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诗荣之铺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诗荣之铺灸
1.医家简介
罗诗荣(1932—),安徽合肥人,主任医师,现为国家级、浙江省、杭州市名老中医,杭州市针灸学会会长。
1938年矢志岐黄,师从伯父罗茂洲。
1943年悬壶杭州开业针灸从医。
1958年参加联合诊所(杭州针灸专科医院)至今,从事针灸临床60余年,曾发表“铺灸治疗寒湿痹症”、“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临床观察”等论文10余篇。
其“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课题荣获浙江省医药优秀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
曾多次荣获浙江省、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1992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学术思想
《说文解字》谓:“灸, 灼也”。
从广义上讲,一切运用温热刺激治疗疾病的方法都属于灸法,狭义的灸法则是特指烧灼艾叶治疗疾病的方法,即“艾灸”。
灸法作为中医临床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历经数千年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临床上常常显示出针所不及,药所难能的疗效。
罗诗荣主任医师对灸法推崇备至,从事针灸临床六十余年,运用各种艾灸疗法治疗疑难杂症而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他独特地使用铺灸疗法,更是享誉海内外。
在几十年的针灸临床过程中,罗老一方面潜心钻研中医经典记载之灸法,一方面又敢于突破传统灸法临床思维定势,创新传统灸法,倡导“铺灸督脉可疗痼疾”之思想,以其独特的选位、选时、选药为治疗重症痼疾开辟了新的途径。
2.1 钩沉发微辟蹊径,传承灸疗创新意
灸法治病,其症颇广,其理也多
罗老认为灸法治病,其适应症广泛,治病机理不止一端。
对于风邪袭表以致腠理郁闭,营外不和之表证,灸疗可发散透泄,引邪外出,调和营外;对风邪入里之证或者某些急诊仍可灸治。
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之;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烫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
当是之时,可灸可药。
”就指出不但风邪侵犯肌表之时可灸治,即使风邪入里注肾时仍可施灸,甚至出现“瘛”时还可施灸。
对于寒邪凝结之证,灸则温经散寒,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地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以灸焫。
”说明了寒凝
于内,伤及中阳而致胀满之证宜施灸;《灵枢〃禁服》论及寒邪深入于血而致血液凝滞之证,当用灸治,其曰:“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
”至于虚证,古人论述甚多,如《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凡此等等,皆说明对于正虚陷下,气血阴阳虚损之证,灸之可扶正补虚。
倘血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得瘀血阻滞之证,灸治则能行气散瘀,使气血通畅,诚如《灵枢〃刺节真邪论》所云“火气已通,血脉乃行。
”
此外,灸疗还有消肿止痛,解毒生肌之功用,如《太平圣惠方》有“硫磺灸”治疗痔瘘的方法,《医学入门》有“桑枝灸法,治发背不起,发不腐”的记载。
灸法多样,主治各异,因病施灸
灸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根据是否将皮肤灼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间接灸依间隔的药物不同而异而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附子灸”等的不同)、天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有如灸疮,以其能发泡如火燎,,如白介子灸,适于治疗哮喘;蓖麻子灸可治疗滞产;斑蝥灸治疗各种顽癣;吴茱萸灸主治胃寒呕吐及虚寒久泻等)、艾条灸(又根据施术时的操作不同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药艾条灸(即太乙神针灸或雷火神针灸,是将药物均匀掺杂在艾绒内,卷成药艾条点燃后施灸)、温针灸(针刺与艾条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雷火针灸以及罗老善用的独特灸法——铺灸法等等。
罗老认为各种灸法作用不同,主治各异,临证时应根据疾病之不同,病位之深浅、病情之轻重不同而选用不同的灸法。
如用麦粒灸治疗带状疱疹,按先“眼”(最初发的疱疹首端,寻找水泡最密集的左右两处)后“尾”(疱疹延伸尾端的前后一二处)顺序灸治3壮,可使郁热之邪从皮毛而出,达到调和营外,疏通经络之效,即《灸赋》“火郁宜发,早有嘉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开门逐贼,顺水推舟”之义;用雷火针灸治面瘫,在施灸部位垫2~3层草纸,用点燃的一头雷火针趁热、快速、重按、烫灼于腧穴15s~30s,每次每穴灸3次,以局部皮肤微红不起泡为宜,已达祛风散寒,疏通经络之功;化脓灸治疗哮喘,罗老非常重视灸疮的发与不发,他认为化脓灸起效的关键在于促使灸后化脓,强调灸后贴淡水膏时,须食鱼腥或饮酒等发物3天至5天,促成灸疤化脓,若不发,可继续食用发物,并在灸疤处热烫,促其化脓得灸疮为要;治疗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支气管哮喘等一些病程长,病情复杂的疑难症,当用铺灸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罗老还很重视灸材以及灸量问题。
早期的灸法材料繁多,形式多样,除艾叶外,几乎任何能够燃烧的物质均可被用作灸的材料,如木炭、干柴、干稻草、
粗麻、旧蒲席、鸡毛等。
罗老认为灸法使用之灸材应以艾叶为最上,因艾叶辛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可治百病,如陶弘景《名医别录》云“艾叶,味苦,微温,无毒。
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
”至于灸量的实际应用,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部位、疾病性质等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如《外台秘要》“凡灸有生熟,侯人盛衰及老小也。
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
”《扁鹊心书》“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
”《千金要方》“凡言壮数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可复减半。
“等等均说明了这一点。
善思考,勤实践,创新意
罗老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拘于古而不泥于古,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在继承传统灸法的同时不断创新传统的艾灸疗法。
“铺灸疗法”又称长蛇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灸法,是罗老继承和发扬且善用的独特灸法。
“铺灸”疗法:时间在暑夏三伏天,以白天为宜。
取穴:督脉(大椎穴至腰俞穴)。
灸料:斑麝粉(斑麝粉由麝香、斑蝥粉、丁香粉、肉桂粉等组成)1~1.8克,去皮大蒜捣烂成泥500克,陈艾绒200克。
操作:患者俯卧于床上,裸露背部,督脉穴(脊柱)上常规消毒后涂以大蒜汁,在灸穴上大椎至腰俞穴处(脊柱正中线)敷上斑麝粉,斑麝粉上铺敷宽5cm、高2.5cm的蒜泥一条,蒜泥条上再铺以宽3cm、高2.5cm似等腰三角形的乌梢蛇脊背样长蛇形艾柱,点燃艾柱头、身、尾三点,让其自然烧灼施灸,待艾柱燃尽后,再铺上艾柱施灸,灸2~3壮。
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施灸部位。
灸后皮肤潮红,让其自然出现水泡(在此期间严防感染),至第3天用消毒针引流水泡液,揩干后,涂以龙胆紫药水(隔日一次),直至灸疤结痂脱落,皮肤愈合。
遵《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灸后气血宣通,必须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戒恼怒,平心静气,以养正祛邪”,灸后1月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鱼腥发物等,慎洗冷水浴(可用温水轻轻冲洗),避风寒,忌房事,全休一月。
2.2火足气到振都纲,量大力宏起沉疴
罗老认为脊柱是奇经督脉循行之所在,督脉乃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统摄人体一身之阳气,维系人身元气,具有涵蓄人身精血,调节阴阳真气的功能,实为人身阴阳之枢纽。
且督脉通于肾,肾为元气之根,元气导源于“肾间动气”,为人体生命之原动力,又是脏腑元气留止之处。
久病顽疾,迁延日久,每必汲肾,损伤真元,元气不足,则五脏柔弱,功能低下,又易被虚邪贼风所伤,进一步损伤人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如此则恶心循环,致使病情迁延日久,缠绵难愈。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由素体阳虚, 卫外不固, 复感风寒湿邪, 迁延日久, 内舍
肝肾, 邪留肢节, 脉络痹阻;哮喘一证, 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而外感伤肺气, 后天
失于调养, 肺气受损, 病久不愈,累及脾胃,痰浊内生,内伏于肺,致使哮喘反复发作,久之则肺脾肾俱虚,更易外感, 而致咳喘频作, 缠绵难愈。
凡此等顽疾患者临证时病情难以以某藏、某腑、某经之单纯虚证或实证概括,往往是虚实寒热错杂,单用针刺或药物则难以达到治疗之目的。
此时,当遵“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但是一般灸法量小力微,“起沉疴”之力尚嫌不足,依“凡灸诸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而选用铺灸。
铺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能及,以其独特的选位、选时、选药为治疗重症痼疾开辟了新的途径。
常取督脉施灸,能起到疏风散寒,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
选取了特定的时间,三伏天乃天气最为炎热之时,地气出于表,人气、病气亦在肌表,在此时大补人体正气,逼邪外出。
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加之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而且铺灸所用之大蒜乃辛香之物,穿透力极强,可解毒散寒,得热后,则穿透力更强。
麝香芳香走窜,透骨通络散结为引路,通过艾灸火气的逐步渗透,经脊柱督脉经络的传导,激发经气,振奋督脉,从而内达脏腑,外通肢节,发挥其从外治内,直达病所之效用,罗老在临床上常常用以治疗虚寒顽痹等疑难之症,每获佳效。
综上所述,罗老之学,源于内、难,旁参诸家,可见罗氏既宗经旨,又善拾散金碎玉,熔铸己身且勇于推陈致新而有所建树,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铺灸疗法,提高了灸法治疗疑难病的效果,对灸法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
估的贡献。
3.典型病例
3.1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案1:患者, 女, 28 岁, 农民。
1983 年7 月28 日初诊。
四肢关节肿痛变形6 年余。
面色萎黄, 神倦乏力, 纳少口淡, 四肢欠温, 畏寒喜暖, 经少带多, 便溏, 关节晨僵, 两手指、腕及踝关节呈对称性棱状畸形, 肿痛, 昼轻夜重, 行动艰难, 颈部活动受限, 舌淡胖, 苔薄白, 脉沉细。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 )。
法当补肾壮阳散寒, 行气活血通络。
铺灸2 壮。
10 月25 日回访, 各关节肿痛消退, 指、腕、踝及颈部活动明显好转, 生活自理, 能做家务。
12 月27 日来院复查: 抗“O ”正常范围, 类风湿因子(- )。
以后经多次实验室检查, 均属正常, 经追访2 年, 症状稳定, 一直参加劳动, 未服其他药物。
病案2:郭×,女,26岁,干部。
1989年7月23日韧谚。
患者于半年前因接触冷水,不注意保暖,引起四肢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双手第3、4指关节为著,井逐渐加重。
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激素和氨苄青霉素等多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
近一月来病情加重,低热、关节疼痛肿胀夜不能寐,晨起关节僵硬,不能活动,经人介绍。
由宁夏赶赴抗州要求铺灸治疗,门诊拟类风湿性关节炎收治收院。
检查:神志清楚,痛苦面容,脸色潮红。
体温38.3℃,心率88欢/分,呼吸20次/分。
双肩、肘、腕、指及踝关节肿胀,压痛(+)、双手第3、4指关节轻度棱状变形,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
血沉67mm/h,抗“O”833u,类风湿因子(+) 。
治当温阳扶正,温经散寒。
患者于7月30日施以铺灸,次日查房时即诉关节疼痛骤然减轻。
四肢活动自如,体温降至37℃。
8月9日复查血沉40mm/u,抗“O”正常范围,类风湿因子(一)。
中药调理2周,于8月14日出院。
半年后随访,回宁夏后一直上班至今,活动如常。
3. 2 慢性肝炎
患者, 男, 28 岁, 工人。
1986 年7 月13 日初诊。
右胁下隐痛, 纳呆乏力
2 年余。
面色苍白, 两胁隐痛, 腹胀, 食后为甚, 纳差, 厌油, 四肢酸软, 溲黄, 便溏, 舌淡苔白腻, 脉象细缓。
黄疸指数6u, 麝浊8 u, 锌浊7 u, 谷丙转氨酶151 u, γ-谷氨酰转肽酶99 u; 乙肝表面抗原(+ ) , 核心抗体(+ )。
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期。
治拟行气血, 调经气, 温阳化湿健脾。
“铺灸”
3 壮。
8 月25 日回访, 灸后两胁隐痛已除, 腹胀消失, 纳食增。
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转为正常范围, 唯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仍为阳性。
3 个月后, 经多次肝功能检查均恢复正常, 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转阴(乙肝三系检查均为阴性)。
在此期间未服其他药物。
3.3 支气管哮喘
病案1:国××,男,16岁,学生。
l980年4月18日初诊。
患者5岁时,受冷感冒失治,遂成哮喘宿痰。
初起1年中发作2~3次,近年来发作较频,常因受寒或劳累而作,好发于夜间,需用氨茶碱和激素等药物始能缓解,经多方医治效嫩。
此次因功课累而发作,前来我院诊治。
检查:患者形体消瘦,脸色淡白少华,喉间痰声漉漉,张口抬肩,呼吸短促,口唇紫绀,痰稀多泡沫,舌淡胖苔薄白根厚腻,脉小数。
取列缺、定喘、孔最、肺俞、风门,针刺列缺、定喘各5分深,孔最1寸深,以捻转刺法使针感向喉部放射,留针l5分钟;针肺俞、风门,浅刺疾出法加拔火
罐,l0分钟左右哮喘症状缓解,气急转平。
遵治病求本之训,嘱其伏天来院铺灸治疗。
患者于同年初伏天来我院灸治,于督脉上铺灸2壮,起水泡多而大。
当年哮喘未发,曾追踪观察7年之久。
未服其他药物,哮喘未见复发,参加劳动至今。
病案2:患者, 男, 16 岁, 农民。
1980年7 月16 日初诊。
咳喘气急反复发作10 余年。
形体消瘦, 面色苍白, 自汗畏风, 易外感, 呼吸短促, 舌淡苔薄白, 脉象细弱。
法当温肾壮阳助运, 补肺益气固表。
铺灸2 壮,经铺灸治疗后哮喘3 年未发, 参加劳动至今,未服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