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合集下载

杜甫叙事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杜甫叙事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杜甫叙事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杜甫的叙事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杜甫的叙事诗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

在杜甫之前,诗歌主要以抒情为主,而杜甫则将叙事成分融入到诗歌中,使得诗歌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这种创新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题材空间,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其次,杜甫的叙事诗注重真实性和深刻性。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记录下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还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心声。

这种真实性和深刻性使得杜甫的诗歌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杜甫的叙事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对比等,使得诗歌作品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鲜明。

这种高超的艺术成就不仅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最后,杜甫的叙事诗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
诗歌作品不仅被后人广泛传颂和模仿,而且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参考。

在唐代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少诗人受到杜甫的影响,创作出了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深刻社会意义的优秀作品。

综上所述,杜甫的叙事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注重真实性和深刻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参考。

论杜甫代言体叙事诗

论杜甫代言体叙事诗

论杜甫的代言体叙事诗摘要杜甫从文人抒情记事诗和乐府民歌中寻觅叙事智慧,借鉴叙事技巧,用叙事的方法写时事,使文人乐府的叙事性大大加强。

其中,代言体叙事便是杜甫乐府诗歌的重要特点和重大成就,其主要表现在《前出塞》、《后出塞》及“三别”中。

关键词:代言体叙事《前出塞》《后出塞》“三别”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曾经困守长安十年并身经安史之乱的杜甫,目睹了唐王朝的种种弊政、国家疮痍及民生疾苦,写下了为数不少的乐府诗。

这些乐府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现实政治和重大社会事件,具有很强的写实品格。

同时,杜甫从文人抒情记事诗和乐府民歌中寻觅叙事智慧,借鉴叙事技巧,用叙事的方法写时事,使文人乐府的叙事性大大加强。

其中,代言体叙事便是杜甫乐府诗歌的重要特点和重大成就。

一代言体作为一种抒情方式由来已久。

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山鬼》诸篇,以人代神言的方式表达男女神灵间深挚的相思、爱恋之情,由此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闺怨”、“宫怨”诗中代思妇、弃妇言情的文人创作传统。

代言体抒情的好处是能深入抒情主体的内心深处细致入微地进行揣摩体察,推动了诗歌审美心理体验的细腻化和深刻化。

杜甫之前的代言体主要是作为抒情方式而使用的,但在一些代言体诗中蕴含有一定的叙事因素。

如繁钦的《定情诗》从男女双方的邂逅相遇写起,接着写他们互赠信物,表示了坚贞不渝的恋情,然后写女子屡屡与男子约会,期待他能来赴约,但他始终没有出现;李白的《长干行》从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少年情谊写起,写到他们的初婚与离别,离别后的思念与焦虑;鲍照的《代东武吟》从一位士兵的转战疆场写到穷老归来。

这些时间进程在诗中起抒情线索的作用,使每一个时空场景中的情感都得到充分表达,形成情感的流程。

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和《后出塞》五首皆为联章组诗,各有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并以第一人称“我”出现在诗中,代征人叙说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叙事诗善于通过典型事件、人物,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

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大力写作新题乐府,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2)抒情诗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对自己丰富复杂、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解剖。

(3)十分重视锤炼诗歌语言,语言苍劲凝练,往往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

”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4)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

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日臻于纯熟,极大地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七律,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而且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表现力。

代表了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

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在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例如《无家别》里,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虚”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

杜甫这些诗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

他如:“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等,同样是以高度集中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

卢世榷评“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

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二字所以具有“峻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

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其精湛卓越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凝练、精工的语言,沉郁顿挫为主的多种艺术风格,兼擅众美的诗歌体裁,以及诗人崇高的人格和博大的襟怀,都堪称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光辉典范。

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主要体现在杜甫为数众多、质量很高的叙事诗(或以叙事为主的诗)上面。

首先,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殷勤劝饮的田父,天真稚气的儿童,潇洒狂放的饮中八仙,舞剑酣畅淋漓的公孙大娘,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飘逸不群的李太白,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扬国忠兄妹,烧杀掠夺的安史叛军,昏庸无能的朝廷大臣-----组成了一个人物形象画廊。

如此众多的、真实、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形象),是杜诗的杰出贡献。

其次,杜甫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让人物和事实说话,自然感人。

如《丽人行》这首诗通过对“游曲江”这一典型情节的客观描述,讽刺了杨国忠兄妹势焰熏天、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

诗歌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语,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其他如《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都出色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

无论是独白(如“三别”)还是对话(如“三吏”),都精彩传神。

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1、杜甫诗歌的叙事手法:杜甫的叙事诗善于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描写,以严谨的结构和精湛的语言技巧表达深刻的思想。

例如《兵车行》、《丽人行》等,都展现了杜甫叙事诗的高度艺术成就。

2、杜甫诗歌的抒情手法:杜甫的抒情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为特点,其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语言引人深思。

例如《登高》、《赠卫八处士》等,都表现了杜甫抒情诗的独特魅力。

3、杜甫诗歌的写景手法:杜甫的写景诗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致的刻画为特点,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确的语言技巧表现自然景色的美妙之处。

例如《望岳》、《登岳阳楼》等,都展示了杜甫写景诗的独特风格。

4、杜甫诗歌的社会关怀:杜甫的诗歌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对人民疾苦和社会不公的关注和担忧。

例如《三吏》、《三别》等,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5、杜甫诗歌的文化传承:杜甫的诗歌在传承古代文化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他借鉴了前人的诗歌技巧和文学传统,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和思想深度的诗歌作品。

例如《泊秦淮》、《江南春》等,都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之,杜甫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在叙事、抒情、写景、社会关怀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录。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微 观 的 毫 发 无 爽

白烽感国 头火时破 搔连花山 更三溅河 短月泪在 ,,,, 浑家恨城 欲书别春 不抵鸟草 胜万惊木 春簪金心深 望。。。。
的 宏 完 大 美 与 结 精 合 微 、 壮 阔 与 深 细

——
三、杜诗风格多样。
(一)以沉郁顿挫为本色 ‚沉郁顿挫‛:
‚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
悲壮:‚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奇坳:‚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温润:‚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坎坷困顿的人生遭际和时代由盛而衰的 历史背景,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个体的人 格精神,决定了其诗歌风格的主体格调为‚沉郁 顿挫‛。而其它风格的出现,则往往是因一时一 事的心境和情绪的不同所致。
一、杜诗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现实主 义创作方法
杜诗达到写实文学传统的最高成就,善于典型化描 写,叙事诗尤其如此。 ‚少陵炼神‛——刘熙载《艺概〃诗概》

善于选择典型形象和典型事件。
杜诗善于观察现实生活,提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用 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如‚三吏‛、 ‚三别‛ 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 杜甫的叙事诗还常常运用真实细腻、精确传神的细节 描写手段来细致地表现现实生活

但也经常使用口语,通俗自然、清新流丽。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里喜我归,沽酒携葫芦。 ——《草堂》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相将 ——《新婚别》
六、杜甫诗歌以议论为诗的倾向 叶燮称“唐人诗有议论,杜甫是也”,杜诗 议论手法的运用,有如下开创性的特点: 不仅在五七言古诗中运用,在五七言近体 诗中也运用自如。 议论与形象的有机结合 议论与叙事相结合 议论与抒情相结合 议论手法多样

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二、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在杜甫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而杜甫则在诗中大量运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

可以说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了高度成熟,具体看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催典型的艺术概括。

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相似的遭遇,而“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分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

第二,杜甫的诗叙事,常融入强烈的抒情。

多数的叙事诗,他其实是作为抒情来写的,例如《羌村三首》,记回鄜州省家事,写重逢如何悲喜交集,写与家人、邻里如何在这悲喜中相见,那种悲哀、同情、无可奈何,都交错在一起。

可以说,杜甫将客观的真实的叙述与主观的强烈的抒情融为一体,他的一些诗,很难分出是抒情还是叙事。

有时还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长篇如此,短篇也如此,有赋的铺排、散文的句法,也有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杜甫的诗歌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空前的,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转变,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自,并顾全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这类作品很多,如《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子的独白,使我们读起来,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第四,采用俗语。

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

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

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的人民生活,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

比如同是一个呼唤妻子的动作,在《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一诗中,杜甫用的是“唤妇出房亲自馔”,而在《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却用的是“叫妇开大瓶”,“叫妇”这一俗语,便显示了田父的本色。

短歌行文学短评400

短歌行文学短评400

短歌行文学短评400《短歌行》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通过叙述作者辗转流离、漂泊途中所见所闻的景物和人物,表达了对时代动荡和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反思。

本文将对《短歌行》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文学价值进行评论和分析。

《短歌行》创作于杜甫的流亡之时,当时唐朝正处于动荡的时期,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百姓生活苦难重重。

杜甫亲历了安禄山之乱,被迫逃离家乡,身世沉浮之际,他以诗歌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他通过描述途中所见所闻的景物和人物,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苦难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忧虑。

《短歌行》以流水悲哀、辗转迁徙为主题,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的细腻刻画,将个体的痛苦与时代的动荡相结合,使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诗中描绘了大量的边塞风光和塞外民情,使读者对战乱背景下的百姓苦难和战争的残酷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同时,《短歌行》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诗中通过描述流亡者途经的地方,揭示了朝廷腐败和统治不力,表达了杜甫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忧虑。

他用诗句中的声声疾呼,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南方君臣的愤怒,对百姓疾苦的呼唤。

这种强烈的社会意识使得《短歌行》成为了一部亲近民生、关注社会的诗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顽疾。

《短歌行》的优美的语言和形象使其成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对仗、拟人等,使诗篇形象生动、细腻,并通过婉转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时代苦难和个体遭遇的思考和反思。

杜甫的诗歌才华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使得《短歌行》成为了受人喜爱和推崇的经典之作。

总之,杜甫的《短歌行》是一首富有悲壮感的叙事长诗,它通过对战乱时代下百姓痛苦遭遇的描绘和社会批判的表达,以及形象优美的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同时也凸显了他对于社会时代的关切和人民疾苦的思考。

这使得《短歌行》成为了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众所周知,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相对,诗圣杜甫的创作则带有明显的写实特点,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

与此同时,杜甫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即所谓“毫发无遗憾”。

因此,其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大抵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而尤其以叙事诗最能表现其艺术特色,这里我们从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别”来作简单分析。

首先,杜甫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千百年来,杜甫诗歌一直让人感到心惊而魂悸,秘密也就在于此。

比如《无家别》中,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以及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着极其广泛的显示内容。

读其《新婚别》,虽然是诗人运用自身的想象,构造出新嫁女子的形象,但其遭遇,不得不说在当时是非常可能出现的。

这种一个家庭的不幸,所反映出整个大唐王朝的不幸,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不仅传神地表现社会生活,也概括劳苦人民的无穷辛酸和灾难。

其次,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杜甫诗歌笔力浑厚,文气充沛,意象广阔,这在他的大多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而他又善于刻画描写,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化在客观的描写中,寓主于客的表现手法。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石壕吏》。

全诗描写了石壕村中抓壮丁的场景。

村中男丁稀薄,官吏又苦苦逼迫,最后老妇人不得已只得跟随差吏从军。

这一幕幕凄苦的景象,在我们现今看来,是应当加以大量充斥了个人情感和道德倾向的指责和批判的。

而在诗人的笔下,却除了“吏呼一呵怒”二句微微透露其主观感受外,其余文字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展现整个状况。

诗人将自己的爱憎之情隐藏,转为用事物的本身去感染读者,虽是客观叙述,但深藏了杜甫的斥责和讽刺,寓讽刺于叙事,更突出情感的真挚和哀伤。

杜甫善于细节描写,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的细节。

例如《石壕吏》用“老翁逾墙走”,表现官吏频繁征兵抓人给人民带来的恐惧心理和民不聊生的痛苦。

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示范意义

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示范意义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论杜甫的艺术成就及其示范意义姓名:柯昌江教育层次:本科学号:070635省级电大:陕西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分校:商洛分校指导教师:教学点:目录一、目录.... .... .... .... .... .... .... .... .... .... .... . (2)二、序论.... .... .... .... .... .... .... .... .... .... .... . (3)三、杜甫的巨大成就.... .... .... .... .... .... .... .... .... . (3)1、杜甫的成就....... ....... ....... ....... ....... . (3)1)、强烈而鲜明的思想内容.... .... .... .... .... .... .... . (3)2)、杜甫对战争与和平有正确的认识.... .... .... .... .... . (4)3)、杜诗还表现了全面而丰富的社会生活.... .... .... .... . (5)2、尽善尽美的形式风格.... .... .... .... .... .... .... . (5)3、杜甫诗歌的美学意味鲜明而强烈.... .... .... .... .... . (7)4、小结.... .... .... .... .... .... .... .... .... .... . (7)三、杜甫的示范意义.... .... .... .... .... .... .... .... .... . (8)1、中晚唐对杜诗的继承与发展.... .... .... .... .... .... . (8)2、两宋对杜甫诗歌的深化与求变.... .... .... .... .... .... . (8)3、元、明、清与近代对杜甫的继承.... .... .... .... .... . (8)4、小结.... .... .... .... .... .... .... .... .... .... . (8)四、结语.... .... .... .... .... .... .... .... .... .... .... . (9)浅论杜甫的艺术成就及其示范意义姓名:柯昌江学号:070635【摘要】: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叙事诗和抒情诗的艺术特点相关介绍

杜甫叙事诗和抒情诗的艺术特点相关介绍

杜甫叙事诗和抒情诗的艺术特点相关介绍文学居士杜甫的诗集保留了1500多首,大致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你知道都有什么艺术特点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学居士杜甫叙事诗的艺术特点1.善于铺陈,高度概括。

元稹谈到杜甫诗的艺术时说杜甫善于“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杜甫诗中用赋法之处很多,但杜甫的“铺陈”,很注意对现实生活作艺术的概括,善于把丰富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浓缩在一些场面中或个别人物形象上。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十个字,揭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洗兵马》中:“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概括地写出战争带来的创伤。

《羌村三首》中:“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描写兵荒马乱中,家人相逢的场面,虽然写的只是杜甫一家的遭遇,却反映了广大百姓的悲惨命运。

《兵车行》,写的是“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但众多行人的不幸也显示无余。

《新婚别》中写的是一个征人妻的痛苦,却集中了安史之乱中无数青年夫妻生离死别的遭遇。

2、精心刻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

《北征》是杜甫的名作,他在诗中回忆自己由凤翔到鄜州省家一路上所见所感,诗中写到家的情景: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这一段描写相当细腻,通过妻子的“衣百结”,儿女的“垢腻脚不袜”“补绽才过膝”以及补丁上颠倒错乱的图案这些细节,形象地反映了战乱中民不卿生、穷困潦倒之象。

《丹青引》写曹霸的才高运蹇,为了表现曹霸绘画的高超本领,杜甫选择了曹霸为功臣画像的细节:“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精到的细节描写,淡化的是故事性,加强的是真实性。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导语: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诗人。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1]。

他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

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早在唐代,杜甫就有“诗史”之称[4]。

因他的诗不仅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诗人满怀同情地真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的情感,愿望和要求,诚挚动人地表现了他的至死不渝地爱国热忱,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鞭鞑了统治阶级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5]。

(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广泛而深入地体验到人民的痛苦,他的诗歌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在赋税剥削和不合理兵役制度压迫下的痛苦遭遇。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关怀、同情人民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

当他亲眼目击不义战争的征戎造成人民生离死别的惨象时,便写出《兵车行》那样的长歌,对人民深表同情。

在安史之乱中,亲见了残酷的兵役所造成的各种悲剧,则写下“三吏”、“三别”等诗篇分别加以反映,字里行间可看出诗人的泪痕。

人民的贫穷,痛苦来源于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对此,诗人勇敢地加以揭露:“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鞑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导语: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深邃的诗歌艺术和卓越的叙事才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感受他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触动人心的诗篇。

一、杜甫的生平与创作背景杜甫,字子美,生于唐代的一个官僚家庭。

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后因仕途不顺,饱受战乱之苦。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用诗歌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

他的诗歌,既是对时代的敏锐观察,也是对生活的深入反思。

二、杜甫诗歌的叙事手法1.细腻入微的描绘:杜甫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如《登高》一诗中,他生动地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远眺的场景,将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令人感叹不已。

2.对比与反衬:杜甫在诗歌中常常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如《兵车行》中,他通过对征人和送别者两种不同心境的刻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无尽痛苦。

3.情节的铺陈与转折:杜甫诗歌中常常伴随着情节的铺陈与转折,使诗歌更具戏剧性和张力。

如《石壕吏》一诗,他在叙述中巧妙地安排了情节的发展,将石壕吏夜捉人和老妇人自请应役等情节有机地串联起来,使诗歌充满了戏剧性效果。

三、杜甫诗歌的叙事风格1.真实与客观:杜甫的诗歌呈现出真实和客观的特点,他不吝啬描写生活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弱点。

如《三吏》中的《石壕吏》,他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了石壕吏夜捉人的全过程,展现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冷酷。

2.情感与思想的交融:杜甫的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完美交融。

他的诗歌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同情,也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力。

如《春望》一诗中,他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展现出一位伟大诗人的家国情怀。

3.语言的锤炼与修辞的运用:杜甫在诗歌语言和修辞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厚,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如《春夜喜雨》一诗中,他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春雨,使诗歌充满了生命力。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以沉郁顿挫的浑厚诗风和历尽沧桑而痴心不改的执拗的爱国情怀,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永远屹立的诗人形象。

杜甫生于712年,于770年逝世,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氏家族“奉儒收官”的家风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生平遭际。

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特别值得称赞。

它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一、杜甫的对祖国、人民、朋友等的情感决定了他的诗歌内容的广阔。

1、关注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在诗歌中表达人民的愿望。

杜甫的一生是逐渐走向民众,走向社会底层的一生。

他的一声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与壮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童年时代,他七岁能诗,十四、五岁称誉时辈。

二十时,开始壮游。

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他这个时候的诗歌都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年轻诗人的心胸气魄,是杜甫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基础。

(2)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因奸相李林甫操纵而落第。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知道天宝三十四载,才被任为右卫率府参军。

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生活有开始转折了。

诗人的理想都不到实现,这使他接近了现实,认识了社会,想人民迈出了第一步。

写出了倾诉不平、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如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时,杜甫就有揭露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指控唐王朝的穷兵黔武。

再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经典名句.(3)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

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

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纵观杜甫一生所创作的诗歌,尤其是叙事诗,以叙事手法开展抒情,成为了他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的巅峰时期,不管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性、写作手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杜诗前期诗歌作品以自信、雄浑的特点迎合了盛唐的时代风貌。

安史之乱以后,盛唐由盛转衰,残酷的社会现实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身处的时代。

他以深沉的思想去观察现实,诗歌风格也渐渐偏向于叙事些事,这些做作品以“三吏”“三别”最为出名。

他还创作了诸如《兵车行》、《丽人行》、《北征》、《羌村三首》等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经典诗歌。

这些风格题材多样的诗歌或思想深沉,或批判现实,或反映时事。

其诗歌的叙事在浓烈的抒情中显得更加沉郁,他的这种诗歌写作手法使杜诗在唐代诗歌中别具一格。

一、以抒情为主,叙事简单杜甫在前期诗歌创作中,多以抒情为主,其中蕴含简单的叙事痕迹。

这时期,杜诗的叙事成分不重,多以送别诗、游历诗、宴会诗为主。

这些诗歌的抒情性很浓,具有简单叙事的特点,诗中的叙事成分多因为诗歌的抒情需要而被简单化、修饰化。

事实上,诗歌创作者把是某个事件当做现实情形表现出来,而且会以这个事情来表现自己。

即兴诗就是这样产生的,例如杜甫的《行次昭陵》《游龙门奉先寺》等诗反映出了作者为了凸显诗歌主题,会将作诗的目的和事件以动宾结构陈述短语表现出来,完美地融合了诗歌的抒情与叙事两大特点。

另外,杜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景物来客观叙事,以情感来主观表达。

这种以真实景物反映真性情的写作手法要求诗人需要有一定的写作境界。

要想写出好的诗歌,不但要精巧创新才能写出特色。

这样才能真实地再现那些难以描写的景物,于诗歌语言中表现出不尽之意。

杜诗在诗歌中运用描写性语言把这种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描写性语言不同于陈述性语言,其动名词具有说明性和形容性。

诗歌中的实在性和想象性因为这些动名词的巧妙运用而变得更加感人。

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这句就以丰富的感情描写出了客观景物,语言也是双重性的。

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

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

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杜甫写时事的诗,多是古体,因古体便于叙事。

他在古体上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

但他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却更为辉煌。

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

以古体写时事,较少受限制,杜甫多数写时事的诗都是古体;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他这部分写时事的律诗,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如《秋笛》、《即事》(“闻道花门破”)、《王命》、《征夫》等。

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五律和七律都有这样的组诗。

五律中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是一例。

浦起龙已指出这是组诗。

20首集中地表现了他在秦州时的心境。

写于客居夔州时的《洞房》、《宿昔》、《能画》、《斗鸡》、《历历》、《洛阳》、《骊山》、《提封》,虽未标出总题目,但就内容言,实是组诗。

《洞房》为八诗缘起:洞房环珮冷,玉殿起秋风。

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

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由系舟峡江,因秋夜景色而引发对宫掖凄凉的联想。

由今日宫掖之凄凉,而忆及往日宫中行乐之种种情形,于是有《宿昔》、《能画》、《斗鸡》诸篇,极写当年宫中之行乐。

第五首《历历》是转折,由安史乱前转向乱后:“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

”第六首《洛阳》写洛阳陷落,叛军进逼长安,玄宗出走。

第七首《骊山》写骊山已无复昔日繁华,寂寞凄凉,不胜今昔之感。

第八首《提封》为总结,反思、议论: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

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时征俊乂入,莫虑犬羊侵。

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希望皇帝能行俭德,用贤人,戒兵火,加恩四海,则世事尚有可为。

八首诗前后照应,情思脉络连贯,而表现的范围是一首律诗难以表达的。

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杜甫诗艺术成就

杜甫诗艺术成就

杜甫诗艺术成就(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

1、叙事诗: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第四,采用俗语。

第五,细节描写。

2、抒情诗(1)善于运用移情手法。

(2)格律非常严谨。

(二)“沉郁顿挫”的基本风格。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 “沉郁”主要是指情感的忧虑、悲愤、浓厚、浓郁;· “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表达的沉着蕴藉。

杜诗的沉郁与伤感或忧郁有质的区别。

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更多的是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他这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襟,使得他的诗歌体现的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那多半言愁的悲剧题材表现为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同是鄙薄权贵: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却说“野人旷荡无腆颜,岂可久在王侯间”同是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杜甫却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

萧散自然是杜诗又一重要特色《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曲江》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归醉。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語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

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

当他生活稍微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毫发无遗憾”的语言艺术。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短歌行短评300字

短歌行短评300字

短歌行短评300字
《短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述了他在乱世中的困境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中以抒发情怀、揭示现实为主题,头首相连,情节丰富,具有浓厚的叙事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首先,诗歌的题材丰富多样。

通过充实的情节,诗中描绘了当时乱世的局面,反映了混乱和苦难的社会现象。

通过描写行程中的风景,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展现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在乱世中的生存状态。

这种多样性的描写使得整篇诗歌丰富有趣。

其次,诗歌的构思巧妙。

整篇诗歌由于叙事角度的改变以及具体情节的推进,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特别是作者在诗歌的结构上采用了“头首相连”的形式,使得整篇诗歌内容紧凑,层次清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再次,诗歌的语言优美动人。

诗中融入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运用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

同时,诗歌中的押韵和平仄错落有致,使整个诗章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最后,诗歌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杜甫通过《短歌行》揭示了乱世中人们的困境和奢望,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同时也呼吁社会的改革和人性的回归。

该诗歌通过对现实的反思,反映了作为诗人的杜甫对当时社会的关切之情。

总的来说,《短歌行》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长篇叙事诗。

通过丰富多样的题材、巧妙的结构、优美动人的语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诗歌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深邃的思考能力。

它不仅代表了唐代诗歌的高度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广大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结合文学理论,写一篇文学作品的评价1000字

结合文学理论,写一篇文学作品的评价1000字

结合文学理论,写一篇文学作品的评价1000字《春》:用意象揭示生命的美好与脆弱《春》是杜甫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艺术化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命的思考,以独到的艺术手法传达了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杜甫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塑造了《春》这首诗的艺术形象。

他用"蓓蕾"描写春天初至时频频发出的微小的花苞,通过"燕子"和"翻rom"来形容鸟儿鸣啭时愈发动听悦耳的声音。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妙。

同时,杜甫用"质本洁者"以及"可以解纷策"来描写人们对春天热切的期待,通过这些意象将春天与人们内心的渴望进行了巧妙地联系。

这种意象的使用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表达的情感。

其次,在描绘春天的美好同时,杜甫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脆弱的关注。

诗中提到"道之所藏,实在于物"这句话,暗示了人们不应该只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应该通过观察自然,思考生命的真谛。

杜甫通过春天这一自然的代表来反思人的生活方式,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更加重视内心的平静和修养。

这种主题的展现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中是独特的,给人以启示和深思。

最后,在诗歌的结构设计上,杜甫采用了韵律紧凑、意境融洽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有一种流畅的韵律感。

特别是在描绘鸟儿鸣啭以及人们对春天的期待时,使用了押韵和平仄的变化,使得诗歌有一种动态的节奏感,读起来更加悦耳动听。

此外,杜甫还通过段落的转折和运用修辞手法,使诗歌作品更富有层次和深度。

总之,杜甫的《春》通过意象的描写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命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怀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整首诗歌结构紧凑,既富有韵律感,又通过修辞手法营造出了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在杜甫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而杜甫则在诗中大量运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

可以说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了高度成熟,具体看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催典型的艺术概括。

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相似的遭遇,而“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分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

第二,杜甫的诗叙事,常融入强烈的抒情。

多数的叙事诗,他其实是作为抒情来写的,例如《羌村三首》,记回鄜州省家事,写重逢如何悲喜交集,写与家人、邻里如何在这悲喜中相见,那种悲哀、同情、无可奈何,都交错在一起。

可以说,杜甫将客观的真实的叙述与主观的强烈的抒情融为一体,他的一些诗,很难分出是抒情还是叙事。

有时还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长篇如此,短篇也如此,有赋的铺排、散文的句法,也有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杜甫的诗歌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空前的,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转变,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自,并顾全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这类作品很多,如《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子的独白,使我们读起来,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第四,采用俗语。

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

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

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的人民生活,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

比如同是一个呼唤妻子的动作,在《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一诗中,杜甫用的是“唤妇出房亲自馔”,而在《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却用的是“叫妇开大瓶”,“叫妇”这一俗语,便显示了田父的本色。

第五,杜甫的诗叙事。

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

这些细部描写,或人或物或心情,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

如《北征》叙从凤翔行在往郫州省家的一路所见,通过一些细节描写,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

也正是这些细小的描写,使杜诗的叙事方式有别于前此的叙事诗,它从概括描写走向写具体事件的片断,因写细节而更少概括描写常有的夸张,更多真实感,并且故事性被冲淡了,而生活色彩则得到极大的加强,《兵车行》、《羌村三首》、“三吏”、“三别”等诗无不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