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学概论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药学概论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微波萃取法:利用不同组分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
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 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出来。
(二)分离纯化
分 离 纯 化
溶剂法 沉淀法
酸碱溶剂法 溶剂分配法
柱色谱法
色谱分离法
聚酰胺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凝胶过滤色谱法
●溶剂法—酸碱溶剂法
混合物种各组分的酸碱性不同进行分离 (1)酸溶:有机碱性成分可与无机酸成盐而溶于水。例如,
●天然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类型
(1)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含N有机化合物,有碱性,可 与酸结合成盐。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成盐后可溶于水。
(2)甙类:可用稀酸或酶水解后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合物,非 糖部分称为甙元。甙元难溶于水,甙类可溶于水。
(3)有机酸:中药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低级脂肪酸 (碳数8个以下)可溶于水,高级脂肪酸难溶于水。
• 4、无效成分:
• 与有效成分共存的无生理活性的其它成分; • ※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概念是相对的. • 例如: 鹧鸪菜中具有驱虫作用的是氨基酸;
• 天花粉中起引产作用的是蛋白质;
• 猪苓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是多糖。
• 再如:鞣质在多数中药中对治疗疾病不起主 导作用,视为无效成分;在地榆、五倍子等 中药中因具有收敛、止血和抗菌消炎作用则 视为有效成分。
可待因(codeine)止咳
3、有效部位(Active Extracts) 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如人参总皂
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有效成分不同于有效部位。
有效部位是有一定生理活性尚未提纯的混 合物,能够部分的代表原中药的疗效,目 前绝大多数的中药制剂是由中药的有效部 位制得。有效部位经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才 能得到有效成分。中药注射剂一般含有的 是有效成分。

第三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课件

第三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课件
4
定义
(狭义)主要是指基本为母核2-苯基色原酮的一类化合物。
(广义)现在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 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一般含酚-OH,显酸性。
8
7 6
5
色原酮
1
O
2
3 4
O
8
7
1
O2
6 5
3 4
O
2- 苯 基 色 原 酮
2'
1' 6'
3' 4'
5'
8
7
A
6
5
1
2'
3'
O
C
3、/cms/丁香园—医药生命科 学专业网站
4、http://218.77.12.142:92/怀化医学高等专科 学校天然药物化学精品课程
5、暨南大学天然药物化学精品课程
6./cms/丁香园—医药生命科学
专业网站
18
下次课预习内容
为酚羟基取代的芳香羧酸,具有C6-C3
结构。
R1
COOH
R2
14
二、常见的化合物:
植物中存在的主要是桂皮酸的衍生物。


R1
COOH
HO R2
1 对羟基桂皮酸 (p-hydroxy cinnamic acid)
2 咖啡酸 (caffeic acid) 3 阿魏酸 (ferulic acid) 4 芥子酸 (sinapic acid)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 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 课件

注意:吸附剂用量为样品量30-60倍;极性小的溶剂装柱; 洗脱剂极性可递增,但不能太大,常用的混合洗脱 剂环己烷-乙酸乙酯,环己烷-丙酮,氯仿-甲醇等。
27
2. 反相硅胶色谱(ODS)
硅胶表面的硅羟基接入 C-18,C-8 等基团,其中C-
18非常常用。(吸附色谱、分配色谱)
溶质按其疏水性大小进行分离,极性越大疏水性越
糖凝胶 (sephadex LH-20)两种。
30
7. 离子交换色谱
常用的固定相有离子交换树脂,使用较少。
31
三. 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差别进行分离
1. 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改变,如结晶、重结晶;
2. 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改变混合溶剂的极性,
使部分物质沉淀析出;
3. 加酸或碱调节溶液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从
9
c. 渗漉法:装筒—浸泡— 流出( 收集) 。
优点: 效率较高,提取较完全。
缺点: 溶剂用量大,时间长。
10
d. 回流提取法:以有机溶剂加热提
取时,为了减少溶剂的损失,加冷
凝管。
优点:效率高。
缺点:含有遇热易变的成分不能使
用,操作繁琐。
11
e. 连续回流提取法:实验室的索氏提取器。 原理:利用溶剂的回流,使药材粗粉连续不断的纯溶 剂提取。
常用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石油醚<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8
一、溶剂提取法(应用最普遍)
2. 常用的操作方法 a. 煎煮法:简便、大部分成分可被提取出来。 缺点:对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 用,含糖多的难过滤。 b. 浸渍法:适宜于含淀粉、 树胶、果胶、粘液质较多 的中药。 优点:安全方便 。 缺点:溶剂用量大、时间长、效率不高。水做溶剂时 易霉变。

天然药物化学第3章苯丙素类

天然药物化学第3章苯丙素类
随着人们对苯丙素类天然药物的深入 研究,其开发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 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进展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苯丙素类天然药 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了许多具有 新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在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方面,也取 得了很大的进展,为苯丙素类天然药 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 持。
烯醇式丙酮酸提供碳架,形成苯丙氨酸。
02
苯丙氨酸的合成需要维生素B6作为辅酶,由谷氨酸脱氢酶催化 谷氨酸脱氢,生成酮戊二酸,再经过转氨酶的催化,生成苯丙
氨酸。
03
苯丙氨酸的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由ATP提供能量。
苯丙素类的生物合成过程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由苯丙氨酸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的,首先由苯丙氨酸转氨酶将苯丙氨酸转化为 酪氨酸,然后酪氨酸经过羟化、氧化、环化等反应,生成多种苯丙素类化合物。
物理性质
苯丙素类化合物多为固体,具 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多数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鲜艳 的颜色,如黄酮类化合物多为 黄色或橙色。

苯丙素类化合物大多具有特殊 的气味和味道,如香豆素类化 合物具有香豆素的特殊气味。
化学性质
苯丙素类化合物中的 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 成、氧化等反应。
苯丙素类化合物中的 羰基可以发生还原、 成酯等反应。
合成。
在苯丙素类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 制,当某一中间产物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相应的酶活
性,从而调节整个合成过程的速率。
除了负反馈调节机制外,还存在着正反馈调节机制, 当某一中间产物浓度过低时,会促进相应酶的合成和
活性,从而加速整个合成过程。
05
苯丙素类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抗炎作用
01
苯丙素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酶和细胞因 子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苯丙素类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苯丙素类
征。
红外光谱法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测 定苯丙素类成分的官能
团和化学键信息。
X射线衍射法
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测 定苯丙素类成分的晶体
结构和空间构型。
03
苯丙素类的生物活性与 药理作用
抗菌与抗炎作用
抗菌
苯丙素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其抗菌机 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合成、影响细胞膜通透性或干扰蛋白质合成等途径实现。
酶促反应
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多种酶参与催化 反应,如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 化酶等,这些酶在调控苯丙素类化合 物的合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02
苯丙素类的提取与分离
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从植物中 提取苯丙素类成分。
微波辅助提取法
利用微波的加热作用,使植物中的苯 丙素类成分快速释放,具有提取时间
抗炎药物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 可减轻炎症反应,对一些炎症性 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抗氧化剂
01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细
胞衰老,在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中可作为抗氧化剂使用。
营养补充剂
02
部分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营养保健来自用,可作为营养补充剂添抗氧化作用
清除自由基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抑制氧化酶活性
苯丙素类化合物可抑制与氧化应激相关的酶活性,如脂质过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其他生物活性
抗糖尿病
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 尿病症状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胰岛素分 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机制有关。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无效成分溶解度小; (2)与有效成分不起化学反应; (3)安全,成本低,易得。
相似相溶
• 分子极性 • 溶剂极性 • 规律 • 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 • 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 • 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液质)
苷:糖+苷元: 酸性
黄酮 香豆素
蒽醌
三萜皂苷 皂苷
甾体皂苷
强心苷
3.挥发油
OH
OH
CH2
C H
CH2
OH
OCH3
4.有机酸:含COOH,多以盐的形式存在。 5.树脂:为组成复杂的混合物,多与挥发油、树胶、有机酸共存。
如:安息香、乳香等。 6.其它成分:
(1)氨基酸、蛋白质。 (2)鞣质:多元酚类化合物。 (3)色素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 (4)脂类:油脂(甘油与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
成药物、构效关系、结构确认 • 2. 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 • 3. 中药化学(Chemistry of TCM) • 三.天然药物 • 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来源
的药物。
植物药
世界范围
高等植物13~15万种,其中药用植物约14500种以上。活性筛选仅占 5%,化学成 分研究则更少。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生物合成 • 第三节 各类成分简介 • 第四节 提取分离方法 • 第五节 结构研究方法
天然药物化学各类成分简介
化学成分分类
1. 生物碱类(Alkaloids):含N原子,多呈碱性。
2.糖和苷(Saccharides and Glycosides): 糖:单糖,低聚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甲壳素、 果胶、树胶、粘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
这类成分分布得最广的还是高等植物中,其中芸香科和伞 形科中分布最多。它们在植物体内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 的形式存在,苷酶解可环合成游离的内酯状态。
2020/11/24
医学ppt
11
二 .结构类型
根据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上的取代基不同, 将其分四类:
1. 简单香豆素( simple coumarins):只 有在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
O CH3
2020/11H/234C
O
O
医学ppt
邪蒿内酯(Seselin)
14
4.其他香豆素:
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C3、C4位常 有苯基、羟基、异戊烯基等的取代。
O O
HO
H 3C O
O
O
O H3C
O OH
黄檀内酯 (Dalbergin)
蟛蜞菊内酯 (Wedelola义: 香豆素是邻羟桂皮酸内酯,具芳香甜味。其结 构母核为 :
COOH OH
顺邻羟基桂皮酸
5
4
6
3
2
7 8
O
1
O 苯骈α-吡喃酮
香豆素
O
这个结构是色原酮的异构体。
(Chromone) 苯骈γ-吡喃酮
2020/11/24
医学ppt
O
H
10
香豆素类在植物及微生物中均有分布,如致癌成分黄曲 霉素类及发光真菌中的亮菌素类均属于香豆素类。
2020/11/24
医学ppt
15
异香豆素:
香豆素的异构体,在植物体内往往是二氢 香豆素的衍生物。
O
O
异香豆素
2020/11/24
医学ppt
CH3 O
O

[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PPT

[课件]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章PPT

OH
HO
第二节
香豆素(coumarin)
●是指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成分的总称。 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基本骨架。
7-羟基香豆素是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母体。
5 6 10 4 3
B
7 9 8
A O
1
2
O
●生合成途径
COOH COOH HO Oglc HO Oglc HO O O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一)简单香豆素类
HO
COOH O
HO OH
O OH Chlorogenic acid 绿原酸 OH
C H O H 2
C O O G l c
C H O
G l c O O C H 3 c o n i f e r i n 松 柏 苷
H O O H c a f f e i c a c i d g l u c o s i d e 咖 啡 酸 葡 萄 糖 苷 c i n n a m a l d e h y d e 肉 桂 醛
HO
O
O
O
O
HO
O
O
H3CO
O
O
七叶内酯
当归内酯
葡萄内酯
(二)呋喃香豆素类 ●异戊烯基缩合呋喃环的一系列化合物。

线型呋喃香豆素

角型呋喃香豆素
OCH3
HO O O O
O
O
O
O
O
O
紫花前胡内酯
补骨脂素
异佛手柑内酯
(三)1H NMR 1、苯环邻间位取代: 6.0-7.5 J = 8, 2Hz 2、反式烯键: 6.2 - 7.8, J=16 Hz; 3、烃基 : 2.0 -4.0。
举例:
FAB-MS(m/z) 521[M+H]+: C22H32O14。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全)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全)ppt课件
C2 H OH
O C2 H OH H,OH
HO HOOH
三、糖和苷的分类
6、 氨基糖(amino sugar) 单糖的一个或几个醇羟基
置换成氨基。如庆大霉素的结构:
C H2N H2 OO
OH O N H2
OH NHCH3 OH
O
NH2 H2N
绛红糖 胺
2-脱 氧 链 酶 胺
加 洛 糖胺

7 、去氧糖(deoxysugars) 单糖分子的一个或二个羟
天然药物来源: 植物(为主)、动物、矿物天然 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其药效的物资基础。 例如:
一、概 述
HO C H
CH3 C
H NHC H3
l-ephedrine 左旋麻黄素
(麻黄 Ephedra spp.中〕 平喘、解痉
一、概 述
HO
OH OH
O
OH O
r utinos e
Rutin 芦丁
(槐花米 S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 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的治疗辅助药
第二章
第二章 糖和苷
一、概述 二、单糖的立体化学 三、糖和苷的分类 四、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五、苷键的裂解 六、糖的核磁共振性质 七、糖链的结构测定 八、糖和苷的提取分离
一、 概述
糖又称作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自 然界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是生命活动所 必需的一类物质,和核酸、蛋白质、脂质一起称 为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四大类化合物。按照其聚合 程度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寡糖)和多糖等。
CH 2 OH H C OH HO C H H C OH H C OH
CH 2 OH
4 、甲基五碳糖
O HO

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

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
吡喃香豆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如下:
异戊烯基6位取代 HO
HO
HO O
O
O
O
O
异戊烯基8位取代
O
O


HO
O
O





O
O
O
OH
O
O
6,7-吡喃骈香豆素型
花椒内酯 O
O
O
O 邪蒿内酯
7,8-吡喃骈香豆素型
(四)其他香豆素类
是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C3、C4位常有苯基、 羟基、异戊烯基等的取代。如;
MeO
O
O
(二)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常与与邻位酚羟基(7-羟基) 环合成呋喃环或吡喃环,前者称为呋喃香豆素。分为角 型和线型。
呋喃香豆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如下:
异戊烯基6位取代
HO
O
HO
HO O


O
O





O
O
异戊烯基8位取代
O
HO
O
O
O
O
O
补骨脂内酯
显色反应
1.异羟肟酸铁反应(识别内酯的反应) 酯与羟胺作用可生成异羟肟酸,再与三氯化铁 作用即生成红色的异羟肟酸铁。
O
R
O R' + H2N-OH
(羟胺)
O
R
NHOH +
R'- OH
FeCl3
O
( R-C-NH-O ) 3 Fe + 3HCl 异羟肟酸铁(红色)
香豆素 OH-
盐酸羟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课件
8
二、苯丙素的提取
1%-2% FeCl3甲醇溶液 Pauly 试液(重氮化硫胺酸) Gepfner试剂(1%亚硝酸钠 + 10%醋酸) Millon试剂(含有亚硝酸的硝酸汞)
完整版课件
9
三、苯丙素的波谱特征
(一) 紫外光谱 (UV)
苯丙酸化 合物
波长 λ (MeOH, OH, nm)
苯丙酸化合物
(三)1H NMR
1、苯环邻间位取代:
6.0-7.5 J = 8, 2Hz
2、反式烯键: 6.2 - 7.8, J=16 Hz;
3、烃基 :
2.0 -4.0。
完整版课件
11
举例:
FAB-MS(m/z)
521[M+H]+:
IR: 3391
C22H32O14。
OH
1724
C=O
1603,1518,993 。
cinnam aldehyde 肉 桂 醛
H O O C H 3
eugenol 丁 香 酚
完整版课件
6
OH OH
COOH O O HO
OH
3 ,27-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caffeate O H 马尾树萜酯
H
O
O
COOH
R o sm arin ic acid 迷迭香酸
苯环
完整版课件
12
δ 7.02(1H,d,1.5 Hz) δ 3.87 (3H,s)
δ 3.04(2H,t,7.5 Hz) O
OCH3 OH
O
2.84(2H,t,7.5 Hz),
7.23(1H,d,7.9 Hz)
6.91(1H,dd,7.9,1.5 Hz),
完整版课件
13
● 4.0 - 6.2处存在14个质子。
基本概念
苯丙素类化合物
C6-C3
香豆素类化合物
C6-C3
木脂素类化合物 (C6-C3)n
完整版课件
3
COOH
HO
OH
OH
Shikimic acid 莽草酸
COOH
COOH
H2N H HO
L-Tyrosine L-酪氨酸
HO p-hydroxycinnamic acid 对羟基桂皮酸
COOH H2N H L-Phenyla lanine L-苯丙氨酸
邻羟基桂 214, 273, 325 绿原酸 (3-咖啡酰基
皮酸
奎宁酸)
间羟基桂 214, 232, 276, 新绿原酸 (5-咖啡酰
皮酸
312
基奎宁酸)
对羟基桂 210, 233, 293, 1-咖啡酰基奎宁酸
皮酸
302, 310
咖啡酸
217, 240, 297, 1-阿魏酰基葡萄糖 325
阿魏酸
O
OO
葡萄内酯
20
(二)呋喃香豆素类 ●异戊烯基缩合呋喃环的一系列化合物。
● 线型呋喃香豆素 ● 角型呋喃香豆素
OCH3
HO O
O
O
紫花前胡内酯
O
O
补骨脂素
完整版课件
O
O
O
O
异佛手柑内酯
21
(三)吡喃香豆素类
●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的一系列化合物

OH OH
HO
HO HO
O
O americanin 阿 美 里 坎 宁
O HO
HO
O
HO CHO
完整版课件
isoamericanin 异 阿 美 里 坎 宁
CHO
7
CH3O
CH3O CH3O
OCH3 O
O
eusiderin A 优西得灵甲素
CH3O
CH3O CH3O
OCH3 O
O
eusiderin F 优西得灵己素
15
完整版课件
16
完整版课件
17
2 3 OCH3
2'
HO
HO
4'
3'
O
1'
1
O
7
OH
98
6
O
6'
5'
OH
4 5
பைடு நூலகம்
fructosyl O
glucosyl
dihydroferuloyl
HO
6'' 5''
2''
O
1''
OH
OH
HO 4'' 3''
麦蓝菜苷
完整版课件
18
第二节 香豆素(coumarin)
:
ferulic acid
完整版课件
5
HO COOH O
HO
O
OH
Chlorogenic acid 绿原酸
OH OH
C H 2O H
C O O G lc
C H O
G lcO
O C H 3
coniferin 松 柏 苷
H O O H
caffeicacidglucoside 咖 啡 酸 葡 萄 糖 苷
●是指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成分的总称。
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基本骨架。
7-羟基香豆素是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母体。
5
4
10
6
3
B
A2
7
9O
O
8
1
完整版课件
19
●生合成途径
COOH
HO
Oglc
HO
COOH
Oglc
HO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一)简单香豆素类
HO
O
O
O
HO
O
七叶内酯
O
H3CO
OO
当归内酯
完整版课件
●碳谱在 65 - 106处存在12个碳信号, 并且碳谱数据与蔗糖一致。
●HMBC显示蔗糖基单元中葡萄糖的6-位两 个质子(δ 4.82,5.06)与(δ173.2)有相 关,表明6-羟基与氢化阿魏酸的羧基形成 酯。
完整版课件
14
HO O
HO
O OH O
O OH
OH
O OH
HO
完整版课件
OCH3
OH
R2
acid
Cinnamic acid R1 = R2 = H
咖啡酸:caffeic acid
Caffeic acid R1 = R2 = OH
阿魏酸:ferulic acid
Iso Ferulic acid R1 = OCH3, R2 = OH
异阿魏酸 Isoferulic acid R1 = OH, R2 = OCH3
COOH
Cinnamic acid 桂皮酸
HO
OO
Umbelliferone 伞花酮 (香豆素类)
O
H
O
HO
H
HO
matairesinol 罗汉松脂素 (木脂素类)
完整版课件
4
第一节 苯丙酸类
一、苯丙酸类化合物
R1
COOH
桂皮酸 :cinnamic acid
对羟基 p-hydroxycinnamic
217, 233, 297, 对羟基桂皮酰基鼠李
320

异阿魏酸 217, 240, 292, 完1整-版咖课件啡酰基葡萄糖 322
波长λ (MeOH, nm) 240, 325
245, 328
245, 327
327, 329
229, 312
247, 33210
(二) IR
1、3300~3500 cm-1 2、1440~1650 cm-1
第三章 苯丙素类
学习要求
掌握:简单苯丙素、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类 型,及其骨架形成方式。
熟悉:简单苯丙素、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型中的 典型化合物;香豆素的波谱特征和化学性质。
了解:木脂素类的波谱特征;香豆素和木脂素
的生物活性。
完整版课件
1
第一节 苯丙酸类 第二节 香豆素类 第三节 木脂素
完整版课件
2
第三章 苯丙素类 (phenylpropanoi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