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成就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叙事诗善于通过典型事件、人物,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
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大力写作新题乐府,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2)抒情诗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对自己丰富复杂、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解剖。
(3)十分重视锤炼诗歌语言,语言苍劲凝练,往往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
”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4)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
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日臻于纯熟,极大地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七律,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而且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表现力。
代表了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 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 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 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 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 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 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 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 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 胡马诗》、《赠李白》等。
春望
搔(sāo) 簪(zān)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整体把握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 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 ,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 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 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 ,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 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 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 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二、杜甫的小故事
杜甫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幼小的杜甫寄居在 姑母家里。姑母不光教孩子读书识字,对他的生活 也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和表弟每天在一起游戏玩耍, 写字学画。可是一场大病把兄弟两人击倒了,姑母 悉心照顾杜甫,把杜甫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表弟却 病死了。这让懂事后的杜甫难过了很长时间。在姑 母的精心照顾下,杜甫长到十几岁时,已经健壮得 像头小牛犊,一天到晚欢蹦乱跳的。姑母家的院子 里种着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时,树上梨黄枣 红,他简直像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帮 助姑母摘梨打枣,欢声笑语飞满庭院。在爷爷的严 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发奋苦读,为 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成 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 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微 观 的 毫 发 无 爽
白烽感国 头火时破 搔连花山 更三溅河 短月泪在 ,,,, 浑家恨城 欲书别春 不抵鸟草 胜万惊木 春簪金心深 望。。。。
的 宏 完 大 美 与 结 精 合 微 、 壮 阔 与 深 细
——
三、杜诗风格多样。
(一)以沉郁顿挫为本色 ‚沉郁顿挫‛:
‚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
悲壮:‚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奇坳:‚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温润:‚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坎坷困顿的人生遭际和时代由盛而衰的 历史背景,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个体的人 格精神,决定了其诗歌风格的主体格调为‚沉郁 顿挫‛。而其它风格的出现,则往往是因一时一 事的心境和情绪的不同所致。
一、杜诗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现实主 义创作方法
杜诗达到写实文学传统的最高成就,善于典型化描 写,叙事诗尤其如此。 ‚少陵炼神‛——刘熙载《艺概〃诗概》
善于选择典型形象和典型事件。
杜诗善于观察现实生活,提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用 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如‚三吏‛、 ‚三别‛ 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 杜甫的叙事诗还常常运用真实细腻、精确传神的细节 描写手段来细致地表现现实生活
但也经常使用口语,通俗自然、清新流丽。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里喜我归,沽酒携葫芦。 ——《草堂》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相将 ——《新婚别》
六、杜甫诗歌以议论为诗的倾向 叶燮称“唐人诗有议论,杜甫是也”,杜诗 议论手法的运用,有如下开创性的特点: 不仅在五七言古诗中运用,在五七言近体 诗中也运用自如。 议论与形象的有机结合 议论与叙事相结合 议论与抒情相结合 议论手法多样
杜甫生平、经历影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 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 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 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 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广德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于大历元年到 达夔州。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 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 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 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 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 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 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 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又由 潭州到衡州,复折回潭州。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 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 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 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 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 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 寄居在四川奉节县。广德二年(760)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 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 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 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用一些生活细节 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 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简述杜甫诗歌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
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例如《无家别》里,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虚”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杜甫这些诗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他如:“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等,同样是以高度集中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
卢世榷评“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
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二字所以具有“峻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的文学成就
杜甫的文学成就
1、诗歌成就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2、书法成就
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
从记载来看,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
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一览众山小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一览众山小
(实用版)
目录
1.杜甫简介
2.杜甫的诗歌成就
3.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简介
4."一览众山小"的诗歌赏析
正文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歌广泛涉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杜甫的诗歌风格严谨凝练,语言简练优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更有忧国忧民的沉痛之作。
杜甫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十首诗包括《登高》、《春望》、《北征》、《佳人》、《月夜忆舍弟》、《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客至》、《赠卫八处士》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些诗歌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杜甫的代表作。
其中,《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登高》中的一句诗,全诗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览众山小"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高山的渺小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抱负。
这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
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诗歌风格严谨凝练,语言简练优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杜甫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个性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生活在唐朝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他对社会矛盾、人民疾苦、政治黑暗等问题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悟。
他的诗歌多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其中不乏如《春夜喜雨》、《登高》等代表作品,体现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深刻洞察力。
二、独特的语言艺术杜甫的诗语言简练明快,字句精练,博大精深,兼具深沉和轻盈之美。
他善用各种象征、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图景、凝练的词藻使诗歌情感表现更加准确、深邃。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折花风雨细,连夜别离深”的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与生活紧密相连而又不断出现的分离和惆怅。
三、高度的人文情怀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常常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和平和正义的渴求。
他以民众为中心,揭示了官僚主义、腐败和压迫对人民造成的伤害,同时也传递了他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春望》就是一首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歌,表达了杜甫对祖国未来充满信仰和希望的情感。
四、丰富的主题内容杜甫创作的诗歌涉及的主题极其广泛,包括政治、人物、文化、历史、风俗、自然等方面。
其中,政治题材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的社会政治状况和杜甫的政治忧患意识,人物题材的诗歌塑造了许多历史和民间英雄形象,文化题材的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和崇尚,自然题材的诗歌则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万物的赞美。
总的来说,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赞誉,是因为他在作品中坚持了真实性、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塑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和艺术表现力,不仅为唐代文学贡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为后世的文学发展也起到了引领和借鉴的作用。
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示范意义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论杜甫的艺术成就及其示范意义姓名:柯昌江教育层次:本科学号:070635省级电大:陕西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分校:商洛分校指导教师:教学点:目录一、目录.... .... .... .... .... .... .... .... .... .... .... . (2)二、序论.... .... .... .... .... .... .... .... .... .... .... . (3)三、杜甫的巨大成就.... .... .... .... .... .... .... .... .... . (3)1、杜甫的成就....... ....... ....... ....... ....... . (3)1)、强烈而鲜明的思想内容.... .... .... .... .... .... .... . (3)2)、杜甫对战争与和平有正确的认识.... .... .... .... .... . (4)3)、杜诗还表现了全面而丰富的社会生活.... .... .... .... . (5)2、尽善尽美的形式风格.... .... .... .... .... .... .... . (5)3、杜甫诗歌的美学意味鲜明而强烈.... .... .... .... .... . (7)4、小结.... .... .... .... .... .... .... .... .... .... . (7)三、杜甫的示范意义.... .... .... .... .... .... .... .... .... . (8)1、中晚唐对杜诗的继承与发展.... .... .... .... .... .... . (8)2、两宋对杜甫诗歌的深化与求变.... .... .... .... .... .... . (8)3、元、明、清与近代对杜甫的继承.... .... .... .... .... . (8)4、小结.... .... .... .... .... .... .... .... .... .... . (8)四、结语.... .... .... .... .... .... .... .... .... .... .... . (9)浅论杜甫的艺术成就及其示范意义姓名:柯昌江学号:070635【摘要】: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说起可能大家都知道他被称为“诗圣”但他诗歌的艺术成就大家知道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一)抒写理想壮志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
在这样的家庭文化传统对杜甫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早时,杜甫生活在盛唐时期,那时候的杜甫一心追求仕途,有着伟大的理想壮志。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自杜甫诗《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
在杜甫名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二)批判朝政和统治阶层《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
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即写实精神。
在忠诚于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还有他对于战乱以及朝廷腐败带给下层人民百姓的痛苦。
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还有《丽人行》,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描写出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
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三)表现战乱“三吏三别”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杜甫诗歌艺术特色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得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诗歌艺术特色,请参考!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得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得诗人之列。
他得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得时代得社会生活,而他得诗歌得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得颠峰。
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得艺术成就。
一、“沉郁顿挫”得艺术风格关于杜甫得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杜甫诗歌里得多种多样得形象都在“沉郁顿挫”得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得“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
“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得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
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得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得联系。
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得深沉郁勃。
“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得含义。
动乱得社会现实,长期得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得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
而杜甫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得人,其郁结于胸中得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
这种回环往复得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得起伏顿挫,给人波澜老成之感,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洗兵马》、《蜀相》、《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均为典型之作。
或景中含情,或借古说今,或欲说还休,反复吞吐,言情顿挫,都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得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得心情。
浅议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浅议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人生哲理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杜甫的诗歌在艺术成就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杜甫的诗歌注重现实主义的描写。
他以饱满的情感和犀利的笔触,刻画出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展现了人们的苦难与生活的艰辛。
他的作品中,描绘了农民的困境、官员的腐败、战争的残酷等社会现象,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其次,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他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平、腐败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切。
他通过自己的诗歌,呼吁社会改革,倡导公正和中庸之道,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民生的关注。
此外,杜甫的诗歌还展现出了深邃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他对人生的终极命运和生死的思考,赋予了他的诗歌以悲壮的气质和宏大的思想。
他的诗作中常常反映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和对世事无常的思索,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杜甫的诗歌语言优美,表达精确。
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他的诗句用字
简练、精准,行文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善于运用音韵和节奏的变化,使诗歌更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性,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诗,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现实的真实描写和批判,深邃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语言表达。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观察家,他的诗作不仅具有时代特色,也具有普世价值,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宝藏。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 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 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 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 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2006.8.29
杜甫 西川
你的深仁大爱容纳下了 那么多的太阳和雨水;那么多的悲苦 被你最终转化为歌吟 无数个秋天指向今夜 我终于爱上了眼前褪色的 街道和松林 ……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 你是唯一的灵魂
美丽的山河必须信赖 你的清瘦,这易于毁灭的文明 必须经过你的触摸然后得以保存 你有近乎愚蠢的勇气 倾听内心倾斜的烛火 ……
千万间广厦遮住了地平线 是你建造了它们,以便怀念那些 流浪途中的妇女和男人 而拯救是徒劳,你比我们更清楚 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 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
• “在诗歌上,杜甫就像天地,不是让你攀 比的,你要做的是尽量呼吸,尽量获取养 份。我第一次受杜甫震撼是读冯至的《杜 甫传》,……我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陷入 一个痛苦而黑暗的时期,但看了杜甫,我 的痛苦变成羞愧,黑暗也变成一线光。” --黄灿然
病 死 孤 舟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32岁的杜甫和43 岁的李白 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东都洛阳会面、结下深厚的友谊。 李白那时是诗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刚从长安宫廷生活 中解脱出来,而杜甫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文学青年。那 时杜甫参加第一次科举考试落第,游历各地,来到洛 阳。后来,又一个43岁诗人高適也来一起结伴而游。 他们入酒肆谈文学,临寒风伤古迹,古今多少事,付 诸笑谈中。那杜甫对李白的印象如何?他有首诗是这 样写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以后他又一再在诗中表达对李白的倾 倒崇拜之情。“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以说 杜甫是李白的“粉丝”(fans),以至后来写了十几 首思念李白的诗。
杜甫律诗的创作成就
杜甫律诗的创作成就杜甫的律诗,那可真是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
咱就说杜甫写律诗啊,那水平简直绝了。
他的律诗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魔法盒子,每打开一次都有新惊喜。
他的律诗格律把握得特别精准,就像一个超级熟练的工匠,每个榫卯都对得严丝合缝。
平仄、对仗这些在他手里就像听话的小宠物,被他摆弄得分毫不差。
杜甫的律诗能把情感表达得特别到位。
你能想象吗?他就像一个超级情感魔法师。
当他写战乱中的百姓苦难时,你能从诗里感觉到那种揪心的疼。
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啊,鸟惊心啊,这得是多深刻的感受才能写出来。
他把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老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都一股脑儿地揉进诗里了。
他描写景色也特别厉害。
他笔下的景色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描写,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看,黄鹂在翠柳上欢快地叫着,白鹭排着队往天上飞,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他就像一个超级画家,用文字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而且杜甫的律诗特别能反映社会现实。
他就像一个拿着诗歌当相机的记者,把当时社会的黑暗、贫富差距等都拍下来给我们看。
他写达官贵人的奢华,也写穷苦百姓的悲惨,这种对比在他的律诗里特别明显。
他的律诗还特别有深度。
不是那种看一眼就过的东西,而是越读越有味道。
就像一杯老酒,越品越香醇。
每一句诗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哲学命题,让你读完了忍不住停下来思考。
杜甫写律诗,就像是用自己的灵魂在写诗。
他把自己的一生经历、喜怒哀乐、对世界的看法都写进了律诗里。
他的律诗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他生命的呐喊,是他对那个时代的回应。
所以说啊,杜甫的律诗创作成就,那是无可比拟的,他在律诗的世界里就是一颗永远闪耀的巨星,后世的诗人啊,都得仰望着他呢。
杜甫在天宝十四载冬天从长安回今天伟大诗篇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他在天宝十四载冬天从长安回家的经历为他的诗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下面将就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一、天宝十四载冬天的大事记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冬天,发生了唐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就是安史之乱。
这场战乱给唐朝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荡,人民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苦和艰难。
而杜甫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从长安回到家乡。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为他的诗作注入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主义色彩。
二、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主题杜甫的诗歌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人民疾苦的关注,呼吁当时的统治者能够以民为重,以国为重。
他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作格调高远,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启迪。
杜甫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三、天宝十四载冬天的杜甫杜甫在天宝十四载冬天从长安回家,他回到家乡面对的是家国的沉沦和人民的疾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是心系国家,用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人民疾苦的关切。
他的诗作中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四、杜甫的诗歌创作天宝十四载冬天的杜甫以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他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以饱满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困苦和疾苦,反映了人民的命运和生活。
这些诗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杜甫诗歌的影响杜甫的诗歌以其宏大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旅夜书怀》等诗篇,深受读者喜爱,被广泛传诵。
杜甫的诗歌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六、结语天宝十四载冬天的杜甫以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诗歌艺术成就,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主义色彩。
杜甫的生平成就_杜甫写了多少诗
杜甫的生平成就_杜甫写了多少诗杜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那杜甫的生平成就是什么,杜甫一生写了多少诗歌?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杜甫的生平成就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杜甫的生平成就杜甫为唐朝诗人,为汉乐府诗体的开创者,是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多以古体和律诗著作,风格多样但其诗风沉郁顿挫,多有忧国忧民的感伤,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杜甫真正成名是在宋朝之后,之后“沉郁顿挫”便成为杜甫诗风的评判字句,其中所表明的是杜诗所描写的思想内容均博大深刻,感情很是饱满,还有杜诗都是以完整的意境,精炼的字句和顿挫变化的节奏将其中情感表现出来,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诗中的一草一木之中,亦见其性情之厚。
杜诗不仅沉郁顿挫,还有变化不断的风格,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想必这和杜甫所描绘的内容各异有关系,他晚年生活经历“安史之乱”得以见识到各种情形,大大增加他生活阅历,因此他创作的题材除了游历、山河、风俗、家人友人还有更多忧国忧民的创作、战争。
政治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在不同的创作背景下,杜甫所作的诗歌均用不同风格展现其中情感。
杜甫在创作方面十分写实,反映出很多深刻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将盛唐转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面貌用诗歌将其全程展现在众人面前,同时塑造了多个有性格有感情且丰满的诗歌人物形象,让大家更好的认识杜甫。
杜甫十分擅长描写事物细节,往往这样更能震慑人心,这样细微的写实技巧正是杜甫的又一个艺术成就。
杜甫写了多少诗杜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那个年代流传诗作最多的一位诗人,他一生写有一千五百多首诗歌,有很多都是传诵千年的名篇。
因此《杜甫诗集》就是杜诗的集合,将其诗作进行精选以及整合出版,浓缩其诗的精华,彰显其诗风采,重现诗歌创作的意境。
《杜甫诗集》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于2011年1月,全书共245页,是国学经典导读系列的一本。
我国广博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饱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杜甫的诗歌中,他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衷心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不屈权贵的清高正气以及民为邦本的政治观念都一一展现无遗。
杜甫诗歌成就最高的是
杜甫诗歌成就最高的是杜甫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要是非要说杜甫的诗歌成就最高的是哪一首,《登高》就是最有代表的一首诗了。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
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
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歌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是现实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