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汉洛阳城的布局
汉魏洛阳城沿革与北魏都城格局考察研究
汉魏洛阳城沿革与北魏都城格局考察研究境汉魏洛阳城的自然环境汉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重要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区东约15公里伊洛盆地中北部。
古代称之为中土、地中、中国。
洛阳盆地北面有天然屏障黄河和太行山,南面可瞻望嵩高之山,西据崤函,东扼虎牢。
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可谓山川之秀极也。
地处古代早期中国的中部,向周围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
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是构成这里成为天下之中或天下名都的重要条件。
盆地内先后留存下来五座古代都城,汉魏洛阳城处于盆地中最优越的位置。
化汉魏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城址形制变化据文献记载,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
东周(春秋末至战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皆为都城,为都约540年。
城址自周代始建,一直沿用到唐初,使用了约1600年。
该城1954年洛阳发掘队阎文儒先生首先进行地面踏查。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派队考察,已近六十年,获得了城址规模、文化内涵、空间格局等重要收获。
西周时期城址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勘察,早在西周时期(大约公元前9世纪)这里就存在一座规模较大的城址,时代不晚于西周中晚期。
其位于东汉洛阳城中部,东西长方形,大致合当时的东西六里、南北四里。
尽管目前尚无法确定就是西周初年周公所建,但由于它是洛阳发现确认的唯一西周城址,地望又与记载周公所制的成周城有关,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东周成周城址西周末年为避犬戎,周平王东迁洛邑,都王城,此即历史上的东周时期。
至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19年),王子朝在王城作乱,众诸侯在晋侯率领下迁敬王至成周城。
因该城狭小,不受王都,故绕狄泉扩其城,以居敬王。
之后,十代周王皆以成周城为都。
20世纪80年代初,在汉魏洛阳城汉晋大城北墙垣的考察证实了上述记载,城址北部东周夯土是新筑,城址中段东周夯土包砌在西周夯土外侧。
东周时期城圈东西仍为6里,南北已扩为7里,为南北长方形。
汉代城市规划及城市内部结构
汉代城市规划及城市内部结构作者:[陈昌文] 浏览:[444]次来源:[史学月刊一九九九年第三期]内容提要汉代城市有着它固有的城建导向或指导思想。
这突出地表现在注重地理环境、强调庄严重威、流行神学思想三个方面。
且各级城市的建设有着较严格的等级规定。
本文在中心城市的内部结构中,论列了宫殿区、商业区、居宅区、文化区的分布及其特点,欲对汉代的中心城市作一较完整的勾勒。
关健词汉代城建导向城市规划内部结构一城市建设的导向与规划汉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在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众多的城市建设上,颇具时代特色,体现出它固有的城建导向或指导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重地理环境。
汉代对于国都的选择除考虑到政治、经济、军事诸因素之外,同时还考虑到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
《管子·乘马篇》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就是说,在选择国都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理位置和水源条件,并因地制宜地规划城市的城郭和道路。
在《汉书·张陈王周传》中就定都何地问题,有这样一段记载:“刘敬说上都关中,上疑之。
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洛阳,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背河乡洛,其固亦足恃。
(张)良曰:‘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
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刘敬说是也。
’于是,上即日驾,西都关中。
”此段文字,无论是刘敬、张良,还是主张定都洛阳的大臣们,他们在考虑定都地点时,都非常注重自然条件的优劣。
这不能不说是汉代建都思想的一种反映。
注重地理环境的原则,不仅应用于国都的选定,而且也应用于一些中、小城市乃至边城的建设。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保护情况的汇报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管理维护·日常监测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管理维护·开发利用
三、工作体会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
一、树立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统筹考虑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和项目 完成后的维护工作,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 建设和资源浪费。
《汉魏洛阳故城保护总体规划》 《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汉魏洛阳城遗址管理规划》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工程实施·建设框架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公园是依托 汉魏洛阳城遗址,通过模拟复原展 示汉魏洛阳城的城垣、城门、宫殿 、路网、水系等重要遗址,揭示汉 魏洛阳城的平面格局。主要是以宫 城区为核心,以“一轴一殿一环三 门三点”为重点,即:以铜驼大街 为中轴线,太极殿为北端点,向南 延至洛河南灵台、明堂、太学礼制 建筑区,以宫城为中心,连接西阳 门、阊阖门、东阳门,形成东西轴 线,以永宁寺、灵台、东周王陵为 重要节点,构建考古遗址公园的基 本框架,通过主要建筑遗址的保护 展示工程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和区域综合开发利用,在“十三五 ”期间基本建成汉魏故阳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 是我国最大的考古遗址公园。
永宁寺遗址出土比丘头像 莲花化生瓦当
永宁寺遗址出土石螭首
兽面雕砖 永宁寺遗址出土彩珠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出土文物
北魏 仿波斯风格陶盏
东 汉 玻 璃 瓶
北魏 彩绘胡俑
北魏 彩绘骆驼
北魏 彩绘昆仑俑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研究成果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规划先行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工程实施·太极殿遗址
从张衡_东京赋_看东汉都城洛阳的城市建设
第18卷第1期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18No.1 2001年1月JOURNAL OF Z HOUKOU TE ACHERS COLLEGE Jan.2001从张衡5东京赋6看东汉都城洛阳的城市建设X徐丹莉,曾广开(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以张衡5东京赋6所描绘的洛阳城市建筑为依据,着重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东汉立都洛阳的原因和洛阳城市建设的特点。
关键词:张衡;5东京赋6;洛阳;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K921P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30(2001)01-0015-05东汉时期,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当时人口密度最大、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大都市。
张衡的5东京赋6,从文学角度对京城洛阳的繁盛做了精彩的描绘。
我们试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来解读5东京赋6,力求从中发现洛阳城市建设的特点。
一古代的洛阳,具有成为都城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西周初年,周公旦营建洛邑,分为二城。
一为王城,二为成周。
5尚书#洛诰6曰:/卜涧水东,水西,惟洛食。
0/又卜水东,亦惟洛阳。
0正如张衡5东京赋6所说:/昔先生之经邑也,掩观九,靡地不营。
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总风雨之所交,然后建以王城。
0就地理位置而言,洛阳在当时居天下之中,四季最为分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也最适宜洛阳地区。
特别是每至春分、秋分之时,白昼与黑夜的长短比例恰好处于一年的正中间。
所以,东周初年,周平王东迁,以王城为都城。
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盛,周室渐渐衰微,洛阳实际上已失去都城的地位。
秦庄襄王元年,秦国灭掉东周,以洛阳十万户封相国吕不韦为文信侯。
可见到了战国末期,洛阳虽说历经战火洗劫,仍然是一个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都市。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洛阳,洛阳因成周故城遗址而扩大,成为东汉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5括地志6曰:洛阳故城,在洛阳县东北二十六里。
周公所筑,即成周也。
5晋太康地道记6记载,洛阳故城方圆四十里。
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以东汉为时间基点,研究古都洛阳的城市景观发展情况。
以城市和景观发展为两大支流,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探寻东汉时期洛阳城市景观发展脉络。
[关键词]洛阳;古代城市;园林;景观洛阳最早建于夏朝,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在此定都,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居中国“古都之首”。
笔者浅谈东汉时期洛阳都城的城市景观发展,在历史的叙事中演绎古都城市景观之美。
一、东汉城市规划发展汉承秦制,其实“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代的城市规划是对前秦制进行继承和创新。
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正式迁都洛阳。
嗣后,建武二年,“起高庙,建社稷”;建武十四年,起南宫前殿,即千秋万岁;光武中元年,“起明堂、灵台、辟雍”;明帝永平三年,“起北宫及诸官府”,规模始备;肃宗时,宫室台榭,渐为壮丽;顺帝阳嘉元年,修宫殿;灵帝时,又筑造宫。
洛阳作为东汉都城之后,其都邑的规划、宫室的营建与修饰,都优于前朝。
当然东汉洛阳在继承了西汉长安发展城郊不建外廓的传统,城市总体布局以宫为中心,“择中立宫”,以主体宫殿南宫的轴线作为全城的规划主轴线,倡导了以后全国封建社会都城轴线规划的思路。
城市用地按功能规划,宫廷、庙社等功能区多安排在城内和南郊。
洛阳有“四市”,金市在城内,马市、南市、栗市都在城外。
私营手工作坊和里居主要在郊外,只有部分官府手工作坊和里居在城中。
东汉洛阳城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南北约汉代九里,东西约汉代六里,俗称“九六城”。
东汉的洛阳全城共设十二个城门。
东面三个,自北而南为东门、中东门、耗门;西面三门,自北而南为上西门、雍门、光阳门;南面四个,自东而西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自东至西为毂门、厦门。
城内主要街道,都自通城门,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二十四段。
《汉仪》记载“洛阳二十四街”。
据考古推测,大街大宽度约二○至四○米不等。
汉代城市多为沿袭前代旧城,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得不受已有布局的影响,难以说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
汉朝的都城建设与城市规划
汉朝的都城建设与城市规划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都城建设与城市规划不仅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也对后世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汉朝都城的选址与规划、城市功能布局两个方面探讨汉朝的都城建设与城市规划。
一、汉朝都城的选址与规划在汉朝,都城的选址首先考虑地理位置,尤其注重交通便利和战略位置。
汉高祖刘邦在选择首都时,选址洛阳附近的骊山南麓,考虑到地势险要,易于防御,并且交通便利,北连黄河,南通长江。
此后,西汉时期的都城长安则充分利用了地势和水系的优势,坐落在渭水和涝水的交汇处,既便于交通,又能够利用水源。
都城的规划也非常注重布局合理和功能分区。
以长安为例,汉朝初期的长安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为皇城、宫城和坊巷,宫城内有宫殿、厩马场和贵族居住区;外城则分为市肆、民居和手工业区。
这样的规划使得城市功能得到了合理分配,并且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能够清晰地居住和工作。
二、城市功能布局汉朝的都城不仅在选址和规划上注重合理性,还非常注重城市的功能布局。
长安、洛阳等汉朝都城都设有宫殿、市肆、寺庙、学堂等重要建筑和场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和文化氛围。
在汉朝,宫殿是都城的核心,不仅是皇帝居住之地,也是宴会和仪式活动的场所。
皇城内的宫殿建筑宏伟壮丽,体现了皇权的尊崇和权势的象征。
市肆则是都城的经济中心,集中了商业、贸易和手工业活动。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和买家,形成繁荣景象。
汉朝时期的市肆布局合理,不同商品区域分布有序,使得市场运作高效。
寺庙和学堂则是汉朝都城的文化中心。
寺庙供奉着神明,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和宗教仪式。
学堂则是汉朝儒学的重要场所,是文化交流和教育培养的地方。
这些文化设施的存在,丰富了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汉朝的都城建设与城市规划在当时是相对先进和完善的,凝聚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成果。
选址合理和规划合理使得城市具有了良好的交通便利性和防御性,功能布局合理使得城市具备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独特优势。
“象天设都”与东汉洛阳城的空间布局
“ 象天设都”与东汉洛阳城的空间布局
梁轩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350)
摘 要 东汉都城洛阳在周秦故城基础上营建而成,但汉明帝为了彰显东
1期
梁轩: “象天设都”与东汉洛阳城的空间布局
41
格按照《考工记》“旁三门”、“九经九纬”的格局来设置,因而很难说东汉洛阳城的规划遵 循了《考工记》的都城模式。( [4],331 页)
关于东汉洛阳城的空间布局及其规划思想,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周礼》的礼制上, 对于天文玄象在洛阳城营建过程中的影响鲜有涉及。《汉书·天文志》: “凡天文在图籍 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 中 外 官 凡 百 一 十 八 名,积 数 七 百 八 十 三 星,皆 有 州 国 官 宫 物 类 之 象。”[15]日、月、星辰所组成的天文玄象本是古人的一种想象,但在“天人交感”的思维模 式中,“天文”与“人文”之间就会形成了一种自洽的对应关系,所谓“众星列布,体生于地, 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16]。而这种模仿天文星 象的布局结构以营建都城的思维观念,学界称之为“象天设都”。随着陕西靖边渠树壕东 汉墓星象图等诸多天文考古资料的出土,东汉洛阳城的布局中“法天”的痕迹日益明显, 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对东汉洛阳城的布局及其背后的规划思想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1 “太一”紫宫、太微宫与洛阳南北宫制的形成
南北两宫制是 东 汉 洛 阳 城 的 一 个 显 著 特 点,秦、西 汉 时 洛 阳 南 北 宫 就 已 存 在,《史 记·高祖本纪》: 汉高祖即位于汜水之阳,“置酒雒阳南宫”。《正义》引《舆地志》: “秦时 已有南北宫。”( [16],479 ~ 480 页) 光武帝于建武元年( 25) “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 遂定都焉”[17],后又起崇德殿,以南宫为皇宫,但北宫并未偏废。建武后期,郭皇后被废, “别守北宫”( [17],1446 页) 。从郭氏废居北宫来看,当时洛阳北宫相对偏陋,附属南宫。 汉明帝即位后“起北宫及诸官府”( [17],107 页) ,永平八年( 65) 北宫落成,东汉洛阳城 “两宫遥相望”的对峙格局也正式定型( 图 1) 。东汉洛阳南北宫制的形成,固然与周秦故 城的旧有格局有关,但汉明帝有意将“象天设都”的思想贯彻到都城的规划中,也构成南 北宫制最终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 “天有紫微宫,王者象之”
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及其影响
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及其影响作者:聂晓雨程有为来源:《中州学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洛阳汉魏故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四朝的都城。
由于距今时代久远,人们对其形制布局的认识若明若暗。
根据近年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阊阖门等遗址考古发掘材料,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它所开创的单一宫城“建中立极”“五门三朝”等制度开启了都城布局和宫室制度的新时代,说明北魏洛阳城宫城形制对隋唐以降历代都城规划的影响及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汉魏洛阳城;古代都城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8-0120-06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遗址,它实际作为都城300余年,而从开始建都到完全废弃则前后延续五个世纪。
汉魏洛阳城及其宫城情况,散见于古代文献,但语焉不详。
自1954年以来,中国考古工作队对汉魏隋唐洛阳城遗址进行了多次勘察,发表了不少研究文章①,但由于汉魏洛阳城几经兴废,遗墟为多个朝代城址叠加,其形制布局和沿革情况极为复杂,文献记载较为简略,宫城的主要部分尚未发掘,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
本文依据近年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结合文献资料,对洛阳汉魏故城的形制、布局、沿革重新加以探讨,着重阐述它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文献记载的汉魏洛阳城宫城考述东汉洛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和秦、西汉洛阳城的基础上重建的。
西周初周公姬旦营建洛邑,称成周。
春秋时,周敬王将都城由王城(在今洛阳市西工区)东迁成周,称东周。
战国时改称洛阳,秦庄襄王封丞相吕不韦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遂大规模营建洛阳城,其南宫西汉时期尚存。
汉高祖刘邦五年(前198)曾“置酒洛阳南宫”。
②及东汉定都洛阳,始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宫前殿。
”③汉明帝永元三年(90),“起北宫及诸官府”。
永元八年“冬十月,北宫成”。
④东汉洛阳城内的宫苑,主要是南宫和北宫。
古代都城内部建制和布局的变化
三、内城外郭、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的中 轴线的布局
宫城南门(阊阖门 changhe)与城南门 (宣阳门)相对,两门 对直的南北向大街铜 驼街成为全城的中轴 线,宗庙、社稷和中 央官署分布在铜驼街 两侧。
三、内城外郭、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的中 轴线的布局
二是在洛阳兴建外郭 城,“东西二十里, 南北十五里”。在外 城以内划分为320个 方形的坊,每坊四边 均筑墙,即当时一里。 在郭区内四周分布皇 族、官吏、平民的宅 第,还有寺院、工商 和各种服务行业区。
二、城郭相连,城小郭大的布局 大城是官吏和平民居住地,东西约4公里, 南北约4.5公里,平面亦略呈长方形。 大城东北部和中部及偏西处,有许多铁 器、铜器、骨器作坊遗址,是手工业、 商业活动区。还曾发现过春秋墓地。小 城内部也有铁器、铜器作坊遗址,应为 官方手工业作坊。
二、城郭相连,城小郭大的布局
二、城郭相连,城小郭大的布局 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和战争,铁工具与 社会生产发展,使作为一国政治中心的 都城在形制上产生了新的面貌。即出现 城郭相连,城小郭大的布局。 这种形制一直沿袭到西汉时期。
二、城郭相连,城小郭大的布局
齐都--临淄城 古城址在淄河西岸,由大、小两城组成。小城 是宫城,位于大城西南,部分嵌入大城西南角 高地上。小城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2.2公里 左右,平面略呈长方形。有门五座,东、西、 北面各一门,南面两门,其中东、北二门是通 向大郭的门道,为正门,尤以东门为重要。 北部有分布大片夯土基地,今称“桓公台”, 当为宫殿区。
东汉洛阳城
东汉洛阳城由南北两宫 城组成。 东汉初年南宫是政治中 心。由五排宫殿构成的 宠大的宫殿群,位于宫 城中轴线上有却非殿、 崇德殿、中德殿、千秋 万岁殿和平朔殿。 另外,在中轴线东西两 侧各有两排宫殿,约有 30余座,十分壮丽。
秦汉时期的都城建设与规划
秦汉时期的都城建设与规划背景介绍: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都城的建设与规划更是该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秦始皇的长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都城选在了长安。
长安的建设与规划有着许多创新之处。
首先,它采取了规模宏大的城墙建设,城墙周长达37公里,为当时最大的城墙之一。
其次,长安采取了中轴线布局,以皇宫为核心,南北贯穿整个城市,形成了明确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主干道。
这种布局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汉武帝的洛阳汉武帝在位期间,将都城迁至洛阳。
洛阳的建设与规划继承了长安的基本思路,但也有了一些创新。
首先,洛阳扩大了城市规模,城墙周长达67公里,进一步加强了都城的安全性。
其次,洛阳采取了“四门十街”布局,使得城市的交通更加便捷。
同时,汉武帝还在洛阳建造了许多宏大的宫殿和官府,使洛阳成为了东亚的政治中心。
三、都城建设的影响秦汉时期的都城建设与规划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以长安和洛阳为代表的宏大都城,成为了中国封建时期王朝建都的典范,为后世的建都规划提供了借鉴。
其次,长安和洛阳的中轴线布局成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经典模式,至今仍能在许多古代城市中看到这种特点。
此外,秦汉时期的都城建设也为交通、水利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总结:在秦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都城建设与规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们不仅在城市规模和布局上创新,还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汉时期的都城建设与规划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为后世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秦汉时期的都城建设不仅是政治和军事安全的需要,更是统一国家、提升文化层次的象征。
通过秦汉都城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为今天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通过地图,了解河南省洛阳市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
通过地图,了解河南省洛阳市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洛阳市,地处河南省西部。
洛阳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先后有多个王朝在此建都。
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地繁衍生息。
洛阳范围内的黄河两岸、伊、洛、瀍、涧等河流地域上,分布着诸多氏族部落。
原始社会时期的地图夏朝时期,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河洛地区属于豫州之地,也是夏王朝立国和活动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为都。
夏朝时期的地图商朝时期,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就在西亳建都,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期的地图西周时期,武王伐纣,灭了殷商,一开始是在洛阳营建立了国都。
西周时期的地图春秋时期,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将都城迁往到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开启了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的地图战国时期,洛阳是周天子的都城,天下处于诸侯纷争的时代。
战国时期的地图秦朝时期,在秦国统一六国前,秦庄襄王就在洛阳设置了三川郡,郡治设在成周城。
秦朝时期的地图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一开始定都洛阳,后来迁往了长安,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郡治设置在洛阳。
境内管辖有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平、平阴、新成、榖成、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个县,隶属于司隶部管辖。
西汉时期的地图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定都在洛阳,并将洛阳改为雒阳,河南郡改为河南尹,隶属于司隶校尉部。
东汉时期的地图三国时期,曹魏的魏文帝曹丕将都城定在洛阳,又将雒阳改成洛阳,隶属于司州管辖。
三国时期的地图西晋时期,司马氏建立了晋,取代了曹魏政权,仍定都于在洛阳,隶属于司州管辖。
西晋时期的地图南北朝,北魏时期,孝文帝亲政后,他力排众议,声称南伐,实际上是将都城迁到了洛阳。
南北朝,北魏时期的地图隋朝时期,隋炀帝将都城迁往洛阳,改洛州为豫州,后又改为河南郡,后来又恢复设置洛州,管辖有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嵩阳、阳城等18个县。
隋朝时期的地图唐朝时期,将天下设为十道,洛阳属于河南道。
东汉—北魏时期洛阳城市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演变
2003.4.1
东汉一北魏时期洛阳城市形态与
内部空间结构演变
张中印
摘要东汉至北魏时期是洛阳城市发展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段时期。在
这段时期内。洛阳城长期作为一统帝国或北中国地区割据政权的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等中心,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非常的重要的地位。本段时 期内,作为都城的洛阳,其特殊的地位促进带动了洛阳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 并且也影响和奠定了我国以后都城制度的发展。然而以往学术界对于该时段的 洛阳城的研究多限于考古或建筑规划方面,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的研究尚属初步 阶段。本文拟从历史城市地理学的角度入手,借鉴运用现代城市地理学的有关 理论和方法,从城市形态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两个方面来考察汉魏洛阳 城的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以期能对本时期的洛阳城市发展有~个比较全面 切实的认识。并且也希望,一能对相关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缺漏和不足之处稍作 填补,二能借此机会深入理解本段时期我国都城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的特点和规 律,并可为正处于城市大发展时期中的现今洛阳市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一定
the Cao Wei and the Western Jin Dynastyand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In each
important period the distribution ofthe political center、economic center、the residence and others will be the key point discussed.From the upper analysis,we can draw
中国古代都城的“洛阳模式”
中国古代都城的“洛阳模式”“洛阳模式”是指洛阳古都发展的历程、内容和经验,在道路上体现为洛阳古都发展的道路;在制度上体现为洛阳城空间是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的“原型”;在思想上体现为以“天下之中”为核心的建都理论建构;在形象上体现为成熟的中土、仁德都城。
“洛阳模式”具有开创性、整体性、集大成性、包容性、辐射性的特点。
洛阳学是以洛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古今洛阳城市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问。
标签:洛阳学;古代都城;洛阳模式在中国数以百计的古都中,洛阳的地位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从中国古都发展史来看,洛阳都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建都时间最早、立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多,二是古都洛阳对中国古都制度有许多重要的开创和发展之功,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建都观念与都城制度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
笔者曾撰《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①,对洛阳古都空间发展特点及其与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总结和提出了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洛阳模式”新见解。
本文意在旧稿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就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洛阳模式”的核心内涵及特点略述一二,为方兴未艾的洛阳学研究提供一种视角,以求教于方家指正。
一、何谓“洛阳模式”“洛阳模式”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洛阳在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早、立都时间长。
在夏朝至唐朝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洛阳几乎都能成为相应王朝的都城或陪都。
洛阳在都城建置上则包括了三代都城、统一的中央王朝之都、分裂时期区域性都城、少数民族建立的都城和陪都等中国古代都城的主要类别。
从一定意义上说,宋以前几千年中国历史的关键事件、重大场面,许多都与洛阳这座古城有直接联系。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历史若以都城空间规制来划分,大致包括两个时期:封闭式都城时期和开放式都城时期。
前者历夏、商、周、秦、汉、隋、唐,后者含宋、辽、金、元、明、清。
在空间组织形式上,中国古代都城则大致经历了单一宫城的都城(夏时期)、城郭形态的“双城制”都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宫城、皇城和郭城的“三城制”都城(魏晋至明清时期)等历史阶段。
汉朝的皇家园林洛阳宫与长安宫的建设
汉朝的皇家园林洛阳宫与长安宫的建设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建筑艺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在皇家园林的建设方面,洛阳宫和长安宫是汉朝两个重要的旗舰工程。
本文将简要介绍洛阳宫和长安宫的建设特点和影响。
一、洛阳宫的建设洛阳宫是汉武帝刘彻在洛阳建造的宫殿,位于洛阳城的中心地带,占地广阔,建设规模宏大。
洛阳宫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东宫、中宫和西宫。
首先,东宫是洛阳宫的起点,规模较小。
它作为刘彻的住所,以其精美的设计和布局吸引了无数人的围观和赞叹。
东宫的主要建筑是宫殿、花园和游泳池等。
接下来,中宫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洛阳宫的规模。
中宫的主体建筑是贵人大殿和后宫,这些建筑体现了当时汉朝皇室的权威和富裕。
除了建筑本身的精美之外,洛阳宫还有一个庞大而美丽的花园,供皇帝和贵族休闲游玩。
最后,西宫的建设完成了洛阳宫的规划。
西宫是洛阳宫最大的部分,有着许多与政务相关的建筑和设施,如议事堂、图书馆和帝王陵墓等。
西宫的建设展示了汉朝帝王的威严和智慧,也为洛阳宫增添了一份庄严和厚重的氛围。
二、长安宫的建设与洛阳宫不同,长安宫是汉朝的皇家园林,位于今天的西安市,是汉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长安宫的建设历经了许多朝代的更替,汉朝是其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长安宫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初期建设和扩建。
初期建设由汉高祖刘邦自己亲自操刀,使用大量人力物力,耗费了许多年时间。
长安宫包括主殿、后宫、园林和狩猎场等,基本上满足了当时的政治和居住需求。
在汉武帝时期,长安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新建的宫殿和庭院结构更加复杂,气势更加壮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宫内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其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为皇帝和贵族提供了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居所。
长安宫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项目,更是一个政治和文化的象征。
它不仅彰显了汉朝帝王的统治力量,还展示了汉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三、皇家园林对汉朝的影响洛阳宫和长安宫是汉朝皇家园林建设的杰出代表,它们的建设不仅仅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对后世的园林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范文
《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篇一一、引言洛阳,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之一,其城市空间演变承载了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变迁。
自周朝至清末,洛阳城市空间历经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不仅体现了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独特风格,更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重点探讨古代洛阳都城的空间演变过程,通过文献研究、历史地图与考古发现等多重证据进行深度解析。
二、洛阳城市发展概述自公元前16世纪西周建立后,洛阳成为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经历了多个朝代、多种因素影响,如战争、灾害、政策调整等,使洛阳的城市空间得以发展壮大,亦产生了空间形态的变化。
具体的发展阶段可以归纳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及唐宋时期等。
三、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的阶段分析(一)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洛阳城市的布局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其空间结构主要受当时政治、军事及社会生活等因素影响,以宫殿区为核心,居住区、市场区等环绕分布。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色彩。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洛阳城市空间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扩张。
宫殿区、居住区、市场区等更加明确,同时出现了商业街区、市井等新空间形态。
此外,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洛阳成为重要的商贸城市,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城市空间经历了较大的调整和变化。
由于战乱频繁,城市遭受了严重破坏。
然而,这一时期的洛阳在文化传承上却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兴盛,使得城市空间中出现了许多寺庙建筑。
(四)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洛阳城市空间演变的又一高峰期。
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洛阳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分区更加明确。
在宫殿区之外,出现了大量的居民区、商业街区以及园林等休闲娱乐场所。
此外,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四、影响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的因素分析(一)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国怪谭:东汉洛阳城
三国怪谭:东汉洛阳城上回说到,东汉洛阳皇宫的正门,是南宫朱雀门,上有两只铜雀,与天相接。
至于苍龙门、玄武门、白虎门有没有铜铸苍龙、玄武、白虎,并没有记载。
但汉代皇宫内,多用铜像装饰。
《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使掖庭令毕岚铸铜人四,列於苍龙、玄武阙。
”如果是四个铜人,那么正好苍龙阙外立两个,玄武阙外立两个。
朱雀门上有铜朱雀,苍龙、玄武门外有铜人,白虎门外有什么?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苍龙、玄武门外的铜人,是汉灵帝生活奢侈的象征,没有实际意义,纯属自己看着好看的。
要摆,三座门外都摆呗!难不成白虎门有什么特殊意义?白虎门确实有特殊意义,因为东汉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就在白虎门外白虎观举行,史称“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会议自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以来,儒学就成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国学”,但经历秦始皇“焚书坑儒”,汉代留下的儒学经典各异,各派儒生争执不休。
王莽乱政后,趁统治力削弱的时候,各家异派也趁机抬头。
再加上光武帝刘秀以“谶纬”起家,宣布“谶纬”为官方统治思想。
那么“谶纬”和“儒术”会不会有冲突呢?再加上其它各派对经典的解读,于东汉章帝四年,在白虎观内,召集全国饱学之士,讨论经典异同。
这次会议,终于统一了儒门各派思想,加强了儒术的地位,并且宣扬“天人合一”思想,让谶纬和儒术结合起来,使儒家经书变成圣经,捧孔子成为神人,儒家的统治地位正式确立。
这次会议的纪录、讨论、决议,整理后就形成了著名的《白虎通义》。
白虎观也就成了研习学问、讲经论道之所。
《白虎通义》不知道是不是灵帝时期,尚有一群老腐朽驻守在白虎观,见到奢靡之风,冒死“直谏”,宦官和灵帝不愿找这麻烦,才不在白虎门外装饰铜像。
灵帝确实很喜欢各种铜铸的玩意儿,除了苍龙、玄武门前的铜人,还在玉堂殿和云台外铸铜钟四口,按布局来说肯定是玉堂殿左右两口,云台左右两口了。
玉堂殿和云台,都在洛阳南宫。
前面说过,洛阳南宫,秦时即有,为吕不韦的别苑,秦始皇巡幸时,见宫殿堂皇,便当做离宫,后来刘邦入主洛阳时,也居住在南宫。
城与墙(一百四十八)洛阳城
城与墙(一百四十八)洛阳城洛阳城洛阳城是指在今洛阳市境内所建的古城。
历史上曾多次修建洛阳城:一是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的汉魏故城;另一为在汉魏故城西18里今洛阳市区的隋唐故城;金元时期修筑的城墙;明清时期在金元旧城上重筑的城池。
汉魏洛阳故城城址在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之处。
西周初建雒邑,在此筑城,称成周。
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代称洛阳。
由于该地在汉魏两代最繁盛,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全城周长14公里。
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东、北、西三面城墙保存较好。
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到7米。
北墙长约3700米,宽25到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
曾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国都所在地,因隋炀帝在汉魏洛阳城西重新建隋唐洛阳城,因此又被称为汉魏洛阳故城。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汉魏洛阳城是以战国后期吕不韦改建的洛阳城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汉魏洛阳城平面接近方形,周长近14公里,东、西各修三门,南设四门,北建二门,即十二门。
建武二年(26年),刚刚建立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于城外东南侧建宗庙,于城外西南侧设社稷。
随后又在城内北侧、城外以东,城外以南开金市、马市和南市等集市。
宫城建筑最初只有南宫,汉明帝永平三年至八年(60年—65年)于南宫以北新筑北宫,从而形成了南北二宫城相互对应居于城中的格局。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雒阳城为董卓焚毁破坏。
汉献帝曾迁回西京长安城,后被曹操挟至许昌。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改元黄初,建立曹魏。
黄初元年十二月,初营洛阳宫。
十二月戊午,曹丕至洛阳。
曹魏时,洛阳为五都。
城市建筑,除废弃南宫为闾里外,基本恢复东汉时期雒阳城之旧貌。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开始大规模增修并改造洛阳城,扩大市区面积,增加小市、四通市、大市等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