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人口第Ⅱ课时作业专题过关检测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2018·广东惠州模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下图完成1~2题。
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 A )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2.据图推测,1990~2019年,上海市( C )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促使制造业向外迁移,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第2题,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就业比重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人口增加,说明了就业呈现出了分散化趋势,故C项正确,A项错误;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故B项错误;远郊区的就业比重上升,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
(2018·衡水一中一模)“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
读下图,完成3~5题。
3.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D )A.房价较低B.就业机会较少C.交通便捷D.购物方便4.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轴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
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B )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5.若左图中y轴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
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A ) A.L1→L2B.L3→L4C.L5→L6D.L7→L8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所以距离市中心较远,工资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消费水平低,房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练8【人口与城市】附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练8【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
读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D.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解析: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答案:D2.促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B.工业化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C.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可D.人口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促使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答案:D[2018·江西八校4月联考]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各地点房价最大差值(元/平方米)可能是()A.6 000B.5 000 C.4 000 D.3 0004.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A.M点B.E点C.F点D.P点解析:第3题,图示房价最高处在D点附近,为6 600~7 600元/平方米之间;最低值在P、K两地附近,为1 600~2 600元/平方米之间;则差值介于4 000~6 000元/平方米之间,但不会等于6 000元/平方米,故最大差值可能是5 000元/平方米。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是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和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A.人口减少B.科技进步C.劳动力增加D.政策改变2.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人们生活质量提高B.人口老龄化严重C.生态环境恶化D.环境质量提高下图示意安徽省2012-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户籍常住比(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值)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期间安徽省()A.人口迁移以净迁入为主B.常住人口数量多于户籍人口数量C.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D.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缩小4.安徽省户籍常住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A.户籍制度调整B.生态环境改善C.生育政策改变D.就业机会增加下表为2019年北京市部分区人口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自然增加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5.表中()A.东城区由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多,常住人口密度最大B.海淀区自然增加人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门头沟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D.通州区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异大6.影响表中四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候①水资源①经济水平①发展历史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201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8.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2019届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人口第Ⅱ课时作业专题过关检测(最新整理)
[专题过关检测]专题验收,高考能力实战冲关一、选择题人口支持比是指适龄劳动力人口(15~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比。
当人口支持比大于7.5时,经济高速增长;小于7.5且大于4.8时,经济中速增长;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
下图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的人口支持比变化趋势(含预测)图。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四国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 )A.①国 B.②国C.③国D.④国2.据图推测,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是( )A.1992年B.2000年C.2020年D.2050年3.下列有关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的劳动力人口短缺B.②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C.④国比③国经济总量大D.②③两国均为发达国家解析:1.D 2.C 3.A 第1题,由人口支持比的概念可知,人口支持比越大,说明老年人口越少,人口年龄结构越年轻。
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国中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④国。
选D。
第2题,四国中中国和印度劳动力人口比较多,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故③国为中国,④国为印度。
人口支持比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大致是2020年。
选C。
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国为中国,④国为印度。
中国经济总量比印度大,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C、D错;由图可知,约1992年以后,②国人口支持比一直大于①国,即①国(日本)老年人口比重大于②国(美国),人口老龄化比②国更严重,劳动力人口短缺,故A对、B错。
选A。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人口问题最显著的表现是低生育率和人口外流。
据此完成4~5题。
4.东北三省人口生育率低的原因是( )①人口外流严重 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 ③自然条件恶劣 ④城市化水平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分别是( )A.社会文化 新建综合性大学B.自然环境 加大对北大荒的开发力度C.政治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D.经济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解析:4.C 5.D 第4题,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多,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故人口生育率低,C项正确;人口外流跟生育率无关,故A项和D项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自然条件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故B项错误。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水文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过关检测]专题验收,高考能力实战冲关一、选择题(2018·广州一模)下表是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水汽输送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我国该区域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A.信风B.西风C.东南季风D.东北季风2.我国该区域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3.我国该区域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A.河流B.湖泊C.冰川D.土壤解析:1.B 2.A 3.C第1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区域的东部边界的水汽输入为零而西部边界输入的较多,由此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区。
影响我国干旱区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西风,是高空西风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的降水。
第2题,我国干旱区主要受西风影响,水汽的最主要源地是大西洋。
第3题,我国干旱区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高山地区的冰川。
干旱区的河流、湖泊少,不是水汽储存区域。
此区域土壤干燥,以沙土为主,不是水汽储存区域。
(2018·包头一模)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
从多年平均状况来看,鄱阳湖作用在4~6月较强,而长江作用主要发生在7~9月。
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会影响到长江和鄱阳湖的相互作用。
三峡水库一般4~6月放水,7~9月少量蓄水,10月大量蓄水。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地势5.关于三峡水库调蓄作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4~6月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鄱阳湖洪涝灾害B.4~6月减弱了长江作用,可能减弱鄱阳湖洪涝灾害C.7~9月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鄱阳湖旱灾D.7~9月减弱了长江作用,可能减弱鄱阳湖旱灾解析:4.B 5.A第4题,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主要受长江、鄱阳湖水位高低差异的影响。
影响水位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所以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B对。
【师说】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时过关练习8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过关练习8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一、选择题图甲为某地牧草生长与乳牛草料需求量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偏低B.降水偏少C.乳牛大量繁殖 D.鲜草供应偏多解析:结合图甲和图乙可知,图中阴影部分形成于该地区冬半年,此时牧草生长量较少,不能满足乳牛对草料的需求。
由图乙可知此时降水量较多,气温偏低,牧草生长较慢。
答案:A2.该地乳畜业发达,既生产新鲜牛奶,也外销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
该地可能位于( ) A.意大利 B.阿根廷C.澳大利亚 D.美国解析:由该地气候类型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选项中只有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而阿根廷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且位于大陆东岸,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该地可能位于澳大利亚。
答案:C下图为加拿大植被、农业区分布简图。
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加拿大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气候C.地形、水源 D.矿产资源解析:加拿大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温和,农业发达。
答案:B4.有关图中甲、乙两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农业区地广人稀,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乙农业区城市众多,适合发展乳畜业C.甲农业区水热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D.乙农业区温和湿润,适合发展花卉种植业解析:甲农业区地广人稀,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乙农业区城市集中,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故乳畜业发达。
答案:B文化遗产之一。
读图回答5~6题。
.该种农业生产模式与下列哪个要素密切相关( ).养殖技术.灌溉系统由图文材料可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所在地区位于河流中下游,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水稻生产。
这里溪谷纵横,奇峰挺拔,地势起伏大,可以充分利用地在地势相对高处种植水稻。
该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基础是这里特殊的地理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形成原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3)从修建水利设施、加大科技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分析。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大气第Ⅱ课时作业专题过关检测含答案解析
2[专题过关检测]专题验收,高考能力实战冲关一、选择题(2018· 河南郑州二模)某气象站对武汉城郊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某塑料大棚内、外气温进行了逐时对比观测。
如图为该气象站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 2 月温度日变化曲线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为阴天和晴天两种天气条件下大棚内、外气温日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 1~3 题。
1.表示该地 2 月晴天大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 .甲 C .丙2.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晴天大棚内气温C .晴天大棚外气温B .乙D .丁B .阴天大棚外气温D .阴天大棚内气温3.常见大棚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大部分为 23℃~28℃,上限温度为 35℃。
2 月,该地菜农需揭膜降温的时间段是()A .5~7 时C .18 时前后B .11~15 时D .24 时前后解析:1.D 2.B 3.B 第 1 题,大棚起到温室的作用,棚内气温高于棚外,晴天气温高于阴天。
武汉2 月份是冬季,晴天大棚内气温日变化较大,对应丁曲线。
甲曲线为阴天时棚外气温日变化曲线,乙曲线为阴天时棚内气温日变化曲线,丙曲线为晴天时棚外气温日变化曲线。
第 2 题,根据前面分析,晴天时气温高于阴天,气温日较差比阴天时大。
阴天时棚外气温最高值比棚内低,最低值比棚内高,气温日较差最小。
第 3 题,由题干可知,常见大棚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大部分为23~28℃,上限温度为 35℃。
从纵轴 35℃刻度处做水平线,与棚内气温曲线相交,从交点处做垂线,与横轴交点,判断时间。
月,该地菜农需揭膜降 温的时间段是 11~15 时。
暖湿气流经过冷的下垫面形成平流逆温,在逆温层以下,水平流雾(如图)。
2018 年春节期间,琼州海峡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行、航空运输和公路交通造成了极大影响,导致港口过海旅客、图文材料,完成 4~5 题。
汽凝结便形成了平流雾,对海峡通车辆大量滞留。
读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018年春节(2月)期间琼州海峡两个星期天气预报(单位:℃)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1820252725252626272725202123 1214141718192021202018161617天气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阵雨阵雨阵雨~多云阵雨风4.根据材料,判断琼州海峡大雾天气的起止时间最有可能是()A.15~22日C.12~17日B.17~22日D.22~25日5.若图2是春节期间的全国海平面等压线图,则最有可能是哪一天的()A.21日C.15日B.18日D.12日解析:4.A 5.D第4题,东南风来自较低纬度,是暖气团,遇到较高纬度水面,可能形成雾。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复习卷 第一章 人口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通关检测第一章人口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密度分布模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2.下列关于上述四国人口密度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④国中南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结合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黑河—腾冲一线东西部地区比较表地区面积比例人口比例人口密度/ (人•km-2)东部地区46% 96% 222西部地区54% 4% 93.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水文和农业D.历史和经济4.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人类诞生以来,经过漫长的繁衍与迁徙,如今分布在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上。
各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为不均。
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各纬度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40°N—60° NB.20° N—60° NC.0°—20° ND.0°—20° S6.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人口数量多,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温带地区温度和降水适宜B.南半球温带地区地势起伏大C.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陆地面积大D.北半球温带地区开发早7.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多呈点状、线状分布的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水源的影响C.政策的影响D.文化背景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2亿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2019年高考地理专题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
滚动检测二范围:必修①②综合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
读“我国某地‘天坑’图”(右图),完成1-2题。
1.5月20日正午时刻,地质考察队员发现太阳光刚好直射到“天坑”底部的原始森林。
到下一次正午阳光刚好直射到原始森林大约需要()A.1个月B.2个月C.4个月D.5个月2.喀斯特地貌的现实意义是()A.土壤肥沃,农业价值高B.地下水具有医疗作用,医药价值高C.风景秀美,旅游价值高D.地下水丰富,水资源价值高读“亚洲部分地区2015年10月15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3-5题。
3.图示时刻,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概率最小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4.此时,甲船上监测到的风向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5.图中陆地气压形势的形成,主要因为()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日本暖流的增温作用D.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异常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图。
读图,完成6-7题。
6.丁地为峰林,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地壳垂直运动D.风力侵蚀作用7.图中四处最易发生滑坡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俄罗斯矿产资源与小麦主产区分布图”,完成8-10题。
8.俄罗斯境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相比,M河流域() A.气候较温暖B.地形更平坦C.森林覆盖率较高D.矿产资源十分贫乏9.受资源分布与开发的影响,俄罗斯的工业()A.东部以轻工业为主,西部以重化工业为主B.东部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西部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C.东西部轻重工业均衡发展,产业结构较合理D.东西部都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由西向东逐步扩展10.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多分布在南方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B.光照C.热量D.地形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至二章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移民不属于推力导致人口移动的是()A.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当地居民外迁B.中国修建三峡工程,库区人口向外迁移C.西部大开发使我国很多人迁往西部地区D.中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一些人被迫迁移2020年7月11日是第31个世界人口日。
结合下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2.现在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A.亚洲B.北美洲C.大洋洲D.欧洲3.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3年间增加25亿,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北美洲B.欧洲C.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4.目前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的可能是()A.中国、日本B.美国、德国C.尼日利亚、墨西哥D.埃及、印度尼西亚旅游承载力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决定景区旅游承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6.布达拉宫是西藏建筑的杰出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D.游客量不足下图中甲、乙、丙为我国三个不同的区域,图中箭头①~④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④能反映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文化教育B.经济差距C.环境质量D.工程建设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A.25万B.30万C.35万D.45万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2019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人口(2)含答案
2019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人口(2)含答案【人口---考点复习】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年净增人数与总人数之比。
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增长率=(现有人口-原有人口)/原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一般情况下,人口增长率指的是自然增长率。
3.出生率和生育率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其余指标类似,单位通常为‰;生育率=出生人数/育龄妇女(15~49岁女性)人数,生育率越高,出生率越高。
4.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算术密度=人口数/总面积,人口生理密度=人口数/可耕地面积。
5.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
6.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即幼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成年人口×100%。
一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和随之而来的高龄化社会之前,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社会负担系数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就业压力增大),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或“机会窗口”。
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发展经济和积累财富。
泛练习题一、(2019·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9年开始下降,至2019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9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解析:1.D 2.B第1题,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收益甚微,即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故回流至农村的乡镇企业。
2019年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十个专题附答案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十个专题附答案)二轮专题一等值线和图表信息的判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8.(1)B地降水量多于A地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沿岸寒流经过。
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
(2)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且四面环海,降水丰富,集中夏秋季节;D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4)①地为寒、暖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②地为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二轮专题二自然地理主要原理——基础检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BDDD C A B B 答案C CA B C14 23 18 24 19 题号22 15 20 16 25 17 21ACDACBBBACCB答案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6.(10分)(1)a:105°W(2分)b:165°E(2分)(2)(23°26′S,120°E)(2分)(3)旱季(2分)(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2分)(2)B(2分)27.(10分)(1)B(2分)(3)③(2分);与①④相比,③位于港湾内部,风平浪静,有利于船舶停靠;(2分)与②相比,等深1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线密集,港阔水深,有利于大型船舶进出。
(2分)28.(12分)(1)甲图为德干高原,乙图为巴西高原。
(2分)(2)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旱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4分)(3)水能河流水量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3分)(4)铁矿石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高考命题区间9 区际联系 第2课时 突破高考综合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
第二课时突破高考综合题课时作业1.(2019·某某调研)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举行通车仪式。
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穿越东非裂谷带和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湿季土壤遇水易软化。
东非铁路建设的远期规划是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
下图为东非局部地区简图。
(1)描述图示地区铁路布局的特点。
(2)说出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3)分别指出内罗毕地区和索马里沿岸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内罗毕地区自然带的成因。
(4)简述蒙内铁路的通车对东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1)铁路布局特点一般从整体分布特点、走向、密度、空间位置关系等方面来描述。
(2)据材料可知,蒙内铁路穿越东非裂谷带,说明沿线地质复杂;多火山灰土分布,说明地基不稳;经过野生动物保护区,说明有生态保护需求。
读图可知,蒙内铁路位于赤道附近,说明有高温、疫病等威胁。
(3)读图可知,内罗毕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年降水量500~1 000 mm,可推知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寒流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4)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方便工业产品进口、农矿产品出口,完善了交通网,加强了东非各国的联系,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等。
答案:(1)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大致为东西走向;分布不均,线路较少。
(2)断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土壤疏松,遇水软化,地基不稳;干季淡水缺乏;经过野生动物保护区,有生态保护需求;高温炎热,疫病威胁大。
(3)自然带:内罗毕地区为热带草原带,索马里沿岸为热带荒漠带。
成因:内罗毕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地势较高,空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带。
(4)蒙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东非地区的铁路网;增加东非地区的运输能力;促进该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东非各国经济发展;推进东非地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第一章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表中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测算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1.(2)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1.(3)下列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A. 地形地势B. 生物资源C. 社会经济D. 生产技术【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1)图示现象可能出现的地区是()2.(2)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 德干高原B. 亚马孙平原C. 长江流域D. 非洲东部【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3.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 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 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C. 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D. 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答案】B【解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4.(1)我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特点是4.(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原因及其效应说法错误的是A. 从西南、西北地区流向东部沿海B. 从农业大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C. 从特大城市流向大城市和中小城市D. 长三角地区没有人口流出【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5.(1)省际间红包流出量最大的省及其最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5.(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A. 京一首都信息通达度高B. 粤一外来务工人口多C. 川—外出务工人收入高D. 桂一旅游人口流量大【答案】B【解析】【答案】A【解析】6.(1)造成图示四省市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占比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6.(2)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则()A. 经济发达程度B. 自然地理环境C. 区域产业政策D. 空间移动距离【答案】A【解析】(1)人口总是向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的地区迁移图示四省市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的比重大造成占比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程度 A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区域产业政策、空间移动距离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B、C、D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2)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迁入地劳动力增加增加了迁入地就业压力 A错误能够加速迁入地城市建设 B正确环境压力增大可能加重迁入地环境污染 C错误迁入地就业机会多不会导致人才外流 D错误故选B7.(1)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普查对象的是()7.(2)人口普查增加“查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7.(3)人口普查的积极意义是()①指导人口生育政策改善人口性别比②摸排人力资源为国家制定可行的人口及发展政策③精准施策迅速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④为布局医疗、健身、教育设施提供理论支撑A. 获得在中国长期居住绿卡的篮球人马布里B. 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张某某C. 美国访华外交团成员D.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某某【答案】C【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由上述所知获得在中国长期居住“绿卡”的篮球人马布里、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张某某、中国驻美国大使崔某某都是我国人口普查对象 A、B、D正确美国访华外交团成员不是我国人口普查对象 C错误依题意故选C【答案】A【解析】(2)由材料信息“本次人口普查以入户调查统计为主并结合智能手机自主申报等方式辅助“查人” 同时还进行“查房” 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在中国长期居住及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可知“查房”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人口普查的精准化 A正确调研房地产开发、改善人居环境、为房产税征收作铺垫并不是“查房”的主要目的 B、C、D错误故选A【答案】D【解析】(3)由所学知识可知人口普查可以指导人口生育政策改善人口性别比①正确摸排人力资源为国家制定可行的人口及发展政策②正确精准施策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③错误 A、B、C错误人口普查可以为布局医疗、健身、教育设施提供理论支撑④正确①②④正确即D 正确故选D8.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黄土高原D. 青藏高原【答案】D【解析】A、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大故不符合题意B、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工农业发达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大故不符合题意C、黄土高原气候较为适宜资源丰富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较大故不符合题意D、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小故正确9.(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中“甲”城市最可能是()9.(2)东莞在TOP10中特别耀眼因为它超过了其省会城市广州东莞超过广州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上海B. 重庆C. 武汉D. 合肥【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10.如图为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人口比例变化图关于上海外来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河南人口增加量最大B. 江西人口减少最明显C. 江苏人口变幅较大D. 湖南人口增加量最小【答案】C【解析】从图中分析外来人口源地及外来人口变化河南人口比例增加量最大不是人口增加量大江西人口在增加比例减小江苏人口变幅较大湖南人口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11.(1)我国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更多的人口说明南方地区()11.(2)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A. 生活消费水平更高B. 矿产资源更丰富C. 水热资源更优越D. 草场资源更丰富【答案】C【解析】(1)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根据“木桶效应”原理人口容量取决于最少的资源与西北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水热资源更优越故选C【答案】B【解析】(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青藏地区人口容量与耕地、科技呈正相关青藏地区高寒热量低多冻土开垦困难需要技术投入提高生产力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2.(1)结合材料一概述农民工定居意愿的主要特点12.(2)结合材料二简述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规模偏好与省内偏好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12.(3)评价农民工跨省流动对迁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1)愿意定居的农民工比例最高不愿意定居的农民工比例最低愿意在省会定居的比例最高愿意在省内定居的比例高于在省外定居的比例【解析】(1)依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表述即可【答案】(2)大城市和省会的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水平更高发展前景更好大城市和省会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农民工对省内城市归属感更强、认同度更高便于跟家人联系【解析】(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交通和通信、婚烟和家庭、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答案】(3)有利影响提供劳动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作用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解析】(3)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13.(1)图和表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_______13.(3)解释图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13.(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包括________、南亚、________西部和北美东部13.(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________(多选)【答案】(1)水源, 地形, 气候【解析】(1)图甲反映河流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①为水源图乙反应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②为地形表格资料反映气温对人口分布的影响③为气候【答案】(2)温带或亚热带【解析】(2)由表格资料可知舒适温带为21℃+3℃为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故④为温带或亚热带【答案】(3)平原地形开阔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解析】(3)海拔在0-200M之间为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且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利于聚落建设等故③平原地形开阔平坦⑥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①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答案】(4)东亚, 欧洲【解析】(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包括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故③为东亚③为欧洲【答案】A, B, C, D【解析】(5)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交通条件、历史文化、人口政策等故⑩ABCD.14.(1)清末时期引起人口大规模由山东迁往东北地区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14.(2)据数据推断 2012~2019年间辽宁省的人口迁移变化特点是________ 简析该人口迁移变化特点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4.(3)与8月相比 2月渤海表层盐度总体较________(填高或低)简析其原因14.(4)借助________(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可快速获取海冰面积的信息简述渤海海冰对沿岸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答案】(1)自然灾害战争【解析】(1)读材料二“清末时期我国山东等地遭受旱、涝等灾害再加上连年战乱越来越多的灾民外出逃荒、避难至辽宁省等东北地区” 所以引起人口大规模由山东迁往东北地区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和战争【答案】(2)由净迁入变成净迁出迁出以青壮年为主大量青壮人口外迁加剧老龄化【解析】(2)读图2可知辽宁省2012-2014年人口总量在增加 2015年后人口总量减少自然增长率在0上下浮动所以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迁移所以人口迁移的特点是由净迁入变成净迁出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所以会加剧老龄化【答案】(3)高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河流淡水注入量少海水结冰盐分被析离出来海水盐度升高【解析】(3)读图1和材料三可知与8月相比 2月渤海表层盐度总体较高影响盐度的因素蒸发量与降水量淡水注入寒暖流海域封闭状况结冰融冰此处海域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河流淡水注入量少海水结冰盐分被析离出来海水盐度升高【答案】(4)遥感(RS)封冻港口和航路破坏船只、海上油气开采和海岸设施影响水产养殖与捕捞【解析】(4)遥感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监测可快速获取海冰面积的信息海冰对沿岸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从交通矿产开采水产养殖等方面回答15.(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15.(2)结合我国囯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 ________15.(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试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如图所示信息进行阐述 ________【答案】人口的生活, 文化消费水平【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答案】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解析】中国公民移民到国外及其他地区共分为七种①亲属移民②专业技术移民③投资移民④劳务移民⑤国籍归属移民⑥政治性移民移民法的制度说明我国目前严重的环境、人口问题应从环境承载力方面减轻环境压力等分析【答案】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数量正相关而与消费水平负相关美国人口基数较大这种人口基数大的特点若再与人口快速增长相结合必然会出现庞大的人口增长总量若再与高消费结合会给美国和全球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解析】美国消费水平高人口的快速增长会进一步加大对世界能源、粮食、工业产品的消耗从而向全球转嫁其人口压力16.(1)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描述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三个年龄段(0~14岁、15-49岁、50岁以上)城乡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16.(2)推测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上述三个年龄段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16.(3)"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分界线请在答题卡的中国地图上绘出"胡焕庸线" 并写出该线起止省份名称【答案】(1)六普0~14岁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15~49岁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乡村 50岁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并接近乡村【解析】(1)读图可知第六次人口普查城市0~14、15~49、50以上人口比重较第五次都有增加但是15~49岁人口比重在城市年龄结构中比重更大农村0~14、15~49、50以上人口比重较第五次都减少但15~49岁人口比重在农村年龄结构中比重减小50岁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并接近乡村【答案】(2)0~14岁城市人口比重接近或超过乡村 15~49岁城市与乡村人口比重差异进一步扩大 50岁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可能超过乡村【解析】(2)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市劳动力比重增加所以0~14岁城市人口比重接近或超过乡村农村15~49岁人口比重在农村年龄结构中比重会继续小城市15~49岁人口比重在城市年龄结构中比重继续加大城市50以上人口比重也会继续加大【答案】(3)绘图要求东不超出北京西不超出国界黑龙江省、云南省【解析】(3)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作图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过关检测]专题验收,高考能力实战冲关一、选择题人口支持比是指适龄劳动力人口(15~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比。
当人口支持比大于7.5时,经济高速增长;小于7.5且大于4.8时,经济中速增长;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
下图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的人口支持比变化趋势(含预测)图。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四国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A.①国B.②国C.③国D.④国2.据图推测,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是()A.1992年B.2000年C.2020年D.2050年3.下列有关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国的劳动力人口短缺B.②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C.④国比③国经济总量大D.②③两国均为发达国家解析:1.D 2.C 3.A第1题,由人口支持比的概念可知,人口支持比越大,说明老年人口越少,人口年龄结构越年轻。
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国中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④国。
选D。
第2题,四国中中国和印度劳动力人口比较多,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故③国为中国,④国为印度。
人口支持比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大致是2020年。
选C。
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国为中国,④国为印度。
中国经济总量比印度大,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C、D错;由图可知,约1992年以后,②国人口支持比一直大于①国,即①国(日本)老年人口比重大于②国(美国),人口老龄化比②国更严重,劳动力人口短缺,故A对、B错。
选A。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人口问题最显著的表现是低生育率和人口外流。
据此完成4~5题。
4.东北三省人口生育率低的原因是()①人口外流严重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③自然条件恶劣④城市化水平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分别是()A.社会文化新建综合性大学B.自然环境加大对北大荒的开发力度C.政治取消计划生育政策D.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解析:4.C 5.D第4题,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多,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故人口生育率低,C项正确;人口外流跟生育率无关,故A项和D项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自然条件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故B项错误。
第5题,东北三省人口外流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应对措施也应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故D项正确。
(2019届高三·安阳联考)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
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
据此完成6~8题。
类别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45岁58.5% 23.2%45~60岁25.2% 43.6%≥60岁16.3% 33.2%6.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7.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8.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解析:6.D7.C8.B第6题,表格显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多,但是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并不多,这说明年轻人很多外出到城市打工了,该现象是因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的。
第7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得三县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人员减少,人地矛盾有所缓解,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会刺激家庭土地流转比例上升;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专门化经营转变;专门化经营会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青壮年外出打工,收入多元化,会使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减弱。
第8题,针对该地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现状,三县应全面落实农村生育政策,但短时间内不会增加劳动力供应;要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的现状;实施大规模专门化生产制度;通过一定措施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2018·濮阳二模)坦桑尼亚(如图所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对GDP贡献不足13%。
2000年以来,该国平均人口增速保持在 3.1%,人口分布呈现“南疏北密”的特点,集中分布在东北沿海、维多利亚湖(淡水湖)沿岸和中部地区。
2002~2012年达累斯萨拉姆市人口偏移(指区域内部子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偏离区域平均增长速度的增长,其值为正,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区域平均增长;其值为负,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区域平均增长)正增长位居全国首位,而以政治职能为主的新首都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
读图回答9~11题。
9.2000年以来坦桑尼亚的人口增长趋势带来的影响是()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B.自然资源开发不足C.基础设施压力增大D.生态环境得到改善10.坦桑尼亚人口集中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南部地区工业发达B.东北沿海对外贸易较发达C.中部地区金融业高度发达D.维多利亚湖盐业资源丰富11.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量大B.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出量大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解析:9.C10.B11.B第9题,2000年以来坦桑尼亚的平均人口增速保持在3.1%,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趋势带来的影响是人口增长快,社会养老负担轻;劳动力充足,促进自然资源开发;人口增加,使基础设施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压力大,环境恶化。
第10题,坦桑尼亚人口集中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北沿海对外贸易较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
第11题,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出量大。
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1月31日,平时寂静的陕西省渭河平原东部渭南一个村庄随着春节到来一下子热闹非凡,回家团聚,走亲访友的人和车你来我往。
就在这喜庆的景象中,村子内部随处可见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多年无人居住的老房子,而在村庄的外围则有一排排新近盖起来的楼房。
以下信息为该市统计局对该村庄附近22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本次调查的22个行政村总户数19 021户,其中举家外出户数1 082户,占总户数的比重为5.7%;在村内有房屋的户数18 315户,闲置房屋户数894户,占房屋总数的4.9%,其中闲置房屋质量较好的405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45.3%,闲置房屋质量较差的379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42.4%,质量极差已无法居住的110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12.3%;此外,闲置房屋中闲置两年以上(含两年)的570户,占闲置房屋总数的63.8%。
(1)推测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2)为调查该村“空心化”状况,请你为从村内搬迁到该村西北部外缘新建房居民设置调查内容。
(3)分析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不利影响。
(4)请你为该村摆脱“空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空心化”表现为房屋的闲置空心和人口的空心,这与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入城落户有关,也与旧村落落后的建筑样式及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有关。
第(2)题,为调查该村“空心化”状况,可以抽样调查,如对从村内搬迁到该村西北部外缘新建房居民进行调查,可以从搬迁时间、搬迁原因、旧房状况、旧房的再利用等方面调查。
第(3)题,该村形成“空心化”,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旧房有安全隐患且旧房环境卫生影响村内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可能还会对后代造成财产分割纠纷;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增加了该村的养老、治安、经济发展难度;分散的村落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等。
第(4)题,该村摆脱“空心化”必须从村民思想认识、村貌改造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等。
答案:(1)在农村建设上,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村内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缺乏,新建住宅的占地面积比传统农宅大等原因,导致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土地利用“空心化”状况。
在经济上,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造成城乡收入差异增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使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并长期居住在城市,使得留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为主,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状况。
(2)①您是什么时候建的新房?②您建新房的土地原来是什么土地利用类型?③是什么原因导致您从村内搬迁到村外的呢?④您是否认为村内部旧宅的闲置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⑤您认为如何才能够把闲置的老宅基地充分利用起来?(任答其中两点即可)(3)村内闲置旧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内旧房大都破旧不堪,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内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严重影响少数居住在村内部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村内废弃宅基地多年未用,后代会因为旧宅地界模糊而引发潜伏矛盾纠纷;随着该村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严重影响了该村养老、治安等问题;由于村落面积扩大、居住分散,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农村劳动力外迁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延缓了该村经济的发展。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4)广泛宣传“空心化”的不利影响,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在尊重民意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与村容村貌改造,道路交通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完整的村庄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制止违法乱建;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人口回流,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7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 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增速为0.59%。
图1为我国2007年、2010年和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图2为2008~2017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及增速统计图。
(1)描述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
(2)说出2007~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3)说明2016年以后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多的原因。
(4)推测2016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1,2007~201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先降后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升高;15~64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高,且呈先升后降趋势。