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PPT解读22页PPT

合集下载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PPT课件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PPT课件

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
治上的原因,由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在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兰麦的协助下,组成具有独特形式的新教教
会,以摆脱教皇的管辖。到16世纪中叶,
新教的三个主要宗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
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
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并同罗
马天主教相抗衡。三大宗派在其形成的过程
有无相通的共同生活团体,严守派规,寄希望于弥赛亚来临以解脱尘世苦难。据《圣经》记载,耶稣
对撒度改派和法利赛派持严厉批判态度。他的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人属于奋锐党。现代多数学者根据对
死海古卷的研究,认为原始基督教又部分教徒和艾.塞尼派的库兰社团有许多共同之处。
2
(一)基督教常识
1、基督教简况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出现于巴勒斯坦。相传,它的创始者为基督耶稣,并以 上帝为崇拜对象。 基督教的主要经典是《圣经》,象征性标志是十字架,重要节 日为圣诞节、复活节等。 在两千年的演化过程中,今日的基督教已分为天主教、 东正教与新教三大流派。在具体教义、信条以及分布区域上,三者之间存在一定 的区别。与基督教人士进行具体接触时,应充分注意到其不同流派的差异,具体 情况具体对待,切切不可将其不同的流派混为一谈。
祭司、贵族和富商组成,遵奉犹太的律法书,但屈从于罗马的统治;法利赛派(意为隔离者):由文
士和律师为主体组成,遵奉律法书和口传律法,以严守犹太教传统相标榜,强调异教、异族隔离,对
罗马持既不明显合作又不公然对抗态度;奋锐党(吉拉德派):由下层反抗分子组成,反对外族侵略
者和依附侵略者的犹太当权者;艾赛尼派:由农牧民众和手工业者组成,积极参加反罗马斗争,组成
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创造了青铜文化。迦南人居住的地区被称为迦南(Canaan)。大约公元前2000

都铎王朝 PPT

都铎王朝 PPT

亨利七世王室财政的改善
亨利七世被称为“坐上英国王 位的一位最好的商人”。
王领的扩大:多收少赐。亨利 去世时,王室土地比约克王朝增 加了1/3多;善于经营,王领收 入增200%。
封建收入:杜绝“代理监护 use”,监护收入从三百镑增至 六千镑;年入40镑以上的地主必 须受封骑士,后扩大到其他人。
采矿、冶金业:1568年, 伊丽莎白女王特准成立皇家 矿业公司和金属开采与冶炼 公司。 1540~1640 年的 100 年间,英国煤产量增 加八倍,占全欧煤产量五分 之四。
2、商业发展迅速。 ★乡村集市:16世纪多达350个,斯托尔布里奇集贸市 场每年有5周集会。 ★周末市场: ★水路运输:泰晤士河、乌斯河、塞文河、特伦特河。 ★城市人口增加,贫富分化加剧:16世纪伦敦人口6— 8万,到17世纪居民30万,是西北欧最大的城市和贸 易中心,其中4%的居民占有全城80%的财富。 3、资本主义农场产生,毛纺织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圈地 运动兴起。 托马斯· 莫尔在《乌托邦》中发出“羊吃人”的惊呼。
第六章 都铎王朝 (1485-1603)
一、过渡时期 二、专制君主制的确立 三、亨利八世 四、宗教改革 五、议会新变化 六、教派冲突和权力更迭 七、伊丽莎白女王 八、外贸、拓殖和海战 九、莫尔、莎士比亚和培根
都铎玫瑰
英国“真正的黄金时代”
都铎王朝(1485-1603年)是 英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是莎士比 亚时代,也有托马斯·莫尔、弗 朗西斯· 培根等大家涌现; 这是圈地运动的时代,“羊吃 人”的时代,英国的“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走上前台; 这是英国的宗教改革时代,是 英国国教创立的时代,对保守的 改革心怀不满的“清教徒”也在 此时开始成长,并将成为新大陆 的主人;
托马斯· 莫尔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
1 5 4 7 年 1 月 2 8 日 , 亨 利 八 世 在 怀 特 霍 尔 宫 去 世 , 埋 葬 在 温 莎 堡 的 圣 乔 治 教 堂 , 与 第 三 任 妻 子 珍 ·西 摩 合 葬 。 他惟一的合法儿子爱德华六世根据第三部《王位继承法》,继承其王位。
人物生平
1
身世背景
2
少年时期
3
登基为王
1493年,亨利被封为多佛堡总管和五港同盟长官。1494年,亨利被封为约克公爵。
1501年,亨利七世为长子亚瑟聘娶西班牙的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以缔结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及卡斯 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同盟。
1502年,亚瑟与凯瑟琳结婚后四个月,亚瑟猝死。由于长兄亚瑟的早逝,12岁的亨利成为王位继承人,继 任威尔士亲王。
4
六次婚姻
5
猜忌晚年
亨利之父亨利七世,是英格兰的兰开斯特王室的后代,1485年,亨利七世在博斯沃思战役打败理查三世, 随即称王即位,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建立都铎王朝。为了缓和政治矛盾,并加强自己成为英王的合法 性,1486年1月18日,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亨利七世同约克王朝的爱德华四世之女约克的伊丽莎白举行 了结婚典礼。
亨利七世去世以后,亨利八世在1509年4月22日继承王位。
做为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也是爱尔兰领主,后来更成为爱尔兰国王。亨利八世为了休妻另娶新皇后,与当 时的罗马教皇反目,推行宗教改革,并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许自己另娶,并将当时英国主教立为英国国教会大 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并解散修道院,使英国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 峰。他在位期间,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
亨利八世继位前英国火炮完全依赖进口,1496年,英王军火总监清点库存,共得各式火炮63尊,火药406 桶,长弓9253张,羽箭27804囊。亨利八世继位以后,重金聘请法国和意大利专家传授铸炮工艺。1529年,伦敦 的欧文兄弟开始为王室铸造青铜炮。亨利八世统治中期,王室武库拥有大小火炮2250尊,火枪6500枝。

英国的宗教与教堂ppt课件

英国的宗教与教堂ppt课件

首相(the Prime Minister)提名,然后由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命名两位英国大主教
(Archbishops)和所有主教。英国国教不
从国家获取金钱赞助,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大
财主,而且拥有大量的证券和国债。
9
英国国教会 Church of England 英格兰圣公会的两位大主教分别为坎特伯雷
为西欧三大新教。 亨利八世是英国第一位成为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
7
宗教改革 Religious Reformation
结果 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亨利八世的宗
教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英国没有因此 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天主教教义依然是英格 兰教会的正统信仰。亨利八世面临着来自罗 马天主教会和国内新教徒两个方面的威胁。
用。”英格兰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
斯则回应“女王在看待自己的角色时,已将信仰
放在心中”,他相信“这是出自上帝对女王的呼
召”
11
英国的城市(city)和郡(county)有一个重 大区别就在于,英国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大教 堂(Cathedral),而其它的郡(county)就只 有普通教堂(church)了,英国的教堂是如此 之多,以至于你走到最 偏僻的地方都会见到各 式各样的教堂,其肃穆典雅的气氛让人神往。
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和约克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York )。 坎特伯雷大主教是英格兰圣公会的实际领导 教主,其次为约克大主教及其它主教( bishops)。
10
英国国教会 Church of England
英国君主支持演说
6
宗教改革 Religious

英国的宗教改革

英国的宗教改革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安立甘宗又称为圣公会,该宗在英格兰为国教, 称英国国教会。 清教徒运动为什么不成功呢?就是因为人民没 有政治权力,这就意味着英国的国内的宗教矛 盾就进一步激化为政治矛盾。在查理一世执政 期间,英国这种民间的清教徒的愤怒就暴了出 来,其结果导致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实际上这一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就被 叫做“清教徒革命”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 场离婚案。西班牙阿拉贡公主、神圣罗马帝国皇 帝查理五世的姨母凯瑟琳,她成为亨利八世的妻 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但只有女儿玛丽· 都铎一 个长大成人。亨利八世很为王位继承人伤神,于 是,向罗马教皇提出与凯瑟琳离婚。教皇慑于神 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拒绝了亨利八 世的离婚请求。结果,愤怒的亨利八世便开始了 对抗教廷的活动。当时的欧洲在路德宗教改革的 影响下,反教皇的情绪已经颇为普遍。亨利八世 决定利用人们对教会的不满,加强自己的统治。
英国的宗教改革
•完全是为了教会的权力和组织。英国的宗教改革它不 同于德国的宗教改革,他没有更多的理论根基,没有 提出“因信称义”的这些理论神学思想,他完全就是 为了教会的权力和组织的问题。涉及到英格兰的教会 到底应该凌驾于英格兰的王权之上还是本身应该屈就 于英格兰的王权之下。 •过去在宗教改革以前英格兰的这个教会在某种意义上 直接受命于罗马天主教皇,罗马天主教廷,所以他高 高于凌驾世俗王权之上,现在宗教改革以后,建立了 一个安立甘教会,就是英格兰的教会,这个教会就完 全听从于英格兰的国王的命令了。
亨利八世向教皇提出申请,要求离婚。但 教会迫于罗马教廷的压力6年都没有批准。 1533年,亨利自己宣布与王后离婚并与 安·布琳结婚。 1533年,在由国王亲自任命的坎特伯雷大 主教托马斯·克兰麦(Thomas Cranme,1489-1556)主持下,法庭正式判 决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宣布了 他与安妮•博琳之间的合法婚姻。

教学PPT:宗教改革

教学PPT: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4.英国国教派 (1)创立者:亨利八世 (2)与教廷决裂之因 A.借口:离婚问题 B.主因:强化个人领导权 (3)成立:1534年
配合课本P.190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4)内涵
配合课本P.190
A.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领袖
B.教义、仪式和制度:与罗马教会无显著差异
(5)意义: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成为国王统治 的教会
(3)人人皆为教士:基督徒有权利阅读圣经,做 自己的教士,神职人员没有特权与法力
(4)其他
A.反对中古教会的教规礼仪、苦修及独身等
B.将圣经翻译成日耳曼文,鼓励信徒自己读经 ,不要全面听信教会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二)新教派系
配合课本P.189
1.路德教派 (1)受地方诸侯保护,继续宣扬宗教改革 (2)影响:欧洲各地开始呼应
配合课本P.191-192
• 新旧教支持者冲突不断
宗教迫害 • 1955年,奥古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君定]原则 与冲突 • 因宗教迫害而独立建国,如荷兰(新教)脱离西班牙
• 背景:17th初,波西米亚(今捷克,卡尔文教派)欲脱离神圣罗马帝国
• 导因:1618年布拉格掷窗事件
• 经过:几乎全欧洲国家卷入战争
(2)签订: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vs.日耳曼新旧教诸 侯
(3)原则-“教随君定”:各地诸侯得以规定领地 内通行的宗教
(4)协议:路德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合法宗教
四、宗教战争
3.宗教迫害
配合课本P.191
(1)原因:新旧教对教义的歧见
(2)影响:新教徒以反宗教迫害为由,独立建国
→如荷兰为反抗西班牙的天主教统治而独立
(1)教宗帕特使到日耳曼地区销售赎罪券 (2)路德写下《九十五条论纲》 (3)人们不满罗马教会的腐败与搜括钱财 4.结果: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各地展开

谨慎ppt

谨慎ppt

把谨慎带回家 定义的游戏 与家人一起慢慢地读谨慎定义的各个短语, 在读完各个短语以后反复读各个词语,就 这样开始记忆定义。 “辩认并避免” “后果不佳的” “言语、行为和态度”
读过几扁定义并熟悉定义以后,用它来玩躲球 游戏(参加游戏的人站成一个圈圈,以球投掷 圈中之人)。 用一枝粗的笔,在三只球上分别写上 “言语”、 “行为”、 “态度”。 游戏中要避免后果不佳的“言语、行为和态度”, 否则就取消其参加下一轮的资格。在游戏之后 复习定义。
顺服
谨慎意味着在行动前进行较宏观的考虑。 然而,我们有时奉命去行动,却不知道行 动的原因或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顺服是“迅速、乐意地执行领导者的意愿 与指示。” 这意味着我们即使并不完全明白,也应该 遵照领导者的意愿。 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可能地谨慎。
诚实
应用谨慎有时意味着要把模棱两可的用词解释 清楚。 请记住,即使我们的用词完全合乎事实,但是, 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或说话时的情境,也能在 听众心中形成假象。 诚实是“准确地说明事情原委以赢得未来的信 任”, 诚实要求我们确保听众明确无误地理解我们传达 的信息。
谨慎
谨慎而非幼稚 辨认并避免后果不佳的言语、 行为和态度
谨慎的人认识到完成任务的方法与任务本 身同样重要。 谨慎包括了解因果关系,并且辩认会产生 负面后果的因素。 谨慎的关键是“辨认并避免”。 如果有人能够未加辨认就避免,那是幸运。 如果有人辨认了却不去避免,那是愚蠢。 总之,这两个要点密不可分,一起用来避 免不佳的后果。
第一种情况所传递的感受是: 领导处在压力之下,并把所有的压力丢给 了员工。 如果项目失败,领导也可能全部咎于员工。 然而,后一种情况表示领导愿意承担责 任,但是也明确告诉员工对他们的期望 是什么。 考虑好明天的后果,再选择今天的态度。

高中历史选修1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共25张PPT)

高中历史选修1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共25张PPT)

救,《圣经》为惟一标准
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
(3)特点:自上而下的改革,政府的民族教会
保留了很多天主教的成分
• ①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宗教 改革有什么不同?
发起者是国王,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这使得英国的宗 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 的人物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英国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回顾 总结
(1)经济 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而教会
倡导轻商思想,严重阻碍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 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的障碍
(3)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
而教会却实行专制
(4)天主教会 腐败奢侈,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 (5)导火线 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①整顿组织内部: 革除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治贪污腐化, 加强对神职人员监督。 ②坚持教皇至上:
宣布所有新教都是“异端”,教皇是宗教事务 的最高权威,没有教会 解释《圣经》,普通 教徒不可能得救。 ③加强宗教裁判: 扩大惩治范围,加紧 打击“异端”。
布鲁诺被处以火刑
成立耶稣会
西班牙人罗耀拉于1534年在 巴黎创立耶稣会,1540年得到教 皇的正式批准。这是天主教中反 宗教改革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 其宗旨是绝 对服从教皇, 为了天主教 会利益不惜 伊纳爵·罗耀拉 运用一切卑 劣手段来达到目的。为此, 其成员远赴世界各地传教。
影响 1、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
作用
2、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 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加尔文教对西方 资本主义的兴起 影响极大。日内 瓦新教会也因此 实行政教合一的 体制 ,不再受 制于教皇。加尔 文被人们誉为 “欧洲宗教改革 的第二位伟大人 物”。

西方服装史文艺复兴.ppt

西方服装史文艺复兴.ppt

文艺复兴时期勃 艮第男子服装
德国女性的服装追求也有一些是有自己特点 的。如腰间不系带,任其宽大的裙身和臂肘 以下放宽的衣袖垂落在地上,同时还在领型 上做了大的改进。即将前襟领口做成圆形, 位置很低,而将鸡心式领型用在了后背,这 种前后都向下延伸的领型导致了后代女子晚 礼服样式的兴起。
英国服装
英国人的服装趋新在相当程度 上是受到各国宫廷联姻的影响 而促成的。但在更长的时间里, 英国人稳定地保持着自己的风 格。
男袜的变迁
中产阶级男子的着装
女子服装
文艺复兴盛期的女子 服装中最有特色的就 是广泛流行的撑箍裙。 它由西班牙而首先传 至英国,从此名声大 振,一直延续了近4个 世纪。
16世 纪内 穿紧 身衣、 撑箍 裙的 王后 画像
16世纪王后的华丽服装
女性们为了使腰 肢变得更加纤细, 使用了各式各样 的紧身衣。
内穿紧身衣的女孩画像
除了细腰丰臀以外,文 艺复兴盛期的女士们还 曾无限大地夸张袖子的 立体感。以填充物使袖 子呈羊腿形、灯笼形、 葫芦形等。
戴羽毛饰、穿羊腿 袖切口服装的女子
王后镶缀着豪华钻石的服装
在这时期女服配套中,足服和手套、手帕等 也是精心设计,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高跟 鞋已经出现。当然最确切的说法不如称它为 厚底鞋。
文艺复兴时期法 国男女服装之二
勃艮第公国与佛兰德 公国服装
勃艮第公国与佛兰德公国服 装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服装 的华丽壮观,极力显示自己 的权威、尊严和阔绰。
勃艮第人的尖头鞋是以其鞋 尖长度惊人而闻名于世的。
文艺复兴时期勃 艮第男子服装
由于勃艮第几任大公酷爱服 装和大肆挥霍,还曾导致了 一种新式服装的出现——切 口装饰的服装。
文艺复兴期间的服装,空前地 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着装者 也大有将个人理想在服装上变 为现实的气魄。于是,服装款 式上屡屡更易,色彩、面料上 极度考究,纹饰图案和立体装 饰极尽奢华与富丽,这就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特色。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的。同时,“国家”的概念也一样模糊……因此,人们说在中世纪西
欧,只有领地,没有“国家”……事实上,如果说中世纪西欧有什么
共同点,那就是它是个天主教大世界,天主教是所有人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不具备。 原因: 政治上,王权有限,缺乏有力的中央 政府; 经济上,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具有封 闭性,不利于不同地区的交流;文化 上,天主教主导的大世界使得不同区 域的人缺少文化认同。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但这 个体系不具有全球性;国际法初步形成。
(二)国际法的扩大: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外交制度的建立
(1)含义: 指主权国家通过对话与谈判来解决国家间分歧
(2)过程: ①建立:17世纪,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 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1530年以后,欧洲进人所谓“宗教战争”时代。这种以军政革命为诱因而爆发的
战争成为早期近代欧洲国际政治的核心,各国新兴君主为广开财源以宗教信仰为
借口对土地和黄金等财富展开激烈争夺。面对和平的丧失,法律思想家们对战争
根源及其正义性展开讨论,他们企图创造一整套规范指导新兴君主国之间关
系。
——陶永新《从万民法到国际法》
——张寅《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民族建构》
归纳民族国家的要素有哪些? 中央集权政府、共同利益群体、文化认同、代表全体国民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探究1:依据材料一,思考中世纪西欧是否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并 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材料一:现代人脑子里的“民族”观念,在中世纪西欧是很模糊
“朕即国家” 法王路易十四
思考:专制王权国家(早期民族国家)与近代民族国家有何不同? 专制王权国家在走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亨利八世PPT

亨利八世PPT

The 4th Wife –Anne of Cleves
Henry desired to marry once again to ensure the succession. A portrait of Anne was sent to the king. It's beautiful.However after Anne arrived in England, Henry is said to have found her utterly unattractive. Henry wished to annul the marriage in order to marry another. The marriage was subsequently annulled and Anne received the title of "The King's Sister"
Presentation Subtitle
1、A brief introduction of Henry VIII Henry VIII (28 June 1491 – 28 January 1547) was King of England from 21 April 1509 until his death. He was also Lord of Ireland (later King of Ireland) and claimant to the Kingdom of France. Henry was the second monarch of the House of Tudor( 都铎王朝), succeeding his father, Henry VII.
4、The Children of Henry VIII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

阿贡的凯瑟琳
Bloody Marry
亨利八世18岁即位并娶 寡嫂凯瑟琳,但他妻子 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玛丽—后来的玛丽一 世,即血腥玛丽。 以后几次生育的孩子都 早夭 。
Divorce Case
八年休妻战
随着与西班牙关系的恶化,亨利八世对于自己的婚姻问题日益不满。 到1527年,他的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已年逾40,只有一个女儿玛丽而 无男嗣,都铎王朝的王统面临断绝的危险。 这时亨利八世爱上了在法国宫廷受过教育,倾向宗教改革的贵妇安妮· 博 林,便决心离婚再娶。 按教会法规,国王的婚姻问题必须由罗马教皇批准,方为合法,亨利八 世便向罗马教皇克雷芒七世提出请求。 但教皇此时完全受制于查理五世,阿拉贡的凯瑟琳是查理五世的姨母, 所以教皇使用各种手段,拒不批准亨利八世的离婚。国内的旧贵族和教 会人士也对离婚案持反对态度。指靠罗马教廷和教俗旧贵族解决这个问 题,显已全然无望。 在此关头,亨利八世毅然改弦易辙,转向全国要求改革的乡绅与资产阶 级等阶层寻求支持,于1529年10月罢免了民愤极大的沃尔西,并在11月 召开议会,开始实行宗教改革。
King Henry VIII
亨利八世
Brief Introduction





House:House of Tudor Father:Henry VII of England Mother:Elizabeth of York Brother, Died young Born:28 June 1491 Greenwich Palace, Greenwich Died:28 January 1547 (aged 55) Palace of Whitehall, London Marriage: 6 Achievement: Religious Reform, Christianity (Anglican, previously Roman Catholic)

英国历史文化

英国历史文化

伊丽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受到古典、 历史、数学、诗歌和语言的教育。在她统 治期间她可以说和写六种语言:英语、法 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和希腊 语。在她兄弟生前,她的地位比较稳定, 但爱德华1553年就因肺结核或砒霜中 毒而去世了。后来马丽一世继位,155 8年玛丽无子而亡,伊丽莎白成了她的合 法继承人。英国国会重申了亨利八世国王 规定伊丽莎白作为继承人的安排。
பைடு நூலகம்
亨利八世
安博林
詹姆斯五世
血腥玛丽
伊丽莎白一世
玛丽 斯图亚特

Mary, Queen of Scots had previously claimed Elizabeth‘s throne as her own. Perceiving her as a threat, Elizabeth had her confined in a number of castles and manor houses(庄园住宅) in the interior of England. After 18 years and 9 months in custody(拘禁), Mary was executed for her involvement in plots to assassinate(暗杀) Elizabeth.
Uncle Sam美国的绰号。在1812年的美英战争中, 一个名叫山缪尔· 威尔逊(Samuel Wilson)的人勤劳、诚实、 能干,很有威信,人们亲切地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注:Sam为Samuel的昵称)。他的工厂与政府签了 一份为军队生产桶装牛肉的合同,美国政府每当收到他 交来的经其亲自检验合格的牛肉,就将肉装入特制的木 桶,并在桶上盖上US的记号。由于Uncle Sam的首字母 是US,而美国(The United States)的缩写也是U.S.,于 是人们便把这两个名称合二为一了,于是当地的人们就 把"山姆大叔"当成美国的绰号,并逐渐流传开来。 1961 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和代 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