转一圈(将被压在底下的右角经前拉到右边,右角缠绕左角。
左角随之垂直);△岔上拉底尖(从左右两角交叉点的上方拉出右角,右角此时形成圈);△底尖穿过圈(将右角从圈中向下穿出,抽紧)。
少先队队旗的使用
![少先队队旗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d631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9.png)
少先队队旗的使用一、少先队队旗的意义1.1 少先队队旗的象征意义少先队队旗是少先队的重要象征,是少先队员们的骄傲和荣誉标志。
它是少先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团结、友爱、纪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1.2 少先队队旗的特征少先队队旗多为红色,象征着少先队员们的热情和活力。
队旗上通常绣有少先队的标志,如五星红旗、红领巾和少先队徽等,以彰显少先队员的身份。
二、少先队队旗的使用方法2.1 队旗的设置与保护少先队队旗应该在队伍的前方,由一名队员抬起并持续保持,确保队旗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队旗要保持整齐、干净,不可褶皱或破损,必要时可以进行清洗和修补。
2.2 队旗的使用场合少先队队旗在各种重要场合都会被使用,如晨会、升旗仪式、游行队伍等。
队旗的使用要严肃认真,队员们应该遵守纪律,不可随意挥舞或玩耍。
2.3 队旗的仪式在升旗仪式中,队员们需要进行整齐划一的队列,持队旗向国旗敬礼,并唱国歌。
在游行队伍中,队旗应该在队伍前方,队员们应保持整齐的步伐,以展示良好的形象和纪律。
三、少先队队旗的意义与教育作用3.1 树立集体荣誉感队旗的存在和使用可以让队员们感受到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协作,为少先队争光。
3.2 培养纪律意识通过队旗的使用和仪式的规范进行,队员们能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3.3 增强集体凝聚力少先队队旗是少先队员凝聚心力和向心力的象征,队员们在队旗下的统一行动能够增强队伍的凝聚力,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发展。
3.4 培养爱国情怀少先队队旗上常常悬挂着五星红旗,代表着祖国的威严和荣誉。
队员们在队旗下进行仪式时,能够深入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和伟大,从而培养起爱国之情。
四、少先队队旗的管理与维护4.1 队旗的保管少先队队旗应该由队干部进行保管,确保队旗的安全与完整。
在使用时,应当妥善保管,防止遗失或损坏。
4.2 队旗的维护保持少先队队旗的整洁干净是队员们的责任。
队旗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褶皱和弄脏,如有污渍应及时进行清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旗敬礼的意义、动作与运用
队旗敬礼的意义、动作与运用
(1)什么是队旗敬礼?
旗手以端旗的方式表示敬礼,即队旗敬礼。
(2)队旗敬礼的作用
队旗是少先队集体的标志,是少先队集体的先导,引领着少先队员前进的方向,“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激情并励志。
旗手规范庄重的端旗姿态,给队员以鼓舞,产生强化队员组织意识和集体荣誉的功效。
(3)队旗敬礼动作要领
①持旗立正
旗手持旗立正时,要“三挺一瞪”,挺颈、胸、膝,瞪大双眼,两脚成60°。
旗杆末端紧靠右脚小趾根戳于地面。
右臂自然下垂,于旗杆后,右手掌心向下、“虎口”向前,将旗杆夹于“虎口”之中,右手稍内扣,拇指根贴拢裤兜处(即右腿外侧前)。
旗杆对准右腋,垂直于地面。
稍息,旗杆末端位置不动,右臂放松将旗杆稍向侧前倾出。
②端旗敬礼
口令:“敬礼!”
要领:“端旗过程”和“端旗定势”
△端旗过程(见图)
分解动作1:右手将旗杆垂直向上提起,手型变化成握杆,右手至与肩同高,手背向前,旗杆对准右腋,旗杆下部贴紧右裤兜。
同时,左手紧靠右手下方握杆,左腕贴于右胸。
旗杆保持垂直。
分解动作2:左手握杆不动,左腕贴紧右胸。
右手放开,沿旗杆下垂,虎口向左握住旗杆近末端,此时右手距旗杆末端约10厘米(一拳)。
旗杆垂直。
分解动作3:右手握杆向上提至裤兜口上部,右臂成叉腰状,右手腕直;与此同时左手握杆向前推至与肩同高,左臂稍弯曲,手、肘、肩水平,旗杆对准右腋,前倾与地面成45-50度角。
△端旗定势:即上述动作③。
昂首挺胸,精神焕发。
③端旗礼毕
口令:“礼毕!”
要领:礼毕时,按上述端旗敬礼动作的相反顺序还原,旗手恢复“持旗立正”姿势。
●队旗敬礼训练注意:
①旗手持旗立正时,不可曲臂握杆,更不得手握旗面。
②“端旗过程”中两手把位要准确:右手第一把位即“执旗立正”时,右臂自然下垂手抓旗杆的位置;右手第二把握即“端旗过程”分解动作②,距旗杆末端约10厘米的位置。
左手仅一个把位,即“端旗过程”分解动作①,左手紧靠右手下方握杆。
任何一只手都不可在旗杆上滑动。
③“端旗定势”时,旗杆保持对准右腋,朝向正前方,与地面的角度保持在45-50度。
④“端旗礼毕”时,旗手保持昂首挺胸姿态,不得低头。
旗杆末端落在规定位置,防止扎脚。
⑤“队旗敬礼”动作稍有难度,是少先队礼仪各项技能之中的难点。
需要对全校大、中队旗手加强训练。
(4)队旗敬礼的运用
在少先队集会或活动仪式上,队旗敬礼与队员敬礼同时进行。
即凡面对全体“敬礼”口令时,队旗同时敬礼。
如:在少先队活动仪式上,出旗、退旗时,要端旗敬礼;在升国旗仪式,队旗与全体队员同时向国旗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