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氰乙基)-N-乙基苯胺148-87-8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药品包括范围:

危险化学药品包括范围:

危险化学药品包括范围:1、闪点在45℃及45℃以下易燃液体(如:乙醚、汽油、二硫化碳、丙酮、苯、乙醇、丁醇等)。

2、易燃、容易自燃及遇水燃烧的固体(如:赤磷、黄磷、钾、钠、电石等)。

3、易燃及助燃气体(如:氢气、乙炔气、煤气、氧气等)。

4、易燃药品及能成为爆炸混合物或引起燃烧的氧化剂(如:氯酸钾、氯酸钠、硝酸钾、过氧化钠、硝酸等)。

5、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溴、甲醛、氢氧化钠等)。

6、剧毒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剧毒品目录:(详细目录参见后面所附国家剧毒化学品目录(2012版))主要包括范围:氰化物砷化物氯化物磷化锌磷化铝氰酸硒黑硒粉巴豆醋酸铍氯饿酸铵醋酸苯汞苯甲氰醇四乙基铅马钱子碱汞及其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亚硫酸糊剂灭散白蚊酸酚有机剧毒锡类硫酸二甲脂四羧基镍及其它羧基化合物醋酸铊及其它有机铊盐对硫磷及其它有机磷剧毒农药易制毒化学品名录:第一类1.1-苯基-2-丙酮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3.胡椒醛4.黄樟素5.黄樟油6.异黄樟素7.N-乙酰邻氨基苯酸8.邻氨基苯甲酸9.麦角酸*10.麦角胺*11.麦角新碱*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第二类1.苯乙酸2.醋酸酐3.三氯甲烷4.乙醚5.哌啶第三类1.甲苯2.丙酮3.甲基乙基酮4.高锰酸钾5.硫酸6.盐酸说明: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二、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

剧毒化学品目录(2012版)一、剧毒化学品的判定界限1.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

2.剧毒化学品毒性判定界限大鼠试验,经口LD50≤50mg/kg,经皮LD50≤200mg/kg,吸入LC50≤500ppm(气体)或2.0mg/L(蒸气)或0.5mg/L(尘、雾),经皮LD50的试验数据,可参考兔试验数据。

N-(2-氰乙基)-N-乙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2-氰乙基)-N-乙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2-氰乙基)-N-乙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3-(N-ethylanilino)propiononitrileCAS No.:148-87-8分子式:C11H14N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是分散黄棕、分散橙的主要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4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4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12 皮肤接触有害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2 吸入有害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预防措施:——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环境危害:无资料。

N,N-二乙基苯胺

N,N-二乙基苯胺

1、物质的理化常数CA国标编号: 6175691-66-7S:中文名称: N,N-二乙基苯胺英文名称: N,N-diethylaniline;N,N-diethylphenylamine别名: 二乙氨基苯分子分子式: C10H15N;C6H5N(CH2CH3)2149.23量:熔点: -38.8℃ 沸点:215-21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3(2蒸汽压: 88℃溶解性: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色至黄色油状液体,有特臭状:危险标记: 14(毒害品)用途: 用于染料及其中间体合成,也用于制造药品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致死。

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吸收进入体内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782mg/kg(大鼠经口);LC501920mg/m3,4小时(大鼠吸入)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0mg(24小时),轻度刺激。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5.环境标准: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到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隔离式呼吸器。

试剂英文缩写

试剂英文缩写
N,N-二甲基甲酰胺
DMG
丁二酮肟;镍试剂
DMM
马来酸二甲酯
DMN
3,3-二甲基联苯胺
DMP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MP—30
2,4,6—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
DMPD-2Hcl;DMPPDA
N,N-二甲基对苯二胺盐酸盐
DMS
2,4—二甲基环丁二酸
DMSO
二甲基亚砜
DMSO2
二甲砜
DN;DNOC
4,6—二硝基邻甲酚
1—氨基环丙烷羟酸
ACTH
促肾上皮质激素
ACES
N-(2-乙酰氨基)-2—氨基乙磺酸
ADA
腺苷脱氢酶
ADH
乙醇脱氢酶
ADMCS
丙烯基氯二甲基硅烷
ADP
5-二磷酸腺苷;腺苷—5-二磷酸
AEC
3—氨基-9-乙基咔唑
AEO
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P
1—(2—氨乙基)哌嗪
AET
二氢溴酸—5-(-2-氨基乙基)异硫脲
GSH
谷胱甘肽(还原型)
GSSG
氧化型谷胱甘肽
GTP钠
5’-三磷酸鸟苷钠
H类:
HABA
2-(对羟基苯偶氮)苯甲酸
乙二胺四乙酸
EEA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EEDQ
N-乙氧基羰基—2—乙氧基-1,2-二氢喹啉
EGA
聚乙二醇己二酸酯
EGG
聚乙二醇戊二酸酯
EGIP
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EGP
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EGTA
乙二醇双(2-氨乙基)四乙酸
EMA
乙醇胺
EMU
红霉素
环氧树脂
EPPS

节能型偶氮类分散染料的反应总结

节能型偶氮类分散染料的反应总结

节能型偶氮类分散染料的反应总结1、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如今,全球生产和使用的染料品种中,按照化学结构分类,80%的品种属于偶氮染料。

要生产偶氮染料,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是两个最基本的反应,它们是合成各种偶氮染料的基础。

虽说这两个反应本身不复杂,但是要使每一批反应的产物(也就是原染料)在色光和着色强度方面均保持一致,就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对于水不溶性的分散染料更加困难。

因为它们的结晶状态与生成晶体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为此,很有必要从重氮化和偶合反应的机理开始讨论。

2、重氮化反应机理按照经典的染料化学理论,重氮化反应机理可用下式表示:重氮盐在水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可用表示。

由于电子共扼效应的缘故,正电荷并不完全定域在连接芳烃的氮原子上。

重氮盐在低温,尤其是酸性水溶液中是稳定的,重氮盐的芳环上含吸电子基团时稳定性较好,含供电子基团时则稳定性下降。

固体的重氮盐很不稳定,容易受光和热作用分解,严重时会剧烈分解以致发生爆炸,所以重氮化反应一般在低温下进行。

重氮盐在介质的pH值<3时才较稳定。

而随着介质pH升高,重氮盐会转变成无偶合能力的重氮酸盐,如下式所示:图1 在碱性介质中重氮盐转变成重氮酸盐前人的实践告诉我们,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1)芳胺的碱性按照重氮化反应机理,芳胺的碱性越强,越有利于N一亚硝化反应(亲电反应),从而提高重氮化反应速率。

不过假如芳胺的碱性过强,则它与酸极易生成铵盐,由此反而会降低溶液中游离胺的浓度,也就降低了重氮化反应速率。

反之,假如芳胺的碱性过弱,则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发生重氮化反应,同时它又不溶于水,也不能与盐酸成盐后溶于水。

此时对它的重氮化反应需要在浓硫酸中进行,借助于浓硫酸的强溶解性使其溶解,同时使用亚硝酞硫酸代替亚硝酸为重氮化试剂。

对于本文的研究来说,合成三个分散染料所用的重氮组分分别是:4-氯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和对硝基邻甲氧基苯胺。

它们中,4-氯邻硝基苯胺的苯环上有两个吸电子基团,属于弱碱性的芳胺,对它进行重氮化以浓硫酸为反应溶剂,同时用亚硝酰硫酸代替亚硝酸。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1、适用范围为了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和技术要求,本标准对介质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进行了分类。

本标准旨在对化工压力容器中使用或储存的化学介质(包括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并据以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和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以下简称“容规")3、分类原则3.1 本标准所确定的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系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

3。

2 化学介质的毒性危害程度是以GB5044所规定的六项分级指标为基础进行分类的。

根据毒性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注1)。

3。

3 用于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时,应根据事故状态,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所引起的危害进行毒性危害程度分类。

为此,本标准系以急性毒性和最高容许浓度两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它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

表1至表4列出了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3。

4 用于确定化工压力容器的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除应根据事故状态外,尚应计及经常性的泄漏而引起的慢性潜在危害。

为此,以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致癌性三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它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对某些介质,则按其某一突出危害程度(如致癌性)进行分类。

所以表中所列的少数介质的类别归属有所调整,详见注解。

3。

5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划定爆炸危险介质的类别(注2)。

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的差值大于、等于20%的介质.3。

6 使用中涉及多种化学介质时,应按介质组份中毒性危害或爆炸危险程度最大的介质考虑;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少时,应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本标准的分类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类别。

n,n-双氰乙基苯胺质量标准

n,n-双氰乙基苯胺质量标准

"N,N-双氰乙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质量标准通常是根据具体应用和行业标准来确定的。

质量标准可以涵盖各种参数,包括化学纯度、杂质含量、物理性质、重金属含量、溶解度、湿度等。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N,N-双氰乙基苯胺"质量标准中的一些常见参数:
1. 化学纯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表示化合物中所含目标化合物的纯度。

高纯度的"N,N-双氰乙基苯胺"在某些应用中可能非常关键。

2. 溶解度:指化合物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

这对于溶液制备和反应条件的选择很重要。

3. 杂质含量:可能包括有机杂质、无机杂质、重金属杂质等的含量限制。

4. 物理性质:这可以包括外观、颜色、气味等特征。

5. 湿度:某些应用对化合物中的水分含量有要求,因此可能会规定湿度限制。

6. 重金属含量:有时需要确保化合物中没有超过规定限制的重金属杂质,因为这些杂质可能对某些应用产生不利影响。

7. 包装和标签要求:指明如何包装、标记和存储化合物的要求,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请注意,具体的"N,N-双氰乙基苯胺"质量标准将取决于生产商、供应商、行业标准以及最终产品的应用领域。

如果您需要确定特定化合物的质量标准,建议与制造商或供应商联系,或查阅适用的行业标准或规范文件,以获取详细信息。

n-(2-羟乙基)乙二胺化学常数

n-(2-羟乙基)乙二胺化学常数

n-(2-羟乙基)乙二胺化学常数
N-(2-羟乙基)乙二胺的化学常数包括:
1. 性状:无色黏稠液体,有氨气味。

2. 密度(g/mL,20℃):1.0304。

3. 沸点(°C,常压):243.7。

4. 沸点(°C,1.33kPa):103.7。

5. 折射率:1.4863。

6. 闪点(°C):135。

7. 溶解性: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

8. 刺激性:兔子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445mg,轻度刺激;兔子眼睛标准徳雷兹染眼试验:50mg,重度刺激。

9.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O:3gm/kg;大鼠经皮LD5O:
2250mg/kg;大鼠经腹腔LD5O:120mg/kg;大鼠经皮下LD5O:
2250mg/kg;大鼠经静脉LD5O:417mg/kg;大鼠经肌肉LD5O:2gm/kg;小鼠经口LD5O:3550mg/kg;兔子经口LD5O:2gm/kg;兔子经皮LD5O:3560ul/kg;豚鼠经口LD5O:1500mg/kg;豚鼠经皮LD5O:1800ul/kg。

10. 致突变:沙门氏菌突变:2800ug/plate。

11. 毒性比乙二胺可降低6~7倍,在相同条件下,本品挥发至空间之蒸气通过呼吸道而引起中毒之可能性,则比乙二胺小3500倍,其刺激性(对皮肤、结膜等)远比乙二胺小。

12. 对水体有轻微的危害。

此外,N-(2-羟乙基)乙二胺的摩尔体积、表面张力、极化率、疏水参数、氢键供体数量、氢键受体数量、可旋转化学键数量、互变异
构体数量、复杂度、同位素原子数量、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等化学常数也有详细记录。

N-乙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乙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乙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N-ethylaniline化学品别名:-CASNo.:103-69-5ECNo.:203-135-5分子式:C8H11N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吸入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毒。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成的蒸气或气溶胶(雾、烟),可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引起毒害作用。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接触会中毒,吸收后可导致全身发生反应。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精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库

【精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库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提纲及练习(供参考)第一章 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无差别化学品、差别化学品、通用化学品、准通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合成路线 2.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第二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1.亲电试剂、亲核试剂、芳香族π配合物与σ配合物的特点与关系。

2.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定位规律及应用。

3.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1.了解并解释下列名词:合成路线、工艺路线、反应条件、合成技术、完成反应的方法;溶剂化作用、电子对受体、电子对给体、硬软酸碱原则、电荷密度、离子原、离子体、Houghes-Ingold 规则;气固相接触催化反应、催化剂、催化剂的比表面、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中毒;相转移催化。

2.反应转化率、选择性、理论收率、单程转化率和总专化率的计算。

3.间歇操作、连续操作的特点;理想混合型反应器、理想置换型反应器的特点4.非质子传递非极性溶剂、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质子传递型溶剂的特点;如何用Houghes-Ingold 规则来预测溶剂对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质子传递型溶剂对亲核负离子亲核活性的影响。

5.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固体催化剂评价的指标;引起催化剂中毒的原因及中毒的形式,催化剂的再生。

6.举例说明相转移催化的原理。

相转移催化的应用。

7.电解过程中阴极、阳极所发生的基本反应;工作电极、辅助电极;丙烯腈电解生成己二腈的反应顺序;电极界面的结构。

8.苯与氯反应制备一氯苯,100mol 苯消耗氯气105mol ,产物中有一氯苯92mol ,苯2mol 及其它一些副产物。

计算此反应中苯的转化率、生成一氯苯的选择性、一氯苯的收率。

C 6H 6+Cl 2C 6H 5Cl HCl+9.利用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 此类反应在DMSO 中进行,反应速度比在甲醇中快107倍。

n-乙基-n-羟乙基苯胺测定标准

n-乙基-n-羟乙基苯胺测定标准

n-乙基-n-羟乙基苯胺测定标准
n-乙基-n-羟乙基苯胺(N-Ethyl-N-hydroxyethylaniline)测定标
准是一种用于测定该化合物含量的参考物质或方法。

测定标准通常由认证机构或化学实验室制备,并且符合国际或行业标准。

测定标准的制备通常涉及准确称量和混合纯净化合物,然后进行验证和验证。

一旦制备完成,标准可以用于校准仪器、确定未知样品中化合物的含量,以及用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具体到n-乙基-n-羟乙基苯胺,测定标准可以作为一个已知浓
度的溶液或固体,用于校准分析仪器。

通过校准仪器,可以测定未知样品中该化合物的浓度。

测定标准的制备包括准确称量
n-乙基-n-羟乙基苯胺,并通过化学方法进行验证浓度。

测定标准通常会记录相关的实验条件和制备步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需要注意的是,n-乙基-n-羟乙基苯胺的测定标准可能因所处行业或应用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测定标准时应仔细阅读标准文件,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验证。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n-氰乙基-n-羟乙基苯胺
第 37 卷 第 5 期
2020 年 5 月
应用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Vol. 37 Iss. 5
May 2020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 N ̄氰乙基 ̄N ̄羟乙基苯胺
郭 辉 ∗ 殷园园 张学颖 庄玉伟 曹 健 张国宝 ∗
中图分类号:O625.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0518(2020)05 ̄0512 ̄06
DOI:10. 11944 / j. issn. 1000 ̄0518. 2020. 05. 190287
含氰基分散染料具有色光鲜艳、分子消光系数大、各项牢度好和应用性能优良等优点ꎬ是应用最广
6700 FTIR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FT ̄IRꎬ美国 Nicolet 公司) ꎻBruker AVANCE DMX 500 型核磁
共振波谱仪( NMR的制备及表征
以[ BMIM] HSO4 为例ꎬ将 N ̄甲基咪唑和氯代正丁烷以物质的量比 1∶ 1 加入三口瓶ꎬ加入甲苯作为溶
( 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 450002)
摘 要 N ̄氰乙基 ̄N ̄羟乙基苯胺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染料中间体ꎬ针对传统合成方法中的缺陷ꎬ以 1 ̄丁基
 ̄3 ̄甲基咪唑硫酸氢盐( [ BMIM] HSO4 ) 为催化剂ꎬ丙烯腈和 N ̄羟乙基苯胺为原料ꎬ建立了 N ̄氰乙基 ̄N ̄羟乙基
苯胺的绿色合成新工艺ꎮ 系统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离子液体用量、底物比例等因素的影响规律ꎬ结果表明ꎬ
高压反应带来的不足ꎬ但是由于仍使用易燃易爆的环氧乙烷为原料ꎬ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且
污染环境ꎻ此外ꎬ反应所使用的金属催化剂难以循环使用且对环境不友好ꎮ 因此ꎬ急需对 N ̄氰乙基 ̄N ̄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入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吞咽 吸入-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皮肤 无数据资料 眼睛 无数据资料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无数据资料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无数据资料
https:// 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3242节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https:// 2/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r) 粘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N-(2-氰乙基)-N-乙基苯胺 CAS No.: 148-87-8 别名: N-乙基-N-氰乙基苯胺;3-(乙基苯基氨基)丙腈;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液体
颜色 : 黄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76 °C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强氧化剂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吸入有害。引起呼吸道刺激。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如服入是有害的。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4,840 mg/kg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如果通过皮肤被吸收是有害的。造成皮肤刺激。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0.1%含量的组分被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BY0100000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https:// 3/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无数据资料 污染了的包装物 无数据资料 进一步的说明: 无数据资料
14 运输信息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无数据资料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无数据资料
7.3 特定用途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应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碳氧化物,氮氧化物,氢氰酸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11H14N2 分子量 - 174.25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无数据资料 如果误服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适当的技术控制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无数据资料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 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身体保护 无数据资料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 送风防毒面具。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 件。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 国际海运危规 : -
国际空运危规 : -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4/4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 国际海运危规 : -
国际空运危规 : -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无数据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