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

合集下载

吉林省经济发展分析

吉林省经济发展分析

吉林省经济发展分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

一、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农业强省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近年来,吉林省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0年的XXX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XXX亿元,年均增长率为X.X%。

吉林省的人均GDP也稳步增长,从2010年的XXX元增长到2019年的XXX元。

二、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1. 工业强省: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

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发展迅速,汽车、石化产品等成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

2. 农业强省:吉林省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粮食、石油、大豆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业对吉林省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

3. 基础设施完善:吉林省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4. 区位优势明显: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等国接壤,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这为吉林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原因1. 产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在经济发展中注重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的重工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2. 政策的扶持:吉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各个行业的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支持汽车制造产业升级、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等政策的实施,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3. 对外开放的机遇:中国东北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受益于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吉林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俄罗斯、朝鲜等国的经贸往来,拓展国际市场。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这种特征不仅展现出了吉林省各县市发展的差异性,也揭示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一、核心地区特征1.经济实力强劲吉林省的核心地区主要指的是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这一地区拥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

长春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和特大城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长春市以汽车制造、冶金化工、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产业,拥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是吉林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2.人才聚集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聚集。

这些人才的聚集,不仅为长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也为长春市及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3.基础设施完善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能源、通讯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设施较为完备。

特别是随着京哈高铁、长珲城际铁路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长春市和周边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

4.产业结构多元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多元化,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均有较为发达的产业基础。

如一汽解放、长春亚泰、亚泰铝业等一批知名企业,为长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边缘地区特征1.资源禀赋欠缺吉林省的边缘地区主要指的是吉林省的东北部和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资源禀赋的欠缺,导致了其经济发展的滞后和相对落后。

特别是在资源方面,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相对较差,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储量有限,这为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2.产业结构单一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工业发展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单一。

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也是造成边缘地区经济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征,即吉林省内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省会长春市为核心,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较弱。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和乡村发展差异。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集中了大量的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等资源,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繁荣。

而吉林省的其他县市相对落后,乡村地区的经济仍然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得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难以协调。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现象。

吉林省内的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例如吉林省东南部的山区地带和边境地区地理条件较为复杂,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而吉林省西部的平原地区和沈阳经济区接壤的地区由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快速。

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由主导产业决定的特点。

吉林省的农业和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长春市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吉林市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吉林省的其他县市则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农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县市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农业产业链发育不完善,农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

工业园区形成了长春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而其他地区的县市由于缺乏相关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对外开放程度不一致的特点。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和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外贸进出口规模较大。

其他县市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外商投资和外贸进出口规模较小。

为了解决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减少地域之间的差异,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经济呈现出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在这样的地域经济结构中,一些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展现出了较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潜力,而一些边缘地区则面临着发展滞后和困难的局面。

本文将从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总体概况、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特征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总体概况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临朝鲜半岛,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之一。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主体,以县域内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县域内的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县域内的产出和增加值为核心的经济形态。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核心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吉林市和四平市等地,这些地区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而边缘地区则主要分布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和辽源市等地,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导致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二、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特征1. 核心地区的特征(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条,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发达,是吉林省的经济增长极;(2)基础设施完善。

核心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保障;(3)科技创新能力强。

长春市、吉林市等地聚集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促进了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2. 边缘地区的特征(1)资源禀赋不足。

边缘地区的自然资源较为匮乏,农业生产条件差,工业和资源开发潜力有限;(2)产业结构单一。

边缘地区缺乏多样化的产业体系,特别是以重工业为主,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3)基础设施滞后。

边缘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联系。

三、对策建议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动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核心—边缘”特征。

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吉林省的经济核心区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拥有较发达的产业基础和较高的经济实力,对整个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而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较为薄弱,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

吉林省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上也呈现出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吉林省的核心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为支撑。

这些核心城市的县域经济比较发达,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化。

而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则主要依靠农业和传统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低。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在人口分布上也存在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吉林省的核心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而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人口流失较为严重,人口稀少,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

这也导致了吉林省的人口资源分布不均衡,核心城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更有优势。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存在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核心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多,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相对发达。

而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由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空间分布、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针对这些特征,吉林省政府应加大对边缘地区的支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边缘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也需要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产业协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以实现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

限个数据拟 合而成 , 反映 的是 短期 变化 关 系 , 因此 只适合 进 行 短 期 预测 。
从 预测 结 果 来 看 , 徽 省 GD 安 P有 望 在 今 后 几 年 保 持 平 稳 高 速 增 长 。2 1 0 0年 安 徽 省 人 均 GD P约 为 1 4 4元 , 经 61 已 可 以 看 出 , 对 应 的 0b 相 s*R— s u rd的 伴 随 概 率 都 q ae 超过 2 0 0 0美 元 , 据 国 际 经 验 , 均 GD 根 人 P在 2 0 — 10 0 0 0 0 0 大于 00 , 而接受 不存在 ( 阶和二阶) .5从 一 自相 关 的 原 假 设 。 美元为加速 成长 阶段 , 味着安 徽省 经 济将在 2 1 意 0 1年后 进 () i 的异 方差检 验 。 3 Wht e 入加速成 长期 。 此 处 采 用 的 是 带 交 叉 乘 积 项 的 w ht 异 方 差 检 验 i e的 Ob *R—s urd相对应 的伴 随概 率 0 2 2 s q ae . 5 1大 于 0 0 , . 5 表 4 结 论 本 文根据安徽 省 17- 21 9 8 0 0年 的 GD 总 量 时 间 序 列 P 明 接 受 同 方 差 的假 设 。 数 据 趋 势 图 , 取 一 元 时 间 序 列 , 立 滞 后 期 为 3的 模 型 , 选 建 综 上 所 述 ,3 式 通 过 检 验 。 () 并 对 模 型 进 行 残 差 的 正 态 性 检 验 、 列 自相 关 的 L 检 验 序 M 标准 的方程 为 : i e的 异 方 差 检 验 , 出 建 立 的 模 型 具 有 一 定 的 关 得 LNY = 0 1 + 1 4 LNY ( 1 一 0 6 L .6 .9 一 ) .8 NY ( 2 以 及 w ht 一 ) 系 。 同 时 , 析 模 型 的 经 济 学合 理 性 , 根 据 模 型 预 测 2 1 分 并 01 十 0 1 LNY( 3 .8 一 ) 年和 2 1 0 2年的 G DP估计值 , 出安徽 省未来经 济将继续保 得 ( . 8 ( . 1 21) 7 8) ( 2 1 ) ( . 4 一 . 1 o 9 ) 持 递 增 的 发 展 预 测 。 因 各 地 区 G P 发 展 趋 势 和 特 点 不 尽 D R— s u r d O 9 7 q ae = . 9 9 D. 1 9 2 W .98 F一 4 4 。 1 1 相 同, 徽省 的 G 安 DP时 间 序 列 模 型 结 构 也 不 能 应 用 到 其 他 2 模 型 的 进 一 步 经 济 学 分 析 省 份 的 GD P预 测 中 去 , 在 具 体 拟 合 某 一 地 区 的 G P发 展 而 D 由上 面 给 出 的 模 型 L NY = 0 1 + 1 4 L .6 . 9 NY( 1 一 ) 趋 势 模 型 时 , 根 据 其 发 展 变 化 特 点 , 取 合 适 的 模 型 。本 应 选 0 6 L Y( 2 + 0 1 L .8 N 一 ) . 8 NY( 3 , 见 , P受 滞 一 )可 GD 并 后 期 为 1的数 据 影 响 最 大 , 数 达 到 1 4 , 时 也 受 滞 后 期 文 仅 选 取 一 个 时 间 序 列 模 型 拟 合 效 果 的 对 比 分 析 , 选 取 系 .9 同 系列 指标来评 价模 型 拟合 效 果 的研 究 思 路 , 能存 在一 可 为 2和 3的影 响 , 主要 都 为修 正 调 整 项 。根 据经 济 理 论 , GD 的上 涨 , 一 年 G P 前 DP总 量 影 响 是 最 大 的 。 同 时 把 前 2 定 的 局 限 性 。

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摘要:本文在对吉林省县域经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8项指标,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吉林省40个县根据竞争力不同划分为3种类型,分析了各种类型县域经济的特点。

关键词:县域经济;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桥梁纽带。

目前,我国共有县域经济体2000多个,县域人口9亿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0%。

GDP占全国近一半,可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吉林省县域包括20个县、20个县级市和2个具有县域功能的市辖区(长春市双阳区、白山市江源区)。

县域人口191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70%:幅员1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县域GDP达到4408亿元,占全省GDP 的60.5%,可见。

县域经济是吉林省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在吉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几乎看不到吉林省的身影,足以说明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严重缺乏竞争力。

如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分析1.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水平偏低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评比中,连续3年吉林省只有延吉进入全国百强.而其他农业大省中,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均有二十几个县位列百强.同样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近3年进入全国百强的县也由5个增加到10个(详见表1)。

由此可见,与先进省份相比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明显不足。

在第九届中国东北十强县评选中,吉林省也只有延吉、前郭、磐石3个县。

可见。

吉林省内的发达县域经济体数量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

2.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较大根据第九届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对比结果显示。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竞争力为1286。

吉林省县城经济发展现状及出路分析

吉林省县城经济发展现状及出路分析
吉 林 省 县城 经 济 发 展 现 状及 出路 分 析
孙 文 博
摘 要 :县城经济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层 次 ,是促进地 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 ,县城经济 的发展 不仅是 富R ,  ̄- R - 的关键 ,也是地 区综合 经济 实力和水平的体现。近几年来 ,吉林省县城经济发展迅速 ,取得 了一 定的成绩。本文在此 背案 下针对新型城镇化进 程 中吉林省县城 经 济发展情 况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吉林省 ;城镇化 ;县域经济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吉林 省县域面积 1 8 .1 万平方公里 ,占全 省的 9 6 .O % 。近年来 , 吉林 省大力实施 县城突破 战略 ,县域经 济发展 良好 。在全 国 的县城 经 济 发展指标 中的排名都有所 提前。2 0 1 2 年 中国 《 县域经济 十年发展 报 告 》 中的 “ 县域经 济基本竞争力 与县域科学发展 评价” 部分 ,推 出了 《 全 国各省市 区县域经济平均 规模 》 、《 全 国县 域经 济概况 》 内容 ,对 全 国各省市 区县域经济平 均规模及 比重作 以 比较 对 比分 析 。在全 国各 省县域经济平 均 规模 排 行榜 中,吉林 省 的地 区生 产 总值 平 均 规模 排 名 ,以 l 5 4 .9 O 亿 元 ,超过 1 2 1 .1 0亿元全 国平 均 规模 ,位次 也较 靠 前 ,位列第 九位 ,超过经 济大省 广东 的 1 5 1 .7 4亿元 。吉林 省县域 经 济 占省域经 济 比中排 名位 次也较靠前 ,位列 第 九位 ,以 5 8 .6 3 %超 过 5 1 .0 4 % 的全 国平 均 水 平 , 比辽 宁 省 的 4 7 .1 8 % 、黑 龙 江 省 的 4 3 . 3 2 %要分别 高出 1 1 .4 5和 1 5 .3 1个 百分 点。吉林 省 的地方 财政 一般 预算收入平 均规模及 比重 排行 ,基本 上处 于全 国 中游 水平 。吉林 省地 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 为 5 .9 9 亿元 ,平均规模排 名位列 中游第 十六位 , 低于全 国的平均水平 6 .6 1 亿元 ,比内蒙古 的 6 .2 4亿元 低 0 .2 5个 百分点 ,比海南省 的 6 .3 6亿元低 0 .3 7个百 分点 。吉林省 地 方财政 般预算 收入 比重 以 2 8 .1 8 %超过 2 5 .0 7 %的全 国平 均比重 ,全 国排 名位列 中游第十六位 ,落后于 内蒙古 的 3 6 .8 l % ,超过辽 宁省 的 2 6 .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境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核心—边缘”特征上,表现为省会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繁荣,而一些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表现1.核心地区经济较为繁荣吉林省的核心地区主要集中在省会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这一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人力资源,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繁荣。

长春作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产出水平。

2.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核心地区相比,吉林省的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的东部和西部偏远地区,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白山市、辽源市等地。

这些地区受限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面临着发展不均衡和脱贫致富难题。

二、形成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原因1. 地理位置因素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对各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处吉林省的中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对外联系紧密,受益于东北亚经济圈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而一些边远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受制于区位因素,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 历史遗留问题吉林省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吉林省大力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尤其是以长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工业体制的转型和结构调整,使得一些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处于边缘地位。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经济占据了省内经济总量的较大比重。

但是,吉林省农产品以大宗低档为主,缺乏品牌和附加值,这就使得地处平原的县市发展远远不如具有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城市,经济发展分化较为明显。

二、城乡差距较大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方面,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农业、渔业、林业等传统产业发展,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有着更为丰富的发展资源,如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三、产业结构单一吉林省县域经济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依赖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如金属、能源、化工等,这些产业面临着资源逐渐枯竭、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发展空间受限,经济增长速度上限逐渐显现。

这也表明,吉林省县域经济仍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四、城市与农村发展融合缓慢吉林省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但是城市化进程推进缓慢,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完整,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协调。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财政、产业等因素联系较弱,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一直处于两极分化状态,城市的发展没有为农村提供有效的带动作用。

综上所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应该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乡融合方面下更大功夫。

当地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注重招商引资,培育创新创业产业,发挥优势资源、人文资源,打造城乡融合、区域特色明显、经济发展协调的县域经济新优势。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吉林省的各个县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核心—边缘”特征,即一些县市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而另一些县市则相对薄弱,发展落后,这种差异化的特征在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着重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对策建议,以期为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地理位置的差异是导致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导致各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劣不尽相同,一些区位优越的县市因地理位置的优势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而一些偏远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劣势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边缘”。

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导致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原因之一。

吉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经济的根基深厚,但也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导致了一些县市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相对薄弱的发展态势,成为了县域经济的“边缘”。

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的差异也是导致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原因之一。

在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上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一些县市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实现了比较强劲的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县市则因为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不足而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边缘”。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一些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结构比较完善,产业发展比较强劲,而另一些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衡,一些县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较好,而另一些县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城乡发展的差距较大,一些县市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农村经济比较发达,而另一些县市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北地区。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核心—边缘”的关系。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以长春市为核心,周边的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等城市形成了辐射带动效应。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拥有较好的交通、通讯和金融等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集聚。

长春市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带动了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

长春市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和医疗资源也为周边地区提供支持。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除了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还存在一些边缘地区的困难和挑战。

吉林省的地理条件给一些偏远的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限制。

由于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的腹地,地处边远山区和高寒地带,交通不便利,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给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由于传统的重工业占据了吉林省经济的主导地位,导致一些县域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资源型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发展空间有限。

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在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中发展相对滞后。

面对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的特征,吉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加强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促进核心城市与边缘地区的协调发展。

吉林省政府重点支持边缘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提高边缘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吉林省政府加大了对边缘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包括改善交通、水利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边缘地区的竞争力。

吉林省政府还鼓励边缘地区加强与核心城市的合作,开展产业合作、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核心城市与边缘地区形成有机的经济发展格局。

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核心—边缘”特征表明,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

虽然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但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省份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

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地区优势。

吉林省的核心地区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等城市周边县域,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产业基础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县域经济发展更加突出。

这些核心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形成了比较集聚的发展态势。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边缘地区差异。

吉林省的一些偏远山区和边疆地区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而且,这些地区资源相对匮乏,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难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增加了其发展的困难。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吉林省的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市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发达。

而农村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滞后,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城乡之间的差距导致了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和经济发展困难。

在应对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边缘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边缘地区的发展水平。

二是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强核心地区的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引领性的产业,提高核心地区的综合实力,将其作为带动边缘地区发展的引擎。

四是加强跨地区协作合作,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格局,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升吉林省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核心—边缘”特征是其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通过加大对边缘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缩小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着 越 来 越 突 出 的 地 位 .不 仅 在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影 响 下 能 够 逆 势 上 扬 . 要 经 济 指 标 增 幅 还 连 续 5 超 过 全 省 平 主 年
吉 林 省 县 域 经 济 在 取 得 可 喜 成 就 的 同 n-l 到 各 - z ,t 受 J
种 因 素 的 制 约 . 在 一 定 的 问 题 . 出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方 存 突
面 :
1基 础 薄 弱 . 济 总 量 偏 小 . 合 实 力 偏 弱 。 据 . 经 综 根
l j与垃 竹 | L
政 府 与 经 矫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因素及对策分析
口 高 娜
( 共 吉 林 省 委 党 校 ,吉 林 中 长春 10 1 ) 3 02

要 :近 年 来 。 吉林 省 县 域 经 济 作 为 全 省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得 到 了较 快 的 发展 ,逐 渐走 上 了快 速 发 展 之
区 以 外 的 4 个 县 ( 、 括 双 阳 区 和 江 源 区 ) 人 口 占 全 2 市 包 ,
省 总 人 口 的 大 约 7 .% . 面 积 约 为 1 万 平 方 公 里 . 25 其 8 占 全 省 面 积 的 绝 大 部 分 县 域 经 济 是 整 个 国 民 经 济 的 基 础 环 节 .是 统 筹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操 作 平 台 .是 吉 林 省 国 民 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年 来 , 域 经 济 在 全 省 经 济 发 展 中 占据 近 县
路 。但 同时 也 暴 露 出诸 多 f题 ,如 经 济 基 础 薄 弱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 产 业 结 构 不合 理 ,工 业 发 展 水 平 低 等 。本 文 * q

新形势下发展吉林省县域经济探析

新形势下发展吉林省县域经济探析

新形势下发展吉林省县域经济探析孙海波吉林省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在当今国际矛盾纷繁复杂、经济下滑、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扩大就业、探索经济发展新业态……提振全省老百姓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试从新形势下,吉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高质量发展吉林省经济途径三方面对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分析。

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经济体系,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按照国家要求,根据所辖县域的条件和优势,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层隶属关系和多部门结构,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有序发展。

2017年5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系统阐述了走出具有吉林特色的振兴发展之路的深刻内涵,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奋斗目标,部署了主要任务,其中,八大任务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和其他省份的县域经济发展比我们还是落后的,而且这个落后不是一点点,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探析。

一、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就我省而言,县域经济师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第一个百年梦想即将实现。

县域经济发展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

尤其是我们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如果我们在发展中不能努力爬坡过坎、做不到蹄疾步稳,就会直接影响全国发展这盘大旗。

吉林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吉林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吉林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吉林省的省会,也是该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本文将对吉林市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现状分析1.经济总体概况吉林市的经济总体发展较为稳定,GDP稳步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吉林市的GDP达到了7000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了6.2%。

该市的经济结构逐渐优化,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产业结构吉林市的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依托汽车制造、石化、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同时,农业和服务业也是吉林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该市在推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3.区位优势吉林市地处东北亚经济中心区,紧邻中国边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

该市地处东北工业带的核心地带,交通便利,与周边各大城市相连,为区域合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未来趋势1.优化产业结构吉林市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加大高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吉林市具备着良好的基础和潜力。

2.拓宽对外开放吉林市将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促进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

通过扩大开放,吉林市可以吸收更多的外部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

3.加强科技创新吉林市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培育和吸引高端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4.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吉林市将加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力度,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通过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吉林市可以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城乡发展的互动和协调。

5.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吉林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省份,其中县域经济是该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地区的发展水平较高。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等市,这些城市占据了吉林省经济总量的大部分。

例如,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位居全省之首。

这些城市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了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

其次,吉林省县域经济边缘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边缘地区相对于核心地区发展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

这些地区经济比较单一,产业结构偏向第一产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

第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南强北弱、东优西劣”的特征。

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例如长春、吉林、四平等城市,而西北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资源开发。

第四,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产业分化现象。

吉林省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南部地区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东北部地区主要以农业和资源开发为主,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特征,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边缘地区经济滞后,差距比较明显。

吉林省需要在扩大内需、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大省。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即省会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属于经济核心区,而其他地区则属于经济边缘区。

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发达的工业、商贸和金融业。

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吉林省经济的核心区,吸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长春市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为主,拥有一大批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是吉林省的经济支柱。

长春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影响了周边地区,使得周边地区也呈现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

这些地区包括吉林市、四平市、公主岭市等,它们在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方面有一定的发展,与长春市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圈。

吉林省的其他地区属于经济边缘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地区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城市、辽源市、通化市等,它们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资源开发,工业发展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低于省平均水平。

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的影响。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的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这使得长春市成为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地,形成了强大的经济优势。

长春市周边地区也受益于长春市的辐射效应,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格局。

而吉林省的其他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区位条件较为欠佳,这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资源禀赋的差异也是吉林省县域经济“核心—边缘”特征的重要原因。

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市场资源,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这些地区的产业发达,经济总量较大。

相比之下,吉林省的其他地区资源相对匮乏,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优势。

政策支持和区域规划的差异也是形成“核心—边缘”特征的重要原因。

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作为吉林省的经济核心地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的倾斜,这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吉林省县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吉林省县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吉林省县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基于我国发展的要求,明确综合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对吉林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总结归纳,利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测算、评价与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吉林省存在地区发展不协调、居民生活水平不够高、资源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完善城镇体系、加大对落后地区财政投入、推动公共服务全覆盖、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协调发展吉林省县域综合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吉林省;县域发展水平;熵值法;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1 引言随着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吉林省综合发展开辟了新纪元,其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各界学者的关注。

但伴随着经济增速先快后慢的态势变化,吉林省县域综合水平差异也日益凸显。

因此,分析吉林省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它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意见,帮助其深入了解到问题本身,进而认识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更好的决策。

为吉林省早日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韧基础。

2 吉林省县域发展水平现状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业强省。

加工制造业发达,汽车与石化是其支柱产业,航空航天工业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具有自身优势特色。

其次,丰富的矿产资源及粮食主产区的区域特色都是其法宝。

吉林省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但它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腹地地区,存在难以协调发展的问题。

3 吉林省县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3.1 熵值法简介熵值法是指用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的数学方法。

离散程度越大,对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

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

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如下所述: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项指标的量纲和单位不统一,需要把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

其次,为消除负值进行平移。

为防止指标出现较小或负值情况,将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平移处理。

第三,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与分析
摘要: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省40个县市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了分析,按照得分将其分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种类型,发现吉林省的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呈现出以东部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围扩散,逐渐减弱,呈现地域间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加速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吉林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078-02
1 引言
吉林省全面振兴,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县域,希望在县域。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扩权强县,各地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全国百强县中只有延吉市一个入围,说明其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要使吉林省县域经济全面发
展,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因此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2 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
2.1 指标与分析方法的确定
文章以吉林省4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县市社会统计年鉴2009》和《吉林省统计年鉴2009》公布的2008年的数据资料,以准确性、适用性为原则,选取16个社会和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指标比较具有代表性,既有总量指标,也有均值指标;既有综合经济指标,也有社会福利指标。

16项指标如下:
X1:人均生产总值X2:年末单位从业人员X3:本地电话年末用户X4:财政收入X5:第一产业增加值X6:第二产业增加值X7:工业增加值X8:年末储蓄总余额X9:粮食增加值X10:肉类总产量X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1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3: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X14:小学在校学生数X15:医院卫生床位数X16:社会福利院床位数。

2.2 吉林省40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选取的吉林省40个县(市)的640个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参见表1)。

由于贡献率反映了每个原始数据的信息度,所以当选择前3个因子作为主因子时就包含了原始变量的87.847%以上的信息量,满足了因子分析用变
量子集来解释整个变量的要求。

利用SPSS13.0计算本文的除了吉林省40个县9(市)的综合实力得分,并根据得分情况将其分为3类:发达县域:延吉市、九台市、公主岭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中等发达县域:农安县、榆树市、梅河口市、郭化市、德惠市、舒兰市、磐石市、桦甸市、抚抚松县;
欠发达县域:辉南县、蛟河市、大安市、梨树县、长岭县、扶余县、通化县、珲春县、汪清县、东丰县、永吉县、安图县、柳河县、双辽市、伊通满族自治州、东辽县、和龙市、乾安县、洮南市、集安市、通榆县、镇赉县、龙井市、临江市、靖宇县、图们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3 吉林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
3.1 呈现出一定的区域规律性
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大体上以东部中心城市为
核心,由内至外扩散,随着距离的递增而经济实力逐渐由强变弱;部分发达的县市,如公主岭市、九台市,紧紧围绕在东部中心城市长春市周边;而在欠发达的县域,大部分位于边远的地区,经济地理位置较差。

3.2 部分民族县域经济发展良好
延吉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都属于民族县域,其
根据民族自身的特色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处于吉林省的发达水平;但是其他的民族县域相对发展落后,例如伊通满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等,其经济发展处于欠发达水平。

3.3 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整体状况不佳,存在明显的“短腿”
发达县域的数量仅为4个,加上9个中等发达县域,其总数远少于27个欠发达的县域数量,这些欠发达的地区一般是位于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加上教育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失严重,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因而发展任务艰巨。

3.4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
在大部分的经济指标下,最发达县域是最贫困县域的几十倍,而在工业生产总值上甚至高达上百倍,区域间差异明显。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分析与研究不难看出,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为解决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全省的县域经济有整体的提高,应从以下途径着手:
(1)加大推进农业产业化。

吉林省属于农业大省,农业在大多数县域都属于主体地位,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政府
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例如加大对农民的信贷资金的支持,搞好道路、交通和市场方面的建设和管理等;各县域应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产业化项目,并着重抓好依托于农业的龙头企业的建设,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同时应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2)加快发展工业化。

各县域应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工业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广东省等很多省份的县域经济发展已表明,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是县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吉林省各县域在发展传统加工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业产品加工业,从而提升了农副产品的价值,符合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使中小型工业企业融资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解决其资本短缺问题。

(3)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随着科技进步,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日益减少,农村产生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的剩余劳动力,而城镇建设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实施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拉动内需,开拓农村市场。

(4)扩大开放与招商引资,同时国家也应在宏观政策的制定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各县域应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以解决自身资金、技术以及人才上的不足问题;由于吉
林省的绝大部分县域处于内陆地区,招商引资难度较大,但可以利用特色招商,网络招商等多方式的招商方式,采用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企业。

(5)加强县域之间经济发展经验的交流。

各县域之间发展情况虽然不尽相同,但各自的发展经验可以相互借鉴。

例如同作为民族县域,欠发达的伊通满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可以借鉴延吉市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发
展经验,从而能够少走弯路,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荣华,刘光平.江苏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2):23-29.
[2]杨萌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出路[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5,(9).
[3]吴振华,钟城,赖景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J].经济分析,2008,(3):57-60.
[4]李焯章,叶三薇.湖北省县域经济区位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4):80-82.
[5]李玲.湖南县域经济的评价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8):87-88.
[6]王秋影,徐效坡.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1):25-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