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2X600MW)工程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述
1.1 概述: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厂厂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太仓市金浪镇,目前装有二台300MW燃煤机组,机组已分别于1999年12月19日及2000年4月19日相继投入商业运行。二期工程计划在扩建端侧建2×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1.2 工程规模:2×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1.3 工程设计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
1.4 工程监理单位:河南立新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主体工程监理)
北京成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桩基工程监理)
上海东华建设监理所(码头工程监理)
1.5 工程建设依据:
1.5.1 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厂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2×600MW机组)。
1.5.2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总土水[2003]8号“关于印发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厂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查会议的通知”。
1.5.3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总土水[2003]19号“关于印发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厂二期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报告预审查会议的通知”。
1.5.4 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厂二期(2×600MW)工程初步设计原则审查会议纪要。
1.5.5 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厂二期工程2×600MW机组主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部分主要辅机技术协议。
1.5.6 现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1.5.7 现行《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
1.5.8 现行《电力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火电工程》。
1.5.9 2002年限额设计控制指标。
1.5.10 现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9—92。
1.5.11 项目建议书批文
1.5.12 项目可研批文
第二节现场条件
2.1 厂址位置及地形地貌
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发电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仓港港区西部,太仓市北部金浪镇境内东北端。厂址可用水域岸线东自距浪港口1000m始,西至鹿鸣泾河口总长1420m,陆域部分东以新开小河为界,西至鹿鸣泾河道边,东西长900-1400m。厂区东临太仓市第二自来水厂,北依长江,西靠鹿鸣泾河,南为改线的镇际公路。
拟建场地位于江苏省太仓市金浪镇境内的长江南岸的高河漫滩地带,地貌单元属长江河口三角洲。厂区内原始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为1.6~4.0m,河、沟、浜、塘星罗棋布,沟渠纵横交错。经过一期施工整平,现地面标高为2.53~4.02m。(黄海高程,下同)。
厂区占地属高河漫滩地,为苏州华能发电有限公司所有。场地上现有民房需要拆迁
2.2 交通运输
2.2.1 公路
太仓市境内的国家干线公路有204国道,境内长24.2km,向西北可达常熟市,向东南可达上海。由太仓经昆太浏324省道达昆山与312国道相通。太仓境内173.2km的乡镇公路已全部实现黑色化,与国道、省道一起已形成较通畅的公路网。
镇际公路由厂址南面通过电厂进厂道路与该公路相接,向西南可通204国道,与整个公路网联通。
本期电厂厂外道路利用一期,本期不再扩建。
运灰渣公路一期已建成, 本期不再扩建。
2.2.2 水路
本工程厂址位于长江下游南支白茆沙河段的南岸,厂址段长江-10m线深槽宽度约在1400m以上,为长江主航道,全年可通航万吨级海轮,水路运输十分发达。电厂燃料由水路运抵电厂煤码头。
一期工程现已在厂区西北端外建有重件及燃油码头,电厂燃油采用油驳水运,电厂建设期间的大件设备及材料可由江轮直接运抵厂区重件码头转运进厂。
2.3 气象条件
太仓市气象站地处长江河口区,靠近南岸,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雨量充沛,风
向随季节而变化,春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季以东北风为常见,在每年的7~9月份常遭热
带风暴及台风袭击。
太仓市气象站距电厂厂址约24km,属同一气候区,其气象要素能代表厂址地区情况。
根据该站1960~2000年观测资料统计,各气象要素的特征值如下:
平均气压 1017.3 hPa
平均气温 15.4 0 C
极端最高气温 37.9(1966.8.7,1978.7.8)0 C
极端最低气温 -11.5 0 C
平均相对湿度 81 % 最小相对湿度 7 %
平均绝对湿度 16.4 hPa
最大绝对湿度 41.8 hPa
最小绝对湿度 0.8 hPa
年平均蒸发量 1256.0 mm
平均降水量 1064.1 mm
最大年降水量 1563.9(1960年) mm
最大月降水量 429.5(1980.8) mm
最大日降水量 229.6(1960.8.4) mm
最大一次连续降水量 260.3(1960.8.2~8.5) mm
年平均日照时数 1985.8 h
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45 %
平均雷暴天数 31.8 d
年最多雷暴天数 56(1963年) d
最大积雪深度 16(1984.1.19) cm
最大冻土深度 16 cm
平均风速 3.5 m/s
实测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 20.0m/s NW(1977.9.11)
全年盛行风向NNE、ENE、E、SE、SSE(各占8%)
夏季盛行风向SSE(14%)
冬季盛行风向NW(12%)
2.4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2.4.1 根据勘探资料,厂址区和长江大堤以外地段地基土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物(Q4al+l)和上更新统冲积物(Q3al)组成,根据各层土的形状特征,可将1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岩土特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Q4al+l):褐黄色,稍湿~湿,软塑~可塑,含氧化铁,混铁猛质结核及贝壳碎片,部分地段表层为填土,分布范围小,厚度薄,混有碎块石。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l):灰色,很湿,流塑,混有机质及云母碎片,局部夹薄层粉砂或粉土,稍具层理结构,有臭味,土芯不成圆柱状。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l):灰色,很湿,流塑~软塑,混有机质及云母碎片,局部夹薄层粉砂或粉土,层理结构较明显,土芯成圆柱状。
④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Q4al+l):粉质粘土呈灰、褐灰色,湿,软塑~可塑,含云母碎片;粉砂呈青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云母次之,混少量的腐植质。局部互层不明显,表现为粉砂夹粉质粘土或粉质粘土夹粉砂。
⑤粉土(Q4al+l):呈浅灰色,湿,中密,含云母碎片,混极少量的贝壳碎片,夹粉砂或粉质粘土,局部岩性接近或为粉砂。
⑥粉土与粉砂互层(Q4al+l):粉土呈浅灰色,湿,中密,含云母碎片,局部岩性为粉质粘土;粉砂呈青灰色,饱和,中密~密,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云母次之,局部互层不明显,表现为粉砂夹粉土或粉土夹粉砂等。
⑦-1粉质粘土(Q3al):呈青灰、黄灰色,稍湿~湿,硬塑~可塑,含氧化铝及氧化铁,混姜结石,粒径一般为50~150mm,且在该层顶部和底部较为富集。
⑦粉、细砂(Q3al):灰色,青灰色,饱和,密实,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云母次之,夹少量的粉土薄层,下部混少量的砾石,具层理结构。
⑧中、粗砂(Q3al):黄灰色,饱和,密实,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颗粒组成不均匀,混少量的砾石,砾石粒径一般为2~5mm,最大粒径为15mm。
各层地基土层的埋藏条件详见表“地基土层埋藏条件一览表”。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结合一期相关资料,上述各地基土层在本区域的不同地段埋藏条件有所变化,其中层①、层②、层③在整个区域均有分布,且成为较为稳定;层④厚度变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