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建议完成时间:45分钟)一、理解型默写(16分)1.唐朝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月亮创设了一种朦胧凄清的意境,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贾生》中表现汉文帝看似求贤若渴、赞美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以否定形式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的道路犹如行走在万山深处,充满困难,奋斗要放眼长远。

7.赵师秀在《约客》中“闲敲棋子”等待,客却“有约不来”,原因很可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约客》中写主人约客不至的失落、无奈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古诗赏析(2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题。

(5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1)赏析古诗可以从多角度进行,下列对《泊秦淮》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和画面,具有朦胧、孤寂、悲凉的特点。

B.诗中所影射的真正的“不知亡国恨”的人并不是“商女”,而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木兰诗》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可汗..(kèhán)辔.头(pèi)鞍鞯.(jiān)B.啾.啾(jiū) 朔.气(suò) 燕.山(yān)C.云鬓.(bìn) 金柝.(tuò) 机杼.(zhù)D.红妆.(zhuāng) 军帖.(tiě) 傍.地(bà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B.出郭.相扶将(外城) 唯.闻女叹息(只)C.朔.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功)D.赏赐百千强.(有余) 军书十二卷...(十二本) 3.选出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B.旦.辞爷娘去C.女亦无所思.D.双兔傍地走.5.下列对《木兰诗》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对偶和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表现出木兰的英勇善战,赫赫战功。

B.这首诗选自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诗中“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互文,烘托了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

D.这首诗对木兰从军的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奔赴战场时的心态和回家后家人的欢乐等写得比较详细,而对木兰的军旅生活却写得较为简略。

6.填空。

(1)《木兰诗》选自朝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它的姐妹篇是。

(2)这首叙事诗以为线索,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安排了“替爷征”(以下都用三个字概括)“”“赴戎机”和“”“”五个情节。

7.《木兰诗》是我国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代编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约客》赵师秀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1.解释词语幽篁:幽深的竹林啸:长常的口哨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3.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优美、高雅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

(2分)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展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5.《竹里馆》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请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诗中的作用。

(2分)答: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7.“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说说“独”字好在哪里?(2分)答:“独”是“独自”的意思。

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8.请赏析一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艺术特色。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研究习题七首含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研究习题七首含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课外古诗词研究习题七首含答案一、选择题1.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A. 王安石B. 苏轼C. 李清照答案:A2. 《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下一句是?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答案:A二、填空题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正确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5. 请简要描述《宿建德江》的意境。

答案:《宿建德江》描绘了秋日江边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6. 请简述《春晓》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案:《春晓》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通过对春天的早晨的细致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论述题7. 请结合《望岳》和《登鹳雀楼》,论述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答案:《望岳》和《登鹳雀楼》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首诗的主题不同。

《望岳》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而《登鹳雀楼》主题是描绘江山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其次,两首诗的表现手法不同。

《望岳》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对泰山雄伟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而《登鹳雀楼》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楼上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首诗的情感表达不同。

《望岳》情感激昂,充满了壮志凌云的豪情;而《登鹳雀楼》则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综上所述,两首诗在主题、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教部编七年级语⽂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参考译⽂】迷离⽉⾊和轻烟笼罩寒⽔和⽩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仍在⾼唱着⽟树后庭花。

【阅读赏析】1.体会“烟笼寒⽔⽉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2.如何理解“隔江”⼆字?3.作者对商⼥唱《后庭花》⼀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4.全诗表现了诗⼈怎样的感情?(⼆)贾⽣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贾⽣才调更⽆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问⿁神。

【参考译⽂】汉⽂帝求贤若渴,竟然在宣室接见了曾经被放逐的⾂⼦贾谊,贾谊的才华确实还是是那样⽆与伦⽐。

可叹的是,空有了⽂帝挪前席位与⾂⼦近如此投机的交谈,因为他们探讨的不是天下民⽣⼤事,⽽是那些虚妄的⿁神之事。

【阅读赏析】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怎样的情感?2.这⾸诗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3.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4.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莫⾔下岭便⽆难,赚得⾏⼈错喜欢。

政⼊万⼭围⼦⾥,⼀⼭放出⼀⼭拦。

【参考译⽂】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的⼈⽩⽩地欢喜⼀场。

当你进⼊到崇⼭峻岭的圈⼦⾥以后,你刚攀过⼀座⼭,另⼀座⼭⽴刻将你阻拦。

【阅读赏析】1.末句的“放过”和“拦”⽤了什么修辞⼿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四)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落灯花。

【参考译⽂】黄梅时节,在⼀个梅⾬绵绵的夜晚,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这时已经是半夜了,诗⼈的朋友却没有如约来下棋,他⽆聊地敲着棋⼦。

灯灰震落在棋盘上,⼼中有些失落。

【阅读赏析】1.诗中开头两句运⽤了的修辞⼿法,描写了 (季节)江南特有的景⾊。

2.请你⾃选⾓度,对“闲敲棋⼦落灯花”⼀句进⾏赏析。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一、《约客》赵师秀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诗中让人感受到雨夜诗意般的情致或介绍季节和环境的诗句是: , 。

(2)这首诗中细微的动作形神兼备,达到与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相同效果的诗句是: , 。

二、《竹里馆》王维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的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诗句是: , 。

(2)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 。

(3)诗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诗中有画的优美语句是: , 。

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句子是: , 。

四、《逢入京使》岑参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诗人极具夸张地写自己的思乡情结,暗暗透露想要鸿雁传书想法的诗句是: , 。

(2)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是: , 。

(3)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是: , 。

五、《晚春》韩愈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 。

(2)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 , 。

(3)体现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

六、《贾生》李商隐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一、学习《泊秦淮》杜牧1、作者作品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

以济世之才自负。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诗歌欣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写景——夜景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诗歌欣赏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

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

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

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诗人在此用了曲笔。

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

“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

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4、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二、学习《贾生》李商隐1、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外古诗阅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外古诗阅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外古诗阅读综合考试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Ⅱ卷主观题第Ⅱ卷的注释(共18题;共61分)1.(5分)(2020·营口模拟)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问题。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纳兰容若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

意谓消息隔绝。

(1)(1分)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的题目是。

(2)(3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22九下·河口开学考)课外古诗鉴赏山行留客张旭【唐】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2.(3分)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3分)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2022七下·新昌期中)古诗文阅读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4.(4分)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5.(4分)“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2021八上·盐池期末)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6.(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淹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出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7.(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022七下·沭阳月考)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夏意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后作业——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后作业——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二、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5.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6.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句子是“,”。

7.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表达了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

8.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写笛声暗送,似乎意在飞来给在外做客的人听,以触动其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9.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10.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11.韩愈在《晚春》中,写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的句子是“,”。

12.韩愈在《晚春》一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实则是对它们更深层次赞许的句子是“,”。

三、划分句子朗读节奏1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弹琴/复长啸B.散入/春风/满洛城C.故/园东/望路漫漫D.草树/知春/不久归四、古代诗歌阅读14.(四川南充中考)阅读《竹里馆》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15.阅读《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述离别之情。

B.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D.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全在于描写音乐之美,笛声之婉转。

(2)“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字富有表现力,试简要赏析。

16.阅读《逢入京使》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②阅十余岁________③转转不已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

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答案】(1)倒塌;经过;停止(2)①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主观臆断吗?(3)D【解析】【分析】(1)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情景式默写练习题【上册】观沧海曹操1.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诗中总写景物(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诗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诗是叙事,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诗中写景叙事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李白在诗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1.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诗中写游子思乡情深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曲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曲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该曲的主旨句(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李白1.诗中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诗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句子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诗中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心情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诗中写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句子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1.诗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忠——尽己报国的责任第1篇犬救幼女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

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

俄大雪,母薄暮①负薪归,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注释】①暮:傍晚。

②竟:终。

③绝:死。

④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母未时上山采薪..( ) (2)幼女随之不及.( )(3)母薄.暮负薪归( ) (4)或.堕井( )2. 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节奏。

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2)犬倚偎在旁,乃不死。

4.从文章内容来看,文中的犬有什么特征?【参考答案】1. (1)砍柴(2)赶上(3)迫近、接近(4)或许2.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

3. (1)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没有办法找到她女儿。

(2)狗依偎在旁边,(女儿)竟然没有死。

4.文中的犬忠诚、讲义气、重感情。

第2篇杨万里忧国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

②偏:固执。

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

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⑤掖垣:泛指高官。

⑥僭(jiàn):超越本分。

⑦邸(d ǐ):此指官府。

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

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必大无善.语( ) (2)尝.筑南园( )(3)属.万里为之记( ) (4)亟.呼纸书曰( )2.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阅读练习和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阅读练习和答案

部编版七下课内课外古诗赏析(全)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一、【译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译:月夜,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会儿弹弹琴,一会儿吹吹口哨。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二、【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三、【考试链接】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八首习题解答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白居易。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离别古原草场的情景。

3. 诗中的“古原草”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古代的草原。

4. 诗中的“送别”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作者要离开这片草原。

5. 诗中作者对古原草的感情如何?- 答:作者对古原草充满了眷恋之情。

第二首:《静夜思》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李白。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在深夜思念亲人的情景。

3.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床前有一轮明亮的月光。

4. 诗中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李白在旅途中思念家人。

第三首:《登鹳雀楼》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王之涣。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景色和感受。

3.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什么意思?- 答:意味着白天的阳光逐渐西沉,黄河水流注入大海。

4. 诗中作者对登高远望的感受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登高远望的兴奋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王之涣游览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感。

第四首:《望江南》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杜牧。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作者对江南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3. 诗中作者对江南的景色有何描绘?- 答:作者描绘了江南的水乡、山色和花草。

4. 诗中作者对江南的思念如何表达?- 答:作者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来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5.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写作背景可能是杜牧在北方思念故乡江南的景色。

第五首:《悯农》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李绅。

2.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描写了农民的辛劳和生活困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1) ,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故园东望路漫漫, 。

, 。

(岑参《逢入京使》)二、阅读理解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风景?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①李益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

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1)从《春夜洛城闻笛》这个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测试题与答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赏析测试题与答案一、阅读下面的课内古诗,完成相应的题。

(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这种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2分)3.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5.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6.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三)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本诗的体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1)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四)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图。

10.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11.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五)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一、积累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

(1)杜牧,字,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朝代)文学家。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之为“小杜”,与合称为“小李杜”。

(2)《贾生》的作者李商隐是(朝代)诗人。

诗中的“贾生”指的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3)杨万里,字,世称“”,南宋诗人。

(4)赵师秀,南宋诗人,“”之一。

2.默写。

(1),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2)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3)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4)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5)杜牧的《泊秦淮》中,“,”两句表面上是在批评商女,实际上是在批评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晚唐统治者。

(6)李商隐的《贾生》中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不关心国事民生的两句诗是:,。

(7)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以否定的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人们往往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的句子是:,。

(8)《约客》中,诗人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9)《约客》一诗中“”一句,通过一个小小的动作描写,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态。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泊秦淮》,回答问题。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此诗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奔放直接,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之作。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享乐游宴的场所,繁华一时。

诗人夜泊于此,目睹当朝统治者的昏庸荒淫,认为他们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因此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一)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参考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阅读赏析】
1.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2.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4.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参考译文】
汉文帝求贤若渴,竟然在宣室接见了曾经被放逐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华确实还是是那样无与伦比。

可叹的是,空有了文帝挪前席位与臣子近如此投机的交谈,因为他们探讨的不是天下民生大事,而是那些虚妄的鬼神之事。

【阅读赏析】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3.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4.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