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风荷举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d3da09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6.png)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译及赏析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
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注释燎(liáo):烧。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沉,古时作沈。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赏析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
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
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
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5e80df9a76eeaeaad1f330c3.png)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全诗翻译
赏析及作者出处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赏析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
游
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
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
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
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国学大师王国维评:“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先不说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圆润,就足以流传千古。
至于神理或说神韵,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可把这三句译成白话:“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
【经典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翻译
![【经典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1ea6cf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c.png)
【经典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翻译【经典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翻译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译文]余晖的阳光洒落荷塘,荷上已不见踪影夜雨的痕迹。
水面圆圆的荷叶那样清润,一张张在风中飞舞高举。
[出自]周邦彦《苏幕遮》燎茶花,窭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明圆,一一风荷握。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解①燎:烧。
②沈香:沈,现文学创作浮。
沈(浮)香,一种名贵香料,复置水中则下陷,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④侵晓:慢天亮的时候。
强奸,渐近。
⑤宿雨:昨夜下的雨。
⑥风荷握: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酒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⑦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⑧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长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筹钱指汴京,今河南洛阳。
⑨芙蓉浦:有溪涧可通地荷花塘。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边。
译文1: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见这风景)我想起荒凉的故乡,何日就可以回来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与否在想要我,划船小船,我的梦中走进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译文2:室内冷却着茶花去消除湿热,鸟雀在喝彩晴天,头伸向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做着。
余晖在太阳把荷叶上昨夜遗留下的雨珠慢慢晒干,水面上荷叶清爽圆润,在晨风中轻轻飞舞。
遥远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家在吴门,人却久居长安。
宋周彦邦《苏幕遮》翻译及赏析
![宋周彦邦《苏幕遮》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372b3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4.png)
宋周彦邦《苏幕遮》翻译及赏析原文:苏幕遮宋·周彦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翻译: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赏析: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尤善于以金刻玉的手法铺叙展衍,“其音节又复清妍和雅,最为词家之正宗”(戈载《宋七家词选》)。
但这首却有着不同的风貌,写得清新自然,不尚雕琢,用白描手法显示出天然本色,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此词上片写景,有静有动。
起首“燎沈香,消溽暑”两句写静态,在盛夏闷热又潮湿的时节,词人焚香消暑,透露出环境的幽静,内心的安定。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两句,写静中有动。
一个“呼”字,不仅打破了周围静谧的气氛,而且透露出昨夜有风雨,今晨已转晴。
清晨起来,听到雨后雀噪初晴,又看到鸟雀窥檐,仿佛要告诉人们新晴的欢快,写得别有风趣。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描写荷花的神态,是全词最精彩动人的笔墨。
池塘中清圆的荷叶上残留着昨夜的雨珠,在红艳的初阳照射下渐渐地晒干了。
一阵清风吹来,亭亭玉立的荷花一团团地随风飘动。
一个“举”字,生动地刻画出水上荷花的绰约姿态。
下片由景入情,引出久客思乡的意绪。
周邦彦元丰年间在汴京太学读书时常有怀才不遇的感叹。
因此词中表露出乡关之思。
“故乡遥,何日去?”直抒思乡的情怀。
词人久客京师,想念遥远的江南故乡,萌生出何日方能归去的情思。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思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e255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6.png)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思一、概述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清新美丽的场景,寓意着美好的愿望。
本文将从诗句的意境、历史典故和现实启示三个方面对这句诗进行解读。
二、诗句的意境"叶上初阳干宿雨",这句话描绘了太阳初升时,雨水在树叶上慢慢干涸的景象。
初阳冉冉初现,雨水顺着树叶的轮廓一点一点地蒸发,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一丝潮湿的气息,令人感到清爽宁静。
"水面清圆",这里诗人运用了清澈的水面和圆润的形状来形容景物,清澈的水面映出天空和树叶的影子,那浑圆一圈的倒影如同一个美丽的画面,赏心悦目。
"一一风荷举",这句话描绘了风吹拂起荷叶的情景,每一片荷叶在风中轻抚飘动,荷叶的轻举细动如同芭蕉之舞,给人一种轻盈、柔美的感觉。
整个诗句通过对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个清新秀美、宁静唯美的意境。
这种意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作者内心的感悟和表达。
它呈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
三、历史典故"叶上初阳"一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此诗为刘禹锡应乐天见赠而作,在描述碧湘寒过风动,荷花卷舒之后,写道:“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你那边几丝暮云树。
我这边新醅酒酣呼?欢迎光临我的摊札!”而乐天则以《乐天王府》用意对唐代时期的社会生活有所陈述,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也是历史的一种见证和记录。
此诗在诗歌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唐代风俗文化。
四、现实启示这句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也给人们的生活以启示。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永远是不变的主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这句诗一样,用一颗纯洁的心去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去感受自然的魅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明白,美好的东西往往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用心去感受的。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文翻译赏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6e498c0b1c59eef9c7b436.png)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全文翻译赏析[译文]初升的阳光洒满荷塘,荷上已不见夜雨的痕迹。
水面圆圆的荷叶那样清润,一张张在风中摇曳高举。
[出典]周邦彦《苏幕遮》注: 1、《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注释①燎:烧。
②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④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⑤宿雨:昨夜下的雨。
⑥风荷举: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⑦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⑧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⑨芙蓉浦:有溪涧可通地荷花塘。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边。
3、译文1: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译文2: 室内燃烧着沉香来消解湿热,鸟雀在欢呼晴天,头伸到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
初升在太阳把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珠慢慢晒干,水面上荷叶清新圆润,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遥远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家在吴门,人却久居长安。
五月家乡的渔郎是否还记得我。
梦中驾着小舟,慢慢地划入了荷花深处。
4、周邦彦中国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意思-赏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意思-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89f23dcc7931b764ce1518.png)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意思|赏析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赏析作者:佚名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
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
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
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苏幕遮·燎沉香》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dcd6602b160b4e767fcfb4.png)
苏幕遮·燎沉香宋代:周邦彦原文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
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
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注释燎(liáo):烧。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沈,现写作沉。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词中指杭州西湖。
浦,水湾、河流。
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赏析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
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https://img.taocdn.com/s3/m/1c07413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6.png)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比喻荷花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的江南女子。
叶上初阳
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苏幕遮·燎沉香》,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苏幕遮·燎沉香》的作者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周邦彦(—)字美成,男,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宋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为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
以后十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
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今江苏省)县令等。
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宋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
谱制词曲,供奉朝廷。
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
格律词派词人所宗。
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
有《清真居士集》,
已佚,今存《片玉集》。
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思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a208163fab069dc502201e2.png)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思“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词作品《苏幕遮》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⑴燎:细焚。
⑵沉香:沈,现写作沉。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
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
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举,擎起。
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翻译】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c/2305htm,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赏析】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
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诗词意思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a413d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c.png)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全诗词意思及赏析《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文学家周邦彦的词作。
这首词主要描写了思乡之情、羁旅之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分析和赏析:一、词的上阕“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清晨,点燃沉香来消除潮湿的暑气。
鸟儿在清晨的阳光中欢快地鸣叫,似乎在呼唤着晴朗的天气。
它们飞进屋檐下,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三句是整首词的核心意象,描绘了荷叶上的初阳晒干了宿雨,水面上的荷叶呈现出清新圆润的形态,在微风的吹拂下,一朵朵荷花挺立起来。
这里的“清圆”和“举”两个字用得非常生动,荷叶的清新圆润和荷花的挺立姿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词的下阕“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感叹故乡遥远,不知道何时才能归去。
同时,作者点明自己家在吴门,却长久地在长安旅居,透露出一种漂泊他乡的孤独和无奈。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想象之词,他想象着五月的江南水乡,渔郎是否还记得自己?也许他们会划着轻快的小船,驶入荷花盛开的地方,寻找那个曾经的梦境。
这里的“芙蓉浦”指的是荷花盛开的水边,是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向往。
三、词的赏析1. 自然景象的描绘:周邦彦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这首词中,他通过对初阳、宿雨、水面、风荷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清晨的美妙。
2. 情感表达: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他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漂泊和对生活的无奈。
情感表达真挚深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3. 结构严谨:词的上阕主要描绘自然景象,下阕则着重表达情感。
燎沉香全诗译文
![燎沉香全诗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e17c1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f.png)
燎沉香全诗译文
苏幕遮·燎沉香
【作者】周邦彦【朝代】宋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
【经典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翻译
![【经典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1eb371b770bf78a642954aa.png)
【经典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翻译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译文] 初升的阳光洒满荷塘,荷上已不见夜雨的痕迹。
水面圆圆的荷叶那样清润,一张张在风中摇曳高举。
[出自]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①燎:烧。
②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④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⑤宿雨:昨夜下的雨。
⑥风荷举: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⑦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⑧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⑨芙蓉浦:有溪涧可通地荷花塘。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边。
译文1: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译文2:室内燃烧着沉香来消解湿热,鸟雀在欢呼晴天,头伸到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
初升在太阳把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珠慢慢晒干,水面上荷叶清新圆润,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遥远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家在吴门,人却久居长安。
五月家乡的渔郎是否还记得我。
梦中驾着小舟,慢慢地划入了荷花深处。
【赏析】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
《苏幕遮》翻译和赏析
![《苏幕遮》翻译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298ef7a76e58fafbb003bf.png)
《苏幕遮》翻译和赏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译文]初升的阳光洒满荷塘,荷上已不见夜雨的痕迹。
水面圆圆的荷叶那样清润,一张张在风中摇曳高举。
[出自]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①燎:烧。
②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④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⑤宿雨:昨夜下的雨。
⑥风荷举: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⑦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⑧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⑨芙蓉浦:有溪涧可通地荷花塘。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 浦,水边。
译文1: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译文2:室内燃烧着沉香来消解湿热,鸟雀在欢呼晴天,头伸到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
初升在太阳把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珠慢慢晒干,水面上荷叶清新圆润,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遥远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家在吴门,人却久居长安。
五月家乡的渔郎是否还记得我。
梦中驾着小舟,慢慢地划入了荷花深处。
【赏析】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文翻译赏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全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e5c8a95fbfc77da269b17c.png)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全文翻译赏析[译文]初升的阳光洒满荷塘,荷上已不见夜雨的痕迹。
水面圆圆的荷叶那样清润,一张张在风中摇曳高举。
[出典]周邦彦《苏幕遮》注:1、《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注释①燎:烧。
②沈香:沈,现写作沉。
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暑:潮湿的暑气。
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溽,湿润潮湿。
④侵晓:快天亮的时候。
侵,渐近。
⑤宿雨:昨夜下的雨。
⑥风荷举: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⑦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⑧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⑨芙蓉浦:有溪涧可通地荷花塘。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边。
3、译文1: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译文2: 室内燃烧着沉香来消解湿热,鸟雀在欢呼晴天,头伸到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
初升在太阳把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珠慢慢晒干,水面上荷叶清新圆润,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遥远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家在吴门,人却久居长安。
五月家乡的渔郎是否还记得我。
梦中驾着小舟,慢慢地划入了荷花深处。
4、周邦彦中国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苏幕遮古诗注释翻译赏析
![苏幕遮古诗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9fdde5901020206409c52.png)
《苏幕遮》【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土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解释】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燎沉香〞即烧香。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呼晴:唤晴。
旧时有鸟鸣可占晴雨的说法。
侵晓:快到早上时。
吴门:旧时苏州为吴郡治所,称吴门。
长安:长安〔今西安〕是汉、唐故都,后世以“长安〞借指京都。
小楫〔jí〕:指短小的船桨。
浦:水边。
翻译: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土,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故土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赏析】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土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
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土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土杭州的深深眷念。
此词上片描写盛夏早晨的风景:词人一早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烦闷的暑热也已退去。
窗外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据说鸟鸣声能预测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词人抬头朝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才微微放亮,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似乎也在为雨后新晴而喜悦。
盛夏酷暑时节,难得有这样一个清爽的早晨,词人漫步荷塘边,只见荷叶上的雨珠在朝阳下渐渐变干,看上去更加碧绿净洁,一张张圆圆的荷叶铺满水面。
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间,微风吹过,微微颤抖着更显丰姿绰约。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被誉为写荷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此语“真能得荷之神理〞,寥寥几笔,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尽,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这首词天然真美,不事雕饰,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有一种沉着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这在周邦彦以雕饰取胜的词作中当为别具一格之作,陈延焯称赞此词“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风荷举》
张晓风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然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
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怎样完美自足的世界!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赏析:荷花,从来都是被文人墨客所赞颂的。
它的淡雅、清新,让人无
法忘记!荷花,为何如此美丽?我想,这是因为它像作者所说“唯我而
又忘我”!正是因为它心中充满阳光、快乐,自给自足。
人也要有荷的
精神,学会找乐和满足,这样人才会打心底的快乐,快乐自然会美丽,
像那娇艳欲滴的、红艳得不能再红艳的——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