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通假,区别,其他论文文档]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研究

合集下载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辨析与应用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辨析与应用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辨析与应用在中文的写作与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古今字和通假字两种字形。

这两种字形在形状和意义上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辨析并灵活运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

一、古今字辨析1. 古字古字是指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形式,代表着古代所使用的字形和文字风格。

这些字形多来源于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具有独特的古老韵味。

古字虽然形态优美,但由于其书写繁琐,难以书写与识读,逐渐被后来的更简化的字形所取代。

以"小篆"为例,其中的一种古字形式是"言",在现代常见的字形中则简化为"讠"。

这其中"言"可作为独立字形使用,例如"说";而"讠"则常常作为"讠许"、"讠谈"等的偏旁部首出现。

2. 今字今字是指相对于古字而言的现代汉字形式,是为了简化古字的繁复形态而形成的。

今字的形状较为简练,易于书写和阅读。

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大部分汉字都是以今字的形式存在。

例如,如今我们常见的字形"话",它的古字形为"話",通过简化后形成了现代所用的"话"。

另外还有"足"、"跳"等字形也是通过简化古字形而得来的。

二、通假字辨析通假字是指同音同义但字形不同的汉字。

这些字形虽然不同,但读音和词义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通假字常常被用来进行替代,以增加书写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例如,"鱼"和"鱼",虽然字形不同,但读音相同,意义也相同,因此可以在写作中互相替代。

再例如,"零"和"0",虽然一种是中文汉字,一种是阿拉伯数字,但读音相同,都表示数值"零",因此在写作中也可以互相替代。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是汉字的重要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下面就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分别进行详细解释,阐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古今字通古今字通是指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的通用情况。

这些汉字古今通用,形体未变或变化不大,读音不变或基本相同。

也就是说,古代的汉字在今天的汉语中依然有着一定的使用价值,能够与现代汉字通用。

“水”、“山”、“人”等字古今通用,这些字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在今天的汉语中依然是重要的基础词汇。

古今字通的特点是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泛,这些字的形体没有太大的变化,读音也较为稳定。

古今字通在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汉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古今字通与假字和异体字的区别在于,古今字通是指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的通用情况,即形体和读音基本保持不变;而假字和异体字是古代汉字的变体或衍生形式,与现代汉字有一定的差异。

二、假字假字是指古代汉字的变体或衍生形式,与现代汉字有一定的差异。

这些汉字在古代文献中出现,并且与现代汉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形体或读音上与现代汉字存在一些差异,不能直接通用。

“葯”、“馬”、“餘”等字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繁,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被其它相对规范的字形所替代或规范化。

假字的特点是形体或读音与现代汉字有一定差异,而且在使用上受到了限制。

古代文献中的假字在今天的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一般只在特定的语境或者古文字学研究中才会出现。

三、异体字异体字是指形体不同、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汉字。

这些汉字在形体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但在含义上是相通的,可以互相转换使用。

“学”和“學”、“观”和“觀”、“陆”和“陸”等字在形体上有着一定的不同,但在含义上是相通的。

异体字的特点是形体不同但含义相通,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换关系,可以根据语言的发展和使用需求进行互相替代。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辨析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辨析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辨析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汉字的两种不同形式,它们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古今字指的是从古代形态保留至今的字形,而通假字则是在字形或音韵上与原字有一定差异的字形。

古今字是指自古代以来形态基本未变的字形。

这些字形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形态和意义,比如“人”、“山”、“水”等。

古今字因其字形的稳定性和传统意义的保留,在现代汉字书写和阅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字形承载着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思想的重要工具。

通假字是指在字形或音韵上与原字有一定差异的字形。

这些差异可以是汉字的简化、变形或是取其音义而形成的新字形。

通假字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汉字的书写和阅读的需要,以及适应不同地区和方言的发展。

例如,“车”字在简化过程中形成了“车”字,在不同地区发
展出了“車”的变形,而“马”字在部分方言中发展为“馬”。

在现代汉字书写和阅读中,古今字和通假字的使用相互交织。

古今字保留了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思想的重要工具。

通假字则为汉字的书写和阅读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通过对比和辨析古今字和通假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它们在汉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古今字和通假字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形式。

古今字保留了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通假字为汉字的书写和阅读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对于汉字的正确使用和理解,我们需要正确辨析和运用古今字和通假字。

简述文字通假和古今字的区别

简述文字通假和古今字的区别

简述文字通假和古今字的区别在《说文解字》中,对文字的规范有两个方面:通假和古今字。

它们是汉字的两大特点。

1、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即“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造的字”。

中国文字有一个特点,就是同音代替,读若一音,这就是通假。

如“绝”和“诀”两个字,都是表示死的意思,但是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就用了通假。

又如“家”字,古时可以写作“ jia”,后来写成“ jia”。

“家”的本义是“室内”,但由于读音不同,逐渐演变成了“室”字。

“穴”与“空”古音相同,因此也可通用,“穴”的本义是“孔洞”,后来用于坟墓,变成了“空”。

通假现象很多,只要找出通假的部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就行了。

2、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即“本有其字,而在该书中被用作另一字的。

”一般情况下,凡遇到古今字时,应先读本字,后读今字,反之则倒过来。

比如“江、河、湖”三个字,实际上它们并非古今字,因为它们的读音不同,使用时须特别注意。

江指的是长江,河指黄河,湖指湖水。

又如“日、月、口”三个字,实际上也不是古今字,因为它们都表示“太阳”,但读音不同。

“日”读“目”,“月”读“肉”。

当然,还有许多特殊的古今字,例如“明”、“丘”、“甘”、“肥”等。

所谓“古今字”,其实就是“一字二用”的结果。

例如:白+日=白明;钱+金=钱清;郎+羊=郎情;小+少=小旦;王+二=王二小;伞=伞把……在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以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古今字。

3、异体字。

所谓“异体字”,是指“某些字体写法不同,但含义没有区别的字”。

《说文解字》认为,同时存在几种写法的字为“异体字”。

如“车”,车和马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指四匹马拉的有轮的运输工具。

后来马拉车消失了,人们在车上加了个轮子,这就变成了车。

《说文解字》还认为,同时存在几种写法的字,必定是由某个字产生的。

所以“车”字的第二种写法就是“车”。

《说文解字》指出:“俗体作车,非是。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车子,原来叫做“车”,那么第二种写法自然就是“车”。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前言在中文中,汉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汉字虽然只有26个字母,但是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形态,使得中文字汇可以达到数万之多。

由于历史、地域、文化差异,使得汉字的形态多种多样,因此就产生了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现象。

本文将探讨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和联系,并且会介绍一些例子。

一、古今字的区别古今字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使用的汉字,它们在形态和用法上存在着差异,其中包括已经废弃不用的汉字。

对于汉字来说,古字通常是由繁入简,即由形态复杂的字变为形态简单的字。

例如:“冇”(现已废除)原本是“没有”之意,而“没”则是其简化版。

即:“⻊”(che)在目前只能用在“车”这个词上,但是在古代则可以用在很多汽车技术过程中的“车削”、“车床”等词汇上。

异体字是指同一个汉字,但因书写或印刷等因素而存在不同的形态。

例如,“鱼”字在不同的书写方式中可能会出现“魚”、“魚”和“鮀”等形式。

通假字和异体字的关系:通假字和异体字在概念上可能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是一个汉字的不同变体。

但是它们的产生原因,以及使用方式和场合等方面的差异是不一样的。

异体字是因为文化交流和书写技术等原因造成的,而通假字是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出现的。

异体字有时候与普通汉字的区别很小, 例如“方”和“房”,而通假字的差异则是因为不同的方言发音,组成相同的字音或者近似的字音。

例如,“懒”字与“烂”在广东话和福建话中会有类似的发音,并且在语言使用中得到了相通的使用。

当然,“懒”和“烂”这两个字在其所代表的含义上没有任何交集,只是因为音音匹配,而通假字才得以产生。

而异体字则不同,异体字的变化往往涉及到更换汉字的构成或者造形,而这种变化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是逐渐发生的。

结论因此,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产生原因、形态表现和使用方式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尽管它们也都体现了汉字的多样性和演变,但是具体的涉及领域和使用方式是不相同的。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联系与区别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联系与区别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联系与区别一、产生时间古今字起源于古代文字,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们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变化。

而通假字则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多用于古代的书写、文献等方面,是古代人为了表达某些概念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书写形式。

二、形成原因古今字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古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一些原有的文字无法满足人们表达新概念的需求;古代语言的多样性,使得一些地区或族群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书写形式;古代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变化,也促进了文字的演变和发展。

而通假字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古代书写材料有限,为了节省书写时间和材料,人们常常使用已有的字音、字形相似的字来代替原有的字,从而形成了通假字。

三、书写形式古今字的书写形式比较复杂,它们往往涉及到不同的字符、部首、笔画等元素。

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今字的书写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相比之下,通假字的书写形式比较简单,它们主要是通过替换某个字的某个部分或整个字来形成的。

同时,通假字的书写规律也比较明显,一般都是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原有的字。

四、使用范围古今字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它们既可用于古代的文献、著作等方面,也可用于现代的注释、词典等方面。

而且,古今字的使用是有一定规范和标准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使用的古今字都有一定的差异。

而通假字则主要用于古代的书写、文献等方面,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通假字了。

五、存在时间古今字的存在时间比较长,它们从古代一直沿用到现代。

虽然古今字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它们的使用范围却在不断缩小。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很多古今字已经逐渐被淘汰或替代了。

而通假字则主要存在于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通假字了。

不过在一些古文中,为了保持原文的古意或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方式,有时会使用通假字进行注释或解释。

总之,古今字和通假字虽然都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产物,但它们产生的时间、形成原因、书写形式、使用范围和存在时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浅谈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

浅谈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

浅谈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摘要:古今字、通假字是古代汉语文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是研究问题之一。

普遍认为,古今字是历时用字现象,通假字是共时用字现象。

但是在这种现象之下,当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都是假借字,通假字的本字与通假字都是假借字的时候,又该如何将二者区分开?想要区分两者,应抓住其本质特点,严格划分两者的统辖范围。

并且在对这种现象进行考察时,坚持考察的原则,即将某词在共时阶段和历时阶段的用字现象相结合起来,进一步从文字职能的转移和是否成为后代常规用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考察。

关键词:古今字;通假字;区分问题引言古今字、通假字的教学是古代汉语通论文字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训诂学、文字学、词汇学、语义学、语音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

古今字、通假字在文字部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情况十分复杂,学生在中学语文阶段只接触了通假字的概念,中学语文教材把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种语言现象都混用为通假字。

古今字是大学古代汉语新引入的概念,但在大学古代汉语教材中讲解古今字、通假字部分的内容较少,且对古今字的定义、分类及文选中具体的注释存在着混乱的现象,学生对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概念理解比较模糊。

1古今字的定义(一)古今字的定义古今字是指某词在先后的时代所使用的不同的字。

通行时间在前的称为古字,通行时间在后的称为今字,古字与今字共同构成了古今字。

例如“反”与“返”,“返回”义的本字是“反”,但是为了区别于“反”的其他义项,后来专门新造了一个字“返”来表示“返回”义,所以在“返回”这个义项上“反”与“返”是古今字关系,“反”是古字,“返”是今字。

(二)通假字的概念通假字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人们在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通假字是同一时期的文字现象,解释通假字时,可以采取“A通B”的形式,《阳货欲见孔子》:“阳货……归孔子豚”。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1. 引言1.1 古今字的定义古今字,即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之间的字形差异。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字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形成了古今字之间的差异。

古今字的定义主要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汉字形体上的差异。

古代汉字是指先秦至唐代使用的汉字形体,而现代汉字是指宋代以后使用的汉字形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书写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了古今字之间的差异。

古代汉字的形体往往比较简洁,笔画较少,结构也较为规整。

而现代汉字在经过多次改革之后,笔画更加繁复,结构也更加复杂。

这些形体上的差异导致了古今字的存在。

古今字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书写和识认汉字。

古今字的定义对于我们了解汉字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2 通假字的概念通假字是指在写作中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字。

这些字在古代通常是由于语音上的相似或相关而被视为同一字。

通假字的出现可以带来方便,可以使得写作更加简洁,也可以减少歧义的产生。

在古代,通假字的使用非常普遍,尤其在书法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

通假字的存在也反映了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它们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语音习惯的演变或是方言的传承。

在现代汉语中,通假字的使用虽然有所减少,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

通假字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古代的作品和语言使用。

通假字的概念不仅仅在汉语中存在,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现象。

通假字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演变的规律和历史背景。

1.3 异体字的特点异体字是指在书写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发音和意义相同的字。

异体字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历史渊源:异体字往往源自于古代的书写形式。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书写习惯不同,导致了同一个字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这就是异体字的形成原因之一。

2.繁简关系:异体字有时候会表现为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关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是汉字学中常见的概念。

它们虽然都与汉字有关,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却很大。

下面从不同角度来论述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一、定义和特点1. 古今字:指在不同时期汉字所写的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例如,“宾客”在古代被写作“賓客”,“教育”在古代被写作“敎育”。

2. 通假字:指在文化交流、部分方言、异体字的情况下,不影响意思的汉字替代。

例如,“慶祝”可以写成“庆祝”,“晚會”可以写成“晚会”。

3. 异体字:指同音同义的汉字中,因不同人或地区、历史等原因所产生不同的字形或写法。

例如,“酒”可以写成“酉”,“麒麟”可以写成“麟”。

二、变化的历史古今字是因为汉字的历史和发展而产生的。

在汉字的漫长历史中,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例如,“日”字在古代写为“曰”,现代写法则改为直线、半圆弧组合而成。

通假字则是因为经济文化交流或方言差异而产生的。

例如,广东话中的“饺子”可以写成“餃子”,而普通话中的“篮球”也可以写成“蓝球”。

异体字则是因为个人、地区偏好或历史、文化传承等原因而产生的。

例如,“街”字在一些地区可以写成“衖”,“瓶”字在民间常常写成“缾”。

三、区别和联系1. 区别:可以看出,古今字主要是汉字发展造成的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变化,通假字则是因为不同区域、文化所产生的汉字替换,不影响意思。

异体字则是同音同义不同写法的表现。

2. 联系:这三者之间也存在联系。

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都是汉字的变化和演变,都是汉字发展的一个缩影。

同时,三者也互相影响,例如某个字的异体字也可能成为新的通假字。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举例说明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举例说明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
1.古今字:「愈」字在古代写作「蕩」,字形有所差异,但读音和义
项却一直保持不变。

如「愈病愈厉」和「蕩病蕩厉」在意思上是相同的,
只是字形不同。

2. 通假字:「尚」字在不同的读音和义项上有多种用法。

如「尚书」中的「尚」读音为shàng,表示尊崇;而在「尚未」中的「尚」读音为
shàng,表示仍然。

两者在发音和义义上有区别,但字形完全相同。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出现是由于汉字在不同朝代、地区和文化之间的演
变所导致的。

古今字的变化是由于字形的调整和演变,而读音和义项没有
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而通假字则是因为社会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导致同一
字形被赋予了不同的读音和义项。

这些变化使得汉字更加丰富多样,同时
也增加了阅读和使用汉字的复杂性。

简述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简述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简述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摘要:一、古今字的定义与特点二、通假字的定义与特点三、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四、实例分析五、总结正文:在日常生活中,汉字是我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其中,古今字和通假字是汉字中较为特殊的两类,它们在字形、用法和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简述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字。

一、古今字的定义与特点古今字,顾名思义,是指在古代和现代汉字演变过程中,同一个字在某一时期具有的不同写法。

这些写法在字形、用法和含义上可能存在差异。

古今字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字形的变化、字义的引申和假借等原因。

古今字的例子有很多,如“官”与“官职”、“国”与“国家”等。

二、通假字的定义与特点通假字,又称假借字,是指在古代汉字中,借用一个字来表示另一个字的现象。

这种借用可以是音借、形借或义借。

通假字的特点是字形相近或相同,但读音和含义不同。

通假字的例子有“闲”与“闲逸”、“莫”与“暮”等。

三、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1.字形方面:古今字是同一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写法,字形可能有所变化;而通假字则是借用一个字的字形来表示另一个字,字形一般相近或相同。

2.用法方面:古今字在用法上可能存在差异,但基本上还是表示同一个含义;通假字则表示不同的含义,且用法也可能有所不同。

3.字义方面:古今字的字义可能有所引申或拓展,但根源还是一致的;通假字则借用字义,表示与其原本字义不同的含义。

四、实例分析1.古今字:“官”与“官职”:在古代,“官”字的含义主要是官员的地位和职务,而今义则泛指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等。

2.通假字:“闲”与“闲逸”:这两个字形相近,但含义不同。

“闲”主要表示空闲、闲暇,而“闲逸”则表示悠闲、安逸。

五、总结总之,古今字与通假字在字形、用法和字义上都有一定的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汉字,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是汉字字体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

它们在书写形式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汉字在书写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在汉字书法和文字学研究中,对这三种字形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汉字书法的发展历程和文字演变规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汉字书写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就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古今字通古今字通是指古代文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与现代汉字书写形式相通的字形。

在古代的经典文献中,有不少文字的字形和现代汉字的字形十分相似,或者可以直接用现代汉字来代替。

这些字就是古今字通。

“两”、“百”、“千”等字在古代的字形和现在的字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可以直接用现代汉字来代替。

古今字通在字形上与现代汉字书写形式相通,但在使用上可能有一定的差异。

因为古代的经典文献和现代汉字书写形式不同,所以在古今字通的使用上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需要进行调整。

古今字通的存在,说明了汉字书写形式的一定程度上的延续和传承,同时也反映了汉字书写形式在历史上的变迁和演变。

二、假字假字是指在古代的文字中,有些字的字形虽然与现代汉字的字形相似,但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字(即“假”字)。

这些字在书写形式上与现代汉字相似,但在字义和用法上有所不同。

“骕”(sù)在古代的文字中是一种动物的名字,而现代汉字中并没有这个字,所以“骕”属于假字。

假字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古代文字和汉字书法提供了一定的难度。

因为假字的字形和现代汉字的字形相似,所以很容易在书写和认读时发生混淆。

但是在实际的文字研究和书写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假字进行识别和区分,以确保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异体字异体字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字在书写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古代的文字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字形,这些字形在字义和用法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在书写形式上有所不同。

异体字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书法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书法样式和字体选择。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是汉字字形的一种现象,它们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语义上有着相近或相同的含义。

接下来,本文将对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这三个概念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古今字是指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汉字字形,与现代常用字形有所不同。

古今字的形态变化主要体现在字形的简化或复杂化上。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古代的汉字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发展、变形或被简化,形成了现代常用字形。

“著”字,在古代写成“著”,后来随着演变,现代常用字形写成“着”,形态发生了变化。

通假字指的是在不同的语境或文化背景下,字形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汉字。

通假字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古代方言的存在以及各个方言之间的差异。

由于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在汉字的使用上可能会出现音同形异的情况。

“學”字在粤语中读作“hɔk”,但在普通话中读作“xué”,虽然发音不同,但两个地区都使用相同的字形。

异体字是指在不同的地域或历史时期中,汉字形态上有所差异,但语义相同的字形。

异体字的形态变化是由于汉字在不同地域或历史时期的书写规范、个体书写习惯、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髮”字在古代书写时有两种形态,一种是“長髮”中的“髮”,一种是“草髮”中的“髮”,虽然字形不同,但两者都表示“头发”的意思。

在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古今字和异体字都是历史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但古今字强调的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字形,而异体字强调的是不同地区或历史时期中的差异。

通假字和异体字都是字形的变化,但通假字是在不同的语境下字形的变化,而异体字是在不同的地域或历史时期中字形的变化。

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在语言文字研究、教育以及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和研究古今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以及历史文献的解读;了解和研究通假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在不同地区或文化中的差异以及语言的多样性;了解和研究异体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书写的规范和习惯,同时也有助于拓展我们对汉字字形的认知。

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异同

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异同

论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异同古今字——指古今同词异形,而又有区别意义的一组字。

古字先出,今字是为承担古字的某一部分意义的字。

通假字是指“与‘本字’相对,本有其字的同音替代字。

由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相同点——二者都有字的相互对应关系,其中古今字是古字与今字的对应关系,通假字是本字与借字之间的关系。

如何辨别两个字之间是古字与今字的关系,还是本字与借字之间的关系?就要从二者之间的区别来看。

一、意义的差别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之间意义上一般有联系,而通假字的本字与借字之间一般则无意义上的联系,它的基本借字原则是音近或音同。

“秋阳以暴之”里的“暴”是“曝”的古今字,《说文解字》中有“暴,晞也”,而它的今字“曝”表示的正是“暴”的本意“晞”,可见古字和今字在意义上是有一定联系的。

通假字虽然也有借字与本字意义的相关,但毕竟是少数,不是作为它们间的主要联系来看的,像“胥”与“须”之类的字,它们被划为通假字仅仅是因为读音相同而已。

二、功能的差别功能的差别是古今字与通假字之间最主要的差别。

通假字可以看成是一种用字之法,因为通假字的借字与本字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先后关系,而只是一种字的暂时借用,不管它使用的范围多么广泛,次数如何频繁,总体上来说,并不给汉字增加数量,也无关汉字形体与意义的发展。

古今字总体上来说可以看成是一种造字之法,因为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之上新造出来的。

古今字的产生与发展则同汉字的字形、汉字的音以及汉字的意义都有联系。

因而,它的产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造字之法。

三、时间的差别古今字,是古字与今字的对应,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古字总是在今字之前产生的。

但是,这种先后顺序是相对的。

《诗经.风雨》里“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一句中的“县”字就是古今字一个很好的代表。

《说文解字》中说:“县,系也”。

徐铉注:“此本县挂之县,借为州县之县,今俗加心别作悬义。

”由此可知“县”比“悬”产生得早,也就是说“悬”是“县”的今字。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区别与联系
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是汉语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是人们使用汉字演变和发展的产物,这三种字的区别和联系如下:
一、古今字通
古今字通指的是古代汉字与今天所使用的汉字相同或类似的字形,其中一些字的意思或用法在古代与现代有所不同。

例如:“腹”字在古代有“心脏”的意思,而在现代的意义是“肚子里的器官”;“华”字在古代表示的是“花朵”,现代的意思是“光彩、美丽”。

这些字虽然在写法上与现代汉字有些许差异,但其基本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字相同或类似。

二、假字
假字指的是一些表意不明,但在现代汉字中被广泛使用的字,这些字实际上是根据字义或取音而造的新字。

例如:“非”字,是由“非”与“非”两个字的音加上“非”字的旁组成的,这个新字的意义就是来自“非”与“非”两个字的意义的合并,表示“不是、错误”。

由于其字义不明确,只能根据其所代表的词义进行理解和运用。

三、异体字
异体字指的是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因为不同地区、不同书法家或不同时代而形成的字形不同,但其基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字。

例如:“风”字,不同字体中风旁有时候会画成“几”旁,这是因为在书写过程中,几旁的形状更加简单易写,所以出现了这种异体字。

这种异体字在不同书法家或流派中往往也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意思和用法上没有区别。

总体而言,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都是汉语文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演变过程也反映出了汉字演化和书法发展的历史和变迁。

在学习汉字和文字方面,理解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的区别,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述文字通假和古今字的区别

简述文字通假和古今字的区别

简述文字通假和古今字的区别文字通假是指一个字或词的通用或借代另一个字或词,它和本义没有关系。

古今字是指古代的写法与现在的写法不同。

区别: 1、文字通假,不涉及意义的变化,只改变了书写形式。

2、古今字则既有意义的变化,又有形体的改变。

3、文字通假时,引用这个字时,常可以说这个字的本义;如果引用的是别的字,那么就应该用其本字,而不能用其通假字。

汉字的古今字是指古代的写法与现在的写法不同。

区别:4、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最初是用于占卜,故被称为“卜辞”。

后来成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字的资料。

甲骨文还记载了商朝君王的名字、生活内容、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的要求。

后人学习甲骨文的字体结构,创造了很多种书法艺术。

金文和小篆也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隶书则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为适应实用的需要产生的。

5、甲骨文又叫做“契文”、“殷契”,为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最早是用于占卜,故被称为“卜辞”。

后来,又成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字的资料。

甲骨文还记载了商朝君王的名字、生活内容、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所谓“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因为它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所以它上面的许多文字比较完整,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出原来的字形。

甲骨文大约是在公元前12世纪前后,由殷商的占卜之辞演变而成,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的要求。

后人学习甲骨文的字体结构,创造了很多种书法艺术。

隶书则是在篆书的基础上,为适应实用的需要产生的。

学习书法应先从楷书练起。

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理学理念。

可以说,这段期间是二程洛学体系建构的关键时期,也是二程理学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主要时期。

二程在此期间培养的学生大多成为传播理学的主要力量,据河南嵩县程村二程祠中的《二程门人名单碑》记载,二程一生中培养出的有名学者就有88人之多,并且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

正是由于二程的弟子较多,对二程“洛学”思想不断进行阐释和传播,使得二程“洛学”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和壮大产生了难以忽视的影响。

总而言之,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对理学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程在嵩阳书院将“洛学”思想体系不断补充与完善,使理学思想更加完备,对以后理学的发展与创新产生了积极作用。

另外,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期间培养的大批优秀学者成为传播理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凭借所学促进了理学的南传和发展。

嵩阳书院也正是凭借其对理学发展的重要贡献,提高了其社会影响力,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四、结语统而言之,北宋时期之所以成为嵩阳书院的关键时期,与北宋政府、北宋文人学者以及对理学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北宋初期政府对嵩阳书院的大力支持是书院走向鼎盛的起点,这是后来兴学运动对书院造成的消极影响所不能掩盖的。

同时,北宋文人学者的不断访问和讲学则增加了嵩阳书院的文化厚度,为嵩阳书院注入了长久的生命力和活力。

另外,二程在嵩阳书院的讲学,让嵩阳书院从此与理学结下深厚的关系,嵩阳书院对理学的形成、发展和传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也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透过北宋时期嵩阳书院的发展这一个小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官方的引导是书院发展的主要动力,书院深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而文人学者则是书院发展的主要活力,他们的著作和讲学让书院的生命得以延续。

因此,不管任何时期,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有志之士的加入是嵩阳书院乃至各地书院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450001)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席兰古今字与通假字是古汉语教学与研究的重点之一。

浅谈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浅谈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浅谈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摘要:以《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著作为例来全面探讨古今字、通假字的产生以及古今字和通假字之间容易发生混淆的原因与他们之间的联系。

从字音、字形、时间、文字之间的性质联系等几方面结合《论语》字例来区别三者。

指出在阅读和注释古书时应加以辨认和认真的区别,从而澄清人们对于三者的错误认识。

关键词:古今字;通假字;区别;论语随着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入,术语概念的明晰化已成为更好学习和研究古文的基础。

古今字和通假字一直是传统文学中界限不清的术语。

如语文教材中把“知”和“智”列入通假字的范畴,然而它们却是古今字。

所以以《论语》为例来谈谈古今字、通假字的区别。

1、古今字(1)产生的原因上古时,汉字数量少,又由于汉语中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一音多义的现象。

为了区别,后世就另造新字。

于是古原字和后造新字就成为了古今字的关系。

它们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

如:辟——避,避的本意是法,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本原字产生了假借义“躲避”,于是通过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形符构成后起字,分担“躲避”这一义项。

古今字,指表达同一个字义时,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

(2)古今字的产生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A.词义引申而产生的古今字古字表本义,今字表引申义。

例如:说——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刘槟楠《论语·正义》“说,乐也。

皇本凡说皆作悦。

说文有说无悦。

悦是俗体。

”“说”本义是说明、解释,引申义为高兴、喜悦、后来引申义写作“悦”。

古字表引申义,今字表本义。

例如:华——花,华是古字,花是后起形声字。

华的本义是花。

在汉字演变中,华表示引申义华美、有文采;花,表示本义花朵。

《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B.词义假借而产生的古今字本原字后来用作假借字,后起字表示本义。

许慎《六书》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今长是也。

”例如:莫——暮《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

「论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异同」

「论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异同」

ﻩ论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异同古今字与通假字都是古书中的用字方法,要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首先必须从二者的概念出发。

古今字——指古今同词异形而又有区别意义的一组字。

古字先出,今字是为承担古字的某一部分意义而早的字。

通假字是指“与‘本字’相对,本有其字的同音替代字(同音也包括音近在内)。

由上述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相同点——二者都有字的相互对应关系.其中古今字是古字与今字的对应关系,通假字是本字与(借字)之间的关系。

那么怎样辨别两个字之间是古字与今字的关系还是本字与借字之的关系?这主要就要从二者之间的区别来看了。

(一)时间差别古今字,顾名思义,是古字与今字的对应,所以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古字总是在今字之前产生的。

但是,这种先后顺序是相对的,清代段玉裁所说的“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就很好的揭示了这种时间的相对性。

《诗经.风雨》里“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一句中的“县”字就是古今字一个很好的代表。

《说文解字》中说:“县,系也”。

徐铉注:“此本县挂之县,借为州县之县,今俗加心别作悬义。

”由此可知“县”比“悬”产生得早,也就是说“悬”是“县”的今字。

另外看《诗经.七月》里“四之日其蚤”一句,在此句中,“蚤”是通“早”,指“早朝,是一种祭祀仪式”。

在《左传.隐公元年》中有“不如早为之所”句,而《论衡.问孔》中又有“颜渊蚤死”句,《论衡》成书在《左传》、后,可见“蚤”字通行的同时,“早”已存在。

所以它们之间不是古今字的关系,而是通假字的关系。

(二)关系的差别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情况:(1)一个古字与一个今字相对。

如“女”与“汝”相对。

“女”有“女子、女儿”的意思,但它又假借为第二人称代词,后来另造“汝”代替,如《左传.齐桓公伐楚》中“女实征之”里的“女”。

(2)一个古字与多个今字相对。

如古字“采”与“彩”、“綵”、“採”的对应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研究摘要: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现象,通假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本质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不能正确区分二者。

本文建议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古今字的概念,同时注意规范界定与表述用语。

关键词: 古今字通假字区分古今字是阅读古书必须具备的知识。

从文字学的角度讲,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都是汉字用字的问题,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用字的情况都很纷繁。

这些现象都是古书注解的主要对象,也是训诂学、文字学研究的内容,当然也是《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候不能够正确区分古今字与通假字。

本文拟从古今字的概念、来源、字形特点与意义联系等方面入手,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古今字的概念古今字是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汉语言的发展有关系。

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80%以上,通常一个字就代表着一个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有所发展,词义有所引申,字有所假借,原有的字担负着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记录功能,即一字兼表数义。

后来,为了区别这些意义,也为了减轻原有汉字的表义负担,便以原有汉字的形体为基础,或增加偏旁、或改换偏旁,造出了新的字。

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谓的古今字。

记录同一个词,古用彼字,今用此字;产生在前的叫古字;产生在后的叫今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谊”字下注云:“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

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

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1]段玉裁指出,古字与今字是相对的,在时间上有先后的关系;但我们不能从字体的古与今上来理解古今字。

在古代文献的注疏中,训诂学家们常用“A,古B字”、“A、B,古今字”等形式来注释。

这里的A、B所代表的是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书写形式,因为某些词已经有了新的书写形式,并且这个新的书写形式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为社会所认可,而旧的书写形式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在古籍中依旧存在。

训诂家们认为有必要在注释古书的时候指出来。

我们以《汉书注》为例来说明:①《汉书·高帝纪》:“沛公、项羽追北。

”服虔曰:“师败曰北。

”韦昭曰:“古背字也,背去而走也。

”2②《汉书·高帝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郑氏曰:“县音悬。

”师古曰:“此本古之悬字耳。

后人转用为州县字,乃更加心以别之,非当借音。

”2④《汉书·宣帝纪》:“冬十一月,匈奴呼遬累单于帅众来降。

”颜师古注曰:“遬,古速字。

”2⑤《汉书·宣帝纪》:“朕之不敏,惧不能任。

娄蒙嘉瑞,获兹祉福。

”颜师古注曰:“娄,古屡字。

”2以上五个例子中,“北”、“县”、“来”、“速”、“娄”是古字,后来产生了今字“背”、“悬”、“徕”、“遬”、“屡”。

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指出了这种古今用字的不同,帮助我们疏通了文意,扫除了阅读障碍。

二、古今字的来源古今字的产生是为了分担古字繁重的表意功能。

王筠从造字角度说明了古今字的来源,以及古字与今字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分别文”这一概念。

他在《说文释例》卷八《分别文、累增字》中说:“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

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多义,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也。

”[3]可见,古今字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某些汉字一身兼数职的问题。

人们或者为假借义造字,专门记录假借义;或者为引申义造字,记录引申义的某一项;或者再为本义造字,专门记录本义。

①这些为假借义、引申义、本义所造的后起之字,都是从古字分化出来的。

从形体上看,古字与今字一般都有相承关系。

从词义关系来讲,今字是分担了古字的一部分功能,即:或者分担本义,或者分担假借义、引申义。

从语音关系看,古今字的读音应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

但由于汉语古今语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看起来有些古今字的读音变得不太相同了。

例如“昏”,《说文》:“日冥也。

”4由于古人于昏时举行婚礼,“昏”就逐渐引申出“婚”的意思来。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郑玄笺云:“亲迎之礼以昏时,女留他色,不肯时行,乃至大星煌煌然。

”5诗句的意思是,亲迎者以昏时为期,但出嫁的女子不肯依时而行,以至于夜已极深,明星灿灿之时还没有到婿家。

这里的“昏”用的是本义。

《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昏姻之故,言就尔居。

”郑玄笺云:“樗之蔽芾始生,谓仲春之时,嫁娶之月。

妇之父,婿之父,相谓昏姻。

”5这里的“昏”表示的是与婚姻嫁娶有关的意义。

后来为了区别意义,另造“婚”字专门表示婚姻嫁娶的意义:《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6]这样就有了“昏”与“婚”这样的古字与今字的分别。

三、今字的造字方式 (一)在古字上加注意符弟悌、孰熟、竟境、队坠、涂塗、馮憑、賈價、属嘱、厭饜、县悬、共供、辟避、知智、田畋、戚慼、反返、卷捲、尸屍(二)改换古字的意符说悦、赴讣(三)改变古字的笔画大太、閒間、陳陣、错措从书写特点看,绝大多数古字与今字之间存在着相承关系,即今字往往以古字为基础,另加意符或改换新的意符而成。

②今字专门用来记录古字所表示的某一项意义,这样就解决了一词多义带来的阅读与理解上的歧义问题。

四、如何分辨古今字与通假字从概念上,古今字与通假字不难区分。

但是在具体分析时,却往往将二者混淆起来,通常容易将古今字误判为通假字,而通假字误判为古今字的情况相对较少。

其原因是有二:一是二者都是语音相同或相近;二是我们常常将通假字与假借字一律称之为通假而不加以区别。

从今字的造字动机看,造今字是为了分担古字的某一项词义的记录工作。

古今字突出了汉字的表意特点。

今字或者分担引申义,或者分担假借义,或者分担本义的表意功能。

这几种情况下造出的今字与古字之间,意义上、形体上都有关联,时间上有先后。

我们举例来说明。

在《诗经》中常假借“锡”来表示“赏赐、赐予”这个意义,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5中的“锡”,属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后来造出“赐”字来记录赏赐义。

“锡”先有“赏赐、赐予”这一假借义,后来人们为此假借义造专门的字,造字的方式是改换“锡”字的意符,用“贝”作今字的意符,这样造字也符合今字的意义:从“贝”的字大都与财物有关。

这样,“锡”与“赐”之间便构成了古今字的关系。

再如,《左传》中常以“责”表示“索取”和“债务”。

《说文》“责,求也”,4是“责”的本义。

后世“责”引申出了债务、要求、责任、责备等意义,[8]还被假借来表示積、蹟。

[9]这样,“责”字除了记录本义,还记录其引申义,一字兼数个义项,为方便起见,人们专门造“债”字表示“债务”这个义项。

类似的例子如反与返、属与嘱、队与坠、牙与芽、取与娶、要与腰等,新造的字与古字之间是古今字的关系,二者语音相通或者相近,意义上有某种关联,形体上有相承,造字时间上有先后,今字的出现是为了分担古字的某一项意义的记录工作。

从上面的例子看,因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关系而产生的今字“赐”,是专门用来记录赐予义的,与原先的字“锡”之间是古今字的关系;因为词义的引申关系而产生的今字“债”,是专门用来记录债务义的,与原先的字“责”之间也是古今字的关系,我们不能将这类古今字说成通假字。

判断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前提,首先是要区别古籍中的通假与六书的假借。

古籍中的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假借现象。

古人在写通假字时,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语音符号,而不去考虑它的形体及其本义,如叛与畔、亡与无、无与毋、倍与背、信与伸、矢与屎、蚤与早等,只是注意到了二者语音上的相同或相近。

③而且,借字与被借字之间是共时关系,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六书的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在借用之初,语言里没有这个字,便只好借用与之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来记录,也只是借其音不借其义。

后来由于文字的孳乳分化,被借字分化出了专门表示这个假借义的字,如由“舍”分化出“捨”、由“耆”分化出“嗜”;有些字被假借后,久借不还,其字形更常用来记录假借义,本义反而为人常人所不识。

故而又为本义造字,专门记录本义,如“其”本义是簸箕,假借为虚词后,又造“箕”专门记录本义。

当然也有些字被假借后,本义不显或者丢失,至今没有造新的字来记录,如“我”,金文像一种兵器的样子,假借来表示人称代词,在文献中尚未找到其兵器义的例证。

因此,我们首先要将假借字与通假字区别开来。

假借字是六书的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而通假字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由六书的假借而造的字,是从古字分化而来的,二者之间必然是古今字的关系。

同时,因词义的引申而造的字,也是从古字分化而来的,与古字之间也必然是古今字的关系。

而通假字之间,只是同音替代,是共时关系,与古今字的性质完全不同。

通假字是共时层面的文字现象,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解释通假字时,可以采取“某通某”的办法。

而古今字是历时层面上的文字现象,有先后之分,解释时可以采取“后来写作某”的办法。

这一点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我们提供了范例,④例如用“某,同某”表示异体字,用“某,通某”表示通假字,用“某,后来作某”表示古今字。

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姜氏欲之,焉辟害?”注释云:“辟,后来写作‘避’。

”7又,“谓之京城大叔”注释云:“大,后来写作‘太’。

”7又,“佗邑唯命。

”注释云:“佗,同他。

”7又,“无使滋蔓”注释云:“无,通‘毋’。

”7这种处理方法,与笼统地一律称作“某通某”相比,所界定的范围十分明确,这就避免了通假字与古今字混为一谈的错误。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讲授古今字形成的原因,规范古今字、通假字的术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注释:①有些字被假借后,久借不还,其字形更常用来记录假借义,本义反而为人常人所不识。

故而又为本义造字,专门记录本义,如“莫”本义是暮色,假借为虚词后,又造“暮”专门记录本义。

同样,有些字更常用来记录其引申义,本义不显,又造字来专门的字来记录其本义,如“益”本义是水从容器中溢出,引申为增益、益处等意思,后造“溢”专门记录本义。

②但是也有在形体上看不出联系的古今字,如“亦”和“腋”。

“亦”本义是“腋”,后借为虚字,又造形声字“腋”专门表示本义。

二者之间的音义有相承关系。

③文献中有“距”通“拒”、“财”通“才”这样的例子,二字有相同的声符,但却是通假字的关系。

④当然,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并没有将这一原则坚持到底,有时自乱其章法。

我们倡导用规范的术语来界定古今字、通假字及异体字。

参考文献:[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94.[2]班固.汉书[O].北京:中华书局,1964. [4]许慎.说文解字[O].北京:中华书局,2002.[5]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O].十三经注疏(标点本)[O].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8]徐中舒等主编.汉语大字典[K].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1509.[9]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6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